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改革实践与KDL教学模式生成 被引量:6
1
作者 汪晓赞 徐勤萍 +3 位作者 杨燕国 郭富强 陈美媛 金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 理论课程教学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不抬头、不互动、不思考”的现实困囿,从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学习评价等方面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体育统计学”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成效,发现,其以“教育之问”重置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以“学生之需”重构结构化的教学内容,以“教学之要”重设多维互动的教学策略频谱,以“教育之为”重建激励增值的学习评价,不仅为解决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三不”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还促进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创获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能力、陶熔志趣品性。基于此,创新生成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KDL教学模式,以知之(Knowit)、行之(Doit)、乐之(Loveit)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新样态,在课堂上实现从单纯“教知识”到全面“育人”的转变,从而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 KDL教学模式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时代的教育系统性变革:数字化赋能教育综合改革 被引量:15
2
作者 黄荣怀 刘嘉豪 +2 位作者 潘静文 刘梦彧 张国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共8页
当前,正处于技术驱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关键窗口期。面对智能技术迭代加速及其对教育系统的全方位渗透,文章提出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综合改革,加速教育系统性变革的行动框架。具体包括:(1)前瞻性教育规划作为实践指引,综合考量未来可能出现... 当前,正处于技术驱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关键窗口期。面对智能技术迭代加速及其对教育系统的全方位渗透,文章提出以数字化赋能教育综合改革,加速教育系统性变革的行动框架。具体包括:(1)前瞻性教育规划作为实践指引,综合考量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新挑战和社会需求;(2)人机协同教学的多元实践,包括构建支持服务环境、开展证据导向的教学实践、完善教育伦理保障体系等;(3)场景驱动的教育变革,有赖于应用场景设计、改革需求洞悉、技术环境适配等基本环节,并以证据表征与夯实为保障,通过场景的迭代优化持续推动教育创新;(4)构建证据链有助于形成教育综合改革的闭环验证,需注重数字思维、数字化领导力、循证手段,并利用人机协同方式监测教育综合改革成效。在人机价值对齐的贯穿下,前瞻性规划、人机协同教学、变革场景演化和证据链构建等多维协同,确保教育系统在变革过程中始终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共同推动教育生态向个性化、情境化和数据驱动的方向演进,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数字化 教育系统性变革 人机价值对齐 人机协同 场景 证据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Seek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笔谈)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生全 李霓 +6 位作者 宋萑 荣晴 李洪修 王萌萌 雷浩 马玉林 曾文婕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4,共14页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DeepSeek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其在教育领域的多模态处理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支持功能,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教师能力提升应着重将培养模式向“思维发展导向”转型、实践场域向“技术嵌入型”重构、制度环境创新向弹性化动态化转变等;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数据智能推动个性化教学的规模化、人机协同重构师生互动的深度、人文关怀守护教育本质的温度;三是应对课程知识形态变化需重塑知识选择标准、重构知识组织方式、规范知识表达过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四是DeepSeek驱动的教师教材使用需基于“思维过程可视化——文化认知与伦理嵌入——生成性交互积累”的三维智能要素,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教材、特色化地运用教材、协同化地反思教材使用等;五是DeepSeek赋能深度学习评价需关注评价指标生成的众智叠加、评价方法的教学融入和评价数据处理中的算力支持,以此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不断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Seek 数字化赋能 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能力 课程知识形态 教师教材使用 深度学习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位一体”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被引量:9
5
作者 崔晓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3,共11页
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联系法学理论教学与实务的桥梁,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存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陈旧、实务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实习实训... 加强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机制建设,不仅是联系法学理论教学与实务的桥梁,也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点和提升法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实践教育存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与模式陈旧、实务课程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实习实训资源开发不足以及国际实习机会稀缺等方面的问题,它们表现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五位一体”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育人路径,从引导课堂实练、设计实务课程、强化校内实训、组织校外实践、拓展国际实习网络五方面进行一体化针对性改革,整体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法学教育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再辨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7
6
