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CI和CAR-T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美琳 盛德乔 杨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肿瘤免疫治疗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前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某些肿瘤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ICI和CAR-T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进... 肿瘤免疫治疗改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前景。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某些肿瘤临床一线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ICI和CAR-T在肿瘤治疗中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肿瘤治疗性疫苗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开发新型药物递送系统,以及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将有效提高癌症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 肿瘤治疗性疫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精准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发展进程中的四大突破及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2
作者 李梅芳 周丽娟 李玉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9,共13页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为获得高效低毒的CAR-T细胞,经过不断发展及探索,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为获得高效低毒的CAR-T细胞,经过不断发展及探索,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人源化CAR-T细胞技术、双靶点及多靶点CAR-T细胞技术、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和CAR-T细胞联合策略技术。人源化CAR-T细胞技术通过人源化改造,降低其免疫原性;双靶点及多靶点CAR-T细胞技术能够同时识别两种或多种肿瘤相关抗原,减少抗原逃逸,提高疗效;通用型CAR-T细胞技术解决了成本高及可及性等问题;CAR-T细胞联合策略技术通过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合,有效解决了一部分CAR-T细胞后复发等问题,提高了其疗效和安全性等。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然面临着耐药与抗原逃逸、细胞毒性和治疗后复发等问题。本文介绍CAR-T细胞精准治疗血液恶性肿瘤进程中的重大突破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 精准治疗 血液恶性肿瘤 人源化 双靶点 多靶点 通用型 联合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实体瘤CAR-T细胞设计:安全性与通用性提升策略
3
作者 邱毓灵 廖天艺 +1 位作者 刘宝瑞 李茹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9-569,共11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来自人体的T细胞在体外经遗传学修饰、表达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然后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于靶向识别和消除肿瘤细胞。尽管CAR-T细胞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功,其在实体瘤治疗中仍面临障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制约了CAR-T细胞的安全应用,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异质性限制了单一CAR-T细胞的广谱适用性,也制约了其通用型开发。鉴于此,要使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还需开展进一步的改良与提升研究。本文围绕实体瘤中CAR-T细胞疗法,从“CAR基因修饰策略”、“通用免疫受体的再靶向策略”及“抗原通用性‘赋靶’策略”三个方面对CAR-T细胞领域中为提高安全性和通用性所进行的探索进行述评,系统剖析各策略的研究路径、优势及局限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通过综述CAR-T细胞安全性和普适性设计策略的进展,本文旨在为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研发提供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t细胞疗法 脱靶效应 开关car-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体内外扩增方法的优化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心怡 任政乾 +1 位作者 王欣玥 王婷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47-654,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AR-T)细胞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效应CAR-T细胞的数量是决定CAR-T细胞疗法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CAR-T细胞的体外扩增耗时耗力,回输体内后,CAR-T细胞大量耗竭且难以浸润实体瘤,导致能有效...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AR-T)细胞免疫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效应CAR-T细胞的数量是决定CAR-T细胞疗法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CAR-T细胞的体外扩增耗时耗力,回输体内后,CAR-T细胞大量耗竭且难以浸润实体瘤,导致能有效抑制实体瘤的CAR-T细胞数量大幅下降。目前,CAR-T细胞的扩增方法在提高扩增特异性和治疗安全性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为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转化造成困难。近年来,新型免疫激动剂及其下游信号的发现为CAR-T细胞扩增方案提供了更多选择,免疫激动剂给药方式的更新迭代进一步提高了其在体内扩增CAR-T细胞的安全性。本文分析了目前扩增CAR-T细胞面临的挑战,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在体内外扩增CAR-T细胞的新策略,为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和产能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体瘤 免疫治疗 car-t细胞疗法 特异性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CAR-T治疗的靶点选择 被引量:2
5
作者 邵若男 辛红蕾 施小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5-969,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将抗原抗体的靶向识别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在淋巴系肿瘤中,CAR-T显示出了强大的治疗效果,并已陆续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然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尚未发现如...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将抗原抗体的靶向识别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相结合,已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之一。在淋巴系肿瘤中,CAR-T显示出了强大的治疗效果,并已陆续在临床中得到应用。然而,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中尚未发现如淋巴系肿瘤中CD19一样有效且特异的靶点,因此,尝试多种靶点,并且使用优化策略,以增强疗效、减轻毒性,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近年来CAR-T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靶点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并总结了研究中提到的优化构建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的进行以及产品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链结构的CD30 CAR-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6
