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buckling of composite cylinders with reinforced circular hole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1
作者 Zhun Li Xinhu Zhang +3 位作者 Kechun Shen Jing Liu Jian Zhang Guang Pa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2期231-247,共17页
In this paper,a type of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composite shell with single and through hole is presented.The experimental tests for the composite shells without hole,with single hole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with t... In this paper,a type of reinforcing structure for composite shell with single and through hole is presented.The experimental tests for the composite shells without hole,with single hole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with through hole and reinforced structure subjected to hydrostatic pressure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designed experimental test system.The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the composite shell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are obtained by the high-speed camera and strain measure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ire de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shell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uniform compression,"buckling mode formation"and buckling.The"buckling mode formation"process is captured and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For the composite shell with single hole,the proposed reinforcing structure has a significant reinforcement effect on the shell and the buckling capacity of the shell is not weaker than the complete composite shell.For the composite shell with through hole,seal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by the proposed reinforcing structure,but the buckling capacity of the shell after reinforcement can only reach 77%of the original buckl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 Circular hole reinforcing structure BUCKLING Hydrostatic pres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片增强功能梯度圆柱壳自由振动的解析解
2
作者 张靖华 刘港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8,204,共8页
采用解析法研究石墨烯片(GPL)增强功能梯度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首先基于经典壳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建立该圆柱壳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其中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由修正的哈尔平-蔡模型计算,等效密度和泊松比根据混合率准则... 采用解析法研究石墨烯片(GPL)增强功能梯度圆柱壳的自由振动。首先基于经典壳理论和Hamilton原理推导建立该圆柱壳振动的控制微分方程,其中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的等效弹性模量由修正的哈尔平-蔡模型计算,等效密度和泊松比根据混合率准则确定。其次,采用Naiver法求解获得固有频率的解析解,并给出解析表达式的数值结果,定量分析石墨烯片的分布模式、含量、尺寸等参数以及圆柱壳的几何参数等对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圆柱壳内外表面填充较多石墨烯片能极大地提高壳的刚度,表面积更大、厚度更薄的石墨烯片增强效果更好,从而使基频增大;并通过调节石墨烯片的各项微观参数能主动改变复合材料壳的自振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片增强 功能梯度圆柱壳 自由振动 固有频率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
3
作者 周越松 孙兴帅 +3 位作者 梁森 孔佳利 郑明辉 郑长升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7,共9页
为研究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在固支边界下的动力学性能,制备了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试件,搭建了动力学模态试验平台,求解了加筋圆柱壳试件的基频、阻尼比和模态振型,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通... 为研究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在固支边界下的动力学性能,制备了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试件,搭建了动力学模态试验平台,求解了加筋圆柱壳试件的基频、阻尼比和模态振型,并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了几何参数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筋高度变化,结构的基频、阻尼比和模态振型会发生突变,且在突变前存在合适的高度值使整体结构同时兼顾阻尼和刚度需求;复合材料厚度一定时,随单层阻尼厚度或阻尼层数增加,整体结构基频逐渐减小,阻尼比逐渐增大;对于单层阻尼复合材料加筋圆柱壳,阻尼层越接近内蒙皮,其刚度越高,反之阻尼能力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固化阻尼膜夹嵌复合材料 加筋圆柱壳 动力学性能 模态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自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宇 徐自强 +3 位作者 李昊 王鹏 徐宏达 张颖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200,共9页
目的为了研究旋转状态下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G-GPLRC)圆柱壳的振动特性,方法基于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与复合材料夹杂理论预测多种分布模式下石墨烯增强结构的等效材料属性。同时,考虑由旋转引起的科氏力与离心力作用... 目的为了研究旋转状态下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G-GPLRC)圆柱壳的振动特性,方法基于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与复合材料夹杂理论预测多种分布模式下石墨烯增强结构的等效材料属性。同时,考虑由旋转引起的科氏力与离心力作用,采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对FG-GPLRC自旋圆柱壳的能量表达式进行推导。之后,选取切比雪夫多项式构造位移容许函数,基于Rayleigh-Ritz法对FG-GPLRC自旋圆柱壳的行波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得到壳体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而求解出行波振动频率。最后,通过与现有文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准确性,并分析分层数、转速、石墨烯片的质量分数与分布模式等因素对旋转壳体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石墨烯片分层数为10层时,即可实现对FG-GPLRC自旋圆柱壳振动特性的预测;石墨烯质量分数小于2%时,每增加0.5%,壳体的前后行波频率明显提高;在不同模态下,GPL-X分布模式的壳体行波频率最高,GPL-O分布模式最低,且行波频率随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弹性边界条件下,壳体行波振动频率随轴向半波数的增大而增加。结论石墨烯片在GPL-X分布模式下使得FG-GPLRC自旋圆柱壳的等效弹性模量增大,对壳体结构刚度的增强效果最佳,且前后行波频率与壳体转速同步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增强材料 Rayleigh-Ritz法 自旋圆柱壳 Halpin-Tasi微观力学模型 弹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CFRP层压圆柱壳冲击损伤分析及最小穿透能量预测
