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f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direct torque control 被引量:6
1
作者 Zhang Chunmei Liu Heping +1 位作者 Chen Shujin Wang Fangju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8年第3期555-561,共7页
Neural networks require a lot of training to understand the model of a plant or a process. Issues such as learning speed, stability, and weight convergence remain as areas of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of many training a... Neural networks require a lot of training to understand the model of a plant or a process. Issues such as learning speed, stability, and weight convergence remain as areas of research and comparison of many training algorithms. The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to control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using direct torque control (DTC) is discussed. A neural network is used to emulate the state selector of the DTC. The neural networks used are the back-propagation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To reduce the training patterns and increase the execution speed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 inputs of switching table are converted to digital signals, i.e., one bit represent the flux error, one bit the torque error, and three bits the region of stator flux. Computer simulations of the motor and neural-network system using the two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and compared. Discussions about the back-propagation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as the most promising training techniques are presented, giving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system using back-propagation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 controller has quick parallel speed and high torque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torque control direct torque contr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级PNN的直驱永磁同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彩霞 冯凌云 党建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7,共12页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 目的早期故障的精准定位对于预防电机系统故障恶化和制定故障后运行维护策略至关重要。针对多支路并联直驱永磁同步电机(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诊断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的新方法。首先,根据MBDDPMSM特殊的结构特点,选择支路差值电流(BDC)作为故障支路定位特征信号,支路电流残差(BRC)作为短路线圈定位特征信号;其次,建立MB-DDPMSM匝间短路故障状态的有限元模型,利用MB-DDPMSM有限元模型分析短路线圈位置对特征信号的影响规律,并建立BDC与故障支路位置的映射关系以及BRC与短路线圈位置的映射关系,为了消除故障程度对特征信号的影响并增强故障特征,对提取的BDC幅值进行L2范数归一化处理,得到故障支路定位特征向量,对提取的BRC幅值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得到短路线圈定位特征向量;最后,建立基于双级PNN的故障诊断模型,利用第一级PNN实现匝间短路故障检测与故障支路定位,利用第二级PNN实现短路线圈自动定位。结果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及时检测出电机早期匝间短路故障并实现短路线圈精准定位,识别正确率达100%。结论基于双级PNN的匝间短路故障诊断模型具有建模简单、收敛速度快、故障诊断精准度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 匝间短路故障 支路差值电流 支路电流残差 双级PNN 短路线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变载荷作用下永磁直驱发电机外转子铁芯机械响应研究
3
作者 何玉灵 杨佳文 +3 位作者 孙凯 吴学伟 朱晓光 罗浩然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8,共12页
针对外转子直驱永磁发电机在时变磁拉力载荷作用下外转子铁芯机械响应进行理论解析、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首先,解析了外转子发电机转子铁芯磁拉力的来源及其随载荷变化规律,确定了转子磁拉力表达式以及时间阶次和空间阶次特征。同时分... 针对外转子直驱永磁发电机在时变磁拉力载荷作用下外转子铁芯机械响应进行理论解析、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首先,解析了外转子发电机转子铁芯磁拉力的来源及其随载荷变化规律,确定了转子磁拉力表达式以及时间阶次和空间阶次特征。同时分析了外转子铁芯基本振动模型,确定了外转子铁芯基本振动方程。然后,建立了外转子直驱发电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得到了单位面积磁拉力的时空阶次特征和典型日下随时间变化规律。将电磁场得到的单位面积磁拉力密度作为输入载荷导入结构场,进行磁-固(结构)耦合仿真,计算分析了外转子铁芯在参考时刻的变形和应力的分布及振动噪声响应的变化规律。最后,用一台13 kW外转子直驱发电机模拟实例印证了解析和仿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确定了外转子铁芯所承受的时变载荷及其作用下的机械响应分布规律,发现了发电机运行时转子铁芯应该重点检测的时刻和部位,同时分析了时变载荷下的噪声特性,为发电机的维护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子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机械响应 磁拉力 时变载荷 电磁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pov超稳定的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滑模控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子森 杨俊华 +2 位作者 邱孟 黄纬邦 林汇金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工作环境恶劣,速度传感器安装维护困难,为此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速度观测器和滑模变结构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电压电流为输入,基于可调模型、参考模型和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确定的速...