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思路探析
1
作者 於丙寅 李文婷 +1 位作者 张淇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1-725,共5页
总结吴勉华教授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的思路和方法,认为前列腺癌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癌毒蕴结是前列腺癌的发病基础,湿、痰、热、瘀相互搏结是前列腺癌的病机关键。临证从“固本清秽”辨治前列腺癌,温肾滋肾... 总结吴勉华教授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的思路和方法,认为前列腺癌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癌毒蕴结是前列腺癌的发病基础,湿、痰、热、瘀相互搏结是前列腺癌的病机关键。临证从“固本清秽”辨治前列腺癌,温肾滋肾以固先天之本,健脾运脾以培后天之本,清热利湿、化痰祛瘀以清秽解毒。固本以促清秽,清秽以助固本,实现二者动态平衡,协同控制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固本清秽 清热利湿 化痰行瘀 解毒散结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凯悦 常惠 +2 位作者 王宇 朱梦一 吴效科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3-409,共7页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 目的:借助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中,中药治疗妊娠恶阻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实践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数据,建立数据库,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文献121篇,纳入处方139首,涉及中药99味;平均使用频次为12.22次,使用频次≥13次的中药有22味,前5味中药分别是半夏、陈皮、甘草、竹茹、白术;使用中药四气顺序为:温性、寒性、平性、凉性、热性;五味顺序为:甘、辛、苦、酸、涩、咸;归经顺序为:脾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肝经、大肠经、胆经、小肠经和三焦经。通过关联规则对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常见药对及药物组合,其中核心药物组合为“半夏,陈皮,甘草”;通过复杂系统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核心药物组合16个(8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出潜在新方组合8个。结论:治疗妊娠恶阻的高频中药多以补虚、化痰、理气、化湿药为主,且多具有止呕、保护胃黏膜、调节肠道菌群、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作用;核心药物组合及潜在新方多以健脾益气、清热泻火、化痰行滞、养阴生津安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恶阻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健脾益气 清热泻火 化痰行滞 养阴生津安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吴氏扶阳学术流派辨治痛风的特色和理论探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妮沁 郗域江 +4 位作者 沈嘉艳 杨小又 李兆福 彭江云 谢招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历经五代传承,在痹证的辨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流派第二代传承人、国家级名中医吴生元教授认为痛风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虚湿阻,痰瘀互结”,疾病急性发作时的病机要点为“湿热壅盛、痹阻经脉”,据此提出了健脾渗湿和清热通络的治法,并创立了健脾渗湿方和清热通络方分别用于痛风非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治疗。流派第三、四代传承人彭江云教授和李兆福教授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以“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序贯疗法为主治疗痛风的辨治体系,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该文从理论层面对流派的辨治思路及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以期为痛风及其他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 痛风 清热通络 健脾渗湿 序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燥湿健脾法对早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和抵抗素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沈宝华 冉颖卓 +2 位作者 高曌 章金春 吴雪芸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0期2295-2297,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法对早期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者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Adiponectin)和抵抗素(resistin)的影响。方法:将88例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口服具有清热燥湿健脾作用的中药100 mL,早晚...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健脾法对早期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者胰岛素抵抗及脂联素(Adiponectin)和抵抗素(resistin)的影响。方法:将88例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试验组口服具有清热燥湿健脾作用的中药100 mL,早晚各1次,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0.25每日3次。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服药前后体重、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脂联素(Adiponectin)和抵抗素(Resistin)的动态改变。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各指标治疗后均有改善作用(P<0.01或P<0.05)。实验组Adiponect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Resis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对Resist、Adiponectin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治疗后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热燥湿健脾法在降糖的同时,患者的体重明显下降,其疗效与二甲双胍相似。且能使HOMA-IR水平、IAI的绝对值降低,Adiponectin水平升高,Resist水平下降,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燥湿健脾法 湿热困脾 2型糖尿病 脂联素 抵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辨治探析 被引量:26
5
作者 陆宇平 王长洪 +3 位作者 高文艳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方面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是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发病的条件,瘀血阻络是病理产物,针对上述的病因病机,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方面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是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发病的条件,瘀血阻络是病理产物,针对上述的病因病机,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的治疗方法,将有助于完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益气健脾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清热利湿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德运 刘冬梅 +2 位作者 宋螣 李洪翠 董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25-2528,共4页
