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uLearning自动勾画临床靶区和危及器官用于宫颈癌术后放疗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飞 龚筱钦 +4 位作者 余云鹏 游涛 王旭 戴春华 胡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从几何学和剂量学探讨AccuLearning(AL)建立宫颈癌术后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勾画模型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5例宫颈癌术后手动勾画CT数据,60例应用AL训练生成自动勾画模型,并对剩余15例进行自动勾画,同时将自... 目的从几何学和剂量学探讨AccuLearning(AL)建立宫颈癌术后临床靶区(CTV)和危及器官(OARs)自动勾画模型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选取75例宫颈癌术后手动勾画CT数据,60例应用AL训练生成自动勾画模型,并对剩余15例进行自动勾画,同时将自动勾画图像上的放疗计划导入到手动勾画结构上,比较两种勾画方式的效率、戴斯相似系数(DSC)、豪斯多夫距离(HD)和剂量学差异。结果自动勾画时间明显小于手动勾画(P<0.05);各结构DSC值≥0.87;肠袋和直肠的HD值在10 mm左右,其余结构小于5 mm;剂量学评估CTV(D98、V90%、V95%、Dmean、HI)、肠袋(V50)和膀胱(V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于AL形成的宫颈癌术后自动勾画模型提高了放疗效率,OARs具有直接应用于临床的可能性,CTV仍需进一步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勾画 宫颈癌 临床靶区 危及器官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junctional Cx32 mediates anti-apoptotic and pro-tumor effects via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s 被引量:3
2
作者 Yi-fan ZHAO Yong-chang LAI +8 位作者 Hui GE Yun-quan GUO Xue FENG Jia SONG Qin WANG Li-xia FAN Andrew L HARRIS Xi-yan WANG Liang TAO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1-972,共2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onnexin proteins(Cx),which form gap junctions(GJ),in progression and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cervical cancer(CaC x).METHODS We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Cx26,Cx30,Cx32 an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connexin proteins(Cx),which form gap junctions(GJ),in progression and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cervical cancer(CaC x).METHODS We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Cx26,Cx30,Cx32 and Cx43 in human specimens consisting of:Normal cervix(n=78),CaCx FIGO stageⅠ(n=148),CaCx FIGO stageⅡ(n=165).In CaCx cell lines,Hela-Cx32(induced expression by doxycycline),C-33A(endogenously express Cx32)and si Ha(transiently transfected plasmid with Cx32),we detected the role of Cx32 against tostreptonigrin/cisplatin-induced apopotosisi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functional GJ through using GJ inhibitors or low density cultural.Furtherly,we observed the relativity of Cx32 and EGFR expression in human specimens.Also,we detected the role of EGFR signaling pathway in the process of Cx32 anti-apoptosis through suppressed EGFR expression by inhibitors or si RNA sequences in cell lines.RESULTS We firstly demonstrated the expression of Cx32 was highly upregulated and accumulated in cytoplasm in the CaCx specimens,and the degree of upregulation correlated with advanced FIGO stages.Thus,in three human cervical cell lines,Cx32 was shown to suppress apoptosis when GJ formation is inhibited.No matter in cases of CaCx or cell lines,Cx32 expression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expression of EGFR and the EGFR pathway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the Cx32-induced anti-apoptotic effect.CONCLUSION Cx32,traditionally tumor suppressive protein,was shown to be tumor protective against chemotherapy through EGFR pathway in a GJ-independent 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p-junction CONNEXIN cervical cancer apoptosi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hibition of cervical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rvical tumorigenicity caused by farnesoid X receptor activation or over-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CDKN2A-p14^(ARF)-MDM2-p53 pathway
3
作者 Xiao-hua HUANG Gang-gang SH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1-961,共1页
OBJECTIVE Cervical cancer is the third most malignant tumor in the world.Farnesoid X receptor(FXR) is a member of nuclear receptor superfamily.It is highly expressed in liver,kidney and small intestine,while it showed... OBJECTIVE Cervical cancer is the third most malignant tumor in the world.Farnesoid X receptor(FXR) is a member of nuclear receptor superfamily.It is highly expressed in liver,kidney and small intestine,while it showed low expression level in other tissues.It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tabolism of bile acids and sugars,but also in the production of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cancer,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tumor.