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秋播和磷酸二铵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旗旗 解继红 +5 位作者 孙震 蔡婷 苑峰 刘亚玲 李杰 王运涛 《中国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3,共9页
为探究不同秋播播期和磷酸二铵施量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2021年设置3个秋播时期(7月31日、8月8日、8月16日)和5个磷酸二铵施量(0、40、70、100、130 kg/hm2)处理,比较不... 为探究不同秋播播期和磷酸二铵施量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中草3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在2021年设置3个秋播时期(7月31日、8月8日、8月16日)和5个磷酸二铵施量(0、40、70、100、130 kg/hm2)处理,比较不同播期和施肥量下紫花苜蓿草产量、粗蛋白、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相对饲喂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延迟紫花苜蓿草产量逐渐降低,品质逐渐提高,但在延迟秋播播期的同时施加一定量的磷酸二铵可以提高紫花苜蓿草产量,改善紫花苜蓿干草品质。其中,8月8日播种并配施100 kg/hm2磷酸二铵在呼和浩特地区能得到品质较好且产量较高的苜蓿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秋播 磷酸二铵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DAP装置与国产MAP装置联产的工艺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瑜 应建康 +1 位作者 钟本和 蒋绍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简单介绍了作为主体技术背景的中国磷铵工业尤其是“料浆法磷铵”工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着重介绍了“料浆法工艺”与采用传统“磷酸浓缩工艺”的大中型进口磷铵装置实现“联产” ,促进、优化后者的生产和经营的科技创意及其优越性 。
关键词 引进 dap装置 MAP装置 联产 工艺技术 磷酸二争 磷酸一铵 浓酸法 料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常用肥料在马铃薯种植条件下肥力转化速率研究
3
作者 徐宁 张洪亮 +2 位作者 张荣华 许亚坤 王维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2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时间,从而判断养分供给时间和能力,为确定科学施肥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2种肥料为处理,分别是硫酸钾、磷酸二铵。并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25%、35%、45%。设定取样时间... [目的]研究2种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时间,从而判断养分供给时间和能力,为确定科学施肥时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2种肥料为处理,分别是硫酸钾、磷酸二铵。并设置3个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25%、35%、45%。设定取样时间,测定肥料剩余量并计算肥料的溶解量和溶解率。[结果]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分别在施肥后第5天和第56天时溶解量超过或接近50%,可将其标定最佳养分吸收期。磷酸二铵施入21 d后,肥料不再转化,整体上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磷酸二铵溶解能力增强,养分供应能力变大,但持续供养能力变弱。试验周期内硫酸钾养分释放比较平均,在土壤含水量25%和35%条件下,施肥后28 d内为养分高效供应期,28 d后养分供应趋于稳定。在土壤含水量45%条件下,施肥后49 d内为养分高效供应期。整体上看,含水量45%更有利于硫酸钾高效供养时间的延长。[结论]可将磷酸二铵和硫酸钾的溶解能力作为肥料养分供应的指标,但只能应用于矿质元素类肥料,因有机肥料溶解后还涉及矿质化过程,对有机类肥料不具备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肥料 肥力转化 硫酸钾 磷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二铵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霞 杜梦扬 +5 位作者 李洪杰 周晓琳 王富建 王薇 赵同凯 李子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不同磷酸二铵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小麦品种,选用5种不同种类的磷酸二铵进行施肥处理试验,试验周期为2年,磷酸二铵含P 2O 5占比为39%(T_(1)、T_(2)),46%(T_(3)、T_(4)),40%(T_(5)),空白对... 为研究不同磷酸二铵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小麦品种,选用5种不同种类的磷酸二铵进行施肥处理试验,试验周期为2年,磷酸二铵含P 2O 5占比为39%(T_(1)、T_(2)),46%(T_(3)、T_(4)),40%(T_(5)),空白对照不施肥(T_(0)),所有处理尿素(含N 45%)、硫酸钾(含K 2O 50%)分别等量施用。结果表明,小麦分蘖期分别为T_(2)、T_(1)地上干重最大;返青拔节期地上干重、分蘖数分别为T_(2)、T_(1)最大,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挑旗期地上干重均为T_(2)最大,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地上干重分别为T_(2)、T_(3)最大,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收获期株高,秸秆和籽粒的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籽粒产量、经济系数、相对净收入、产投比T_(1)、T_(2)最大;籽粒吸磷量、秸秆吸磷量、地上部吸磷量、磷肥效、磷肥农学利用率为T_(1)、T_(2)最高;随着施磷时间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不受影响,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不受影响,pH降低,表明磷肥会降低土壤pH。综上所述,P 2O 5占比为39%的磷酸二铵在德州地区冬小麦种植中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铵 生育期动态 产量 经济效益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氢二铵在酸性土壤中的转化与垂直扩散 被引量:10