目的:评价中药清热利湿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期刊数据库(1997年1月-2012年12月),包括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知网、万方论文数据库,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目的:评价中药清热利湿健脾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期刊数据库(1997年1月-2012年12月),包括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及知网、万方论文数据库,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13篇文献,JADAD评分均为C级,Meta-分析显示中药清热利湿健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在临床总有效率、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清热利湿健脾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较单纯的运用西药治疗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的文献存在发表偏倚,现有证据强度不高,今后需进一步完善该病的临床研究,需更多高质量能被广泛认同的证据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健脾 溃疡性结肠炎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友章辨治重症肌无力临床经验 被引量:6
7
作者 郭亚蕾 陈虹 +1 位作者 王京芳 刘友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1-42,共2页
重症肌无力为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干预疗效不稳定,且停药后易复发,刘友章教授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认为脾胃虚损,肌肉筋脉失养为重症肌无力之本,湿热为标;脾虚为主,五脏相关,整体调适、重视兼症,标本兼治,因地制宜,临床擅用岭南药,根... 重症肌无力为难治性疾病,现代医学干预疗效不稳定,且停药后易复发,刘友章教授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认为脾胃虚损,肌肉筋脉失养为重症肌无力之本,湿热为标;脾虚为主,五脏相关,整体调适、重视兼症,标本兼治,因地制宜,临床擅用岭南药,根据重症肌无力不同时期健脾与清热化湿各有侧重。缓解期重在补脾肾,活动期注意湿气困脾或湿气郁久化热,或外感使MG病情复发或症状加重,此时既要重视补脾,更要注重化湿清热,以免湿热之邪进一步损伤既虚之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友章 重症肌无力 补脾 清热化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陆宇平 王长洪 +3 位作者 高文艳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探讨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组成的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以验证通过此法为原则所组成方剂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 目的:探讨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组成的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以验证通过此法为原则所组成方剂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综合组、健脾益气组、清热解毒组、化瘀通络组,观察临床症状,肉眼及镜下的组织学损伤。结果:在与生理盐水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肉眼及镜下的组织学损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P<0.05,P<0.01);在与SASP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减轻大鼠体重下降,改善大便性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方面疗效明显(P<0.05),在与益气健脾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减轻体重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及减少溃疡面积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减轻镜下的病变深度及隐窝破坏的组织学损伤。结论: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所组成的方剂治疗UC有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益气健脾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论》析肝硬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洋 江宇泳 +1 位作者 姜婷婷 王融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87-1588,共2页
肝硬化为虚实夹杂、难于治理之症,经参读李东垣《脾胃论》,以为从脾胃论治肝硬化,既可究其发病根源,又可寻其治疗关键,不施为在临床上治疗肝硬化的一大法门。东垣视肝与脾胃之关系甚密,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土薄木贼则成臌;脾胃虚弱不... 肝硬化为虚实夹杂、难于治理之症,经参读李东垣《脾胃论》,以为从脾胃论治肝硬化,既可究其发病根源,又可寻其治疗关键,不施为在临床上治疗肝硬化的一大法门。东垣视肝与脾胃之关系甚密,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土薄木贼则成臌;脾胃虚弱不能制约肾水,肾水得到亢旺的肝木资助而泛滥。治其水不在利下、不在淡渗,而在于温补脾胃之阳气。东垣补脾以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等轻剂益之;疏肝常以郁金、佛手、木香、砂仁等;养血柔肝时需注意养肝不滞脾,滋补肝肾时应补而不留邪。肝硬化的治疗中顾护脾胃、培补气血生化之源的思想应贯穿始终,为其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论 肝硬化 疏肝健脾 养血柔肝 滋阴清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脂方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森华 辜新奇 徐成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8期1524-1526,1529,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消脂方"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中医科、消化内科诊治的NAFLD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 目的:通过探讨"消脂方"治疗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中医科、消化内科诊治的NAFLD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5例)。观察组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为治疗原则制定消脂方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益肝灵片治疗,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加强活动,并适当控制饮食。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有效性指标和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TC、T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检查未出现明显变化,均未出现药物过敏反应和不耐受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脂方治疗湿热型NAFLD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中医症候评分和血脂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消脂方 清热利湿 疏肝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现代中医诊疗建议方案与探讨 被引量:108