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工作环境恶劣,速度传感器安装维护困难,为此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速度观测器和滑模变结构算法相结合的控制策略。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电压电流为输入,基于可调模型、参考模型和采用Popov超稳定性理论确定的速度自适应律三部分,设计速度观测器。通过分析波能转换装置水动力方程,获得最大功率捕获时的期望电流,采用滑模控制算法快速跟踪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速度观测器可实现速度精确辨识,滑模控制策略可准确跟踪电流期望值,功率优化效果明显,系统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波浪发电系统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MRAS Popov超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能量回收柔性切换控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卢仲辰 杜常清 魏树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制动过程能量回收受电池状态的影响,以及回收过程能量快速变化会导致直流电压过冲的问题,建立PMSM矢量控制的电机制动能量回收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电池电荷状态(SOC)变化和考虑多场景切换的能量回收策略。针对制...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制动过程能量回收受电池状态的影响,以及回收过程能量快速变化会导致直流电压过冲的问题,建立PMSM矢量控制的电机制动能量回收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电池电荷状态(SOC)变化和考虑多场景切换的能量回收策略。针对制动过程中的系统动态特性,提出一种制动功率直接前馈控制方法,以减少制动过程中瞬时能量造成的逆变器直流电压尖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适应电池在不同SOC状态下的能量回收需求;采用制动功率直接前馈控制后,系统动态特性显著提升,直流电压尖峰可减少83%以上,稳态建立时间缩短5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再生制动 能量回收 直接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精密直驱系统滑模位置控制
6
作者 李东博 李旭 +1 位作者 刘海波 王永青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128,共9页
为了实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精密直驱系统中的高性能位置控制,针对其控制精度易受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 为了实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精密直驱系统中的高性能位置控制,针对其控制精度易受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r,FDO)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复合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系统集总扰动的PMLSM动力学模型,同时为提高伺服系统鲁棒性能同时削弱抖振现象,引入模糊干扰观测器观测系统集总扰动;然后,设计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能够保证系统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至零,并将观测器估计值动态补偿至控制器中;最后,通过精密直驱系统仿真与试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跟踪精度与鲁棒性,同时削弱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直驱系统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位置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
7
作者 葛世荣 舒子龙 +3 位作者 鲍久圣 王世博 王小龙 张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共16页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永磁电机驱动技术,以SGZ1000/2000型刮板输送机为例,设计了一种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并完成了驱动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其次,推导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模法搭建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空载启动定常落煤、非定常落煤以及故障后满载启动3种工况下,能够实现零速重载运行、输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快速响应以及动态调节;在启动瞬间与负载突变下,链条速度、加速度与张力会发生明显波动,其中:在机头与机尾链轮处的波动峰值最大;随着链条传递波动峰值会发生衰减,距离机头与机尾链轮越远,波动峰值越小。再次,利用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试验台,开展空载启动落煤与满载启动模拟试验,得到了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台架试验性能参数,通过对比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性能后得到: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全负载点的驱动效率均优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至少提升了16.3%以上,可显著提高矿山运输装备的节电率,有助于推进矿山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机 永磁电机半直驱 齿轮传动 矢量控制 机-电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重型电动卡车的双电机与双行星排新驱动装置设计及动力学特性研究
8
作者 郑臻皓 赵升吨 +2 位作者 高志杰 曹杨峰 杨啸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26,共11页
