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巷煤体破裂区厚度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26
1
作者 郑桂荣 杨万斌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通过对煤巷两帮煤体受力特点的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导出煤体破裂区厚度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对煤体破裂区厚度的影响 .与实测破裂区厚度比较 ,相对误差为 10 %左右 .结果表明 ,减小巷道高度、增大煤体与岩层接触面的摩擦角是减... 通过对煤巷两帮煤体受力特点的分析研究 ,从理论上导出煤体破裂区厚度的计算公式 ,分析了各相关因素对煤体破裂区厚度的影响 .与实测破裂区厚度比较 ,相对误差为 10 %左右 .结果表明 ,减小巷道高度、增大煤体与岩层接触面的摩擦角是减小煤体破裂区厚度的有效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支护设计 煤体破裂区厚度 摩擦角 锚杆支护 岩层接触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1000MW对冲燃烧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汽温偏差分析及设计运行对策 被引量:19
2
作者 聂鑫 杨冬 +5 位作者 吕宏彪 张世宏 黄宏伟 员盼锋 杨培军 周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4-753,953,共11页
针对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现的较大汽温偏差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水动力计算。在锅炉结构和燃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顶山发电分公司锅炉的流动网络系统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根据计算模型划分的流动回路在现场布置了相关试验测点。通... 针对1000MW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出现的较大汽温偏差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水动力计算。在锅炉结构和燃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顶山发电分公司锅炉的流动网络系统水动力计算数学模型,根据计算模型划分的流动回路在现场布置了相关试验测点。通过现场启炉试验、变磨煤机投运方式试验和中间混合集箱混合效果试验,结合水动力计算结果,探索各因素影响汽温偏差的规律。研究结果发现,升负荷速率和局部热负荷过大会造成较大汽温偏差,启炉过程中应控制升负荷速率不大于25MW/min;在4台磨投运试验工况中推荐BCEF组合方式,5台磨投运试验工况中推荐ABCEF组合方式;中间过渡段混合集箱50%BMCR负荷至100%BMCR负荷混合效果良好。在锅炉整体结构设计方面,需通过增大进入上炉膛前墙的流动截面积以改变前墙水动力适应性,降低其热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MW 超超临界 锅炉水冷壁 汽温偏差 水动力 吸热偏差试验 磨煤机投运 质量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卸荷应力路径下巷帮煤体力学特性与损伤破坏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冯友良 鞠文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0-217,共8页
为探究煤巷开挖卸荷帮部破坏机理,开展巷帮煤体常规三轴压缩及峰前卸围压2种应力路径下实验室试验,分析其力学特性与损伤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破坏特征表现出由低围压下的脆性向高围压下的塑形转变;峰前卸围压应力路... 为探究煤巷开挖卸荷帮部破坏机理,开展巷帮煤体常规三轴压缩及峰前卸围压2种应力路径下实验室试验,分析其力学特性与损伤破坏规律。结果表明:常规三轴压缩试验中,破坏特征表现出由低围压下的脆性向高围压下的塑形转变;峰前卸围压应力路径下,破坏更易发生,且全部为脆性破坏;煤体强度对围压变化较敏感,卸荷条件下其峰值更低;变形模量随围压被卸除而降低,开始阶段变化平缓,随后下降趋势不断加剧;泊松比随围压减小而增大,其变化趋势同变形模量基本一致;卸荷应力路径下,煤体破坏是一种以剪切破坏为主,但仍存在部分劈裂破坏的复合状态;破断角以抛物线趋势随初始围压的提高而增加,但卸荷应力路径下其值明显更小;卸荷条件下损伤因子与围压之间的变化关系及趋势同泊松比一致;随初始围压的增加,卸荷条件下围压差比λ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帮煤体 加卸荷应力路径 力学特性 损伤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空注浆锚杆在软煤岩巷道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本生 赵明洲 孙利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软煤岩巷道的变形控制与巷道维护是世界矿业的难题之一。郭二庄矿成功试验了新型中空注浆锚索,有效地控制了软煤巷道变形,节约了支护材料,大幅度减少巷道返修率,技术经济效益显著,为软煤岩巷道支护技术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 软煤岩巷道 注浆锚索 变形控制 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下沿空巷道变形破坏与锚杆支护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宝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0-813,共4页
