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菰米研究现状及产业发展趋势
1
作者 张玉 杨狄芯芯 +3 位作者 练银银 谭斌 王梅 索化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2,共10页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 菰米作为营养均衡的无麸质全谷物食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和医学价值。该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菰米的营养成分和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菰米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维生素、酚类化合物、植物甾醇、γ-谷维素和γ-氨基丁酸等,具有抗氧化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活性。菰米现有加工方式单一,应用处于初级阶段,开展菰米新加工方式研究,拓展其应用特性是当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展望了未来我国菰米深入研究与加工应用的发展方向,未来菰米需选育优良品种、扩大种植率;菰米加工可从主食食品、休闲食品和发酵食品三大类进行研发,也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添加进食品中,提升产品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菰米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加工方式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资源中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应用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晓蓉 齐沛沛 +3 位作者 王新全 王萌 张善英 章程辉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4-170,共7页
桑资源主要包括桑叶、桑椹和桑白皮等,深入挖掘桑资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桑资源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热点如生物碱、多糖、多酚、黄酮等,并对其在预防或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食品原料及添加剂... 桑资源主要包括桑叶、桑椹和桑白皮等,深入挖掘桑资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桑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近年来桑资源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热点如生物碱、多糖、多酚、黄酮等,并对其在预防或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食品原料及添加剂、家畜饲料等领域的相关应用进行了介绍。本综述旨在对桑资源的深度加工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借鉴与参考,助力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资源 生物活性成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手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健康益处研究进展和微生物转化展望
3
作者 刘鹤鸣 吴宇箫 周爱梅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99-413,共15页
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食品,含有多糖、精油、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佛手的健康益处主要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焦虑、抗抑郁等。基于最近的研究发现,本文综述佛手中... 佛手是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食品,含有多糖、精油、黄酮类化合物、香豆素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佛手的健康益处主要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焦虑、抗抑郁等。基于最近的研究发现,本文综述佛手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健康益处,并作微生物转化展望,以便更好地指导功能性食品开发的理论研究和产业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生物活性成分 健康益处 微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籽油的超临界CO_(2)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
作者 刘美静 魏晓博 +3 位作者 余君伟 虎丽 方海田 刘慧燕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1,共6页
探究“药食同源”沙棘籽油的营养保健功效及抗氧化活性,为沙棘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超临界CO_(2)技术萃取沙棘籽油,测定基础理化指标和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法分析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水平,通过自由基清除实验... 探究“药食同源”沙棘籽油的营养保健功效及抗氧化活性,为沙棘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超临界CO_(2)技术萃取沙棘籽油,测定基础理化指标和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利用高效气相色谱法分析沙棘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和水平,通过自由基清除实验等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沙棘籽油平均得率为10.83%,所得沙棘籽油各项理化指标符合行业标准;经高效气相色谱仪共检测出18种脂肪酸,其中,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88.12%,以油酸(23.11%)、亚油酸(35.60%)和亚麻酸(28.91%)为主;总黄酮含量为27.15 mg RE/100 g,总酚含量为41.60 mg GAE/100 g;清除DPPH、ABTS和羟基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3.82、16.17、0.50 mg/mL,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超临界CO_(2)技术萃取的沙棘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和天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丰富,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籽油 超临界CO_(2)萃取 脂肪酸 生物活性成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次红枣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价值评定
5
作者 张变英 张元庆 +2 位作者 靳光 王栋才 李博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78-81,共4页
