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里下河地区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
1
作者 郑静 陈丽 姜兆全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文结合江苏盐城里下河地区优质水稻生产实践,从种植方式选择、品种选择等方面总结分析了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种植方式宜选择轻简化的机插方式;选择产量高、出米率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和稳产性高的优质稻米品种;做到精床、控种、... 本文结合江苏盐城里下河地区优质水稻生产实践,从种植方式选择、品种选择等方面总结分析了优质稻米生产栽培技术。种植方式宜选择轻简化的机插方式;选择产量高、出米率高、抗性好、适应性广和稳产性高的优质稻米品种;做到精床、控种、控水和化控,以培育符合高产要求、满足机械作业要求的秧苗;秸秆还田整平,在秧龄3.5~3.8叶时,采取缩株增密、多穴少本方式栽插;平衡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氮、磷、钾和硅肥比例,适时适量施肥;结合秧苗生长情况,采取干湿交替灌溉;协调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适时防治病虫害;生长过程中注意预防冷害和倒伏;稻谷95%黄熟期时收获,收获后进行低温烘干等加工处理,并低温冷藏。相关栽培技术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米 高产栽培 病虫害防治 低温烘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51
2
作者 卢艳丽 白由路 +3 位作者 王磊 王贺 杜君 王志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9-215,共7页
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析了华北平原北部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不同配比和用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用量分次施肥(100%UD)处理,土壤中NO3--N含量在小麦生育后期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并且穗数、千粒重... 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析了华北平原北部小麦-玉米轮作区缓控释肥不同配比和用量土壤硝态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用量分次施肥(100%UD)处理,土壤中NO3--N含量在小麦生育后期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并且穗数、千粒重以及产量相对较高;缓控释肥处理土壤中硝态氮(NO3--N)含量与100%UD相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产量无显著差异。玉米生长季缓控释肥表现出了明显优势,肥料利用率提高,玉米穗秃尖长度减小;其中减少20%用量的缓控释肥处理(80%SCR)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增产达到18.3%。缓控释肥缓慢释放的特性有利于被作物及时充分吸收,减少了在土壤中因淋失而造成浪费的机会,从而使得肥料利用率提高。从小麦、玉米两季的变化情况来看,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肥料在不同生长季之间的配置,使缓控释肥料发挥其最大潜力,实现小麦玉米产量双高产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产田 小麦玉米轮作 缓控释肥 硝态氮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尿素对春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有机氮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吕东波 吴景贵 +2 位作者 李建明 曲晓晶 胡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5-170,249,共7页
自制缓控尿素(HKN),在等氮量条件下,以包膜尿素BMN、YMN作对比,验证其缓释效果和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品质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以田间小区试验为平台,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春玉米生长不同时期土壤有机态氮各... 自制缓控尿素(HKN),在等氮量条件下,以包膜尿素BMN、YMN作对比,验证其缓释效果和对东北春玉米产量、品质以及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以田间小区试验为平台,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春玉米生长不同时期土壤有机态氮各组分含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缓控尿素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品质及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缓控尿素(HKN)处理籽粒产量最高,各处理籽粒产量较CK处理(不施肥)分别增加12.74%,12.14%,8.03%,9.52%,籽粒中淀粉、蛋白质含量较CK均有所增加,脂肪的含量均有所降低,而缓控尿素的增加幅度优于普通尿素,这表明缓控尿素提高春玉米籽粒品质。与CK相比,缓控尿素的施入促进籽粒对磷、钾元素的吸收;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酸解总氮大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所占全氮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非酸解氮则相反。与CK相比,施肥处理酸解总氮含量要显著地增高,且缓控尿素处理要优于普通尿素处理。施氮处理中缓控尿素和包膜尿素有机氮组分含量整体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所占全氮比例则无明显的规律性。各有机氮组分含量高低顺序为:酸解未知氮>氨态氮>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施氮处理的土壤氨态氮、氨基酸氮、酸解未知态氮以及非酸解氮的含量均高于CK处理,而氨基糖氮则无此规律性。与CK相比,自制缓控尿素提高春玉米产量、品质。不同缓控尿素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含量影响显著,能够提高总有机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控尿素 产量 品质 有机态氮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氮配施控释尿素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3
