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印度洋—南海海面风速和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林 梅勇 +1 位作者 王慧娟 郑崇伟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7-554,共8页
采用1958年1月—2001年12月ECMWF ERA-40的10m风场资料,以及由该风场资料驱动WAVEWATCHⅢ得到的北印度洋—南海海域44a的海浪场资料,通过EOF分析、正交小波分析和M-K检测方法,分析了北印度洋—南海海域海面风场和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 采用1958年1月—2001年12月ECMWF ERA-40的10m风场资料,以及由该风场资料驱动WAVEWATCHⅢ得到的北印度洋—南海海域44a的海浪场资料,通过EOF分析、正交小波分析和M-K检测方法,分析了北印度洋—南海海域海面风场和有效波高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北印度洋—南海海域存在3个大风、大浪区,其中亚丁湾以东洋面风力最强,有效波高最高;表面风场和有效波高存在35、15和3a的主周期变化,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年平均风场和有效波高均存在明显增强趋势,1977年为突变起始年;年平均海表10m风速和有效波高随时间增大主要是由冬季和春季海表10m风速和有效波高随时间增大引起的;冬、秋季海面风场与有效波高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较一致,冬季以35~40a的周期为主,秋季以11~12a的周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印度洋—南海 海面风速 有效波高 正交小波分析 M-K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海棠湾X波段雷达海浪比测试验研究
2
作者 马昕 陈周 王青颜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39,共6页
对安装于我国三亚海棠湾的X波段雷达设备及布放在该区域的"波浪骑士"浮标和波高仪进行了海浪比测试验,并且对所获得的现场海浪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表明:X波段雷达观测海浪的方式基本可靠,能够有效捕捉到海浪的... 对安装于我国三亚海棠湾的X波段雷达设备及布放在该区域的"波浪骑士"浮标和波高仪进行了海浪比测试验,并且对所获得的现场海浪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结果表明:X波段雷达观测海浪的方式基本可靠,能够有效捕捉到海浪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波段雷达 海浪 波浪骑士浮标 比测 有效波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船大尺度模型耐波性试验海浪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焦甲龙 陈超核 +2 位作者 任慧龙 孙树政 李积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为了研究实际海浪环境中舰船大尺度模型试验海况的相似性,本文选取了不规则波海况的有义波高、特征周期和波能谱型为代表,基于某沿海海浪的大量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岸海浪与远洋海浪的相似关系,并提出了大尺度模型试验海况选取原则及方法... 为了研究实际海浪环境中舰船大尺度模型试验海况的相似性,本文选取了不规则波海况的有义波高、特征周期和波能谱型为代表,基于某沿海海浪的大量统计数据分析了近岸海浪与远洋海浪的相似关系,并提出了大尺度模型试验海况选取原则及方法。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选取模型缩尺、试验海域位置、气候季节、天气状况等条件,可保证模型试验海况与实船海况的相似性,从而论证了在真实海况下开展大尺度模型耐波性试验的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模型试验 耐波性试验 近岸海浪 远洋海浪 有义波高 特征周期 重现概率 海浪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N模式的全球有效波高数值预报结果之初步验证 被引量:7
4
作者 梁小力 王毅 《海洋预报》 2015年第6期1-9,共9页
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基于SWAN模式和NCEP预报风场模拟的全球海浪预报场,结合Jason-2卫星高度计和NDBC浮标资料对全球海浪场进行了自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为期1 a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预报波高与实测值吻合较好,24 h、48 h、72 h... 利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基于SWAN模式和NCEP预报风场模拟的全球海浪预报场,结合Jason-2卫星高度计和NDBC浮标资料对全球海浪场进行了自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为期1 a的统计检验。结果表明:预报波高与实测值吻合较好,24 h、48 h、72 h预报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0.6 m,偏差绝对值均小于0.1 m,相关系数均大于0.91。有效波高的预报精度随预报时效的增加而降低,预报误差在48 h内变化不大,而在48 h后明显增大。有效波高的预报偏差存在地域性差别,全球西风带和热带地区的偏差较大,而赤道无风带和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的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N模式 海浪预报 有效波高 统计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