为直观了解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段应力分布规律及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分布规律,对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初步支护设计,提出四种支护方案,应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对三种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结果... 为直观了解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段应力分布规律及相邻工作面开采应力分布规律,对巷道的支护方案进行初步支护设计,提出四种支护方案,应用大型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对三种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工作面倾斜方向的固定支承压力影响范围一般为15~30 m,少数可达到35~40 m,支承压力峰值位置距离煤壁一般为15~20 m,应力增高系数为2~3,采用锚网索耦合的方法对回采巷道进行支护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 巷道 锚杆 支护 FLAC3D 优化 煤壁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家沟煤矿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冯超 范公勤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99,共5页
以崔家沟煤矿2209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十字布点法"和顶板离层仪对巷道表面和顶板深部围岩变形进行了为期30d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顶底板累计移近量为142~222mm,两帮累计移近量为140~294mm,累计底鼓量为54~94mm,... 以崔家沟煤矿2209工作面回风巷为工程背景,采用"十字布点法"和顶板离层仪对巷道表面和顶板深部围岩变形进行了为期30d的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顶底板累计移近量为142~222mm,两帮累计移近量为140~294mm,累计底鼓量为54~94mm,顶板累计离层量为44~77mm,巷道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底鼓量、离层量呈递增趋势;在顶板和两帮变形大的地方底鼓较明显,深基点和浅基点范围内均发生离层;在监测前期,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变形处于缓慢收敛阶段,在监测后期,巷道顶底板和两帮变形处于加速收敛阶段,说明巷道已进入二次变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巷道围岩变形 顶底板移近量 两帮移近量 底鼓量 离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煤壁在地应力作用下失稳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春志 王东武 +1 位作者 秦昊 符炜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20,25,共5页
煤矿围岩体失稳动力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冲击矿压。根据煤岩试样受载情况设计了加载装置,利用MTS815.02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及多点动态数据采集系统,对巷道煤壁附近围岩体劈裂成板、失稳破断及突出的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煤矿围岩体失稳动力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冲击矿压。根据煤岩试样受载情况设计了加载装置,利用MTS815.02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及多点动态数据采集系统,对巷道煤壁附近围岩体劈裂成板、失稳破断及突出的全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煤壁自由面侧向变形随层裂板的弯曲逐渐增大,并在煤块弹射时突然减小;地应力导致煤壁内裂隙主要沿铅垂方向扩展,形成板结构,并向煤岩内部逐步发展、破坏;煤壁失稳分为层裂板的形成、屈曲失稳并剥离、大范围崩裂突出三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发生时间极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层裂板 失稳破坏 煤矿巷道 煤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松软煤帮巷道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
8
作者 肖成龙 赵勇 +1 位作者 朱晔 史国利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1-54,68,共5页
为了研究大断面高帮巷道的破坏机理,并有效保证大断面高帮巷道的整体稳定,以赵庄煤矿53101巷道为工程背景,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埋深和侧压系数情况下巷道顶板、两帮的垂直应力以及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针对53101... 为了研究大断面高帮巷道的破坏机理,并有效保证大断面高帮巷道的整体稳定,以赵庄煤矿53101巷道为工程背景,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埋深和侧压系数情况下巷道顶板、两帮的垂直应力以及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针对53101巷道断面大、煤帮松软的特点,结合数值模拟得出的分析规律,提出巷道顶板全锚索支护、两帮锚网索支护的支护方案。支护后的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该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的片帮和冒顶破坏,对巷道的整体稳定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煤帮 大断面巷道 埋深 侧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风流温湿度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苟新宇 张晓明 +2 位作者 李丽峰 曹勇 佐佐木久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9-322,共4页