5
作者 王丹琦 吴霖滔 +3 位作者 聂冰冰 车文传 邹铁方 张君媛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8,共10页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汽车曲面零部件上的应用前景,该文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压圆柱壳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落锤冲击工况下的损伤与吸能特性。基于复合材料均质化方法,建立CFRP层压圆柱壳落锤冲击的多尺度模型,探究...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汽车曲面零部件上的应用前景,该文以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层压圆柱壳作为对象,研究其在落锤冲击工况下的损伤与吸能特性。基于复合材料均质化方法,建立CFRP层压圆柱壳落锤冲击的多尺度模型,探究曲率半径对冲击损伤和能量吸收的影响;并采用非线性拟合方法建立了最小穿透能量与层压圆柱壳材料参数、结构参数及落锤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概念设计阶段最小穿透能量的快速预测,对比仿真结果拟合公式的误差在20%以内。结果表明:相较于平板,层压圆柱壳的峰值载荷宽度更大、更平稳。在60 J冲击作用下,层压圆柱壳各铺层损伤面积相对均匀,其中纤维损伤与曲率半径无关,基体损伤面积随曲率半径增大而增大;当曲率半径为100 mm时,层压壳承载及抵抗变形能力较好,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当曲率半径为200 mm时,层压壳耗散能量最多,吸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轻量化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层压圆柱壳 冲击损伤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
6
作者 徐宏达 王宇 +2 位作者 徐自强 贾小羽 于晓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7-326,共10页
对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以及开胞体理论得到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惩罚参数法推导出壳体结构的能... 对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多孔复合材料(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以及开胞体理论得到FG-GPLRPC阶梯圆柱壳的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惩罚参数法推导出壳体结构的能量表达式。最后,采用Jacobi-Ritz法建立壳体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并求得结构的无量纲频率,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孔隙系数和边界弹簧刚度值对振动特性的影响显著,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小,尺寸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不同,并得到了壳体频率随周向波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增强 多孔复合材料 阶梯圆柱壳 一阶剪切变形理论 Jacobi-Ritz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金属-陶瓷基圆柱壳的行波振动分析
7
作者 徐宏达 王宇 +2 位作者 菅泽 李学辉 于晓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9,共10页
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传递矩阵方法,开展了旋转态双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行波振动特性研究。描述了金属-陶瓷功能梯度基体和5种石墨烯片分布模式的材料属性,基于Love壳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考虑转速影响推导... 采用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传递矩阵方法,开展了旋转态双功能梯度石墨烯片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体的行波振动特性研究。描述了金属-陶瓷功能梯度基体和5种石墨烯片分布模式的材料属性,基于Love壳理论和传递矩阵方法,考虑转速影响推导了任一截面状态向量的常微分方程和整体传递矩阵关系。以固支-自由(悬臂)边界条件为主,对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求解计算,验证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低阶模态以轴向半波数为1和周向模态的振动为主,转速引起的科氏力使行波曲线出现分离现象;行波频率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分布模式对振型顺序的影响较小,基体体积分数指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较大,而石墨烯片层数对振动特性的影响很小,不同倍频激励对共振特性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基 石墨烯片增强 旋转圆柱壳 Halpin-Tsai模型 传递矩阵法 行波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分析
8
作者 菅泽 王宇 +2 位作者 王鹏 李昊 李学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4,共8页
基于Rayleigh-Ritz法分析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首先,采用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复合材料夹杂理论,确定FG-GPLRC的等效... 基于Rayleigh-Ritz法分析功能梯度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Graphene Platelets Reinforced Composite,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振动特性。首先,采用改进的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和复合材料夹杂理论,确定FG-GPLRC的等效材料属性。其次,基于微元法思想和1阶剪切变形理论建立每一子段的基本方程。最后,建立Lagrange动力学能量泛函方程,通过Rayleigh-Ritz法求解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并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研究表明,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固有频率随层数的增加变化趋势减小,石墨烯质量分数和分布模式会影响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弹性边界条件下弹簧刚度系数越大,FG-GPLRC阶梯圆柱壳的第一阶固有频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石墨烯增强 阶梯圆柱壳 Rayleigh-Ritz法 Halpin-Tsai微观力学模型 弹性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容器圆筒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 被引量:31
9
作者 陆明万 桑如苞 +2 位作者 丁利伟 王小敏 林上富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15,共6页
