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blique water-entry of high-speed projectile based on rigid-body and elastic-plastic body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Xiangyan Liu Xiaowei Cai +3 位作者 Zhengui Huang Yu Hou Jian Qin Zhihua Che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133-155,共23页
To examin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evolution of cavity,wetting and dynamics of a highspeed,oblique water-entry projectile with different positive angles of attack,a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conduc... To examin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evolution of cavity,wetting and dynamics of a highspeed,oblique water-entry projectile with different positive angles of attack,a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conducted based 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two mathematical models,the rigid-body model and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model.In addition,the applicable scope of the above two methods,and the structural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ile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1) The impact loads and angular motion of the projectile of the rigid-body method are more likely to exhibit periodic variations due to the periodic tail slap,its range of positive angles of attack is about α<2°.(2) When the projectile undergone significant wetting,a strong coupling effect is observed among wetting,structural deformation,and projectile motion.With the applied projectile shape,it is observed that,when the projectile bends,the final wetting position is that of Part B(cylinder of body).With the occu rrence of this phenomenon,the projectile ballistics beco me completely unstable.(3) The force exerted on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projectile induced by wetting is the primary reason of the destabilization of the projectile traj ectory and structu ral deformation failure.Bending deformation is most likely to appear at the junction of Part C(cone of body) and Part D(tail).The safe angles of attack of the projectile stability are found to be about α≤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Rigid-body model Elastic-plastic model Structural deformation Impact loads Structural safety of project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Simple Model for the Mushrooming Deformation of Projectile Impacting on A Deformable Target
2
作者 Zhang Xiaoqing Yang Guitong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9-24,共6页
Based on Taylor's model and Hawkyard's model, a new simple model for the mushrooming deformation of projectile impacting on a deformable target is installed considering the penetration of the projectile to the... Based on Taylor's model and Hawkyard's model, a new simple model for the mushrooming deformation of projectile impacting on a deformable target is installed considering the penetration of the projectile to the deformable target. In the model, the following time-dependent variables are involved in: the extent and the particle velocity in the rigid zone; the extent, the cross-section area and the particle velocity in plastic zone; the velocity and depth of the penetrating of projectile to the target. Solving the set of equations, analytic solution is given. The profiles of deformed projectile and shape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initial impact velocities are shown. The duration time of deformat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impact velocity. The analytical results by using this model are coincid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hrooming deformATION deformable TARGET CYLINDRICAL projecti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Ceramic/Metal Armours Impacted by Deformable Projectile