针对煤矿开采中井下温湿度的预测和控制问题,设计了单一巷道风流温湿度的计算模型,对矿井不同用途及不同使用年数巷道进行实测和模拟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在通风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种巷道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 针对煤矿开采中井下温湿度的预测和控制问题,设计了单一巷道风流温湿度的计算模型,对矿井不同用途及不同使用年数巷道进行实测和模拟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在通风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种巷道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单一巷道的理论计算式适用于通风网络中的温度湿度预测计算;非均匀巷道的风流温度湿度可利用均匀潮湿模型进行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流温度 风流湿度 辛置煤矿 壁面温度 潮湿巷道 通风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世平 赵健 +7 位作者 李士栋 周涛 崔小超 张东 梁记忠 王高昂 朱斯陶 孙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0-77,共8页
为了探究大采深条件下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以梁宝寺煤矿35000采区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实践、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不同采深、煤厚、大巷间距等因素对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出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 为了探究大采深条件下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频繁发生冲击地压的原因,以梁宝寺煤矿35000采区为工程背景,采取现场实践、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不同采深、煤厚、大巷间距等因素对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影响,提出深井厚煤层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地压的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大巷孤立煤体的采深与垂直应力峰值呈正相关,采深1200 m时煤体的垂直应力峰值是采深500 m时的3倍左右;大巷孤立煤体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其应力集中程度不断升高,且应力峰值向煤体弹性承载区转移;大巷间距越小,孤立煤体弹性承载区应力越集中,发生冲击地压可能性越高;包含开采影响因素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的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可为大巷孤立煤体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1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孤立煤体 煤层大巷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断面三软煤层煤巷掘进防片帮与冒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韩玉鉴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1-397,共7页
为解决大断面三软煤层煤巷掘进中的片帮冒顶问题,依据岩石力学理论,从改变煤体的力学性能和减缓煤壁压力角度出发,探讨了大断面三软煤层巷道掘进中煤壁片帮冒顶力学原理.实验室测试结果揭示了增加煤体的含水率能够提高其凝聚力和抗剪强... 为解决大断面三软煤层煤巷掘进中的片帮冒顶问题,依据岩石力学理论,从改变煤体的力学性能和减缓煤壁压力角度出发,探讨了大断面三软煤层巷道掘进中煤壁片帮冒顶力学原理.实验室测试结果揭示了增加煤体的含水率能够提高其凝聚力和抗剪强度的注水防片帮冒顶机理;通过现场模拟试验,考察了煤体注水后使集中应力区前移和卸压效果;工程实践表明,浅孔注水防治煤壁片帮冒顶技术的可行性,能有效控制大断面三软煤层煤巷掘进中的片帮冒顶.该成果对于解决大断面煤巷掘进防片帮冒顶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大断面煤巷 掘进 防片帮冒顶 浅孔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煤矿采空区遗煤复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息金波 杨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14,共4页
为了回收整合前小煤矿采空区遗留的煤炭资源,统计估算了娄烦矿区整合煤矿遗留煤量,分析了整合煤矿存在的采空区及小窑破坏区的各种遗煤形式,并针对大巷及巷柱式采煤空巷、"穿糖葫芦"式采煤法造成的采空区、长壁采煤法造成的... 为了回收整合前小煤矿采空区遗留的煤炭资源,统计估算了娄烦矿区整合煤矿遗留煤量,分析了整合煤矿存在的采空区及小窑破坏区的各种遗煤形式,并针对大巷及巷柱式采煤空巷、"穿糖葫芦"式采煤法造成的采空区、长壁采煤法造成的采空区等遗煤形式分别采用与其相适应的复采技术,结果表明对娄烦矿区整合煤矿采空区遗煤复采不但技术可行,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矿 采空区遗煤 复采技术 巷柱式采煤空巷 长壁采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煤柱内采动作用下大巷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董宗斌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35,共5页
