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3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NA与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李玉华 马梓昆 +2 位作者 冯子攀 翟功伟 范志远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与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的60例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PFNA组接受PFNA...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与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郑州人民医院的60例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PFNA组接受PFNA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Inter Tan组接受Inter Tan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Inter Tan组负重活动时间[(60.88±8.41)周]、早期下地行走时间[(5.94±1.07)d]短于PFNA组,切口长度[(8.61±0.87)cm]小于PFNA组,术中透视次数[(4.95±0.94)次]、术中出血量[(204.15±26.22)mL]多于PFNA组,血红蛋白(Hb)[(18.56±4.74)g·L^(-1)]和血细胞比容(Hct)下降值[(4.16±0.59)%]高于PFNA组,手术时间[(123.26±23.36)min]长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周Harris评分及碱性磷酸酶(BAL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骨钙素(OC)较高于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术后24周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VAS评分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解剖复位优良率高于PFNA组,内固定松动率与PFN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er Tan内固定与PFNA内固定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相比,Inter Tan内固定切口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术后解剖复位优良率高,但手术时间长,术中透视次数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 Inter tan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皮革的鞣制工艺复原及模拟样品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皓月 汪徽 +4 位作者 余跃 杨海亮 周旸 杨汝林 王亚楠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1,共8页
复原古代鞣制工艺并制备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对研究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的天然材料处理皮革,复原了铝鞣、铁鞣、植鞣、烟熏鞣、硝面鞣和油鞣等古代鞣制工艺,制得6种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并分析了所得皮... 复原古代鞣制工艺并制备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对研究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的天然材料处理皮革,复原了铝鞣、铁鞣、植鞣、烟熏鞣、硝面鞣和油鞣等古代鞣制工艺,制得6种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并分析了所得皮革模拟样品的形貌特征、热稳定性和物理感官性能。结果表明,植鞣革和铁鞣革纤维分散良好,热稳定性高,手感丰满柔软;其他鞣法鞣性较弱,成革相对僵硬扁薄。但是,所有古代皮革模拟样品均具有与现代皮革相似的外观、手感和力学强度。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复古鞣制工艺的可行性,能为皮革制文物劣化机理研究提供可靠的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文物 鞣制 古代制革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Al对TaN薄膜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蒋洪川 王超杰 +4 位作者 张万里 向阳 司旭 彭斌 李言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0-442,共3页
采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法在Al2O3陶瓷基片上制备TaAlN薄膜,通过调节复合靶Al/Ta面积比调节Al掺杂量,研究了Al/Ta面积比对TaAlN薄膜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TaN薄膜中掺杂Al可在2θ为38.5°和65.18°处分别有立方结构... 采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法在Al2O3陶瓷基片上制备TaAlN薄膜,通过调节复合靶Al/Ta面积比调节Al掺杂量,研究了Al/Ta面积比对TaAlN薄膜微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TaN薄膜中掺杂Al可在2θ为38.5°和65.18°处分别有立方结构的AlN(101)和AlN(202)相出现。随Al/Ta面积比的增大,TaAlN薄膜的沉积速率、电阻率、方阻以及TCR绝对值逐渐增大。当Al/Ta面积比为零时,TaN薄膜的电阻率和TCR绝对值分别为247.8μΩ·cm和12 ppm/℃,当Al/Ta面积比增大到29%时,TaAlN薄膜的电阻率和TCR绝对值分别增大到2560μΩ·cm和270 pp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掺杂 磁控溅射 tan薄膜 T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嘉庚海洋教育理念的历史考察与现代教育启示
4
作者 林志敏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26-31,共6页