作者 宋羽佳 汪晨 +1 位作者 王恩秀 汪波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基于衔接蛋白DAP12的多链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开发靶向CD30的CAR-T细胞药物,研究CD30 CAR-T对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临床前药效。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设计构建靶向CD30的CAR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 目的基于衔接蛋白DAP12的多链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开发靶向CD30的CAR-T细胞药物,研究CD30 CAR-T对霍奇金淋巴瘤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临床前药效。方法通过基因合成和分子克隆技术,设计构建靶向CD30的CAR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将得到的慢病毒转染T细胞,其中靶向CD30的多链CAR-T为CD30-KIRS2/Dap12-BB组,单链二代CAR-T为CD30-41BBζ组,未做病毒侵染的T细胞为NTD组,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阳性率情况,通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检测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水平,进一步通过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检测CD30 CAR-T在小鼠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靶向CD30的多链CAR-T和单链二代CAR-T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多链CAR-T与单链CAR-T的杀瘤作用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多链CAR-T的IFN-γ分泌水平更高(P<0.001)。更重要的是,在小鼠的肿瘤模型实验中,多链CAR-T实现了肿瘤的完全消退。结论靶向CD30的多链CAR-T在抗肿瘤活性方面优于传统单链C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 CD30 霍奇金淋巴瘤 DAP12 过继性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型PD-1抗体可提高c-Met CAR-T细胞对胰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7
作者 闵静婷 彭上 +5 位作者 杜娜娜 安然 甄翔程 曹佳威 周陈航 李正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76-1984,共9页
目的设计并制备能够分泌PD-1抗体和靶向c-Met的CAR-T细胞,以消除肿瘤对CAR-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提高CAR-T细胞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GEPIA和Timer2.0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c-Met在胰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设计并制备能够分泌PD-1抗体和靶向c-Met的CAR-T细胞,以消除肿瘤对CAR-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提高CAR-T细胞对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GEPIA和Timer2.0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c-Met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生存期及免疫浸润。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癌临床样本c-Met和PD-L1表达,流式细胞术验证胰腺癌细胞Aspc-1 c-Met和PD-L1表达通过基因编辑将PD-1分泌型抗体和HIS标签连接至2代c-Met CAR分子后,构建PD-1/c-Met CAR质粒并包被慢病毒,慢病毒感染至活化T细胞内,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AR-T阳性率和细胞亚群;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泌型PD-1抗体在细胞上清液中的存在;体外功能试验中,通过LDH释放实验检测CAR-T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CCK-8检测靶细胞存在下PD-1抗体对CAR-T增殖的促进作用。ELISA检测PD-1/c-Met CAR-T和c-Met CAR-T活化后细胞因子的分泌量。结果生信分析结果显示,胰腺癌组织c-Met表达高于正常组织(P<0.01);c-Met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1)。c-Met的表达可能与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成正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胰腺癌c-Met和PD-L1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spc-1细胞c-Met和PD-L1表达量为90.7%和57.7%,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成功制备四代PD-1/c-Met CAR分子;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成功构建PD-1/c-Met CAR-T且PD-1抗体可顺利分泌。体外功能验证中LDH结果显示,PD-1/c-Met CART对肿瘤细胞杀伤效率在效靶比为20:1时高于c-Met CAR-T(P<0.01);CCK-8实验结果显示,靶细胞刺激72 h后增殖效率高于c-Met CAR-T(P<0.01);ELISA结果显示,PD-1/c-Met CAR-T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和TNF-α高于c-Met CAR-T(P<0.01)。结论PD-1抗体分泌型c-Met CAR-T可成功构建,并在体外胰腺癌细胞上显示出优于c-Met CAR-T肿瘤杀伤效率和增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C-MEt PD-1分泌型抗体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细胞记忆和中央记忆细胞的CAR-T细胞抗肿瘤治疗策略
8
作者 刘伟华 王艺斐 +1 位作者 孙晓婷 王志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细胞疗法在血液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临床进展,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却不尽人意。比如,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治愈潜能。但是,CAR-T细胞针对实... 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细胞疗法在血液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临床进展,但在实体瘤的治疗中却不尽人意。比如,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和治愈潜能。但是,CAR-T细胞针对实体肿瘤的抗肿瘤治疗仍然面临着艰难挑战。内源性或过继转移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高度依赖于其分化状态。早期分化的T细胞比处于完全分化状态的效应T细胞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疗效。在癌症患者中,具有干性记忆或前体表型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的存在与治疗结局改善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过继移植具有干细胞记忆(Stem cell memory)或中央记忆(Central memory)表型的CAR-T细胞可获得更优的抗肿瘤治疗效果。