作者 董艳 于浩 陈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117,共10页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素养导向教育的新范式,旨在整合相互关联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然而,实践中这一模式暴露出目标定位模糊、整体思维不足及边界意识缺乏等问题。该文梳理现有研究,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实践困...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素养导向教育的新范式,旨在整合相互关联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能力。然而,实践中这一模式暴露出目标定位模糊、整体思维不足及边界意识缺乏等问题。该文梳理现有研究,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要实践困境,并重审其内涵,认为其包含知识整合与学科本位的辩证统一、主题导向与问题驱动的逻辑循环、教学相长与协作探究的动态定位、以及动态反馈与过程优化的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基于此,提出实践路径,包括优化教学载体、设计驱动问题与情境创设、营造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设计动态适应的教学支架、提供高质量双向反馈和将设计理念转化为高支持实践六个方面,旨在推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智能化与灵活化的道路上持续深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反思,重塑其理念,确保在教育实践中的有效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主题学习 知识整合 学科本位 教育改革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教育强国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2024年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38,共9页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核心任务和路径策略三个方面。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教育发展总实力和提高职业教育对强国建设的支撑力是教育强国建设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职普融...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核心任务和路径策略三个方面。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教育发展总实力和提高职业教育对强国建设的支撑力是教育强国建设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以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方法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未来要进一步聚焦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在研究的方向、内容、主体、方法上协同发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研究指导推动教育强国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若干政策建议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洪宇 李宇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共13页
要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须着力破解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的执行力。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适应人口... 要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绘就的蓝图变为现实,须着力破解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提升教育强国建设的执行力。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落地生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适应人口变化形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有序推进中考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高校人才评价改革,强化人才发展动力;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引领教学研究的深层变革;健全教育强国建设战略性投入机制,确保教育投入满足教育强国建设需求;提升依法治教和管理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促进更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建成教育强国 教育政策 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嵌入式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陆玲霞 于淼 彭勇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 为满足“人工智能(AI)+X”背景下对交叉型、复合型、创新型(I3型)卓越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针对现有嵌入式人工智能(AI)实验教学中存在实验平台资源有限、教学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深入探索嵌入式AI实验教学新模式。建设灵活性强、接口资源丰富的嵌入式AI创新实验平台,构建交叉性强、多层递阶的实验教学体系,充分融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践创新案例。实践表明,所采取的改革举措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培养I^(3)型卓越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展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改革 I^(3)型卓越人才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生态系统:优化老年教育供给机制的新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馨 周振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0,共8页
老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发展,对供给机制提出了高质量、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从生物学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老年教育供给机制,有助于探究新的优化路径。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完善老年教育供给机制,强化多元参与主体作为生产者、消费... 老年教育需求和供给的发展,对供给机制提出了高质量、动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从生物学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老年教育供给机制,有助于探究新的优化路径。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完善老年教育供给机制,强化多元参与主体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作用,有助于提高老年教育供给协调性、提升老年教育供给质量、增强老年教育供给可持续性。因此,未来应以构建老年教育供给生态系统为路径,通过吸引生产者,提升老年教育供给的规模和有效性;通过培养消费者,激发更多群体的老年教育参与需求;通过发展分解者,加强老年教育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优化老年教育供给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教育 教育供给 生态系统 创新机制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教育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洁 张秀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1-27,共7页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助于创设实践场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育人主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融合数字资源,优化... 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推进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在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其价值意蕴体现在有助于创设实践场域,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拓宽育人主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融合数字资源,优化教育教学生态;革新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持续改进等诸多方面。参照主体教育理论,唯有学生主体地位回归才能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和根本的教学变革。因此,深度学习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可以遵从四个向度:以深度赋权为突破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深度体验为着力点,激发学生的主体行为;以深度互动为关键点,培塑学生的主体能力;以深度理解为落脚点,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职业教育 教学变革 主体教育理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普融通的学校形态及其基础与实践——简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谢维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职普融通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涉及体制与学校形态两方面。