针对电动卡车采用的中央电机配合变速箱的驱动形式,造成驱动电机功率偏高、传动系统空间布置困难、传动效率低下等问题,以陕汽德龙M3000系列的18 t级牵引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双电机转矩耦合驱动和单电机驱动两种工作模式的... 针对电动卡车采用的中央电机配合变速箱的驱动形式,造成驱动电机功率偏高、传动系统空间布置困难、传动效率低下等问题,以陕汽德龙M3000系列的18 t级牵引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双电机转矩耦合驱动和单电机驱动两种工作模式的新型双电机双行星轮系轮边分布式驱动系统。理论计算了新型驱动系统中双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参数;搭建了基于Workbench平台与Maxwell软件的联合仿真平台,提出了采用遗传算法的双电机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了输出转矩、转矩波动率和最大反电动势的最优解;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了额定功率分别为60、30 kW,额定转速为3 500、1 500 r/min的双电机与双行星排机械结构总成以及计算机实验平台;构建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整车控制策略和基于矢量控制的电机控制方案,开展了两种工作模式电机性能实验以及工作模式切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双电机双行星轮系驱动系统在两种工作模式下转速波动率最大为2.58%、转矩波动率最大为5.5%,具有较好的输出响应,为该型原理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卡车 驱动与传动 永磁同步电机 行星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显式模型预测直接速度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史婷娜 赵梦圆 夏长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8-1259,I0003,共13页
当参数失配时,永磁同步电机的显式模型预测(explicit model predictive,EMP)直接速度控制将出现明显的稳态静差。为此,现有方法通过配置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来实时观测和前馈补偿模型偏差,以实现无静差、高精... 当参数失配时,永磁同步电机的显式模型预测(explicit model predictive,EMP)直接速度控制将出现明显的稳态静差。为此,现有方法通过配置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来实时观测和前馈补偿模型偏差,以实现无静差、高精度的转速跟随控制。但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由于ESO的带宽有限,对于变化扰动的补偿能力较弱,参数失配时系统的动态性能恶化。为同时改善参数失配时系统的稳态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并提高鲁棒性,该文将无模型控制与EMP控制进行融合,通过构造超局部预测模型和数据驱动观测器,提出新的EMP直接速度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凭借数据驱动观测器的高观测带宽,可以同时在动态和稳态阶段实现参数失配的优良补偿,兼顾动态与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显式模型预测控制 直接速度控制 数据驱动 无模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时域自适应的永磁直驱电机模型预测控制
10
作者 赵金阳 杜钦君 +2 位作者 徐执诏 马炳图 吴育桐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9,共8页
永磁直驱电机运行时负载变化及电机内部参数变化,导致输出转矩产生波动。为提高伺服系统运动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连续控制集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根据速度误差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利用自适应函数对电机处于暂态、稳态不同工况下在线调... 永磁直驱电机运行时负载变化及电机内部参数变化,导致输出转矩产生波动。为提高伺服系统运动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型连续控制集预测转矩控制方法。根据速度误差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利用自适应函数对电机处于暂态、稳态不同工况下在线调整预测步数、预测步长以及控制周期,采用增量模型消除磁链对预测控制的影响。针对直驱系统易受外部扰动的影响,设计了具有可变增益的龙伯格观测器,使观测器在电机稳态和暂态时分别采用不同的增益,并超前一步观测负载转矩,提高观测器的观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驱电机 自适应函数 增量模型 模型预测转矩控制 龙伯格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技术综述
11
作者 赵吉文 尹乐 +3 位作者 宋俊材 盘真保 于子翔 王立俊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驱式往复运动,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能够满足高速大行程运动和微纳米级动态精度要求等优点,在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高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目的】由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省去了中间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直驱式往复运动,具有推力密度大、效率高、能够满足高速大行程运动和微纳米级动态精度要求等优点,在激光切割机、数控机床、3D打印机等高精密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永磁体作为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电机气隙空间提供恒定的磁场环境。磁场分布的一致性与电机性能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及时检测并更换故障永磁体以保证电机推力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稳定性。【方法】主要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内容进行综述性研究:对电机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磁场的解析公式进行了梳理;对磁场的变化机理和磁场故障发生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对目前研究的永磁体局部退磁、均匀退磁、缺损和裂纹故障及不同故障磁场的建模方法,如解析法、有限元法和Matlab建模法等进行了介绍;对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次级磁场检测所选择的故障信号,如电流信号、磁密信号、电动势信号、振动信号和磁场信号等进行了讨论,指出其用于永磁同步直线电机时的优缺点。【结果】在对各类方法进行梳理和归纳后,对相应的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发现,目前永磁同步直线电机磁场检测多借助于磁场信号和特征提取方法实现磁场故障的离线诊断。【结论】为实现实时化故障诊断和提高电机可靠性的目标,在未来磁场故障诊断发展趋势中,可以加强对电动势、电流、磁密等实时采集信号的研究,以期实现退磁故障的在线检测。同时需要开展具有高容错适应性的容错控制策略研究,保证电机在发生退磁故障时,仍可以维持电机的输出性能,进而保证其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永磁体退磁 永磁体缺损 永磁体裂纹 磁场检测 直驱式往复运动 电机气隙 次级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网型直驱风机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的支路能量判据
12
作者 刘铖 王盈月 +2 位作者 张宇驰 蔡国伟 曹志冲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2-30,共9页
