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形束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荣森 高飞 +2 位作者 李颖超 石校伟 李雅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84-1485,共2页
目的结合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RO-MAX3DCBCT和Heliodent Vario数字X线设备对40例临床疑似牙根折裂患者分别进行锥形束CT和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和图像分析,并对这两种方法发现... 目的结合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锥形束CT(CBCT)在牙根折裂诊断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RO-MAX3DCBCT和Heliodent Vario数字X线设备对40例临床疑似牙根折裂患者分别进行锥形束CT和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和图像分析,并对这两种方法发现牙根折裂的灵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CBCT影像在40例患者中检查出折裂线38例,数字X线根尖片检查出折裂线8例。CBCT能够发现常规X线根尖片不能检知的牙根折裂,且能够清晰显示牙根折裂的部位和折裂的形式,其发现牙根折裂的灵敏度显著高于X线根尖片(P=0.0000)。结论 CBCT能够立体显示牙根折裂的位置和方向,检知牙根折裂的灵敏度高于常规根尖片,有利于牙根折裂的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治疗学 根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早期诊断牙根纵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闫雪冰 彭红 +2 位作者 刘利 宋爱平 孙凤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对牙根纵裂(简称根裂)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3颗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是否存在根裂影像,分别记录为明确根裂、可疑或非根裂。...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对牙根纵裂(简称根裂)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3颗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是否存在根裂影像,分别记录为明确根裂、可疑或非根裂。根裂的CT诊断标准为:至少连续2个牙根断面上可见明显的低密度裂隙影或折断片明显移位。结果:CBCT显示23颗患牙中明确根裂17颗,可疑4颗,非根裂2颗。17颗明确根裂患牙均经拔除证实;4颗可疑患牙经4~6月观察后亦拔除并确诊为根裂;CT图像未见根裂表现的2颗患牙经临床证实无根裂。经拔除后确诊根裂的21颗患牙中,活髓牙10颗,已牙髓治疗的无髓牙11颗。CBCT的诊断敏感度为81%。结论:锥形束CT有助于牙根纵裂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X线根尖片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和曲面体层片用于牙根折裂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健 张浩伟 +3 位作者 吴贾涵 李绍岳 黄丽佳 杨萍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与曲面体层片(OPG)检查在根折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研究30名患者的31颗根折裂患牙的OPG和CBCT检查结果。结果在31颗牙根折裂患牙中,OPG能明确诊断的有23颗牙齿,而CBCT能明确诊断所有患牙。结论从CBCT图像... 目的评价锥形束CT(CBCT)与曲面体层片(OPG)检查在根折病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研究30名患者的31颗根折裂患牙的OPG和CBCT检查结果。结果在31颗牙根折裂患牙中,OPG能明确诊断的有23颗牙齿,而CBCT能明确诊断所有患牙。结论从CBCT图像上能清晰辨别牙根纵折裂纹和纵折区牙槽骨的变化,对于根折的早期诊断意义优于OP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折裂 曲面体层片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与根尖牙片诊断牙根折裂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小乐 缪建林 +2 位作者 丁水清 陈建荣 李东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7-1039,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锥形束CT与根尖牙片在根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拔牙或外科探查证实的35例(37个患牙)根折裂患者,均作CBCT和根尖牙片检查,对比分析图像。结果:37个患牙中,CBCT在检出根折35个,根尖牙片检出折裂线16个。结论:C... 目的:对比分析锥形束CT与根尖牙片在根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拔牙或外科探查证实的35例(37个患牙)根折裂患者,均作CBCT和根尖牙片检查,对比分析图像。结果:37个患牙中,CBCT在检出根折35个,根尖牙片检出折裂线16个。结论:CBCT检知牙根折裂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根尖牙片,能清晰显示根折位置及类型,对临床制定根折治疗方案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 计算机体层成像 根管治疗 牙根折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牙根纵裂的锥形束CT诊断 被引量:10
5
