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的体育价值观传播与引导策略
1
作者 李静亚 谢群喜 王润斌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3,43,共12页
基于传播构成组织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情感分析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为例,系统探析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体育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 基于传播构成组织理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与文本情感分析法,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的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为例,系统探析社交媒体时代国际体育赛事中体育价值观传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信息流动较为通畅,但不同“圈子”间的跨文化传播程度较弱,且网络中存在对体育价值观传播造成阻碍的关系“破坏者”;在意义生产与协商层面,北京2022年冬奥会期间全球信息传播网络中的话语权利呈现“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并存的局面,而全球信息传播空间常因关系“破坏者”将体育流量引向与政治等相关的争议性话题而出现情绪对立,体育价值观积极意义的全球共享受负面信息干扰依然面临较大阻碍。据此,从推动文明新关系建立、秉持体育政治中立以及把握传播理念转向等方面,提出引导体育价值观有效传播的具体策略,以期更好地回应“如何通过体育建立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时代 国际体育赛事 北京2022年冬奥会 体育价值观 传播构成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葆丽 王猛 +7 位作者 冯雅男 郑辉 杜孟尤 张昊 安学涛 禹庆喆 宋奇然 吕方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3-450,共8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遗产。基于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规划、创造、维系过程的回顾,归纳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首创性、杰出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区域性、挑战性、传承性等7大特征...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留下了宝贵而丰富的遗产。基于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规划、创造、维系过程的回顾,归纳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首创性、杰出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区域性、挑战性、传承性等7大特征。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特征,既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重大议题形成更清晰的认识,丰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相关理论,同时也为奥林匹克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遗产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冬奥时代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治理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葆丽 闫静 +7 位作者 叶凡希 张旭光 张昊 张彬 牛奔 窦喆 禹庆喆 吕方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步入了后冬奥时代。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后冬奥时代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治理的价值旨向,探究冬奥场馆与精神文化两大类遗产的赛后可持续治理策略,以期为冬奥遗产的... 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步入了后冬奥时代。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梳理后冬奥时代北京冬奥遗产可持续治理的价值旨向,探究冬奥场馆与精神文化两大类遗产的赛后可持续治理策略,以期为冬奥遗产的赛后可持续治理提供有益参考。冬奥遗产赛后可持续治理具有诸多价值旨向:持续推广冰雪运动,扩大冬奥遗产成果;促进冬奥经济增长,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传承冬奥社会遗产,引领社会文明进步;释放遗产联动效应,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赓续冬奥精神文化,彰显中华体育精神;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展现中国大国风范。在冬奥遗产赛后可持续治理方面,该研究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加强共识与沟通、搭建多业态利用模式、促进与本地文化融合等冬奥场馆遗产治理建议,以及明确保护开发原则、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公众参与、推动有形化发展等精神文化遗产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冬奥时代 奥林匹克运动 北京冬奥会 冬奥遗产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的实施与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明轩 杨璐 +14 位作者 秦睿 宋林烨 李靖 邢楠 仲跻芹 孙超 王颖 刘凑华 窦以文 孙成云 时少英 于波 荆浩 甘璐 王宗敏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1-375,共15页
主要介绍了“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简称FDP)的运行与评估结果。此次FDP是在我国首次针对中纬度山区0~10 d冬季天气预报展开的示范计划,国内气象部门内外共22家单位、近40个数值模式或客观预报系统参与了该计划。FDP实现了实... 主要介绍了“智慧冬奥2022天气预报示范计划”(简称FDP)的运行与评估结果。此次FDP是在我国首次针对中纬度山区0~10 d冬季天气预报展开的示范计划,国内气象部门内外共22家单位、近40个数值模式或客观预报系统参与了该计划。FDP实现了实时运行所需的多种源数据和多源数据产品的高效传输分发、监控、实时处理、综合集成显示。首次开展了次百米级客观预报、人工智能释用订正预报等新型技术在冬奥复杂山地赛场的实时示范应用,为冬奥气象中心和3个赛区预报团队提供了丰富多样和稳定可靠的高精度客观产品,有力支撑了高标准的冬奥气象服务保障。针对参与FDP产品的系统性检验评估发现,与模式系统原始预报相比,释用后的专项站点预报对平均风、阵风、温度、相对湿度等要素的预报误差明显减小。但是对于冬季复杂山地的降水、能见度预报,客观预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而且站点解释应用效果不明显。此次FDP对风、温度、降水、能见度、相对湿度的最优预报检验指标(最小误差值),总体体现了目前国内在中纬度山区冬季天气客观预报的大致水平和现实能力,对于认识复杂山地冬季天气预报存在困难、提升高精度天气预报水平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天气预报示范计划 FDP 检验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路径的多维阐释:基点·过程·趋向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海燕 王润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6,共14页