新能源机组的大规模并网导致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手段存在失效的风险,故障下跟网型直驱风机(GFL-PMSG)的暂态同步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支路能量的GFL-PMSG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 新能源机组的大规模并网导致电力系统的动态行为呈现复杂多变的特点,传统暂态同步稳定分析手段存在失效的风险,故障下跟网型直驱风机(GFL-PMSG)的暂态同步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支路能量的GFL-PMSG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定量判别指标。首先,考虑GFL-PMSG中各控制环响应速度的差异构建了二阶非线性降阶模型,基于其降阶模型特性和线路电压的分布规律构建了GFL-PMSG并网系统支路能量函数。然后,分析了系统稳定和失稳下的支路能量分布特性差异,解析了系统参数对支路能量分布的影响。接着,定位了能够刻画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支路,并据此构建了基于网络信息的GFL-PMSG并网系统暂态同步稳定性定量判别指标。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稳定性判别指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同步稳定性 锁相环 跟网型直驱风机 支路能量 降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滑模控制
13
作者 陈啸 李娟 +2 位作者 柴成龙 陈东雷 李生权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2-820,共9页
【目的】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调速系统中存在的电磁转矩脉动较大、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突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方法】首先,利用超螺旋算法设计磁链转矩环控制器,抑制磁链和转矩脉动。接着,提出基于... 【目的】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调速系统中存在的电磁转矩脉动较大、电机参数变化和负载突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策略。【方法】首先,利用超螺旋算法设计磁链转矩环控制器,抑制磁链和转矩脉动。接着,提出基于双曲正切函数和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转速控制器,解决电机参数变化和指数趋近律的增益过大等问题引起的抖振现象。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的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对PI、SMC、STSM和所提的自适应SMC四种控制方法开展对比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小的转矩脉动和更优的转速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超螺旋滑模 自适应趋近律 调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推力电磁直驱泵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研究
14
作者 曾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5年第5期103-110,共8页
为满足复杂固液两相流体的大推力输送需求,针对传统污水泵因集成中间传动装置导致结构复杂、控制困难及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往复泵的圆筒永磁直线同步电机(TPMLSM)。基于永磁电机理论,提出了TPMLSM设计思路,拟定电机性能... 为满足复杂固液两相流体的大推力输送需求,针对传统污水泵因集成中间传动装置导致结构复杂、控制困难及动态性能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往复泵的圆筒永磁直线同步电机(TPMLSM)。基于永磁电机理论,提出了TPMLSM设计思路,拟定电机性能指标,完成TPMLSM的电磁本构设计;利用ANSYS Maxwell建立电机电磁仿真模型,结合等效面电流理论解析永磁体磁场分布,并通过瞬态仿真验证了不同工况下的动态性能;构建TPMLSM等效电路模型及MATLAB/Simulink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结果表明:TPMLSM空载定位力、推力输出满足负载需求,且动态响应特性良好。可为往复泵直驱系统集成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电磁直驱泵 电机设计 污水处理 给排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EKF的无传感器DPMSM滑模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顺河 孟克其劳 +1 位作者 海日罕 王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70,共5页
针对直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进行状态估计难以获得最优协方差矩阵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协方差矩阵,改进算法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选择机制。其次由于EKF算法具有... 针对直驱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中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进行状态估计难以获得最优协方差矩阵的问题,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来优化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协方差矩阵,改进算法在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了自然选择机制。其次由于EKF算法具有延迟效应使得系统鲁棒性降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来代替传统的PI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经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系统噪声协方差参数优化后可有效提高电机转速和转子位置角估计精度,此外与传统滑模控制器和PI控制器相比,该改进滑模控制器使系统具有抗负载扰动能力强、鲁棒性更好的优点,验证了该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电机 无传感器控制 扩展卡尔曼滤波 滑模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惯量控制对直驱风电机组载荷影响的分析及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超 李东翰 +3 位作者 雷显帅 李辉 李海啸 刘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8-266,共9页
针对虚拟惯量控制诱发风电机组机械载荷的问题,开展虚拟惯量控制对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D-PMSG)的风电机组载荷影响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估研究。从叶片、塔筒等机械结构低阶模态出发,建立虚拟惯量控制下D-PMSG线性化多体动力学模型,... 针对虚拟惯量控制诱发风电机组机械载荷的问题,开展虚拟惯量控制对采用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D-PMSG)的风电机组载荷影响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评估研究。从叶片、塔筒等机械结构低阶模态出发,建立虚拟惯量控制下D-PMSG线性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线性化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虚拟惯量控制对机组载荷的影响机理。采用软件联合建模方法,构建涵盖永磁同步电机及其控制、电网、机械和气动特性等的D-PMSG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依据冲击载荷最大值、最大变化幅度百分比及等值疲劳载荷等指标,通过所建立的非线性机电耦合模型仿真分析并量化评估虚拟惯量控制对机组冲击载荷和动态疲劳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D-PMSG附加虚拟惯量控制后,电网侧频率突变会使得传动轴和塔底侧向出现显著冲击载荷,且其随虚拟惯量时间常数增大而增大,在湍流风运行工况下机组传动轴和塔底侧向等值疲劳载荷较无附加虚拟惯量控制均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 虚拟惯量控制 机械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构网型直驱永磁风机SSO抑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东阳 焦英姿 +2 位作者 孟繁易 王帅 孙力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6,共15页
