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resin 1 alleviates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a mouse model of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1
作者 LI Longyan XING Manyu +1 位作者 WANG Lu ZHAO Yixia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902,共13页
Objective:Inflamm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aresin 1(MaR1),an anti-inflamm... Objective:Inflamm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aresin 1(MaR1),an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on sepsi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Methods:Mic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4 groups:A sham group(sham operation+vehicle),a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group(CLP operation+vehicle),a MaR1-LD group(CLP operation+1 ng MaR1),and a MaR1-HD group(CLP operation+10 ng MaR1).MaR1 or vehicle was int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starting 1 h before CLP operation,then every other day for 7 days.Survival rates were monitored,and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interleukin(IL)-1β,and IL-6]were measured 24 h after operation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7 days after operation using the Morris water maze(MWM)test and 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task.The mRNA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IL-6,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IL-4,IL-10,and arginase 1(Arg1)in cortical and hippocampal tissues was determin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OS,Arg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and phosphorylated STAT6(p-STAT6)in hippocampal tissue.Microglia activation was visualized via immunofluorescence.Mice were also treated with the PPARγantagonist GW9662 to confirm the involvement of this pathway in MaR1’s effects.Results:CLP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TNF-α,IL-1β,and IL-6,and reduced body weight and survival rates(all P<0.05).Both 1 ng and 10 ng doses of MaR1 significantly reduced serum TNF-α,IL-1β,and IL-6 levels,improved body weight,and increased survival rates(all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2 doses(all P>0.05).MWM test and NOR task indicated that CLP impaired spatial learning,which MaR1 mitigated.However,GW9662 partially reversed MaR1’s protective effects.Real-time RTPC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mRNA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and iNO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ippocampal tissues following CLP(all P<0.05),while IL-4,IL-10,and Arg1 showed a slight decrease,though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Compared to the CLP group,both 1 ng and 10 ng MaR1 decreased TNF-α,IL-1β,and iNOS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tissues and increased IL-4,IL-10,and Arg1 mRNA expression(all P<0.05).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ba1-positive microglia in the hippocampus after CLP 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P<0.05).Administration of 1 ng and 10 ng MaR1 reduced the percentage area of Iba1-positive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compared to the CLP group(both P<0.05).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to the CLP group,both 1 ng and 10 ng MaR1 down-regulated the iNOS expression,while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Arg1,PPARγ,and p-STAT6(all P<0.05).However,the inclusion of GW9662 counteracted the MaR1-induced upregulation of Arg1 and PPARγcompared to the MaR1-LD group(all P<0.05).Conclusion:MaR1 inhibits the classical activation of hippocampal microglia,promotes alternative activation,reduces sepsi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and improves cognitive dec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cognitive decline maresin 1 MICROGLIA NEUROINFLAM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网络分析
2
作者 郭杨子叶 孙钰 +5 位作者 牛杏蒙 秦岩 刘肇瑞 黄悦勤 刘燕 慕福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05-712,共8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网络结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省(济宁、潍坊、邹城)招募≥45岁的中老年社区居民8262人。使用8条目痴呆筛查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一般信息调...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网络结构。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山东省(济宁、潍坊、邹城)招募≥45岁的中老年社区居民8262人。使用8条目痴呆筛查问卷、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一般信息调查表以收集信息并筛查症状;利用SPSS、R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构建症状网络模型以探索各因素与症状间的关联。结果: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检出率为24.53%,“学习使用某些简单的日常工作或家用电器、器械困难”为核心症状,与“记不住和别人的约定”和“日常记忆和思考能力出现问题”(edge=2.13)联系最为紧密。