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政道路结构地下管线探测与力学特性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芮勇勤 袁健玮 +1 位作者 金生吉 许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与既有运行管线产生交互。地下管线具备给水、雨污水处理、化石能源运输、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电能输送等功能,担负着水、电、信息和能量的供给与传... 【目的】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与既有运行管线产生交互。地下管线具备给水、雨污水处理、化石能源运输、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电能输送等功能,担负着水、电、信息和能量的供给与传输,被称为城市的“神经”和“血管”,更是稳定城市运行的“生命线”。管线的渗漏、破裂甚至引发路面塌陷,不仅严重影响交通,还为城市排水系统埋下重大安全隐患。每年各地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地下管线的探测与维护。【方法】针对市政道路中地下管线分布、损伤及渗漏的普遍问题,基于探地雷达技术,提出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测方案。通过探测不同种类管线的数据,结合原理分析、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管线渗漏引发路面沉陷的机理。【结果】该方案基于探地雷达的探测原理,通过图谱特征识别方法获取地下管线的分布、埋深、管径、材质、管线内部介质以及空洞等参数。结合伪彩色电平图、灰色电平图及波形堆积图等信号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管线渗漏特性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研究揭示了渗漏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道路结构的损伤机理。【结论】研究表明,道路损伤受多因素影响,包括路面车辆荷载、管道内部压力、管道埋深和直径等。通过探地雷达反射图像的逆向分析,结合路面的病害动力固结数值模拟,可评估管线运行状况及受力特征,从而优化管线布置点位和材质,强化管线上部结构设计,加强路基的防沉陷保护,避免工后路面沉降开裂。研究建议通过调整受力点位置、扩大受力面积和避免应力集中,预防路基结构与管线的破损。本文基于探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对比不同种类管线的变形特性,总结管线渗漏的作用规律,为后续地下工程的定向开挖和城市道路灾害的排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道路结构 地下管线 地质雷达 探测 道路损伤 渗漏机理 力学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算法的混凝土结构表观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大明 谢俊科 +1 位作者 李凡 牛荻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218,共9页
针对混凝土结构损伤人工检测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算法的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将YOLO v5的耦合头更换为解耦头,可有效避免目标损伤信息和背景信息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其次,... 针对混凝土结构损伤人工检测方法主观性强、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 v5算法的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将YOLO v5的耦合头更换为解耦头,可有效避免目标损伤信息和背景信息相互干扰的问题,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其次,在YOLO v5中加入了包含通道注意力模块和空间注意力模块的CA注意力机制,使模型忽略掉一些无关信息,可以更好关注到目标损伤的特征信息.通过建立的4101张包含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裂缝、剥落和露筋三种类型损伤的数据集对模型性能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 v5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在混凝土裂缝、剥落和露筋的检测平均精度值分别提升了2.6%、1.3%和0.5%,mAP值提高了1.4%,且mAP值和FPS值均优于Faster R-CNN和YOLO v3目标检测算法,可较好满足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任务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损伤检测 YOLO v5算法 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改进广义柔度矩阵灵敏度方法
3
作者 牛梓蓉 吴锋 +3 位作者 韩兆龙 卓杨 车爱兰 朱宏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49,共9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广义柔度矩阵灵敏度方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首先,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增加广义柔度矩阵关于损伤系数的高阶灵敏度项,提高损伤识别结果的精度.然后,在求解损伤识别方程时,考虑损伤识别的物理意义,通过增加损伤系数的约束条件... 提出一种改进的广义柔度矩阵灵敏度方法用于结构的损伤识别.首先,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增加广义柔度矩阵关于损伤系数的高阶灵敏度项,提高损伤识别结果的精度.然后,在求解损伤识别方程时,考虑损伤识别的物理意义,通过增加损伤系数的约束条件,将损伤识别方程转换为最优化问题,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求解,避免出现负损伤系数的情况.最后,采用一个空间桁架结构有限元模型数值算例和一个7层的框架结构模型试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原方法相比能更精确地定位损伤位置,识别损伤程度,且适用于大损伤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广义柔度 模态 灵敏度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散射变换的RC框架结构震后损伤异常智能检测
4
作者 康帅 王自法 +3 位作者 周荣环 贺东青 俞叶 李一民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8,共12页
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损伤评估存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基于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的震后结构损伤快速评估,并有效解决数据类型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频分析与卷积自编码(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首先应用小波散射变换对... 基于传统方法的地震损伤评估存在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基于结构地震响应观测数据的震后结构损伤快速评估,并有效解决数据类型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频分析与卷积自编码(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首先应用小波散射变换对原时域信号进行处理,生成时频数据;然后建立相应的卷积自编码网络模型,将时频数据输入CAE模型进行重构训练,根据重构误差确定异常判断阈值;基于该阈值精准区分数据中的异常值,并将计算结果与基于时域输入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验证该方法在噪声环境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CAE模型的异常检测方法可以很好地识别损伤数据集中的异常序列,召回率达到了90%以上,且在小波散射变换作用下的异常检测效果更好;时频分析结合CAE模型的损伤异常数据检测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震后损伤评估的效率,基于小波散射变换的耗时仅为基于传统时域输入方法的1/3,该方法在噪声作用下也表现出较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散射变换 异常检测 震后损伤 深度学习 框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套U型结构网络的古代壁画破损区域检测
