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候环境条件时黑荆和银荆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娜 王洋 +4 位作者 刘凌 户连荣 张知晓 马惠芬 季梅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4,94,共8页
以388个黑荆(Acacia mearnsii)和477个银荆(Acacia dealbata)分布点数据为数据基础,依据筛选出的气候环境因子(黑荆13个、银荆12个)构建黑荆和银荆在中国潜在分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适生性指数(IA)0A≤0.20(不适生区)、0.20A≤0.40(低... 以388个黑荆(Acacia mearnsii)和477个银荆(Acacia dealbata)分布点数据为数据基础,依据筛选出的气候环境因子(黑荆13个、银荆12个)构建黑荆和银荆在中国潜在分布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适生性指数(IA)0A≤0.20(不适生区)、0.20A≤0.40(低适生区)、0.40A≤0.60(较适生区)、0.60A≤1.00(最适生区)为划分依据,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3.4.1)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10.5)相结合方法,选择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划分的环境模式中两种环境模式(低强迫气候环境条件(SSP1-2.6)、高强迫气候环境条件(SSP5-8.5)),分析黑荆和银荆在中国当前(1950-2020年)及2021-2040年、2041-2060年、2061-2080年、2081-2100年气候环境条件时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1)最大熵模型预测的模型精度均大于0.9,表明模型预测结果极好,可信度极高。(2)影响黑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年均温、年降水量、最冷月份最低温、等温性,影响银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最冷月份最低温、年均温、最冷季降水量、年降水量。(3)在当前和未来气候环境条件时,黑荆和银荆均适宜在中国的西南和沿海等温暖湿润地区分布,如西藏最南部、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福建和台湾地区;而中国西北、东北等冬季严寒地区均为不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荆 银荆 气候环境变化 潜在分布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品 付莉 +2 位作者 陈波涛 张亚州 杨小红 《贵州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为科学合理制定银荆菌材林的造林苗木出圃规格,运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正态分布方法,对长顺县培育的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径是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分级的优先指标,苗高为辅助指标;... 为科学合理制定银荆菌材林的造林苗木出圃规格,运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正态分布方法,对长顺县培育的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径是银荆一年生播种苗木质量分级的优先指标,苗高为辅助指标;调查样本逐步聚类分级结果更精准并且切合生产实际,均值比例法的60%或70%作为Ⅱ级苗的初始分级进行逐步聚类分级结果较其他方法更合理;Ⅰ级苗地径D>0.80 cm且苗高H>100 cm,Ⅱ级苗地径0.40 cm≤D≤0.80 cm且苗高H≥50 cm,Ⅲ级苗地径0.20 cm≤D<0.40 cm且苗高H≥30 cm。贵州营造银荆菌材林的苗木出圃规格为D≥0.50 cm且H≥50 cm,建议使用Ⅰ级规格的截干苗营造短轮伐期菌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荆 一年生播种苗 苗木质量等级 逐步聚类分析法 菌材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浮床植物生长特性及氮、磷吸收的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蒋跃 童琰 +1 位作者 由文辉 吴建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4-780,共7页
选取美人蕉、再力花和千屈菜3种当地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上海市淀山湖富营养化治理生态浮床工程,对3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氮磷吸收能力的优化配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活率为:美人蕉83.33%,再力花83.33%,千屈菜为76.67%.除千屈... 选取美人蕉、再力花和千屈菜3种当地常见植物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上海市淀山湖富营养化治理生态浮床工程,对3种植物的生长特性、氮磷吸收能力的优化配置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成活率为:美人蕉83.33%,再力花83.33%,千屈菜为76.67%.除千屈菜外,其他2种植物基本没有出现病虫害,收割时再力花和美人蕉两种植物的生物量较移栽时均有明显增加,分别为3.65kg/株和2.40kg/株;3种植物对水体TN、TP的吸收能力差异显著(P≤0.05),单位面积磷吸收量排序为美人蕉>再力花>千屈菜;单位面积氮吸收量大小排序为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美人蕉与再力花栽种面积比为4:3时,混作浮床系统比单种美人蕉时磷吸收量低7.72g/m2,但是氮吸收量却高85.42g/m2,所以此种面积搭配的浮床系统能够在保证较高水平磷吸收量的条件下,具有比单种美人蕉的浮床系统更强的氮去除能力;美人蕉与再力花栽种面积比为3:4时,混作浮床系统较单种再力花时氮吸收量降低21.09g/m2,磷吸收量高出7.72g/m2,故此面积搭配的混作浮床系统能够在保证氮吸收量较高的同时,比单种再力花的浮床系统吸收更多的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吸收 生态浮床 美人蕉 再力花 千屈菜 生长特性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金沙江流域山地圣诞树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 被引量:16
