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群血蜱和长角血蜱ITS-2、COⅠ和COⅡ基因序列变异与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古小彬 余增莹 +4 位作者 杨光友 孙家刚 魏洪 李开均 王淑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6-754,共9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 本研究旨在阐明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的亲缘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基因(ITS-2)片段、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COⅡ)片段,并进行测序,进而分析其基因变异与系统发育。结果表明,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的ITS-2、COⅠ和COⅡ基因片段的大小存在差异,长角血蜱3种基因分别为361、479和647bp,嗜群血蜱基因分别为354、474和661bp。长角血蜱与嗜群血蜱间ITS-2、COⅠ和COⅡ基因的相似性分别为84.2%、89.0%和88.4%。以3种基因构建的NJ进化树中,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均聚类。因此,认为长角血蜱和嗜群血蜱间ITS-2、COI和COII基因间变异较小,它们是血蜱属中亲缘关系较近的2个有效种,支持传统形态学的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角血蜱 嗜群血蜱 ITS-2 cO cOⅡ 序列变异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XⅠ基因变异探讨国内外猪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秀敏 杨永江 +2 位作者 毕英杰 任卫合 张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1-1280,共10页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 基于mtDNA COXⅠ基因,探讨了6个猪种687个样本(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藏猪、甘肃黑猪和八眉猪)的遗传多样性和各猪种间的亲缘关系。对各猪种样本mtDNACOXⅠ基因构建混合池,并利用直接测序技术获得6个猪种COXⅠ基因的序列,采用MEGA 6.0分析软件基于Kimurk双参数模型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6个猪种mtDNA COXⅠ基因序列共存在21个突变位点,其中8个突变为各群体特有。长白猪与杜洛克猪的多态性较丰富,含有13个相同位点的突变,核苷酸的转换数(si)和颠换数(sv)的比值(R)分别为12和15,序列替换远未达到饱和。而藏猪、黑猪和八眉猪的多态性较贫乏。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6个猪种及野猪先聚为一支而后与同属为偶蹄目的牛、羊聚为一支,3个地方猪种间遗传距离较近。外来猪种引入中国后主要是用作父本以提高生产速度和瘦肉率等,对本地猪种未有母系贡献,线粒体COXⅠ基因可有效区别6个猪种的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地方猪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系统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比较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3
3
作者 彭欣悦 赵峰 +3 位作者 张涛 耿智 朱美贵 庄平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4-261,共8页
为探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放流亲蟹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对77个放流和野生亲蟹个体进行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样本共计77个COⅠ基因序列(630 ... 为探讨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放流亲蟹与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差异,对77个放流和野生亲蟹个体进行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的样本共计77个COⅠ基因序列(630 bp)中,变异位点(V)41个,简约信息位点(P)37个,A+T(61.7%)的含量明显高于C+G(38.3%),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碱基组成偏倚性;两个群体共检测出1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ap-1出现频率最大,为两个群体所共享,放流和野生群体各具有5种独有单倍型;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为0.825,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为0.004 66,平均核苷酸变异数(K)为2.910,其中野生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0.833)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0.007 70)均高于放流群体(0.810和0.002 11)。AMOVA分子方差分析表明,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放流与野生群体总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其中96.53%遗传变异来自各群体内部,3.47%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群体内遗传分化指数(FST)野生群体(0.034 75)高于放流群体(0.034 57),两个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34 66(P>0.05),两个群体遗传分化不显著。两个群体间的基因流(Nm)为13.93(Nm>1),表明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的基因交流较为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多样性 cO基因 长江口 增殖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的中国前鳞(鱼夋)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黄镇宇 章群 +2 位作者 卢丽锋 周琪 唐楚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2,共7页