4
作者 黄巧义 唐拴虎 +5 位作者 张发宝 张木 黄旭 黄建凤 李苹 付弘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9-838,共10页
以释放期为60~90 d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2015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 以释放期为60~90 d的控释尿素为试验材料,2015年在广东省台山市和翁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在全量施氮[195 kg(N)·hm^(-2)]、减氮20%[156 kg(N)·hm^(-2)]和减氮40%[117 kg(N)·hm^(-2)]条件下,常规分次施肥(CF)、配施控释尿素氮占25%一次性施用(25%CRU)和配施控释尿素氮占50%一次性施用(50%CRU)对水稻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水稻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不同施氮处理的每兜分蘖数基本一致,叶片SPAD值随施氮量增加略有提高。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先提高后降低,当施氮量为156 kg(N)·hm^(-2)时,水稻产量最高。等氮条件下,25%CRU、50%CRU和CF处理的水稻籽粒产量基本一致;不同施氮处理的稻谷和稻草氮素吸收累积量无显著差异。水稻氮素吸收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氮肥偏生产力和氮收获指数逐渐降低。等氮条件下,25%CRU和50%CRU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27)0.05),两地平均增幅分别为14.99%、17.23%和98.22%、57.44%。当施氮量为195 kg(N)·hm^(-2)时,25%CRU和50%CRU处理的氮收获指数较常规施肥处理(CF)提高6.99%和6.69%,其中台山试验点的增幅达到显著水平(P(27)0.05)。117 kg(N)·hm^(-2)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P(27)0.05)。25%控释氮肥掺混一次性施用施氮量为156 kg(N)·hm^(-2)的施肥处理,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在台山和翁源两个试验点均较高,在广东省双季稻区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并维持土壤肥力,是一种较优的氮肥运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控释肥 一次性掺混 减氮 氮肥利用效率 养分吸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低产林改造区主要害虫综合治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问学 莫建初 +6 位作者 李丁权 李益辉 胡求凡 张才学 朱志亨 刘瑜 郭培德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根据油茶低产林改造区油茶生长的特点和食叶害虫危害是低改区油茶生产主要威胁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失叶危害对油茶生长和茶油产量的影响、食叶害虫动态经济阈值和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少量失叶(<5%)和轻度失叶可出现超补... 根据油茶低产林改造区油茶生长的特点和食叶害虫危害是低改区油茶生产主要威胁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失叶危害对油茶生长和茶油产量的影响、食叶害虫动态经济阈值和害虫综合治理的研究.首次揭示了少量失叶(<5%)和轻度失叶可出现超补偿和补偿的现象,以及随后失叶越多,损失越重的规律.同时,依据受害程度与产量损失的关系,建立了食叶害虫危害的动态经济阈值模型.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茶主要害虫的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害虫调查 食叶害虫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屈服点钢在密肋壁板结构中的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田洁 颜智超 卢俊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0-164,共5页
密肋壁板结构是由预制的密肋复合墙板、现浇的隐形框架和楼板组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构造特点的新型复合结构体系。根据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基本特点,引入耗能减震技术,结合极低屈服点钢材的特性,将结构中部分密肋复合墙板中的填充砌块... 密肋壁板结构是由预制的密肋复合墙板、现浇的隐形框架和楼板组合而成的一种具有独特构造特点的新型复合结构体系。根据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基本特点,引入耗能减震技术,结合极低屈服点钢材的特性,将结构中部分密肋复合墙板中的填充砌块置换成极低屈服点钢板,利用极低屈服点钢板耗散地震能量,实现对结构的耗能减震控制。建立了密肋壁板结构耗能减震控制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通过算例对耗能减震控制体系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探讨了极低屈服点钢的耗能减震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中布置少量的极低屈服点钢板就能取得明显的减震效果,从而为密肋壁板结构提供一种适合这种结构构造特点的简单有效的耗能减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壁板结构 密肋复合墙板 极低屈服点钢 地震反应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低屈强比铆螺钢轧制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壮 吴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1-864,共4页