4
作者 孟广涛 方向京 +3 位作者 郎南军 李贵祥 袁春明 温绍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裸地为对照 ,分别对林冠层截留降雨的作用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涵养水源的能力 ,土壤的渗透能力 ,土壤中含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植被地表径流及产沙量 ,植被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圣诞树人工林在... 以裸地为对照 ,分别对林冠层截留降雨的作用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及涵养水源的能力 ,土壤的渗透能力 ,土壤中含水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植被地表径流及产沙量 ,植被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圣诞树人工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供薪材等方面 ,具有显著的作用 ,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干旱瘠薄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先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诞树 人工林 水土保持效益 金沙江流域 林冠截留降水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力花/菖蒲生物湿地床去除河水中氮磷的试验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骥 张兰英 +2 位作者 卢少勇 甘树 金相灿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408-414,共7页
采用再力花和菖蒲构建湿地床,以考察其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6个月的连续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4 m3/(m2.d)、植物种植密度大于158株/m2的条件下,2种植物存活率均大于93%,说明植物能适应低污染负荷、高种植密度的无土培养环境;再力... 采用再力花和菖蒲构建湿地床,以考察其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6个月的连续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4 m3/(m2.d)、植物种植密度大于158株/m2的条件下,2种植物存活率均大于93%,说明植物能适应低污染负荷、高种植密度的无土培养环境;再力花和菖蒲湿地床月均去除率分别为:总氮(TN),48.22%~78.53%和43.23%~72.42%;总磷(TP),77.62%~85.67%和58.07%~80.77%。再力花湿地床对TN、TP的净化效果好于菖蒲湿地床;2种植物吸收N、P含量分别占去除总量的比例:N为44.14%、37.75%,P为73.43%、62.05%。湿地床技术可有效去除来水中的TN、TP,通过植物吸收作用累积N、P含量较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构建湿地床对污染河水中N、P去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且硝化反硝化和植物吸收是去除N的主要途径,而植物吸收是去除P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湿地床 再力花 菖蒲 河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再力花单、间作系统中作物对镉胁迫的叶绿素荧光响应及镉积累特征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开明 傅玲 +1 位作者 章家恩 杨滔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水稻Oryza sativa和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在单、间作模式下叶片光系统Ⅱ(PSⅡ)对镉(Cd)胁迫的响应以及2种植物的镉吸收积累特征.【方法】使用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不同处理下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HNO3-HClO4... 【目的】研究水稻Oryza sativa和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在单、间作模式下叶片光系统Ⅱ(PSⅡ)对镉(Cd)胁迫的响应以及2种植物的镉吸收积累特征.【方法】使用PAM-2500便携式荧光仪测定不同处理下植物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采用HNO3-HClO4湿法消解处理样品,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处理下植物组织Cd的含量.【结果和结论】随Cd浓度增加,水稻Fv/Fm、YII、qP和rETR显著下降,qN和NPQ显著升高,表明PSⅡ光合活性受到Cd胁迫抑制,接受光强过高的情况下叶片通过增加热耗散来消耗过剩的光能以减弱PSⅡ的光抑制.YNO显著升高,表明高浓度Cd处理对水稻的PSⅡ造成损害,导致光反应中心吸收的光量子以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份额增加.而相同浓度处理下再力花的Fv/Fm、YII、qP、rETR降幅明显低于水稻,同时叶片YNPQ升高,但YNO稳定在较低水平,表明其调节性能量耗散机制发挥主要作用,PSⅡ光合活性受抑制程度相对较低.间作下水稻的根、茎、叶Cd含量低于单作.同一Cd浓度的间作模式下,再力花Cd积累总量显著高于水稻.以上结果表明,再力花对高浓度Cd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与水稻间作能降低水稻植株Cd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力花 水稻 间作 叶绿素荧光 CD胁迫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荆和银荆的繁殖扩散与入侵潜力 被引量:18