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tissue,the expression of FXR in most tumor tissues decreased.But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cervical cancer and FXR.So we aimed to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XR and cervical cancer.METHODS A clinical study using q PCR,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FXR in tumor tissues and normal tissues of clinical patients.FXR was activated by agonists or over-expressed by lentivirus.MTT,clone formation and flow cytometr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XR and proliferation of cervical cell lines.Tumor growth ability of FXR was detected by nude mice tumorigenicity.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XR and CDKN2A-p14^(ARF)-MDM2-p53 pathway was detected by q PCR,Western blot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FXR was decreased in cancer tissues compared to normal control.Activation of FXR by agonist or constitutively-over-expression of FXR inhibited cervical cell proliferation.Over-expressed FXR attenuated Caski,Hela and Siha xenograft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compared with control.Over-expression of FXR caused G1 cell-cycle arresting and up-regulated CDKN2A-p14^(ARF)-MDM2-p53 pathway.CONCLUSION FXR inhibits cervical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cervical tumorigenicity which is related to CDKN2A-p14^(ARF)-MDM2-p53 pathway.Activation or overexpression of FXR may be a potential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rnesoid X receptor cervical cancer proliferation tumorigenicity PATHW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C-PRO137量表
4
作者 殷玥 罗绅 +6 位作者 邱凌 王卉 刘洋 冯浩 王蓓莉 姜桦 武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3-649,共7页
目的调查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宫颈癌初次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宫颈癌患者304例,采用宫颈癌患者自报告临床结局评估量表(cervical cancer-pati... 目的调查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招募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宫颈癌初次手术治疗的原发性宫颈癌患者304例,采用宫颈癌患者自报告临床结局评估量表(cervical cancer-patient reported outcome 137 scale,CC-PRO137量表)对术后宫颈癌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针对焦虑、抑郁情绪维度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半年内焦虑、抑郁情绪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141±0.798和4.020±0.616;术后一年以上焦虑、抑郁情绪得分的平均值分别为4.250±0.802和4.097±0.613;运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和术后时间节点不同,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手术方式及宫颈癌临床分期不同,抑郁和焦虑情绪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术后辅助治疗方式的差异和恢复时间的长短。医护人员须加强对宫颈癌患者的安抚及关怀,特别是接受术后辅助放疗、化疗和处于术后初期的患者,可制订积极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心理痛苦程度,保障其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术后 cc-PRO137量表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1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病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颖 陈帅 张丽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1-477,共7页
宫颈癌作为全球妇女第四大常见癌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发病率更高。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相关文献,指出配对盒1(paired box 1,PAX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宫... 宫颈癌作为全球妇女第四大常见癌症,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发病率更高。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和综合相关文献,指出配对盒1(paired box 1,PAX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可以作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相比传统方法,PAX1甲基化状态检测宫颈癌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PAX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还可用于评估宫颈癌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中,PAX1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导致其表达显著下调,此变化既削弱PAX1生理功能,又干扰细胞增殖与分化调控。此外,PAX1基因甲基化联合其他生物标志物检测可大幅提升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与灵敏度。尽管目前PAX1甲基化的研究受临床样本量少、研究周期短等因素制约,但其在宫颈癌的诊治中已展现出重要作用和广泛的应用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PAX1甲基化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筛查及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1 甲基化 宫颈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女性血清CYFRA21-1和SCCA水平分析及其在妊娠期宫颈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6
作者 张倩岚 王志恒 +5 位作者 唐慧静 张彬 沈伟虹 岳朝艳 高晶 应春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0-666,676,共8页
