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钢轨修复的不同槽型接触轮砂带打磨接触行为及材料去除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江 樊文刚 +3 位作者 吴志伟 张峻瑞 王征 马腾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掌握不同槽型接触轮砂带对钢轨打磨接触行为及材料去除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橡胶接触特性,建立X齿型、锯齿型和人字型3种典型接触轮砂带打磨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槽型特征对接触轮-钢轨静态接触行为和动态冲击应力的影响机制;通过钢... 为掌握不同槽型接触轮砂带对钢轨打磨接触行为及材料去除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橡胶接触特性,建立X齿型、锯齿型和人字型3种典型接触轮砂带打磨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不同槽型特征对接触轮-钢轨静态接触行为和动态冲击应力的影响机制;通过钢轨砂带打磨试验,对比研究3种槽型接触轮的材料去除特性。结果表明:3种槽型接触轮与钢轨的接触区域整体均呈椭圆形态,符合赫兹接触理论,内部接触形态则随槽型特征呈现为块状分布;接触区域应力分布总体符合弹性半空间接触理论,但在接触块边缘会出现应力集中;X齿型接触轮和人字型接触轮因齿尖和齿槽结构的存在而具有较高的材料去除能力,同等打磨条件下X齿型接触轮较平型接触轮的材料去除能力提高了79%;顺磨条件下的材料去除能力高于逆磨,以X齿型接触轮为例,顺磨比逆磨的材料去除能力提高了22.7%;X齿型和人字型接触轮砂带打磨的噪声、振动、粗糙度、平均电流均较高,锯齿型接触轮具有较低的振动、粗糙度及平均电流,平型轮则具有较低的噪声和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砂带 橡胶接触轮 齿槽 材料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浅水三角洲砂体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9
2
作者 邓文龙 叶泰然 +3 位作者 纪友亮 周勇 万宏峰 任钰涛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66,共22页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 川西新场构造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砂体分布广泛、砂体类型多样且厚度差异较大,导致气藏层间隔层、层内夹层分布不均,储集层分布非均质性强烈,因此需对储集砂体沉积微相与砂体分布特征及砂体结构展开精细研究,为下一步储集层预测和气藏高效开发奠定基础。作者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岩心、测(录)井、三维地震、分析测试等资料,系统阐明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砂体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次之,河道砂体侧向迁移频繁,垂向多期叠置、横向上广覆连片。不同位置水下分流河道特征差异大,结合其典型特征,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进一步细分为削截型水下分流河道和完整型水下分流河道。总结出研究区共发育2大类9小类砂体垂向叠置样式和3种侧向接触样式。砂体结构特征和发育样式主要受基准面升降、河流能量控制。最终建立了川西新场构造带须二段沉积微相及砂体结构发育模式,这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气藏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结构 叠置样式 接触关系 浅水三角洲前缘 上三叠统 须家河组 新场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机器人砂带磨抛材料去除深度预测模型及试验研究
3
作者 蔡鸣 朱光 +3 位作者 李论 赵吉宾 王奔 王正佳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0-107,共8页
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磨抛过程中曲率半径对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中型面精度的影响,开展基于多曲率半径镍基高温合金的机器人磨抛加工试验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曲率半径的试验件的磨抛加工性,对不同曲率半径的镍基高温合金试验件进行砂带磨抛... 针对复杂曲面零件的磨抛过程中曲率半径对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中型面精度的影响,开展基于多曲率半径镍基高温合金的机器人磨抛加工试验研究。主要探究不同曲率半径的试验件的磨抛加工性,对不同曲率半径的镍基高温合金试验件进行砂带磨抛加工设置相应的砂带粒度和磨抛工艺参数,采集试验件的材料去除深度,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曲率半径的变化对材料去除深度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曲率半径由大到小的变化中,材料去除深度也随之增加,即材料去除深度与曲率半径呈负相关关系。基于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提出关于砂带粒度、进给速度、接触力、工件曲率半径等影响因素的机器人砂带磨抛材料去除深度预测模型,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45μm,准确率达到91.04%,预测误差区间为–5.34~4.57μm,并对预测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表明该预测模型可为实际机器人砂带磨抛加工前期工艺参数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曲面 砂带磨抛 曲率半径 摩抛接触力 材料去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岩接触带胶结充填体早期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明旭 许梦国 +1 位作者 程爱平 王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为研究胶结充填体早期强度时的矿岩接触带力学作用机理,根据不同充填体情况下的矿房矿柱受力特点简化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分析矿岩顶板和矿柱的力学作用机理并进行了相关的模拟实验。