此外,“自评心理状况差”主观认知衰退更严重,与“兴趣减退、爱好改变、活动减少”的联系最为紧密(edge=0.38)。结论:中老年人群主观认知衰退症状之间紧密关联,且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衰退 中老年 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在筛查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思文 殷潇潇 +4 位作者 高琳琳 贵文君 胡巧霞 楼琼 王钦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3,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前期就可以检测到言语变化。基于计算机分析言语的方法在筛查认知功能下降方面正确率超过80%。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被试在自发言语、语义流畅性以及阅读等任务中的言语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前期就可以检测到言语变化。基于计算机分析言语的方法在筛查认知功能下降方面正确率超过80%。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被试在自发言语、语义流畅性以及阅读等任务中的言语表现,以一种非侵入性、易于操作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方式,为认知功能下降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总结言语数据获取方式和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言语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计算机技术进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早期筛查 言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高信号与主观认知下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敬石 刘国韵 +4 位作者 石安琪 杨泽秋 玛木克·叶热巴克 王军 闫超群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早期预防在降低AD发病率中起关键作用。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发展的早期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或避免其进展为痴呆,进而减轻社会负担。脑白质高信...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率逐年增高,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早期预防在降低AD发病率中起关键作用。主观认知下降(SCD)作为AD发展的早期窗口期,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或避免其进展为痴呆,进而减轻社会负担。脑白质高信号(WMH)能有效反映脑白质变化,并为识别SCD提供有力证据。本文综述了近期WMH与SCD的相关研究进展,揭示了目前WMH研究存在的问题,从病理和认知功能方面解释WMH和SCD的相关性,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脑白质高信号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膜脑炎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例
5
作者 吴双 张宸睿 +2 位作者 毕莹 徐艳 何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本文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头痛及记忆力减退,查体可见精神紧张,言语稍含糊,认知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改... 本文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的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头痛及记忆力减退,查体可见精神紧张,言语稍含糊,认知功能减退。实验室检查提示外周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改善认知功能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回顾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资料及诊疗经过,探讨以脑膜脑炎为表现形式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鉴别,借此提高临床医师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并发脑膜脑炎的认识,为此类疾病提供临床诊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脑膜脑炎 认知功能下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功能连接磁共振分析方法在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谱脑网络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钧宝 史奇叶 +3 位作者 彭晓涵 徐子淇 王杨 曹丹娜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1-186,共6页
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是磁共振功能连接的进阶分析方法,在认知类疾病脑网络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常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往往忽略连接的时变特性,这导致蕴含大量时变信息的影像数据未被充分利用。在此基... 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是磁共振功能连接的进阶分析方法,在认知类疾病脑网络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常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往往忽略连接的时变特性,这导致蕴含大量时变信息的影像数据未被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脑网络,可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加精准的影像学特征标志物,并作为崭新的可量化指标参与到预测疾病进展中。笔者总结讨论了近期国内外dFC分析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疾病谱脑网络研究的现状,显示dFC分析在海马、楔前叶、额下回等脑区具有深入挖掘其发病机制的卓越潜力,为解释AD纵向进展过程提供更可靠的影像理论基础。本文将以dFC为脉络,回顾和展望其在AD疾病谱脑网络的研究进展,为未来针对A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功能连接 脑网络 功能磁共振成像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主观认知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相关主观认知下降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文依宁 黄惠嫦 赵明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403-1410,共8页
主观认知下降(SCD)通常预示着未来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而睡眠障碍在SCD患者中较常见,并且通常在可检测到的认知变化之前就已表现出来。虽然目前关于睡眠与SCD之间关系以及睡眠相关认知功能退化的基本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主观认知下降(SCD)通常预示着未来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而睡眠障碍在SCD患者中较常见,并且通常在可检测到的认知变化之前就已表现出来。虽然目前关于睡眠与SCD之间关系以及睡眠相关认知功能退化的基本机制尚不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睡眠与认知功能下降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的下降均可能引发认知功能的衰退。因此,本文旨在全面综述睡眠与SCD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预防和延缓认知下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认知下降 睡眠 睡眠障碍 睡眠片段化 慢波睡眠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盼 吕慧静 +3 位作者 臧丽丽 于子莹 王辛宇 孟庆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0,共5页
