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金茜 景照明 +3 位作者 康芳娥 刘海波 刘立山 宫旭胤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母羔和成年母羊各24只,将母羔和成年母羊各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花椒精油和牛至精油对不同生长阶段母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母羔和成年母羊各24只,将母羔和成年母羊各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7 g/(只·d)牛至精油和10mL/(只·d)花椒精油。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9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牛至精油和花椒精油均能显著提高母羊的末重、1~30 d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P<0.05);牛至精油能够显著提升血清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葡萄糖(GLU)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干扰素-γ(IFN-γ)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P<0.05);花椒精油能够显著提高母羊血清中ALB含量、T-AOC及CAT活性(P<0.05),显著降低CHO含量(P<0.05),提升成年母羊血清中IgM、IFN-γ及母羔羊血清中IgG、IFN-γ含量(P<0.05)。研究表明,牛至精油和花椒精油均能有效改善成年母羊及母羔羊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牛至精油 母羊 生长阶段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花椒果皮风味物质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辉 李博通 +2 位作者 陈磊 吴梦佳 刘永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分析韩城花椒试验站参试花椒种质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筛选花椒优异种质。[方法]以陕西韩城花椒试验站收集的15个花椒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椒果皮主要风味物质挥发油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成分,对比... [目的]分析韩城花椒试验站参试花椒种质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性,并进行综合评价,为当地筛选花椒优异种质。[方法]以陕西韩城花椒试验站收集的15个花椒种质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花椒果皮主要风味物质挥发油和麻味物质的含量与组成成分,对比分析不同种质花椒的差异性。通过综合评价,初选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良花椒种质。[结果]区试的15个种质花椒果皮挥发油和麻味物质含量差异明显,其中挥发油含量最高的是莱芜大红袍(ZB7),为40.04 mL/kg;麻味物质含量最高的是林州大红袍(ZB10),为87.813 mg/g。在麻味物质组分中羟基-α-山椒素贡献最大,为93.2%,是花椒麻味的主要成分。通过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评选出了ZB10(林州大红袍)、ZB3[韩城大红袍(优株)]、ZB4(韩城无刺)和ZB6(临沂小花椒)这4个花椒种质为当地初选的优良花椒种质。ZB7、ZB14(贵州油椒)和ZB1(仡佬无刺花椒)这3个种质可作为单项优异种质,进行定向培育。[结论]该研究为后期花椒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挥发油 麻味物质 含量测定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微胶囊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3
作者 王瑞雪 李时鑫 +1 位作者 孙玉奉 徐志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51,共10页
为降低花椒精油在加工中的损失,探究微胶囊对花椒精油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挥发成分保留情况的影响。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复合壁材,花椒精油为芯材,氯化钙为交联剂,通过挤压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对包埋工艺的壁材比、壁芯比、交联... 为降低花椒精油在加工中的损失,探究微胶囊对花椒精油的稳定性以及功能性挥发成分保留情况的影响。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复合壁材,花椒精油为芯材,氯化钙为交联剂,通过挤压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对包埋工艺的壁材比、壁芯比、交联剂浓度进行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选出花椒精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分别对花椒精油和微胶囊进行GC-MS测定、热重分析、缓释性能以及贮存稳定性分析。实验得出微胶囊包埋的最佳工艺为壁材比1∶3.5、壁芯比1∶3、交联剂浓度为1.5%。此状态下微胶囊包埋率为96.50±0.5%。对比储存30 d的微胶囊和花椒精油,挥发性成分分别检测出了38种、35种,微胶囊与精油挥发率分别为2.3%、32%。结果证明微胶囊缓释性能、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相比花椒精油皆有显著提高,微胶囊很好地保留的花椒精油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精油 微胶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源地区花椒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构建
4
作者 张艳 何飞 +8 位作者 潘文慧 龚霞 温铿 张月滢 王海峰 李佩洪 吴银明 曾攀 钟珉菡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31,共9页
【目的】为汉源地区花椒的产地鉴定和品质分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汉源县不同乡镇的20个花椒材料作为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汉源花椒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组分的相对... 【目的】为汉源地区花椒的产地鉴定和品质分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汉源县不同乡镇的20个花椒材料作为样品,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汉源花椒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挥发油成分的分析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进行分类,再运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性评价系统软件构建指纹图谱并计算相似度。【结果】从汉源地区花椒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60多种成分,20份样品的挥发性成分相近且种类差别较小,包括烯烃类、醇类、酯类、烷烃类、苯类、酮类、呋喃类、酸类、醛类等,其中前3类的相对质量分数较高。分类分析结果表明20份花椒样品不存在差异较大的样品,满足建立指纹图谱的条件。