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评估方法的垃圾中转站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海静 任翀 +6 位作者 申浩欣 彭超月 王艳锋 刘德新 王玉龙 马清霞 马建华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2-974,共13页
选取我国北方某市内11个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d、Pb、Cr、Cu、Zn和Ni元素含量,基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IN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 选取我国北方某市内11个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d、Pb、Cr、Cu、Zn和Ni元素含量,基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IN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改进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NIRI)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Ni、Cu、Pb、Cr、Zn、Cd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3.08、26.63、24.08、44.64、97.68、0.32 mg·kg^(−1).NIP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各垃圾中转站总体上为重金属中度污染区;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研究区10个垃圾中转站均处于安全无污染的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污染风险.IN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73%占比的垃圾中转站污染程度为未污染至中度污染;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不仅其评价污染等级远高于中国潮土背景值,且各垃圾站受污风险程度排序与NIPI评估结果完全相反.R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7个垃圾站为中度生态风险,4个为强生态风险;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11个垃圾站均为轻微生态风险.NIRI评价结果显示与RI相似,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研究区各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程度严重,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所有样点的NIRI均低于30,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表明,INI不适合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RI和NIRI评估结果排序基本一致,五福路、刘寺、五顷四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最高,晋安路、吹古台、铁南新村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最低,表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风险筛选值均适用于这两种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垃圾中转站 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改进型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酸土改良剂对酸性土壤酸碱性、肥力及上海青生长的影响评价
2
作者 明润廷 那立苹 +4 位作者 万方 吴海程 王薇 伍玉鹏 谭文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强化蚯蚓粪酸土改良性能,通过物理混合和蚯蚓堆肥2种方式在蚯蚓粪(vermicompost,V)中加入高碱度物质牡蛎壳粉(oyster shell powder,M)及生物炭粉(biochar,B),制备蚯蚓粪酸土改良剂B+M+V和BMV,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B+M+V、BMV与生石灰(... 为了强化蚯蚓粪酸土改良性能,通过物理混合和蚯蚓堆肥2种方式在蚯蚓粪(vermicompost,V)中加入高碱度物质牡蛎壳粉(oyster shell powder,M)及生物炭粉(biochar,B),制备蚯蚓粪酸土改良剂B+M+V和BMV,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B+M+V、BMV与生石灰(quicklime powder,L)、牡蛎壳粉(M)、生物炭(B)、蚯蚓粪(V)等改良剂的施用效果。结果显示:L和M施用下土壤降酸效果最为明显,土壤pH分别提升3.18和2.81个单位,土壤酸碱缓冲容量(soil aicd-base buffering capacity,pHBC)增幅分别为196.81%和236.97%;B+M+V和BMV施用下土壤降酸效果次之,土壤pH分别提升1.35和1.49个单位,土壤酸碱缓冲容量增幅分别为124.97%和104.07%;B和V施用下土壤降酸效果最弱。施用V、B+M+V和BMV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其中B+M+V和BMV施用后土壤有机质分别提升197.53%和222.51%,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CEC值。施用B+M+V和BMV时上海青株高及生物量均显著高于L、M和B处理,并显著提高了上海青吸收N、P和K的累积量。主成分分析评价显示,L和M的降酸能力最强,V、B+M+V和BMV培肥效果最好,B+M+V、BMV施用下上海青的生长状况最好,而B+M+V和BMV在综合改良效果中表现最优。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2种蚯蚓粪酸土改良剂有效结合了纯蚯蚓粪培肥土壤和高碱度物质强降酸能力的优点,能够在酸性土壤改良中发挥优异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土壤 土壤改良 改良剂 蚯蚓粪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配比、施肥量以及播量耦合对矿区煤矸石基质的改良效果
3
作者 马利利 蒋福祯 +3 位作者 马玉寿 祁凯斌 贾顺斌 李正鹏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4,共14页
煤矸石作为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物理结构差,所含养分不能被植物直接有效利用。因此,煤矸石的基质改良是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本试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煤矸石<7 mm粒径占比(A)、有机肥施用量(B)、缓释尿... 煤矸石作为采矿活动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物理结构差,所含养分不能被植物直接有效利用。因此,煤矸石的基质改良是矿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本试验采用L_(9)(3^(4))正交设计,研究煤矸石<7 mm粒径占比(A)、有机肥施用量(B)、缓释尿素施用量(C)和播量(D)4个因素组合对植被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并通过TOPSIS综合分析优选出最佳改良模式。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而减少,尤其是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极显著减少,而全钾含量则显著增加。极差分析结果显示,缓释尿素施用量和播量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关键因素,而<7 mm粒径占比和有机肥施用量是影响土壤养分含量的关键因素。结合地上生物量和土壤肥力指标进行TOPSIS综合分析得出,T_(2)(A_(1)B_(2)C_(2)D_(2))处理(<7 mm粒径占比为0,有机肥施用量为羊板粪30 m^(3)·hm^(-2)+商品有机肥15 t·hm^(-2),缓释尿素施用量为60 kg·hm^(-2),播量为120 kg·hm^(-2))时综合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基质改良 地上生物量 土壤养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东部农业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土壤改良效果评价
