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基于“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的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苑韶峰 张宇 +1 位作者 陈美景 朱从谋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6,共9页
研究目的:结合相关研究,整理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学术研讨成果,探析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 研究目的:结合相关研究,整理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学术研讨成果,探析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调追求经济高效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资源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管理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资源供给、生态安全、空间优化和制度创新的复合功能;(2)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管理在制度设计层面推进“四维转型”:管理方式向全域全要素统筹转型、治理方式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型、技术体系向数字智能驱动转型、安全管控向风险系统防控转型;(3)高质量发展下的自然资源管理路径包括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遵循“价值—结构—过程—功能”逻辑主线,显化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价值,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论: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应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研究,着力创新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自然资源管理 时代要求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探索——以江苏省为例
2
作者 陈超 陶旸 张大骞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3,共5页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两统一”之后江苏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种...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是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重要内容,是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数据支撑。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两统一”之后江苏部署开展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提出了一种省市县三级协同联动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一体化建设路径,以保障调查监测成果在省市县三级的纵向贯通。该建设思路已在江苏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中得到成功验证,可为其他地区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调查监测 主数据库 管理系统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剑飞 阳文锐 +3 位作者 李晶晶 沈守云 马力 陈亮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6-318,共13页
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以北京市域为研究范围,基于2003年、2010年2022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当量... 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以北京市域为研究范围,基于2003年、2010年2022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两轮城市总体规划以来,1km×1km网格下的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的驱动力因素。研究结果发现:(1)研究时段内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与非建设用地组分变化相对应,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总量增加了109.46亿元,林地和水域的增加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的关键;(2)从生态系统服务四大类型的价值看,调节功能>支持功能>供给功能>文化功能,调节服务是北京市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3)从空间分布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而且全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现为正相关和空间聚集分布,局部表现为高⁃高、低⁃低集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热点地区主要集中于大型湿地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冷点分布范围在逐渐向市中心城区收缩;(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异质性受到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共同作用,其中气温的贡献最大,双因子间的耦合作用增强了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的解释力。研究揭示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提出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非建设用地管理建议,可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空间分析 敏感性分析 自然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回顾与展望
4
作者 李晓兵 李小雁 +3 位作者 姜广辉 王佩 黄庆旭 刘颖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共11页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述了自然资源学科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形成与演变机制、资源开发与利... 回顾了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资源学科建设30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涵盖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综述了自然资源学科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资源形成与演变机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资源规划与管理等领域取得的突出贡献.梳理了学科发展面临队伍建设、科研转型、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挑战.亟须面向新时期自然资源学科发展的新要求,立足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特点,在学科融合和集成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服务于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为“地理学”一流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科学与技术 自然资源管理 回顾与展望 人才培养 30周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优化:从管理到治理
5
作者 林晓菲 王芙蓉 +1 位作者 崔蓓 陆新亚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155,共5页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正在推动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向治理转型。本文以N市自然资源部门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前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主体协同、建设管理碎片化、要素覆盖等方面的局限,创新... 数字政府建设是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正在推动自然资源信息化管理向治理转型。本文以N市自然资源部门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前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在主体协同、建设管理碎片化、要素覆盖等方面的局限,创新构建了信息化管理向治理转变的行动框架,提出了“理念—内容—能力”三维治理内容,分析了场景化要素集、管理要素图谱、智能治理平台构建,探索了地方自然资源信息化治理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自然资源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治理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社会生态系统演变中草原管理制度的国际经验研究