陈嘉庚的海洋教育理念根植于他对海洋事业所带来深远影响的深刻洞察。探究其形成,可以发现,陈嘉庚的海洋教育理念是在他实践教育救国、投身海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这一教育理念不仅深受其个人成长历程的影响,其核心价值还在... 陈嘉庚的海洋教育理念根植于他对海洋事业所带来深远影响的深刻洞察。探究其形成,可以发现,陈嘉庚的海洋教育理念是在他实践教育救国、投身海洋教育事业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这一教育理念不仅深受其个人成长历程的影响,其核心价值还在于对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需求的积极响应,展现了陈嘉庚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目前,嘉庚教育遗产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回顾陈嘉庚海洋教育理念的形成渊源、历史考察及其对现代海洋教育的现实启示,有助于丰富研究视角,弘扬嘉庚精神,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资源和育人实践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海洋教育 教育兴国 海洋意识 现实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温度对TaN薄膜应变敏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超 周勇 +2 位作者 宋阳 贺利军 蒋书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1-52,共2页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方法,在有绝缘层的金属基板上制备TaN薄膜应变计。并研究了溅射温度对TaN薄膜微结构、室温电阻率以及对薄膜TaN应变计的电阻温度系数(TCR)和应变敏感系数(GF)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温度对TaN薄膜的微结构有显著影响;不... 采用中频磁控溅射方法,在有绝缘层的金属基板上制备TaN薄膜应变计。并研究了溅射温度对TaN薄膜微结构、室温电阻率以及对薄膜TaN应变计的电阻温度系数(TCR)和应变敏感系数(GF)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温度对TaN薄膜的微结构有显著影响;不同的溅射温度下,TaN会析出不同的晶相,不同晶相的TaN薄膜的电学性能和薄膜应变计的电阻温度系数都不相同;在400℃溅射温度下,N2分压为4%,溅射功率为200 W的条件下,制备的TaN薄膜应变计的TCR为50×10-6℃,GF为9,该薄膜应变计性能稳定,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 TCR GF 应变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色酸2C和TAN双显色体系RP-HPLC法分离测定铍(Ⅱ)、铬(Ⅲ)、铜(Ⅱ)、铁(Ⅱ)、镍(Ⅱ)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绍璞 彭敬东 邓传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996-1999,共4页
基于变色酸 2 C和 TAN双显色体系发展了一种同时测定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的新 RP-HPLC法 .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 ,同时加入变色酸单偶氮试剂变色酸 2 C和噻唑偶氮试剂TAN,它们能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有... 基于变色酸 2 C和 TAN双显色体系发展了一种同时测定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的新 RP-HPLC法 .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 ,同时加入变色酸单偶氮试剂变色酸 2 C和噻唑偶氮试剂TAN,它们能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有色螯合物 ,以 YWG-ODS柱为固定相 ,含显色剂、溴化四丁铵和乙酸盐缓冲溶液 ( p H=5 .0 )的甲醇 /乙醇 /水 (体积比 35 :5 :60 )溶液为流动相 ,并用分光光度检测器于 5 80 nm处测量 ,用 RP-HPLC可成功地分离和测定 ng/ m L级的铍 ( )、铬 ( )、铜 ( )、铁 ( )和镍 ( )等 5种金属离子 .此方法灵敏度高 ,简便快速 ,用于大米、面粉中上述金属离子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测定 变色酸2C tan 双显色体系 R米 面粉 高效液相色谱 铍(Ⅱ) 铬(Ⅲ) 铜(Ⅱ) 铁(Ⅱ) 镍(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马跳檀溪》与《鼎峙春秋》的异同优劣及其与《三国演义》的关系
7
作者 李小红 《阴山学刊》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齐如山在《京剧之变迁》中曾说卢胜奎编写的连台本戏京剧《三国志》,是由《鼎峙春秋》翻改而来,此说已在学界流传近百年,并被多数学者沿用,虽偶有人怀疑但并无细致梳理和辨析。《京剧汇编》收录有《三国志》中的《马跳檀溪》一剧,细读... 齐如山在《京剧之变迁》中曾说卢胜奎编写的连台本戏京剧《三国志》,是由《鼎峙春秋》翻改而来,此说已在学界流传近百年,并被多数学者沿用,虽偶有人怀疑但并无细致梳理和辨析。《京剧汇编》收录有《三国志》中的《马跳檀溪》一剧,细读文本发现该剧不仅故事情节与《三国演义》基本一致,多数宾白更是直接照搬,而与《鼎峙春秋》相去甚远。比对《三国志》中其他几出戏,大致也是这种情况,由此基本可以坐实齐如山说法的不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峙春秋 卢胜奎 马跳檀溪 京剧三国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微波/毫米波TaN薄膜负载电阻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倩 汪蔚 +1 位作者 杨拥军 杨志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6-341,共6页
开展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微波/毫米波薄膜负载电阻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实现,该负载电阻选择TaN作为薄膜材料,高阻硅为基底材料,仿真设计并优化了三种新型结构,给出了一套MEMS TaN薄膜负载电阻制备的工艺流程,并针对该工艺流程方案进行了... 开展了一种基于MEMS工艺的微波/毫米波薄膜负载电阻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实现,该负载电阻选择TaN作为薄膜材料,高阻硅为基底材料,仿真设计并优化了三种新型结构,给出了一套MEMS TaN薄膜负载电阻制备的工艺流程,并针对该工艺流程方案进行了关键参数的工艺误差仿真,实现了适用于20~40 GHz频率内的三种MEMS TaN薄膜负载电阻的工艺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结构一、结构二和结构三的回波损耗分别小于-22,-18和-18.5 dB,并将结构一成功运用于32~34 GHz毫米波频段内的MEMS隔离器,MEMS隔离器的隔离度大于25 dB,插入损耗小于0.5 dB。MEMS TaN薄膜负载电阻具有很好的负载吸收功能,适合微波/毫米波通信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tan薄膜 负载电阻 毫米波 隔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GPS/TAN组合导航系统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怡 杨晓亚 王永生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1,34,共4页
