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思路探析
1
作者 於丙寅 李文婷 +1 位作者 张淇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1-725,共5页
总结吴勉华教授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的思路和方法,认为前列腺癌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癌毒蕴结是前列腺癌的发病基础,湿、痰、热、瘀相互搏结是前列腺癌的病机关键。临证从“固本清秽”辨治前列腺癌,温肾滋肾... 总结吴勉华教授基于“固本清秽”理论辨治前列腺癌的思路和方法,认为前列腺癌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脾肾亏虚、癌毒蕴结是前列腺癌的发病基础,湿、痰、热、瘀相互搏结是前列腺癌的病机关键。临证从“固本清秽”辨治前列腺癌,温肾滋肾以固先天之本,健脾运脾以培后天之本,清热利湿、化痰祛瘀以清秽解毒。固本以促清秽,清秽以助固本,实现二者动态平衡,协同控制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固本清秽 清热利湿 化痰行瘀 解毒散结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化痰祛瘀法合穴位贴敷治疗痰热郁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研究
2
作者 沈爱娟 张峰 +1 位作者 胡健 孙雪渊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通过清肺化痰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的临床缓解效果以及对肺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择了符合AE...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患者,通过清肺化痰祛瘀法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后的临床缓解效果以及对肺功能和相关炎症因子的作用。方法选择了符合AECOPD痰热郁肺证的9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45例试验组和47例对照组。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了口服清肺化痰祛瘀汤药联合外用穴位贴敷,对照组进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14 d后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的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 curve,MMEF)75%~25%pred、最大呼气流量(maximum expiratory flow,MEF)50%pred、MEF75%pred),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or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的变化。结果①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13.28±2.75)分vs(16.16±2.18)分,P<0.01]。②肺功能: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FEV1/pred有明显改善[(45.70±16.63)分vs(52.59±13.67)分,P<0.05],而对于FEV1/FVC、MMEF75%~25%/pred、EF50%/pred、MEF25%/pred,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善。③血清炎症因子IL-6水平: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11.04±8.53)pg/mL vs(16.29±14.68)pg/mL,P<0.05]、TNF-α[(3.34±2.20)pg/mL vs(4.95±2.11)pg/mL,P<0.01];而血清PCT降低水平两组治疗后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提示痰热郁肺证AECOPD患者采用清肺化痰祛瘀法+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可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增加,炎症反应水平降低,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安全有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化痰祛瘀法 穴位贴敷 AECOPD 痰热郁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
3
作者 王玮 周翘楚 +1 位作者 陈浩波 马大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3-247,共5页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 目的 评估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血清炎症因子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诊治的PCOS患者120例。调查资料,采用等比例随机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观察组使用抑亢汤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两组持续治疗3个月。干预结束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测定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性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和雌二醇(estradiol, E2)],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model assessment-IR,HOMA-IR)、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腰臀比(waist to hip ratio, WHR)。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hs-CRP、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血清LH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HOMA-IR、BMI和W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PCOS疗效确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内分泌,改善各项代谢指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活血、痰瘀同治法 N-乙酰半胱氨酸 PCOS 炎症因子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线粒体”互通论心肌梗死后抑郁“瘀虚痰热”之机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祥 侯季秋 +3 位作者 赵海滨 孙治琪 赵维哲 郜亚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0-2845,共6页
双心疾病主要指心脏和心理同病,心肌梗死后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心肌梗死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抑郁情绪又是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瘀、虚、痰、热作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重要病因,可单独或相兼致病,故临床上... 双心疾病主要指心脏和心理同病,心肌梗死后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心肌梗死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抑郁情绪又是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瘀、虚、痰、热作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重要病因,可单独或相兼致病,故临床上常用活血养血、化痰清心之法以达到瘀、虚、痰、热共治的目的。同时,现代医学认为内质网应激引起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钙稳态失衡是导致线粒体钙超载损伤的内在机制,本文从该角度阐释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内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抑郁 机制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钙超载 钙稳态 瘀虚痰热 活血养血 化痰清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5