3
作者 Zhang Xiaoqing Yao Xiaohu Yang Guitong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2期142-146,共5页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ceramic/metal armours impacted by deformable projectile is carried out with LS-DYNA3D.The simulated penetration processes are shown. The mushrooming of the projectile i...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ceramic/metal armours impacted by deformable projectile is carried out with LS-DYNA3D.The simulated penetration processes are shown. The mushrooming of the projectile is displayed. A distinct conoid shaped zone of fragmented ceramic is observed. A significant bending of the backing plate is revealed. Simulation results match fairly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ormable projectile CERAMIC/METAL armour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挤进过程的有限元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樊黎霞 何湘玥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63-969,共7页
本文针对依靠观察和实验难以解决的弹丸在枪管挤进过程中带有过盈摩擦大变形接触的难题,建立了弹丸挤进枪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动态显式算法以及网格自适应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铅芯弹丸的挤进过程,展示了弹丸上膛线压痕的形成过... 本文针对依靠观察和实验难以解决的弹丸在枪管挤进过程中带有过盈摩擦大变形接触的难题,建立了弹丸挤进枪管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动态显式算法以及网格自适应技术,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铅芯弹丸的挤进过程,展示了弹丸上膛线压痕的形成过程和材料的流动情况,分析了挤进前后弹头壳和铅芯的变形特征,以及挤进结束后弹丸的残余应力,从而为改进射击精度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弹丸挤进 有限元模拟 弹丸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形平头弹体墩粗变形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晓晴 杨桂通 黄小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弹体撞击靶板过程中的弹靶变形耦合效应 ,在考虑靶板变形的同时 ,对柱形平头弹体的墩粗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 .文中以Taylor模型为基础 ,建立了一个新的弹体撞击变形靶板的墩粗变形分析模型 .给出了数值解 ,得到了各个变量随时间... 为了研究弹体撞击靶板过程中的弹靶变形耦合效应 ,在考虑靶板变形的同时 ,对柱形平头弹体的墩粗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 .文中以Taylor模型为基础 ,建立了一个新的弹体撞击变形靶板的墩粗变形分析模型 .给出了数值解 ,得到了各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及撞击结束后弹体的整体形状尺寸 ,并进一步得到了各形状参数和变形延续时间与撞击速度和弹靶特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理论模型更加接近实验结果 ,分析结果更为合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形平头弹体 墩粗变形 Tayl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炮弹丸发射强度仿真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冯勇 徐振钦 赵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41-1443,共3页
以非线性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并以测试材料参数及膛压曲线为依据,建立了某高速弹丸发射过程中的力学仿真模型;应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发射强度仿真和分析,得到了某高速弹丸在发射过程不同时刻的强度参数结果,计算结果与... 以非线性瞬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并以测试材料参数及膛压曲线为依据,建立了某高速弹丸发射过程中的力学仿真模型;应用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发射强度仿真和分析,得到了某高速弹丸在发射过程不同时刻的强度参数结果,计算结果与实弹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所涉及内容及方法可以为今后该弹丸的改进及同类弹丸发射强度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瞬态动力学 碰撞接触 弹丸 发射强度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金属复合靶板受可变形弹体撞击的理论分析模型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晴 杨桂通 黄小清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0-266,共7页
