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中COD的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涛 包木太 +2 位作者 李希明 郭省学 汪卫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35-2039,2057,共6页
概述了油田污水的组成特点,并从近年来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产生污水带来的新问题出发,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所在。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实际工艺中存在的不足等作了比较,得出当前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 概述了油田污水的组成特点,并从近年来聚合物驱油和三元复合驱油产生污水带来的新问题出发,阐述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所在。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特点、实际工艺中存在的不足等作了比较,得出当前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的选择标准和目标。重点对工艺处理中的絮凝沉降、生化处理以及膜法处理等不同的工艺流程中COD的去除进行了研究,通过比较各种方法得出在油田污水处理中利用生化法和膜处理方法的有机结合将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对当前油田污水处理中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工艺流程 生化法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 被引量:24
2
作者 魏海娟 黄继国 +1 位作者 贾国元 许文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6,共2页
提出用混酸来代替单一酸测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的方法。采用混酸(硫酸∶磷酸=4∶1)、重铬酸钾反应体系,氧化反应时间由标准方法的2h缩短为15min,是原来的1/8。用两种方法分别测试了标准物质所配制的废水和实际废水,经t检验和... 提出用混酸来代替单一酸测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的方法。采用混酸(硫酸∶磷酸=4∶1)、重铬酸钾反应体系,氧化反应时间由标准方法的2h缩短为15min,是原来的1/8。用两种方法分别测试了标准物质所配制的废水和实际废水,经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两种测试方法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系数为0.95,相关性良好,同时实验得出本方法的检测限为5.15mg/L。本方法由于具有反应时间短,节省药剂和电费等优点,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混酸 快速测定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温淑瑶 马占青 +1 位作者 高晓飞 王晓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76,共5页
肯定了传统的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耗时长、试剂用量大、耗水、耗电、费人工、排污严重、存在氯的干扰、贵金属的浪费。较为全面地叙述了对上述各问题改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COD测定的几... 肯定了传统的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耗时长、试剂用量大、耗水、耗电、费人工、排污严重、存在氯的干扰、贵金属的浪费。较为全面地叙述了对上述各问题改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COD测定的几种新方法,指出了未来需要的是准确、快速、稳定、灵敏、价格合理、携带方便、无二次污染的环境友好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重铬酸钾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透射法测量废水化学需氧量(COD)的光程选择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金成 杨祥龙 王立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7-320,共4页
在用近红外光谱法测量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时,水是一个强干扰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程长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减少测量误差很重要.本文通过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上用透射光谱法测量废水COD实验来讨论废水测量的光程选择.采集了60个... 在用近红外光谱法测量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时,水是一个强干扰因素,如何选择合适的光程长以提高测量灵敏度,减少测量误差很重要.本文通过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上用透射光谱法测量废水COD实验来讨论废水测量的光程选择.采集了60个养猪废水水样,分别用1mm、2mm、5mm和10mm的样品池作对比研究,用PLS回归建模,比较不同光程长对废水COD预测的效果,结果显示在800-1350nm谱区选用10mm的光程,在1350-2500nm谱区选用1mm或2mm的光程测量,使用双光程组合方法建模可以提高模型在800-2500nm谱区的预测性能.该光程组合方法对其它复杂组分的水溶液的近红外定量测量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光程 废水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检测水质COD时温度、浊度、 pH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周昆鹏 白旭芳 毕卫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97-1102,共6页