作者 杨威 张学进 郭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168-2171,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热毒血瘀证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等炎性因子间的相关联系;发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热毒... 通过对近年来热毒血瘀证与炎症相关性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回顾了热毒血瘀证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等炎性因子间的相关联系;发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在临床诸多炎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炎症反应在热毒血瘀证动物模型中存在一定介导作用;总结了炎症反应在热毒血瘀证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血瘀证 炎症 炎症因子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辨治探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陆宇平 王长洪 +3 位作者 高文艳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方面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是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发病的条件,瘀血阻络是病理产物,针对上述的病因病机,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方面尚存在不同认识。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为脾虚是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发病的条件,瘀血阻络是病理产物,针对上述的病因病机,确立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的治疗方法,将有助于完善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益气健脾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瘀热相搏证的提出及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立中 周仲瑛 +1 位作者 金妙文 王长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37-139,共3页
瘀热相搏证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证候类别。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 瘀热相搏证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相合为患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证候类别。其病因为火热毒邪;病位深在营血、脉络;病理变化为瘀热搏结,脏腑受损;治疗大法为凉血化瘀。我们以“瘀热相搏”主证为基础,根据病证、病位、病理特点,分别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瘀热水结证、重症肝炎的瘀热发黄证、出血性疾病的瘀热血溢证、出血性中风的瘀热阻窍证及高脂血症的络热血瘀证等若干子证,进行了理论、临床、实验及新药开发等较为系统的研究,显示了中医以“证候”为中心的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瘀热相搏证 火热毒邪 凉血化瘀 中医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泌尿系结石160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汪涛 呙林杰 +2 位作者 黄慧 陈艳 邹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排石止痛汤对泌尿系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2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24例,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排石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肾石通颗粒口服,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2个疗...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排石止痛汤对泌尿系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2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24例,治疗组给予针灸联合排石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肾石通颗粒口服,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对照组治愈率37.1%,治疗组治愈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对泌尿系结石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肾石通颗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排石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活血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叶仁群 林国彬 +2 位作者 宋晓容 曾纪斌 宋银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845-847,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法(痛风消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5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法(痛风消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5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痛风消汤,进行7天临床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清IL-6、TNF-α、ESR、CRP、BUA的水平以及关节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67.8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CRP、IL-6及TNF-α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BUA、ESR、CRP、IL-6及TNF-α及关节疼痛缓解时间及关节红肿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清热利湿活血法能明显改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的水平以及促进血尿酸的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活血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IL-6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寒热药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珊珊 郝艳玲 +4 位作者 袁凤刚 贾先红 毛承飞 周钦荣 朱红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3-978,共6页
目的探讨四种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寒热药性差异。方法将8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寒凝血瘀证实验组(SCCBS,n=40)和瘀热互结证实验组(SHBS,n=40)。两实验组各自再分为5小组(红花黄色素组、大株红景天组、丹参... 目的探讨四种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寒热药性差异。方法将8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寒凝血瘀证实验组(SCCBS,n=40)和瘀热互结证实验组(SHBS,n=40)。两实验组各自再分为5小组(红花黄色素组、大株红景天组、丹参川芎嗪组、血塞通组、对照组)。各给药组大鼠在造模同时给药,每天1次,持续14 d,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寒凝血瘀证中,可使大鼠的血流变学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改善(P<0.05,P<0.01),肾上腺素(ADR)、促甲状腺素(TSH)升高(P<0.01);而在瘀热互结证中,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寒凝血瘀证及瘀热互结证中,均可使大鼠的血流变学指标、ET、NO改善(P<0.05,P<0.01),但ADR、TSH均无明显变化(P>0.05)。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瘀热互结证中,可使大鼠的血流变学指标、ET、NO改善(P<0.05,P<0.01),ADR、TSH下降(P<0.01);而在寒凝血瘀证中,仅血流变学中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P<0.05)。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在瘀热互结证中,可使大鼠的部分血流变学指标、ET、NO改善(P<0.05,P<0.01);而在寒凝血瘀证中,仅血流变学中红细胞聚集指数可见改善(P<0.05),两证中ADR、TSH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药性偏温,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药性偏寒,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血塞通药性相对较平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活血化瘀 寒凝血瘀证 瘀热互结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姚嘉明 于芳芳 +3 位作者 王小奇 叶蔚 刘庆生 张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251-2253,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组成之中药复方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同时以5g/(kg.d)的中药复方进行干预,熊去氧胆酸[90mg/(kg.d)]为对照,于给ANIT后24、48、72h随...