以残次红枣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以及矿物元素、霉菌、重金属评价了残次红枣的饲料特性和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残次红枣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包括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等,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0.077... 以残次红枣为研究对象,检测了其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以及矿物元素、霉菌、重金属评价了残次红枣的饲料特性和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残次红枣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包括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等,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0.0774%;残次红枣中有机酸含量高,主要为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分别为4803.81、4119.21、6140.87 mg/kg,总多酚含量1.86%,总糖含量为22.8%;残次红枣粗蛋白含量4.74%、粗脂肪含量3.03%、粗纤维含量4.56%、钙含量0.32%、磷含量0.23%、粗灰分含量2.30%;残次红枣中天门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最高,分别为0.42%和0.75%;残次红枣中钙、铁和硒含量分别为1.67×10^(3)、56.70、1.18 mg/kg;残次红枣的霉菌和重金属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成分 营养成分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在食用菌提取物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梦璐 王鹏 +5 位作者 李鑫 徐晓晓 赵帅 杨正庭 陈伟正 王庚申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4期79-84,共6页
食用菌中富含多糖、三萜、甾醇、多酚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该类物质的提取为食用菌资源的深度利用拓展了方向。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及微生物组学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生物发酵在食用菌提取物生产中的应用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食用... 食用菌中富含多糖、三萜、甾醇、多酚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该类物质的提取为食用菌资源的深度利用拓展了方向。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及微生物组学等前沿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微生物发酵在食用菌提取物生产中的应用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食用菌生物活性物质提取过程中引入微生物发酵工艺,不仅可改善提取物的生物利用度,还可有效提高目标产物产量。综述近年来微生物发酵在食用菌提取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微生物发酵在食用菌提取物生产中的作用机制、发酵食用菌提取物的种类及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理功效、食用菌提取物的市场应用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实现对食用菌提取物的全面认知,并为未来食用菌资源挖掘及其提取物生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微生物发酵 生物活性成分 合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生元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红霞 李雪利 +5 位作者 吴秀英 冯旭东 郭艳荣 姜云芸 赖孟瑄 马海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6-333,共8页
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制剂,具有安全稳定、易于储存和生产、化学结构明确等优点。本文针对后生元主要活性成分、益生功能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关于灭活的菌体细胞、菌体成分及菌体代谢产物对宿主... 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或其成分制剂,具有安全稳定、易于储存和生产、化学结构明确等优点。本文针对后生元主要活性成分、益生功能以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关于灭活的菌体细胞、菌体成分及菌体代谢产物对宿主的健康益处,总结了后生元在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道功能、缓解肥胖、维护口腔健康、预防骨质疏松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日本、美国、德国以及国内市场的后生元产品,并提出了后生元存在的挑战和新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生元 灭活菌体 活性成分 益生功能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蒿及其提取物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哲 梁芳 +2 位作者 类成通 孔祥青 王裕玉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58-162,共5页
随着健康养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用作新型饲料添加剂。艾蒿是一种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富含蛋白质、脂肪、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可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此外,艾蒿还含有挥发油、黄酮类... 随着健康养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用作新型饲料添加剂。艾蒿是一种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富含蛋白质、脂肪、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可食用纤维等营养物质。此外,艾蒿还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和多糖类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艾蒿产品可作为蛋白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具有驱赶蚊虫、抗菌、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效,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价值的植物原料,在动物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艾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蒿 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物质 动物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喷雾干燥法制备食品生物活性成分微胶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冉欢 夏晓霞 +4 位作者 赵吉春 雷小娟 李富华 曾凯芳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5,共8页