通过构建汉源地区花椒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标定出19个共有峰为汉源花椒挥发性物质特征峰,分别为α-蒎烯、桧烯、β-水芹烯、β-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β-罗勒烯、紫苏烯、芳樟醇、香茅醛、α-松油醇、香芹酮、乙酸芳樟酯、乙酸松油酯、橙花醇乙酸酯、乙酸香叶酯、石竹烯、γ-枫香脂、大根香叶烯D,各样品的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表明建立的指纹图谱可靠。【结论】完成了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的构建,该指纹图谱可用于汉源地区花椒的产地鉴定、品质评价及种质资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源 花椒 挥发油 GC-MS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现状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家余 张逸飞 +4 位作者 薛楚玲 文成刚 赵麟 代倩 朱翔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旨在为花椒油加工企业的风险控制以及花椒油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分析花椒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现状及污染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92份花椒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 旨在为花椒油加工企业的风险控制以及花椒油的安全监督管理提供参考,分析花椒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污染现状及污染来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92份花椒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并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市场上的花椒油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其中DBP检出率为74.00%,含量范围为0.07~10.59 mg/kg, DEHP检出率为93.48%,含量范围为0.07~1.86 mg/kg, DBP和DEHP超标率分别为17.39%和1.09%;花椒油中DBP和DEHP的检出率和平均含量随麻度增加有上升趋势;花椒原料及生产接触材料是花椒油中塑化剂主要污染来源。综上,市场上的花椒油存在塑化剂污染风险,应加强对原料的监控,并在花椒油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全程控制塑化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塑化剂 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 污染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花椒挥发油微囊制备工艺
6
作者 邓月婷 韩栋 +4 位作者 赵小亮 朱天珂 汪凯斌 刘源 张伟杰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83-89,共7页
试验旨在优化花椒挥发油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花椒挥发油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明胶和海藻酸钠的比例、反应pH值、壁材浓度、乳化剂用量和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形成的影响。以微囊的包封率为评价... 试验旨在优化花椒挥发油微囊的制备工艺。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花椒挥发油微囊,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明胶和海藻酸钠的比例、反应pH值、壁材浓度、乳化剂用量和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囊形成的影响。以微囊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响应面法筛选出制备花椒挥发油微囊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明胶海藻酸钠比例为4∶1,反应pH值为4.55,壁材浓度为1.773%,乳化剂用量为1.27%,搅拌转速为743 r/min时,制备出的花椒挥发油微囊包封率最高,为88.13%,且微囊能够缓释花椒挥发油。研究表明,试验使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化包封率高,缓释效果良好,可为未来开发新型挥发油制剂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花椒挥发油 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涉县红花椒精油及生物活性分析
7
作者 张绍颖 张艳东 +2 位作者 杨清山 王文昌 李腾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4-210,共7页
以涉县红花椒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红花椒精油,研究其主要成分含量和生物活性。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涉县红花椒精油的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温度36℃、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时间80 min,... 以涉县红花椒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红花椒精油,研究其主要成分含量和生物活性。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涉县红花椒精油的最优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分离釜Ⅰ温度36℃、萃取压力26 MPa、萃取时间80 min,此时提取率为14.69%,与预测结果相符。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涉县红花椒精油的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红花椒精油中有43种主要成分,其中脂肪酸类含量最高,相对含量达到53.303%。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涉县红花椒精油浓度为10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86.63%和70.97%。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涉县红花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黑曲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涉县红花椒精油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在天然抗氧化剂和保鲜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县红花椒精油 超临界CO_(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机械化采摘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继梅 陈霖 赵汉齐 《农业工程》 2025年第6期8-13,共6页
我国是花椒的原产国,花椒是我国传统的香辛料且在药用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近年来,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逐年增加,花椒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四川省花椒品质享誉全国,更是花椒的原产地,阐述四川省花椒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花椒的原产国,花椒是我国传统的香辛料且在药用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近年来,花椒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逐年增加,花椒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四川省花椒品质享誉全国,更是花椒的原产地,阐述四川省花椒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花椒机械化采摘研究进展、面临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机械化采摘 油胞 收获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AB反胶束萃取花椒籽中蛋白质和油脂研究
