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雷诺数轴流压气机叶型气动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璇 张明亮 +3 位作者 李万松 杨晨 杨金广 高丽敏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为研究低雷诺数下轴流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方法,本文验证了准三维求解器MISES对于低雷诺数流动的预测精度,对于V103叶型计算得到的转捩位置与实验值偏差小于5%,证实了其在低雷诺数流动中的可用性;基于多圆弧(MCA)叶型程序,利用增强精英... 为研究低雷诺数下轴流压气机叶型优化设计方法,本文验证了准三维求解器MISES对于低雷诺数流动的预测精度,对于V103叶型计算得到的转捩位置与实验值偏差小于5%,证实了其在低雷诺数流动中的可用性;基于多圆弧(MCA)叶型程序,利用增强精英保留遗传算法,搭建轴流压气机叶型准三维气动优化设计平台;以总压损失系数为优化目标,出口气流角为约束条件,对V103叶型进行了低雷诺数单点和高低雷诺数综合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低雷诺数单点优化后,抑制了叶型层流分离泡现象,总压损失系数减小31.31%,性能显著改善;高低雷诺数综合优化后叶型在高雷诺数和低雷诺数下总压损失分别减小了3.05%和3.03%。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所发展工具的有效性和考虑雷诺数叶型优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叶型 气动优化 准三维 多圆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优化成像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燕 张语心 +2 位作者 张辉 朱文发 朱琦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 全聚焦算法依靠信号的幅度信息进行延迟叠加(delay and sum,DAS)成像,实际应用中信号并非总能满足相干叠加这一前提,而非相干信号的叠加导致噪声和伪影。文章提出一种循环相干因子(circular coherence factor,CCF)加权的延迟乘和(delay multiply and sum,DMAS)CCF-DMAS优化算法,实现薄板中缺陷的兰姆波全聚焦成像。该方法考虑接收阵元间的空间相干性,对接收信号进行相乘耦合,利用数据中的相位信息计算相干因子实现自适应加权,以扩大相干和非相干信号间的差异,从而达到缩窄主瓣,减少旁瓣,提高成像分辨率的效果。建立超声阵列发射、接收实验系统,通过楔块耦合,在含通孔缺陷的锆合金薄板上激发S_(0)模态兰姆波,捕获全矩阵数据;通过CCF-DMAS算法对采集的数据相位加权,生成新的频率分量;利用带通滤波保留二次谐波分量进行全聚焦成像。实验结果表明:与DAS和DMAS全聚焦成像算法相比,CCF-DMAS全聚焦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和伪影,信噪比提高约39%和22%,阵列性能指数提高约86%和69%,为薄板无损检测的后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乘和 循环相干因子 兰姆波 全聚焦优化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圆弧刀具加工直齿锥齿轮的啮合性能分析及优化
3
作者 苏进展 冯要克 +2 位作者 刘镔 曹新龙 孙霖霖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83-1690,共8页
提出了高效双圆弧刀具铣/磨直齿锥齿轮方法,以改善其啮合性能。采用双圆弧刀具模拟冠状产形轮,引入刀具修形系数、刀盘平均半径和刀刃角,建立考虑齿廓和齿向修形的直齿锥齿轮齿面模型。根据两啮合齿轮连续相切条件建立齿面接触分析模型... 提出了高效双圆弧刀具铣/磨直齿锥齿轮方法,以改善其啮合性能。采用双圆弧刀具模拟冠状产形轮,引入刀具修形系数、刀盘平均半径和刀刃角,建立考虑齿廓和齿向修形的直齿锥齿轮齿面模型。根据两啮合齿轮连续相切条件建立齿面接触分析模型,结合齿面间隙、法向柔度矩阵和数学规划建立轮齿承载接触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以几何传动误差对称性和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最小为目标,调整刀具修形原点位置和优化刀具参数,对比优化前后齿轮几何传动误差和承载传动误差。算例结果表明,刀具修形原点位置会影响几何传动误差的对称性,刀具修形系数越大,齿廓修形量越大,则几何传动误差幅值和承载传动误差幅值越大;随着刀盘平均半径的减小和刀刃角的增大,齿向修形量增大,则齿面印痕区域减小。优化后在工作载荷下,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减小56.54%,有效降低了齿轮副的振动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圆弧刀具 直齿锥齿轮 齿面修形 啮合仿真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与试验
4
作者 辛亮 冯宇琛 +1 位作者 张轶群 何泽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292,共10页
针对现有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缺少对钵苗移栽及破膜挖穴作业轨迹与姿态控制,从而影响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协同作业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GFPSO)的并置式复合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设计方法。首先... 针对现有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缺少对钵苗移栽及破膜挖穴作业轨迹与姿态控制,从而影响水稻钵苗膜上移栽协同作业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GFPSO)的并置式复合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设计方法。首先提出并置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要求,分别完成钵苗移栽与协同破膜挖穴理想轨迹规划与关键位姿点选取,建立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混合多位姿综合模型;将粒子群优化算法与适应度-距离平衡选择策略及高斯随机游走扩散过程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GFPSO)进而完成复合非圆行星轮系机构的混合多位姿综合模型求解,实现基于求解结果的轮系机构设计。