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热发电储能熔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广 付一川 +4 位作者 余海存 杨鹏辉 魏莹 喇培清 顾玉芬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5,共10页
光热发电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可实现电力能源的梯次利用,还能与风电、光电等互补运行。基于国内外对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光热发电用储能熔盐的研究进展。熔盐是光热发电热能存储系统中理想的传储能介质,具有... 光热发电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仅可实现电力能源的梯次利用,还能与风电、光电等互补运行。基于国内外对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光热发电用储能熔盐的研究进展。熔盐是光热发电热能存储系统中理想的传储能介质,具有高热容量、高导热性和低黏度等优异的热物理性质。熔盐储能具有储能容量大、储存周期长和成本低等优点,在光热发电、熔盐反应堆、供暖和余热回收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光热发电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接着归纳总结了光热发电用储能熔盐的主要特性和发展,并对新开发配比的熔盐以及熔盐纳米流体热物理性质进行了阐述,最后总结和展望了下一代光热发电储能熔盐的发展。期望了解光热发电储能熔盐的技术发展,为下一代热能传储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熔盐 储能熔盐 熔盐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与光热电站参与能量-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联合投标策略
2
作者 陈伟 刘文翰 +1 位作者 李万伟 冯智慧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2-411,共10页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导致电网调频需求增大的困局,提出风电和光热电站联合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系统架构。为保证日前投标计划的精准执行,引入偏差惩罚机制,并考虑风电、光照幅度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以联合系统总收益最大为目... 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导致电网调频需求增大的困局,提出风电和光热电站联合参与能量-调频市场的系统架构。为保证日前投标计划的精准执行,引入偏差惩罚机制,并考虑风电、光照幅度及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以联合系统总收益最大为目标,提出基于鲁棒优化的日前-实时两阶段最优投标策略,通过仿真验证,证明了相比于风电、光热电站单独投标,联合投标可通过光热电站灵活的调节特性平抑风电波动造成的投标偏差惩罚,提升联合系统的整体收益。最后,分析不同能量和调频市场价格对联合系统投标收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光热电站 风电 鲁棒优化 调频辅助服务 投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热电站和CCS-P2G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运行策略
3
作者 孟明 马思源 +1 位作者 赵慧婷 陶学志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0,共10页
为推进综合能源系统的清洁化转型,探索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合理的交易模式,提出了一种含光热电站和碳捕集-电转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建立了含光热电站和碳捕集-电转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框架,分析了各耦合设备... 为推进综合能源系统的清洁化转型,探索运营商与用户之间合理的交易模式,提出了一种含光热电站和碳捕集-电转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双层优化运行策略。首先,建立了含光热电站和碳捕集-电转气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框架,分析了各耦合设备的协调运行机理;然后,提出了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双层优化运行策略,其中上层以运营商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优化售能价格和各设备运行状态,下层以用户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优化用能策略,并通过利用KKT条件和强对偶理论,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基于CPLEX求解器展开多场景对比分析,证明了所提策略能够在有效降低系统弃风率的同时,为运营商与用户达成互利共赢局面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碳捕集-电转气 双层优化 KKT条件 强对偶理论 弃风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2G富氧改进和混合光能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
4
作者 杨晓辉 万钊 +3 位作者 肖日瑛 杨泽宇 胡泽成 吴迟绿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7-176,共10页
电转气(power to gas, P2G)技术可将电能转化为天然气,在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P2G过程中O_(2)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文中提出一种考虑P2G富氧改进和混合光能利用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 电转气(power to gas, P2G)技术可将电能转化为天然气,在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解决P2G过程中O_(2)未充分利用的问题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文中提出一种考虑P2G富氧改进和混合光能利用的低碳综合能源系统。首先,利用P2G生产的O_(2)与CO_(2)混合作为助燃气体,P2G利用碳捕集的CO_(2)制造天然气供给燃气机组使用;然后,因锅炉效率受O_(2)浓度影响,通过遗传算法和Gurobi求解器的联合算法得出耗氧设备各时段的最优供氧状态;最后,通过混合光能利用提升光能效率,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将富氧燃烧和混合光能利用引入综合能源系统,构建考虑P2G富氧改进和混合光能利用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模型,并设置场景进行对比验证。仿真结果显示,对比富氧改进前CO_(2)排放量降低75.83%,对比无混合光能场景光能总出力增加9.79%,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和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转气(P2G) 富氧燃烧 混合光能 碳捕集 综合能源系统 O_(2)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EEMD-PCA-LSTM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太阳直接法向辐射预测