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可以预防和缓解许多慢性疾病。然而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差,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易受光、热和氧气作用分解失活,容易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在进入人体胃肠道后易降解,呈现出较低的生... 富含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性食品和膳食补充剂可以预防和缓解许多慢性疾病。然而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稳定性差,在生产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易受光、热和氧气作用分解失活,容易与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反应,在进入人体胃肠道后易降解,呈现出较低的生物利用度。制备微胶囊被认为是提高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良好策略。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其中纳米喷雾干燥法因其制备的纳米微胶囊颗粒粒径小、稳定性好、更容易渗透到靶细胞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因此,该文介绍了纳米喷雾干燥的基本原理和纳米喷雾干燥与传统喷雾干燥的区别以及制备的各类生物活性成分纳米微胶囊的应用效果,最后总结了纳米微胶囊的优点并提出了纳米喷雾干燥的局限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喷雾干燥 包埋 纳米微胶囊 生物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奶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重师 牛晨 +4 位作者 刘佳欣 卫梦瑶 王晓飞 张磊 宋宇轩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绵羊奶的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脂肪等干物质含量与钙、镁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牛奶与山羊奶。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表皮生长因子、乳铁蛋白、生物活性肽等,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同时绵羊奶在胃肠道、抗... 绵羊奶的营养成分丰富,蛋白质、脂肪等干物质含量与钙、镁等元素含量均高于牛奶与山羊奶。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表皮生长因子、乳铁蛋白、生物活性肽等,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同时绵羊奶在胃肠道、抗菌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绵羊奶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绵羊奶产业也逐渐受到行业关注并开始在国内发展,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迅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绵羊奶特质性成分的功能也逐渐被挖掘。因此,对绵羊奶的常规营养成分、特征成分、生物活性成分功能以及绵羊乳制品的加工特性与市场前景进行概述,重点分析绵羊奶中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特点,以期为探究绵羊奶的更多功能提供理论支撑和思路,推动绵羊奶的普及,促进我国奶绵羊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奶 生物活性成分 营养价值 健康 功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值化等鞭金藻固碳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楠 方静平 +1 位作者 陈必链 何勇锦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80,共13页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释放的大量CO_(2)是造成全球性气候变暖的主要诱因。气候变暖往往伴随着极端恶劣天气的发生,对人类的生活、财产和基础设施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减轻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应对全球变暖,各国纷纷设定了碳达峰和碳减排目标,并致力于对CO_(2)进行固定和资源化利用。海洋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具有生长速度快和固碳效率高的特点,集成废/污水处理和生物固碳,转化合成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高值生物活性物质的等鞭金藻固碳技术,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碳捕获和资源高值化利用的技术之一。本文首先介绍和比较了常用的CO_(2)捕获技术的优缺点,强调基于等鞭金藻的碳捕获技术的适用范围和固碳效率的优势。其次阐明了海洋等鞭金藻光合固碳机制及其与卡尔文循环、三羧酸循环等代谢通路的联系;探讨光和CO_(2)对微藻固碳能力和胞内碳流分布的影响,探究培养条件、光生物反应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藻株等影响等鞭金藻固碳效率的因素。最后,概述了等鞭金藻光合固碳与岩藻黄素、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高值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关系,为精深加工、开发高值化等鞭金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推动等鞭金藻固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协同推进节能减排,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等鞭金藻 固碳 高值化生物质 碳代谢 效率 生物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类水果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江南 赵希娟 焦必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28-340,共13页