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的起点、终点及过程的解析,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后认为:1)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路径的基点为顺应各类奥运遗产相关文件的引导、鉴纳往届奥运遗产治理经验... 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的起点、终点及过程的解析,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后认为:1)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路径的基点为顺应各类奥运遗产相关文件的引导、鉴纳往届奥运遗产治理经验、汇集北京办奥既有资源、采纳其他学科适宜理论方法;2)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路径的过程为静态结构(主体、客体、实现方式)与动态过程(申办阶段、筹办阶段、赛后阶段)相互嵌合;3)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路径的要旨是识别遗产、评估遗产、促进遗产、传承遗产。基于以上认为,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实现传承路径的阐释,要加强总结与归纳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工作的主要规律,体现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传承的“中国方案”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22年冬奥会 奥运遗产 路径 双奥之城 奥林匹克2020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体育精神的空间传承与创新——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看北京2022年冬奥会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戈 李玄 张欣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为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实...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体育实践中形成和积淀的优秀精神文化,为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研究方法,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论框架,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研究对象,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3个维度,分析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与中华体育精神传承创新的关系。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的物质化、概念化和感性化的过程,又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互动、协商的过程。北京2022年冬奥会空间生产与中华体育精神有着密切关系,既是中华体育精神的具体体现、有效传播和创新发展,又助力实现体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体育精神 空间传承与创新 空间生产理论 北京2022年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双奥新闻议程设置的嬗变——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汝莹 刘贺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384,415,共12页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是中国对外讲好体育故事的窗口,可以影响海外受众对我国体育发展状况的认知。采用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法,分析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的主要议题及其历时性变化,旨在探究双奥新闻议程设置...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是中国对外讲好体育故事的窗口,可以影响海外受众对我国体育发展状况的认知。采用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法,分析中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的双奥新闻的主要议题及其历时性变化,旨在探究双奥新闻议程设置的嬗变。研究结果表明,夏奥会新闻聚焦于赛事的经济效益及竞技成绩,冬奥会新闻的主要议题则涉及外交、文化、科技、卫生等众多领域,议程设置及报道方式也更加多样。我国主流英文媒体报道双奥新闻的议程设置实现了从求同到自塑个性形象、从本土视角到全球视角、从凸显中国优势单项到注重中国多领域创新、从成果导向到过程导向的嬗变,反映了过去十余年我国主流英文媒体对双奥新闻的报道模式的变化和中国民众体育理念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主流英文媒体 基于主题词的多元对应分析 双奥新闻报道 议程设置 历时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与文化互动之比较 被引量:22
8
作者 孙葆丽 孙葆洁 徐子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63,共7页
以文化结构为切入点,对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与文化的互动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不可避免与文化产生深刻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和... 以文化结构为切入点,对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与文化的互动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因此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不可避免与文化产生深刻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一方面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同属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文化互动上具有相似之处。但另一方面,吸纳了现代体育精髓的夏季奥运会具有全球性文化特征,而冬季奥运会则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色彩,因此它与文化的互动方式也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文化 夏季奥运会 冬季奥运会 文化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视角下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宋文利 姚小林 +2 位作者 李智鹏 杨蕊竹 张涛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9,共8页