5
作者 张晓英 常正云 +1 位作者 罗童 张兴平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5-353,共9页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太阳直接法向辐射(Direct normal irradiance,DNI)的变化影响光热发电的可靠性和效率。以西北某光热电站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聚类、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神经网络与误差补偿的光热电站短期DNI预测模型。首先,充分考虑影响DNI的环境因素,研究气象参数与DNI间的关系,利用近邻传播(Affinitypropagation,AP)聚类算法得到同一天气下的典型日,利用EEMD将原始DNI序列进行分解得到各子模态,降低序列的非平稳性;其次,利用PCA得到关键影响因子,使原始序列相关性和冗余性降低,减少模型输入维度;然后,利用LSTM网络对各分解子模态建模预测得到初始预测DNI序列,将其与真实序列作差,得到两者间的误差序列,重新建立LSTM网络对误差序列进行预测,即误差补偿;最后,将初始预测DNI与误差序列求和,得到最终的预测模型,实现对光热电站短期DNI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向辐射 光热发电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主成分分析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后向凝视法的定日镜面形检测图像处理算法研究
6
作者 张成 王志峰 +3 位作者 朱会宾 李金平 姚磐 李辉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6-513,共8页
对后向凝视法在定日镜面形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传统方法中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拟合误差较大以及处理复杂不规则定日镜反射图像时算法不适用的问题,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5种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的拟合误差。基... 对后向凝视法在定日镜面形检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针对传统方法中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拟合误差较大以及处理复杂不规则定日镜反射图像时算法不适用的问题,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分析5种太阳形状模型与实际太阳形状的拟合误差。基于统计优化霍夫变换等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不规则定日镜图像的倾斜校正与配准算法。实验表明:Buie模型的拟合精度最高,且更符合实际的太阳亮度分布规律;此外,校正算法实现了0.03°的倾斜校正精度和±1像素内的配准精度。该研究成果可为基于后向凝视法的定日镜面形检测提供更符合实际的太阳形状模型,且可直接用于面形计算的定日镜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太阳能聚光发电 定日镜 图像处理 霍夫变换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聚光集热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
7
作者 盖忠睿 赵凯 +3 位作者 杨天龙 饶琼 潘莹 金红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0,共9页
为了提高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的性能,通过高、低聚光比镜场的耦合布置,辅以两种传热介质的搭配,建立了双级聚光集热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模型,与传统槽式光热发电系统展开对比,得到了双级系统集热、换热性能提升的机理和系统关键过程[火... 为了提高槽式光热发电系统的性能,通过高、低聚光比镜场的耦合布置,辅以两种传热介质的搭配,建立了双级聚光集热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模型,与传统槽式光热发电系统展开对比,得到了双级系统集热、换热性能提升的机理和系统关键过程[火用]损失减小的原因。对双级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展示了双级系统中的能量和[火用]流动情况,揭示了在镜场侧和动力侧的各项能量和[火用]损失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双级聚光集热系统中镜场的耦合布置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集热性能,两种传热介质的协同搭配改善了系统的换热性能。损失分布方面,光学损失仍是导致系统集热损失的重要因素,同时光热转化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在[火用]损失中占比较大,具有较大的提升潜力。双级系统的热效率可达到27.35%,[火用]效率达到28.84%,相较于传统单聚光比、单介质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均可提升0.9%~1.5%,相同发电量下可节省镜场面积4%~6%。研究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提出了改进策略,为进一步优化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聚光比 传热介质 热效率 [火用]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偿优化的离轴共轭式聚光优化方法
8
作者 张彦龙 李丽芳 +1 位作者 夏舟 郭朋真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4,共10页
随着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高效能和零遮挡的太阳能聚光器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现有技术在焦斑均匀性和像差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口径为500 mm、焦径比为3的离轴共轭式点聚焦太阳能聚光器及其光路优化方法... 随着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高效能和零遮挡的太阳能聚光器需求不断增加,然而现有技术在焦斑均匀性和像差控制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口径为500 mm、焦径比为3的离轴共轭式点聚焦太阳能聚光器及其光路优化方法。该聚光器由离轴主镜、共轭镜、平面反射镜和定日跟踪机构四部分组成。离轴主镜提供主要的光学参数,共轭镜用于像差补偿,平面反射镜实现精准定位。通过几何构造方法对反射面的面型进行调整,构建精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光线追迹方法分析光路。针对主要像差构建优化函数,利用点列图和辐照图分析焦斑形状变化规律,并通过调整离轴主镜和共轭镜的反射面面型,有效地减小像差,提高聚光比。在正入射和多角度入射条件下进行了详细的光学仿真,以优化光路设计。在室外-10℃环境下进行的聚光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像差补偿效果,光学聚光比超过100,焦点最高温度达到372℃。研究结果表明,离轴共轭式聚光方法通过多层次的优化手段,实现了零遮挡、高聚光比和高精度的聚光效果,在空间太阳能系统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为未来的太阳能利用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能电站 离轴聚光镜 共轭 零遮挡 光线追迹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光方式下的光热SCO_(2)发电系统经济性与环保性分析
