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埋硬岩隧道结构面对岩爆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108,72,共5页
深埋硬岩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而岩爆孕育破坏过程主要受结构面影响。为此,通过对岩爆区域岩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岩样破坏过程力学特性,并结合隧道开挖过程典型岩爆案例,揭示了结构面对... 深埋硬岩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灾害频繁,严重威胁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而岩爆孕育破坏过程主要受结构面影响。为此,通过对岩爆区域岩样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岩样破坏过程力学特性,并结合隧道开挖过程典型岩爆案例,揭示了结构面对岩爆破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埋硬岩隧道岩爆区含结构面岩样比完整岩样宏观破坏较早,主要以往复破坏或二次破坏为主,完整岩样以阶梯状逐级破坏为主;结构面对岩爆破坏过程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结构面存在区域发生岩爆的概率更高,破坏方向主要沿结构面发育方向扩展,破坏影响范围和深度主要受结构面控制;结构面存在区域岩爆多发生于结构面端部附近或结构面交汇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深埋硬岩隧道开挖过程岩爆灾害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硬岩 岩爆灾害 结构面 破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性与断面形状的深部硬岩隧洞板裂失稳试验
2
作者 李翔 苗森 杨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119,共12页
为探究岩性与断面形状对深部硬岩隧洞板裂失稳特性的影响,开展板裂失稳室内真三轴试验。首先,选择以大理岩和花岗岩为主的2种硬岩试样以及高边墙城门洞形和曲墙拱形2种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断面形状试样;然后,从板裂失稳形态、剥落岩板(片)... 为探究岩性与断面形状对深部硬岩隧洞板裂失稳特性的影响,开展板裂失稳室内真三轴试验。首先,选择以大理岩和花岗岩为主的2种硬岩试样以及高边墙城门洞形和曲墙拱形2种实际应用中的典型断面形状试样;然后,从板裂失稳形态、剥落岩板(片)特征及板裂特征应力3方面入手,对比分析不同岩性与断面形状影响下的不同破坏特征;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探究围岩板裂裂纹发育扩展过程中相应的位移及应力分布特征,进一步揭示深部硬岩隧洞的板裂失稳特性。结果表明:试验过程中,对于板裂失稳形态,与花岗岩相比,大理岩试样岩板剥落及张开破坏现象更为显著;与高边墙城门洞形相比,曲墙拱形试样板裂破坏涉及的断面轮廓范围更小。对于剥落岩板(片)特征,不同岩性产生不同的剥落岩板形态;与高边墙城门洞形相比,曲墙拱形试样对应的近外层剥落岩板更趋细长。对于板裂特征应力,与大理岩相比,花岗岩试样在板裂开始时的应力门槛值更高,板裂失稳演化进程更快;与曲墙拱形相比,高边墙城门洞形试样从开始出现板裂直至发生明显板裂破坏的特征应力均更高。数值模拟中的位移较大区域集中在孔洞侧壁处,距离侧壁越远,位移相对越小;切向应力集中是导致板裂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 断面形状 深部硬岩隧洞 板裂失稳 真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硬岩特长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自强 于丽 +1 位作者 王明年 代仲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7,共6页
对于深埋硬岩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工期,从而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爆破进尺以减少对围岩的损害是保证快速掘进的前提,同时配合高效的施工方式才能实现快速掘进。采用数值模拟方式,以虹梯关隧道为例,通过松动... 对于深埋硬岩隧道,快速掘进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缩短工期,从而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选择合理的爆破进尺以减少对围岩的损害是保证快速掘进的前提,同时配合高效的施工方式才能实现快速掘进。采用数值模拟方式,以虹梯关隧道为例,通过松动圈厚度及变形量大小对3,3.5,4,5 m各爆破进尺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得出快速掘进的理论爆破进尺并应用于工程实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施工组织提出深埋硬岩隧道的快速掘进的合理进尺,即Ⅱ级围岩可采用3.5~4 m爆破进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特长隧道 快速掘进 爆破施工 合理进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直墙拱形隧洞围岩板裂破坏的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宫凤强 罗勇 刘冬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100,共10页