总结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并从人口学、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方面综述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关促进建议,以期为制定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进而提升老年人认知功能,减缓其向轻度认知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进展。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影响因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王存利 王红霞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调查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锦州市的586名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感知... 目的调查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锦州市的586名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改良Kupperman评分量表、感知压力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展开调查。结果257名(43.8%)围绝经期女性存在主观认知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绝经期症状、感知压力水平、焦虑、抑郁是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运动频率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围绝经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重视对围绝经期女性进行早期的认知评估,尽早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缓认知功能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主观认知下降 围绝经期症状 感知压力 焦虑 抑郁 社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模型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评估
10
作者 王梦蝶 韩硕 +1 位作者 刘志翔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1-860,共10页
目的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 目的构建一个整合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在就诊时均完成以下评估:采用SPECT/CT脑灌注显像评估全脑平均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评估斑块面积及回声特征,使用Mo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并在随访1年后评估认知功能变化。以1年随访期间MoCA评分下降2分或以上为认知功能下降,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下降组和非认知功能下降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识别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应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35例(43.75%)在1年随访期间出现认知功能下降。高血压病史比例(62.9%vs.35.6%,P=0.016)、全脑平均rCBF(0.82±0.09 vs.0.93±0.08,P<0.001)、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 ndex,AI)([8.2±2.1)%vs.(5.9±1.8)%,P<0.001]、斑块面积([24.3±7.6)mm^(2)vs.(17.8±6.5)mm^(2),P<0.001]和低回声斑块比例(62.9%vs.24.4%,P=0.012)在认知功能下降组与非认知功能下降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 2.68,95%CI 1.07~6.71,P=0.035)、rCBF<0.85(OR 2.79,95%CI 1.08~7.21,P=0.034)、AI>7%(OR 3.00,95%CI 1.15~7.82,P=0.025)、斑块面积≥20 mm^(2)(OR 2.86,95%CI 1.09~7.52,P=0.033)和存在低回声斑块(OR 2.95,95%CI 1.17~7.44,P=0.022)是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个因素构建的认知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其ROC曲线的AUC为0.836(95%CI 0.752~0.920,P<0.001),敏感度为0.725,特异度为0.850。危险因素组合分析显示,四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和斑块面积≥20 mm^(2))与五因素模型(有高血压病史、rCBF<0.85、AI>7%、斑块面积≥20 mm^(2)、存在低回声斑块)的预测效能相近(AUC分别为0.821和0.836)。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多因素预测模型,整合了临床特征、SPECT/CT脑灌注显像参数和颈动脉超声斑块特征,可有效预测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风险,为临床风险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下降 SPECT/CT脑灌注显像 颈动脉超声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敏 陈一萍 +1 位作者 侯丽媛 杨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4-857,共4页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 对目前国内外老年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病人身体活动促进现状进行综述,提出目前我国缺少高质量的针对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和针对性指南以及提高该群体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提示未来应进行高质量的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或主观认知下降病人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从而为本土政策的制定提供可信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 轻度认知障碍 身体活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脾脑相关”理论探讨从脾论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霖峰 周雯 +1 位作者 王钰 战丽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56,共4页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的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出发,阐述从脾论治DACD的依据和策略。DACD其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脑,与多脏相关,但根于脾脏。脾气亏虚,脑髓失... 从中医“脾脑相关”理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的中医理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出发,阐述从脾论治DACD的依据和策略。DACD其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脑,与多脏相关,但根于脾脏。脾气亏虚,脑髓失充,痰蒙清窍,湿瘀阻络是脾功能失司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关键,补脾健脾应当贯穿于DACD治疗的全过程。基于“脾脑相关”理论,对脾脏和脑的生理功能、病理过程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脾脑相关联角度揭示DACD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并阐释“脾脑相关”理论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脾脑相关”理论 从脾论治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连连 张琳 +1 位作者 战丽彬 李婷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5,I0010-I0014,共12页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观察脾阴虚(Spleen-Yin deficiency,SD)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大鼠的代谢产物变化,探究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潜在标志物及其意义。