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三性”培养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建设和反思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长建 柴洪洲 +2 位作者 张金辉 王敏 冯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58-162,共5页
本文概述了测量平差知识的“三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系统性从7个方面归纳了不同平差方法的研究模块,搭建了平差方法的通用内容框架;应用性分析了测量平差的多学科属性,指出了不同平差方法在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常规应用和扩展应... 本文概述了测量平差知识的“三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系统性从7个方面归纳了不同平差方法的研究模块,搭建了平差方法的通用内容框架;应用性分析了测量平差的多学科属性,指出了不同平差方法在测绘科学与技术中的常规应用和扩展应用;创新性基于测量平差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测量平差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和对已有方法、实践进行的改进创新。以测量平差知识“三性”培养为指导,介绍了本科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近些年的建设情况,旨在使学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助力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平差 知识系统性 知识应用性 知识创新性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信息类课程建设探讨——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唐云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随着公安大数据战略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乃至整个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实战单位对刑事科学技术人才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大数据时代下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全局,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为... 随着公安大数据战略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刑事科学技术乃至整个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实战单位对刑事科学技术人才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大数据时代下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全局,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为例,从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角度,探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信息类课程建设问题: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促进刑事科学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深度交叉融合;依据基础学科划分学部,细化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培养体系;增设刑事科学技术计算机基础课程,强化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刑事科学 信息技术 课程内容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论角度论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14
3
作者 黎仁华 付国民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0-76,共7页
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是法务会计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决定着法务会计的理论特征与行为目标。通过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系统论思想与系统原则的确立,反映法务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形成法务会计理论结构的系统框架,借以界定法务会计的行为边... 法务会计的理论结构是法务会计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决定着法务会计的理论特征与行为目标。通过法务会计理论结构框架系统论思想与系统原则的确立,反映法务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形成法务会计理论结构的系统框架,借以界定法务会计的行为边界,并推动法务会计职业规范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务会计 理论结构 系统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系统观 被引量:10
4
作者 蒋笃运 詹璐遥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137,F000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思想,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善用大思政课,建设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铸魂育人的政治观、一盘棋的整体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思想,为办好思政课、讲好思政课提供了基本遵循。善用大思政课,建设好是基础,用好是关键。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铸魂育人的政治观、一盘棋的整体观、同频共振的协同观、全时空的开放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不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大思政课 建设 系统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及其走向 被引量:8
5
作者 谈松华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16期15-17,共3页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继续教育的内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50年代到70年代包含在工农教育之中,80年代之后包含在成人教育中,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继续教育的任务,90年代初把建立继续教育制度纳入到了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任务之中...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继续教育的内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50年代到70年代包含在工农教育之中,80年代之后包含在成人教育中,80年代中后期明确提出了继续教育的任务,90年代初把建立继续教育制度纳入到了建立终身教育制度的任务之中,90年代末期,继续教育开始向多样化、远程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进入21世纪后,中国对继续教育出现了更强烈的需求。为此,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应为继续教育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在职业资格制度、管理体制、资源等方面为继续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和政策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历史进程 需求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的《电子数据取证》课程研究
6
作者 涂敏 张亮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36-137,143,共3页
《电子数据取证》是一门新的边沿学科,它涉及到法律学、犯罪学、侦查学、心理学、社会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的学科。为了形成与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必须建立跨学科的课程研究,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加强不... 《电子数据取证》是一门新的边沿学科,它涉及到法律学、犯罪学、侦查学、心理学、社会学、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的学科。为了形成与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课程,必须建立跨学科的课程研究,对课程进行重新整合,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强化心理学和社会工程学、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法学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等方面教学内容,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数据 取证 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7
作者 方红 李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278-279,282,共3页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是植物保护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为了适应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生物分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在更新、完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加强...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是植物保护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为了适应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整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生物分类学领域的不断应用,在更新、完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从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加强教材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对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使该课程更加符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分类学原理与方法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取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跃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83-186,共4页
本文概述了国内计算机取证的发展现状,论述了我国计算机取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建设我国计算机取证专业课程的设想,建议根据我国当前计算机取证的现状,分三步实现计算机取证专业课程设计的构想。
关键词 计算机取证 计算机取证专业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