在分析IN S、GPS、TAN导航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IN S/GPS/TAN组合导航系统工程应用的方案,研究了其最优估计融合算法,并对算法做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确保整个组合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导航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因此,该方案非常... 在分析IN S、GPS、TAN导航系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IN S/GPS/TAN组合导航系统工程应用的方案,研究了其最优估计融合算法,并对算法做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确保整个组合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导航精度有了明显提高。因此,该方案非常适用于现代武器低空飞行时的导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导航系统(INS)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形辅助导航(tan)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的TaN薄膜的扩散阻挡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丛春 刘兴刚 +1 位作者 石金川 杨春生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6,共4页
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SiO2/Si(100)衬底和Cu薄膜间溅射一层TaN阻挡层,测试不同N气分压及热处理温度下Cu/TaN/SiO2/Si薄膜的显微结构和电阻特性。同时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加工了镂空的Cu互连叉指测试结构,研究了TaN薄膜在镂空的铜互连结构... 用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SiO2/Si(100)衬底和Cu薄膜间溅射一层TaN阻挡层,测试不同N气分压及热处理温度下Cu/TaN/SiO2/Si薄膜的显微结构和电阻特性。同时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加工了镂空的Cu互连叉指测试结构,研究了TaN薄膜在镂空的铜互连结构中的扩散阻挡性能。结果发现,在退火温度不超过400℃时,薄膜电阻率均低于80μΩ.cm,而当溅射N分压超过10%,退火温度超过400℃时,薄膜电阻率很快上升。低N气分压下(≤10%)溅射时,即使退火温度达到600℃,薄膜电阻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互连 tan阻挡层 磁控溅射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对TaN薄膜的电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旭博 张怀武 黄子宽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9-411,共3页
采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镍锌铁氧体基片上制备Cu掺杂的TaN薄膜。通过调节氮流量,研究了不同氮流量下Cu掺杂对TaN薄膜电性能的影响。由XRD结果可见,TaN薄膜中掺杂Cu可在2θ=54°出现Cu3N相,在2θ=57°出现CuN6相。氮流量的增... 采用反应直流磁控溅射法在镍锌铁氧体基片上制备Cu掺杂的TaN薄膜。通过调节氮流量,研究了不同氮流量下Cu掺杂对TaN薄膜电性能的影响。由XRD结果可见,TaN薄膜中掺杂Cu可在2θ=54°出现Cu3N相,在2θ=57°出现CuN6相。氮流量的增加造成的结果:Cu掺杂的TaN薄膜厚度逐渐减小,薄膜的方阻和电阻温度系数(TCR)绝对值均增加。与无Cu掺杂的TaN薄膜的方阻和TCR作了比较,发现TaN薄膜掺杂Cu可有效改善薄膜的方阻和T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掺杂 氮流量 tan薄膜 方阻 电阻温度系数(T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316L不锈钢表面磁控溅射TaN涂层组织及耐磨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红英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2-76,共5页
为了提高汽车用316L不锈钢表面磁控溅射TaN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分析了不同N2流量下TaN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入的N2流量很小时,形成的TaN涂层表面相对粗糙,形成了“山脊状”的团聚颗粒;N2流量为5 mL/s时,形成的TaN涂层表面相对... 为了提高汽车用316L不锈钢表面磁控溅射TaN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分析了不同N2流量下TaN涂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通入的N2流量很小时,形成的TaN涂层表面相对粗糙,形成了“山脊状”的团聚颗粒;N2流量为5 mL/s时,形成的TaN涂层表面相对平坦,具有“菜花状”的小尺寸团聚晶簇。随着N2流量的上升,将使吸附原子的活性减小,由于(110)晶面属于bcc结构的密排面,对应的能量最低,这使得(110)晶面可以包含更多低能量原子。当N2流量升高后,涂层内N掺杂浓度更高,使得涂层的硬度与弹性模量都增大,涂层获得更优的耐磨性。通入N2后,所有TaN涂层比不通入N2得到的涂层的磨损率明显减小,磁控溅射过程掺杂N元素后涂层的耐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涂层 磁控溅射 N2流量 组织 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高性能KEMIRA TANFOR^(TM) T系列鞣剂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强西怀 陈苗苗 +2 位作者 史稼斌 陈治军 张善吉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9-22,共4页