5
作者 金亮 周健民 +2 位作者 王火焰 陈小琴 杜昌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50,共6页
采用土柱培养和切片取样方法,研究磷酸氢二铵(DAP)在酸性红壤中的转化与肥料磷在土体中的垂直扩散。结果表明,施用DAP31d,肥料磷扩散距离不足5cm。无机磷形态分级结果表明,进入土壤的肥料磷仅有小部分保持水溶态,大部分已转化为有效性... 采用土柱培养和切片取样方法,研究磷酸氢二铵(DAP)在酸性红壤中的转化与肥料磷在土体中的垂直扩散。结果表明,施用DAP31d,肥料磷扩散距离不足5cm。无机磷形态分级结果表明,进入土壤的肥料磷仅有小部分保持水溶态,大部分已转化为有效性较高的铝磷,其次是铁磷,另有少量转化形成闭蓄态磷。各形态磷含量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随距施肥点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用DAP引起土壤pH显著升高和土壤铁铝活性显著增强。土壤难溶矿物溶解释放出的Al3+、Fe3+离子是引起肥料磷在酸性红壤中固定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磷酸氢二铵(dap) 扩散 转化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铵添加增效剂对小麦-花生轮作系统作物产量和磷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运红 黄绍敏 +5 位作者 和爱玲 杨占平 杜君 刘高远 郭斗斗 薛广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2-1350,共9页
为明确增值磷肥(磷酸二铵添加增效剂)在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中的施用效果,采用2年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酸二铵(DAP)添加不同增效剂(腐殖酸HA、氨基酸aa和海藻寡糖AOS)对作物产量和磷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AP单施处理相比,DAP添加增... 为明确增值磷肥(磷酸二铵添加增效剂)在小麦-花生轮作体系中的施用效果,采用2年盆栽试验,研究了磷酸二铵(DAP)添加不同增效剂(腐殖酸HA、氨基酸aa和海藻寡糖AOS)对作物产量和磷肥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AP单施处理相比,DAP添加增效剂处理的小麦平均产量显著增加(8.22%~16.57%),DAP+aa和DAP+AOS处理的小麦磷累积量显著增加(14.12%和10.59%),但DAP+AOS处理的花生平均产量和磷累积量均显著下降(14.82%和10.59%)。DAP添加增效剂处理的小麦平均磷素农学效率显著增加(24.26%~48.88%),磷素累积利用率也有不同程度增加,但DAP+AOS处理的花生磷素平均农学效率和累积利用率均显著下降(42.45%和4.91%)。2年小麦-花生轮作后,不施磷土壤中的磷素累积亏缺和有效磷含量分别为0.99g·pot^-1和1.59mg·kg^-1;DAP处理分别为3.05g·pot^-1和3.06mg·kg^-1,DAP+aa和DAP+AOS处理土壤的有效磷含量较DAP处理下降14.34%和11.82%,但土壤磷盈余量无显著变化。施磷后平均每1g·pot^-1的磷盈余可使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0.3287mg·kg^-1。本试验条件下,两种作物对DAP添加增效剂后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和DAP单施处理相比,DAP添加增效剂处理均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但DAP+AOS处理的花生产量、磷累积量、磷素平均农学效率和累积利用效率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铵 增效剂 小麦-花生轮作 产量 磷肥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55
7
作者 韩彬 周美华 荣达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8-832,共5页
利用廉价的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选择磷酸氢二铵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预氧化条件下来制备活性炭。应用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对产品表面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来研究稻草秸秆的活化过程。结果表明,同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先浸泡... 利用廉价的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选择磷酸氢二铵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和预氧化条件下来制备活性炭。应用N2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对产品表面孔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分析来研究稻草秸秆的活化过程。结果表明,同其他处理方法相比,先浸泡后预氧化处理并在700℃下活化制得的样品不但有最大的比表面积(1078.21m2·g-1),其得率和碘吸附值也最大,分别为39.75%和636mg·g-1。热重分析表明磷酸氢二铵的浸泡可以增加稻草秸秆的热稳定性。