针对王庄煤矿孤岛煤柱内630运输大巷围岩变形量大、维护难度大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工作面动压、孤岛煤柱宽度、巷道支护技术等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孤岛煤柱内支承应力呈"前期高强高速扩张、中期稳势缓慢增压、后期持续高... 针对王庄煤矿孤岛煤柱内630运输大巷围岩变形量大、维护难度大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工作面动压、孤岛煤柱宽度、巷道支护技术等因素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孤岛煤柱内支承应力呈"前期高强高速扩张、中期稳势缓慢增压、后期持续高强作用"的演化规律,阐明了该类巷道具有来压不均匀、采动帮塑性区向深部扩展诱发顶板失稳的特征。提出了壁后充填碹体增大围岩径向约束力、浅部注浆限制深部围岩位移、锚杆支护调动围岩自承能力的控制技术。现场观测结果表明,630运输大巷经历两侧采空影响后,最大表面位移约64mm,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煤柱 采动作用 运输大巷围岩变形 壁后充填 浅部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矿区坚硬煤岩体工作面综合卸压技术回顾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兆海 沈铭华 +4 位作者 张兵 辛广伟 李方洲 何维胜 张艺耘 《中国煤炭》 2021年第9期64-70,共7页
宁东矿区坚硬煤岩性质顶板造成工作面基本顶悬空面积增大、支架不接顶倾倒、煤壁受压片帮、巷道收缩变形等一系列动力灾害;综合回顾了宁东矿区坚硬煤岩体顶板综合卸压技术发展现状,以金家渠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强制爆破坚硬顶板、羊... 宁东矿区坚硬煤岩性质顶板造成工作面基本顶悬空面积增大、支架不接顶倾倒、煤壁受压片帮、巷道收缩变形等一系列动力灾害;综合回顾了宁东矿区坚硬煤岩体顶板综合卸压技术发展现状,以金家渠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强制爆破坚硬顶板、羊场湾煤矿采用煤帮大直径钻孔+煤帮爆破钻孔卸压和顶板深孔预裂、金凤煤矿在运输巷采空区侧采用爆破技术进行定向预裂预留巷道、梅花井煤矿对其回风及运输巷采取水压预裂的方式提前切裂超前段顶板为研究对象,探讨爆破及水力压裂两种方式下的围岩弱化、应力转移、诱导矿压破煤的机理及现场试验过程,分析致裂后的岩层结构形态、矿压分布特点,进而探索出一套适合宁东矿区坚硬煤岩体的卸压技术及施工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切顶卸压 弱化 爆破 应力转移 恒阻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空留巷柔模砼墙快速成巷工艺在榆家梁煤矿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赵伟峰 《中国煤炭》 2023年第S02期301-305,共5页
针对沿空留巷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柔模砼墙凝固时间不够、强度不足等问题,以榆家梁煤矿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为案例,采用矿压分析手段,横向对比了柔模砼墙成型和矿压显现的关系,分析认为沿空留巷柔模支护滞后工作面临时加强支护范围应不... 针对沿空留巷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柔模砼墙凝固时间不够、强度不足等问题,以榆家梁煤矿沿空留巷综采工作面为案例,采用矿压分析手段,横向对比了柔模砼墙成型和矿压显现的关系,分析认为沿空留巷柔模支护滞后工作面临时加强支护范围应不小于柔模成型期间工作面推进最大距离乘以相对安全系数。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改性剂加快柔模成型+设备配套加快柔模浇筑”的方式,同时结合漏风问题的喷浆堵漏整改措施,于榆家梁煤矿52306工作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改进后的巷道进行了定期矿压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加快柔模成型+设备配套加快柔模浇筑”能够保证柔模墙体的强度达标,达到沿空留巷巷道所需墙体强度,实现沿空留巷快速成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柔模砼墙 快速成巷 联合支护 矿压观测 榆家梁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连塔煤矿22303回风巷片帮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洋 林健 +1 位作者 高亮 刘兆祥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7-139,57,共4页
简述了补连塔煤矿22303综采工作面过上覆倾向煤柱过程中回风巷产生的片帮、冒顶事故及处理过程,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地质条件下集中煤柱下大采高工作面两巷支护方式提出理论建议,对巷道顶板两帮采用圆木补强支护,并对工作... 简述了补连塔煤矿22303综采工作面过上覆倾向煤柱过程中回风巷产生的片帮、冒顶事故及处理过程,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该地质条件下集中煤柱下大采高工作面两巷支护方式提出理论建议,对巷道顶板两帮采用圆木补强支护,并对工作面侧帮补打玻璃钢锚杆,对采空区侧帮补打锚索加W钢带支护,顶板下沉量减小到0.5m,工作面片帮现象得到控制,采空区侧帮帮鼓量减小至0.3m左右,为今后开采类似工作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帮 倾向煤柱 冒顶 巷道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