11
作者 王金榜 梁保丽 孙树椿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35-46,共12页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 自2019年12月以来,以我国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人群集散辐射传播为特点,全国各地病例陆续出现增加。疫情发源地罹患患者早期以身热不扬、干咳气促、身楚乏力为主要症状,以脉濡缓、舌苔厚腻、胸部X线检查显示炎性反应性改变为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性肺炎为主的新型传染病。疫情传入地的患者早期症状由于地域的不同,有所差异。各地传统中医、现代医学先后集体或个人出台了相关诊疗方法和建议方案。作为现代中医,按照习近平主席:“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和“中西并重”的指示精神。为规范这一新型传染病“瘟疫”的认知和诊疗,综合相关资料,根据疫情演变规律,结合个人经验与体会,特此探讨COVID-19感染性肺炎的诊疗建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湿浊瘟疫 诊断与辨证 治疗 解表化湿 宣畅气机 清热解毒 开窍醒神 醒脾化湿 新加升降散 宣白承气汤 凉开三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祛湿四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9-1141,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为患,故祛湿是其主要治则。根据湿邪相兼邪气的不同,总结祛湿四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临证运用清热化湿法、温阳祛湿法、苦辛燥湿法、健脾运湿法时,应明确其适应症,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灵活运用...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为患,故祛湿是其主要治则。根据湿邪相兼邪气的不同,总结祛湿四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临证运用清热化湿法、温阳祛湿法、苦辛燥湿法、健脾运湿法时,应明确其适应症,理法方药,环环相扣。灵活运用上述四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化湿 温阳祛湿 苦辛燥湿 健脾运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祥武以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经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黄蔚 陈广 黄江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157-1159,共3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工作方式也不断变化,导致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率持续上升,肥胖是一系列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子,引起了广泛关注。黄祥武主任医师认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工作方式也不断变化,导致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率持续上升,肥胖是一系列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子,引起了广泛关注。黄祥武主任医师认为肥胖症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和劳逸失度,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血浊为瘀。他根据"肥白人多痰湿"的观念,结合张仲景确立的"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采用健脾祛湿、活血化瘀法,在苓桂术甘汤的基础上,自拟加味苓桂术甘汤,用于治疗肥胖症,临床疗效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健脾祛湿 活血化瘀 加味苓桂术甘汤 名医经验 黄祥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名中医”潘敏求治疗肝积的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宇 龚辉 +3 位作者 徐菲 吴芳芳 蒋益兰 李顺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8-1115,共8页
为深入分析潘敏求治疗肝积的方剂用药特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构建151首潘敏求治疗肝积门诊的方剂数据库,依次分析肝积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临床症状高频分布、证候分布、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高频用药组合、组方规律、新方配伍组... 为深入分析潘敏求治疗肝积的方剂用药特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构建151首潘敏求治疗肝积门诊的方剂数据库,依次分析肝积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临床症状高频分布、证候分布、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高频用药组合、组方规律、新方配伍组合,运用"频次分析"筛选46味高频单味药(频次≥15),利用"关联规则"筛选15味高频中药配伍组合,43组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30%,置信度≥90%),进而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相关度=8,惩罚度=2)提取了7组新方组合。潘敏求用药以"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为主,强调中医辨证论治,体现调理脏腑、补益气血、攻补兼施、病证结合的治则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敏求 肝积 清热解毒 化瘀软坚 健脾理气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利湿补肾法对小儿肾病综合征骨代谢、体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补肾法对小儿肾病综合征(NS)骨代谢、体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NS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辨证为脾虚湿困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补肾法对小儿肾病综合征(NS)骨代谢、体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NS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辨证为脾虚湿困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湿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评估临床疗效,对主症状进行量化评分,检测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骨钙素N-MID)、骨钙素(BGP)、甲状腺旁激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门诊和电话随访1年,了解两组身高和体质量(BMI)变化情况,记录复发率及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94%,与对照组的84.