不论是否经过预氧化,制得的样品平均孔径在2~3nm。(NH4)2HPO4的浸泡可以明显地增加样品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其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秸秆 活性炭 磷酸氢二铵 比表面积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对椭圆叶花锚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韩友吉 李锦萍 +2 位作者 王延花 张淑玲 陈桂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61-1186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椭圆叶花锚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设尿素处理组、磷酸二铵处理组、对照组3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各组椭圆叶花锚的植株高度、根势、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生物量。[结果]尿素处理组的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椭圆叶花锚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设尿素处理组、磷酸二铵处理组、对照组3个处理,3次重复,测定各组椭圆叶花锚的植株高度、根势、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生物量。[结果]尿素处理组的叶片数、分枝数、开花数以及药材产量(地上、全株生物量)均大于磷酸二铵组与对照组,而各组株高与根势生长情况的差别较小。[结论]尿素对椭圆叶花锚的栽培效果优于磷酸二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椭圆叶花锚 药材栽培 尿素 磷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木阻燃胶合板胶合强度及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韦鹏练 秦志永 +1 位作者 符韵林 李英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4-247,共4页
以磷酸氢二铵(DAP)和氢氧化铝(ATH)为阻燃剂,采用不同的配比和不同的浸渍处理工艺制备系列桉木阻燃胶合板,探讨了DAP协同ATH阻燃剂对桉木阻燃胶合板胶合强度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处理方式不同,(DAP)与(ATH)的协同效果也不同。... 以磷酸氢二铵(DAP)和氢氧化铝(ATH)为阻燃剂,采用不同的配比和不同的浸渍处理工艺制备系列桉木阻燃胶合板,探讨了DAP协同ATH阻燃剂对桉木阻燃胶合板胶合强度和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处理方式不同,(DAP)与(ATH)的协同效果也不同。采用单板浸渍的处理方式,DAP与ATH协同作用对胶合板胶合强度起到减弱的效果;而采用成板浸渍处理,二者的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胶合板的胶合强度。ATH与DAP协同作用提高了桉木单板表面的润湿性,但其效果不如单独使用DAP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板 磷酸氢二铵 氢氧化铝 胶合强度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密处理对超高产大豆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肖亦农 谢甫绨 肖万欣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9-776,共8页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普通品种辽豆11为试材,在不同磷酸二铵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处理下,对其氮素积累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磷酸二铵可以促进大豆茎秆、叶片、荚皮、籽粒和全株氮积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各器官和全株... 以超高产大豆品种辽豆14和普通品种辽豆11为试材,在不同磷酸二铵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处理下,对其氮素积累和产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磷酸二铵可以促进大豆茎秆、叶片、荚皮、籽粒和全株氮积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植株各器官和全株氮积累量呈下降趋势。在生殖生长期,超高产品种叶柄中氮积累量均高于普通品种。随着磷酸二铵施用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氮最大积累速率均随之升高,超高产品种的氮最大积累速率均高于普通品种。施用磷酸二铵会不同程度的减少超高产品种生产100 kg籽粒需要吸收的氮量,在22.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2个品种生产100 kg籽粒需要吸收的氮量最多。超高产品种生产100 kg籽粒需要吸收的氮量均低于普通品种。随着磷酸二铵施用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超高产品种籽粒产量均逐渐增加,在300 kg.hm-2磷酸二铵处理和22.5×104株.hm-2种植密度下表现最高,普通品种则在150 kg.hm-2磷酸二铵处理和15.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籽粒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超高产 磷酸二铵 种植密度 氮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共改性浒苔基多孔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明 韩奎华 +3 位作者 滕召才 王梅梅 曹阳 李贤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7-434,共8页