电网发生次同步振荡(SSO)时,会对构网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器(ANF)的SSO抑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SSO对基于虚拟同步机... 电网发生次同步振荡(SSO)时,会对构网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D-PMSG)网侧变流器的控制性能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威胁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器(ANF)的SSO抑制策略。首先,深入分析SSO对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构网型D-PMSG网侧控制的影响机理,明确扰动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并研究SSO特性变化对陷波器抑制功能的影响。随后,针对固定参数陷波器在面对SSO频率时变特性时的局限性,研究一种基于改进快速傅里叶变换的SSO参数辨识算法,以实现对SSO频率的实时追踪。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根据参数辨识结果动态更新ANF中心频率的策略,并确定ANF在控制系统中的最佳介入位置,以优化抑制效果。最后,通过搭建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分析验证所提控制策略对SSO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构网型变流器 虚拟同步机 次同步振荡 快速傅里叶变换 自适应陷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容错开关表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华伟 陈铖 +2 位作者 赵宇恒 江光耀 张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18-1628,I0031,共12页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存在相电流畸变严重、共模电压(common-modevoltage,CMV)高、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等问题,且无法实现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无扰运行。... 五相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 motor,PMSM)传统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存在相电流畸变严重、共模电压(common-modevoltage,CMV)高、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等问题,且无法实现相开路故障情况下的无扰运行。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然容错开关表的DTC策略。该策略根据PMSM开路故障前后基电压矢量的特点以及三次平面合成电压矢量为零的原则,构建虚拟矢量(virtual vector,VV),设计故障前后同一套自然容错开关表,进而不但抑制了故障导致的转矩脉动,而且在故障前后均能降低三次谐波电流、减小转矩和磁链脉动、抑制CMV。实验结果验证所提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电压 直接转矩控制 容错开关表 单相开路故障 永磁同步电机 虚拟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耦合特性的D-PMSG复数域阻抗建模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晨博 刘崇茹 +2 位作者 王瑾媛 郝琪 董浩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8-128,共11页
阻抗分析法因其简单有效被广泛用于含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互联系统稳定性研究。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对频域序阻抗建模时,需通过非线性变换(Park变换及其反变换)进行坐标系转换,这会导致不同周期分量的卷积运算及相应的频移,其过程较为烦琐。... 阻抗分析法因其简单有效被广泛用于含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互联系统稳定性研究。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对频域序阻抗建模时,需通过非线性变换(Park变换及其反变换)进行坐标系转换,这会导致不同周期分量的卷积运算及相应的频移,其过程较为烦琐。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复向量时域微分算子,提出了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D-PMSG)等效阻抗建模方法。该方法在时域周期系统稳定运行轨迹的邻域内直接进行小信号线性化,并采用指数旋转因子灵活反映系统受扰后的时变特性,结合时域微分算子等效表征互联系统控制环节的动态特性,避免了频域阻抗建模时坐标系的反复变换,大幅降低了解析建模的复杂度。此外,所提方法能够更加清晰地阐释互联系统受到扰动时D-PMSG并网逆变器产生频率耦合现象的物理意义;同时,能够说明基频电压初始相位对耦合分量相频特性的影响。最后,利用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向量 阻抗建模 永磁直驱同步发电机(D-PMSG) 频率耦合 系统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DTC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厚升 王傲 +2 位作者 刘龙浩 赵翔宇 邢雪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7,共6页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中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的问题,在转矩和磁链控制中引入超螺旋滑模变结构,并采用基于莱维飞行的改进粒子群(PSO)算法对其可调参数优化整定。为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采用速度滑模控制器代替传... 针对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直接转矩控制(DTC)中转矩和磁链脉动大的问题,在转矩和磁链控制中引入超螺旋滑模变结构,并采用基于莱维飞行的改进粒子群(PSO)算法对其可调参数优化整定。为加快系统动态响应速度,采用速度滑模控制器代替传统PI调节器。使用Matlab/Simulink对引入滑模变结构的DTC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分别对空载和带载条件下的转速、转矩以及磁链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的引入可有效抑制转矩和磁链脉动,降低转速超调,缩短过渡时间。仿真研究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应用滑模理论,并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与自主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直接转矩控制 滑模控制 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