9
作者 张一岑 范刚 +2 位作者 毕京访 王宇兴 戴义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9-487,共9页
分析分别在线性菲涅尔式、槽形抛物面和塔式聚光方式下的SCO_(2)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时比较不同种类的储热工质和SCO_(2)循环型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系统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降低低温储热罐内工质温度或增大... 分析分别在线性菲涅尔式、槽形抛物面和塔式聚光方式下的SCO_(2)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同时比较不同种类的储热工质和SCO_(2)循环型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系统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降低低温储热罐内工质温度或增大高温储罐内工质温度可减少投资成本;基于塔式集热器和再压缩式SCO_(2)循环的光热SCO_(2)发电系统兼具最佳热经济性和环保性,其中使用NaCl-KCl-MgCl_(2)三元高温熔融盐作为储热工质。在德令哈地区该系统全生命周期内度电成本为0.131美元/kWh,输出每kWh电产生的CO_(2)当量排放为24.3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太阳能 经济性分析 环保性影响 超临界CO_(2)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热电站接入的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分析
10
作者 苏志军 夏世威 +3 位作者 李庚银 孙冠群 蔡德福 张良一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236,共9页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可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及阻尼支撑,但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光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首先基于容量加权法建立了光热电站等值模型,然后根据光热电... 光热发电兼具调峰电源和储能的双重功能,可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转动惯量及阻尼支撑,但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确。针对光热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问题,首先基于容量加权法建立了光热电站等值模型,然后根据光热电站的低惯量特性,利用扩展等面积法则(extendede qual-area criterion,EEAC)分析了惯量降低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机无穷大系统中,光热电站等容量替代火电机组会导致系统惯量降低,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减弱。最后基于某区域电网,仿真分析了光热规模化并网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新能源电力系统 扩展等面积法则 暂态功角稳定性 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规划研究综述:场景、模型与发展方向
11
作者 王杨 罗抒予 +2 位作者 姚凌翔 关智文 肖先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12-2724,I0013-I0017,共18页
我国正逐步加快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开发及大型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太阳能光热发电(以下简称“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控的灵活性发电资源,在“风光热储”新能源基地中起到了关键的调节和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从场景、模型与发展方... 我国正逐步加快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开发及大型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太阳能光热发电(以下简称“光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控的灵活性发电资源,在“风光热储”新能源基地中起到了关键的调节和支撑作用。在此背景下,从场景、模型与发展方向3个角度出发,全面综述了面向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光热容量优化配置研究和发输电规划研究。首先,梳理了容量优化配置研究中常用的评估指标,总结了基地经济效益导向和考虑系统优化调度的光热模型,凝练出了常用模型的典型表达形式。然后,剖析了高比例新能源接入背景下系统发输电规划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和研究进展,总结了光热在新能源基地中的应用模式和面向不同规划范围的光热模型。最后,围绕光热发电的频率支撑能力、储热与循环模式和非工况运行特性等内容探讨了光热模型的改进方向,并从技术进步、光热功能定位和季节性供需平衡等方面对光热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热发电 大型新能源基地 容量优化配置 发输电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CSP及WTE的虚拟电厂低碳优化调度
12
作者 王红叶 程静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针对传统机组运行约束挤压风电并网空间及固体废弃物堆存量激增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配置光热电站与电加热联合运行促进风电消纳,引入垃圾焚烧电厂与电转气联合运行实现CO_(2)再利用,提出一种含光热电站(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plant... 针对传统机组运行约束挤压风电并网空间及固体废弃物堆存量激增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配置光热电站与电加热联合运行促进风电消纳,引入垃圾焚烧电厂与电转气联合运行实现CO_(2)再利用,提出一种含光热电站(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plant,CSP)及垃圾焚烧电厂(waste to energy plant,WTE)的虚拟电厂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Frank-Copula函数构建风电和光热电站出力联合分布模型,并利用蜉蝣优化K-means聚类算法得到典型场景;构建电加热与光热电站联合运行模型,并在垃圾焚烧-电转气精细化碳利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阶梯碳交易机制进一步约束系统碳排放;以虚拟电厂总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策略改进的水循环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能够有效促进风电消纳并降低系统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垃圾焚烧电厂 蜉蝣优化K-means聚类 阶梯碳交易机制 改进水循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13