为了解深部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的发生过程和机制,采用TRW-3000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直墙拱形孔洞的红砂岩立方体试样(100 mm×100 mm×100 mm)进行了真三轴试验,模拟了深度500 m初始地应力环境下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过程,并利... 为了解深部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的发生过程和机制,采用TRW-3000真三轴试验系统对含直墙拱形孔洞的红砂岩立方体试样(100 mm×100 mm×100 mm)进行了真三轴试验,模拟了深度500 m初始地应力环境下直墙拱形隧洞板裂破坏过程,并利用岩样内部破坏视频监控系统对试验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测。试验完成后,对试验过程中孔洞侧壁破坏过程、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同等深度的圆形孔洞洞壁破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竖直应力为最大主应力和水平径向应力为最小主应力的条件下,直墙拱形孔洞破坏主要发生在两侧拱脚和拱腰之间,靠近自由面的围岩破裂为近似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板状薄岩片,呈典型的张拉板裂破裂特征;随最大主应力的增加,板裂破坏逐渐向孔洞水平径向发展,板裂岩片呈现中间厚、两翼薄的弧形特征,最终形成对称的V型槽破坏区,并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与圆形孔洞的动力破坏特征相比,直墙拱形孔洞主要偏于静力破坏,且初始破坏所需应力水平高,孔洞侧壁在高应力环境中破坏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 直墙拱形隧洞 板裂 岩爆 真三轴试验 张拉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直管磨料射流在岩石上切割深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红 王建生 +4 位作者 杨林 雷玉勇 卢义玉 朱勇 孙家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为了提高坚硬岩石巷道的掘进速度和质量,提出了将准直管磨料射流用于岩石巷道掘进的新型方案,并讨论了其组成和工作特点,分析了准直管磨料射流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磨料在准直管中的加速过程及准直管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切... 为了提高坚硬岩石巷道的掘进速度和质量,提出了将准直管磨料射流用于岩石巷道掘进的新型方案,并讨论了其组成和工作特点,分析了准直管磨料射流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磨料在准直管中的加速过程及准直管结构和工作参数对切割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准直管长度在04~30m范围内磨料射流在岩石上切割效果基本不变,为开发新型的掘进系统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和设计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直管磨料射流 切割深槽 切割岩石 岩巷掘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岩层倾角深埋硬岩隧道围岩开挖变形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赖天文 雷浩 +1 位作者 刘志强 李德武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6,共8页
研究目的:深埋硬岩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黄草隧道为例,就深埋隧道顺层硬岩组合围岩在不同岩层倾角下的开挖损伤变形... 研究目的:深埋硬岩顺层构造由于其分层特性和结构形式的特点决定了在这样的地质环境中开挖隧道,其围岩受力之后的变形和破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以拟建某高铁黄草隧道为例,就深埋隧道顺层硬岩组合围岩在不同岩层倾角下的开挖损伤变形开展数值模拟分析评价,主要研究不同岩层倾角下的隧道围岩变形、围岩屈服渐进性及稳定性,并给出强度折减至极限状态时硬岩组合隧道围岩的变形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顺层硬岩组合隧道主变形从岩层弯曲变形逐渐向顺层滑移变形转变,倾角增大至一定程度时(>75°),垂直层面局部位移相对较大,在滑移变形为主的基础上弯曲变形程度加大;(2)硬岩组合的开挖引起洞室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围岩发生屈服,岩层倾角变化导致围岩屈服区范围大小发生改变,倾角为30°时屈服范围最大,以此为界减小或增大倾角,屈服区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小趋势;(3)岩层倾角存在界限值,硬岩组合黄草隧道为40°,小于或大于该值稳定安全系数均减小,10°~75°区间内稳定安全系数变化幅度最高达17%;(4)强度折减条件下,围岩破坏模式略有变化,表现为:倾角≤30°时,垂直于层面方向的位移量和破坏范围大,围岩以层裂(弯曲折断)破坏模式为主;当倾角>60°时,顺层面方向破裂范围大,但垂直层面破坏优先启动;(5)本研究成果对促进该高铁的顺利建设和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硬岩组合 不同岩层倾角 开挖损伤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掘进综合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自强 王明年 +2 位作者 代仲宇 谢文强 于丽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1,共5页
以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方法,从循环进尺和施工通风方式2个方面分析了深埋硬岩段不同爆破进尺下围岩松动圈的发展规律和变形量大小。结果表明:Ⅱ级围岩条件下快速掘进的合理爆破进尺为3.3 m以上但不超过4 m,结合现场监... 以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采用有限元方法,从循环进尺和施工通风方式2个方面分析了深埋硬岩段不同爆破进尺下围岩松动圈的发展规律和变形量大小。结果表明:Ⅱ级围岩条件下快速掘进的合理爆破进尺为3.3 m以上但不超过4 m,结合现场监控量测将设计预留变形量调整为2 cm;施工通风风管长度不超过1 000 m,建议将风机设在距离横通道50 m处。最后对现场施工组织进行了优化,掌子面开挖和锚喷封闭工作同时进行,测量放样与人工排线同时开展,进一步压缩各工序时间,最终使得虹梯关特长公路隧道快速掘进达到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深埋硬岩 快速掘进 综合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剪胀效应的深埋硬岩隧洞岩爆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帅 王玮 廖孟柯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207-211,218,共6页