7
作者 付增娟 张川红 +2 位作者 郑勇奇 王志和 段福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8-53,共6页
对2种典型亚热带外来树种黑荆和银荆林分和单株土壤种子库、幼苗扩散进行调查,依据繁殖体类型、数量和扩散距离预测黑荆和银荆的入侵性。结果表明黑荆以种子繁殖为主,繁殖体数量大,银荆以根蘖繁殖为主,繁殖成功率高。黑荆和银荆林分内... 对2种典型亚热带外来树种黑荆和银荆林分和单株土壤种子库、幼苗扩散进行调查,依据繁殖体类型、数量和扩散距离预测黑荆和银荆的入侵性。结果表明黑荆以种子繁殖为主,繁殖体数量大,银荆以根蘖繁殖为主,繁殖成功率高。黑荆和银荆林分内土壤种子库数量都很大,分别达28882粒.m-2和1475粒.m-2;种子主要分布在枯落物中,有利于其继续传播;有活力种子比例高,室内发芽率可达85%以上,树种建群能力强。虽然黑荆和银荆都有大量的繁殖体存在于土壤中,但萌发并存活的幼苗数量相对较少,林缘幼苗数量分别为0.8株.m-2和1.0株.m-2,单株周围幼苗数量分别为1.3株.m-2和0.6株.m-2,树种向外扩散速度慢;黑荆和银荆的自然扩散主要是近距离的扩散,距离约是树高的2倍,黑荆种子扩散方式以豆荚的吸胀和失水作用、重力和风力扩散为主,下风向数量最大,传播距离最远;银荆以根萌蘖扩散为主,没有方向性。以上特点表明,2个树种都具有较高的入侵潜力,在引种栽培时要因地适宜,加强管理,谨防危害当地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荆 银荆 繁殖扩散 生物入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胁迫下再力花的生长、铬积累及亚细胞分布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四喜 王凤友 +3 位作者 刘文 史云勋 杨秀琴 吴云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35,123,共7页
在小型模拟湿地系统开展盆栽实验,研究Cr(Ⅵ)胁迫对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生长、各器官中Cr含量、积累量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r胁迫下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且在铬处理浓度为40 mg/L时各种生长指标(包... 在小型模拟湿地系统开展盆栽实验,研究Cr(Ⅵ)胁迫对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的生长、各器官中Cr含量、积累量及其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r胁迫下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根〉茎〉叶,且在铬处理浓度为40 mg/L时各种生长指标(包括株高、根长、生物量)均达到最大。随着Cr胁迫浓度的增加,再力花根、茎、叶中Cr含量显著增加。在相同Cr浓度处理时,Cr含量和积累量总趋势为:根〉茎〉叶。再力花根、叶中Cr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壁、胞液中,少量分布在细胞器中,分布趋势为细胞壁〉胞液〉细胞器。然而,茎中Cr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器中(51.97%~61.19%),在细胞壁和胞液中较少。再力花对铬的耐性指数和滞留率随着Cr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上升,且Cr转运系数较低,根部对Cr的固持能力较强,而且地上部分(叶、茎)对铬的富集系数较高(最大值为3.05)。综上,再力花具有较强的铬积累力与耐受力,在修复水体重金属铬污染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再力花 积累 转运系数 亚细胞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力花地下部水浸提液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媛 缪丽华 +1 位作者 高岩 季梦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2-728,共7页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地下部水浸提液对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水田芥Nasturtium officinale,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等6种植物...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地下部水浸提液对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水田芥Nasturtium officinale,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等6种植物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再力花地下部水浸提液对6种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株高、根长、鲜质量、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高质量浓度提取液对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50 g·L-1的再力花地下部水浸提液对6种水生植物株高抑制率分别为29.2%,64.9%,42.3%,87.1%,18.16%和75.6%,根长抑制率分别为50.5%,90.1%,72.7%,76.2%,29.9%和74.2%。再力花地下部水浸提液对各项指标的影响强弱依次为萌发指数>发芽率>根长>干质量>鲜质量>苗高。受试植物种子总化感效应大小依次为水蓼>水田芥>苦草>黄菖蒲>荇菜>芦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再力花 化感作用 水生植物 水浸提液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曝气对植物浮床净化水质效果影响及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保君 曹蓉 +1 位作者 叶春 李春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57,62,共6页