作者 宁放 余强 曹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早期牙根纵裂(简称"根裂")的锥形束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判断是否存在根裂影像。早期根裂的CBCT诊断标准为:... 目的:结合临床表现和常规X线根尖片,探讨早期牙根纵裂(简称"根裂")的锥形束CT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检查可疑为根裂且通过X线根尖片不能确诊的患牙,拍摄锥形束CT(CBCT)判断是否存在根裂影像。早期根裂的CBCT诊断标准为:至少连续2个牙根断面上可见明显的低密度裂隙影或折断片明显移位。结果:所有病例经截根术和拔除患牙证实为牙根纵裂与CBCT检查诊断完全一致,CBCT能够发现常规X线根尖片不能检知的根裂,且能够清晰显示牙根折裂的部位。结论:CBCT能够立体显示根裂的位置和方向,有助于牙根纵裂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X线根尖片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锥形束CT诊断牙根纵裂准确性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翟菲 祈森荣 侯本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比较2种锥形束CT(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准确性,评估根充物、观察面、牙根观察位置对CBCT诊断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单根恒下颌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牙根置于人下颌骨标本第一前磨牙牙槽窝内,根据先后不同处理步骤依次拍摄4次大视野及... 目的比较2种锥形束CT(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准确性,评估根充物、观察面、牙根观察位置对CBCT诊断的影响。方法纳入20例单根恒下颌前磨牙作为研究对象,牙根置于人下颌骨标本第一前磨牙牙槽窝内,根据先后不同处理步骤依次拍摄4次大视野及小视野CBCT,记录下列4种情况:无根纵裂+无根充物、无根纵裂+热牙胶根充、有根纵裂+无根充物、有根纵裂+热牙胶根充。2名牙体牙髓科主治医师对结果进行判读。结果 1)无论根管内是否存在根充物,小视野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大视野CBCT(P<0.05)。2)根管内存在根充物时,小视野CBCT及大视野CBCT正确诊断根纵裂的部位均是在轴位根尖1/3区。结论不论根管内是否存在根充物,小视野CBCT均是诊断牙根纵裂的最佳选择。根管内存在根充物时,CBCT根尖1/3受伪影影响最小,诊断牙根纵裂的灵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锥形束CT 根管充填 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髓牙根纵裂的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范亚贤 李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讨无髓牙(即经过根管治疗的牙)根纵裂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方法 14例患牙经影像学检查、翻瓣或拔除等方法确诊的根纵裂无髓牙,回顾性分析其病史、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4例确诊患牙中,磨牙6颗,前磨牙4颗,前牙4颗。1... 目的探讨无髓牙(即经过根管治疗的牙)根纵裂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方法 14例患牙经影像学检查、翻瓣或拔除等方法确诊的根纵裂无髓牙,回顾性分析其病史、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14例确诊患牙中,磨牙6颗,前磨牙4颗,前牙4颗。14例患牙均有牙冠修复(其中10例有桩核)。14例牙周探诊均可及局限性的深牙周袋(≥7 mm),根尖片表现以牙槽骨垂直吸收为主。5例患者有锥形束CT检查,其中1例通过CT直接诊断为根纵裂。结论无髓牙根纵裂的诊断可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髓牙 根纵裂 诊断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钙化根管的治疗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婷 陈度 +2 位作者 苗雷英 谢思静 汤旭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531,共7页
目的利用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获得钙化根管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采用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2例前牙钙化根管的治疗。术前使用锥形束CT(CBCT)扫描患者上颌牙,建立三维牙体硬组织根管系统模型;制取患者上颌印模,三... 目的利用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获得钙化根管治疗的新方法,并评估其准确性。方法采用激光熔融数字化导板技术辅助2例前牙钙化根管的治疗。术前使用锥形束CT(CBCT)扫描患者上颌牙,建立三维牙体硬组织根管系统模型;制取患者上颌印模,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型,整合CBCT及三维扫描数据,通过Mimics 19.0及3-matic 11.0软件设计开髓路径,使用钴铬合金激光熔融法打印导板,在根管导板引导下开髓及打通钙化段根管,完成根管治疗。测量术前开髓设计路径和术后实际路径的位置和角度偏差。结果2例患牙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病例1的开髓角度偏差为1.77°,钻基底偏差为0.403~0.497 mm,钻尖端偏差为0.433~0.537 mm。病例2的角度偏差为3.26°,钻基底偏差为0.183~0.347 mm,钻尖端偏差为0.310~0.463 mm。结论钴铬合金激光熔融根管导板辅助建立根管通道是治疗钙化根管的有效方法,可作为钙化根管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根管治疗 激光熔融导板 钙化根管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诊断牙根纵裂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章锦花 潘洁 +1 位作者 孙志鹏 王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3-33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 目的:研究不同根管内容物对口腔颌面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诊断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因正畸治疗或牙周病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单根管干燥离体牙24颗,沿釉牙骨质界去除牙冠,进行根管和桩道预备后制备为研究样本。将24个样本分为两组,每组12个。A组为对照组(无VRF组),根据根管内容物分为5个亚组: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和金钯桩组;B组为实验组(VRF组),亚组分组同上。VRF组使用统一方法制备为VRF模型,以专用根管钉使牙根发生颊舌向完全裂开后再粘接复位;对照组不进行模拟VRF的操作。钛桩和金钯桩根据根管预备情况个性制作,通过X线检查确认桩与根管壁的密合性。