目的分析健康孕妇孕期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antigen,SCCA)的水平分布,并评估其对妊娠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 目的分析健康孕妇孕期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associated antigen,SCCA)的水平分布,并评估其对妊娠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就诊的441名健康妊娠女性(健康妊娠组)和69名妊娠期宫颈癌患者(肿瘤组),同期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体检中心受检的165名健康女性作为健康非妊娠组。健康妊娠组女性分为孕早期(T1组)143名、孕中期(T2)147名和孕晚期(T3)151名。检测并分析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YFRA21-1和SCCA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健康非妊娠组的CYFRA21-1和SCCA水平分别为1.66(1.19~2.17)ng/mL及0.8(0.6~1.0)ng/mL,健康妊娠组为3.07(2.11~4.14)ng/mL及0.9(0.7~1.3)ng/mL,肿瘤组为4.33(2.99~7.60)ng/mL及1.8(0.9~8.45)ng/mL,3组对象间2项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组的CYFRA21-1水平分别为3.13(2.46~4.05)ng/mL、1.89(1.50~2.53)ng/mL和4.19(3.48~5.43)ng/mL,SCCA水平分别为0.9(0.7~1.1)ng/mL、0.7(0.6~1.0)ng/mL和1.2(0.8~1.7)ng/mL,T1和T3组结果均高于健康非妊娠组(P<0.05),T2组结果与健康非妊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期CYFRA21-1、SCCA、人附睾蛋白4、癌胚抗原及4项指标联合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4、0.724、0.612、0.791和0.913,敏感度分别为36%、48%、38%、57%和73%,特异度分别为96%、97%、89%、86%和99%。各项指标的cut-off值分别为6.05 ng/mL、2.60 ng/mL、51.45 pg/mL和1.75 ng/mL。结论与非孕期健康女性相比,孕早期和孕晚期孕妇的血清CYFRA21-1和SCCA水平较高,而孕中期两项指标检测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CYFRA21-1和SCCA对妊娠期宫颈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 妊娠期宫颈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C2表达调控铁死亡参与宫颈癌发生的作用及机制
7
作者 姚雪芹 肖雪莲 +2 位作者 罗其英 常德萍 高燕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究黏结蛋白聚糖2(SDC2)是否可通过调控铁死亡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宫颈鳞状癌细胞C33A,分为H8组与C33A组。培养C33A细胞,分为对照组、低表达SDC2组、低表达SDC2+铁死... 目的探究黏结蛋白聚糖2(SDC2)是否可通过调控铁死亡影响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正常宫颈上皮细胞H8、宫颈鳞状癌细胞C33A,分为H8组与C33A组。培养C33A细胞,分为对照组、低表达SDC2组、低表达SDC2+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on-1)组与低表达SDC2+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DC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蛋白。RT-qPCR检测C33A细胞中SDC2 mRNA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C33A细胞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亚铁离子(Fe^(2+))水平。平板克隆检测C33A细胞克隆能力。划痕实验检测C33A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C33A细胞侵袭能力。结果与H8组比较,C33A组细胞中SDC2、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表达SDC2组C33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P<0.05),C33A细胞中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5),GSH水平减少,ROS及Fe^(2+)水平增加(P<0.05)。与低表达SDC2组比较,低表达SDC2+ferrostation-1组SLC7A11、GPX4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GSH水平增加,ROS及Fe^(2+)水平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表达SDC2+erastin组C33A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SDC2在C33A宫颈癌细胞中表达增加,低表达SDC2可激活SLC7A11/GPX4通路介导的铁死亡,从而降低C33A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SDC2 铁死亡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靶向代谢组学揭示宫颈癌发展进程的特征代谢谱研究
8
作者 翟青枝 马韵之 +5 位作者 叶明侠 王铭洋 李阳 李莉 孟元光 李立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8,共9页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过程中的代谢谱差异及其用于辅助诊断宫颈癌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对43例宫颈癌患者,3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人群的宫颈拭子样本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过程中的代谢谱差异及其用于辅助诊断宫颈癌的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率质谱分析技术,对43例宫颈癌患者,34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人群的宫颈拭子样本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在三组代谢谱均有明显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宫颈癌之间的代谢差异,并使用Metabo Analyst 5.0对显著差异代谢物进行了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构建区分宫颈癌与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健康对照和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人群的分类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3组经过滤后共得到1543种代谢物,其中包含407个组间差异代谢物。研究发现内源代谢物PGE2同时存在于3组中,且其表达水平随宫颈病变的发展呈现逐步上升状态。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显示宫颈癌具有特异的癌症相关代谢通路,包括三羧酸循环、酪氨酸代谢、色氨酸代谢、戊糖磷酸代谢等。研究基于代谢产物构建了3种可用于辅助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预测模型,即全模型、简化模型和PGE2模型。结果表明代谢物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其中全模型及简化模型均可有效区分宫颈癌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与健康人群,以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健康人群。前者AUC值分别达到了0.90、0.92和0.84,后者AUC值分别达到了0.81、0.95和0.85。PGE2模型区分宫颈癌与健康对照,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与健康对照的AUC值分别是0.74和0.80。结论:宫颈癌的不同发展进程其代谢谱具有显著差异,且这些代谢物有成为宫颈病变生物标志物的潜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拭子 代谢谱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构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质控模型对比研究
9
作者 温永琴 张若愚 +4 位作者 李先蕾 许华 廖晓敏 袁炜 叶伟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4-550,共7页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技术构建两种不同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liquid-based cytology,LBC)质控模型,通过混合AI辅助,对比两种算法模型对宫颈LBC的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总用。方法使用了105例宫颈... 目的采用两种不同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算法技术构建两种不同的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liquid-based cytology,LBC)质控模型,通过混合AI辅助,对比两种算法模型对宫颈LBC的质量控制水平的提高总用。方法使用了105例宫颈LBC样本,分别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算法和Transformer网络算法作为具体的AI算法。标记的特征包括片内细胞量、红细胞过多、炎细胞过多、气泡,涂片样本经过涂片预处理和数字化,然后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利用标记的特征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优化。