针对弹体撞击陶瓷/金属复合靶板的问题,将弹体的变形、陶瓷面板的碎裂和金属背板的变形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可变形弹体垂直撞击陶瓷/金属靶板的理论分析模型.模型中计入了弹体刚性区长度和运动速度、塑性变形区长度、横截面积和运动速... 针对弹体撞击陶瓷/金属复合靶板的问题,将弹体的变形、陶瓷面板的碎裂和金属背板的变形结合起来,建立了新的可变形弹体垂直撞击陶瓷/金属靶板的理论分析模型.模型中计入了弹体刚性区长度和运动速度、塑性变形区长度、横截面积和运动速度的变化以及弹体对靶板的侵入速度和深度;对陶瓷面板考虑了陶瓷锥体积和抗压强度的变化;对金属背板的变形,根据其塑性变形功、外力功及其动能守恒原理,得到金属背板的运动方程.最后对具体算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撞击过程中的有关规律;与实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较好,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复合靶板 可变形弹体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弹丸挤进坡膛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强 吴宝双 +1 位作者 申玉波 李昭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65,共5页
以某速射武器弹丸挤进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依靠理论和试验无法解决的弹丸挤进枪管坡膛过程中带有摩擦的非线性接触难题,运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弹丸挤进过程,并采用ALE网格自适应技术解决网格畸变问题。展示了身管阳线... 以某速射武器弹丸挤进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依靠理论和试验无法解决的弹丸挤进枪管坡膛过程中带有摩擦的非线性接触难题,运用显示动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弹丸挤进过程,并采用ALE网格自适应技术解决网格畸变问题。展示了身管阳线在弹壳表面压痕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在不同时刻弹壳表面阳线压痕在所创建的3条路径上节点的塑性应变及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改善坡膛和膛线结构提供参考依据,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挤进 膛线 有限元 ABAQUS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头长杆弹高速侵彻半无限厚靶临界速度理论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闯 张先锋 +3 位作者 黄长强 丁力 徐晨阳 邓佳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14,共7页
高速/超高速侵彻问题一直是武器设计者和防护工程专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撞击速度的提高,弹体由刚体侵彻转入变形、流体侵彻状态,进而导致侵彻深度不再随速度呈单一上升趋势。为预测大着速范围下弹体的侵彻状态,基于弹体质量守恒... 高速/超高速侵彻问题一直是武器设计者和防护工程专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撞击速度的提高,弹体由刚体侵彻转入变形、流体侵彻状态,进而导致侵彻深度不再随速度呈单一上升趋势。为预测大着速范围下弹体的侵彻状态,基于弹体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及弹体动态强度计算方法,建立了弹体侵彻过程中的动力学平衡方程,进而确定高速侵彻临界速度。在与已有实验结果对比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弹靶参数对侵彻临界速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弹体静态屈服强度增大,弹体的变形长度减小,弹体的临界侵彻速度增大;弹靶塑性波波速等参数对高速侵彻状态临界速度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高速侵彻 侵彻状态 临界速度 弹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对钢筋混凝土板-钢板的贯穿计算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明洋 郑大亮 白晓燕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5,共7页
主要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板-钢板中箍筋、纵向钢筋和钢板对弹体贯穿过程的影响。根据钢筋混凝土板-钢板多阶段变形与破坏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差异,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板-钢板的变形与破坏模型,确定了箍筋和钢板对弹体的阻力公式,并将... 主要讨论了钢筋混凝土板-钢板中箍筋、纵向钢筋和钢板对弹体贯穿过程的影响。根据钢筋混凝土板-钢板多阶段变形与破坏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分配差异,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板-钢板的变形与破坏模型,确定了箍筋和钢板对弹体的阻力公式,并将纵向钢筋网等价为薄钢板厚度,从而给出了弹体和贯穿块的运动方程。并通过与弹体贯穿混凝土板过程中弹体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的对比,说明了钢筋混凝土板-钢板中各联系件对弹体在介质贯穿过程中位移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变形和破坏模型 弹塑性理论 钢筋混凝土 钢板 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头形刚性弹丸侵彻钢靶力学行为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庆波 郭焕果 +2 位作者 张田育子 肖艳文 王海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1-336,共6页