选用没有强度的橡皮泥作为早期强度的胶结充填体,通过... 为研究胶结充填体早期强度时的矿岩接触带力学作用机理,根据不同充填体情况下的矿房矿柱受力特点简化了相应的力学模型,分析矿岩顶板和矿柱的力学作用机理并进行了相关的模拟实验。选用没有强度的橡皮泥作为早期强度的胶结充填体,通过电阻应变仪对接触带内置电阻应变片和表壁粘贴电阻应变片的应变值进行比较,分析在不断加载过程中接触带及各处的应变变化情况,同时进行数值模拟的相关验证工作。结果表明,在荷载作用下接触带处拉压应力发生突变,挤压造成充填体内部向中心区域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岩 充填体 接触带 橡皮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接触条件下圆弧齿同步带啮合传动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菲 李伟 +1 位作者 闫钰锋 李凯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499,共4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过程中皮带齿与带轮齿的啮合过程。在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与边界条件非线性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计算出同步带在较大负载下以不同加速度拖动负载运行时的应力分布及带齿... 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圆弧齿同步带传动过程中皮带齿与带轮齿的啮合过程。在同时考虑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与边界条件非线性的情况下,采用非线性分析软件ABAQUS计算出同步带在较大负载下以不同加速度拖动负载运行时的应力分布及带齿变形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对传动精度的影响,为圆弧齿同步带在精密机械传动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方法 同步带 非线性 ABAQ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窑托轮对轮带最佳支承角的有限元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学军 肖友刚 +1 位作者 王梅松 赵先琼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0,共3页
针对回转窑的结构特点 ,在求得轮带接触压力分布的基础上 ,建立了轮带支承角的有限元优化模型。运用ANSYS6 .1对轮带支承角进行了有限元优化 ,得出了优化前后轮带的应力分布规律。优化结果表明 :轮带支承角有限元优化能显著减少轮带变... 针对回转窑的结构特点 ,在求得轮带接触压力分布的基础上 ,建立了轮带支承角的有限元优化模型。运用ANSYS6 .1对轮带支承角进行了有限元优化 ,得出了优化前后轮带的应力分布规律。优化结果表明 :轮带支承角有限元优化能显著减少轮带变形及最大等效应力 ,且轮带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对轮带支承角的变化非常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轮带 接触应力分布 支承角 有限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赫兹接触的钢轨砂带打磨温度建模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文玺 李建勇 +1 位作者 樊文刚 聂蒙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1-146,共6页
钢轨砂带打磨过程会生成大量磨削热,热量堆积易导致钢轨温度持续升高而影响打磨质量。为揭示打磨温度与工艺参数间关系,针对钢轨砂带打磨弹性-曲面接触特点,从瞬时点热源温度场理论出发,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单接触轮及多接触轮... 钢轨砂带打磨过程会生成大量磨削热,热量堆积易导致钢轨温度持续升高而影响打磨质量。为揭示打磨温度与工艺参数间关系,针对钢轨砂带打磨弹性-曲面接触特点,从瞬时点热源温度场理论出发,结合弹性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单接触轮及多接触轮的磨削温度数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温度曲线沿时间、轨向位置的变化过程。将结果与现有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一步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砂带打磨过程各点温度呈快速升温、缓慢降温趋势;提高列车打磨速度、增加磨头接触轮数量和接触轮间距能有效缓解热量累积;以60kg/m钢轨为例,R13弧段为易烧伤区域,须依据理论模型制定适当的打磨工艺参数避免钢轨打磨时发生轨面发蓝、灼伤等二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砂带 赫兹接触 温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式啮合介质齿轮传动接触强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樊智敏 李慧敏 高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2856-2860,共5页