详细介绍了芬兰Kemira公司最新研制生产的TANFORTMT系列鞣剂的化学性质、鞣制工艺和鞣制特性。这种T鞣剂的鞣制机理和操作方法与铬鞣相似,鞣制的白湿革收缩温度高、强度好、耐光性极佳,对常规复鞣剂、染料和加脂剂等阴离子材料的亲和性... 详细介绍了芬兰Kemira公司最新研制生产的TANFORTMT系列鞣剂的化学性质、鞣制工艺和鞣制特性。这种T鞣剂的鞣制机理和操作方法与铬鞣相似,鞣制的白湿革收缩温度高、强度好、耐光性极佳,对常规复鞣剂、染料和加脂剂等阴离子材料的亲和性优异,皮坯粒面紧实平滑,填充性强,可以减少对复鞣填充的依赖性,显示出良好的生态性和环境友好性。经过推广和试验,认为该鞣剂是一种全新的生态型无铬鞣剂,且已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鞣剂 无铬鞣 白湿革 tanFOR TM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FOR^(TM)T系列鞣剂的化学组成及其应用工艺 被引量:5
14
作者 崔璐 强西怀 +2 位作者 陈苗苗 李玉 郭灼能 《中国皮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5,共8页
采用炭化、灰化、能量弥散的X线分析(EDAX)、X射线衍射及红外分析,对TANFOR^(TM)T系列鞣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推测了TANFOR^(TM)T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鞣制初始p H值、提碱... 采用炭化、灰化、能量弥散的X线分析(EDAX)、X射线衍射及红外分析,对TANFOR^(TM)T系列鞣剂的化学组成及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测试结果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推测了TANFOR^(TM)T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鞣制初始p H值、提碱终点p H值、提碱剂、鞣剂用量、提碱后温度及其扩液时间。以鞣制坯革的收缩温度作为考察指标,研究TANFOR^(TM)T的鞣制性能并筛选出最佳鞣制工艺条件,为研究TANFOR^(TM)T系列鞣剂的鞣制机理、工艺技术及应用性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铬鞣 鞣剂 化学组成 单因素 应用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N膜的结构、成分及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庆瑜 陈斌 +2 位作者 王敏 朱英臣 陈 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研究了三极溅射法制备的TaN膜的结构、成分及其性能。实验发现:随着氮分压的增加,TaN膜的结构将从面心立方相转变为六方相;TaN膜的显微硬度在单一相结构时最大,而以双相共存时的显微硬度较低。
关键词 沉积 结构分析 性能 氮化钽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压条件下TaN及Ta-Si-N结构相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心 侯壮壮 +2 位作者 董轶楠 刘尧尧 刘铁棒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9-1004,共6页
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TaN、Ta-Si-N的B1型(NaCl)和B2型(CsCl)复合结构在压力下的的力学常数、体积-能量关系、焓-压关系以及声子色散关系图进行了计算和研究,并分析了他们的相对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推断... 利用基于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的赝势平面波方法,对TaN、Ta-Si-N的B1型(NaCl)和B2型(CsCl)复合结构在压力下的的力学常数、体积-能量关系、焓-压关系以及声子色散关系图进行了计算和研究,并分析了他们的相对稳定性.根据计算结果,推断在90—110 GPa左右压力时,TaN薄膜将会发生由B1型向B2型的相变,且材料脆性增加;当压力在190—200GPa的范围内,Ta-Si-N薄膜也将发生B1→B2型的结构转变,由延展性材料压变为脆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tan、Ta-Si-N 外圧力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铬鞣剂QUIMITAN ABC应用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易杰 卢锡立 +1 位作者 陈治军 陈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对比QUIMITAN ABC、铬粉及含铬鞣剂在主鞣和复鞣中的鞣制性能,测定坯革相应物性。结果表明: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坯革的收缩温度为101.4℃,且其坯革物理力学性能高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的坯革;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废液Cr2O3含量(0.41... 通过对比QUIMITAN ABC、铬粉及含铬鞣剂在主鞣和复鞣中的鞣制性能,测定坯革相应物性。结果表明: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坯革的收缩温度为101.4℃,且其坯革物理力学性能高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的坯革;QUIMITAN ABC主鞣后的废液Cr2O3含量(0.4142 g/L)明显低于用6%的铬粉主鞣后废液Cr2O3含量(1.9481 g/L),用QUIMITAN ABC主鞣有益于清洁化生产;在Cr2O3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用QUIMITAN ABC复鞣的坯革在增厚率、柔软度、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都要好于含铬鞣剂及铬粉复鞣的坯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鞣 复鞣 含铬鞣剂 铬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滩羊背最长肌转录组比较
18