前鳞(鱼夋)(Liza affinis)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南部及中国台湾海域等的经济鱼类。为了解中国前鳞(鱼夋)的遗传背景,该研究分析了采自中国4省82尾样本COⅠ基因5'端712 bp序列,共发现21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H_d=0.4840±0.07... 前鳞(鱼夋)(Liza affinis)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南部及中国台湾海域等的经济鱼类。为了解中国前鳞(鱼夋)的遗传背景,该研究分析了采自中国4省82尾样本COⅠ基因5'端712 bp序列,共发现21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H_d=0.4840±0.0700,π=0.0010±0.0002)较低。根据群体所属的地区、海域、海峡进行分组,通过AMOVA分析,得出组间的Fst值皆小于0.05,P值皆大于0.05,组间变异的比例极低(–0.6%~0.46%),表明中国前鳞(鱼夋)群体间无明显分化,其原因可能是:1)频繁的基因交流。前鳞(鱼夋)的洄游范围较大,且受海流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群体间有着密切的基因交流;2)近期种群扩张事件。中国前鳞(鱼夋)整体的Fu’s F_s值为显著性负值(F_S=–20.3900,P=0),核苷酸错配峰图为明显单峰,单倍型网络图呈星状结构,均表明中国前鳞(鱼夋)群体经历过种群扩张,估算扩张大约发生在13.4199~1.4911万年前,可能是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中海平面的变化所致。此外,洞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_d=0.8080±0.1130,π=0.0021±0.0006)明显高于其他地理群体,建议将其作为优先保护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鳞鮻 遗传多样性 cO基因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 Silicon模拟消化的北极虾DPP-Ⅳ抑制肽活性分析
5
作者 刘浩思 徐春明 +3 位作者 田源 韩爱萍 刘孝飞 李振华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127-135,共9页
北极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北极虾蛋白进行In Silicon模拟消化获得寡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及理化性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使用ToxinPred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 北极虾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北极虾蛋白进行In Silicon模拟消化获得寡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及理化性质分析,从中筛选出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寡肽。使用ToxinPred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发现部分寡肽具有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活性,最终确定WFP(一种三肽,Trp-Phe-Pro)具有最优的DPP-Ⅳ抑制活性肽。分子对接表明,WFP和DPP-Ⅳ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结合能为-6.93 kcal/mol,进一步研究表明,WFP通过与DPP-Ⅳ S1、S2、S3三个活性口袋中的9个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而抑制其活性。本研究为阐释北极虾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Silicon 分子对接 DPP-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 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x1基因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凝 古小彬 +1 位作者 汪涛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3-460,共8页
通过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该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情况,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材料。基于线粒体cox1基因全序列(1 609bp)分析中国青藏高原地区47个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序列变异情况,并结... 通过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了解该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变异情况,为细粒棘球蚴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材料。基于线粒体cox1基因全序列(1 609bp)分析中国青藏高原地区47个细粒棘球绦虫分离株的序列变异情况,并结合NCBI数据库中已公布的中国青藏高原和中东地区所有细粒棘球绦虫cox1基因全长序列,对比分析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特征。结果显示,47个样品均被确定为G1基因型,分为10个单倍型(C1~C10),其中优势单倍型C1与中东优势单倍型相同,且该单倍型呈世界性分布。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的单倍型多样性(Hd)与核苷酸多样性(π)较低,明显低于中东种群,两个地区Tajima’s D和Fu’s Fs检验值均为负值,遗传结构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青藏高原细粒棘球绦虫可能是由一个起源于中东的有效种群进入该地区后,经历了近期群体扩张或遗传瓶颈,在高原地区天然的地理隔离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了现在的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线粒体cox1基因 青藏高原 中东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隐藏管状线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鑫 陈晓梅 +4 位作者 范文颖 邓均有 宋慧群 朱兴全 林瑞庆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7-59,共3页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 对从试验小鼠体内分离的蛲虫样品PMZ1-5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的部分基因(pcox1)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并与网上相关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研究其线粒体pcox1基因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获得pcox1有效序列373 bp,经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蛲虫样品之间的变异很小,只有1个碱基的差异,序列相似性为99.73%~100%,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为隐藏管状线虫,与同属的Syphacia montana序列差异性为5.24%~5.68%。结果表明,隐藏管状线虫的pcox1序列种内变异很小,种间差异明显,本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蛲虫的群体遗传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蛲虫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x1)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脑多头蚴形态学与cox1基因鉴定 被引量:6