文章以浒苔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制备了氮磷共改性浒苔基多孔炭(EPAP-PC-3)。与未经氮磷共改性处理的浒苔基多孔炭(EP-PC)相比,其在2~6 nm内的中孔结构得到了显著发展,这有利于提高多孔炭有效比表面积和减小离子迁移的阻力... 文章以浒苔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制备了氮磷共改性浒苔基多孔炭(EPAP-PC-3)。与未经氮磷共改性处理的浒苔基多孔炭(EP-PC)相比,其在2~6 nm内的中孔结构得到了显著发展,这有利于提高多孔炭有效比表面积和减小离子迁移的阻力;EPAP-PC-3的表面含有适量的含氮和含氧官能团,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表面润湿性,而C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和石墨化N的相对强度百分比含量的增加能够增强其导电性,降低电阻;受益于发达的孔隙结构和优异的表面化学性质,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EPAP-PC-3的质量比电容高达311.9 F/g,比EP-PC提高了约29%,而且它具有卓越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磷酸氢二铵 多孔炭 孔隙结构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含磷复合肥配合不同添加剂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龙 吕玉 +3 位作者 普正仙 魏江波 汤利 龙光强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2期78-82,共5页
为增强含磷复合肥在红壤上施用的肥效,提高磷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磷酸铵镁和磷酸二铵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养分投入下,磷酸铵镁添加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 为增强含磷复合肥在红壤上施用的肥效,提高磷肥利用效率。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添加剂(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磷酸铵镁和磷酸二铵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养分投入下,磷酸铵镁添加增效剂和控失剂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但添加增效剂后降低了玉米对N、P、K吸收,较对照磷素生产效率提高28.5%,对磷肥的偏生产力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控失剂增加玉米N、P、K吸收,降低玉米磷素生产效率和偏生产力。磷酸二铵添加增效剂能提高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降低玉米对N、P、K养分的吸收,但较对照磷素生产效率提高24.8%,偏生产力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铵镁 磷酸二铵 增效剂 控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钨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亚娟 李翠清 +1 位作者 孙桂大 刘敏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共4页
以磷酸氢二铵和偏钨酸铵为原料,采用高纯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非负载型WP和负载量为30%的负载型WP/γ-Al2O3催化剂。通过对噻吩加氢脱硫反应20 h前后的 WP催化剂进行XRD,IR,XPS表征发现,反应前后催化剂体相晶体结构... 以磷酸氢二铵和偏钨酸铵为原料,采用高纯氢气程序升温还原磷钨酸盐的方法制备了非负载型WP和负载量为30%的负载型WP/γ-Al2O3催化剂。通过对噻吩加氢脱硫反应20 h前后的 WP催化剂进行XRD,IR,XPS表征发现,反应前后催化剂体相晶体结构没有改变,反应后催化剂表面 S元素的原子摩尔分数仅为0.04%,WP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硫结构稳定性。通过对CS2强硫化处理和200h噻吩加氢脱硫反应前后WP/γ-Al2O3催化剂进行XRD、XPS表征和催化活性评价,考察了负载型磷化钨催化剂的抗硫性能。结果表明,WP/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抗硫性能,反应前后催化剂的XRD谱图几乎没有变化,反应后催化剂表面S元素的原子摩尔分数仅为1.36%;对WP/γ-Al2O3催化剂进行强硫化处理,并没有使催化剂活性降低,与相应的未进行强硫化处理的WP/γ-Al2O3催化剂的噻吩HDS转化率接近,说明该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二铵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噻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浆法与传统法联产磷酸二铵和磷酸一铵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本和 应建康 张允湘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5,共4页
介绍了料浆法与传统法联产磷酸铵新工艺,即将部分混有淤渣的稀磷酸通NH3中和,浓缩料浆再将所得制粉状磷酸一铵。另一部分沉出淤渣的清澈磷酸经浓缩后再中和制磷酸二铵。这样既提高了生产能力,又使磷酸淤渣获得合理利用。工业试验表明,... 介绍了料浆法与传统法联产磷酸铵新工艺,即将部分混有淤渣的稀磷酸通NH3中和,浓缩料浆再将所得制粉状磷酸一铵。另一部分沉出淤渣的清澈磷酸经浓缩后再中和制磷酸二铵。这样既提高了生产能力,又使磷酸淤渣获得合理利用。工业试验表明,联产法是二种工艺优势互补、扩能增效、节能降耗。投资小,效益明显的磷肥生产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产 磷酸二铵(dap) 磷酸一铵(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铵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氮磷元素的有效性及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涂攀峰 陈小娟 +3 位作者 杨依彬 邓兰生 程凤娴 张承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170-173,共4页