冬奥会开幕式是东道国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国际传播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变迁的历程,探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研究认为,冬奥会开幕式经历了体育(宗... 冬奥会开幕式是东道国文化展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基于国际传播视角,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梳理历届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变迁的历程,探寻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文化展示的路径。研究认为,冬奥会开幕式经历了体育(宗教)仪式阶段、政治宣传阶段、民族文化展演阶段、国家形象传播等四个历史阶段,民族文化与国家气质是冬奥会开幕式的内核,媒介仪式与特色故事是外核,科技助力与视听表达是赋能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宜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做好文化传播,建构可信中国;以高新科技为载体,做好仪式传播,建构可敬中国;以视听创意为手段,做好共情传播,建构可爱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国际传播 奥林匹克 冬奥会 开幕式 文化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理念从申办到筹办嬗变探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徐子齐 孙葆丽 董小燕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29,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期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到筹办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嬗变进行探究。认为:相...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期的"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到筹办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理念嬗变进行探究。认为:相比申办期,北京冬奥会筹办期赛事理念在赛事认识、赛事追求、赛事价值三个层面上均发生嬗变。促使这种嬗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功能层面上两个时期赛事理念肩负的任务发生变化;在组织层面上北京冬奥组委在工作中对《奥林匹克2020议程》严格贯彻;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对奥运赛事定位发生改变,强调立足本国以解决中国社会实际问题;文化层面上是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动态文化"的本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北京冬奥会 赛事理念 理念嬗变 奥林匹克2020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奥遗产”初创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葆丽 朱志强 +4 位作者 刘石 苏贵斌 吴晓华 冯雅男 赵小瑜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9-204,共6页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 “冬奥遗产”的形成和演变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对“冬奥遗产”初创期(1924—1945年)进行探讨。通过对“冬奥遗产”初创期进行分析,力图为完善“奥运遗产”理论体系,以及“冬奥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理论探索。“冬奥遗产”是冬奥会为举办国或地区、举办城市和奥林匹克运动所产生或加速产生的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长期利益。“冬奥遗产”初创期既形成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制度“遗产”、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动“遗产”,也在举办国及举办城市形成了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亮点体现在:第1届冬奥会的诞生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遗产”具有特殊作用。“冬奥遗产”初创期的“遗产”发展难点在于: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举办国及举办城市既存在来自冬奥会内在影响因素的挑战(冬季运动普及程度、奥林匹克运动普及程度),也存在来自冬奥会外在影响因素的挑战(经济、政治时局、战争、节候、科技)。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初创期,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大家庭”虽然对“冬奥遗产”的认识和实践是浅显和模糊的,但客观上“冬奥遗产”已经开始了初期的积累。“冬奥遗产”初创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一步,对后续“冬奥遗产”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遗产 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 奥林匹克运动 国际奥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雪季冬奥会“窗口期”气象资料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志强 王飞 +4 位作者 王东海 刘石 贾春佳 赵晨琼 吕克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3-50,共8页
气象因素对冬奥会的准备和竞赛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2016—2017雪季北京冬奥会赛区及相关区域"窗口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赛区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情况对相... 气象因素对冬奥会的准备和竞赛会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对2016—2017雪季北京冬奥会赛区及相关区域"窗口期"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赛区的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情况对相关比赛将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各自"窗口期"分别针对造雪、保雪、竞赛等环节制订防范极端特殊天气的雪务保障措施,以有效应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能面临的气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窗口期” 气象资料 雪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价值及其评估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徐拥军 张丹 闫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22,共8页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许下的新愿景,这一愿景具体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的7项遗产、35项内容之中得以体现,它们既是对未来遗产的多元创造,也是对既有遗产的夏冬延续。根据历届OG...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是中国对奥林匹克运动许下的新愿景,这一愿景具体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战略计划》的7项遗产、35项内容之中得以体现,它们既是对未来遗产的多元创造,也是对既有遗产的夏冬延续。根据历届OGI报告、奥组委官方政策文本与“一续二全三跨”原则,确定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评估要求,并以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KPIs、风险评估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为指引,打造一个凝聚新理念、汇聚新模式、融合新方法的奥运遗产价值评估的“北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奥运遗产 奥运遗产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高分辨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支撑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的评估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邓国 戴玲玲 +4 位作者 周玉淑 陈静 李红祺 陈法敬 王继志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9-148,共20页