4
作者 于嘉文 宋明丹 +1 位作者 韩梅 李正鹏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9-396,共8页
【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 【目的】开展青海东部盐碱区不同作物的盐碱适应性及改良效果评价,对于改善盐碱土壤生态环境和提高盐碱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探究燕麦、油菜、蚕豆、毛叶苕子、玉米、甜高粱6种作物在重度盐碱化土壤(全盐含量8.30 g/kg)中的生长、盐分吸收特征和根际土壤盐碱特征,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灰色关联度对盐碱改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毛叶苕子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分别为26012 kg/hm^(2)和26515 kg/hm^(2);②蚕豆的地上部分Na^(+)含量最高,为9.49 mg/g,甜高粱的地上部分K^(+)含量最高,为18.94 mg/g,而作物地上部分Na^(+)和K^(+)吸收量最高的作物分别为油菜(64.30 kg/hm^(2))和毛叶苕子(458.47 kg/hm^(2));③种植6种作物后根际土壤含盐量均有所减少,降低了88.87%~91.81%,种植毛叶苕子的土壤全盐含量最低,为679.51 mg/kg,种植玉米的土壤碱化度显著低于其他作物,为10%;④熵权法结果表明作物地上K^(+)吸收量权重最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综合评价较高的3种作物分别为毛叶苕子、油菜和燕麦。【结论】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毛叶苕子、油菜和燕麦可作为先锋作物在盐碱胁迫地区进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作物适应性 土壤改良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樱桃套种大球盖菇的农业综合效益分析
5
作者 贺连民 《中国果菜》 2025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研究设施樱桃套种大球盖菇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以樱桃大棚扣棚、升温与春节时间为参考,设计距离春节93 d,大棚扣棚前40 d播种,配合小拱棚(A);与扣棚时间同步播种(B);扣棚后棚内温度基本稳定后播种(C)。三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大球... 为了研究设施樱桃套种大球盖菇对综合效益的影响,以樱桃大棚扣棚、升温与春节时间为参考,设计距离春节93 d,大棚扣棚前40 d播种,配合小拱棚(A);与扣棚时间同步播种(B);扣棚后棚内温度基本稳定后播种(C)。三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大球盖菇的生物转化率和实际经济收益的影响,以及对樱桃的产量、质量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节前93 d播种,播种后利用小拱棚与樱桃大棚配合的栽培方式经济效益最好,菌丝生长时间短,总效益、净效益均最高;套种大球盖菇对樱桃的产量、质量及土壤也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大球盖菇 休眠期 农业综合效益 改良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的水力-入渗特性及配比寻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之君 陈蒋 +1 位作者 王志伟 赵晨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7-395,共9页
[目的]荒漠戈壁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环境因素胁迫,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探索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以提升其保水性、持水性,对于荒漠化防治及戈壁生态农业发展十分重要。[方法]以无椰糠基质组别T0(风沙土∶有机肥∶人造泥炭=7∶3∶1... [目的]荒漠戈壁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等环境因素胁迫,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探索适宜的土壤改良方法,以提升其保水性、持水性,对于荒漠化防治及戈壁生态农业发展十分重要。[方法]以无椰糠基质组别T0(风沙土∶有机肥∶人造泥炭=7∶3∶1)为对照,对理化性质较好的3组配比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风沙土∶椰糠∶有机肥∶人造泥炭=3.5∶3.5∶3∶1或3∶4∶3∶1或2∶5∶3∶1,依次为T1、T2、T3)进行水力-入渗特性试验;利用离心机法测定基质水分与吸力的关系,探究该基质的水力特性;再通过室内定水头土柱入渗试验分析基质的入渗特征;并以测定的各项指标为基础,结合坐标综合评定法进行配比寻优。[结果]T1、T2、T3组别较之T0组别,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10.22%,12.13%,14.99%,全有效水含量分别增加8.10%,8.81%,12.83%;在吸力水头的对数值P f=1.8~3.8阶段(基质吸力对数值),各组别比水容量均值大小为T3>T2>T1>T0;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入渗能力大小为T3>T2>T0>T1。[结论]适宜比例椰糠混掺改变基质的有效水含量和孔隙分布比,显著提升基质的保水持水能力。从理化性质、水力及入渗特性角度综合来看,T3配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糠型生态保育基质 水力特性 坐标综合评定法 灰色关联分析 配比寻优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炭化还田标准化发展现状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真令 陈德 叶雪珠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709-1713,共5页
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秸秆炭化后还田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炭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的碳架结构、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无机矿物,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性,秸... 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而秸秆炭化后还田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生物质炭作为一种多功能炭材料,具有疏松多孔的碳架结构、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无机矿物,以及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稳定性,秸秆炭化后还田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固碳减排和污染物的固持。建设完备的标准化体系有利于生物质炭的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然而,关于秸秆炭化及生物质炭标准化进展还未见报道。介绍了秸秆炭化还田研究及农业应用背景,综述了国内外尤其是我国秸秆炭化还田及生物质炭农业应用领域的已有标准及标准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秸秆等生物质炭化过程装备、产品质量、性质检测及农业应用为基础的标准化体系。然而,秸秆炭化农业应用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已有标准质量也参差不齐。从加强生物质炭化新设备研发、产品和标准物质研发、检测方法研发、农业应用技术规范研发并形成系统的标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炭化 生物质炭 农业生物质废弃物 秸秆资源化利用 土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沈慧 姜凤岐 杜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53-758,共6页