根据设计结果开展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三维建模及ADAMS虚拟样机仿真,通过对比仿真轨迹与关键点位姿参数,验证了机构设计正确性。通过物理样机加工装配与试验台架组装,开展机构空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实际运动轨迹、姿态与理论设计、虚拟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开展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膜上移栽成功率为90.95%,平均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35%,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性能良好,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复合非圆齿轮行星轮系 混合多位姿综合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柳平茬刀具减磨优化——基于PSO-BP神经网络结合GA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志武 刘志刚 +3 位作者 常涛涛 裴承慧 张鹏峰 张建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9-265,共7页
沙柳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防风固沙树种,其机械化平茬更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平茬圆锯片磨损严重,成为制约工作效率和平茬效果提升的主要技术瓶颈。为实现沙柳平茬圆锯片减磨性能的优化设计,通过野外平茬... 沙柳作为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防风固沙树种,其机械化平茬更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平茬圆锯片磨损严重,成为制约工作效率和平茬效果提升的主要技术瓶颈。为实现沙柳平茬圆锯片减磨性能的优化设计,通过野外平茬试验获取不同锯齿结构下的磨损退化量数据,基于磨损数据建立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算法优化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用于预测圆锯片的磨损量;然后,将训练好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与GA(Genetic Algorithm)算法相结合,以磨损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寻找圆锯片锯齿结构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成功实现了对圆锯片前角、后角、前刀面斜磨角等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优化得到的圆锯片参数使磨损量相对最小,提升了圆锯片的减磨性能。由此为进一步改善沙柳平茬圆锯片的切削及减磨损性能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为提高沙柳平茬工作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柳 平茬圆锯片 减磨优化 PSO-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方法的“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至琛 冶会锋 +4 位作者 陈飞 聂园军 王威雁 廖允成 温晓霞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2-1032,共11页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模式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准确地评价现有循环农业模式,可以为其科学规划布局和大力推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和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采集和调研访谈的方法,收集了晋...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农业模式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准确地评价现有循环农业模式,可以为其科学规划布局和大力推广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支撑和重要保障。因此,本研究通过文献采集和调研访谈的方法,收集了晋南以超人奶业有限责任公司“粮-畜-沼”为代表的循环农业模式相关数据,采用生命周期方法(LCA)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在海洋生态毒性、化石资源稀缺、光化学臭氧形成和细颗粒物的形成等4个方面有显著减排效应,分别减排13.97%、9.05%、8.06%和7.28%;相较非循环农业模式,该循环农业模式总体减排14.60%,减排效果主要集中在生态毒性、人体毒性、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等4种环境影响。此外,“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对人体毒性、生态毒性、气候变化、平流层臭氧消耗和淡水富营养化这5个种类的环境影响较大。其中,“奶牛养殖”亚系统产生的影响最大,“种植”亚系统次之,“沼气工程”亚系统最小。奶牛养殖亚系统的精补料和犊牛料,种植亚系统的化肥、种子和电力,沼气工程亚系统的电力,以上物质投入是导致环境影响压力增加的主要因素。奶牛养殖亚系统的豆粕、青贮玉米、苜蓿和燕麦草的投入有助于减小环境压力。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对“粮-畜-沼”循环农业模式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可为企业优化模式调控提供理论依据,对典型模式的复制推广提供实践参考,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生命周期评价(LCA) 环境影响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读数头优化布局的圆光栅测角误差辨识方法
