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国的思想文化对哲学的影响
1
作者 王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5,共12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哲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逐渐呈现出热度。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反思,对中国哲学研究中使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借鉴其研究方式提出批评,主张进行自主的具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 伴随着改革开放,西方哲学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逐渐呈现出热度。近年来,中国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反思,对中国哲学研究中使用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借鉴其研究方式提出批评,主张进行自主的具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研究。相比之下,人们较少思考我国西方哲学的研究是不是使用了中国哲学中的概念和方法、借鉴其研究方式并受其影响。无论是在术语的形成还是观念的导向上,中国的思想文化对我国西方哲学的研究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的哲学研究涵盖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以及众多哲学领域,其发展需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互借鉴、相互融通和共同进步。正确地认识中国思想文化对我国哲学研究发展的影响,对于更好地认识哲学的实质,更好地发展我国哲学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中国的哲学 中西方哲学比较 中国思想文化 形而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现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2
2
作者 侯德红 侯广斌 +1 位作者 刘建平 张建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25,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系统分析法,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在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体育彩票市场、体育广告业及无形资产开发和体育人口的增长6个方面的比较研究,分析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关键词 体育产业 现状 中国 发达国家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农艺性状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大次卓嘎 王建林 +1 位作者 次仁央金 王忠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201-17205,共5页
[目的]探讨我国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9份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材料为对象,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其产量性状(5个变量)、主茎性状(6个变量)、分枝性状(3个变量)、角... [目的]探讨我国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9份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材料为对象,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其产量性状(5个变量)、主茎性状(6个变量)、分枝性状(3个变量)、角果性状(4个变量)4组生态性状(共含18个变量)间的典型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单株产量主要靠每株有效角果数取胜,每株角果总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影响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产量性状最重要的性状是主茎性状,其次是分枝性状和角果性状;西部地区芥菜型油菜产量性状、主茎性状、分枝性状、角果性状4组性状间均有密切的联系。[结论]要提高我国西部地区栽培芥菜型油菜产量性状,重点要抓好主茎性状,其次是分枝性状和角果性状;要选择每株角果总数、每株有效角果数优良的油菜品种应重点从有效分枝数、株高、主花序角果数、主花序果柄数等性状方面选择,要选择每角果粒数、千粒重优良的油菜品种应重点从果喙长度等性状方面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西部地区 芥菜型油菜 生态性状 典型相关分析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的比较与整合 被引量:4
4
作者 姚本先 吴凌燕 陈美爱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4,69,共3页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比较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在研究思路、自我观念、人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对自我和现实的认识、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整合中西方心理健康标...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比较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在研究思路、自我观念、人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对自我和现实的认识、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整合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应重视探讨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塑造具有独立性与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心理健康标准 比较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比较--以江苏和四川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洪明 陈学武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437-441,共5页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了率先发展,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与西部地区形成了很大反差。为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江苏省和四川省为例,分析了两地近年来的道路交通及其交通事故的发展情况,并...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了率先发展,在经济与文化等方面与西部地区形成了很大反差。为研究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以江苏省和四川省为例,分析了两地近年来的道路交通及其交通事故的发展情况,并以道路长度、机动车保有量、居住人口数、道路运输周转量和地方GDP为相关因素,进行了交通事故的相对强度比较。发现江苏省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整体上好于四川省,但是其百公里道路事故率、十万人口事故率以及事故的损害强度却偏大,分析认为这与江苏省的道路运输周转量大、人们的交通出行频繁和道路条件改善后车辆行驶速度偏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西部地区 道路交通安全 发展状况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三国高师课程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成学 俞爱宗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47,共5页