本文聚焦于体外优化扩增培养体系以获取具有干细胞记忆或中央记忆表型的CAR-T细胞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过继细胞疗法 干细胞记忆t细胞 代谢适应性 表观遗传调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失败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喻敏 孔繁聪 +2 位作者 周玉兰 齐凌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大B细胞淋巴瘤(large B-cell lymphoma,LBCL)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出现疾...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大B细胞淋巴瘤(large B-cell lymphoma,LBCL)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ART)细胞治疗失败后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2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出现疾病复发/难治性16例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后续治疗和预后。结果: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53.5(16~72)岁,其预后极差,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仅为5.7个月(95%CI:5.1~6.3)。积极后续抗肿瘤治疗患者12例(75%),mOS为9.8个月(95%CI:3.3~16.3);姑息治疗4例(25%),mOS仅为2.1个月(95%CI:0~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抗肿瘤方案包括Pola-BR为4例(33.3%)、BTK抑制剂4例(33.3%)、抗PD-1抗体2例(16.7%)和免疫化疗2例(16.7%),最佳疗效为部分缓解4例(33.3%)。BTK抑制剂组2例(50%)为部分缓解,mOS为10.8个月(95%CI:3.4~18.1),较其他方案似有获益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T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LBCL患者预后差,治疗手段局限,如何合理化分层使用后线治疗策略未来值得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 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 挽救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药物联合CAR-T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毅 李宁 +1 位作者 江文洋 耿庆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已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实体肿瘤特殊的肿瘤微环境和缺乏特异性的抗原靶点,CAR-T疗法在实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联合其他疗法是目前的迫切需...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疗法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已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实体肿瘤特殊的肿瘤微环境和缺乏特异性的抗原靶点,CAR-T疗法在实体肿瘤中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联合其他疗法是目前的迫切需要。当前,纳米递送系统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最活跃的方向之一,本文在介绍CAR-T疗法与实体肿瘤治疗相关的背景基础上,重点关注纳米药物联合CAR-T疗法以增强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从体内递送m RNA、调节肿瘤微环境、联合光热治疗等方面,较为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递送系统联合CAR-T疗法的策略与典例,同时对该领域的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递送系统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实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对CAR-T治疗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鑫琪 丁重阳 +5 位作者 邹怡新 朱华渊 王莉 范磊 徐卫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9-1196,共8页
目的:探讨PET/CT对接受CAR-T治疗的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接受CAR-T治疗的R/R DLBCL患者的PET/CT显像特点。患者接受CAR-T治疗前后,测量反映肿瘤代谢负荷的参数,如肿瘤代谢体积(MTV)和总病变糖酵解(TLG)。结果:... 目的:探讨PET/CT对接受CAR-T治疗的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接受CAR-T治疗的R/R DLBCL患者的PET/CT显像特点。患者接受CAR-T治疗前后,测量反映肿瘤代谢负荷的参数,如肿瘤代谢体积(MTV)和总病变糖酵解(TLG)。结果:与低肿瘤负荷的患者相比,基线MTV较大或长径总和较长的患者总生存期(OS)较短。在CAR-T治疗的12周内达到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和轻微缓解(MR)的患者中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期均优于12周内未缓解的患者。此外,还发现2例增强CT评估为PR的患者,经PET/CT检查评估为完全代谢缓解(CMR)。结论:PET/CT对接受CAR-T治疗的复发或难治DLBCL患者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PEt/Ct 预后 缓解评估 肿瘤代谢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植文 喻敏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052-1055,共4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近些年随着化疗、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AML患者的疗效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患者仍无法治愈。目前,成人AML患者5年生存率仍未超过30...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近些年随着化疗、靶向药物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展,AML患者的疗效已有较大的提高,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患者仍无法治愈。目前,成人AML患者5年生存率仍未超过3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在复发难治性B淋巴细胞肿瘤领域取得了显著疗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研发CAR-T疗法在其他类型肿瘤及疾病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就近些年CAR-T疗法在AML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 急性髓系白血病 靶向治疗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CAR-T细胞诱发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黎陈铖 刘细细 +6 位作者 陈碧清 田芳 张玮光 杨箐 任江涛 邢芸 朱学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4,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表达IL-12的小鼠CAR-T细胞,探讨经尾静脉将其输注于小鼠体内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模型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靶向鼠源CD19的CAR分子,包装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T细胞构建mCD19-CAR-T、mCD19/IL-12-CAR-T细胞。通... 目的:通过构建表达IL-12的小鼠CAR-T细胞,探讨经尾静脉将其输注于小鼠体内建立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模型的方法。