7
作者 何韬 李强 +2 位作者 杜坤 余泓宇 夏仰球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5-1323,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转台的测角精度,通过多读数头优化布局对圆光栅测角误差辨识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圆光栅测角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圆光栅测角误差数学表达模型;其次,分析了基于等分平均法及傅里叶法的圆光栅测角误差自校准辨识方法,构... 为进一步提高转台的测角精度,通过多读数头优化布局对圆光栅测角误差辨识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圆光栅测角误差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圆光栅测角误差数学表达模型;其次,分析了基于等分平均法及傅里叶法的圆光栅测角误差自校准辨识方法,构建了基于傅里叶法的多读数头误差辨识模型,提出了基于双读数头及3读数头优化布局的自校准方案;最后,进行了圆光栅误差辨识实验,搭建了多组读数头布局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误差读数头自校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双读数头傅里叶法和3读数头傅里叶法误差标定结果均为-2.7″~0.5″,误差差值范围为0″~0.015″,其中主要包含6阶傅里叶分量,3读数头傅里叶法能够辨识除40n阶以外的误差分量,误差辨识效果优于6读数头均匀分布傅里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量计量 测角精度 误差辨识 优化布局 圆光栅 读数头 自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环形向内聚能切割器结构设计研究
8
作者 翁立浩 徐永杰 +2 位作者 郑娜娜 王晓东 吕静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7,共8页
为解决传统环形向内切割器对不同口径的目标不能实现有效切割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环形向内聚能切割器,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目标进行有效切割。通过正交设计方法与极差分析方法对影响切割器对靶板的侵彻威力的3个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分析,... 为解决传统环形向内切割器对不同口径的目标不能实现有效切割的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环形向内聚能切割器,以实现对不同直径的目标进行有效切割。通过正交设计方法与极差分析方法对影响切割器对靶板的侵彻威力的3个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分析,并使用LS-DYNA对16组仿真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得出相应的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以最大侵彻深度和最小侵彻深度为评价指标,最优切割器的结构参数组合分别为锥角100°、壁厚2 mm、线型装药长度200 mm和锥角80°、壁厚2 mm、线型装药长度50 mm,侵彻深度分别提高了16.8%和11.3%;线型装药长度对最大侵彻深度影响程度最大,药型罩锥角对其影响程度最小;药型罩壁厚对最小侵彻深度影响程度最大,药型罩锥角对其影响程度最小;组合式环形向内聚能切割器的最大侵彻深度位于四分之一环形装药中心线所对应靶板处,最小侵彻深度位于起爆点正下方所对应靶板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聚能射流 环形聚能射流 环形向内切割 正交优化 侵彻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环冷机余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设计优化研究
9
作者 王方明 朱萌 +4 位作者 江龙 周涛 杜建太 王毅 向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64-273,共10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发电技术在余热利用领域具有一定潜力。该文基于烧结环冷机余热场景,对4种S-CO_(2)循环构型的热力性能与经济性进行参数多目标优化与分析,优化目标为输出功率最高和静态投资...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循环发电技术在余热利用领域具有一定潜力。该文基于烧结环冷机余热场景,对4种S-CO_(2)循环构型的热力性能与经济性进行参数多目标优化与分析,优化目标为输出功率最高和静态投资最低。优化结果表明,相比简单回热循环(构型1),双压双温顶底循环(构型2和3)和分流再压缩循环(构型4)均可大幅提高输出功率;当输出功率小于13.1 MW时,构型1具有最低的静态投资,当输出功率更高时构型4更具经济优势。进一步热力学和经济学分析可知,构型4的13.1~15.9 MW功率区间为最优选择,对应投资回收期为2.09~2.28年。与常规环冷机余热双压锅炉过热蒸汽发电机组相比,S-CO_(2)循环构型4(15.7 MW)的供电功率提升23.16%,净效率增加2.19%,投资回收期基本持平,年碳减排量增加1.1万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利用 超临界CO_(2)发电 烧结环冷机 多目标优化 热力分析 经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毯苗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10
作者 俞钰飞 赵雄 +1 位作者 张鹏飞 张斌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7-125,134,共10页
