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0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的功能效应、价值审思与优化空间 被引量:2
1
作者 孙芳芳 闫志军 +1 位作者 高绣叶 臧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42,共6页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 教育部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以其导向教学标准与教学能力培养、不唯分数的多维度评价、引领教学质量提升以及赛教融合促进教学革新等功能效应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教学能力比赛的价值发挥还不够充分,还存在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机制有待优化、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尚待拓宽、助力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亟待创新以及辐射职业教育吸引力效应功能仍需加强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优化教学能力比赛功能的路径:建立比赛与日常教学和基层教研的互动机制;完善行动导向的教学标准,健全教学能力比赛方案;建立比赛结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解释模型;建立教学能力比赛的过程性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能大赛 教学能力比赛 职教教师 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内涵、难点与突破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宏强 岳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6-50,共5页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融合新格局的形成,在实施模式上促进普适性模式的本土化和再创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施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中还存在高质量的治理模式、组织实施、绩效目标三个关键难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形式和功能、数量和实效的关系。为此,实现高职院校高质量产教融合,要促进产教融合能力和自主办学权力相统一;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实绩评价改革;以组织治理改革发挥联合体、共同体功能;优化政府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轮“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尹玉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职教强国是实现教育强国的题中之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教强国建设的重要支点,是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的重要纽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双师双能”培育现代匠才;聚焦科创属性、科技赋能、科教融汇,提高科技支撑力;推进高质量教育教学,确保民生保障力;加强协同育人能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从五个方面着力: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加强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构建高效协同的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创新活力;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打造职教“金师”;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双师”素质的内驱力;营造正面社会舆论氛围,提高教师职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家精神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晓 钱鉴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稳步扩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国家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提出的重要教育改革内容,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以职业教育为主阵地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稳步扩大国家战略人才队伍、加快提高国家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开辟高等教育对技能精英选育评通道的重要之举。作为我国自上而下设计并推进的新兴事物,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既要关注微观的学校办学实践,又要兼顾宏观的政策推动。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仍面临着稳步发展的政策导向与快速扩张的实践需求、择适而办的发展逻辑与盲目升格的实践动力以及职教特色的类型发展与摇摆不定的实践路径三重冲突,需要以下放地方自主办学权限为突破,聚焦区域发展规划个性办学布局;以完善学校办学评价标准为核心,针对主体差异打造独特办学路径;以优化“双高计划”遴选条件为抓手,围绕职教特色探寻类型办学内涵;以提升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为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本科教育 高质量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战略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5
5
作者 朱德全 彭洪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在本质要义上要求“质”与“量”双向维度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在本质要义上要求“质”与“量”双向维度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作为一项涉及多元利益相关参与主体的系统性工程,在基本特征上以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劳动需求为社会表征、以彰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属性为教育表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价值表征。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强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科技”、以赋能每个个体高质量发展“强人才”,进而实现“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的强国战略。为此,宏观层面要以政策制度顶层设计牵引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观层面要以数字产业转型升级激活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要以关键办学能力提升驱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兴洲 龙语兮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支持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遵循指标体系创建的普遍原则和常规做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抓住“可比”“领先”“... 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于支持和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遵循指标体系创建的普遍原则和常规做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创建应当以基本概念为逻辑起点,抓住“可比”“领先”“特色”三个衡量要点,在一定质量观、教育观和评价观的指导下,依据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意蕴、政策规定、评估经验进行创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应当全面评估职业教育发展在背景、输入、过程、输出各维度的高质量,具体可分解为基础条件、核心机制、内生能力、办学成效、社会贡献5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观测点,突出“充裕度”“协调性”“类型化”“认可性”“服务力”等多元评估关注点,体现量化和质性相结合、分值评定与等级判定相综合的评价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价值诉求、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德全 曹渡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7,共8页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遵循“区域适配”的社会逻辑、“多元一体”的文化逻辑,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逻辑,进而以教材为载体打破职普分离的壁垒,精准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未来,西部地区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要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理实共融”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为资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持久的教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应然逻辑与使然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旭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人口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在破解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方面,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逻辑在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在要求,“两种生产”... 人口高质量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提出了战略性要求。