以COD标准液为研究对象,基于特定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算法对水质COD进行了检测,分析了水的温度、浊度和pH的变化对发射光谱的影响,并对相关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补偿校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参量共同作用时对水质... 以COD标准液为研究对象,基于特定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算法对水质COD进行了检测,分析了水的温度、浊度和pH的变化对发射光谱的影响,并对相关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补偿校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参量共同作用时对水质COD预测模型的补偿校正方法。首先采用荧光光谱法对浓度范围为1~55 mg·L^(-1)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标准溶液进行三维荧光光谱的采集,去除散射峰以后采用基于蚁群算法优化的偏最小二乘法(ACO-iPLS)对不同激发波长(Ex=255~285 nm,间隔为5 nm)下的荧光发射光谱(Em=275~450nm)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采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PSO-LSSVM)进行预测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数据模型的检验集决定系数R■在0.961 8~0.998 1范围内,当采用波长为Ex=270 nm的激发光作用时所激发出的荧光发射光谱数据所建模型的效果最优,其检验集决定系数R■=0.998 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0.348 3 mg·L^(-1)。其次,对温度、浊度、 pH对荧光光谱法检测水质COD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补偿模型。结果表明,温度和浊度在检测水质COD时对荧光光谱的影响不可忽略,但通过建立补偿模型可以对其影响进行有效的补偿校正,温度补偿后荧光数据模型的整体平均偏差Bias=0.130 6 mg·L^(-1),经浊度补偿后可以很好的校正浊度变化对荧光光谱法检测水质COD的影响,而pH范围在4~12.3内变化时对荧光光谱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忽略。最后,结合单一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对荧光光谱法检测水质COD时水体的多种环境因素(温度、浊度、 pH)共同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忽略pH影响后,可以采用对温度和浊度同时补偿的方法对二者的影响进行有效的校正。该结果可为水质参数光学传感器在调试过程中抑制环境因素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化学需氧量(cod) 荧光光谱法 预测模型 环境因素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蔽氯离子干扰高盐榨菜废水中COD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郭劲松 林佳琪 +2 位作者 方芳 朱友利 鲍振国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高盐废水中氯离子的存在会严重干扰COD的测定,因此,如何屏蔽氯离子干扰准确测定其COD的难点之一。为研究高盐榨菜废水中更为准确的COD测定方法,实验中采用了2种屏蔽氯离子的方法:硫酸汞屏蔽法和硝酸银屏蔽法,屏蔽后再通过传统回流冷凝... 高盐废水中氯离子的存在会严重干扰COD的测定,因此,如何屏蔽氯离子干扰准确测定其COD的难点之一。为研究高盐榨菜废水中更为准确的COD测定方法,实验中采用了2种屏蔽氯离子的方法:硫酸汞屏蔽法和硝酸银屏蔽法,屏蔽后再通过传统回流冷凝法来测定实验模拟配水水样中的COD,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屏蔽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汞屏蔽法的最佳HgSO4/Cl-值为40,此时误差最小,为1.43%,硝酸银滴定法的误差为0.21%,得出硝酸银屏蔽法的屏蔽效果较好;再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屏蔽榨菜废水中的氯离子后测定其COD值,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COD相差了20 mg/L,而硫酸汞屏蔽法更适合于榨菜废水中COD的测定。综合以上2种方法的屏蔽特点,采用先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浓度,再添加少量的硫酸汞的联合方法测定榨菜废水中的COD值,结果表明此方法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硫酸汞 Cl-浓度 屏蔽 硝酸银 榨菜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油污水的COD_(Cr)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进富 黄军荣 吴芳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8期29-31,共3页
实验研究了某油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的CODCr构成 ,初步探明了CODCr难以处理的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CODCr的对策。结果表明 ,该联合站污水CODCr主要由油和水中残留的各种化学药剂构成 ,对于新鲜污水 ,二者对CODCr的贡献分别为 6 0 .7%和 39.... 实验研究了某油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的CODCr构成 ,初步探明了CODCr难以处理的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CODCr的对策。结果表明 ,该联合站污水CODCr主要由油和水中残留的各种化学药剂构成 ,对于新鲜污水 ,二者对CODCr的贡献分别为 6 0 .7%和 39.3% ;油对CODCr的贡献可采用方程CODCr=4 .3912X +0 .6 171(X为油含量 ,mg/L)来定量表征 ;污水中残留的在采油作业或地面作业时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是其CODCr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codCR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废水监测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_(Cr)测定中氯离子的影响及消除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志强 刘新泉 熊红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4-286,共3页
根据油田采出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对CODCr测定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试验探讨高含氯对污水CODCr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对高含氯、低CODCr的污水用国标方法测定CODCr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 根据油田采出水中氯离子含量高,对CODCr测定影响较大的特点,通过试验探讨高含氯对污水CODCr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其影响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对高含氯、低CODCr的污水用国标方法测定CODCr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氯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不掩蔽氯离子测定污水CODCr总值,用CODCr总值减去氯离子产生的CODCr值则能较准确地反映污水的真实CODCr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废水 化学需氧量 氯离子 污水处理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蔬菜种植模式对土壤淋溶水总氮、总磷和COD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滕艳敏 韩卉 +2 位作者 郝梓依 杨合法 李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9-768,共10页