作者 韩宪超 谢丽蓉 +3 位作者 马兰 叶家豪 卞一帆 包洪印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1,共11页
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丰富,但在冬季供暖季节,“风热冲突”问题日益严重。为充分挖掘负荷侧灵活性资源与源侧多模式供热的潜力,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提出了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架构... 西北地区的风光资源丰富,但在冬季供暖季节,“风热冲突”问题日益严重。为充分挖掘负荷侧灵活性资源与源侧多模式供热的潜力,实现综合能源系统低碳运行,提出了一种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架构,考虑光热电站与电加热器辅助供热,缓解常规热电联产机组的电热耦合程度;引入用户舒适度,考虑差异化人群的舒适度需求,并以室温为控制变量建立优化模型。通过算例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度策略不仅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舒适度需求,还可以促进风电消纳,提升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光热电站 热舒适度 风电消纳 低碳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系统联合优化运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科 赵书强 李志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9,89,共11页
“风光热储”是近几年多种新能源互补发电的新模式,以有效解决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存在的电力输出不平衡问题,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清洁发展。为此研究了光热电站的运行机理和工作模式。建立了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系统联合优化运行模型... “风光热储”是近几年多种新能源互补发电的新模式,以有效解决用电高峰期和低谷期存在的电力输出不平衡问题,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清洁发展。为此研究了光热电站的运行机理和工作模式。建立了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系统联合优化运行模型,以高优先级优化匹配调度曲线的程度,以低优先级优化联合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为提高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并网的可靠性,采用预测误差描述二者出力存在的不确定性,并采用样本均值近似法对其进行了确定化处理。然后对优化模型中的非线性因素进行了线性化处理,最后调用Cplex求解器得出联合系统最佳调度方案。结果表明,光热电站可以调节联合发电系统的上网功率,使其尽可能满足调度曲线的需求;另外,采用样本均值近似法处理不确定变量,并且将优化模型线性化后,可以更加快速地求出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联合发电系统 优化运行 目标规划 不确定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需求响应的光热电站参与深度调峰的分层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伟 刘文翰 +3 位作者 魏占宏 张晓英 李万伟 冯智慧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9-590,共12页
从源、荷两侧挖掘系统调峰潜力,建立计及需求响应的光热电站参与深度调峰的分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从负荷侧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类的价格需求响应模型,可有效缓解系统调峰压力;中层从电源侧出发,利用光热电站灵活的调节特性在深度... 从源、荷两侧挖掘系统调峰潜力,建立计及需求响应的光热电站参与深度调峰的分层优化调度模型。上层从负荷侧出发,提出一种基于负荷分类的价格需求响应模型,可有效缓解系统调峰压力;中层从电源侧出发,利用光热电站灵活的调节特性在深度调峰时段协调火电机组参与辅助调峰,构建以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日前调度模型;下层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日内动态调整模型,在滚动优化的同时,通过状态反馈环节实时调整光热电站储热装置充放热修正日前调度计划。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调度策略在降低系统调峰成本的同时能有效抑制风光以及负荷的短时功率波动,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提升风光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度 储热 模型预测控制 光热电站 需求响应 深度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数据联合的光伏-光热系统储能量预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亮 王冠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1-918,共8页
提出一种模型-数据联合预测方法,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对象动态模型,并引入未来太阳辐射强度、用户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即时模型预测,通过注意力机制改进的卷积-长短时记忆混合神经网络建立数据预测模型,并引入历史数据进行滚动数据预测,然后... 提出一种模型-数据联合预测方法,通过机理分析建立对象动态模型,并引入未来太阳辐射强度、用户负荷预测数据进行即时模型预测,通过注意力机制改进的卷积-长短时记忆混合神经网络建立数据预测模型,并引入历史数据进行滚动数据预测,然后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对2种预测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融合,实现储能量的联合预测。结果表明:联合预测兼具2种方法的优势,能很好地解决储能量预测误差随时间累积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表征气象因素突变和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储能量的变化情况,在各种天气状况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综合能源系统 储能量 预测 卡尔曼滤波 卷积-长短时记忆混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电站参与能量-灵活性市场出清策略研究
17
作者 姜涛 迟大硕 +2 位作者 王长江 李雪 靳小龙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6,共13页