森林效益评价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 ,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评价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 ,对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探索。指出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包括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 森林效益评价是目前林业研究的热点 ,也是难点问题。通过评价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 ,对效益评价的方法和思路进行了探索。指出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指标体系的总目标层为效益评价综合指数 ,准则层包括土壤肥力、抗蚀性能和抗冲性能 3个方面 ,指标层由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机质含量、土壤酶活性、p H值、平均重量直径、团聚度、分散率、土壤硬度和渗透系数构成。在计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时 ,首先要对各项指标的实测数据进行处理 ,使之转化为无量纲的标度值 ;然后可根据层次单排序的权值分步进行计算 ,也可按照层次总排序的权值直接计算 ,获得效益评价综合指数。为消除立地因子的影响 ,要对效益评价综合指数进行校正 ,校正后的综合指数可以反映出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改良效益的好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林 土壤改良效益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模型的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国强 冯晓 +5 位作者 郑国清 王来刚 张杰 胡峰 赵巧丽 吴士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4,共4页
采用GPS技术,在安阳县进行定点采样,测定耕地各样点土样的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选择隶属函数进行指标初值化,选择相关系数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对安阳县农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绘制土... 采用GPS技术,在安阳县进行定点采样,测定耕地各样点土样的全氮、碱解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选择隶属函数进行指标初值化,选择相关系数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对安阳县农田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绘制土壤肥力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安阳县土壤肥力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特点,总体呈自东部区域向西部区域递减的趋势。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与实地调查分析结果相符。表明了改进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方法对土壤肥力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改进灰色关联模型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渣土改良试验及绿色利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赵涛 郭军 +3 位作者 梁庆国 张媛 赵德炎 王燕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产生的渣土特性及其应用,通过开展室内黏性土和细砂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了黏性土和细砂的坍落度值随膨润土泥浆配合比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绿色地铁施工理念,提出了盾构渣土的综合应用及绿色渣土应... 研究目的:为了分析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产生的渣土特性及其应用,通过开展室内黏性土和细砂的渣土改良试验,研究了黏性土和细砂的坍落度值随膨润土泥浆配合比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当前绿色地铁施工理念,提出了盾构渣土的综合应用及绿色渣土应用。研究结论:(1)膨润土泥浆改良后的黏性土和细砂具有明显的流动塑性;随着膨润土泥浆配合比的减小,渣土的黏聚性减小,改良后渣土的坍落度明显增大;(2)低配合比的膨润土泥浆改良细砂,细砂坍落度值呈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的趋势;高配合比的膨润土泥浆改良细砂,细砂的坍落度值呈不断增加趋势;(3)响应绿色环保地铁施工理念,盾构渣土的综合利用逐渐转向为绿色利用,包括绿色盾构施工、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工业生产、绿色城市建设等领域;(4)本研究结果可为地铁盾构安全施工和渣土综合绿色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土改良 配合比 坍落度 渣土综合利用 绿色渣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merow法和隶属度函数的湖北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许业洲 侯义梅 +3 位作者 袁慧 余义 刘星 杜超群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28,共12页
【目的】对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为该区域杉木人工林立地选择、土壤管理及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保康、谷城、阳新、咸安、通城5个县市31个杉木人工林样点0~100 cm的土壤样本,检测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 【目的】对湖北省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进行评价,为该区域杉木人工林立地选择、土壤管理及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保康、谷城、阳新、咸安、通城5个县市31个杉木人工林样点0~100 cm的土壤样本,检测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水解性氮、速效钾、速效磷、有效铁、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及pH值共11个土壤肥力指标,分别采用改进Nemerow法和主成分分析与隶属度函数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土壤单项肥力和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1)各县市土壤单项肥力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土层间除交换性阳离子(钙、镁)、全钾、全磷外,其它指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两种评价方法对单项肥力和综合肥力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单项肥力指数Pi和隶属度值Fi分别为0.02~3.68和0.10~0.92,均反映出土壤富氮缺磷钾且交换性阳离子贫乏的状况,而平均综合指数和FQI分别为0.656和0.358,说明土壤肥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3)各县市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和FQI分别为0.412~0.783和0.231~0.392,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两种评价方法均表明谷城土壤肥力相对最好,咸安最差,可能与后者林分年龄小、密度大及其短周期经营模式有关。【结论】湖北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处于低肥力水平,杉木栽培应以中小径材为主要经营目标,栽培过程中补充磷、钾肥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土壤肥力 综合评价 改进的Nemerow法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地区城市绿化技术途径研究——天津开发区盐滩绿化20年回顾 被引量:35