对美国ASME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法对圆筒大开孔计算截面的应力进行了考证,发现除了ASME给出的、绕圆筒母线的弯矩外还存在一个数值相当的、绕接管母线的弯矩,补充建立了补强环在环平面内弯曲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新的... 对美国ASME大开孔补强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用有限元法对圆筒大开孔计算截面的应力进行了考证,发现除了ASME给出的、绕圆筒母线的弯矩外还存在一个数值相当的、绕接管母线的弯矩,补充建立了补强环在环平面内弯曲的计算模型,提出一种新的圆柱壳开孔补强的工程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筒 大开孔 补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 150—2011中圆筒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法 被引量:27
10
作者 薛明德 黄克智 +3 位作者 李世玉 朱国栋 向志海 徐锋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2年第3期1-11,共11页
GB 150—2011版设计篇第6.6节圆筒径向接管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法是在该版国家标准中新加入的内容,它将开孔补强设计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达0.9,是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薄壳理论解得到的应力分析方法。文中简要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设计准... GB 150—2011版设计篇第6.6节圆筒径向接管开孔补强设计的分析法是在该版国家标准中新加入的内容,它将开孔补强设计的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达0.9,是根据我国自主研发的薄壳理论解得到的应力分析方法。文中简要阐述了其理论基础与设计准则,所采用设计准则的依据,并给出了与其他设计方法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GB 150 圆柱壳 开孔补强 设计规范 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作用下圆柱壳开孔接管的分析设计方法 被引量:36
11
作者 薛明德 杜青海 黄克智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24,共8页
对于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一种以薄壳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方法。与前人采用各种简化理论解不同,该方法基于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解以及两圆柱壳交贯线处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其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0.93... 对于带径向接管的圆柱形压力容器,提出了一种以薄壳理论为基础的应力分析方法。与前人采用各种简化理论解不同,该方法基于精确的圆柱壳Morley方程解以及两圆柱壳交贯线处精确的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解的精度,其适用范围扩大至开孔率0.93。一系列密网格三维有限元解验证了解的可靠性。本文根据作者所提出的理论解给出了圆柱壳大开孔补强的分析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大开孔情况下等面积补强法没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圆柱壳 薄壳理论解 开孔补强 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方式、铺层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吸能特性影响的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璠 何一帆 +1 位作者 宋毅 龙翔云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3-40,共8页
对作为吸能元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吸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制备了不同铺层角度和不同引发方式的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基圆柱壳,通过对该圆柱壳进行动态试验,探求铺层方式和引发方式对该吸能元件吸能效果的影响,以及该复合材料层... 对作为吸能元件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吸能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制备了不同铺层角度和不同引发方式的玻璃纤维/聚酯树脂基圆柱壳,通过对该圆柱壳进行动态试验,探求铺层方式和引发方式对该吸能元件吸能效果的影响,以及该复合材料层合壳体压溃过程的破坏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圆柱壳 纤维增强 引发方式 铺层方式 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中钢筋混凝土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伟平 陈西德 潘支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简支于空气中钢筋混凝土环肋壳的声固耦合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使壳体的振动变得更为复杂,解析解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无肋及加肋壳体的声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加肋措施可降低结构的... 简支于空气中钢筋混凝土环肋壳的声固耦合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使壳体的振动变得更为复杂,解析解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无肋及加肋壳体的声辐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加肋措施可降低结构的辐射声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钢筋混凝土箱形梁 环肋圆柱壳 声辐射 有限元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板-圆柱壳水下声辐射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阳阳 楼京俊 朱石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47,共4页
弹性板-圆柱壳结构是工程领域常用的结构之一,其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弹性板-圆柱壳耦合结构模型,采用三维声弹性理论计算其振动和水下声场分布,并研究降低声辐射的途径。结果表明,弹性板-圆柱壳水下... 弹性板-圆柱壳结构是工程领域常用的结构之一,其振动和声辐射特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通过Abaqus软件建立弹性板-圆柱壳耦合结构模型,采用三维声弹性理论计算其振动和水下声场分布,并研究降低声辐射的途径。结果表明,弹性板-圆柱壳水下辐射声场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辐射声压级受弹性板振动影响显著;通过提高弹性板厚度,采用L形截面的加强筋和在圆柱壳水平中面位置布置单层弹性板可有效降低圆柱壳水下声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板 圆柱壳 加强筋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初始缺陷的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屈曲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珂晟 刘国强 朱晓莹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4年第2期63-65,共3页