方法:构建基于靶向鼠源CD19的CAR分子,包装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感染小鼠T细胞构建mCD19-CAR-T、mCD19/IL-12-CAR-T细胞。通过构建小鼠体内胰腺癌Panc02-CD19细胞移植瘤模型,检测mCD19/IL-12-CAR-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ELISA法检测两种CAR-T细胞IL-12和IFN-γ分泌水平;经小鼠尾静脉输注mCD19/IL-12-CAR-T细胞构建CAR-T细胞CRS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中IL-6、MCP-1、IL-1、IL-10、TNF-α、IFN-γ等细胞因子的含量,H-E染色法观察荷瘤小鼠肝、脾、肺和肾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经过培养扩增的mCD19/IL-12-CAR-T细胞能有效分泌IL-12,CAR阳性率达(56.9±5.4)%;与非靶细胞Panc02或靶细胞Panc02-CD19共培养时,均能高分泌IFN-γ。成功构建小鼠胰腺癌Panc02-CD19细胞移植瘤模型,经小鼠尾静脉注射1×10^(6)个mCD19/IL-12-CAR-T细胞能显著抑制移植瘤的生长,但未能诱发严重CRS;输注2×10^(6)个mCD19/IL-12-CAR-T细胞后,小鼠出现体质量减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组织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等一系列典型CRS表现。结论:成功构建IL-12-CAR-T细胞诱发的小鼠CRS模型,其稳定性好、重复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白细胞介素-12 car-t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胰腺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恶性肿瘤CAR-T治疗后患者报告结局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5
14
作者 毛奕文 黄丽红 +3 位作者 阮海涛 瞿茜 吴德芳 蔡兴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9-104,共6页
目的 对血液恶性肿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的急性、亚急性及长期随访期间患者报告结局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早期判断和实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血液恶性肿瘤CAR-T治疗后患者报告结局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 目的 对血液恶性肿瘤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的急性、亚急性及长期随访期间患者报告结局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早期判断和实施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血液恶性肿瘤CAR-T治疗后患者报告结局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20日。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及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现有研究共使用18种评价工具测量CAR-T治疗后患者报告结局,测量范围包括症状、功能性及心理状态评估。CAR-T治疗后急性期患者突出报告症状领域恶化;亚急性患者突出报告社会及角色功能的持续限制以及疲劳、疼痛、睡眠障碍症状;长期随访患者报告神经系统症状或焦虑、抑郁情绪。结论 不同时期CAR-T治疗患者报告结局存在差异,提示医护人员应长期监测。未来可开发CAR-T治疗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特异性评价工具,利用电子化患者报告结局建立数字健康监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恶性肿瘤 患者报告结局 健康结果 嵌合抗元受体 car-t细胞疗法 护理评估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志 陈娟 +7 位作者 徐海浪 娄慧娟 陈子涵 张焕新 曹江 李振宇 闫志凌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CAR-T免疫治疗且可评估疗效的7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最佳截断值...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接受CAR-T免疫治疗且可评估疗效的7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最佳截断值,Hb以105.5 g/L为界值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清钙、β_(2)-微球蛋白、血肌酐、乳酸脱氢酶等的差异,以及CAR-T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Hb是疗效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乳酸脱氢酶、白蛋白影响患者CAR-T治疗的疗效;多因素分析显示,Hb(OR=1.039,95%CI:1.002-1.078)、乳酸脱氢酶(OR=1.014,95%CI:1.000-1.027)是患者CAR-T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论:低Hb患者接受CAR-T治疗的疗效差,Hb是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AR-T治疗疗效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9-CAR-T细胞治疗技术的产业化前景
16
作者 张波桢 杨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技术自从2010年以来在临床上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靶向CD19分子在针对难治、复发的B细胞来源的血液肿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gene-modified T,CAR-T)细胞治疗技术自从2010年以来在临床上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靶向CD19分子在针对难治、复发的B细胞来源的血液肿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获得了传统疗法无法达到的临床疗效,成为当下肿瘤免疫治疗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领域。不过CAR-T细胞技术在治疗中不断出现的高复发率、毒副作用及CAR-T细胞高昂的制备成本都为这一技术的产业化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本文总结了目前国际上CAR-T细胞治疗技术领军企业的发展现状,就该技术产业化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展望该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产业化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D19 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细胞 细胞治疗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实体瘤治疗的缺氧敏感型CAR-T细胞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薛影 毛蕴玉 徐建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7,共7页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肿瘤免疫疗法已经在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实体瘤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大多数CAR-T细胞以同样在机体其他正常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的肿瘤相...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种肿瘤免疫疗法已经在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实体瘤缺乏肿瘤特异性抗原,大多数CAR-T细胞以同样在机体其他正常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作为识别靶点,导致脱靶效应的产生,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由于脱靶效应的存在,CAR-T细胞治疗在实体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为克服CAR-T细胞治疗中脱靶效应的影响,可以利用肿瘤微环境中氧含量低的特点,设计缺氧敏感型CAR-T细胞,使其仅在乏氧的肿瘤微环境中表达靶向肿瘤相关抗原的CAR,从而避免CAR-T细胞对正常组织器官的“误伤”。本文综述缺氧敏感型CAR-T细胞构建的常用元件和思路,梳理近年来构建缺氧敏感型CAR-T细胞的研究进展,有望加强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提高CAR-T细胞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缺氧敏感 肿瘤微环境 实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CAR结构增强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8