5
作者 陈安 余映 +1 位作者 赵辉荣 王信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2,共10页
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因素等影响,许多古代壁画表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精准地检测这些破损区域对于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现有的方法在古代壁画的破损检测中存在检测不全,对微小细节的破损区域检测不准确等问题。针对以... 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因素等影响,许多古代壁画表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精准地检测这些破损区域对于保护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然而,现有的方法在古代壁画的破损检测中存在检测不全,对微小细节的破损区域检测不准确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基于嵌套U型结构网络的壁画破损区域检测方法U2-DUANet,该方法采用了一种新的深度监督聚合模块,能够更有效地融合侧边输出的细节信息。提出了一种像素级上下文及通道注意力(pixel-wise contextual and channel attention,PCCA)机制,来选择性地关注每个像素上的信息上下文特征以及通道信息,更精确地捕捉图像的重要特征,提高模型的准确性。自主创建了一个古代破损壁画图像的数据集,并对其破损区域进行了人工标注。在壁画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U2-DUANet相比于U-Net,在精确率和F-measure上分别提升了10.5个百分点和8.2个百分点,并且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套U型结构 深度监督聚合 注意力机制 破损区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WT-CNN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衡琰 张健飞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7,共10页
针对工程结构的损伤指标难以确定且含噪声时损伤检测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结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将结构的振动响应信号分解为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模态分量并从中提取出损伤特征,具有... 针对工程结构的损伤指标难以确定且含噪声时损伤检测准确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小波变换与卷积神经网络的自适应结构损伤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将结构的振动响应信号分解为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模态分量并从中提取出损伤特征,具有较高的损伤检测精度且有利于在线实时检测。首先拾取结构振动响应的加速度时序数据并依据其幅频图进行经验小波变换,然后以模态分量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提取结构损伤特征用于不同损伤工况的检测。数值试验表明:在不同信噪比情况下,单一卷积神经网络的损伤检测精度为80%~90%,而该文所提方法精度均达到100%,具有更强的抗噪性能。振动台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小波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结构损伤检测 固有频率 抗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子龙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0,共9页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从桥梁监测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桥梁损伤识别、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其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方面,基于信号分解重构技术和... 针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从桥梁监测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桥梁模态参数识别、桥梁损伤识别、桥梁有限元模型修正四方面梳理与分析其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方面,基于信号分解重构技术和人工智能展现了良好的数据处理能力,但针对复杂环境与海量数据,多源数据融合、自动化处理及提升特征提取精度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模态参数识别方面,传统时域、频域和时频域以及计算机视觉方法已广泛应用,但复杂环境下虚假模态剔除与精准模态追踪仍面临挑战,低频、紧密型模态精准识别并自动剔除环境因素影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损伤识别方面,现有技术可提取敏感特征并进行诊断,但长期监测中损伤与环境变化的区分仍有待突破,需结合机器学习和智能设备以提升鲁棒性;有限元模型修正方面,智能算法已显著提升模型精度,但简化假设和传感器布设限制导致模型与实际状态偏差,未来需通过优化算法和深度代理模型增强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信号分解及成分提取 模态参数识别 损伤识别 有限元模型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白生宝 肖迎春 +1 位作者 刘国强 黄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6,共13页