基于摩擦强度在粘聚力发生显著劣化后才起作用的本构模型(CWFS模型),将Russense岩爆判据引入数值模拟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剪胀角取值对隧洞围岩岩爆区及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MPa之间单元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Mohr-Coul... 基于摩擦强度在粘聚力发生显著劣化后才起作用的本构模型(CWFS模型),将Russense岩爆判据引入数值模拟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剪胀角取值对隧洞围岩岩爆区及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MPa之间单元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采用Mohr-Coulomb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ussense岩爆判据的CWFS本构模型模拟出了隧洞围岩发生脆性破坏形成的V型破坏区,且破坏区内的单元均发生了严重岩爆;随着剪胀角的增加,岩爆区的面积显著增大,发生岩爆的单元数明显增多;围岩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 MPa之间的单元在围岩内部均形成了邻近V型岩爆区外轮廓线的V型区域,而采用Mohr-Coulomb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则没有计算出围岩中的剪切破坏区,仅计算出了拉破坏区,围岩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在70~80MPa之间的单元没有形成V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洞 硬岩 剪胀角 岩爆判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应变能的深埋硬岩隧道岩爆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汪豪 陶力铭 +3 位作者 徐晨 方勇 张睿 唐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2-1829,共8页
隧道掘进引起的应力调整会导致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分布发生改变,其中弹性应变能大幅跃升区域的围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极高。依托米仓山特长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基于弹性应变能理论研究了隧道掘进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研究... 隧道掘进引起的应力调整会导致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分布发生改变,其中弹性应变能大幅跃升区域的围岩发生岩爆的可能性极高。依托米仓山特长隧道,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手段,基于弹性应变能理论研究了隧道掘进过程中弹性应变能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掘进会导致明显的卸荷作用,引起围岩应力的重分布,从而导致掌子面附近区域弹性应变能剧烈改变,其中掌子面及其前方7 m范围内围岩的弹性应变能呈现下降趋势,掌子面后方围岩弹性应变能呈现增加趋势;拱顶部位弹性应变能增加幅度为3. 56倍、边墙部位弹性应变能增加幅度为3. 73倍、基底部位弹性应变能增加幅度为4. 66倍,存在发生岩爆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隧道 岩爆 高地应力 弹性应变能 数值模拟 米仓山特长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硬岩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秦绍龙 赵兴东 +2 位作者 呼亚洲 欧阳效熙 张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3,共5页
为探究深部硬岩巷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以纱岭金矿-1465 m深部主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计算岩体中的优势节理组和RQD值,对其地质环境和岩体条件进行概述。采用振弦式微应变传感器对... 为探究深部硬岩巷道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性,本文以纱岭金矿-1465 m深部主巷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获取了围岩的结构面信息,并计算岩体中的优势节理组和RQD值,对其地质环境和岩体条件进行概述。采用振弦式微应变传感器对调查点巷道的围岩进行监测,提取巷道顶板和两帮距离揭露面不同深度围岩随时间的变形数据,总结和分析深部硬岩巷道在高应力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基于岩体条件和围岩变形规律提出该巷道宜采用“树脂锚杆+金属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Phase 2对该支护方式进行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支护方式可有效降低围岩的变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硬岩巷道 工程地质调查 微应变监测 围岩变形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硬质岩深竖井反井施工技术及竖井围岩压力取值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继林 张俊儒 +1 位作者 李小刚 李洪涛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5-591,共7页