目前,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尽管有许多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但都有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能够有效预防癌症发生的天然产物。研究表明食用柑橘类水果可降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其抗... 目前,癌症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因。尽管有许多不同的癌症治疗方法,但都有严重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寻找能够有效预防癌症发生的天然产物。研究表明食用柑橘类水果可降低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其抗癌作用可归因于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综述了柑橘类水果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发挥抗癌效应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相应分子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归纳。柑橘作为具有高药用价值的重要水果之一,深入研究其抗癌功效及其分子机理将有助于其产业价值的提升,并为将柑橘类水果加工开发成具有化学预防癌症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基础。随着柑橘类水果中的抗癌活性成分和抗癌作用机理研究的日趋明朗,其作为抗癌天然产物来源运用于临床癌症治疗指日可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抗癌 生物活性成分 抗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的药理学作用及其在食品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毛琳 余黎 +6 位作者 许增智 王靖仪 郭鹏 刘明扬 孙宗宇 史雪盟 许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25-438,共14页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inn.)或小决明(Cassia.tora Linn.)的干燥成熟的种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降压降脂、保肝护肝、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学功效,且其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在医学与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决明子是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inn.)或小决明(Cassia.tora Linn.)的干燥成熟的种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降压降脂、保肝护肝、抗糖尿病等多种药理学功效,且其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在医学与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从决明子的生物活性成分、药理学作用、毒性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等方面对决明子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同时,讨论了目前决明子研究中出现的新挑战和可能的发展方向。在决明子未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关注萘并吡酮类和多糖类的药理作用及其改善眼病的作用机制,重点加强决明子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相关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本文为决明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生物活性成分 药理学作用 毒性 食品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活性成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湫蓉 李延辉 +2 位作者 张丽 李新 王金明 《中国果菜》 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
黑木耳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身体的抵御能力,如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等。本文综述了黑木耳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指出了黑木耳的开发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黑木耳 生物活性成分 功能特性 提取工艺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窝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小依 方佳豪 +6 位作者 郭怡君 李秋实 袁满 张晨曦 林小仙 王东亮 成向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7-374,共8页
燕窝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滋补品,具有免疫调节、抗炎、促进子代智力发育、神经保护、调节肠道菌群等活性,但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和机制尚不清晰。该文综述了燕窝的基本组成与活性成分、燕窝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发现燕窝中的... 燕窝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天然滋补品,具有免疫调节、抗炎、促进子代智力发育、神经保护、调节肠道菌群等活性,但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和机制尚不清晰。该文综述了燕窝的基本组成与活性成分、燕窝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发现燕窝中的活性成分如唾液酸、蛋白质、聚糖可通过神经营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调控等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结合燕窝消化吸收特性,指出了肠-脑轴是燕窝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途径。最后对燕窝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燕窝的进一步研究和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神经保护 活性成分 肠脑轴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枣种子性状及生物活性成分综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思琪 张文臣 +4 位作者 杨柳 张海旺 王洪江 付庆新 陈光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2,共6页
为深入发掘辽西地区酸枣种质资源,筛选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资源类型,本试验以4个优良酸枣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的横径、纵径、百粒重、总皂苷、生物碱、黄酮、脂肪酸等14个主要性状及生物活性成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 为深入发掘辽西地区酸枣种质资源,筛选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的资源类型,本试验以4个优良酸枣为研究对象,测定种子的横径、纵径、百粒重、总皂苷、生物碱、黄酮、脂肪酸等14个主要性状及生物活性成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酸枣品种中,优系2的出仁率最高,达23.15%,优系1虽然种核最大、重量最高,但出仁率最低,仅10.02%,4个酸枣品种种子均有双仁现象。优系2的总糖、黄酮、总酚含量最高,优系1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优系3的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优系4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平均隶属函数值依次为:优系2>优系1>优系3>优系4。14个指标变异系数在4%~46%之间,总糖、总酚的变异系数小于10%,生物碱、总皂苷、核百粒重、双仁率、黄酮、出仁率的变异系数较大。种核横径、种核纵径、两径均值、核型指数、核百粒重、仁百粒重、总皂苷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经隶属函数法确定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优系2、优系1、优系3、优系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 种子性状 生物活性成分 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海藻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17