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横向剪切效应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带有加强筋和加强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屈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数值结果与有关试验值及其它已知解吻合良好,因而可用于实际工程中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设... 综合考虑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横向剪切效应以及初始几何缺陷等因素,对带有加强筋和加强环的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屈曲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所得数值结果与有关试验值及其它已知解吻合良好,因而可用于实际工程中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设计计算,同时表明这里给出的本构关系对于弹塑性屈曲分析是适用的,并提出保证结构完整性、改善结构整体屈曲性能的关键是控制制造加工质量,减少初始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复合材料圆柱壳 初始缺陷 非线性屈曲 临界载荷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圆柱壳声辐射特性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伟平 陈西德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9-774,共6页
空气中两端简支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加肋壳体的声辐射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增加了系统共振频谱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内部空气及环肋数量对壳体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空气中两端简支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加肋壳体的声辐射问题,由于加强钢筋及环肋的作用增加了系统共振频谱的复杂性,用解析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存在困难。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内部空气及环肋数量对壳体声辐射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低频情况下,内部空气对壳体的声辐射特性影响不大,采取合理的加肋措施可降低结构的辐射声压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箱形梁 环肋圆柱壳 声辐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埋地玻璃钢圆柱壳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建中 娄要胜 +1 位作者 吕泳 张小玉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8,共6页
基于工程实际,采用承压不承拉的杆单元模型解决埋地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问题,推导出杆单元与土体之间材料参数表达式,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实现立式埋地玻璃钢圆柱壳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与传统公式计算结果比较,得出传统稳... 基于工程实际,采用承压不承拉的杆单元模型解决埋地结构与周围土体的相互作用问题,推导出杆单元与土体之间材料参数表达式,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实现立式埋地玻璃钢圆柱壳结构稳定性有限元分析。通过与传统公式计算结果比较,得出传统稳定性计算公式不能用于计算立式埋地结构。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结构的厚度、弹性模量以及周围土弹性模量可提高稳定性,其中厚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结构稳定性随壳体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工程应用中可采用加筋结构减小计算长度以及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和回填方式来提高土的弹性模量的方法,有效提高稳定安全性,对经济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 立式埋地圆柱壳 稳定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辐射噪声线谱削峰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声学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齐强 陈志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8,共7页
为降低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提出了一种弱辐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分析了环肋圆柱壳模态响应幅值控制机理;引入圆截面内运动假设,利用模态展开法推导了环肋径向机械阻抗表达式;基于阻抗失配、波形转换原理,设计了阻... 为降低水下航行器辐射噪声线谱,提出了一种弱辐射双层加肋圆柱壳结构.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分析了环肋圆柱壳模态响应幅值控制机理;引入圆截面内运动假设,利用模态展开法推导了环肋径向机械阻抗表达式;基于阻抗失配、波形转换原理,设计了阻抗加强环肋模型,并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其隔振性能;考虑壳间托板的强耦合作用,对托板进行了阻波设计.将阻抗增强肋骨和复合阻波托板联合应用到双层壳结构声学设计中,数值分析了设计前后双层壳振动与声辐射性能.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双层加肋圆柱壳能有效实现辐射噪声线谱削峰,振动均方速度、辐射声功率和辐射声压大幅降低,具有显著的减振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加肋圆柱壳 振声性能 线谱削峰 阻抗增强 阻波 结构声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管纵向弯矩下带补强圈容器结构的极限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本华 桑芝富 巢丽清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6,42,共8页
极限分析更能反应结构的性能,进一步发挥材料的潜能,利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两种方法分别对3台具有不同d/D比的带补强圈圆柱形容器在接管纵向弯矩作用下进行了极限分析,分析比较了不同求解方法时该结构极限载荷的大小和变化。研究结... 极限分析更能反应结构的性能,进一步发挥材料的潜能,利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模拟两种方法分别对3台具有不同d/D比的带补强圈圆柱形容器在接管纵向弯矩作用下进行了极限分析,分析比较了不同求解方法时该结构极限载荷的大小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极限分析过程中,可直接用载荷-位移法来确定其极限载荷,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代替昂贵的试验研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强圈 接管纵向弯矩 有限元模拟 极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材增强对夹层圆柱壳屈曲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朱波 周叮 刘伟庆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4,共5页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将表层和芯层的增强材料与芯材分开,采用8节点SOLID45实体单元,对增强型夹层圆柱壳建立物理模型,计算结构弹性屈曲的临界载荷。分析树脂量对提高点阵式及齿槽式增强圆柱壳轴向稳定性的作用,考察树脂材性、尺寸及分...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将表层和芯层的增强材料与芯材分开,采用8节点SOLID45实体单元,对增强型夹层圆柱壳建立物理模型,计算结构弹性屈曲的临界载荷。分析树脂量对提高点阵式及齿槽式增强圆柱壳轴向稳定性的作用,考察树脂材性、尺寸及分布等参数对屈曲载荷的影响,并将2种增强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树脂柱以及树脂齿槽均可提高圆柱壳的抗屈曲性能,其中树脂材性对圆柱壳屈曲载荷的影响有限,而树脂柱和齿槽的疏密程度对圆柱壳的轴向承载能力有着明显的改进作用。总体上,齿槽式的增强效果比点阵式增强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圆柱壳 树脂增强 有限元 屈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