以福建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官田隧道通风竖井为工程依托,针对该竖井径深比较小的特点,对传统的钻机反井正向扩大法进行了工艺改进,使用空气潜孔锤代替传统反井钻机钻头,合理控制钻压并使用减压式钻进,有效地减小了导孔的倾斜度,并... 以福建漳(州)永(安)高速公路官田隧道通风竖井为工程依托,针对该竖井径深比较小的特点,对传统的钻机反井正向扩大法进行了工艺改进,使用空气潜孔锤代替传统反井钻机钻头,合理控制钻压并使用减压式钻进,有效地减小了导孔的倾斜度,并减小了钻头的磨损,实现了竖井的快速施工,形成一套用于径深比较小(小于1.3%)的深竖井反井施工技术;同时引入自动监测和无线传输技术对硬质岩深竖井的水平围岩压力进行测试,测试断面埋深在180-320 m,实测围岩压力为0.01-0.03 MPa,是JTG/T D70—2010《公路隧道设计细则》中秦巴列维奇公式计算值的24%-46%,而且跟埋深无直接关系;建议今后在竖井设计中对围岩压力取值适当优化,并通过更多的试验样本和工程实践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硬质岩 深竖井 反井施工技术 空气潜孔锤 径深比 自动监测 无线传输技术 围岩压力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马拉雅山区域深埋软硬互层地质条件下敞开式TBM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照太 丰光亮 +3 位作者 陈竹 陈炳瑞 李卫兵 游胜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8-353,共6页
针对敞开式TBM在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喜马拉雅山区域某深埋水工隧洞为背景,分析了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软岩对TBM掘进的影响及表现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成功实践。研究发现:由于岩层软硬相间变... 针对敞开式TBM在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喜马拉雅山区域某深埋水工隧洞为背景,分析了深埋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软岩对TBM掘进的影响及表现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成功实践。研究发现:由于岩层软硬相间变化频繁,造成软岩灾害在空间上随机分布;在大埋深高地应力洞段,软岩地层一般具有遇水崩解软化效应显著、变形快、"泥裹刀"现象严重、向外鼓胀崩解、难以出渣及塌方频发的特点,严重制约TBM快速掘进。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软硬互层围岩地质条件下顺利通过软岩的施工方法,采取分区段动态调整施工对策以适应深埋软硬互层复杂地质条件,可为国内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水工隧洞 TBM 软硬互层 软岩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岩爆危险性评价的川藏铁路某深埋硬岩隧道线路方案比选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仕阔 李涵睿 +2 位作者 周航 陈兴强 刘彤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1-90,共10页
川藏铁路穿越区域地形起伏大,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深埋硬岩隧道中的岩爆灾害问题,成为制约选线、设计乃至施工建设的难题。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岩爆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往往会... 川藏铁路穿越区域地形起伏大,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强烈,隧道建设中面临的高地应力问题异常复杂,特别是深埋硬岩隧道中的岩爆灾害问题,成为制约选线、设计乃至施工建设的难题。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如果岩爆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往往会造成评价结果与实际偏差较大。通过综合分析影响岩爆的关键因素,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与洞壁最大主应力比、洞壁最大切向应力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比、岩石强度脆性系数、岩石弹性能指数及岩体完整性系数建立了岩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理想点的基本理论及计算规则,构建了一种岩爆危险性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各里程段与理想点的距离,对新建川藏铁路某隧道的3种线路方案进行岩爆风险评估的综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B线路总岩爆段落占比24.9%,其中不可控岩爆段落占比13.4%,比另外两条比选方案低4%左右,综合对比B线路为最优方案。该方法可为深埋硬岩隧道地质综合选线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危险性评价 川藏铁路 深埋硬岩隧道 理想点法 线路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高地应力隧道勘察期岩爆烈度概率分级预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威军 范俊奇 +3 位作者 李天斌 郭鹏 曾鹏 巨广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岩爆是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硬质岩体存储的弹性应变能突然、迅速释放的动态过程。我国西南山区正在建设或拟建大量深埋长大隧道,勘察阶段岩爆的准确预测对有效设计和控制投资十分重要。从隧道工程勘察阶段线路比选与设计需求出发,针对隧... 岩爆是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硬质岩体存储的弹性应变能突然、迅速释放的动态过程。