12
作者 黄明勇 张民胜 +1 位作者 张兴 张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0,共4页
针对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水文地质、土壤条件等区域特点,研究区域盐碱地绿化建设中盐碱土工程改良技术创新、水盐动态调控及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及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中水、有机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园林本身废弃物等在城市绿化中实现... 针对天津开发区经济发展、水文地质、土壤条件等区域特点,研究区域盐碱地绿化建设中盐碱土工程改良技术创新、水盐动态调控及植物养护管理技术及相关规范标准,以及中水、有机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园林本身废弃物等在城市绿化中实现资源化的技术途径。对天津开发区城市绿化的整体规划以及20年来在重盐碱地上进行园林绿化建设实施和取得的成果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类似地区的城市绿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海盐碱地 绿化 盐碱土改良 废弃物综合利用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盐碱土绿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金龙 王振宇 +1 位作者 张清 李婧男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147-151,共5页
论述了天津滨海新区自然条件与土壤盐碱化关系,当前滨海新区城市绿化盐碱土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并提出了今后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研究重点和方向。当前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模式以"抬"为基础,以"排"为核心,并辅助农业... 论述了天津滨海新区自然条件与土壤盐碱化关系,当前滨海新区城市绿化盐碱土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并提出了今后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研究重点和方向。当前滨海新区盐碱土治理模式以"抬"为基础,以"排"为核心,并辅助农业措施、物理化学措施和生物措施;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土方填垫、暗管排水、翻土晒垡、施肥整地、客土改良、盐生植物改土、绿肥改土、耐盐碱园林植物改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综合治理 土方填垫 暗管排水 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陆甲 李广海 +3 位作者 李艳兰 何洁琳 李耀先 廖雪萍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07-2013,共7页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目的】分析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探讨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对广西农业干旱监测评估的适用性。【方法】利用广西89个台站的气象资料,使用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方程(FSWB)、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M_CI)分别模拟监测1961-2010年的广西农业干旱情况,对比分析两种指数的应用效果。【结果】IM_CI对农业干旱的历史灾情、典型过程的旱情演变、季节干旱频率的时空特征及季节的干湿特点有较好的描述,总体优于FSB。【结论】IM_CI对广西农业干旱的监测评估效果较好,适用于广西农业的干旱监测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 农田土壤水分平衡 改进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干旱监测评估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建林 何丙辉 +2 位作者 陈晓燕 史志民 马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0-223,228,共5页
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重庆市长寿区代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三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其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变化表现为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 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重庆市长寿区代家沟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三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其土壤养分平均含量变化表现为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咖了9.2%、12.9%、0.7%、5.2%、42.8%、12.8%和9.9%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等治理措施,不仅改变了土地覆盖、微地形,防治了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养分。特别是有机质的增加很明显,改变了土壤的结构,更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提高了土壤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养分 代家沟小流域 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土流失治理率的流域典型区健康诊断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纪根 张平仓 喻惠花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89,共4页
根据建立的水土流失治理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对所选典型区域从水土流失治理角度进行健康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永顺县吊井岩、新邵县寺门前和赣县白鹭圩水土流失治理率健康诊断指数在0.60~0.70之间。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万州区土地螃... 根据建立的水土流失治理率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对所选典型区域从水土流失治理角度进行健康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永顺县吊井岩、新邵县寺门前和赣县白鹭圩水土流失治理率健康诊断指数在0.60~0.70之间。处于相对稳定阶段;万州区土地螃和成县黄陈健康诊断指数在0.50~0.60之间,处于脆弱阶段;元谋县金雷、黔西县牛场拔和广安区璧山庙健康诊断指数小于0.50,处于恶性循环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治理率 指标体系 健康 综合评价 诊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黑皮油松综合复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陆静梅 路光 +1 位作者 王岩 刘丹丹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5-119,共5页