为消除螺栓在热处理中产生的各种缺陷,缩短生产周期,使铆螺钢免热处理.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实验室轧机和多工位冷镦机对铆螺钢轧制实验,铆螺钢原料和成品分别在拉力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并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铆... 为消除螺栓在热处理中产生的各种缺陷,缩短生产周期,使铆螺钢免热处理.采用热模拟试验机、实验室轧机和多工位冷镦机对铆螺钢轧制实验,铆螺钢原料和成品分别在拉力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力试验,并对其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铆螺钢经过控轧控冷,获得具有多边形铁素体、细片状珠光体、粒状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MA岛的多相组织.由于控轧控冷后的多相组织及TRIP效应,改善了螺栓的强韧性.铆螺钢因低的屈强比可以直接由热轧棒材冷镦成螺栓,螺栓无需最终热处理,产品的力学性能满足8.8级螺栓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铆螺钢 控轧控冷 高强度 低屈强比 多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复合型金属阻尼器等效模型及减震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何浩祥 王小兵 张小福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90-896,1075,共8页
基于金属阻尼器屈服强度较高且不能调控的不足,提出由低屈服点钢和普通碳素钢组成的复合型金属阻尼器。首先,将"最大刚度"和"满应力状态"同时作为优化目标对边缘镂空的钢板阻尼器进行拓扑优化,获得最优的阻尼器形状... 基于金属阻尼器屈服强度较高且不能调控的不足,提出由低屈服点钢和普通碳素钢组成的复合型金属阻尼器。首先,将"最大刚度"和"满应力状态"同时作为优化目标对边缘镂空的钢板阻尼器进行拓扑优化,获得最优的阻尼器形状;然后,针对复合型金属阻尼器的受力特点建立偏心交叉支撑等效模型,得到阻尼器屈服强度和屈服位移的近似解析解。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复合型金属阻尼器具有滞回曲线饱满且应力均匀的优点,且可按需求调控阻尼器的屈服强度。对装有复合型金属阻尼器的框架整体抗震减震能力进行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型金属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明显,而经过优化的金属阻尼器性能更加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器 减震控制 低屈服点钢 拓扑优化 满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下解码器的EGS合采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彦廷 黄峥 +5 位作者 张晧 徐敬玉 王林 綦耀光 袁翔 于杨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17,共7页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多层合采技术中,由于各储层进井压力差异显著,同井筒多储层合采作业中依然会出现较大的层间干扰现象,导致热产量较低且无法精确控制。以构造低产量多层位换热层合采作业为基础,结合井下解码器技术设计三管线控制六... 增强型地热系统(EGS)多层合采技术中,由于各储层进井压力差异显著,同井筒多储层合采作业中依然会出现较大的层间干扰现象,导致热产量较低且无法精确控制。以构造低产量多层位换热层合采作业为基础,结合井下解码器技术设计三管线控制六层位的EGS优化合采模型,通过管线与译码组合设计实现控制工质入流面积与压力来解决层间干扰与产量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利用解码器技术控制第二层滑套,工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为977 m^(3)/d,相对于无解码器工况下提高5.2%,通过该技术控制层位流量进行工质合采,可保证工质采收产量,同时可以避免由于单层流量大造成层间干扰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地热系统 井下解码器 层间干扰 产量优化 低产量控制合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低效林改造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程静 杨建华 习学良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6期85-86,103,共3页
在对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和低效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低效林成因,提出抚育管理、高接换种、接后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措施,加大薄壳山核桃低效林改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促进云南省薄壳山核桃... 在对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和低效林改造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低效林成因,提出抚育管理、高接换种、接后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改造措施,加大薄壳山核桃低效林改造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促进云南省薄壳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产业发展 低效林改造 抚育管理 病虫害防治 改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把梨盛果期低产园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宝刚 张宝燕 张鸣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2期15-16,共2页