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组成之中药复方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萘酯(ANIT)诱导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同时以5g/(kg.d)的中药复方进行干预,熊去氧胆酸[90mg/(kg.d)]为对照,于给ANIT后24、48、72h随机处死模型组及各药物干预组1/3数量的大鼠,取肝组织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取血清以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肝功能。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所测各项指标在应用ANIT后24h、48h及72h均明显增高,并以48h时为高峰;应用中药复方及熊去氧胆酸干预组大鼠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在应用ANIT后24h及48h时较相对应的模型组显著下降,72h时则与对应的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中药可明显改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组织损伤及肝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祛瘀疏肝法 急性肝内胆汁淤积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解毒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陆宇平 王长洪 +3 位作者 高文艳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843-1845,共3页
目的:探讨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组成的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以验证通过此法为原则所组成方剂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 目的:探讨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组成的方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以验证通过此法为原则所组成方剂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方法:采用TNBS复制实验性大鼠UC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综合组、健脾益气组、清热解毒组、化瘀通络组,观察临床症状,肉眼及镜下的组织学损伤。结果:在与生理盐水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肉眼及镜下的组织学损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P<0.05,P<0.01);在与SASP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减轻大鼠体重下降,改善大便性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方面疗效明显(P<0.05),在与益气健脾组的比较中发现,本方在减轻体重下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及减少溃疡面积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可减轻镜下的病变深度及隐窝破坏的组织学损伤。结论:以益气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为原则所组成的方剂治疗UC有效、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益气健脾 清热解毒 化瘀通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对慢加亚急性肝衰竭内毒素胃泌素及胃动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鹏 张囡囡 +1 位作者 赵丽娟 米邵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35-1637,共3页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 目的:分析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的病情相关性并评价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临床收集69例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其中早期26例,中期21例,晚期2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2例),并设立22例Child-PughA级肝硬化患者对照观察,检测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并观察中药疗效。结果:①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8.26%,各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血清内毒素、血浆胃泌素、胃动素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各指标水平均值最高;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以及对照组ET、Gas、MTL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各期与对照组ET、Gas、MTL值比较,除早期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升高与肝损伤程度相关,其水平变化有助于肝衰竭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可有效治疗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疗效与病情分期相关,早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内毒素 胃泌素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斌 李春婷 蒋凤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62-1363,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清热法对慢性萎缩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组与胃复春对照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清热法对慢性萎缩胃炎(CAG)及胃癌前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活血清热法治疗组与胃复春对照组,分别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理学改变也优于对照组,其中胃黏膜萎缩与肠上皮化生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益气活血清热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对IL-22和HSP70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侯丽娟 臧莉 +2 位作者 王宏伟 段树鹏 宋新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3-185,共3页
目的分析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对照组(75.56%,34/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乙肝病毒DNA(HBV-DNA)、肝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12(IL-12)、IL-22、HSP70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BV-DNA(2.48±0.91)lgcopies/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74.65±14.96)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2.89±12.11)U/L、总胆红素(TBIL)(32.02±10.74)μmol/L、IL-22(58.98±10.85)ng/L、HSP70(2.85±1.31)μg/L水平低于对照组,IL-12(32.11±6.22)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湿活血法辅助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乙型肝炎可保护肝脏,调节IL-12、IL-22、HSP70的表达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化湿活血法 肝胆湿热型 慢性乙型肝炎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法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爱东 曾兰 +3 位作者 屠燕捷 郭永洁 吴中华 马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清热凉血法对内毒素血症时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LPS(2.5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模型组及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肺组织致炎因子TNF—α、IL-6与抗炎因子IL-4、IL...