9
作者 郑永军 王建广 +1 位作者 郑勇 罗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4,119,共5页
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DTAB)-异辛烷-正己醇反胶束体系,对花椒籽中的蛋白质和油脂同步萃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前萃过程油脂直接溶解于有机相中,蛋白质增溶于反胶束极性核中,蛋白质的前萃率受... 利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o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DTAB)-异辛烷-正己醇反胶束体系,对花椒籽中的蛋白质和油脂同步萃取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前萃过程油脂直接溶解于有机相中,蛋白质增溶于反胶束极性核中,蛋白质的前萃率受DTAB浓度、萃取时间、缓冲溶液pH值、氯化钠浓度、料液比的影响。随后,反胶束溶液通过加入等体积含有一定离子强度和pH值的水相构筑WinsorⅡ微乳体系来实现蛋白质转移。其蛋白质后萃率和油脂萃取率受后萃水相的酸度和离子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花椒籽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 萃取 蛋白质和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油和花椒籽油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晴文 彭郁 +2 位作者 李茉 温馨 倪元颖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 花椒作为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和使用历史。近年来,消费者对花椒精深加工产品的需求逐步趋于多样化。为了促进花椒系列产品的开发,对花椒油和花椒籽油的定义、分类和主要提取方法进行了总结。花椒油和花椒籽油分别是以花椒果皮和花椒籽为原料制备的产品,花椒油根据制备方式不同分为花椒调味油、花椒精油和花椒油树脂。花椒籽油的主要制备方式为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综合创新花椒中脂肪的精深加工技术,拓宽花椒食用、药用等范围,是实现花椒资源增值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花椒油 花椒籽油 提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大红袍花椒对流辐射干燥试验研究
11
作者 薛韩玲 廖帮海 +2 位作者 万学宁 拓雯 闫钰亭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103,共8页
为对比大红袍花椒热风干燥、热风-红外与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特性和品质,揭示对流辐射联合干燥大红袍花椒的干燥过程,指导大红袍花椒生产实践。通过薄层干燥试验,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在不同温度(50℃、60℃、70℃)和相对湿度(10%、30%、50%... 为对比大红袍花椒热风干燥、热风-红外与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的特性和品质,揭示对流辐射联合干燥大红袍花椒的干燥过程,指导大红袍花椒生产实践。通过薄层干燥试验,研究三种干燥方式在不同温度(50℃、60℃、70℃)和相对湿度(10%、30%、50%)条件下的干燥曲线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合Weibull函数的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及估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进行干燥动力学分析,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干制花椒油苞结构,提取挥发油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时间最长,升温降湿有利于提高热风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但对热风-红外和热风-微波干燥影响较小;Weibull函数能很好地模拟三种干燥方式,α随干燥条件变化明显,β>1,水分迁移是由物料表面和内部共同控制,估算水分扩散系数变化范围分别为1.303×10^(-7)~2.815×10^(-7)m^(2)/min、7.646×10^(-7)~9.628×10^(-7)m^(2)/min、2.200×10^(-6)~2.778×10^(-6)m^(2)/min,且与温湿度变化相关;热风干燥和热风-红外干燥能较好地保留花椒油苞,热风-微波干燥花椒油苞更为饱满;热风-微波干燥后花椒挥发油提取量最高(7.5%),烯烃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大,热风干燥花椒提取挥发油含量最低,但挥发油中化合物种类最多。热风-红外联合干燥在缩短干燥时间和保持品质方面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袍花椒 干燥动力学 Weibull函数 微观结构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油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晴文 彭郁 +2 位作者 李茉 温馨 倪元颖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234,共12页
花椒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药用和食用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辛香和刺激的麻感,花椒长时间以来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开发利用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例如干花椒粒、花椒粉、复合调味料和花椒油等;其... 花椒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经济作物,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药用和食用历史。由于具有独特的辛香和刺激的麻感,花椒长时间以来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领域,开发利用多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例如干花椒粒、花椒粉、复合调味料和花椒油等;其活性成分入药较少,在生物活性领域的研究以花椒油为主,且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在总结花椒油活性成分的基础上,综述了花椒油的抑菌、抗氧化、抗炎镇痛、抗癌、治疗神经疾病等生物活性及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花椒精深加工及其在药用领域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抑菌 抗氧化 生物活性 应用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花椒油的麻感特征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段萍 冯西娅 +2 位作者 李爱君 王洪伟 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9-305,共7页