研究不同含铵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氨挥发、有效磷及对玉米生理特性、氮磷吸收的影响,以期探索聚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在石灰性土壤中氮磷的有效性。采用土壤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结合的方式,均以工业级、农用磷酸一铵(简称MAP工、MAP... 研究不同含铵磷源在石灰性土壤中氨挥发、有效磷及对玉米生理特性、氮磷吸收的影响,以期探索聚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在石灰性土壤中氮磷的有效性。采用土壤培养试验和盆栽试验结合的方式,均以工业级、农用磷酸一铵(简称MAP工、MAP农)、工业级、农用磷酸二铵(简称DAP工、DAP农)、聚磷酸铵(简称APP)为供试材料,在石灰性土壤上设计6个处理,培养19 d期间取样5次;盆栽试验40 d后,在苗期对玉米的生理指标及植株氮磷吸收量、土壤有效氮磷含量进行测定。石灰性土壤培养19 d后,MAP工仅挥发1.65%,而工业级DAP挥发量达38.63%。对盆栽试验而言,各含铵磷源处理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均呈递减趋势,但聚磷酸铵处理递减幅度较低;各含铵磷源施入石灰性土壤中MAP工、MAP农与APP处理的玉米苗期株高、茎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显著高于DAP工、DAP农处理,与DAP工、DAP农处理相比,APP处理的玉米苗期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72.96%、59.31%,而MAP工处理比DAP工、DAP农处理分别增加了45.44%、33.50%,同时对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影响显著。工业级和农用磷酸一铵、聚磷酸铵在石灰性土壤中氨挥发量小,土壤有效磷含量高,利用率高,且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而工业级和农用DAP不适合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聚磷酸铵 挥发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磷肥对设施辣椒产量、干物质累积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邬刚 袁嫚嫚 +4 位作者 王家宝 陈俊阳 井玉丹 阮琦琦 孙义祥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6-211,共6页
为探明不同磷肥类型和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干物质累积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安徽设施辣椒磷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皖椒101”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设置普通磷酸二铵和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2个... 为探明不同磷肥类型和用量对设施辣椒产量、干物质累积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安徽设施辣椒磷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以“皖椒101”为供试作物,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CK),设置普通磷酸二铵和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2个磷肥类型,每个磷肥类型包括4个磷肥用量,分别为P_(2)O_(5)30 kg/hm^(2)(P30)、60 kg/hm^(2)(P60)、90 kg/hm^(2)(P90)、120 kg/hm^(2)(P120),共9个处理,主要研究了辣椒产量、干物质累积、磷素吸收和磷肥利用率等对不同磷肥类型和用量的响应。结果表明,施用普通磷酸二铵条件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辣椒产量、茎、叶、果实的干物质和磷素的累积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均以P120处理为最高;施用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条件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辣椒产量、叶、果实的干物质和磷素的累积量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均以P90处理为最高。在P30和P90条件下,施用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较普通磷酸二铵显著增产10.1%和7.8%;在P30和P60条件下,与普通磷酸二铵相比,施用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可分别显著增加辣椒的果实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10.1%、26.6%和6.7%、18.8%,增加果实和地上部磷素吸收13.9%、27.0%和10.6%、21.9%,提高磷肥利用率11.5%和13.8%,增加磷肥农学利用率43.7%和32.0%,提高磷肥偏生产力10.1%和9.4%。本研究条件下,聚氨酯包膜磷酸二铵能促进辣椒生长发育,提高磷素的利用率,该地区最佳包膜磷酸二铵施用量为P_(2)O_(5)86.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磷酸二铵 设施辣椒 产量 干物质积累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氢二铵处理五节芒茎秆板的阻燃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冰 钱少平 +3 位作者 赵佳美 汪雪 卢凤珠 钱俊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寻找木材资源的替代品,进行了非木材植物——五节芒茎秆的利用研究。