基于Merritt理论,建立了带式啮合介质齿轮传动的简化接触模型,为这种传动金属轮齿与非金属带构成的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特性与润滑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运用接触有限元法,与同参数同工况的普通渐开线齿轮的最大接触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基于Merritt理论,建立了带式啮合介质齿轮传动的简化接触模型,为这种传动金属轮齿与非金属带构成的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特性与润滑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运用接触有限元法,与同参数同工况的普通渐开线齿轮的最大接触应力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于柔性介质带的存在,带式啮合介质齿轮的接触应力降低。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介质带性能参数对齿轮传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带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影响该传动接触强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介质带 接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入岩-接触变质带储层空间类型及展布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建伟 戴俊生 +1 位作者 叶绍东 张亚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8,共7页
针对侵入岩及其烘烤接触变质带矿物组分复杂、相带边界不明显、储层空间类型多样化、非均质性强、成藏模式难以建立的难题,在镜下观察、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对高邮凹陷北斜坡区存在的多期次侵入岩及其接触变质带... 针对侵入岩及其烘烤接触变质带矿物组分复杂、相带边界不明显、储层空间类型多样化、非均质性强、成藏模式难以建立的难题,在镜下观察、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测井解释的基础上,对高邮凹陷北斜坡区存在的多期次侵入岩及其接触变质带进行了相带划分和储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侵入体由内向外分为中心相、边缘相和边外相,不同相带内发育不同的储层空间类型,以边缘相带内储层类型发育最为丰富,但非均质性最强;储层物性的差异不仅受控于相带、岩石类型和变质程度,同时也与侵入岩的厚度、规模、侵入角度、深度和原岩类型有关。总体上,边缘相物性最好,中心相最差,边外相中等,且上套侵入岩物性好于下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侵入岩-接触变质带 相带 储层物性 变质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沉积物取样器的楔形密封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世海 刘童祺 +1 位作者 卞如冈 张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2-658,共7页
楔形块密封属于接触式静密封范畴,其原理是在楔形块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楔形块和取样筒接触面在深海取样过程中产生闭合的密封环带,阻止介质流出,从而达到密封和保压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楔形块结构优化和... 楔形块密封属于接触式静密封范畴,其原理是在楔形块上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楔形块和取样筒接触面在深海取样过程中产生闭合的密封环带,阻止介质流出,从而达到密封和保压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方法开展了楔形块结构优化和密封环带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优化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较好,可以保持样品的原位压力并有效地阻止样品泄漏;该结构比传统的密封结构具有更好的保压能力,是一种能够适应全海深沉积物取样的新型密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样器 楔形块 原位取样 密封环带 接触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带磨削静态接触理论建模与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建勇 程继发 +1 位作者 樊文刚 吕洪宾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130,共6页
针对砂带表面磨粒与工件微观静态接触行为问题,提取了砂带表面形貌特征并重建,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包含打磨压力、压入深度、磨粒刃端曲率半径、攻角等参量的静态接触理论模型,研究了磨粒与工件表面接触区域和接触应力分布规律.通过... 针对砂带表面磨粒与工件微观静态接触行为问题,提取了砂带表面形貌特征并重建,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包含打磨压力、压入深度、磨粒刃端曲率半径、攻角等参量的静态接触理论模型,研究了磨粒与工件表面接触区域和接触应力分布规律.通过有限元仿真对不同打磨压力下的接触应力、接触面积和压入深度进行了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误差范围内仿真值与理论值吻合,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磨粒与工件表面接触应力、接触面积和压入深度随打磨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于250N时趋于稳定,同样接触磨粒数目逐渐增多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带磨削 磨粒 微观接触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赫兹接触的钢轨砂带打磨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文玺 李建勇 +1 位作者 樊文刚 刘月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0,共6页