采用微纳米曝气和鼓风曝气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微纳米曝气再力花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及规律。曝气均设计相同曝气量(0.2 L/min)和曝气时间(4 h),试验共计24 d。结果表明,微纳米曝气浮床比无曝气浮床(对照组浮床)对水体CODMn、TN、NH4+-N... 采用微纳米曝气和鼓风曝气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微纳米曝气再力花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及规律。曝气均设计相同曝气量(0.2 L/min)和曝气时间(4 h),试验共计24 d。结果表明,微纳米曝气浮床比无曝气浮床(对照组浮床)对水体CODMn、TN、NH4+-N和TP去除率分别提高19.95%、13.35%、21.72%、18.20%,而鼓风曝气组则分别为8.23%、5.64%、10.61%、10.53%。但微纳米曝气形成的富氧环境不利于NO3--N的去除,去除率低于鼓风曝气组和对照组浮床。回归分析表明,水质净化效果符合三次函数曲线方程,并分析发现试验初期植物浮床水质净化效果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12 d后去除效果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曝气 植物浮床 再力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力花处理河涌和湖泊水样有机污染物及离子的特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谢丹平 李开明 +6 位作者 金中 江栋 赵航剑 金程露 蔡佳芮 黄润聪 叶锦韶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为了明确河涌和湖泊水样中COD、TP、TN和阴阳离子的植物处理效果,以及含氮污染物的植物转化规律,以前期研究中选育的再力花处理了广州市某河涌和暨南大学明湖水样。结果证明,再力花能有效地促进河涌和湖泊水样中TN、CODCr和TP的去除。处... 为了明确河涌和湖泊水样中COD、TP、TN和阴阳离子的植物处理效果,以及含氮污染物的植物转化规律,以前期研究中选育的再力花处理了广州市某河涌和暨南大学明湖水样。结果证明,再力花能有效地促进河涌和湖泊水样中TN、CODCr和TP的去除。处理144 h后,河涌水样初始浓度为11.15 mg L-1、45 mg L-1和1.17 mg L-1的TN、CODCr和TP分别降至3.21 mg L-1、15.8 mg L-1和0.53 mg L-1;湖水初始浓度为4.50 mg L-1、36 mg L-1和0.25 mg L-1的TN、CODCr和TP分别降至2.31 mg L-1、11.7mg L-1和0.03 mg L-1。水样中的微生物和再力花均能去除NH4+,并引起水中还原态氮发生亚硝化和硝化,但是不会明显改变Cl-、SO42-、Na+、K+、Mg2+和Ca2+等离子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涌污染 植物修复 离子 再力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在再力花体内的富集性及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冬香 陈清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14-1118,共5页
为研究Zn在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体内的富集性及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依次设定0(CK)、0.075 mmol.L 1、0.250 mmol.L 1、0.500 mmol.L 1、1.000 mmol.L 1、2.000 mmol.L 16个Zn处理浓度,对再力花进行水培培养的胁迫试验。结... 为研究Zn在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Fraser)体内的富集性及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依次设定0(CK)、0.075 mmol.L 1、0.250 mmol.L 1、0.500 mmol.L 1、1.000 mmol.L 1、2.000 mmol.L 16个Zn处理浓度,对再力花进行水培培养的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再力花不能有效地将Zn运输到地上部,Zn主要积累在根部。在系列Zn浓度处理下,转运系数均<1,得出再力花并非超富集植物。在此基础上,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研究Zn在该植物根系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低浓度[0(CK),0.075mmol.L 1,0.250 mmol.L 1]Zn处理下,Zn主要分布于再力花根部的细胞壁、细胞核及叶绿体中;Zn在再力花根部的存在形态主要是乙醇提取态,占50%以上,其次是氯化钠提取态。随着Zn处理浓度的提高(0.500 mmol.L 1,1.000 mmol.L 1,2.000 mmol.L 1),细胞溶质成为Zn的最主要分布位点,分别占31.15%、45.12%和56.44%,其次为细胞壁;乙醇提取态的比例有所下降,氯化钠提取态、水提取态的比例则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提高至30%以上,成为Zn在再力花根部的三大存在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力花 富集性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不同林分的土壤入渗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琛 吴云飞 +3 位作者 李甜江 郎南军 刘芝芹 何亚波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7,共9页