采用感官分析方法—时间-强度法(time intensity,TI)和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结合HPLC,对8种不同产区的花椒油的麻感特征及麻味物质进行了测定。TI结果展示了花椒油的时间动态特性,ZAO1样品具备最高... 采用感官分析方法—时间-强度法(time intensity,TI)和定量描述分析法(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结合HPLC,对8种不同产区的花椒油的麻感特征及麻味物质进行了测定。TI结果展示了花椒油的时间动态特性,ZAO1样品具备最高的麻感强度(intensity of maximum,I_(max))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I_(max)与AUC之间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QDA结果揭示了不同产区花椒油的麻感属性差异,其中麻木感、振动感、垂涎感在ZAO1样品中表现突出,而在ZBO4样品中表现最弱;灼热感在ZAO2样品中表达最为强烈。HPLC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区的花椒油的麻味物质组成及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表明,羟基-α-山椒素(hydroxy-α-sanshool,HαSS)是影响麻木感、振动感和垂涎感的关键物质。此外,麻木感、振动感和垂涎感之间呈现出较好的正相关性。该结果初步揭示了花椒油中麻感特征差异及其与麻味物质的关联性,为我国花椒油的品质监控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不同产区 麻感特征 感官分析 麻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籽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古雪艳 徐国伟 +5 位作者 张康 王磊 郭志廷 李建喜 张景艳 王学智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3-47,共5页
花椒籽是花椒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花椒籽油和花椒籽蛋白等。花椒籽油的提取工艺包括传统工艺提取、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提取、分子蒸馏、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提取、水酶法等;花椒籽蛋白的提取工艺包括盐法、碱溶酸... 花椒籽是花椒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其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花椒籽油和花椒籽蛋白等。花椒籽油的提取工艺包括传统工艺提取、超临界CO_(2)萃取、微波提取、分子蒸馏、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提取、水酶法等;花椒籽蛋白的提取工艺包括盐法、碱溶酸析法、Osborne法、酶法等。花椒籽中药用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多酚、多糖及生物碱等,主要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低血清胆固醇等药理作用。目前对于花椒籽资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将花椒籽作为部分基础饲料,以达到促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长性能的作用。今后,应充分挖掘花椒籽作为新型饲料的潜在价值,实现花椒籽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对花椒籽中营养分析、提取工艺、药理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可为花椒籽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籽 花椒籽油 花椒籽蛋白 活性成分 提取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花椒精油的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乳液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鑫洋 崔媛 +3 位作者 韩相禹 闫圣坤 徐怀德 李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3-62,共10页
目的研发出一款新型的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为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花椒精油应用场景的拓宽提供参考。方法以花椒精油为油相,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复合纳米粒子为固体颗粒,制备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研究复合纳米粒子质... 目的研发出一款新型的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为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花椒精油应用场景的拓宽提供参考。方法以花椒精油为油相,玉米醇溶蛋白-柑橘果胶复合纳米粒子为固体颗粒,制备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研究复合纳米粒子质量浓度(20、25、30、35、40 g/L)对Pickering乳液粒径、电位、微观结构、稳定性、流变特性等理化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抑菌性能等功能活性的影响。结果随着复合纳米粒子浓度的提高,乳液的粒径呈先降后增趋势,ζ-电位绝对值、包埋率则呈先增后降趋势,当质量浓度为35 g/L的时候,乳液粒径最小为1900.3 nm、ζ-电位和包埋率最大分别为32.7 mV、95%;此浓度下乳液贮藏稳定性最好,且具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酸性(pH=2、3、4)和碱性环境(pH=8、9)下稳定性表现良好;所有乳液均显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属于假塑性流体;在低频下乳液损耗模量大于储能模量,呈流体状态;相较于花椒精油,负载花椒精油的Pickering乳液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论复合纳米粒子质量浓度为35 g/L时制备的负载花椒精油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抗氧化和抑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精油 Pickering乳液 玉米醇溶蛋白 柑橘果胶 稳定性 抑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姿烨 游云 +5 位作者 练欢慧 胡昕 黄晓霞 肖斯立 刘巧瑜 曾晓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3-221,共9页