根据钢轨砂带打磨作业原理,将钢轨与砂带的接触状态视为2个自由曲面接触;运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砂带与钢轨的接触模型,计算分析接触区域的形状、面积及其上的压力分布;将砂带上的磨粒简化为球顶圆锥模型,推导出磨粒切入深度与打磨压力间... 根据钢轨砂带打磨作业原理,将钢轨与砂带的接触状态视为2个自由曲面接触;运用赫兹接触理论建立砂带与钢轨的接触模型,计算分析接触区域的形状、面积及其上的压力分布;将砂带上的磨粒简化为球顶圆锥模型,推导出磨粒切入深度与打磨压力间的数学关系,从单颗磨粒受力分析计算整个接触区域的切向力分布,进而建立钢轨砂带打磨功率的预测模型。在综合试验平台上进行36+号陶瓷磨料砂带打磨U71Mn钢轨圆环的试验,试验结果与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对比表明,打磨功率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平均仅相差2.02%,证明了打磨功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以60kg·m^(-1)钢轨砂带打磨为例,采用预测模型分析打磨功率与砂带速度配比对打磨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打磨宽度虽由接触压力直接决定,但仍受打磨功率的约束,在同样打磨功率下,曲率半径为300mm弧段可调整的打磨宽度范围最广,80mm弧段次之,13mm弧段最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砂带 打磨功率 赫兹接触 打磨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钢轨砂带打磨的砂带磨耗过程建模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玺 李建勇 +1 位作者 樊文刚 何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7,共7页
为揭示砂带服役寿命与打磨工艺参数之间的作用关系,针对钢轨砂带打磨中曲面、弹性接触特点,基于Archard方程和弹性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面向钢轨砂带打磨的砂带磨耗过程模型.由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接触压力、砂带速度、打磨列车速度、轨... 为揭示砂带服役寿命与打磨工艺参数之间的作用关系,针对钢轨砂带打磨中曲面、弹性接触特点,基于Archard方程和弹性赫兹接触理论,建立了面向钢轨砂带打磨的砂带磨耗过程模型.由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接触压力、砂带速度、打磨列车速度、轨面曲率半径以及磨粒出刃高度均方差下的磨耗高度、砂带服役寿命曲线.并通过与现有砂带磨损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砂带表面磨耗轮廓线呈半椭球形,砂带寿命随接触压力、砂带速度的增加均呈指数形式降低,随打磨车速度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以60 kg/m钢轨为例,相同工艺条件下,打磨R13弧段较打磨R80、R300弧段时,砂带磨耗明显加剧;在钢轨表面粗糙度允许范围内,较大的磨粒出刃高度均方差有利于延长砂带的服役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砂带磨削 磨粒磨耗 赫兹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接触式管径自适应管道焊缝探伤系统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璘志 陈琪 严寒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149,共3页
针对不同管径的管道对接焊缝在线探伤的需要,考虑工件外形存在的圆柱度不一致的形面误差对超声波探头接触间隙稳定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接触式管径自适应探伤系统,使超声波始终沿工件法线方向入射。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管道对接焊缝探伤软... 针对不同管径的管道对接焊缝在线探伤的需要,考虑工件外形存在的圆柱度不一致的形面误差对超声波探头接触间隙稳定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接触式管径自适应探伤系统,使超声波始终沿工件法线方向入射。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管道对接焊缝探伤软件系统,实现了焊接现场的管道焊缝超声探伤的自动化。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高了对接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质量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 自适应 管道焊缝 超声探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传动系统的多体动力学建模与接触振动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姚廷强 迟毅林 +1 位作者 黄亚宇 谭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4945-4950,共6页
结合刚性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方法,提出带传动系统的多体接触的相对坐标递推动力学建模的新方法。以等效的柔性连接力来描述带的柔性变形,结合带体单元结点的相对坐标和面-面接触方法,建立了带传动系统的多体动态接触动力学模型。以平... 结合刚性有限元法和多体动力学方法,提出带传动系统的多体接触的相对坐标递推动力学建模的新方法。以等效的柔性连接力来描述带的柔性变形,结合带体单元结点的相对坐标和面-面接触方法,建立了带传动系统的多体动态接触动力学模型。以平带传动系统为例,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柔性带的柔性效应,带体单元与传动轮之间的动态接触、转速、摩擦等因素,分析出带传动系统的横向振动位移、弯矩、动态接触力和张紧力等动力响应特性和接触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新方法能有效地计算带传动系统的柔性带的振动特性和接触动力响应等动力学响应特性,为带传动系统的动态设计与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传动系统 相对坐标 递推方程 接触振动 刚性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curDyn的汽车同步带传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曹忠亮 胡清明 +1 位作者 杨英东 郭建华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52-656,共5页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汽车梯形齿同步带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同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结合同步带传动特点,研究了不同的初始张力、转速以及传动负载对传动过程中同步带的等效应力的影响规律,为汽车梯形齿同步带的结构设计与... 