采用Autodyn-3D平台对不同头部刚性弹丸侵彻钢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头部形状对弹丸贯穿钢靶力学行为和破坏模式有显著影响,平头弹丸贯穿钢板主要表现为先产生绝热剪切带,后演变为冲塞贯穿破坏,冲塞厚度随着速增大... 采用Autodyn-3D平台对不同头部刚性弹丸侵彻钢靶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头部形状对弹丸贯穿钢靶力学行为和破坏模式有显著影响,平头弹丸贯穿钢板主要表现为先产生绝热剪切带,后演变为冲塞贯穿破坏,冲塞厚度随着速增大而减小;半球形弹丸贯穿钢板主要表现为缩颈断裂及扩孔破坏,缩颈造成的塞块尺寸随着速下降而减小;锥形弹丸贯穿钢板主要表现为先经压缩和扩孔,最终造成靶板花瓣式穿孔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弹丸 头部形状 侵彻钢靶 力学行为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数值模拟的SPH方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闫晓军 张玉珠 聂景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利用光滑质点动力学SPH (SmoothedParticleHydrodynamics)方法对Whipple防护结构在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下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数值模拟中 ,为了充分发挥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EM (FiniteElementMethod)的优点 ,利用有限元单元和... 利用光滑质点动力学SPH (SmoothedParticleHydrodynamics)方法对Whipple防护结构在空间碎片超高速碰撞下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数值模拟中 ,为了充分发挥SPH方法和有限元方法FEM (FiniteElementMethod)的优点 ,利用有限元单元和SPH节点混合建模 ,将有限元单元和SPH节点 (SPHnodes)通过定义接触条件相结合 ,在大变形和飞溅区域采用SPH节点建模 ,而小变形区域则采用有限元单元建模 ,从而大大节省求解时间 ,提高计算效率 .计算结果表明 ,弹丸在穿透前板后 ,形成二次碎片 ,碎片云经膨胀和拉长 ,对后板造成轻微的损伤 ,这和文献的相关试验数据是符合的 .利用SPH方法对空间碎片的超高速碰撞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不仅很好地预测了Whipple防护结构的破坏情况 ,而且对整个碰撞过程 ,包括碎片云的形成、膨胀和拉长过程都有形象的描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数值模拟 光滑质点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破碎岩土的异型弹芯撞击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晶 王华 +1 位作者 牛新立 焦国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19-1623,共5页
为探索射弹破岩方法,对一种截面为"风机叶片"式的异型弹芯的撞击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撞击过程的一维动力学响应模型,计算获得了该弹芯的运动变化特征参数,并讨论了关键结构参数对撞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索射弹破岩方法,对一种截面为"风机叶片"式的异型弹芯的撞击原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其撞击过程的一维动力学响应模型,计算获得了该弹芯的运动变化特征参数,并讨论了关键结构参数对撞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弹芯撞击过程中头、尾速度之间为线性关系,近似满足伯努利方程;同时,减少头部内倾角,增加预制刻槽数目均有利于扩大对异型弹芯对岩体的横向破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岩 异型弹芯 撞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侵彻弹侵彻金属靶板的细观损伤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富耻 王琳 +1 位作者 李树奎 王鲁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9-362,共4页
本文研究了三种钢制截卵形空心侵彻弹侵彻 4 5 #钢板的细观损伤机制。靶道试验后对侵彻弹的细观观察结果表明 :当侵彻弹以较低速度撞击靶板并保持弹体结构的完整时 (发生小变形 ) ,其主要细观损伤控制机制为微孔洞机制 ;当侵彻弹以较高... 本文研究了三种钢制截卵形空心侵彻弹侵彻 4 5 #钢板的细观损伤机制。靶道试验后对侵彻弹的细观观察结果表明 :当侵彻弹以较低速度撞击靶板并保持弹体结构的完整时 (发生小变形 ) ,其主要细观损伤控制机制为微孔洞机制 ;当侵彻弹以较高速度撞击靶板 ,在弹体头部或头部与弹身交接处发生大变形或断裂破坏时 ,绝热剪切损伤机制为其细观损伤机制。材料的绝热剪切敏感性是侵彻弹毁伤威力和变形破坏的主要细观控制参量。透射电镜 (TEM )观察发现绝热剪切带为转变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金属材料 变形破坏 细观损伤 微孔洞 绝热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金属/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降低弹载设备过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5
作者 梁增友 高位 陈智刚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41-1045,共5页
为降低弹载设备在弹丸高速侵彻目标过程中的高过载,设计一种可降低过载值的泡沫金属/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其在降低弹载设备过载上的效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弹载设备侵彻过程中的过载时程曲线... 为降低弹载设备在弹丸高速侵彻目标过程中的高过载,设计一种可降低过载值的泡沫金属/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其在降低弹载设备过载上的效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弹载设备侵彻过程中的过载时程曲线,并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和仅采用单纯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的弹载设备过载时程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泡沫金属/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可以大幅降低高速、侵彻时间长的弹丸中的弹载设备过载,且在降低弹载设备过载效能和作用时间上优于单纯的金属管塑性变形缓冲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泡沫金属 金属管 塑性变形缓冲器 弹载设备 高过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弹丸飞行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良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8-213,共6页