冰雪运动项目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条件是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气象保障需求,基于多尺度混合初值扰动方法和侧边界扰动方法,初步建立了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 冰雪运动项目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气象条件是冬奥会赛事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根据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气象保障需求,基于多尺度混合初值扰动方法和侧边界扰动方法,初步建立了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试验系统,针对北京冬奥会比赛同期时段开展了连续试验。初步试验统计结果表明:主要预报变量高、中、低层等压面要素集合平均值的均方根误差基本小于等于控制预报误差,体现了集合平均相对于单一确定性预报的优势;地面要素风和降水预报效果较好,但温度24 h预报偏差高于2℃,距离精准冬奥气象保障还有一定差距。针对试验期间两次寒潮大风过程开展了高分辨率区域集合预报,天气学分析的检验结果表明,集合预报产品可以比较准确地描述地面温度主要分布特征、寒潮移动过程和降水预报,为预报员提供寒潮标准24 h变温预报、大风预报等有价值的概率预测信息。基于诊断方法开发了能见度、大风、降水相态等对冬奥赛事运行和运动员表现有重要影响的天气要素集合预报产品,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集合成员的取舍对能见度预报反应敏感,具有一定预报能力,但预报范围偏大,数值偏低,需进一步改进;阵风预报与实况大值区分布比较一致,降水相态预报与观测分布吻合,雨雪分界线,降雨、雨夹雪、雪、冰粒落区范围合理,进一步提升了北京冬奥会气象的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区域集合预报 冬季奥运会 气象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葆丽 刘石 +4 位作者 朱志强 赵小瑜 冯雅男 苏贵斌 吴晓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共6页
奥运遗产演变的历史,反映了百余年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的征程,不同时期冬奥遗产的变迁更是这一关系的直接见证。论文主要基于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考察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1960年—1992年)冬奥遗产发展演变的情况。研究认为,在冬奥... 奥运遗产演变的历史,反映了百余年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发展的征程,不同时期冬奥遗产的变迁更是这一关系的直接见证。论文主要基于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考察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1960年—1992年)冬奥遗产发展演变的情况。研究认为,在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组织制度体系和活动体系的遗产得到了快速的积累,举办城市及国家体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遗产也实现了更大的进展。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遗产发展的亮点之一是举办城市及国家力求借助冬奥会实现显著发展,亮点之二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推动冬奥遗产显著发展。然而,由于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与时俱进以应对社会与时代的挑战,因而国际奥委会和冬奥会举办城市及国家需要协调和化解更多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国际奥委会引领奥林匹克大家庭实现了冬奥遗产快速积累的重要进步,然而这一过程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奥林匹克大家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冬奥遗产快速积累期是冬奥遗产发展的第三阶段,是冬奥遗产发展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重要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遗产 冬奥会 奥运遗产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奥林匹克运动 国际奥委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 被引量:23
16
作者 徐拥军 张丹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40,共9页
[目的/意义]阐述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分析北京奥运档案管理运用的创新理念、经验和方法等,为其他重大活动档案和今后奥运档案管理提供“标杆”。[研究设计/方法]收集并分析奥林匹克官方文件、国家社会发展和北京奥运档案管... [目的/意义]阐述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分析北京奥运档案管理运用的创新理念、经验和方法等,为其他重大活动档案和今后奥运档案管理提供“标杆”。[研究设计/方法]收集并分析奥林匹克官方文件、国家社会发展和北京奥运档案管理文献,解读其中对奥运档案管理提出的需求,并从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四个维度梳理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结论/发现]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是奥运档案管理经验的理性化、系统化与成熟化综合体,也是国际奥委会、奥运主办国和主办城市以及档案学专业三方主体合力的结果。[创新/价值]提出北京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模式”具有普适性、世界性启示意义:对于其他重大活动档案管理来说,应构建“遗产观”,以契约形式明确档案权责关系,重视档案中的知识管理与传承;对于今后奥运档案管理来说,应将“档案管理”列入奥运遗产框架之内,扩展奥运档案生命周期,强调奥运档案与奥运城市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北京冬奥会 档案管理 中国模式 奥运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北京冬奥会社会风险预警指标权重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霍德利 刘龙飞 +2 位作者 袁野 陈学铭 赵彬彬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55,共9页