我国西南山区正在建设或拟建大量深埋长大隧道,勘察阶段岩爆的准确预测对有效设计和控制投资十分重要。从隧道工程勘察阶段线路比选与设计需求出发,针对隧道勘查期岩爆灾害预测指标获取难、预测精度低的问题,以该阶段岩爆预测指标的易获取性为前提,利用贝叶斯网络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有效性来反映岩爆烈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基于473组岩爆灾害案例,采用4个预测指标(地应力、地质构造、围岩级别和岩石强度)来构建岩爆烈度朴素贝叶斯概率分级预测模型,利用十折交叉验证方法确定模型预测精度达84.47%。将该模型应用于雅安—叶城高速公路跑马山1号隧道岩爆段落,预测结果显示:28次岩爆预测中有24次正确、4次错误,准确率高达85.71%;其中2组错误预测中,现场判别为轻微-中等岩爆,而本文模型预测为轻微岩爆。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山区深埋长大硬岩隧道勘察设计期岩爆灾害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硬岩隧道 勘察阶段 岩爆灾害 分级概率预测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深埋长隧洞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被引量:32
15
作者 王旺盛 陈长生 +2 位作者 王家祥 史存鹏 李银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4-159,共6页
香炉山深埋长隧洞是滇中引水工程总工期控制性工程,隧洞总长62.596 km,最大埋深1450 m,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勘察研究范围广、地质构造背景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影响敏感等工程特点。勘察期通过大范围线路比选和综合勘察... 香炉山深埋长隧洞是滇中引水工程总工期控制性工程,隧洞总长62.596 km,最大埋深1450 m,具有线路长、埋深大、勘察研究范围广、地质构造背景与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环境影响敏感等工程特点。勘察期通过大范围线路比选和综合勘察测试研究,逐步选定了隧洞线路并基本查明其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对隧洞高地震烈度区抗震与穿越活动性断裂抗断问题、涌突水(泥)与地下水环境影响问题、高地应力与硬岩岩爆及软岩大变形问题、高外水压力问题及穿越煤层、膨胀土特殊岩土工程地质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隧洞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为类似深埋长隧洞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长隧洞 隧洞涌突水 硬岩岩爆 软岩大变形 特殊岩土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孔松动爆破技术在盾构穿越长距离硬岩段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曾亮 李璐 《隧道建设》 2012年第4期566-570,575,共6页
以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工程为例,介绍盾构隧道掘进遇到较长突起硬岩时采用深孔爆破对盾构隧道掘进范围内的硬岩进行松动处理的技术。结合突起硬岩的高度和强度,采用了不同间距的爆破布孔方式和先弱后强的起爆顺序,将... 以深圳地铁11号线车公庙站—红树湾站区间工程为例,介绍盾构隧道掘进遇到较长突起硬岩时采用深孔爆破对盾构隧道掘进范围内的硬岩进行松动处理的技术。结合突起硬岩的高度和强度,采用了不同间距的爆破布孔方式和先弱后强的起爆顺序,将隧道掘进范围内555 m的硬岩段处理成小于20 cm的碎块,确保盾构掘进时能快速、顺利通过,证明了深孔松动爆破技术是确保盾构在长距离硬岩段中顺利掘进的重要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硬岩突起 深孔松动爆破 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山特长隧道高地应力下硬岩大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守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2,共5页
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围岩变形是岩体力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甘肃关山隧道埋深较大,在穿越高地应力区域时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塌方及支护结构大变形等现象。选取隧道典型试验段,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监测,对其大变形规律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进... 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围岩变形是岩体力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甘肃关山隧道埋深较大,在穿越高地应力区域时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塌方及支护结构大变形等现象。选取隧道典型试验段,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监测,对其大变形规律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到了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建议隧道衬砌施工时采用柔性支护的理念进行设计,优化边墙曲率,加大预留变形量,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及降低扰动。实践表明,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硬岩 变形控制 注浆加固 深埋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