尖把梨风味浓郁,口感极佳,品质上等。因管理不当,导致盛果期树势过旺,树形紊乱,通透不良,产量品质低劣。经3年科学管理,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产量产值达到生产要求。栽培技术要点是,合理进行骨干枝改造,细致进行枝组枝条修剪,选择适合的授... 尖把梨风味浓郁,口感极佳,品质上等。因管理不当,导致盛果期树势过旺,树形紊乱,通透不良,产量品质低劣。经3年科学管理,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产量产值达到生产要求。栽培技术要点是,合理进行骨干枝改造,细致进行枝组枝条修剪,选择适合的授粉品种高接,适时适量疏果,有效防治病虫害和科学改土、施肥、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盛果期 尖把梨 低产园 栽培技术要点 防治病虫害 产量品质 科学管理 生产要求 授粉品种 骨干枝 树势 紊乱 树形 枝条 枝组 高接 疏果 适量 改土 施肥 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屈强比特厚钢板的控制轧制和正火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立潮 余宏伟 +2 位作者 卜勇 董汉雄 熊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48-51,共4页
采用连铸—控轧—正火工艺试制了90 mm特厚钢板,研究了不同控制轧制和正火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时,减少道次数,单道次采用大压下率,有利于细化特厚钢板中心的晶粒,提高轧态厚板中心强度和韧性,... 采用连铸—控轧—正火工艺试制了90 mm特厚钢板,研究了不同控制轧制和正火工艺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轧制时,减少道次数,单道次采用大压下率,有利于细化特厚钢板中心的晶粒,提高轧态厚板中心强度和韧性,而对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和体积分数影响不大;正火后,组织带状特征减轻,分布均匀,晶粒和珠光体团得到细化,使伸长率、低温冲击功及z向断面收缩率提高,能够得到抗拉强度为550 MPa级的低屈强比、高韧性和良好抗层状撕裂的特厚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钢板 控制轧制 正火 低屈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结构控制的工程应用(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山本雅史 铃木祥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32-39,共8页
提出了包括基础隔震系统、质量阻尼系统和其他阻尼器的结构振动控制系统,阐述了结构控制系统在日本的实际工程应用,同时还介绍了于2000年 11月召开的第二届日本结构控制学术会议的情况。
关键词 结构控制 隔震 AMD 半主动控制 金属阻尼器 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对双低油菜菌核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迎春 刘念 +4 位作者 朱燕 丁磊 李坤杰 曾春芳 程晓辉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S01期26-30,共5页
以2个双低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H(代表花叶品种)和Y(代表圆叶品种),设置9种播种密度,分别为9万、12万、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分析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双低油菜品种菌核病发生率... 以2个双低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为H(代表花叶品种)和Y(代表圆叶品种),设置9种播种密度,分别为9万、12万、15万、30万、45万、60万、75万、90万、105万株/hm^(2),分析不同播种密度对不同双低油菜品种菌核病发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处理对油菜的出苗影响较小,对苗期长势有一定影响,75万株/hm^(2)以上的高密度小区出苗较好,长势均匀一致,草害和野油菜苗较少,提高油菜播种密度能有效预防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从2021—2022年、2022—2023年的小区产量可以看出,油菜播种密度为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播种密度超过75万株/hm^(2)时产量反而下降;2021—2022年、2022—2023年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油菜的主花序有效段长、一次有效分枝和单株有效角果均呈下降趋势,有效分枝高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Brassica napus L.) 播种密度 菌核病 防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低毒农药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付威 莫长安 +1 位作者 涂镜 曾粮斌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8期46-48,共3页
为了探索更多的安全有效防治茶尺蠖的低毒农药,以100亿孢子/mL的短稳杆菌悬浮剂(A)、20%除虫脲悬浮剂(B)、1.2%苦参碱(C)、15%茚虫威乳油(D)这4种低毒农药为材料进行园间药效比较试验,以茶尺蠖防治效果和茶叶产量等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更多的安全有效防治茶尺蠖的低毒农药,以100亿孢子/mL的短稳杆菌悬浮剂(A)、20%除虫脲悬浮剂(B)、1.2%苦参碱(C)、15%茚虫威乳油(D)这4种低毒农药为材料进行园间药效比较试验,以茶尺蠖防治效果和茶叶产量等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药后7 d,A、B、C、D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9.54%、85.98%、71.04%和88.32%,处理间校正防效差异显著;经药剂处理后茶叶产量也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以处理D产量最高,达到了5305.13 kg/hm^(2),其次是处理B,产量为5115.00 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清水对照产量最低,仅2320.13 kg/hm^(2)。这表明4种药剂对茶尺蠖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5%茚虫威乳油和20%除虫脲悬浮剂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茶叶有显著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低毒农药 生物农药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调控的低产油茶林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英俊 邱伟清 +3 位作者 张晓勉 缪国俊 潘军 陈斌 《安徽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31-33,50,共4页