将北京冬奥会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去考量,最大程度还原北京冬奥会具有的“社会属性”,这无论是对北京冬奥会本身还是对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熵权法,确定北京冬奥会对经济、政治、公共安全、文化影响、... 将北京冬奥会置于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去考量,最大程度还原北京冬奥会具有的“社会属性”,这无论是对北京冬奥会本身还是对社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通过熵权法,确定北京冬奥会对经济、政治、公共安全、文化影响、环境和民众情绪6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的二级指标引发社会风险相对影响程度的熵权值。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冬奥会对经济、政治和公共安全3个维度影响程度较大,比较容易引发社会风险;在经济维度中北京冬奥会对低谷效应和挤出效应影响程度较大;在政治维度中北京冬奥会对国内问题国际化影响程度较大;在公共安全维度中北京冬奥会对恐怖主义影响程度较大;在文化影响维度中北京冬奥会对扩大负面宣传影响程度较大;在环境维度中北京冬奥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废气处理影响程度较大;在民众情绪维度中北京冬奥会对生活成本提高、侵权扰民和扰乱生活秩序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社会风险 熵权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林志刚 李杉杉 吴玲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0-28,共9页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社会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北京冬奥会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双重政策叠加为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北京冬...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社会调研、比较研究等方法,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北京冬奥会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双重政策叠加为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场馆设施建设加快,冰雪旅游公共服务京津冀协同性显现,国际冰雪赛事品级提升,冰雪旅游公共服务持续受益。目前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文化特色、地域功能特色等不足,推进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已成当务之急。由此,借鉴欧美国家相关经验,提出了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策略:构建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构建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构建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创新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支撑平台,构建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协会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京津冀 冰雪旅游 公共服务 协同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冬奥前期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基于区位理论视角 被引量:8
19
作者 姜广义 席亚飞 +2 位作者 刘欢欢 冯茜 闫文娟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0,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分析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冰雪休闲旅游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提高雪场硬件建设水平,上档次满足不同需要;完善冰雪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吸引远客、培育近客、留住常客;重...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访谈等方法分析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资源的区位优势、冰雪休闲旅游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提高雪场硬件建设水平,上档次满足不同需要;完善冰雪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吸引远客、培育近客、留住常客;重视冰雪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服务水平;抓机遇打造品牌,营造冰雪休闲旅游文化氛围;加强休闲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培育市民休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雪休闲旅游 北京冬奥会 长春市 区位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中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机遇、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59
20
作者 俞鹏飞 王庆军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4,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归纳和演绎法探究新媒体时代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机遇、现实困境以及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新媒体在拓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主体和用户面,延展传播渠道和形式,增强传播话语方面提供重要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本身...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归纳和演绎法探究新媒体时代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机遇、现实困境以及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新媒体在拓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主体和用户面,延展传播渠道和形式,增强传播话语方面提供重要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本身的碎片传播、恶搞叙事以及内容泛滥等传播模式,也冲击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效果力。基于此,提出新媒体时代中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路径:打造冰雪运动传播平台,塑造品牌赛事增强用户黏度;细分用户精准传播,彰显不同地区冰雪文化特色;创新理念增强趣味,构建冰雪运动文化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传播学 冰雪运动文化 新媒体时代 2022北京冬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