针对当前钵苗移栽机的取苗臂取苗位置难以保持一致、“脱苗”等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以蔬菜毯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以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和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相结合的取栽一体化移栽机构。移栽机构采用单侧双臂结构布置,机构椭圆齿轮行星... 针对当前钵苗移栽机的取苗臂取苗位置难以保持一致、“脱苗”等问题较严重的情况,以蔬菜毯苗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以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和非圆齿轮行星轮系相结合的取栽一体化移栽机构。移栽机构采用单侧双臂结构布置,机构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完成取苗工作,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完成挖穴工作。通过给定蔬菜毯苗的农艺要求,在对取苗部分和挖穴部分进行运动学建模,并开发优化设计软件。完成机构结构设计、三维模型装配和仿真实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搭建试验台,通过摄像机获得样机轨迹,对比得到理论轨迹、仿真轨迹和样机轨迹基本一致,验证机构设计的正确性。实现毯苗取栽一体化移栽机构:取苗合格率为93%,移栽合格率为91.6%,满足蔬菜毯苗的移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栽机 蔬菜毯苗 非圆齿轮 椭圆齿轮 优化设计 取栽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流制列车接地系统研究
11
作者 李雪飞 孙文斌 +2 位作者 代骏 刘炜 李明泽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不合理的列车接地系统会造成车体电流增大、车体电位抬升和轴承电蚀等问题,恶化车载弱电设备的电磁环境,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故需对列车接地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利用链式电路模型对牵引供电系统、双流制列车进行建模,经过牵引计算和... 不合理的列车接地系统会造成车体电流增大、车体电位抬升和轴承电蚀等问题,恶化车载弱电设备的电磁环境,进而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故需对列车接地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利用链式电路模型对牵引供电系统、双流制列车进行建模,经过牵引计算和供电计算获得列车的取流;再将列车取流作为激励源对列车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可获得列车车体轴端电位、车体电流分布。将保护电阻电流视作车体电流分布的衡量指标。利用PSO优化算法对列车接地系统进行优化,优化后的保护电阻电流降低约20%,车体轴端电位有所下降但不明显。本文列车接地系统的优化既可用于指导双流制列车接地系统的设计,也可为其他列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双流制列车 接地系统 轴端电位 车体电流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农牧循环农业优化路径
12
作者 李志远 宋玉兰 《农业工程》 2025年第9期167-172,共6页
节能减碳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农牧循环农业是其中的关键途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作为农业大区,资源丰富,但亦面临农业生产条件恶化、资源购入不合理等问题。在国家推进西部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需从... 节能减碳对乡村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发展农牧循环农业是其中的关键途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作为农业大区,资源丰富,但亦面临农业生产条件恶化、资源购入不合理等问题。在国家推进西部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背景下,需从资源特征、管理体制、保障制度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为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农牧循环农业发展提出对策,优化路径,实现循环农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循环农业 优化路径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煤仓甲烷浓度特性及其自然通风效果优化研究
13
作者 陈靖琪 侯耀华 +1 位作者 李思成 何大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77,共8页
为保障储煤仓存储安全,优化通风效果,降低甲烷积聚风险,实测分析圆形煤仓的自然通风条件及甲烷体积分数特性,并结合经验证的CFD数值模拟和缩尺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通风口结构参数对圆形煤仓自然通风性能及气态示踪剂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 为保障储煤仓存储安全,优化通风效果,降低甲烷积聚风险,实测分析圆形煤仓的自然通风条件及甲烷体积分数特性,并结合经验证的CFD数值模拟和缩尺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通风口结构参数对圆形煤仓自然通风性能及气态示踪剂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圆形煤仓通风主要依赖于风压通风,内外温度场相对均匀,部分场所甲烷体积分数超0.5%。当提高侧向根部环形通风口位置时,通风量增加约20%;增加环形通风口数量时,通风量增加约90%,气态示踪剂的去除时间缩短,通风效果显著提升。煤堆释放可燃气体主要沿纵向扩散,外部风流形成沿外壁的绕流现象,内部存在沿风流方向的旋涡。通风效果顺序为:双环形通风口>侧向单环形通风口>水平通风口。