6
作者 谭静 贡布泽仁 泽郎东珠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67-1577,共11页
草原系统在生态、经济和政治方面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中国草原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草原的共同挑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本土化的草原管理实践。但目前学术界对草原管理制度国际经验的文献梳理较为零散。... 草原系统在生态、经济和政治方面具有高度的时空变异性,带来了不可预计的后果。中国草原所面临的困境也是全球草原的共同挑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采取了本土化的草原管理实践。但目前学术界对草原管理制度国际经验的文献梳理较为零散。该文以产权制度理论为基础,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选择蒙古国、吉尔吉斯斯坦、肯尼亚和澳大利亚四个国家的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不同制度实践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多个国际案例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Community-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CBNRM)制度。新兴CBNRM案例逐渐融合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朝着多层次、多网络的管理方式以及基于习俗和市场的“混合治理”模式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管理制度 基于社区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 混合治理 国际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天然林经营类型与作业法设计研究
7
作者 朱宝琦 徐晓君 +4 位作者 李锐 丁山 刘宏伟 邓成 李青粉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2期15-19,共5页
以西藏自治区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和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特点,为西藏天然林划分了21种经营类型,并设计了8种作业法,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对天然林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为森林经营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为... 以西藏自治区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森林经营规划和西藏自治区天然林资源特点,为西藏天然林划分了21种经营类型,并设计了8种作业法,以期为西藏自治区对天然林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为森林经营规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持,为森林经营类型划分与作业法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 森林经营类型 作业法设计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建共管视域下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产业发展研究
8
作者 彭建仙 陈波 陶冠臣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64-69,共6页
实施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发展社区经济,是缓解保护与发展矛盾,提高生态保护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野外调查,采用参与式二手资料收集分析法,分析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产业发展情况、内外部环境,研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产... 实施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发展社区经济,是缓解保护与发展矛盾,提高生态保护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野外调查,采用参与式二手资料收集分析法,分析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产业发展情况、内外部环境,研究保护区建设与社区产业发展关系,提出加强调查研究,合理布局及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强化发展产业意识,推进科技创新,拓宽资金渠道,注重多部门参与社区管理等社区产业发展对策,从而增加社区居民收入,引导群众积极、主动、有序地参与到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为保护区、社区共建共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共建共管 社区产业 资源优势 林下种植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构建——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胤 宋珂 +2 位作者 王玉军 詹雅婷 朱叶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59-1469,共11页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动态监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变化,系统获取长期、稳定、准确、连续的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对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在对江苏省自然资源监测现状梳理基础...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动态监测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变化,系统获取长期、稳定、准确、连续的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对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在对江苏省自然资源监测现状梳理基础上,以管理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基于“融合视频物联”的对地观测网络构建技术、“陆海统筹”的地面监测站网构建技术、动态监测监管平台构建技术,构建形成了“天空地海”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并应用于江苏省“1+6+X”自然资源常规、专项和专题动态监测服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整合建立的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全省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及时监测江苏省土地、矿产、森林、水、湿地、海域海岛等自然资源的种类、空间分布、质量、生态等动态变化情况,形成了以“天-空-地-海”协同作业为特征的自然资源全覆盖、全天候、全要素监测能力,实现了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一体化监测服务,为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履行、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动态监测网络 天空地海协同观测 监测体系 自然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作用机理与编制逻辑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晓蕾 吴飞 +3 位作者 沈春竹 金志丰 陈诚 周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共9页
研究目的: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明确规划定位、层级和分类,剖析规划引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理顺规划编制逻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即以国土空间规划... 研究目的:界定自然资源资产规划理论内涵,明确规划定位、层级和分类,剖析规划引领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的作用机理,理顺规划编制逻辑。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实践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资产规划即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为前提,以资产配置高效化、综合利益最大化、所有者收益最优化为根本目标,由不同履职主体对权责范围内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的目标、方向以及空间时序进行统筹安排的过程。规划定位为国家发展规划体系的专项规划,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以及资产规划、专题规划和配置单元规划三类。(2)资产整备、资产配置和资产经营是规划关键策略和抓手,通过规划实施,可推进自然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交易化、产品服务资金化,实现自然资源资产“存在价值—使用价值—要素价值—交换价值”演化。