中日韩三国均朝着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而进行了高师课程的改革。在比较和分析中日韩三国高师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师课程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适当下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比重、拓宽公共基础课的知识范围、加强和充实... 中日韩三国均朝着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而进行了高师课程的改革。在比较和分析中日韩三国高师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类课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师课程的现状,文章提出了适当下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比重、拓宽公共基础课的知识范围、加强和充实教育类课程、扩大高师生选择学习的幅度、延长教育实习与见习时间并分为多次、多年度进行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三国 高师课程 改革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公共体育课程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波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以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实现由增强体质教育向完善人格教育转化,注重体育人文关怀;在... 以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西方公共体育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四要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应实现由增强体质教育向完善人格教育转化,注重体育人文关怀;在课程设置上,应由课程需求向"以生为本"转化,凸显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应由偏技能学习向多元化、一体化转向,注重技能学习与文化传承;在课程组织形式与方法上,应由分支发展向传统与现代融合转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组织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 公共体育课 普通高校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罗马宗教传统的特点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共乐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6-98,共3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传统 早期 人类文明 罗马 敬畏自然 思想创造 超越自我 进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概念、构念和理念的中外比较(上) 被引量:7
9
作者 袁益民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1年第1期22-26,118,共5页
国内外在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从专业术语及概念的不同,到具体工作中构念的差别,再到评估理念上的差距,普遍存在着诸多差异。对此进行基础性的中外比较,对于教育评估的国际交流和研究借鉴,颇有益处。
关键词 教育评估 概念、构念和理念 中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比较的视角论说中国古代宗教信仰与历史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家和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宗教信仰 中西比较 早期罗马宗教 早期基督教 金规则与忠恕思想 两河流域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差异与比较诗学方法论建构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耘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92,共10页
中西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对于"天(宇宙世界)"之本质的认识及其表象系统截然不同。其次,西方基于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建构的"原子式自我",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的表现;相反,正如有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中国建构的是"关... 中西文化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对于"天(宇宙世界)"之本质的认识及其表象系统截然不同。其次,西方基于对宇宙本质的思考建构的"原子式自我",在中国找不到对应的表现;相反,正如有的学者所认识到的,中国建构的是"关系性自我"。再次,从根本上说,西方的"天"与人是彼此独立、相互对立的二元关系;而中国文化始终没有建立基于实体论之真理观和原子论之自我观的天人二元关系,主张万有皆"气",气化流行,鸢飞鱼跃,将天人联结为息息相通的生命整体。其四,"诗学"在西方常常被赋予介于哲学(关注普遍真理)与历史(记录个别史实)之间的位置,这个学科定位由亚里士多德奠定基础,但在整个西方文化中被广泛接受了;而构成中国文化的诸多要素,不管是作为"文类"的"六经",还是作为"元素"的"五行",抑或作为"德目"的"五常",等等,都不像西方那样追求界分明确,而是浑然一体、互相交叠,很难予以现代知识论的清晰对应,六经都是"文学"、都是"史学"、都是"哲学"。倘若以现代知识系统来重整古代诗学传统,就需要对其中的诗学因素及其蕴含演变做出清楚的甄别与辨析。因此,要建构中西比较诗学的方法论,首先应该在掌握中西文化之源发性差异的基础上,找出中西诗学在中西各自知识构架中的纽结点与关键问题,明其知识定位以及性质与功能,再结合具体诗学问题的特定语境及阶段性特征细致辨析、系统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诗学的本性 诗学的“知识”定位 比较诗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传统文化“和谐社会”理念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明英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4期94-101,共8页
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深厚文化传统积淀和丰富思想内涵的范畴,在中外思想文化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可以挖掘许多有价值、有意义、有特点的关于和谐社会观点和思想,对此加以提炼和发掘是很有... 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深厚文化传统积淀和丰富思想内涵的范畴,在中外思想文化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可以挖掘许多有价值、有意义、有特点的关于和谐社会观点和思想,对此加以提炼和发掘是很有价值的。要重视中外思想文化关于和谐思想内涵的一致性与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对传统和谐思想给予新的时代性、实践性的解读,提升对和谐思想文化内涵的多元文化的领悟与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传统文化 和谐社会理念 价值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西生态农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长江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以18个项目对比分析,论述了我国的生态农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农业间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价了中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指出我国生志农业在生产实践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但科学试验与专业教育较落后。最后指出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是当代世... 本文以18个项目对比分析,论述了我国的生态农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生态农业间的差异,并进一步评价了中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水平。指出我国生志农业在生产实践方面居于领先地位,但科学试验与专业教育较落后。最后指出农业生产的生态化是当代世界上所有生物再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中西生态农业在今后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仍将存在差别,前者将继续以系统的挖潜增产为主,后者仍将以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为主。但从生态农业获取优质食品方面,则又是两者今后兼而有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学 研究 中国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约》金规则与《论语》忠恕思想之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重跃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新约》 金规则 忠恕 马太福音 中文翻译 学术研究 否定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基督教的命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林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1,共4页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 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一直是古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古史研究者对古代的宗教与社会问题进行了长期探索,这里发表的五篇文章分别表达了研究者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刘家和认为,比较研究还应继续做同中察异的工作,就宗教与历史之关系而言,中国的三代与古代希腊、罗马本来各不相同;但不论前者的邦国,还是后者的城邦,都有自己的守护之神,这点又是相同的;可是在此之上,前者还有天或皇天上帝,后者则无,原因之一是由于前者在地上有最高的天下共主,而后者则无。