在破解少子化、老龄化以及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方面,职业教育大有可为。职业教育赋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逻辑在于:人口高质量发展创新理论的内在要求,“两种生产”理论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逻辑必然,发挥技术技能溢出效应的现实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对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应促进职普生态性融通,缓解教育焦虑;推进职业教育适老化改革,激发长寿红利;促进职业教育在地化发展,增强区域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口高质量发展 职普融通 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的双向驱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卢德生 杨婷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7,202,203,共12页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既是推动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通过双向驱动机制实现技术、人力与资源的协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人才储备力和资源均衡力,进而推动高质量与均衡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一是... 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既是推动建成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职业教育通过双向驱动机制实现技术、人力与资源的协同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人才储备力和资源均衡力,进而推动高质量与均衡发展,赋能共同富裕:一是与产业部门的双向驱动,形成“技术提升-需求反馈”的正向循环以助力产业发展;二是与劳动者的双向驱动,塑造“技能供给-诉求倒逼”的培育链条以提升人力资本;三是与政府部门的双向驱动,构建“发展弥补-政策引导”的协同机制以推动发展性资源均衡。然而,当前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面临与产业融合断裂、与劳动者需求脱耦、与政府协同缺位的驱动梗阻。因此,职业教育应构建产教深度共同体、建立需求导向的教育生态体系、完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突破结构性梗阻,推动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系统性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双向驱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波林 李莹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3期36-44,共9页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对职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影响,探讨了当前职业教育融合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职业教育面临教育观念滞后与思维定式束缚、校企合作深度不...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发展显得尤为关键。基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对职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影响,探讨了当前职业教育融合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职业教育面临教育观念滞后与思维定式束缚、校企合作深度不足与机制不健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匮乏与利用率低的现实困境,探究了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应通过明确目标、构建体系、加强合作和培养精神等多方面措施,为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双创教育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刚 潘永惠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备受关注,在历史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之间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基于高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备受关注,在历史研究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之间适应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价,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教育结构调整的策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的有机融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为未来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机构 产业发展 原则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继平 陶媛媛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 职教本科专业是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载体,其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是三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由专业升格机制、转型设置机制和融合发展机制有机运行而推动。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升格机制不畅、转设机制不活、融合机制不顺的障碍,无法高效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加快推进职教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创新专业升格机制、专业转设机制和专业融合发展机制,打造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品牌,形成职教本科专业全方位、立体化、高水平、可持续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本科专业 高质量发展 升格机制 转设机制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共识智慧经验 共绘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图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天津共识》解读笔谈
13
作者 林宇 于发友 +4 位作者 曾天山 杨军 和震 韩通 佛朝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8,26,共15页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简称《天津共识》),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行动指南,注入信心和正能量。从深刻理解《天津共识》倡议精神、共建共享职业技术教育国... 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发布《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天津共识——32国部长宣言》(简称《天津共识》),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行动指南,注入信心和正能量。从深刻理解《天津共识》倡议精神、共建共享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共绘更美好的职业教育发展蓝图、共同谱写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新篇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以及“4S”行动框架开启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六个主题展开对《天津共识》的系列深入讨论,旨在推动世界各国同心同行、同频共振,为携手建设职业教育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 《天津共识》 国际交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视域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14
作者 王丽 张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5-51,共7页
基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别建立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双循环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2018-2022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高职教育和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特征,再利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地区差异。... 基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分别建立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双循环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省2018-2022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高职教育和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特征,再利用Dagum基尼系数探究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省份特征上,广东省高职教育与经济双循环的耦合协调度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整体耦合协调水平仍较低;地区特征上,耦合协调关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大小、变化速度和耦合协调模式存在不均衡性;城市特征上,同一地区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关系也存在差异性,尤其是珠三角内部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不均匀现象较为严重。为更好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打造广东省高职教育标杆,辐射带动其他城市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构建高职教育与经济双循环互促共进格局,推动高职教育与经济双循环协调发展;立足各地区发展实际,精准制定耦合协调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高职教育 耦合协调 Dagum基尼系数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五金”建设的系统逻辑与实践方略