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清热凉血法对内毒素血症时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LPS(2.5m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模型组及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肺组织致炎因子TNF—α、IL-6与抗炎因子IL-4、IL-10以及肺体指数、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后5h模型组小鼠肺体指数,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IL-6、IL-4、IL-10水平均升高(P〈0.05~0.01),且模型组光镜下肺间质及肺泡明显损伤和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均能降低小鼠肺体指数及肺组织匀浆液中TNF—α、IL-6水平(P〈0.05),升高IL-4、IL-10水平(P〈0.05~0.01),清热解毒组及清热凉血组肺组织损伤减轻,见轻度肺间质炎症。结论:清热解毒组、清热凉血组均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因子在体内的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解毒法 清热凉血法 内毒素血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利活化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呙林杰 钟光俊 +1 位作者 田罗 曹阳慧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71-173,共3页
目的:观察清利活化法联合心理疏导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配合心理... 目的:观察清利活化法联合心理疏导对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0例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中药,同时配合心理疏导,30天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2%,对照组有效率为62%,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活化法联合心理疏导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良好效果,优于传统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心理疏导 慢性前列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利活血健脾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引强 唐旭东 +3 位作者 王凤云 刘燕玲 郭朋 卞立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63-1565,共3页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唐旭东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清利活血健脾法"治疗CHB,此法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扶正三法的总括,临床疗效确切。CHB病机中湿热内蕴贯穿疾病始终,故清热利湿为治疗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唐旭东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提出"清利活血健脾法"治疗CHB,此法即: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健脾扶正三法的总括,临床疗效确切。CHB病机中湿热内蕴贯穿疾病始终,故清热利湿为治疗法则的主线。湿热邪毒阻碍气机,肝失疏泄,气机壅塞,血行迟滞,则易成血瘀;又湿热疫毒易灼伤血络,或久病阳虚温煦失司,皆可致瘀血阻滞;瘀血日久,既可伤阴损阳,又易耗伤气血,进而使病情迁延反复,故有瘀血内停征象的患者,活血化瘀法应贯穿治疗的始终。湿热毒邪内蕴,湿邪困脾,脾运不及,水湿之邪无以得散,反为害于脾脏,此为本病虚证之肇始,健脾扶正是治本之策。临床应用"清利活血健脾法"的同时,亦应该照顾到CHB兼挟证的治疗,辅以疏肝、清热解毒及补肾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湿 活血化瘀 健脾扶正 慢性乙型肝炎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消连翘丸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爱萍 张秦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观察内消连翘丸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共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 目的:观察内消连翘丸治疗原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内消连翘丸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共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10 cm视觉模拟量表测定口干、眼干症状,检测患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及泪膜破碎时间等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早期(4周)口干症状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长期应用口干眼干症状的改善在2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低免疫球蛋白G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内消连翘丸能早期有效改善原发干燥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可不同程度改善患者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干燥综合征 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软坚散结法 内消连翘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ICAM-1、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蔡丹莉 陈芝芸 +2 位作者 于芳芳 严茂祥 姚嘉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28-2430,I0011,共4页
目的:观察具清热化湿疏肝祛瘀作用的中药复方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肝内胆汁瘀积大鼠炎症细胞因子ICAM-1、TNF-α的影响,探讨该复方防治肝内胆汁瘀积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8只,模型组、三黄柴术方组及熊去氧胆... 目的:观察具清热化湿疏肝祛瘀作用的中药复方三黄柴术方对急性肝内胆汁瘀积大鼠炎症细胞因子ICAM-1、TNF-α的影响,探讨该复方防治肝内胆汁瘀积的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8只,模型组、三黄柴术方组及熊去氧胆酸组各24只,后3组又分24、48、72 h 3个时相点。三黄柴术方组及熊去氧胆酸组于第1~5天分别灌服三黄柴术方煎液5.0 g·kg^-1·d^-1及熊去氧胆酸90 mg·kg^-1·d^-1,第3天按100 mg·kg^-1灌服麻油配制的4%ANIT1次;正常组第1~3天每天均灌服等容量的蒸馏水,第3天灌服等量的麻油;模型组第1~5天每天均灌服等容量的蒸馏水,模型组第3天灌服麻油配制的4%ANIT1次。正常组于服用麻油后24 h全部处死,其余3组分别于灌服ANIT后24、48、72 h随机选取每组7~8只大鼠,空腹取血,收集肝脏标本。ELISA检测血清ICAM-1、TNF-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肝组织中I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CAM-1在灌服ANIT 24、48、72 h后逐渐增高;血清TNF-α水平及肝组织ICAM-1表达在灌服ANIT 24 h后明显增高,48 h达到高峰,72 h下降;模型组大鼠3个时相点血清ICAM-1、TNF-α水平和肝组织ICAM-1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P〈0.05);三黄柴术方组及熊去氧胆酸组在3个时相点血清ICAM-1、TNF-α水平和肝组织ICAM-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三黄柴术方能明显抑制肝内胆汁瘀积大鼠肝组织ICAM-1过表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CAM-1、TNF-α的水平,从而减轻肝细胞的损伤,这可能是其防治肝内胆汁瘀积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瘀积 清热化湿疏肝祛瘀法 胞间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