方法建立SD、DACD及SD-DACD大鼠模...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上观察脾阴虚(Spleen-Yin deficiency,SD)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es-associated Cognitive Decline,DACD)大鼠的代谢产物变化,探究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潜在标志物及其意义。方法建立SD、DACD及SD-DACD大鼠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HPLC-Q-TOF/MS)对大鼠血清样品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大鼠血清代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建立的代谢物分析方法可以区分SD组、DACD组、SD-DACD组与空白对照(blank control,BC)组,SD组与SD-DACD组,DACD组与SD-DACD组。其中,与BC组大鼠相比,吡哆胺(pyridoxamine)在SD组和SD-DACD组中分别上调约24倍和25倍,在DACD组中则下调约21倍,可将SD组与DACD组、SD-DACD组与DACD组大鼠相区别。吡哆胺可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诊断脾阴虚DACD。涉及的苯丙氨酸代谢通路的紊乱主要发生在SD组和SD-DACD组大鼠的差异代谢产物之间。结论吡哆胺和苯丙氨酸代谢途径参与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并且可能是脾阴虚和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相关性的基础。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代谢组学的SD-DACD筛查及病因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阴虚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代谢组学 中医辨证分型 诊断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雨洁 闫少珍 卢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前有长达约20年的临床前期,是AD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因此早期诊断对延缓病情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出现临床症状前有长达约20年的临床前期,是AD干预的最佳时间窗,因此早期诊断对延缓病情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具有无创性和高时空分辨率等优势,是研究AD脑功能活动异常最广泛使用的神经成像技术之一,为寻找早期AD非侵入性标记物提供了可能。本文就rs-fMRI技术在AD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以期找到早期监测AD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障碍 主观认知下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功散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痴呆症模型大鼠的认知下降
15
作者 曾静 陈荣 +4 位作者 任香怡 花雷 阳勇 魏江平 张小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97-1305,共9页
目的研究异功散对脂多糖(LPS)诱导认知下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肠道微生物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17 mg/kg)和异功散高剂量组(5.25 g/kg)、异功散低剂量组(2.63 g/kg),8... 目的研究异功散对脂多糖(LPS)诱导认知下降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通过肠道微生物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1.17 mg/kg)和异功散高剂量组(5.25 g/kg)、异功散低剂量组(2.63 g/kg),8只/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纯水干预24 d后,除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每天腹腔注射LPS(0.5 mg/kg)造模,并开始水迷宫评价其学习记忆能力改变;HE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学变化;16S rRNA检测各组肠道微生物物种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5天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平台象限活动累积时间和平均游泳速度均下降,其中穿越平台次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海马区可见神经细胞排列散乱、神经细胞变性或坏死等病变且细胞损伤病理评分明显升高(P<0.01);脑组织和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lph多样性评价指标如ACE、Chao1等均明显升高(P<0.05),在科水平的Prevotellaceae等物种丰度明显降低而Desulfovibrionaceae等物种丰度则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异功散组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高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变性或坏死等病变均有好转且细胞损伤病理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和血清IL-6、TNF-α和IL-1β水平也均明显下降(P<0.01);Alph多样性评价指标如ACE、Chao1等均明显降低(P<0.05),在科水平的Prevotellaceae等物种丰度明显升高而Desulfovibrionaceae等物种丰度则降低。结论异功散改善认知下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病理形态学等病变可能与调控肠道Prevotellaceae等的丰度,以及信号转导、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代谢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功散 脂多糖 认知下降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冰飞 王雨豪 +4 位作者 韩丽婧 崔伟橦 邬倩 张婧 赵岩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社区及某三级甲等医院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300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自评表、认知储备参数采集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300名老年人中,18...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北省某社区及某三级甲等医院年龄≥60岁的老年人共300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主观认知下降自评表、认知储备参数采集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300名老年人中,185人出现主观认知下降,占61.67%;多因素分析显示,近2年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人发生主观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认知活动是老年人发生主观认知下降的保护因素。认知储备与主观认知下降具有相关性(OR=0.984,P<0.05)。认知储备的全日制受教育年限、主要从事职业、认知活动3项子变量中,认知活动与主观认知下降具有相关性(OR=0.869,P<0.05)。结论: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是老年人发生主观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参与认知活动对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具有保护作用,提高老年人认知储备可能延缓主观认知下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储备 主观认知下降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嘉璐 徐林燕 +6 位作者 赵磊 姚远 杨灏栋 许丽娟 叶丽慧 张莎莉 林家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共8页