8
作者 段博芳 程文杰 +6 位作者 杨勇 赵珍 吕艳 姜关树 吕艳彩 杨建发 张文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2-46,共5页
为鉴定山羊脑多头蚴,通过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羊脑多头蚴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多头带绦虫... 为鉴定山羊脑多头蚴,通过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PCR扩增虫体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cox1)基因,将有效序列进行NCBI-Blast在线比对,利用MEGA6.0构建遗传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山羊脑多头蚴cox1序列长度为446 bp,与多头带绦虫同源性达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与多头带绦虫位于同一分支。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山羊所感染的多头蚴属于多头带绦虫幼虫——脑多头蚴,cox1基因可作为鉴定多头带绦虫的有效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为山羊脑多头蚴的分子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脑多头蚴 形态学 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1基因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硫蛋白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Cpy6B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魏西军 王清路 +1 位作者 李俏俏 江小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2A(MT2A)基因沉默对乳腺癌细胞呼吸链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Cpy6B2)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野生细胞株MCF-7(以下简称MCF-7)分为空白对照组和MT2A干扰组,每组各12复孔。空白对照组不转染任何遗传物质,MT2A干扰组转染shRNA-MT2A载体,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两组MT2A mRNA的表达水平,MT2A干扰组成功获得MT2A基因沉默,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两组Cpy6B2的表达水平。结果 MT2A干扰组中Cpy6B2的表达水平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 MT2A基因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Cpy6B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乳腺癌细胞 细胞色素c氧化酶6B2亚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蜜蜂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Ⅱ富含A+T非编码区单倍型类群
10
作者 李兴安 牛庆生 薛运波 《中国蜂业》 2016年第10期16-17,20,共3页
西方蜜蜂(Apis砌ZZ澹ra)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COII)富含A+T非编码区(AT-rich noncoding region,NC)属于高变异DNA序... 西方蜜蜂(Apis砌ZZ澹ra)的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COII)富含A+T非编码区(AT-rich noncoding region,NC)属于高变异DNA序列,既呈现mtDNA长度变异又呈现mtDNA序列变异,它作为mtDNA多态性标记广泛地应用于A.m.地理亚种的DraI酶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DraI RFLP)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分析。在本文中,A.m.非洲世系mtDNA的28种DraI RFLP谱图被归纳为3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P0、Q元件组成类群,P1、Q元件组成类群以及P2、Q元件组成类群;A.m.西部欧洲世系mtDNA的90种DraI RFLP谱图被归纳为1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P、Q元件组成类群;A.砚东部欧洲世系mtDNA的25种SNP谱图被归纳为1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Q元件组成类群;A.m.亚洲世系mtDNA的29种DraIRFLP谱图被归纳为3种COI—COIINC单倍型类群,即P0、Q元件组成类群,P0’、Q元件组成类群以及P1',Q元件组成类群。本文综述了这个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蜜蜂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非编码区 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I基因的光倒刺鲃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文俊 李强 +4 位作者 韩崇 李陇旭 易祖盛 桂林 钟良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2期125-128,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光倒刺鲃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9条水系共209尾光倒刺鲃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并探讨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在209条CO... [目的]全面了解光倒刺鲃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为其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9条水系共209尾光倒刺鲃样本的线粒体COI基因序列进行测定与分析,并探讨其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在209条COI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1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80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82。单倍型系统树显示,所有群体聚成2支,东江群体的全部样本及北江、赣江和九龙江水系的部分样本组成Ⅰ支,其余样本组成Ⅱ支。单倍型网络分析显示,东江群体单倍型与北江、赣江和九龙江部分个体关系较近,但与其他个体关系相对较远;珠江水系大部分群体与长江、钱塘江、九龙江大部分群体分布于不同的分支。AMOVA分析表明,光倒刺鲃COI基因序列变异主要来自地理区内群体间,占82.33%。错配分析及中性检验显示,大多数群体相对稳定,未发生过群体扩张。