所有样本均置于猪下颌骨牙槽窝中进行CBCT扫描,由经验丰富的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医师和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专科医师进行盲法判读,统计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空白组、纤维桩组、牙胶尖组、钛桩组、金钯桩组中VRF的诊断准确率依次为95.83%、91.67%、87.50%、79.17%和45.83%,与空白组相比,纤维桩组(P>0.999)、牙胶尖组(P=0.500)和钛桩组(P=0.125)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金钯桩组中VRF诊断准确率最低,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不同根管内容物在CBCT中的伪影对VRF诊断的准确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纤维桩、牙胶尖和钛桩的影响较小,而金钯桩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根管内容物 牙根纵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志瑶 邹习宏 +2 位作者 戴霖霖 敖慧芝 李厚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5-559,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常见类型和方向以及根管治疗对牙根折裂好发部位的影响。方法纳入274颗经锥形束CT(CBCT)诊断为牙根折裂的上颌第一磨牙,判读患牙的影像学特征,分别分析非根管治疗相关的原发性牙根折裂和根管治疗相关的... 目的探讨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常见类型和方向以及根管治疗对牙根折裂好发部位的影响。方法纳入274颗经锥形束CT(CBCT)诊断为牙根折裂的上颌第一磨牙,判读患牙的影像学特征,分别分析非根管治疗相关的原发性牙根折裂和根管治疗相关的继发性牙根折裂的好发部位、类型、方向及其差异。结果在上颌第一磨牙原发性牙根折裂中,腭根折裂比例(56.1%)高于近中颊根(36.1%)和远中颊根(7.8%);而在继发性牙根折裂中,近中颊根折裂比例(52.7%)高于腭根(36.5%)和远中颊根(10.8%),好发部位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根牙根纵裂常见为近远中向,而近中颊根常见为颊腭向牙根纵裂。结论在上颌第一磨牙诊治过程中,应对最粗大的腭根发生牙根折裂的可能性予以重视;近中颊根折裂可能与根管治疗相关,因此当尽可能减少医源性因素造成的近中颊根继发性牙根折裂风险;本研究结果也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提供一定流行病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牙根折裂 锥形束CT 原发性牙根折裂 继发性牙根折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电压、管电流和相邻钛种植体对锥形束CT评估根管治疗后牙根纵裂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煜 张蕾 +4 位作者 李坤 李颜智 张祎 杨怡天 赵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和不同数目相邻钛种植体对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根管治疗后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将20颗单根管下颌前磨牙体外完成根管预备后随机选择10颗模拟VR... 目的:探究不同管电压、管电流和不同数目相邻钛种植体对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根管治疗后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将20颗单根管下颌前磨牙体外完成根管预备后随机选择10颗模拟VRF。每颗牙根管内放入牙胶尖并放置在人下颌骨标本的右下第一前磨牙牙槽窝内,在不同管电压(60 kV、80 kV)、不同管电流(3 mA、6 mA和10 mA)和不同数目相邻钛种植体(对照组、1颗相邻钛种植体和2颗相邻钛种植体)的条件下,共采集360例CBCT图像数据,5名观察者均采用5分评分量表判读所有图像。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和Turkey事后检验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结果:根管治疗后VRF诊断的特异度受管电压和管电流的影响,当管电流一定,管电压从60 kV增至80 kV时,特异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管电压一定时,管电流从3 mA增至6 mA或10 mA时,特异度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邻钛种植体数目对诊断无影响。结论:管电压的增加有利于根管治疗后VRF的诊断,但基于合理可行尽量低(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ALARA)的原则,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增加管电压的同时,尽量选择较低的管电流;不同数目相邻钛种植体并不会影响CBCT对根管治疗后VRF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锥形束CT 伪影 牙种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形束CT及其在牙根纵裂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宋晶 孙克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59-462,共4页
锥形束CT(CBCT)是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三维X线成像系统,不仅可立体地显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和厚度,还可精确地显示颌骨缺损的三维信息,从各个方向清楚地显示颌骨内病变的范围、边界,骨质破坏,受累牙情况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 锥形束CT(CBCT)是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三维X线成像系统,不仅可立体地显示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和厚度,还可精确地显示颌骨缺损的三维信息,从各个方向清楚地显示颌骨内病变的范围、边界,骨质破坏,受累牙情况及其与周围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在牙根纵裂的早期诊断中,CBCT显现牙根纵裂的敏感度、准确性远高于X线根尖片和曲面体层片,且轴位断层图像显示的根纵折裂纹明显较冠状位和矢状位要清晰;但CBCT产生的条纹状伪影和线束硬化现象会降低扫描图像质量;CBCT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不能精确显现牙髓病和根尖周软组织病变。相信随着系统配置和软件的进一步开发,CBCT有望成为口腔疾病诊断最理想的影像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牙根纵裂 诊断 X线根尖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