目的:调查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SCD)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方法:于2022年7月—11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个社区或乡镇的100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SCD⁃Q21、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简版... 目的:调查老年人主观认知下降(SCD)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方法:于2022年7月—11月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浙江省8个社区或乡镇的1004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SCD⁃Q21、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老年抑郁量表的3项分量表(GDS⁃3A)、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SF)对老年人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SCD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结果:老年人SCD⁃Q21总分为7.50(3.50,11.50)分,听力状况、看远处状况、看近处状况、用药种数、受教育程度、疼痛程度、淡漠状况、抑郁状况、高血压、是否握力下降是老年人SCD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淡漠状况(0.245)、听力状况(-0.184)、看近处状况(-0.138)是效应较高的影响因素,淡漠状况和抑郁状况是老年人SCD的中介因素。结论:老年人主观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受多因素、多路径影响,淡漠状况和抑郁状况对SCD具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主观认知下降(SCD)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认知功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轻型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杨洁 区腾飞 +6 位作者 解龙昌 殷建瑞 蒲蜀湘 杨新光 何毅华 姚海燕 高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既往的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及轻型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较少。我们将对此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我们筛选了2012年7月至12月期间,连续住院的TIA及轻型卒中患者。... 目的既往的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及轻型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较少。我们将对此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我们筛选了2012年7月至12月期间,连续住院的TIA及轻型卒中患者。于发病后第3个月及第18个月各进行一次认知功能评估,截止至2014年3月31日。结果共209例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入组。其中,共24例(11.5%)出现了认知功能显著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比数比OR=0.869,P=0.021),心房纤颤(OR=5.950,P=0.00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OR=5.179,P=0.020)是TIA/轻型卒中患者中远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TIA/轻型卒中的患者有必要对其认知功能进行随访,对于有心房纤颤及颅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应关注其认知功能变化,加强随访,必要时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措施,以减少其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轻型卒中 认知功能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被引量:32
19
作者 陈天勇 韩布新 +1 位作者 罗跃嘉 李德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9-736,共8页
在认知年老化领域,执行衰退假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理论。执行衰退假说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问题,执行功能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以及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的关系问题。目前,该领... 在认知年老化领域,执行衰退假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理论。执行衰退假说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问题,执行功能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以及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的关系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是:在行为学水平上,控制一般性因素(加工速度)后,执行功能是否仍对认知年老化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在神经水平上,执行(额叶)功能随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额叶在大脑功能重组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对认知年老化的理解,需要将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联系起来;既看到广泛存在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又不能忽略不同认知结构的选择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 年龄 加工速度 执行功能 执行衰退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方式对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研究 被引量:33
20
作者 徐畅 周成林 马阳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44,共10页
如何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是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健康生活方式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体力活动和膳食结构为切入点,从行为效果和内在机制两个层面,探讨体力活动与膳食结构合力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相... 如何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是近年来国内外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健康生活方式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体力活动和膳食结构为切入点,从行为效果和内在机制两个层面,探讨体力活动与膳食结构合力因素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积极体力活动可增强合理膳食的利用率,促进能量代谢平衡,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从而保护大脑功能结构,延缓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速率。换言之,大脑前额叶功能、中枢神经递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海马神经突触可塑等均受体力活动与膳食结构的合力影响,从而证实体力活动与膳食结构可交互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其研究成果提示,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生命质量,实现"成功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力活动 膳食结构 认知功能 延缓衰退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