飞机全寿命周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飞机在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面维护效率,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效益,因而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该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飞机结构... 飞机全寿命周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提高飞机在役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地面维护效率,延长飞机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效益,因而得到国内外的持续关注和研究。该技术在飞机上的应用已成为衡量飞机先进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飞机结构健康监测标准规范与策略的制定是技术开展的首要任务。分析了航空制造业先进国家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相关的标准规范,明确了制定标准规范的具体要求;通过总结国外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梳理了结构健康监测技术框架体系;针对我国飞机结构地面试验和服役环境2大应用场景的技术特点,明晰了我国结构健康监测的技术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飞机结构健康监测的总体架构和可供剪裁的技术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完整性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检测 监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路面病害检测模型 被引量:3
9
作者 邓天民 李亚楠 +2 位作者 李庆营 李宇航 王含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5,共8页
针对路面病害检测存在的病害尺度差异大、细小病害特征提取难、病害在图像中占比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路面病害检测方法。以YOLOv8s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无跨步卷积网络结构,构建了一种无信息丢失的下... 针对路面病害检测存在的病害尺度差异大、细小病害特征提取难、病害在图像中占比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8的路面病害检测方法。以YOLOv8s网络结构为基础,通过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无跨步卷积网络结构,构建了一种无信息丢失的下采样网络模块,在剔除背景冗余信息的同时更多地保留了病害纹理特征;通过构建基于PANet的多尺度自适应特征融合网络,增强了网络浅层特征捕获能力,实现了不同尺度特征信息的高效融合;采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对各样本赋予对应的权重,缓解了正负样本不平衡问题。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在RDD2020和RDD2022数据集上的平均精度分别达到57.1%和52.8%,与YOLOv8s模型相比分别提升3.2和0.6个百分点,整体性能优于YOLOv5等其他检测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病害检测 多尺度特征融合 无跨步卷积网络 ASF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层盾构刀盘损伤分析及既有刀盘结构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浩 段怿欣 +3 位作者 张爽 吴俊 许丽群 耿昊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2-38,共7页
依托济南地铁2号线济钢新村站-彭家庄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从地层条件、掘进参数、刀盘设计-制造流程、静力学特性、模态特性和刀盘振动现场监测等多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盾构刀盘开裂损伤问题和刀盘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刀盘... 依托济南地铁2号线济钢新村站-彭家庄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从地层条件、掘进参数、刀盘设计-制造流程、静力学特性、模态特性和刀盘振动现场监测等多方面对施工过程中的盾构刀盘开裂损伤问题和刀盘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刀盘开裂损伤可能是由刀盘的四阶频率与施工时刀盘z方向主频共振导致的;刀盘-牛腿连接处焊接的加强筋板能够增强刀盘-牛腿连接处的整体刚度,显著降低连接处的最大等效应力;刀盘主梁-副梁之间焊接钢板形成的环梁能够增强并优化结构整体刚度和应力分布位置,减小最大变形量;加强筋板和环梁能够增大刀盘的固有频率,后者效果更为显著;通过改造既有刀盘来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刀盘损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刀盘结构 损伤分析 既有刀盘改造 数值模拟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合成的飞行器结构损伤状态快速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浩渊 粟华 +1 位作者 李鹏 龚春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74-3783,共10页
针对当前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识别流程复杂、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合成的飞行器结构损伤状态快速识别方法。建立数字孪生结构损伤快速识别模型构建流程,构建飞行器结构数字模型。基于数据合成思想,提出一种... 针对当前飞行器结构健康监测过程中存在的识别流程复杂、识别准确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合成的飞行器结构损伤状态快速识别方法。建立数字孪生结构损伤快速识别模型构建流程,构建飞行器结构数字模型。基于数据合成思想,提出一种对传感器数据的可信度评价方法,建立具有可解释性的生成-判别模型,解决了因样本数据不足导致的学习准确率低的问题。引入分类边界模糊化方法,使用判别模型确定模糊化区域以提升神经网络识别的稳定性。最后,以某无人机为例,对所提识别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构建结构损伤状态数据库并提升识别泛化能力和稳定性,对损伤状态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检测 数据合成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斜拉桥斜拉索损伤检测与结构安全性能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肇峰 陈映贞 +1 位作者 李毅 张建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6,共9页
为准确分析火灾后斜拉桥斜拉索损伤状况,评定桥梁结构安全性能,根据桥梁火灾应急检测工程需求,提出一套火灾后斜拉桥斜拉索损伤检测与结构安全性能评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火灾现场勘察、斜拉索烧损状况检查、斜拉索损伤检测分析和结构安... 为准确分析火灾后斜拉桥斜拉索损伤状况,评定桥梁结构安全性能,根据桥梁火灾应急检测工程需求,提出一套火灾后斜拉桥斜拉索损伤检测与结构安全性能评定方法。该方法包括火灾现场勘察、斜拉索烧损状况检查、斜拉索损伤检测分析和结构安全性能评定4个阶段。根据斜拉索火灾损伤特点,开展高温后斜拉索高强钢丝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护套试件拉伸试验,研究其高温后表观特征和力学性能指标随历经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斜拉索历经温度及损伤定量检测分析计算公式,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独塔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火灾后斜拉索损伤检测与结构安全性能评定。结果表明:高温后斜拉索高强钢丝和HDPE护套的表观特征、力学性能均随温度升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随着温度升高,高温后斜拉索高强钢丝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弹性模量衰减缓慢,HDPE护套断裂标称应变逐渐降低;火灾后斜拉索和主梁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结构整体安全;所提出的火灾后斜拉桥斜拉索损伤检测与结构安全性能评定方法科学、实用、有效,可为火灾后斜拉桥损伤检测评定、营运管理和维修处治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斜拉索 火灾损伤 损伤检测 结构安全性能评定 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结构中导波健康监测技术的若干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孙全 樊程广 +3 位作者 张翔 付康佳 陈勇 綦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8,共12页