杨共乐认为,敬重神灵,墨守礼仪,以敬神束缚民众,以礼仪统一思想,是罗马早期宗教具有的明显的目的性;敬仰民族神明,宽容外邦神灵,又使罗马的宗教传统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开放性;早期罗马的宗教传统是多神崇拜但有秩序,宽容外神但有原则,主要表现在新的外神从未渗透到罗马旧有宗教的核心,后者一直保持着主导地位。刘林海指出,基督教最初并非罗马的唯一选择,其优势是在历史过程中逐步确立的;罗马传统宗教自我更新的失败则把基督教推向了国教的地位。蒋重跃对《新约》的道德金规则与《论语》的忠恕思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两者都主张博爱。但《新约》的金规则只有肯定式的表达,因为基督教的博爱来自上帝,上帝是无限的,上帝的爱也要无限地向外推出去;《论语》的忠恕思想则既有肯定式,也有否定式的表达,由于儒家的博爱来自人自身,人是有限的,所以人类之爱既可向外推出去,又要向内加以限制。这是二者最根本的差异。王献华在分析雅各布森的相关作品的基础上认为,对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的研究和对早期两河流域社会与文化的历史研究必须是合二为一的学术进程;在早期两河流域宗教研究中,神灵史的路径可以认为是下一阶段的学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20世纪中后期 早期 社会现象 罗马帝国 科学的理论 近代以来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热潮中的冷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明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于2010年开始走出国门,并在短时间内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令中国科幻界为之振奋。为了客观地认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国际化现状,避免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心理,本文将中国科幻置于世界科幻文学版图,通过统计和比较我国... 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于2010年开始走出国门,并在短时间内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令中国科幻界为之振奋。为了客观地认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国际化现状,避免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心理,本文将中国科幻置于世界科幻文学版图,通过统计和比较我国与其他非英语国家科幻文学英译的情况,描绘中国科幻英译的真实图景,并从关注国际文学刊物、中外合作办刊、创办中资海外出版机构和扩大题材输出等方面对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文学走出去 中国 非英语国家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世纪中西方国家税权制度之比较
17
作者 杨师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8-95,共8页
中世纪中西方国家税权制度存在着迥然不同的构建,追索其原委,研究其后果,可以窥探到这一制度给两者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巨大影响。它实为中古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而中国古代社会的有关基因则完全阙如。
关键词 中世纪 中西方国家 税权 禁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研究的意旨、原则及方法论析
18
作者 张立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87-691,共5页
开展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丰富政府制度知识,提升对政府制度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探究比较政府制度的学科体系,繁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科学和行政科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府制度中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政府制度的改革和完... 开展中外行政制度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丰富政府制度知识,提升对政府制度问题的分析能力;有助于探究比较政府制度的学科体系,繁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科学和行政科学;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府制度中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政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对各国行政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时,应当体现依照宪法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的精神,还应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正确运用比较分析、矛盾分析和系统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制度 政府制度 比较研究 中国 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中国问题
19
作者 李庆本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3-138,160,共7页
“中西二元论”构成比较文学的中国问题。我们需要从“世界的中国”,而不是“世界与中国”的角度,采用跨文化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来解答比较文学的中国问题,来寻找二元对立“居间”的“中道”。中国比较文学尽管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但... “中西二元论”构成比较文学的中国问题。我们需要从“世界的中国”,而不是“世界与中国”的角度,采用跨文化研究的理念与方法来解答比较文学的中国问题,来寻找二元对立“居间”的“中道”。中国比较文学尽管受到“法国学派”的影响,但仍然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研究中西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成为中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影响,作为中外文学交流中客观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不一定非要从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角度去研究。我们要突破法国学派影响研究的文化中心主义的窠臼,要将“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看成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置于“跨文化研究的三维模式”中加以研究。这种“循环影响”,由于突破了文化中心主义的羁绊,就难以用法国学派“影响研究”这一范畴去涵盖,而成为一种中国比较文学跨文化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二元论 比较文学 影响研究 法国学派 世界之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小学生数感表现的比较研究——以比较分数的相对大小为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赵倩 吕世虎 韩继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70,91,共7页
通过测试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大陆西部地区与台湾高屏地区五年级学生的数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陆学生数感整体表现优于台湾地区学生;在解决比较分数的相对大小问题时,两岸学生数感不佳;从理由的表述看,大陆学生存在迷思的比率高于台... 通过测试卷调查和访谈,对中国大陆西部地区与台湾高屏地区五年级学生的数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陆学生数感整体表现优于台湾地区学生;在解决比较分数的相对大小问题时,两岸学生数感不佳;从理由的表述看,大陆学生存在迷思的比率高于台湾地区学生,但两岸学生迷思概念的类型较一致.建议两岸教师教学时应以学生对分数基本概念的理解为焦点,建构比较分数相对大小的参考点,帮助学生在对分数的量感的感悟中发展数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西部地区与台湾高屏地区 小学生 数感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