在体制上,职普融通旨在整合职教与普教资源,形成教育立交桥。在学校形态上,职普融通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渗透,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纵向贯通。职普融通具... 职普融通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涉及体制与学校形态两方面。在体制上,职普融通旨在整合职教与普教资源,形成教育立交桥。在学校形态上,职普融通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渗透,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纵向贯通。职普融通具有政策、方法论与知识基础,回应了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挑战,体现了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在实践中,需要创新学科专业分类,整合技能培训与人格培养、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技术素质与人文素养,融通对口与适应取向。职普融通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与支撑社会经济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的逻辑建构与路径探寻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克松 廖清扬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办学能力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应遵循五大理性逻辑。一是因果逻辑,要厘清投入与产出的功能定位,避免重产出、轻投入的误区,发挥投入对产出的导向作用。二是序贯逻辑,要明晰过程与结果的先后次序,纠正... 办学能力评价改革事关教育强国建设。新时代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应遵循五大理性逻辑。一是因果逻辑,要厘清投入与产出的功能定位,避免重产出、轻投入的误区,发挥投入对产出的导向作用。二是序贯逻辑,要明晰过程与结果的先后次序,纠正重结果、轻过程的偏向,彰显过程对结果的塑造作用。三是增值逻辑,要明确成果与效果的价值彰显,跳出重成果、轻效果的陷阱,凸显效果对成果的增值作用。四是协同逻辑,要理顺内部与外部的协同关系,防止重内部、轻外部的倾向,发挥外部对内部的促进作用。五是适应逻辑,要把握静态与动态的表现状态,规避重静态、轻动态的失衡,展现动态对静态的完善作用。五大逻辑需要协同创新,致力于推动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改革,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职业学校 办学能力 教育评价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的潜在风险及其规制——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祁占勇 李璐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45,共14页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风险丛生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介入必然会放大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剖析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规...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是职业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风险丛生的现代社会,数字技术的介入必然会放大职业教育评价中的不确定性,从而引发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剖析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的潜在风险并对其进行规避,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数字化转型,丰富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变革中隐含着隐私泄露与计划干预性过强、评价主体边界迷失、评价变革难以适应情景差异、评价中人文价值缺失等风险。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域,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评价过程中应当提升数据的科学性、突出各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动态调整指标并不断优化供给侧改革、以深化理念改革为导向不断重视全过程评价与综合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数字化 职业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变革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内涵逻辑、模型框架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罗生全 张俊生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 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既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也是响应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现实呈现。深刻把握数字治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内容构成,并将其置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发现数字治理与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在国家战略逻辑、教育变革逻辑、理念行动逻辑维度高度耦合。考察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系统的理论模型,建构形成一个“价值共创—利益调适—制度优化—数字技术”整合性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数字治理赋能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进路:弥合“数字鸿沟”,建构基于公平正义、注重公众需求的教育治理理念观;打破“数字孤岛”,建构基于协同治理、强调利益调适的教育治理组织观;纾解“技术悬浮”,建构基于高效交互、突出预诊施策的教育治理行动观;防范“唯数据论”,建构基于精准循证、保持适度韧性的教育治理质量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新时代教育综合改革 内涵逻辑 模型框架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人口格局下教育评价改革:面向教育强国的价值重塑与技术赋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邓磊 代少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 受管理主义思潮影响,教育评价出现了“效率崇拜”现象。伴随着老龄少子化成为人口新格局,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需从人口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教育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强国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愈发突显。《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和重要任务,新时代的教育评价改革须紧紧锚定强国建设目标,通过系统性改革彰显教育评价的基本属性,在科学理念的牵引下发挥教育评价的核心作用,坚持价值守正和路径创新相结合,以本体论思维守护教育评价的人文价值,以认识论思维提升教育的社会价值,以方法论思维创新教育的技术路径。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系统性地调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张力,通过数智赋能的全息评价,构建引导与监测双向驱动的教育评价新形态;借助人机协同的个性评价,供给技术驱动下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的新动能;利用数字伦理的规范评价,打造风险防控与算法治理并重的评价新准则,从而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夯实教育强国底座,构建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强国建设 人口新格局 效率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基于2023年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旻 韩瑞勇 丁佳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38,共5页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山西省2023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区域分布差异显著、聚焦在高职优质校;获奖成果类别与专业分布呈现广泛与均衡并存;...