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始于2002年的日光温室有机蔬菜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渗漏计装置收集地下1 m深淋溶水,通过测定2014年春茬茄子与秋茬芹菜土壤淋溶水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研究不同蔬菜种植模式(有机、综合、常规)下... 以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始于2002年的日光温室有机蔬菜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渗漏计装置收集地下1 m深淋溶水,通过测定2014年春茬茄子与秋茬芹菜土壤淋溶水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研究不同蔬菜种植模式(有机、综合、常规)下土壤养分淋失情况。结果表明:有机模式总氮淋失量两茬蔬菜之和为137.02 kg·hm^(-2),分别比综合和常规模式减少12.0%和25.9%;总磷淋失量两茬蔬菜之和为18.23 kg·hm^(-2),分别比综合和常规模式高51.2%和119.9%;淋溶水COD两茬蔬菜之和为856.99 kg·hm^(-2),分别比综合和常规模式高32.4%和3.1%。3种模式下不同时期淋溶水总氮、总磷与COD变化趋势差异显著。春茬茄子总氮淋失量前期维持在较高水平,追肥后出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进入6月份后一直在较低水平波动;总磷淋失量变化相对平缓,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6—7月间达到峰值;淋溶水COD前期稍有降低,追肥前达到最低值,进入5月份后到茄子季结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综上,有机种植模式在减少氮素淋失方面较综合和常规模式表现出优势,但会显著增加磷素淋失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淋溶水C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蔬菜 种植模式 土壤淋溶水 总氮 总磷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铜活性炭催化氧化深度降解石油污水中的COD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春英 袁存光 张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9-22,共4页
用载铜活性炭和污水中溶解氧体系 ,催化氧化法深度降解石油污水中的COD。活性炭用7.5 %Cu(NO3 ) 2 溶液浸渍 ,在 2 6 0℃还原固化 ,制得催化剂。用固定床式水处理柱 ,对经混凝沉降处理后COD值难以达标的石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pH值... 用载铜活性炭和污水中溶解氧体系 ,催化氧化法深度降解石油污水中的COD。活性炭用7.5 %Cu(NO3 ) 2 溶液浸渍 ,在 2 6 0℃还原固化 ,制得催化剂。用固定床式水处理柱 ,对经混凝沉降处理后COD值难以达标的石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pH值为 7.5± 0 .5 ,经曝气的石油污水 ,在 2 5~ 30℃条件下与催化体系接触 2h ,可将 45倍于催化剂体积的石油污水中的COD值由 30 0mg/L以上降至 10 0mg/L以下。催化剂可通过制备方法得以再生。该体系在石油污水的深度达标处理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铜活性炭 催化剂 化学耗氧量 石油污水处理 催化氧化 深度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外加热快速测定废水COD_(Cr)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受印 戴友芝 +1 位作者 汪大 谭天恩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2-35,共4页
本文讨论了在无外加热条件下,直接利用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水样的快速CODCr测定方法。从混合液温度和氧化剂条件电极电势两方面计算得到最佳的硫酸与水样的体积比为1.34。实测结果表明,该快速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本文讨论了在无外加热条件下,直接利用浓硫酸与水混合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水样的快速CODCr测定方法。从混合液温度和氧化剂条件电极电势两方面计算得到最佳的硫酸与水样的体积比为1.34。实测结果表明,该快速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水质监测 浓硫酸 快速测定 无外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法中H_2O_2对COD的测定影响及消除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亮 焦纬洲 +3 位作者 刘有智 许承骋 刘文丽 李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7-871,共5页
通过测定含不同H2O2浓度的纯水体系及硝基苯类化合物水样体系的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分析发现硝基苯类化合物水样中H2O2对COD的测量存在正干扰,且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不引入新的干扰前提下,探讨了相应的H2O2消除方法。结果表明,当水... 通过测定含不同H2O2浓度的纯水体系及硝基苯类化合物水样体系的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分析发现硝基苯类化合物水样中H2O2对COD的测量存在正干扰,且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在不引入新的干扰前提下,探讨了相应的H2O2消除方法。结果表明,当水样中H2O2浓度475 mg·L-1,COD值为747.6 mg·L-1时,改变水样p H值为碱性有利于H2O2的去除;添加二氧化锰催化剂虽然能在较短时间内去除H2O2,但可能引入新的干扰物;添加过氧化氢酶在不引入新的干扰情况下可快速去除H2O2。当反应时间3 min,分别调节水样p H为12、添加二氧化锰、添加过氧化氢酶,水样中H2O2去除率为1.2%、45.6%、100%。在相同酶量下处理含不同浓度H2O2的水样,H2O2均可在短时间内被除净。分析表明,添加过氧化氢酶可为快速、高效消除废水中未知浓度H2O2对CODCr测定的影响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化学 硝基苯类化合物 H2O2 废水化学需氧量(cod)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消解快速检测COD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文 汪楷健 +2 位作者 杨守波 林立慧 罗学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93,共4页