作者 董杰 王征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9-1217,共9页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在某些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惊人的疗效,但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进展不大。目前在CAR-T细胞治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增强CAR-T细胞的杀伤活... 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在某些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惊人的疗效,但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进展不大。目前在CAR-T细胞治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增强CAR-T细胞的杀伤活性;(2)解除肿瘤免疫抑制状态;(3)使CAR-T细胞进入实体瘤;(4)增强CAR-T细胞治疗的安全性。通过CAR结构的优化设计,可以克服CAR-T细胞治疗中的一系列缺陷,增强CAR-T细胞的疗效和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在CAR结构设计上的一些优化改进措施及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索提高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car-t细胞 细胞治疗 免疫治疗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胸膜间皮瘤治疗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9
作者 赵锴乐 王磊 +2 位作者 耿健雄 崔成伟 于雁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2,共7页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发生主要与石棉接触史有关,主要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治疗MPM的手段有限、效果不甚理想,导致MP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仅为1年左右。现有...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的发生主要与石棉接触史有关,主要特点为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预后差。目前治疗MPM的手段有限、效果不甚理想,导致MP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仅为1年左右。现有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在不断发展,为MPM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TNM分期为早期的MPM患者可行手术治疗,能够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但目前MPM的最佳手术方式仍然存在争议。除了手术,放疗也是MPM治疗中的重要一环。放疗通常用于疾病的预防性治疗或疾病晚期时缓解局部症状,并且放疗也可作为手术的新辅助、辅助治疗手段。对于经全身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或孤立的远处转移的患者,放疗是一种可行的选择。随着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volumetric intensity-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等新型放疗技术的出现,显著提高了放疗的精准性和治疗效果,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另有粒子植入可以缓解疼痛或作为局部补充治疗。化疗仍是MPM的标准治疗手段,培美曲塞联合铂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一线治疗,并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临床上常用的二线治疗方案效果都不甚理想。免疫治疗近几年发展迅猛,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双免疫疗法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展现出优势。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方案也明显延长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现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可使患者获益。MPM现有的靶向药物多针对血管生成,其中贝伐珠单抗与化疗的联合奠定了其一线治疗的地位,相关研究表明,雷莫芦单抗和甲磺酸阿帕替尼具有一定的疗效及安全性。除了临床常见治疗方案外,UV1癌症疫苗联合双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已有Ⅰ期临床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一些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正在通过精准特定靶点成为MPM患者的治疗选择。此外,电场治疗联合化疗在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也取得一定效果。尽管MPM的治疗手段不断丰富,其诊断和治疗仍面临诸多问题,包括早期起病隐匿、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发生及缺乏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等。未来研究应集中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探索新型治疗策略、克服耐药性及推进个体化治疗,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的衔接。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持续创新,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选择,实现改善预后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内科治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肿瘤疫苗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不良反应与治疗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冠华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4-388,393,共6页
T细胞可以通过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对肿瘤靶细胞进行识别和杀灭。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疗效显著,但是在实体瘤中疗效有限。然而CART细胞治疗也可引起预期或不能预期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系统毒性、脱靶效... T细胞可以通过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对肿瘤靶细胞进行识别和杀灭。CART细胞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疗效显著,但是在实体瘤中疗效有限。然而CART细胞治疗也可引起预期或不能预期的不良反应,包括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系统毒性、脱靶效应和过敏反应。理论上的不良反应还包括克隆扩增继发插入癌变、移植物抗宿主病和靶抗原不能识别。减轻不良反应已成为这一新兴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文章综述CART细胞治疗的不良反应,以及理论上存在的不良反应及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不良反应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