通过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3种典型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入渗试验研究,从而进行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生态林保水保土的生态效益比较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金沙江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分对水分的涵养、调节能力的大... 通过对金沙江头塘小流域3种典型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入渗试验研究,从而进行金沙江头塘小流域人工生态林保水保土的生态效益比较和综合评价,以期为金沙江流域的水土保持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各林分对水分的涵养、调节能力的大小为云南松林>银荆林>旱冬瓜林>荒草地;对影响土壤入渗的因子作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都可以得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总孔隙度、容重和土壤颗粒对土壤的入渗性能决定作用最大;林分土壤的初始入渗速率与稳定入渗速率和平均入渗速率呈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可见土壤入渗过程特征,初始入渗阶段是地表水分下渗的主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特征 云南松林 银荆林 旱冬瓜林 荒草地 金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废水胁迫对再力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四喜 王凤友 +3 位作者 杨秀琴 张建民 苏春花 吴云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070-3073,共4页
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中,以中药废水胁迫处理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研究其对再力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废水胁迫下再力花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总量均显著降低。随废水浓度的增加,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 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中,以中药废水胁迫处理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研究其对再力花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废水胁迫下再力花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总量均显著降低。随废水浓度的增加,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先增后降,而维生素C、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降低,谷胱甘肽(GSH)含量明显增加。另外,在中药废水胁迫下再力花叶片根系活力(TTC)、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表明再力花对中药废水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耐污能力,可以作为人工湿地处理中药废水的主要植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力花(Thalia dealbata) 中药废水 环境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荆相思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桂芳 娄利华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5-197,共3页
以无菌种子萌发的子叶、茎尖和茎段及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5~1.0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子叶及茎尖的诱导培养,诱导率可达85%,附加BA2.0~3.0mg/L+NAA0.2mg/L时,则有利于带腋芽茎段的诱... 以无菌种子萌发的子叶、茎尖和茎段及当年生半木质化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0.5~1.0mg/L+NAA0.1mg/L的培养基,有利于子叶及茎尖的诱导培养,诱导率可达85%,附加BA2.0~3.0mg/L+NAA0.2mg/L时,则有利于带腋芽茎段的诱导培养,诱导率80%;附加BA2.0mg/L+2,4-D0.2~0.4mg/L时,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和增殖生长,月增殖系数为4.0;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2mg/L,生根率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荆相思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引种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Ⅰ——引种区划 被引量:35
16
作者 阎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95-400,共6页
建立计算机引种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为引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达到科学预测的目的。根据生物气候相似的原理,通过对外来树种的现实气候生态位与引种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为其选择具有引... 建立计算机引种决策支持系统的目的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为引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避免盲目决策造成的失误,达到科学预测的目的。根据生物气候相似的原理,通过对外来树种的现实气候生态位与引种地区气候条件的对比,为其选择具有引种意义的地区是系统的功能之一。系统采用多元样条函数插值和离散空间曲面拟合的方法表示所研究地区连续的气候空间分布,借助模糊数学模型判别地点对外来树种的适合程度,并以彩色图形加以直观地描述,由计算机完成引种区划的模拟决策过程。它既可用于为外来树种选择试验地区,也可根据试验信息反馈修正区划和对树种的潜在生态位加以研究。