新能源出力强不确定性给新型电力系统调峰带来极大挑战,而光热电站的可控调节能力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节资源平抑系统的功率不平衡。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运行需求,挖掘光热电站灵活性支撑潜力,提出了一种光热电站参与能量-... 新能源出力强不确定性给新型电力系统调峰带来极大挑战,而光热电站的可控调节能力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节资源平抑系统的功率不平衡。为应对新型电力系统灵活运行需求,挖掘光热电站灵活性支撑潜力,提出了一种光热电站参与能量-灵活性市场的出清策略。首先,构建光热电站的能量管理模型,分析其灵活调控能力,为参与市场环境下电网灵活调控提供模型基础;然后,计及碳排放交易成本,以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光热电站参与联合能量-灵活性市场出清模型,并通过交替方向乘子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吉林西部某实际电网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降低系统总运营成本的同时,光热电站收益增长了3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光热电站 灵活性 市场出清 交替方向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光热发电非线性运行特性的区域电网功率调节能力刻画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芝润 余娟 +3 位作者 杨知方 李文沅 周专 常喜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1-3552,I0017,共13页
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推进和多能互补系统发展,光热发电凭借其发电连续性、灵活性等优点,在多能互补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准确描述光热电站运行特性并刻画含多能互补系统区域电网功率调节能力,对于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有着十... 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推进和多能互补系统发展,光热发电凭借其发电连续性、灵活性等优点,在多能互补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准确描述光热电站运行特性并刻画含多能互补系统区域电网功率调节能力,对于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有含光热电站经济调度模型,尚未计及储热系统充、放热过程能量损失成本,也缺乏对含光热电站区域电网的功率调节能力研究。为此,提出一种计及光热发电非线性运行特性的区域电网功率调节能力刻画方法。首先,考虑光热电站运行过程非线性约束及储热系统能量损失成本,构建计及光热发电非线性运行特性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进一步,为解决光热发电非线性运行特性影响电网功率调节能力刻画这一问题,提出含光热电站电力系统经济调度模型线性化转换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参数规划理论和K-means聚类算法,提出计及光热发电非线性运行特性的区域电网多时段功率调节能力刻画方法,实现联络线传输功率可行域的解耦计算,进而表征区域电网功率调节能力。最后,选取IEEE 30节点系统以及国内某省实际电力系统作为算例系统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发电 线性化方法 多参数规划 经济调度 联络线传输功率可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热发电并网的综合效益量化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方宇晨 杜尔顺 +3 位作者 余扬昊 姜海洋 戴璟 张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135-5146,I0010,共13页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强随机性与低惯量特性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相比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集成太阳能利用、旋转同步发电机与高性价比的大容量储热为一体,是具有灵活调节能力...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强随机性与低惯量特性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相比风电、光伏发电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集成太阳能利用、旋转同步发电机与高性价比的大容量储热为一体,是具有灵活调节能力与旋转惯量支撑的清洁发电技术,可在电力系统中承担与火电相似的“压舱石”角色。当前,光热发电的技术成本相对较高,灵活效益与惯量效益等亟待全面综合评估。该文从能量效益、灵活性效益、惯量效益以及碳减排效益4个方面分析了光热发电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中的综合效益,并提出了解析化的综合效益定量评估模型与方法。算例结果表明,相比于仅考虑能量效益,综合效益提高了4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光热发电 综合效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中固体颗粒吸热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亚南 唐宪友 +3 位作者 聂辅亮 姚磐 白凤武 王志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293-7308,I0016,共17页
以化学惰性的固体颗粒作为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传热流体和储热介质,可以使集热和储热系统的运行温度超过800℃,有望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年均发电效率,进而降低发电成本。固体颗粒吸热器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 以化学惰性的固体颗粒作为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传热流体和储热介质,可以使集热和储热系统的运行温度超过800℃,有望大幅度提高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年均发电效率,进而降低发电成本。固体颗粒吸热器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国内外研究团队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该文根据颗粒流动方式的不同对各种固体颗粒吸热器技术进行分类,并对各种固体颗粒吸热器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重点阐述了优化吸热器结构和颗粒流动特性对吸热器热性能的提升作用。此外,通过各种固体吸热器热性能参数的对比分析,结合其运行特征总结出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可为固体颗粒吸热器的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太阳能热发电 固体颗粒吸热器 颗粒流动 热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