研究结果可为储煤设施自然通风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煤仓 甲烷积聚 自然通风 数值模拟 缩尺模型试验 通风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株距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磊 吴启帅 +3 位作者 俞高红 鲍李旭 赵雄 崔荣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94-305,共12页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 针对现有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机构反求设计无法实现单排两级齿轮传动比分配问题,提出一种最优子传动比求解方法,并设计了小株距轻简型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在蔬菜小株距移栽理想植苗轨迹上选取植苗机构入土、植苗、出土、接苗4个关键时刻的位姿点,建立了平面2R开链杆组有限分离四位姿求解模型,获取了机构初始设计参数;基于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运动学模型,确定了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搭建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可视化辅助分析软件,最终设计得到一个轨迹较优的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完成了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植苗机构的三维建模与拓扑优化,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将仿真轨迹与理论轨迹进行对比,验证了三维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开展了田间移栽试验,当机构转速为30 r/min、机器前进速度为120 mm/s时,试验株距测量值为120 mm,与理论设计株距一致,移栽效率为60株/min,5次试验植苗成功率为95.4%,表明了该植苗机构具备较高的作业性能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株距移栽 植苗机构 非圆齿轮 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成 李福胜 +1 位作者 缪得祥 朱涛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2-300,共9页
为了研究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结构参数与吸能特性关系的拟合方法。针对轴向冲击下的圆管动态响应,首先,建立了6005A-T6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正交试验,建... 为了研究矩形槽圆管吸能特性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结构参数与吸能特性关系的拟合方法。针对轴向冲击下的圆管动态响应,首先,建立了6005A-T6材料的Cowper-Symonds本构模型,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其次,设计了正交试验,建立了吸能特性与结构参数之间的计算模型;然后,利用多元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计算模型参数求解,并对比了两种拟合结果,得到了峰值力和吸能量的经验公式;接着,对比经验公式与有限元数值计算值表明,经验公式在研究范围内具有较高准确性,误差在8%以内;最后,引入吸能性能指标并使用遗传算法对圆管进行了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当直径和槽端距最小、壁厚和槽宽最大、槽深最浅时,矩形槽圆管的吸能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槽 薄壁圆管 多元回归分析法 经验公式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优化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辛亮 王明成 +3 位作者 张浩 孙国玉 王航 庄智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3-70,共8页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 为实现机械化一体式水稻钵苗膜上移栽要求,提出非圆齿轮-连杆组合式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用一套机构实现取苗、送苗、破膜挖穴和栽植4个工序协同配合作业,满足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所需的轨迹与姿态要求。对移栽机构进行理论分析并建立运动学模型,结合优化目标,基于Matlab GUI平台开发了数字可视化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获得1组满足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根据优化参数对机构开展结构设计与三维建模,通过ADAMS软件完成了虚拟样机仿真验证。研制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物理样机与多功能试验测试台架,开展了移栽机构在空转和带苗状态下运动学特性和工作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轨迹、虚拟样机仿真轨迹和物理样机台架试验轨迹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保持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设计的一致性与正确性,性能试验结果:取苗成功率为94%,移栽成功率为92.36%,栽植株距变异系数为2.67%,满足移栽作业要求,验证了水稻钵苗膜上移栽机构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钵苗膜上移栽 齿轮-连杆组合机构 非圆行星轮系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辛亮 孙铭翼 +3 位作者 李泽泽 朱轩卫 冯宇琛 李嘉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169,265,共10页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 针对目前旱地蔬菜钵苗移栽机大多适用于大株距(大于260 mm)移栽且投接苗与栽植位置作业高度差大、移栽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接低栽式差速变姿态行星轮系栽植机构。