15
作者 贾维强 黄德桥 黄小翠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6-11,共6页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与话语体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整体性、适应性与层次性是高质量推进“五金”建设的三大系统表达,其中,整体性是夯实...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亟需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与话语体系。从系统论的视角看,整体性、适应性与层次性是高质量推进“五金”建设的三大系统表达,其中,整体性是夯实类型教育身份的“基本盘”、适应性是激活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源”、层次性是构筑技能型社会的“立交桥”。“五金”建设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准确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辩证逻辑,有序平衡适应与错配的协调逻辑,科学统筹贯通与融通的交互逻辑。将“五金”建设的系统逻辑从理论认知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景,未来需要以协同治理与价值共识筑牢类型根基,以组织学习与产教共生深化动态耦合,以制度衔接与结构开放构筑成长通路,切实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五金”建设 系统理论 高质量发展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问题表征与整体治理
16
作者 郑世良 张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51,共7页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助推职业教育服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学术性、职业性“四维一体”的本质特征,但在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实践...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对助推职业教育服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具有教育性、技术性、学术性、职业性“四维一体”的本质特征,但在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存在“教育性”特征错位、“技术性”特征失位、“学术性”特征偏位、“职业性”特征离散等割裂和分化本质特征的现象。为此,应以整体性治理的理论视角探讨推进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具体是建立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G-U-E-S”整体治理框架,以整体观的育人理念推进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学用结合”,以协调机制促进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治理结构优化,以整合机制增强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治理能力,以信任机制增进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专硕研究生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育性 技术性 职业性 学术性 整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劳动之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双成”价值及其实现
17
作者 易希平 张菊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如何实现“成人”与“成才”在更高层面和更高水平上的相互成全,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中亟须探讨的问题,也是关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一般理解中,工匠本身是一个具有工具导向色彩的词汇,然而工匠劳动之于人格塑造、... 如何实现“成人”与“成才”在更高层面和更高水平上的相互成全,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中亟须探讨的问题,也是关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一般理解中,工匠本身是一个具有工具导向色彩的词汇,然而工匠劳动之于人格塑造、生活体验、技艺提升、自主探索与批判精神养成、文化陶冶、审美享受及脑体融合,却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劳动形式,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工匠劳动与现代职业教育之间建立一种合而并存的联结方式,进而拓展和彰显这种劳动形式的教育价值与现代性意义,内化和升华这种劳动形式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恒常意义,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超越技术理性和实用理性的物的尺度、回归以人为本的内在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劳动 高等职业教育 全面发展 “成人” “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制度困境与优化路径
18
作者 张振 王琪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52-58,共7页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其中,法律法规类和政策文件类规制性制度在安全性和公平性维度上缺乏有效供给,发展规划类和实施方案类规范性制度在系统性和人本性维... 新制度主义视域下,数字技术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包括规制性制度、规范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其中,法律法规类和政策文件类规制性制度在安全性和公平性维度上缺乏有效供给,发展规划类和实施方案类规范性制度在系统性和人本性维度上遭遇公共危机,价值观念类和行为逻辑类认知性制度在引领性和延展性维度上面临失序风险。克服上述制度困境,需要坚持安全为基、公平为要,加强法律法规类和政策文件类规制性制度的有效供给;坚持系统设计、以人为本,消除发展规划类和实施方案类规范性制度的公共危机;坚持认知更新、角色重塑,化解价值观念类和行为逻辑类认知性制度的失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规制性制度 规范性制度 认知性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的多重制度逻辑
19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9-222,313,314,共16页
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破解西部教育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撬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服务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培育的实践载体、支撑教育强国战略落地的基层架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所涵盖的一体式、渗透式、衔接式... 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破解西部教育结构性矛盾的关键抓手,是撬动西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服务西部大开发人力资源培育的实践载体、支撑教育强国战略落地的基层架构。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下职普融通所涵盖的一体式、渗透式、衔接式三类形态分别需要职普融通专项式、渗透式、衔接式三类教材作为支撑,三类教材建设均由政府统一领导与多元主体分建推动,分别共存“政治—教育—市场”逻辑、“学科—专业”逻辑、“学习—创新”逻辑。然而,教育与市场逻辑竞争激烈致使专项式教材陷入“公地悲剧”、专业与学科逻辑融合不当致使渗透式教材触发“学术漂移”、学习与创新逻辑时序断裂致使衔接式教材出现“重叠脱节”。为此,应开展多重制度逻辑冲突的靶向治理,以健全利益保障制度助推专项式教材教育逻辑回归、以重塑双向融通规则实现渗透式教材类型属性强化、以完善协同行动机制促进衔接式教材纵向梯度耦合,最终形成适应西部大开发需求、符合教育强国导向的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职普融通 教材建设 多重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绿色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向度、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20
作者 张婧 吕奕静 史枫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7-33,共7页
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环境责任感与技术改进、效率提升同等重要。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绿色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遵循理论、价值、实践的三重逻辑向度,正视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匹配效度欠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过度张力、人才培养定位... 在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环境责任感与技术改进、效率提升同等重要。立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绿色技能人才培养需要遵循理论、价值、实践的三重逻辑向度,正视政策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匹配效度欠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过度张力、人才培养定位与绿色发展需求之间的低效匹配等现实困境。对此,绿色技能人才培养需从优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生产力向“绿”而行;融合数字工具,发挥“1+1>2”的聚合优势;建立绿色创新联盟,打造产教融合“生态链”等方面着手,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能 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生态文明 可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