作为实例,本文应用系统对银荆的引种区划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引种 银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对银荆容器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焕章 赵振军 +3 位作者 尹前进 王斌成 黄建新 王珞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21-4224,4232,共5页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处理容器内壁,研究对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播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能显著抑制银荆容器播种苗主根长度的增加,无硫酸锌(对照)处理最长(11.90 cm),硫酸锌350 g/L处理...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处理容器内壁,研究对银荆(Acacia dealbata Link)播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能显著抑制银荆容器播种苗主根长度的增加,无硫酸锌(对照)处理最长(11.90 cm),硫酸锌350 g/L处理最短(1.80 cm);然而,不同浓度硫酸锌乳胶漆制剂对容器播种苗的侧根数量、复叶数量、小叶数量、叶面积、茎重、根重及苗高的增加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结果认为,硫酸锌乳胶漆制剂250 g/L处理能显著抑制银荆容器播种苗主根的生长,可提高苗木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锌 银荆 容器苗 控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水溶液浸种对银荆容器播种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焕章 尹前进 +2 位作者 周存宇 王斌成 黄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348-19349,共2页
[目的]采用不同质量分数BA水溶液浸种培育容器苗,以期为银荆容器苗培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设400、500、600、700、800、900、1 000 mg/LBA处理,以清水为对照,4次重复,以银荆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苗培育。[结果]蒸馏水浸种发芽率为最高,... [目的]采用不同质量分数BA水溶液浸种培育容器苗,以期为银荆容器苗培育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设400、500、600、700、800、900、1 000 mg/LBA处理,以清水为对照,4次重复,以银荆种子为试材进行播种苗培育。[结果]蒸馏水浸种发芽率为最高,其次为600mg/LBA水溶液。幼苗株高间呈0.01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地径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全重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地上部分重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幼苗根系重间呈0.05水平显著差异,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效果最好。[结论]600 mg/LBA水溶液浸种最适合银荆播种苗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水溶液 银荆 发芽率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北郊水源保护区圣诞树人工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文耀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7-334,共8页
昆明北郊松华坝水源保护区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37.926t/hm2,净生产量为24.128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30.418t/hm2,净生产量为19.369t/hm2·a,下木和草... 昆明北郊松华坝水源保护区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分生物量为137.926t/hm2,净生产量为24.128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30.418t/hm2,净生产量为19.369t/hm2·a,下木和草本植物生物量和净生产量分别为0.935t/hm2和0.609t/hm2·a,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和林分凋落物量分别为6.573t/hm2和4.150t/hm2·a。在林分产量结构方面,10m以下树干生物量占其总量的98.37%,4~12m之间枝、叶生物量分别占整个枝、叶生物量的85.51%和94.90%,地下根系在离地面20cm深土层内的生物量占总根量的73.04%。目前,该类林分群落结构不合理,整体效应较差,保持水土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应及时进行间伐,调整群落产量结构;注重对林下地被植物及枯枝落叶层的保护,以提高其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诞树 豆科 人工林 生物量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涝对银荆苗成活率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洪莲 蒋小弟 +4 位作者 王伟 滕士元 黄福祥 刘家财 张新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28-29,共2页
调查研究表明 ,2年生以上银荆苗具有一定的耐涝性 ,且随苗龄、苗高增大而增强。但当年生银荆苗不耐涝 ,故在圃地选择时 ,要确保排灌方便 。
关键词 银荆 水涝 成活率 苗木 耐涝性 苗圃地选择 园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