提出快速检测水样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 ,即在常温常压下利用超声消解(UASD)水样,并结合分光光度法(SP)或氧化还原电位法(ORP)检测水样COD。实验表明,UASD法消解水样的最佳时间在4 min左右;用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绘制工作曲线,采... 提出快速检测水样化学需氧量(COD)的新方法 ,即在常温常压下利用超声消解(UASD)水样,并结合分光光度法(SP)或氧化还原电位法(ORP)检测水样COD。实验表明,UASD法消解水样的最佳时间在4 min左右;用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绘制工作曲线,采用UASD-SP法对污水样品的COD(经稀释COD<500 mg/L)进行检测,测得的COD值与国标法测定值对比,准确度在-5.4%^-2.1%,实验精密度在0.42%~2.8%。实验证明了应用超声消解快速检测COD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超声辅助消解 氧化还原电位法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D测定方法的研究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伟 高洪阁 +1 位作者 吴丹 王双英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4-56,68,共4页
按国标法对COD指标进行测定时,消解过程耗水、耗电量较大,对多批次的试样测定耗时较长,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有诸多不便。用COD恒温加热器法进行消解水样,对葡萄糖、邻苯二甲酸氢钾两种标准溶液进行CODCr的平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 按国标法对COD指标进行测定时,消解过程耗水、耗电量较大,对多批次的试样测定耗时较长,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有诸多不便。用COD恒温加热器法进行消解水样,对葡萄糖、邻苯二甲酸氢钾两种标准溶液进行CODCr的平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该法消解水样与国标法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而且在节水、节电、省时等方面优于国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cod恒温加热器法 HH-Ⅲ化学耗氧量测定仪 显著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浸提COD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洪灿 王清良 +3 位作者 胡鄂明 陈勇博 张琪 王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1011-11013,共3页
[目的]探讨玉米芯浸提液中COD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质量浓度、温度、时间、pH等不同参数条件下玉米芯浸提液中COD的变化,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玉米芯产COD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玉米芯质量浓度小于50 g/L时,质量浓... [目的]探讨玉米芯浸提液中COD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质量浓度、温度、时间、pH等不同参数条件下玉米芯浸提液中COD的变化,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玉米芯产COD的最佳试验条件。[结果]玉米芯质量浓度小于50 g/L时,质量浓度与玉米芯浸提液中COD值呈线性关系;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有利于提高玉米芯浸提液中COD值。玉米芯释放COD的最佳试验条件为:温度35℃,质量浓度40 g/L,pH为3,浸提时间3 h,此时单位质量玉米芯释放COD的量为0.056 2 g。[结论]该研究为微生物方法治理地浸采铀矿山废水降低了成本,也为玉米芯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化学需氧量 浸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行业标准方法测定COD的PLS改进 被引量:3
16
作者 黎国梁 粟晖 +1 位作者 姚志湘 童张法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4,共3页
文章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改进校正模型,在测定COD值的高量程和低量程范围内分别建立PLS模型,预测结果与GB法测定COD值的相对误差为4.47%和4.09%,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解决了环境行业标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中直线拟合... 文章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改进校正模型,在测定COD值的高量程和低量程范围内分别建立PLS模型,预测结果与GB法测定COD值的相对误差为4.47%和4.09%,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解决了环境行业标准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化学需氧量中直线拟合回归不确定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环境行业标准 化学需氧量 校正模型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工业COD总量优化分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占红 罗宏 +1 位作者 吕连宏 徐永利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9,共6页
总量控制是控制污染源发展趋势、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适度公平的基础上寻求环境、经济、技术、资源等整体最优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工业城市苏州市为例,研究其工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特征... 总量控制是控制污染源发展趋势、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适度公平的基础上寻求环境、经济、技术、资源等整体最优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课题。本文以工业城市苏州市为例,研究其工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特征,以基尼系数法分行业对其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公平性进行评价,并将总量控制与资源、社会和经济相联系,以行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增加治理投资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利用多目标行业总量优化分配模型对苏州市的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进行优化分配。