(3)资产规划编制实践要以“整体管护、整体配置、权责利统一”为根本原则,按照“目标导向+分区调控+策略牵引+协同落实”的逻辑开展。研究结论:自然资源资产规划是引导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明晰权利—高质供给—市场配置—价值显化—经营管理—收益分配—系统监督”全链条管理的关键,从资产价值实现视角为国土空间规划做补充,是推进“两统一”协同的重要桥梁,需尽快完善规划体系,深化技术规范研究,统筹开展各层级规划试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规划 资产整备 资产配置 资产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机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蔡为民 王燕秋 +3 位作者 林国斌 霍长宝 孙晓兵 王萌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 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中“保值增值”“落实权益”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是在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困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要求中产生的,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收益为目标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森林碳汇具备“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四资”属性,该研究提出基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路径,从“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路径视角厘清制约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障碍机理,发现: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不明晰的问题阻碍“资源”向“资产”转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滞缓的现状遏制“资产”向“资本”转化,市场机制不健全的弊病掣肘“资本”向“资金”转化,最终导致了森林碳汇价值实现进程滞缓问题。基于此,该研究构建了以政府组织为主体的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以森林碳汇产业为主体的森林碳汇产业支持制度,以市场平台为主体的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制度,共同构筑出“资源-资产-资本-资金”转化与所有者权益落实目标双向交叉赋能、协同推进的森林碳汇价值实现多维制度体系,以森林碳汇价值实现为撬动点,对明晰森林资源资产管理权责、推进资产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显化资产所有者收益问题进行了探索,以期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改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森林碳汇 价值实现 委托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监管视域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探析:基于空间开发权配置的探讨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坚 刘光昕 王培安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基于两级空间开发权理论,分析面向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自然资源监管流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在自然资源监管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从空间开发权视角出发,辨析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背后隐含的两级空间开发权“批发—零售”基本逻辑。在此... 基于两级空间开发权理论,分析面向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自然资源监管流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在自然资源监管中发挥的具体作用,并从空间开发权视角出发,辨析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背后隐含的两级空间开发权“批发—零售”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自然资源监管视域下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建议,即强化“区域—要素”统筹,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作用,在规划实施中完善各级“区域”的一级空间开发权 “批发”配置机制;进一步探索完善分级分类的空间开发权交易制度,促进规划安排的自然资源开发保护责任落实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监管 国土空间规划管理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两级空间开发权 “批发—零售”机制 “区域—要素”统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13
作者 丁寿颐 贾琦琪 +1 位作者 李清嘉 刘泽瑾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5-21,46,共8页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 兼顾自然资源统一和分类的行政管理需求,基于资源属性、自然条件及灾害风险等维度评价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和水资源5类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合理和客观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源统计数据和遥感数据,对中国省级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进行评价,并利用主导因素法进行潜力分区。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北京、天津等快速城镇化区域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较低,需发挥其经济发展优势。提出的自然资源综合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尺度区域的自然资源开发潜力评估,并能有效识别地区优势自然资源类型,为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和主体功能区优化调整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潜力 潜力评价 指标体系 统一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3
14
作者 金志丰 张晓蕾 陈诚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自然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管理创新通过自然资源“要素化、空间化... 研究目的:揭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自然资源管理的互动关系,研究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与实施路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管理创新通过自然资源“要素化、空间化、市场化、品质化”,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发现—捕获—提升—实现—发挥—再提升”。(2)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调查确权、规划引领、核算评估、资源配置和供给能力提升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5个关键环节。(3)实施路径包括:基于调查确权分区域、分层次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和使用规划、生态产品专项规划研究探索;引入“标准生态产品”理念,建立生态产品基准价格体系和公示价格体系;推动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丰富配置规则;以整治修复为抓手提升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溢价水平。研究结论:基于“1+5+N+1”的自然资源管理创新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逻辑,深化管理方式、政策和机制研究创新,是加快促进生态资源资产价值转化和保值增值的关键和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管理 生态产品 关键环节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思考 被引量:3
15
作者 岁姚炳 牛存稳 贾玲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8-241,共4页