基于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需求,从空间碎片撞击定位、结构损伤评估、泄漏定位3个方面,阐述了导波的相关应用进展。首先分析了空间站、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燃料贮箱等结构面临的风险和监测需求,然后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监测方法研究进展,以... 基于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需求,从空间碎片撞击定位、结构损伤评估、泄漏定位3个方面,阐述了导波的相关应用进展。首先分析了空间站、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和燃料贮箱等结构面临的风险和监测需求,然后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和监测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多物理场导波建模和传播仿真技术,最后探讨了设计集成“撞、漏、损”多功能一体化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实现思路,以及导波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与空间机器人、空间激光溯源、无线通信和能量传输结合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结构健康监测 导波 超高速撞击 损伤检测 泄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识别的二次反馈岭估计法
14
作者 李翠 朱学坤 +1 位作者 俞记生 伍晓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2-938,共7页
为了克服灵敏度方程的病态最小二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柔度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二次反馈岭估计法。采用模态特征值和振型来组集模态柔度矩阵,建立由模态柔度变化求解单元损伤系数的损伤识别线性方程组。在损伤定位阶段,先分别利用非... 为了克服灵敏度方程的病态最小二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态柔度变化的结构损伤识别二次反馈岭估计法。采用模态特征值和振型来组集模态柔度矩阵,建立由模态柔度变化求解单元损伤系数的损伤识别线性方程组。在损伤定位阶段,先分别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和反馈岭估计法来初步评估损伤位置。由于这两种方法的损伤定位结果常受到不同未损单元的干扰,所以通过对它们的计算结果取交集来综合确定疑似损伤单元。在损伤定量阶段,将正则化矩阵中对应疑似损伤单元的对角元素缩小,同时将对应其余单元的对角元素放大,进行二次反馈岭估计以最终完成损伤定量识别。某简支梁数值分析表明,相比非负最小二乘法和反馈岭估计法,所提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鲁棒性。无论是损伤定位还是损伤定量,均具有更加可靠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识别 模态柔度 模态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损伤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的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泽鹏 王伟龙 +1 位作者 刘琪钿 吴京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533,共9页
受算法随机参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法容易出现单次识别误差大和多次识别波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提出一种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定义了包括单元容许损伤值... 受算法随机参数和测量噪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群智能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法容易出现单次识别误差大和多次识别波动大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混合PSO算法和损伤概率均值提出一种两阶段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定义了包括单元容许损伤值αcr和临界概率pc的损伤有效原则,以计算损伤概率均值。第一阶段,对混合PSO算法的多次识别结果分批计算一阶段损伤概率均值,第二阶段,在此基础计算两阶段损伤概率均值。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噪声水平影响下的结构损伤识别精度。简支梁和两跨连续梁的损伤工况试验研究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不同结构和不同工况的结构损伤识别,在减少损伤误判的同时保证损伤单元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损伤识别 混合粒子群算法 有效损伤原则 损伤概率均值 梁式结构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损伤识别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健泽 杨雄磊 +3 位作者 江永清 戴靠山 徐军 陈彬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6-187,共12页
非结构构件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构件破坏常常会影响建筑震后正常使用功能,严重时造成震后建筑功能长时间中断,是影响建筑抗震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健康监测与遥感影像的建筑震后性态评估主要针对结构构件,未有关... 非结构构件是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结构构件破坏常常会影响建筑震后正常使用功能,严重时造成震后建筑功能长时间中断,是影响建筑抗震韧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健康监测与遥感影像的建筑震后性态评估主要针对结构构件,未有关于非结构构件震损识别的相关研究。针对监控视频中的固定式、悬吊式和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破坏现象的差异,该研究基于YOLOF目标检测算法的分割检测功能和Slowfast视频理解算法的时间序列建模功能,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响应与损伤识别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开展小型振动台试验构建浮放式非结构构件地震响应视频数据库,基于数据库对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运动响应影像进行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该研究提出的浮放式非结构构件的运动损伤状态识别方法可行,识别准确度达到8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构件 损伤现象 目标检测 视频理解 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建筑砌体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亮 谭磊 +2 位作者 杨晓辉 李雨航 邓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0-177,共8页