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的教育现代化2035发展目标。山西省2023年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区域分布差异显著、聚焦在高职优质校;获奖成果类别与专业分布呈现广泛与均衡并存;团队成员偏少且主体多元性不强;教学成果奖完成人身份特征明显。山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核心主题专注综合育人、聚焦“三教”改革、关注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以及中高职一体化建设等。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基于“三教”改革,培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优化专业布局,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组织形态,深化产教融合;数字赋能职业教育,多元共治促进教育公平;“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成果奖 教学改革 德技并修 三教改革 专业布局 组织形态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下的我国职业教育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政 邱懿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3,共12页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内外部治理关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论、市场基础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论的演变。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形塑下,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应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治理方式应从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布局,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内外部治理关系的核心,先后经历了政府主导论、市场基础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论的演变。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形塑下,职业教育治理改革应实现三大转变,即政府治理方式应从事后响应转变为事前布局,职业院校治理角色应从代理主体转变为改革先锋,市场主体参与治理的动机应从短期利益转变为战略投资。政府、职业院校和市场的关系应由单向的“影响回应”关系转变为双向的“并行互动”关系。当前,我国政府参与职业教育治理的权责边界不清,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无法满足发展需求,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缺乏战略自觉。为此,我国应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协作,提升政府政策的精准度和前瞻性;优化职业院校组织定位和内部治理模式,提升学校治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深度分析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内部需求,提升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治理 有为政府 有效市场 全面深化改革 办学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智慧养殖”与校企合作“双元”育人相结合的养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耀坤 冯至豪 +5 位作者 赵秀慧 刘德武 孙宝丽 柳广斌 郭勇庆 邓铭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8-535,共8页
养牛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改善养牛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可为我国养牛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推动我国养牛业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养... 养牛学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动物科学专业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重要基础专业课程。改善养牛学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可为我国养牛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有效推动我国养牛业快速向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提升养殖科技水平,增加养殖效益。本文对当前养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改革思路与措施;提出增设“智慧养殖”课程体系与校企“双元”育人的实践应用型教学改革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从而为我国现代化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了复合型人才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牛学 教学模式 智慧养殖 校企合作 课程改革 人才培养 畜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五唯立四维”: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立识别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德全 刘璐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80,共20页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改革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的总体原则。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实践视域,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与“立”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改革是“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体,必须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不破不立的总体原则。本文立足基础教育实践视域,从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与“立”两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期通过“破”除“唯”与“立”新“维”的双向发力,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助力和参考。一方面,通过对全国范围内1355名基础教育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破五唯”的政策认知、情意认同和行为趋向水平,识别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落地状况。研究发现,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破五唯”的政策认知薄弱,内生动力不足;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成效受到教师多样化背景的影响;基础教育教师对“破五唯”的政策认知、情意认同和行为趋向水平密切相关,能够相互影响。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位专家开展了两轮专家征询,构建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立四维”的价值体系,包括“立德”“立志”“立能”“立行”四个一级维度及下属20个二级维度,据此提出以“立四维”的价值体系综合引领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具体包括:基础教育评价改革应以“立德”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以“立志”突破“五唯”的边界与限度;以“立能”聚焦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以“立行”转向具体个人的实践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改革 基础教育 破五唯 立四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