作者 杜佳文 任文义 +1 位作者 徐晓锋 张力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1021,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不同生长阶段滩羊背最长肌脂肪沉积的差异基因。【方法】分别采集3、6、9月龄滩羊的背最长肌,提取RNA后构建文库。采用Illumian软件对数据进行过滤、质控、比对,使用HTSeq统计后以P adj(校正后的P值)<0.05...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影响不同生长阶段滩羊背最长肌脂肪沉积的差异基因。【方法】分别采集3、6、9月龄滩羊的背最长肌,提取RNA后构建文库。采用Illumian软件对数据进行过滤、质控、比对,使用HTSeq统计后以P adj(校正后的P值)<0.05和|log 2FoldChange|>1作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选取5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3月龄相比,6月龄筛选到129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47个,下调82个);9月龄筛选到521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119个,下调402个);与6月龄相比,9月龄筛选到207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45个,下调162个)。GO功能富集结果显示,与3月龄相比,6月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花生四烯酸单加氧酶活性、磷酸甘油酸脱氢酶活性等过程;9月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胞质钙离子的正调控、多细胞生物发育的调控等过程;与6月龄相比,9月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细胞内钙介导的信号传导、脂质磷酸酶活性等过程。KEGG通路注释结果显示,与3月龄相比,6月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胆固醇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的代谢等信号通路;9月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与6月龄相比,9月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c-AMP信号通路、生长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等信号通路。FGF 10、ADCY 7等5个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通过对不同月龄滩羊的背最长肌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FGF 10、STAR可作为3、6月龄滩羊背最长肌脂肪沉积调控的候选基因,ADCY 7、CNR 1作为6、9月龄滩羊背最长肌脂肪沉积调控的候选基因,PPARGC 1 A、SLC 2 A 4作为3、9月龄滩羊背最长肌脂肪沉积调控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生长阶段滩羊背最长肌脂肪沉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转录组 脂肪 背最长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法制备TaN薄膜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19
作者 高亮 杨建广 +2 位作者 陈胜龙 杨济豪 吴玉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0-25,共6页
TaN薄膜是一种重要的高新技术材料,主要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法(P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和原子层沉积法(ALD)制备TaN薄膜的工艺技术,评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前驱体的选择方面详细评述了MOCVD法和ALD法制备TaN薄膜的研究... TaN薄膜是一种重要的高新技术材料,主要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法(P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和原子层沉积法(ALD)制备TaN薄膜的工艺技术,评述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从前驱体的选择方面详细评述了MOCVD法和ALD法制备TaN薄膜的研究进展,比较和评述了各类前驱体的优缺点。总结了TaN薄膜的应用现状以及薄膜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简要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 MOCVD ALD tan薄膜 前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 Tan系统与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宏 潘铄 +2 位作者 冯涛 刘晓辉 康慧君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8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Inter Tan系统与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4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应用Inter Tan系统或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31例,将采用... 目的比较Inter Tan系统与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4年10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应用Inter Tan系统或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131例,将采用Inter Tan系统内固定治疗的58例作为Inter Tan组,采用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的73例作为PFNA-Ⅱ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随访情况,并对两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Inter Tan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长于PFNA-Ⅱ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 Tan组术中出现4例医源性股骨近端外侧壁骨折,而PFNA-Ⅱ组术中仅出现1例。PFNA-Ⅱ组3例因植入困难术中更换成短、细主钉,Inter Tan组无植入困难病例。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Inter Tan系统与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PFNA-Ⅱ系统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且并发症少,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髓内 Intertan系统 PFNA-II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