根据中小株距蔬菜钵苗移栽农艺指导与机构设计要求,解析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运动学理论模型;结合所提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开发了基于Matlab GUI的栽植机构计算机辅助分析优化设计软件,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获得1组较优的机构设计参数组合。通过三维建模与装配以及ADAMS软件虚拟仿真,初步验证了机构正确性与合理性。开展栽植机构物理样机试制与试验台架系统开发研究,通过空转试验测试,验证了栽植机构实际作业轨迹、姿态与虚拟仿真及理论设计的一致性;开展栽植机构接苗与栽植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植机构在接苗与栽植各项试验指标均较为优秀,能够满足栽植机构预期设计要求与旱地移栽机械标准,验证了该机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钵苗移栽 栽植机构 双行星架差速行星轮系 非圆齿轮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工超薄圆锯片消音缝多目标优化设计
18
作者 贾娜 郭磊 +2 位作者 陈肖男 刘九庆 王瑞森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2,69,共8页
针对超薄圆锯片消音缝设计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基于MATLAB/ANSYS联合仿真协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Inspire软件采用变密度法进行拓扑优化,确定消音缝的设计域。构建以消音缝位置、角度及缝宽等形状... 针对超薄圆锯片消音缝设计问题,提出并实施了一种基于MATLAB/ANSYS联合仿真协同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通过Inspire软件采用变密度法进行拓扑优化,确定消音缝的设计域。构建以消音缝位置、角度及缝宽等形状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最大变形量、最大等效应力及整体振幅最小化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MATLAB/ANSYS联合仿真协同NSGA-Ⅱ的策略,进行模型的优化求解。结果表明:4个优化解均能有效减少锯切过程中锯片的变形和整体振幅,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空间。研究为圆锯片消音缝的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薄圆锯片 消音缝 多目标优化 联合仿真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EM的茶叶平面圆筛机仿真模拟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全文 丁志威 尹志宏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解决茶叶的筛分精加工机械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采用EDEM对茶叶平面圆筛机的筛分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筛分效率和误筛率为评估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验证仿真结果。采用筛分效率和误筛率为性能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得出其主要技术参数的... 为解决茶叶的筛分精加工机械设备技术落后的问题,采用EDEM对茶叶平面圆筛机的筛分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筛分效率和误筛率为评估指标,设计单因素试验验证仿真结果。采用筛分效率和误筛率为性能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得出其主要技术参数的回归方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筛网水平倾角、曲柄曲距和筛床转速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优化,最佳参数组合为筛网水平倾角5.9°,曲柄曲距37 mm,筛床转速195 r/min。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参数组合下,平面圆筛机的实际筛分效率和误筛率与仿真结果误差分别为1.89%和1.83%,说明仿真参数的可靠性。研究为提高茶叶平面圆筛机的筛分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圆筛机 EDEM仿真 正交试验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盘锯切技术在农机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海涛 邓干然 +3 位作者 何冯光 郑爽 周思理 王系林 《现代农业装备》 2024年第1期2-8,共7页
圆盘锯切技术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切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旋转的圆盘锯在茎秆锯切上有着独特优势。在锯切过程中使用有限元仿真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工作参数,并对圆盘锯轮廓曲线及动态稳定性进行结构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 圆盘锯切技术是我国农业机械领域切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旋转的圆盘锯在茎秆锯切上有着独特优势。在锯切过程中使用有限元仿真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工作参数,并对圆盘锯轮廓曲线及动态稳定性进行结构优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圆盘锯工作参数和结构的优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分析了我国圆盘锯切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盘锯 作业参数 结构优化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