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身浮肿、面色萎黄、纳少便溏、乏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骨钙素N-MID、BGP高于对照组,24 h蛋白定量、PTH、BALP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1年身高、BMI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治疗后1年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48%(P<0.05);观察组1年平均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利湿补肾法辅助治疗小儿NS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骨代谢异常,但对患儿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醋酸泼尼松片 健脾利湿补肾法 骨代谢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钇杰 刘璐佳 +2 位作者 郭婷婷 胡帅航 王有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20-2225,共6页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 目的:通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挖掘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组方用药规律,并对高频药物、用药模式及治疗思路进行探讨。方法:搜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2000—2021年应用中医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相关文献,经过筛选后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与无监督熵聚类等算法对药物频次、性味归经、用药模式、规则分析及新处方等结果进行输出,并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结果:纳入处方200首,共涉及206味中药,高频药物包括甘草、白鲜皮、薏苡仁、茯苓、生地黄、金银花、蝉蜕、地肤子、防风、牡丹皮等,药性以寒性(52.76%)居多,药味以甘(38.89%)、苦(33.37%)、辛(21.96%)味为主,归经以胃经(1138次)、脾经(1088次)、肝经(1061次)居多,并且得到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以及新处方6个。结论:小儿湿疹用药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解表药为主,治疗以疏风清热,燥湿健脾,养血活血为主要大法,分析结果与本病诊疗指南较为吻合,可为小儿湿疹的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湿疹 用药规律 中医药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 疏风清热 燥湿健脾 养血活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养阴化湿浊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4~5期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晖 邹会 +4 位作者 鲍燕芳 黄双双 李罗德 邵伟薇 颜志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化湿浊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4~5期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探讨。方法以2010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包括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纠正水...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化湿浊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4~5期的临床效果及部分机制探讨。方法以2010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包括积极控制原发疾病、纠正水电平衡、抗感染及排毒等,在此基础上口服贝前列素钠片。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清热养阴化湿浊健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以及肾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面色晦黯、腰膝酸软、脘腹胀闷、恶心呕吐和食少纳呆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和血浆白蛋白(Alb)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透明质酸(HA)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养阴化湿浊健脾活血汤结合西药疗法治疗慢性肾衰4~5期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慢肾功能的治疗效果和营养状况、减轻肾纤维化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养阴化湿浊健脾活血法 慢性肾衰 肾功能 肾纤维化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用药规律
18
作者 林云鑫 黄慈辉 +3 位作者 庄泽钦 刘家玥 李丹 杨曙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5期2212-2215,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文献中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近10年文献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3.0),采用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技术手段,对治疗...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文献中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近10年文献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3.0),采用互信息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法等技术手段,对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方剂处方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96首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处方进行分析,使用频次均在20次以上有4味,排在前4位为茯苓、山药、甘草、生地黄;中药四气中以寒性药最多,中药五味以甘味药为最多,中药归经以肺、肾经为最多,中药功效以补虚类为最多;其关联系数在支持度为16.7%的常用药对8个,获得4个核心组合;舌象以舌红频次最多,脉象以脉细频次最多;证候统计以湿热证为最多。结论:高频药物的配伍体现了中医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多以祛邪扶正为核心,用药以补肾健脾、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为主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盂肾炎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 规律 临床用药 补肾健脾 清热利湿 益气养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消淋汤治疗2型糖尿病女性无症状菌尿4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张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2881-2883,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消淋汤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中药口服并外洗,对照组口服抗生素,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指标,对比分... 目的观察自拟消淋汤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中药口服并外洗,对照组口服抗生素,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尿耐药菌、真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可有效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并可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菌尿 健脾益肾 利湿清热 消淋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