研究结果表明,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和水的生产与供应业、造纸及木材加工、医药制造业等行业是苏州市的化学需氧量重点排放行业,经优化分配后,COD排放总量削减了10%,新鲜用水量减少了41.81%,行业年总产值增幅达到214.69%,资源和水环境容量在满足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条件下实现优化配置,总量控制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出尽可能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公平性 基尼系数 优化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对COD及BOD_(5)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慧敏 俞晓琴 +4 位作者 朱俊羽 李宇阳 郭燕妮 周永强 韩龙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6-1388,共13页
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及溶解性有机碳(DOC)是指示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然而上述指标测定通常耗费大量时间、试剂及人力物力且排放大量有害废液.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是溶解性有机物(DOM)中可以强烈吸收光谱中的紫... 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及溶解性有机碳(DOC)是指示湖泊水质的重要指标,然而上述指标测定通常耗费大量时间、试剂及人力物力且排放大量有害废液.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是溶解性有机物(DOM)中可以强烈吸收光谱中的紫外光和可见光的部分,数据测定耗时短、方便快捷,且样品处理过程环境友好,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湖泊水质.本研究基于2016年2、5和8月在太湖均匀布设的32个采样点进行样品采集,运用光谱吸收与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EEMs-PARAFAC)探究太湖CDOM的光谱吸收和荧光组分,探讨CDOM光谱指标对湖泊BOD_(5)、COD及DOC浓度等湖泊环境质量指标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1)运用EEMs-PARAFAC方法解析出3种荧光组分:类腐殖酸C1、类酪氨酸C2和类色氨酸C3.(2)COD和BOD_(5)和DOC在空间上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趋势,不同水期的最高值均出现在竺山湾和梅梁湾,由西北湖区至中部敞水区、东南湖湾递减.(3)在不同水期,COD、BOD_(5)、DOC浓度和C1组分均表现为丰水期极显著大于枯水期和平水期,a 254在丰、平、枯水期间无显著性差异,最大值出现在丰水期;C2与C3组分均在枯水期和平水期极显著大于丰水期.(4)在不同水文时期,COD、BOD_(5)和DOC浓度均与a 254、类腐殖酸C1呈显著正相关,丰水期太湖COD、BOD_(5)和DOC浓度与CDOM光谱指标的线性相关性要优于枯水期和平水期.(5)CDOM光谱指标在不同水文时期均能很好地替代COD、BOD_(5)和DOC等作为反映太湖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及湖泊水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化学需氧量(cod)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吉林省段COD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德明 葛淑芳 +1 位作者 沈万斌 花修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61-366,392,共7页
为准确核算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对该流域水文水质和污染源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合理推断,改进了综合衰减系数(K)的计算方法,得到适合该区域的K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特点,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从分期尺度上核定水环境容量... 为准确核算辽河吉林省段水环境容量,对该流域水文水质和污染源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合理推断,改进了综合衰减系数(K)的计算方法,得到适合该区域的K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特点,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从分期尺度上核定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2007—2010年,点源和非点源COD年均入河量分别为35 381.7 t/a和98 488.7 t/a,非点源已成为流域主要污染源;丰、平、枯3个水期的COD管理环境容量分别为71 746.0、37 949.2、3 971.6 t/a,均较小,年内分配极不均衡;在现状COD入河条件下,丰、平、枯水期均无COD剩余环境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吉林省段 综合衰减系数 化学需氧量(cod) 管理环境容量 剩余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光度法快速测定海水中的COD_(Mn)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新峰 渠美云 +1 位作者 邵恬恬 徐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3-937,共5页
采用流动注射光度法对海水化学需氧量( CODMn ,高锰酸盐指数)进行快速测定。实验以KMnO4作氧化剂,淀粉-KI作显色剂,葡萄糖作标准物质;对流动注射分析流路进行了设计,优化了反应圈长度、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进样量、泵速等实验条... 采用流动注射光度法对海水化学需氧量( CODMn ,高锰酸盐指数)进行快速测定。实验以KMnO4作氧化剂,淀粉-KI作显色剂,葡萄糖作标准物质;对流动注射分析流路进行了设计,优化了反应圈长度、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进样量、泵速等实验条件;并通过自动加热装置对反应器进行在线加热;在最优条件下,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mg·L^-1(实际需氧量),最低检出限为0.13mg·L^-1,实际海水测定时加标回收率在96%~104%范围内,对1mg·L^-1的COD标准溶液进行了11次连续测定,相对标准偏差( RSD)为1.88%。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灵敏度高,用于海水实际样品分析时,其测定值与国标法测定值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光度法 化学需氧量cod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KMNO4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