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建立汽车梯形齿同步带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同时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结合同步带传动特点,研究了不同的初始张力、转速以及传动负载对传动过程中同步带的等效应力的影响规律,为汽车梯形齿同步带的结构设计与优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带 动态特性 虚拟样机 刚柔耦合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气门过渡曲面砂带抛光过程接触状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阎秋生 宋亚楠 +1 位作者 高伟强 孔海朋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54-2558,共5页
采用砂带抛光方式加工发动机气门颈部过渡曲面,分析了气门过渡曲面抛光加工的特点,建立了气门过渡曲面砂带抛光的运动模型和接触状态模型。气门过渡曲面抛光加工过程中抛光点工件线速度剧烈变化以及砂带导轮轴与工件接触状态多变,影响... 采用砂带抛光方式加工发动机气门颈部过渡曲面,分析了气门过渡曲面抛光加工的特点,建立了气门过渡曲面砂带抛光的运动模型和接触状态模型。气门过渡曲面抛光加工过程中抛光点工件线速度剧烈变化以及砂带导轮轴与工件接触状态多变,影响了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表面加工质量。研究了气门过渡曲面与砂带弹性导轮的运动接触状态与变化规律,理论计算了抛光加工过程去除量的变化曲线,进行了气门过渡曲面加工实验,并分段测取了材料去除量,其变化趋势与理论计算曲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门 颈部曲面 砂带抛光 动态弧长 弹性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砂带平面磨削平面度的试验研究
18
作者 罗重常 许世良 +1 位作者 刘禄祥 周炼红 《湖南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2期56-61,共6页
本文根据大量的试验资料,对砂带平面磨削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这些措施对提高190型柴油机缸盖砂带磨削平面度是很有效的,一次切除0.8mm余量,平面度为0.011~0.013mm.
关键词 砂带 平面磨削 平面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建设及推广策略 被引量:17
19
作者 陈鹏 陈英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7,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建设及推广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内涵包括武术文化的吸引力、武术传承的延续力、武术内核的感召力、武术精神...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建设及推广策略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软实力内涵包括武术文化的吸引力、武术传承的延续力、武术内核的感召力、武术精神的民族向心力、武术技艺的审美力、武术技能的创新力六部分。要夯实中国武术软实力内涵建设应以优化创新推广策略为着力点,从五方面入手:建立完善各层级武术对外交流机构,夯实武术和谐软环境;以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主导,构筑武术宣传推广软环境;加大武术理论研究,诠释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对外交往 武术软实力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在新疆白杨河铀矿床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志新 徐清俊 +2 位作者 白小虎 叶发旺 张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2-37,共6页
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是云母族矿物的重要光谱参数,与矿物的形成温度密切相关,通常用来指示可能的矿化/热液中心。使用 Field Spec4 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新疆白杨河铀矿床地表进行光谱测试与分析,发现矿床主要蚀变矿物伊... 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是云母族矿物的重要光谱参数,与矿物的形成温度密切相关,通常用来指示可能的矿化/热液中心。使用 Field Spec4 可见光-短波红外地面非成像光谱仪对新疆白杨河铀矿床地表进行光谱测试与分析,发现矿床主要蚀变矿物伊利石结晶度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矿床北缘接触带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变化范围为0. 7~2. 0,大部分伊利石结晶度大于1. 0,少部分小于1. 0;矿床南缘接触带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变化范围为0. 3~1. 0,多数伊利石结晶度小于0. 7,矿床北缘接触带伊利石结晶度明显大于南缘接触带,同时矿床北缘接触带为铀矿化富集部位,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可以推断北缘接触带为矿床可能的矿化/热液中心,这可以为白杨河铀矿床铀矿勘探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红外伊利石结晶度 白杨河铀矿床 接触带 矿化/热液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