[结论]光倒刺鲃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总体偏低,应加强对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东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其他群体既存在一定隔离,又存在着基因交流;珠江水系群体与长江水系群体间分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倒刺鲃 cOI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罗布考通过TGF-β1/Smad 2/3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洪艳 彭宇婕 保丽玲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8-282,291,共6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用1.5、3 mg/kg普罗布考进行干预,将20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溶剂组、小剂量组(1.5 mg/kg)及大剂量组(3mg/kg)。术...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用1.5、3 mg/kg普罗布考进行干预,将20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I/R组、溶剂组、小剂量组(1.5 mg/kg)及大剂量组(3mg/kg)。术后15 min腹腔注射药物,于1、3、5 d和7 d取材。观察普罗布考对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急性期及恢复早期神经功能评分、梗死灶体积、脑组织水含量的影响,并用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环氧酶(COX-2)和5脂氧酶(5-LOX)活性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各组TGF-β1和p-Smad2/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CAO术后小鼠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脑水肿和脑梗死,COX-2和5-LO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TGF-β1和p-Smad2/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手术组比较,经普罗布考干预后,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水肿和脑梗死情况明显改善,COX-2和5-LO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TGF-β1和p-Smad2/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且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结论:普罗布考能缓解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1/Smad2/3信号通路,抑制脑内COX-2与5-LOX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 大脑中动脉栓塞 普罗布考 环氧酶 5脂氧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条形码技术在深圳鱼肉制品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王敏 刘荭 +4 位作者 黄海 赵晓萌 石琼 何舜平 孙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7-251,共5页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为目标基因,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深圳批发市场和超市零售鱼肉制品的种类来源,判别其产品标签是否正确。本研究调查的77份鱼肉制品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8份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不符,"错贴...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为目标基因,应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别深圳批发市场和超市零售鱼肉制品的种类来源,判别其产品标签是否正确。本研究调查的77份鱼肉制品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28份样品与产品标签标示不符,"错贴"率高达36.36%,其中所有标示"龙俐鱼"的商品都是低价的"巴丁鱼"(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DNA条形码技术可用于鱼肉制品的来源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cO基因 物种鉴定 鱼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测量和DNA条形码的中国鲻科鱼类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镇宇 章群 +2 位作者 卢丽锋 周琪 唐楚林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为探讨中国鲻科鱼类的分类地位,对采自中国8省27个地点的7种鲻科鱼类226个样本的40项测量数据进行了聚类、主成分与判别函数分析;测定了其中57个样本的标准条形码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9种鱼类27条序列,构建基于K2P模型的邻接树,并进... 为探讨中国鲻科鱼类的分类地位,对采自中国8省27个地点的7种鲻科鱼类226个样本的40项测量数据进行了聚类、主成分与判别函数分析;测定了其中57个样本的标准条形码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9种鱼类27条序列,构建基于K2P模型的邻接树,并进行遗传距离的计算和ABGD分析。结果发现,在形态方面,不同物种在主成分及判别函数散点图中重叠部分较大,表明对鲻科鱼类的鉴定不能仅依据单一的量度特征。在分子方面,14种鱼类聚类成12个明显的分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17.14%(7.26%~23.94%),约为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24%(0~1.5%)的71倍。其中,Liza sp.A、鮻(Liza haematocheila)、大鳞鮻(Liza macrolepis)、绿背鮻(Liza subviridis)、粒唇鲻(Crenimugil crenilabis)、黄鲻(Ellochelon vaigiensis)、鲻(Mugil cephalus)、帕氏凡鲻(Moolgarda pera)各自独立成支,支持其物种有效性。灰鳍鮻(Liza melinopterus)、棱鮻(Liza affinis)、长鳍莫鲻(Moolgarda cunnesius)、圆吻凡鲻(Valamugil seheli)、Liza sp.B、Liza sp.C出现混杂。推测Genebank下载的灰鳍鮻Lizamel Y.Lei Z1隶属棱鮻,Liza sp.B与Liza sp.C是同一物种,圆吻凡鲻及长鳍莫鲻为同种异名,但要排除其中出现杂交的可能则需结合核基因的进一步分析。鲻分成了2组,组间平均遗传距离2.44%约为组内平均遗传距离0.08%的31倍,高于一般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2%),表明存在隐藏的多样性。综上所述,鲻科鱼类外部形态保守,需结合DNA条形码分析提高鉴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科 形态计测 DNA条形码 cOI基因 中国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