作者 孙怡 李帅 +3 位作者 谭昇 杨宇峰 李大刚 闵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40-2450,共11页
中国海岸线长,大型海藻种类丰富,包含红藻、褐藻和绿藻。主要的栽培种类有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等。近年来,中国大型海藻年产量约在1 940万t。大型海藻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多糖... 中国海岸线长,大型海藻种类丰富,包含红藻、褐藻和绿藻。主要的栽培种类有海带、裙带菜、紫菜、龙须菜等。近年来,中国大型海藻年产量约在1 940万t。大型海藻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富含蛋白质、脂肪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多糖、多酚、卤代化合物、萜类等功能性成分,这些功能性成分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皆有益处,且能减少反刍动物甲烷排放,缓解全球变暖,具有无残留、无耐药性的特点,在成为绿色、功能性饲料或饲料添加剂方面极具潜力。作者就大型海藻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以及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环境调控、改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提升生产性能以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大型海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海藻 营养价值 生物活性成分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1年以上的母乳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任琦琦 张永久 +3 位作者 蒋士龙 李凯风 李菊芳 解庆刚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2,共6页
文章系统性综述哺乳期超过1年的母乳中营养素含量,了解营养成分在哺乳期的纵向变化,为长时间母乳喂养提供支持。检索并筛选1970~2022年发表的16篇研究文章,数据汇总成3个哺乳期:0~6月、7~12月和12月以上。结果显示母乳中多数营养素含量... 文章系统性综述哺乳期超过1年的母乳中营养素含量,了解营养成分在哺乳期的纵向变化,为长时间母乳喂养提供支持。检索并筛选1970~2022年发表的16篇研究文章,数据汇总成3个哺乳期:0~6月、7~12月和12月以上。结果显示母乳中多数营养素含量在0~6月哺乳期时最高。哺乳期12月以上的母乳中脂肪、总脂肪酸、HMOs、钠、铜、s IgA、IgG、C4和溶菌酶的含量,以及母乳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哺乳期7~12月时。哺乳期12月以上的母乳中铁、锌、维生素C、乳铁蛋白和IgM的含量与哺乳期7~12月无统计学差异。哺乳期12月以上的母乳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镁、钾、锰和C3的含量相对下降,但含量接近7~12月。基于现有研究,哺乳期超过1年的母乳营养成分依旧充足,尤其是母乳中活性物质的含量在延长哺乳期稳定或上升的研究更为延长母乳喂养提供论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 延长哺乳期 营养素 活性物质 免疫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OSA淀粉构建Pickering乳液及其释放特性研究
19
作者 孙媛媛 秦志良 +2 位作者 梁世濠 黄霭珺 司徒文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68-74,共7页
淀粉作为Pickering乳液的常用载体材料,在生物活性物质输送中有较广泛的应用。针对淀粉链结构对其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本研究以普通玉米淀粉(Corn)和蜡质玉米淀粉(Waxy)为原料,先经辛烯基琥珀酸(OSA)改性后,再分别经酸降解(Acid Degrad... 淀粉作为Pickering乳液的常用载体材料,在生物活性物质输送中有较广泛的应用。针对淀粉链结构对其Pickering乳液的影响,本研究以普通玉米淀粉(Corn)和蜡质玉米淀粉(Waxy)为原料,先经辛烯基琥珀酸(OSA)改性后,再分别经酸降解(Acid Degradation,AD)或酸热复合降解(Acid-heat Composite Degradation,AH)获得4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淀粉基材料,并制备相应的Pickering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排阻色谱法对材料结构进行表征,并对相应的Pickering乳液的粒径、ζ-电位及释放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酸降解得到的辛烯基琥珀酸玉米淀粉酯(OSA-AD-Corn)具有一定的有序结构,且短链分子数量约为90.7%±0.02%,链长分布更为均匀。受链结构影响,OSA-AD-Corn Pickering乳液具有较小的尺寸和较大的表面电位。在后续的模拟消化实验中,该乳液在模拟小肠部位释放的游离脂肪酸达42.86%±0.54%。在功能因子控释方面,OSA-AD-Corn Pickering乳液可稳定递送姜黄素,在模拟胃液和小肠液中的释放率分别为52.48%±0.42%和27.98%±0.22%,相较于其他淀粉基载体材料,能控制更多的功能因子递送在小肠部位。本研究结果为活性功能因子的生物高效利用提供合适的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淀粉基Pickering乳液 功能因子控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20
作者 李艳艳 冯俊涛 +1 位作者 张兴 胡林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6,140,共5页
综述了苦豆子的生物碱、黄酮等几类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描述了其活性成分的医药药理活性和杀虫、杀菌作用等农用活性等多方面的研究应用概况;简要讨论了苦豆子农用杀菌活性研究中存在的成分分离和机理研究等问题,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综述了苦豆子的生物碱、黄酮等几类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描述了其活性成分的医药药理活性和杀虫、杀菌作用等农用活性等多方面的研究应用概况;简要讨论了苦豆子农用杀菌活性研究中存在的成分分离和机理研究等问题,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对量子农药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苦豆子 生物活性 植物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活性成分 应用概况 杀菌作用 机理研究 成分分离 活性研究 生物碱 农药学 农用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