建立了大长细比弹丸刚体运动和柔性弯曲变形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定义了柔性弹丸的平均弹轴系和刚体运动;以梁的弯曲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柔性弹丸的弯曲变形方程。在准静态变形条件下给出了柔性弹丸的攻角运动方程及其解,并由此获得了柔... 建立了大长细比弹丸刚体运动和柔性弯曲变形耦合的动力学模型;定义了柔性弹丸的平均弹轴系和刚体运动;以梁的弯曲理论为基础,推导了柔性弹丸的弯曲变形方程。在准静态变形条件下给出了柔性弹丸的攻角运动方程及其解,并由此获得了柔性弹丸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条件,从中可看出柔性变形对弹丸飞行稳定性的影响,为大长细比弹箭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 柔性变形 弹道学 稳定性 飞行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弹丸穿甲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文军 陈成军 +3 位作者 张方举 刘占芳 黄西成 谢若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4-580,共7页
利用空气炮为加载设备,开展了不同头部形状聚碳酸酯弹丸的穿甲实验,获得了弹体穿甲时靶板的变形时间历程曲线及弹靶相互作用时间,观察到不同弹体在穿甲过程中产生的断裂、内部损伤及头部塑性变形等失效特征。采用光塑性方法,分析了截锥... 利用空气炮为加载设备,开展了不同头部形状聚碳酸酯弹丸的穿甲实验,获得了弹体穿甲时靶板的变形时间历程曲线及弹靶相互作用时间,观察到不同弹体在穿甲过程中产生的断裂、内部损伤及头部塑性变形等失效特征。采用光塑性方法,分析了截锥型聚碳酸酯弹丸穿甲后的变形特征,通过用户子程序将DSGZ模型引入商用有限元程序,对截锥型聚碳酸酯弹丸的穿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时刻聚碳酸酯弹丸应力分布及靶板的变形特征,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变形特征 穿甲 聚碳酸酯弹丸 有限元方法 光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CrNiCu钢靶板受平头弹侵彻的变形与断裂 被引量:1
18
作者 曲占元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0-63,共4页
研究10CrNiCu钢靶板在亚弹速范围内受平头弹冲击条件下的侵彻过程,讨论了应力条件对损伤和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头弹侵彻条件下,弹孔壁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可近似用负指数规律描述;靶板内形成大量剪切带、微裂纹等形式的损伤,导致... 研究10CrNiCu钢靶板在亚弹速范围内受平头弹冲击条件下的侵彻过程,讨论了应力条件对损伤和断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头弹侵彻条件下,弹孔壁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可近似用负指数规律描述;靶板内形成大量剪切带、微裂纹等形式的损伤,导致靶板发生变形和冲塞破坏;裂纹按微孔聚集型机制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平头弹 挤压变形 微观损伤 剪切带 形变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12铝合金单层板对平头弹抗撞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静 安静丹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8-73,共6页
为研究2A12铝合金板的抗冲击特性,进行了平头弹体撞击6 mm厚度的铝合金板实验研究,撞击速度范围为120 m/s~330 m/s,分析弹体初始速度对靶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弹体弹道极限和速度曲线,结果表明,随弹体初速的增大,靶... 为研究2A12铝合金板的抗冲击特性,进行了平头弹体撞击6 mm厚度的铝合金板实验研究,撞击速度范围为120 m/s~330 m/s,分析弹体初始速度对靶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弹体弹道极限和速度曲线,结果表明,随弹体初速的增大,靶板的能量吸收率先骤减后趋于稳定。靶板主要发生剪切冲塞破坏,并且靶板结构变形随弹体初速的增加而减小。此外,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采用修改的J-C本构关系及其失效准则进行弹体撞击靶体的仿真计算,在验证仿真模型有效性的基础上分析靶板失效机理,发现不同冲击速度时靶板失效机理相似,弹体初始速度对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板 平头弹 剪切破坏 失效机理 靶板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形异型弹体撞击高强度岩石实验
20
作者 任光 武海军 +2 位作者 董恒 吕映庆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93-3804,共12页
发射弹体作为激励物破碎高强度岩石实现样品采集在近地小行星(NEA)取样方案中备受关注。为研究可变形异型弹体撞击高强度岩石的弹靶作用过程及岩石破碎机理,设计花瓣形贯穿式、花瓣形非贯穿式与圆卵形贯穿式3类弹体,基于57 mm轻气炮和14... 发射弹体作为激励物破碎高强度岩石实现样品采集在近地小行星(NEA)取样方案中备受关注。为研究可变形异型弹体撞击高强度岩石的弹靶作用过程及岩石破碎机理,设计花瓣形贯穿式、花瓣形非贯穿式与圆卵形贯穿式3类弹体,基于57 mm轻气炮和14.5 mm弹道枪开展低速(71.4~280.0 m/s)与高速(453.0~612.0 m/s)撞击单轴抗压强度180 MPa高强度玄武岩实验,获得不同构型和入射速度下弹体变形模式、反射速度及反射动能比、岩石破碎区直径、开坑深度及碎岩质量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低速撞击下,两类花瓣形弹体的反射速度较圆卵形弹体降低了约21.9%~42.8%,且具有更低的反射动能比;高速撞击下,花瓣形非贯穿式弹体的弹靶作用过程为多点同步撞击与泰勒杆式撞击两段式过程,其碎岩质量约为花瓣形贯穿式弹体的3倍。研究结果为可变形异型弹体构型设计、高强度岩石破碎机理研究提供实验验证与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形异型弹体 高速撞击 高强度岩石 弹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