本研究以遂昌县低产油茶林为更新改造对象,通过不同间伐强度调节林分密度,并对伐后油茶林进行补植。结果表明,采用30%间伐强度进行低产油茶林改造,更新第2年单位产量已经超过间伐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82.3%;不同间伐强度下补植,苗木前期... 本研究以遂昌县低产油茶林为更新改造对象,通过不同间伐强度调节林分密度,并对伐后油茶林进行补植。结果表明,采用30%间伐强度进行低产油茶林改造,更新第2年单位产量已经超过间伐前,3年平均产量增加82.3%;不同间伐强度下补植,苗木前期生长差异不显著。此研究旨在为低产油茶林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油茶林 密度控制 更新改造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冷却工艺对LT-FH32低温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褚峰 严佳 +1 位作者 戴亮亮 张珂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37-39,43,共4页
测试了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下LT-FH32钢板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低温钢LT-FH32组织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待温厚度,减少精轧压下量,采用较快的轧制速度,可以降低钢的屈强比。当中间坯待温厚度为... 测试了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下LT-FH32钢板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低温钢LT-FH32组织性能及强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待温厚度,减少精轧压下量,采用较快的轧制速度,可以降低钢的屈强比。当中间坯待温厚度为1.5 t、4 t(t为成品厚度),终轧和终冷温度分别控制在790℃和560℃,并且轧后水冷速度控制在5~10℃/s时,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钢 控制轧制 力学性能 屈强比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田柚低产果园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区善汉 蔡龙德 +9 位作者 陈贵峰 麦适秋 陈宜超 于钟平 陈腾土 叶鸿恩 覃光秀 万益盛 李柳洪 徐永斌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426-429,共4页
针对广西阳朔县沙田柚的单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商品果率低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沙田柚低产的主要原因,提出并实施了合理修剪,培育质优量足的结果母枝,调控花芽分化,花期进行人工异花授粉,合理追肥、排灌和疏果,夏季... 针对广西阳朔县沙田柚的单产、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商品果率低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沙田柚低产的主要原因,提出并实施了合理修剪,培育质优量足的结果母枝,调控花芽分化,花期进行人工异花授粉,合理追肥、排灌和疏果,夏季深施重肥,实行果实套袋,综合防治病虫害等综合治理措施,2001-2005年累计推广应用2026hm^2,取得了平均单产28378kg/hm^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商品果率96.09%的增产及改善品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低产果园 综合治理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低产林改造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10
19
作者 虞与家 《园艺与种苗》 CAS 2023年第11期27-29,共3页
八角作为常用调味品之一,其生产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低产和病虫害问题,影响生产效益。该文从八角低产原因入手,分析常见病虫害,探究八角低产林改造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期为八角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八角 低产林改造 病虫害防治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产毛竹林改造及竹刺瘿螨的防治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巧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59-163,共5页
采用劈杂除草不施肥、劈杂垦复后 1次施肥、劈杂垦复后 1次施药肥、劈杂垦复后 2次施肥、劈杂垦复后 2次施药肥等 5种低产林改造措施防治竹剌瘿螨表明 ,劈杂垦复后施药肥防治竹剌瘿螨效果达到 78 9~85 8% ,竹林螨害指数显著下降。劈... 采用劈杂除草不施肥、劈杂垦复后 1次施肥、劈杂垦复后 1次施药肥、劈杂垦复后 2次施肥、劈杂垦复后 2次施药肥等 5种低产林改造措施防治竹剌瘿螨表明 ,劈杂垦复后施药肥防治竹剌瘿螨效果达到 78 9~85 8% ,竹林螨害指数显著下降。劈杂除草后不施肥使螨害指数有所上升。 5种措施改造后新竹数量、胸径、新竹产量、叶面积、百叶鲜重、百叶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 ;投入产出比分别为 1∶2 4、1∶3 3、1∶3 6、1∶5 7、1∶6 1 ,经济效益显著。防治低产毛竹林中的竹刺瘿螨要与林分改造结合进行 ,要因地制宜 ,螨害发生严重的实施劈杂垦复施药物肥料 ;轻度发生的实施劈杂垦复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剌瘿螨 防治 低产毛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