将五节芒茎秆制成丝条,先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磷酸氢二铵进行阻燃处理,然后顺纤维同向铺装、热压,制成茎秆板。其阻燃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50kW/m2的热辐射功率下,与... 为了寻找木材资源的替代品,进行了非木材植物——五节芒茎秆的利用研究。将五节芒茎秆制成丝条,先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磷酸氢二铵进行阻燃处理,然后顺纤维同向铺装、热压,制成茎秆板。其阻燃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在50kW/m2的热辐射功率下,与对照板材相比,五节芒茎秆板的热释放速率、总释放热、有效燃烧热等明显降低;试板点燃和发生轰然的时间延长,残余物质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节芒 阻燃性能 茎秆板 磷酸氢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温度对磷化NiW催化剂噻吩HDS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军 李翠清 吴修栋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29,共4页
采用磷酸氢二铵溶液对工业NiW催化剂进行了磷化处理,用TG,XRD,BET方法对所得的磷化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还原温度对磷化催化剂噻吩HDS(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提高,磷化催化剂前体的起始磷化还原温度升高,... 采用磷酸氢二铵溶液对工业NiW催化剂进行了磷化处理,用TG,XRD,BET方法对所得的磷化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还原温度对磷化催化剂噻吩HDS(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提高,磷化催化剂前体的起始磷化还原温度升高,而磷化还原过程的失重率减小。还原温度对磷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影响很小;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磷化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磷化催化剂有利于高温时的噻吩HDS反应,其噻吩HDS转化率随还原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NiW催化剂的磷化还原温度为550℃,此时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00℃和360℃时的噻吩HDS反应转化率分别为61.15%和9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二铵 催化剂 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USY分子筛催化愈创木酚乙酰化反应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彩荣 郄晶伟 +1 位作者 吕忠闯 仝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491,共7页
以愈创木酚和乙酸酐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乙酰愈创木酚。以USY分子筛作为母体,用磷酸氢二铵改性USY分子筛,并通过实验优化出磷酸氢二铵改性USY分子筛的条件为:磷酸氢二铵浓度为0.132 g·m L^(-1),固液比为9:10,焙烧温度... 以愈创木酚和乙酸酐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乙酰愈创木酚。以USY分子筛作为母体,用磷酸氢二铵改性USY分子筛,并通过实验优化出磷酸氢二铵改性USY分子筛的条件为:磷酸氢二铵浓度为0.132 g·m L^(-1),固液比为9:10,焙烧温度550℃,时间12 h。经正交试验优化出愈创木酚乙酰化的工艺条件为:n愈创木酚:n_((Ac)_2O)=1:1.4,催化剂质量为愈创木酚质量的1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乙酰愈创木酚得率为89.85%。通过反应物浓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反应级数n=2。由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结合Arrhenius方程求得该反应的活化能Ea=34.182k J·mol^(-1),指前因子A=24469 L·(mol·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创木酚 乙酰化 USY分子筛 磷酸氢二铵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媒循环法从湿法磷酸制饲料磷酸二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凌之 党洁修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7-62,69,共7页
本文对用三聚氰胺(mel)作反应媒,直接采用~20%P2O5的低浓度湿法磷酸为原料,把净化与产品生产结合起来,生产出饲料磷酸二铵的新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磷酸二铵产品质量达到了饲料级要... 本文对用三聚氰胺(mel)作反应媒,直接采用~20%P2O5的低浓度湿法磷酸为原料,把净化与产品生产结合起来,生产出饲料磷酸二铵的新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磷酸二铵产品质量达到了饲料级要求。此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能耗低,能实现“肥盐结合”等特点,是一条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新颖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铵 净化 湿法磷酸 反应媒循环法 饲料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