建立和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对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水资源管理,以“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为指导方针,从多角度对水资源资产所有权和监管权进行区... 建立和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对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水资源管理,以“主张所有、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落实权益”为指导方针,从多角度对水资源资产所有权和监管权进行区分,总结梳理了我国现有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并基于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委托代理机制的研究,在水资源管理模式方面提出新的思考,以期在进一步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委托代理机制 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佳杰 胡勇卿 李元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剖析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推动项目本身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水平;激发绿水青山活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补齐全民健身短板,满足人民休闲需求。困境:政策环境体系...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剖析共同富裕视域下推动乡村自然资源向户外运动开放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推动项目本身发展,提高乡村经济水平;激发绿水青山活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补齐全民健身短板,满足人民休闲需求。困境:政策环境体系有待强化,多元主体协调参与需健全,乡村生态保护易受忽视,开放质量水平亟待提高。路径:优化政策环境体系,夯实执行实施效果;建立协调互动机制,平衡多元主体利益;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督察体系;改善同质盲目问题,推动资源优质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乡村自然资源 户外运动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鄂高阳 韩芳 +1 位作者 秦秉希 刘之广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70,共8页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 近年来,遥感技术和遥感设备已被普遍应用于农业资源与土壤环境综合监测中,且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几个方面成效卓著。但是,土壤问题依然影响着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制约着人类健康和发展的稳定性。随着国内外对土壤问题研究和调查的不断深入,针对性提出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环境问题,但也暴露出监测技术不足、监测方法亟待改进等很多新问题。本文综述了遥感监测技术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的应用现状,重点对遥感监测手段、遥感技术在土壤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土壤综合监测 农业生产 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产权结构模式研究——基于福建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柳 黄春晓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产权结构是乡村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福建省4个代表性村庄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我国乡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产权组织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乡村资源的产权转化过程分为股权... 产权结构是乡村自然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了福建省4个代表性村庄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我国乡村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中的产权组织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乡村资源的产权转化过程分为股权量化、经营权流转与收益权共享3个阶段;产权的组织结构可分为3种模式“:开放性”“封闭性”与“半开放性”,模式的形成受到区位的引力作用、资源禀赋的导向作用和治理基础的约束作用3个方面要素的影响。文章认为对资源禀赋较强的乡村在制度设计上应更为关注村民的主体地位,而对资源禀赋较弱的乡村,如何吸引优质资本投入与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应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结构 模式 乡村自然资源 资产管理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地表基质模型、分类及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裴小龙 祝晓松 +4 位作者 冯欣 刘航 俞伟渭 吴桐 倪舒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30-1543,共14页
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自然资源部提出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并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试点调查工作。目前,地表基质三级分类体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和标准,严重制约着地表基质数据调查、野外填图、成果应用等工作。鉴于此,通过... 基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自然资源部提出了“地表基质”的概念,并组织开展典型地区地表基质试点调查工作。目前,地表基质三级分类体系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和标准,严重制约着地表基质数据调查、野外填图、成果应用等工作。鉴于此,通过辨析地表基质内涵,明确了地表基质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综合考虑国土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规划的数据利用需求,建立了基于调查-分类-应用的地表基质垂向空间层次模型,可实现与岩石、砾质、土质、泥质4类地表基质数据的有机结合,进而提出三级分类体系方案。该方案以《地表基质分类方案(试行)》二级类型为基础,与现有分类体系充分衔接,并以现有的研究基础和现行技术标准为依据,在命名上遵守自然科学术语从先的惯例,通过科学编号,形成具有科学性、统一性、操作性、应用性和规范性的三级体系,具有应用的可行性,可为开展地表基质理论研究和调查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统一管理 地表基质 三级分类 模型 国土空间规划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认识及实现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立新 朱道林 代亚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以人与自然关系辨析为出发点,探究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理论认识及实现方式。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然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区分人类视角与自然视角;(2)生态文... 研究目的:以人与自然关系辨析为出发点,探究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理论认识及实现方式。研究方法:归纳与演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具有自然的规律,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区分人类视角与自然视角;(2)生态文明建设需正确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认识,以遵循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为前提,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其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发挥为基础,应防止自然资源资产及其生态产品的过度资本化;(3)基于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理论认识与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应以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价值损失和生态价值损失为赔偿范围,同时考虑人类目标与自然规律,区分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权益,自然资源资产价值的市场交易与评估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为损害赔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在客观存在的自然界,人类的认识与行为是有限的,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需要遵循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目标,全面考虑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公共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管理 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