猪后腿肉片经添加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0、2.5%、3.0%、3.5%、4.0%(以肉片质量计)]的腌渍液进行腌渍,最后经裹粉、油炸等工艺制成猪排,探究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能显著降低猪排的硫代巴比... 猪后腿肉片经添加不同浓度的花椒精油[0、2.5%、3.0%、3.5%、4.0%(以肉片质量计)]的腌渍液进行腌渍,最后经裹粉、油炸等工艺制成猪排,探究花椒精油对炸猪排脂质氧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椒精油能显著降低猪排的硫代巴比妥酸值、P-茴香胺值、酸价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4%花椒精油腌制的炸猪排硫代巴比妥酸值比对照组(0%)下降了31.25%,表明花椒精油对脂肪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花椒精油的炸猪排中新检测出源于花椒精油的具有令人愉悦的风味化合物如醇类(芳樟醇)、烯烃类[(+)-柠檬烯、月桂烯]化合物,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添加花椒精油对炸猪排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显著,新增气味活度值>1的醛类(反-2-辛烯醛和癸醛)、烯烃类[(+)-柠檬烯、月桂烯]等具有清新香气的化合物,说明花椒精油能改善炸猪排原有风味。感官评分结果显示,3.5%花椒精油腌制的炸猪排最受参评人员青睐。研究为预调理油炸肉制品脂质氧化的控制、风味的改善、感官特性的提升提供了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排 花椒精油 脂质氧化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成分分析及其对四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承钊 刘玉杰 +5 位作者 王伟峰 孟宪华 曹永红 苏群 王君 杨军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2期62-66,共5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花椒精油对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花椒精油对尖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tdl)、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盘长孢状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Sacc.)和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探究花椒精油的物质组成。结果表明,花椒精油对禾谷镰孢菌、尖镰刀菌、盘长孢状刺盘孢和茄链格孢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1.552、2.243、6.064、7.078 mg/mL。GC-MS分析显示,花椒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包括乙酸芳樟酯、芳樟醇、D-柠檬烯和桉叶油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精油 成分分析 植物病原真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花椒品质快速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萌萌 杨孝红 +3 位作者 李海洋 高欢晴 李瑶 郭伦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152,185,共7页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花椒代表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批次花椒总酰胺和总黄酮含量,并测定挥发油含量。采集50批次花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应用Kennard-Stone算法划分样本集。进一步采用...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花椒代表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批次花椒总酰胺和总黄酮含量,并测定挥发油含量。采集50批次花椒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应用Kennard-Stone算法划分样本集。进一步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3个指标的含量预测模型,并比较各模型的性能。不同批次花椒样品总酰胺、总黄酮和挥发油含量分别为10.40%~29.09%、10.33%~24.73%、2.72%~8.04%。近红外光谱分别经MSC、SG平滑、SG平滑+MSC预处理后,应用SVM构建的花椒总酰胺、总黄酮和挥发油定量模型准确度较PLSR高,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分别为0.818,0.655,0.927,预则集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898,0.856,0.916。文章所建立的近红外光谱结合PLSR和SVM定量测定模型可以实现花椒类调味品的品质快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回归 支持向量机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精油提取方法、成分分析、生物活性及实际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曲梦锐 刘雨辰 +1 位作者 吴浩浩 王东营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花椒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八大调味香料之一,花椒精油是从花椒果皮或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浅黄绿色油状液体。其化学成分复杂,通常由萜类、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化学物质组成;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氧化、抑菌、镇痛、消炎、... 花椒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八大调味香料之一,花椒精油是从花椒果皮或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浅黄绿色油状液体。其化学成分复杂,通常由萜类、烯类、醛类、酮类、醇类等化学物质组成;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氧化、抑菌、镇痛、消炎、驱虫等功效,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文章阐述了花椒精油的不同提取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了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花椒精油在果蔬保鲜、肉制品保鲜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花椒精油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精油 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 实际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椒油对椒麻鸡汤料风味的影响
20
作者 罗来庆 尹忞强 +2 位作者 焦宇知 李琴 孙昌静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178,共7页
为探索不同花椒油对椒麻鸡汤料风味的影响,选取武都红花椒、汉源红花椒和韩城红花椒制备花椒油并烹饪椒麻鸡汤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和感官分析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花... 为探索不同花椒油对椒麻鸡汤料风味的影响,选取武都红花椒、汉源红花椒和韩城红花椒制备花椒油并烹饪椒麻鸡汤料。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结合电子鼻和感官分析研究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3种花椒油制备的椒麻鸡汤料挥发性香气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和烯烃类化合物是椒麻鸡汤料的主要风味成分,其中(E)-2-庚烯醛、(E)-2-壬醛、癸醛和芳樟醇显示出较高的气味活度值,对椒麻鸡汤料的风味具有较大贡献,增强了椒麻鸡汤料脂类和花果类香气。感官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花椒油的添加对椒麻鸡汤料香麻味、醇厚味、鸡肉味和整体风味的影响较大,不同的花椒油构建了椒麻鸡汤料不同的风味轮廓。由此可见,不同花椒油对椒麻鸡汤料风味的影响较大,使椒麻鸡汤料的香气层次更丰富、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油 椒麻鸡 风味 HS-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