为保障既有建筑砌体结构运营期间的结构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与均值控制图,研究砌体结构的状况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北京市东城区某砌体结构为例,首先,根据该结构病害和损伤状况设计并实施对应的SHM系统,选取... 为保障既有建筑砌体结构运营期间的结构安全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利用结构健康监测(SHM)系统与均值控制图,研究砌体结构的状况评估和预警机制。以北京市东城区某砌体结构为例,首先,根据该结构病害和损伤状况设计并实施对应的SHM系统,选取该结构承重墙裂缝和窗台相对位移作为监测对象;其次,收集结构响应和环境温度的数据,并利用收集后的监测数据构建结构响应同环境温度的相关性模型;然后,利用相关性模型模拟出结构响应监测数据的温度效应;最后,提出结构状态指数,并结合均值控制图预警分析该结构。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监测数据,掌握砌体结构的健康状况,并对其结构损伤做出预警;根据监测结果,裂缝宽度和窗台相对位移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746,4.391]和[1.282,5.690]mm,均处在安全范围之内。根据预警系统中均值控制图结果,该结构裂缝宽度和相对位移发展趋势均处于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建筑 砌体结构 结构健康监测(SHM) 损伤预警 相关性模型 均值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RI和CNN的苹果隐性损伤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伟 杨玲玲 +3 位作者 朱浩杰 饶元 刘路 侯文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91,共9页
苹果从采摘到销售过程中易发生机械损伤,需要及时剔除以避免腐烂变质。然而机械损伤早期苹果外观颜色变化不明显,通常表现为隐性损伤,检测比较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反射成像(SIRI)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苹果隐性损伤检测方法。通... 苹果从采摘到销售过程中易发生机械损伤,需要及时剔除以避免腐烂变质。然而机械损伤早期苹果外观颜色变化不明显,通常表现为隐性损伤,检测比较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光反射成像(SIRI)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苹果隐性损伤检测方法。通过搭建SIRI系统,采集待测苹果调制的结构光图像,再利用三相位解调法提取交流分量,增强苹果隐性损伤对比度;然后利用交流分量图像制作苹果隐性损伤数据集,并使用基于CNN的语义分割网络FCN、UNet、HRNet、PSPNet、DeepLabv3+、LRASPP和SegNet训练损伤检测模型,多组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均能有效地检测出不同情况下的苹果隐性损伤。其中HRNet模型精确率、召回率、F1值和平均交并比较高,分别为97.96%、97.52%、97.74%和97.58%,但检测速度仅为60 f/s;PSPNet模型检测速度较快,可达到217 f/s,但其检测精度略低,精确率、召回率、F1值和平均交并比分别为97.10%、94.57%、95.82%和9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隐性损伤检测 结构光反射成像 三相位解调法 语义分割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化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32
19
作者 何浩祥 闫维明 +1 位作者 马华 王卓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4-160,共7页
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和内涵。详细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应用现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化能够促进健康监测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世界范围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强调在我国建立监... 阐述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和内涵。详细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应用现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化能够促进健康监测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世界范围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强调在我国建立监测系统设计标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说明和建议。设计标准可以分为总则、外观检查与无损检测、传感器的选择与布置、信息采集与处理系统、通信与传输系统、损伤识别和评估系统、应用实例等7部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设计标准的实现将有力地推动健康监测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设计标准化 损伤识别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动力参数灵敏度的合理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龙珠 王建民 葛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50-54,共5页
结构动力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是结构优化设计和损伤检测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矩阵摄动理论,阐明了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偏微分的具体存在条件。充分考虑该条件可有效保证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结构动力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是结构优化设计和损伤检测中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矩阵摄动理论,阐明了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偏微分的具体存在条件。充分考虑该条件可有效保证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结构多损伤检测分析的分段线性迭代方法。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方法在定位和评估结构中多损伤情况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对于测量误差的影响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 动力参数 灵敏度分析 多损伤 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