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复壮技术,对长春市行道树——黑皮油松进行学科交叉综合复壮技术研究.首先改良土壤pH,然后通过喷施抑制蒸腾剂、注入营养液,扩大水圈、埋设通气管等方法修复受损的黑皮油松根系,增加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喷... 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复壮技术,对长春市行道树——黑皮油松进行学科交叉综合复壮技术研究.首先改良土壤pH,然后通过喷施抑制蒸腾剂、注入营养液,扩大水圈、埋设通气管等方法修复受损的黑皮油松根系,增加其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喷施抑制蒸腾剂养护黑皮油松针叶,注射营养液有效激活了黑皮油松树干的韧皮部筛管分子、伴胞和维管形成层细胞,增加了其光合作用的能力.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解决了长春市行道树黑皮油松针叶枯黄、树势明显衰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皮油松 合作研究 改良土壤pH 综合复壮技术 行道树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综合肥力与大豆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魏永霞 石国新 +2 位作者 冯超 吴昱 刘慧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85-294,共10页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 为探明黑土区施加生物炭对土壤持水性能、土壤养分以及大豆生长的影响,以东北黑土区3°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按照生物炭施加量,2015年共设置C0(0 t/hm^2)、C25(25 t/hm^2)、C50(50 t/hm^2)、C75(75 t/hm^2)、C100(100 t/hm^2)5个处理,2016—2018年分别连续施加等量的生物炭。结果表明:连续4年,0~6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对60~10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影响不显著;连续4年,饱和含水率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的趋势;2015年田间持水率、凋萎系数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大趋势,2016—2018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连续4年,施加生物炭提高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株高和叶面积,同期相对较优处理分别为C75、C50、C50、C25;连续4年,大豆冠层覆盖度与施炭量呈抛物线变化(R^2均在0.89以上,P<0.01),连续施加2年的C50处理各生育期提高量最大,与C0相比提高了81.4%、36.7%、31.5%和39.6%;连续4年,土壤pH值和有机质、速效钾含量随施炭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相对较优处理为C50、C50、C25、C25。采用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模型计算的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2=0.8615,P=0.0012,RMSE为0.75),土壤综合肥力水平最高的生物炭施用模式为连续2年施加50 t/hm^2的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物炭 土壤储水量 大豆冠层覆盖度 改进的内梅罗指数 土壤综合肥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青容 陈建军 +4 位作者 祖艳群 何永美 湛方栋 李博 李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7-558,共12页
建立科学、合理、实用的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为酸性农田改良效果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利用文献分析法筛选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云南省梁... 建立科学、合理、实用的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体系,为酸性农田改良效果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利用文献分析法筛选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的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云南省梁河县的酸性农田实验进行验证。本文以酸性土壤改良为关键词查阅文献,根据各指标出现频率筛选出土壤肥力、作物生长与安全和经济效益3个中间层指标,土壤有机质、土壤pH、交换性酸等24个最低层指标,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系数,建立了酸性农田土壤改良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加权法对大田实验改良效果进行排序为复合定性纤维素204(SQC204)>复合定性一纤维素201(SQC201)>复合定性铁铈纤维素(SQFC-0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 土壤改良 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主要水稻土基本理化性质及肥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20
20
作者 戴士祥 任文杰 +3 位作者 滕应 陈未 马文亭 黄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2,共7页
以安徽省不同地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1个剖面共43个土壤样品,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建模评价其肥力质量。结果表明: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法,安徽水稻土主要是铁聚水耕人为土。土壤大体呈酸性,pH5.0~6.5,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等相... 以安徽省不同地区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采集了11个剖面共43个土壤样品,测定其基本理化性质并建模评价其肥力质量。结果表明: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法,安徽水稻土主要是铁聚水耕人为土。土壤大体呈酸性,pH5.0~6.5,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等相对较低,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平均含量为23.65 g/kg、1.44 g/kg、127.29 mg/kg,土壤质地主要是粉砂壤土。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安徽稻田表层土壤肥力质量指数FI普遍介于0.7~0.8,肥力质量大体处于良好水平,且土壤肥力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水稻土 改进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肥力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