统计两种AI模型与医师的质控结果,计算KAPPA指数、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等指标对AI质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NN算法在正常涂片、炎性背景和血性背景方面的质控结果与专家复核质控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Transformer算法质控结果与专家复核结果相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医师质控结果与专家复核质控结果在正常涂片检出率和血性背景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CNN算法Kappa值=0.567,与专家复核结果一致性中等;Transformer算法Kappa值=0.890,与专家复核结果一致性最好;普通医师Kappa值=0.675,与专家复核结果一致性较好。以专家复核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Transformer算法与普通医师的质控结果预测效能进行评价,在检出血性背景与正常涂片方面,Transformer算法的预测效能(炎性背景:AUC=1.000;正常涂片:AUC=0.768)高于普通医师(血性背景:AUC=0.849;正常涂片:AUC=0.500)。结论Transformer算法能够有效辅助医师进行宫颈LBC质控评分,提高涂片样本质量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宫颈癌细胞学筛查提供了一种新的质量控制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AI)辅助分析 宫颈细胞学 宫颈癌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转移相关分子4表达在宫颈癌中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机制
10
作者 刘建辉 周静 +4 位作者 王海燕 杨安琪 阿小英 王佳倞 穆庆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4,共9页
CMTM4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紧密相关。尽管CMTM4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体现,但其在宫颈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CMTM4表达在宫颈癌中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机制研究。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 CMTM4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紧密相关。尽管CMTM4在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渐体现,但其在宫颈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CMTM4表达在宫颈癌中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机制研究。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MTM4表达水平,结果发现,CMTM4在宫颈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01)。卡方检验分析CMTM4表达高低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的关系,发现CMTM4表达高低与产次、HPV感染情况、病理类型、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正相关。Western印迹和RT-qPCR检测宫颈癌细胞系(C-33A、HeLa、U14、HT-3)、人永生化上皮细胞HaCaT中CMTM4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发现HaCaT细胞中的CMTM4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显著高于C-33A细胞、HeLa细胞、U14细胞和HT-3细胞。其中,C-33A细胞中的CMTM4表达变化最为显著,故选择C-33A细胞系进行后续的过表达实验。过表达CMTM4转染C-33A细胞,细胞分为3组,control组、pcDNA-NC组、pcDNA-CMTM4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发现pcDNA-CMTM4组宫颈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低于pcDNA-NC组(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Bax、Bcl-2、切割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 3)蛋白质水平,发现CMTM4过表达促进细胞凋亡(P<0.001),显著增加Bax(P<0.001)和切割胱天蛋白酶3(P<0.05)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Bcl-2蛋白质水平(P<0.01)。Western印迹检测PI3K、AKT、p-PI3K和p-AKT蛋白质水平,发现CMTM4过表达显著降低p-PI3K(P<0.001)和p-AKT(P<0.01)蛋白质水平,不影响PI3K和AKT蛋白质水平(P>0.0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MTM4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下调,CMTM4过表达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因此,CMTM4可作为筛查宫颈癌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转移相关分子4 宫颈癌 临床病理特征 增殖 凋亡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环状RNA的表达谱分析
11
作者 李瑞 郭依琳 +4 位作者 王璐 许星月 卢富华 李梦琦 赵虎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9,共7页
目的:筛选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环状RNA(circ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其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0例子宫颈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20例(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20例(未转移组)]的癌组织标本。在两组中随机各选取3例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 目的:筛选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环状RNA(circRNA)的差异表达谱,分析其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40例子宫颈癌患者[有淋巴结转移20例(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20例(未转移组)]的癌组织标本。在两组中随机各选取3例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circRNA表达谱,并对差异表达circRNA来源的母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验证差异倍数较高的4个显著上调的circRNA,行数据库预测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对差异表达最显著的circRNA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行子宫颈癌细胞系转染circRNA小干扰RNA(siRNA),分为circ RNA敲低组和阴性对照(si-NC)组,并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方法检测子宫颈癌SiHa细胞和HeLa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共检测到2039个差异表达circRNA,差异表达circRNA来源的母基因主要富集在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MAPK信号通路、内吞作用、细胞凋亡等信号通路。②筛选出转移组中差异倍数较高的4个显著上调的circRNA,即hsa_circ_0067492、hsa_circ_0004904、hsa_circ_0085465、hsa_circ_0007718。qRT-PCR技术验证显示,hsa_circ_0004904、hsa_circ_0085465、hsa_circ_0007718在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组织中均高表达(P<0.01)。hsa_circ_0004904可与hsa-miR-3916等微小RNA(miRNA)相互作用、hsa_circ_0085465可与hsa-miR-4659b-3p等miRNA相互作用、hsa_circ_0007718可与hsa-miR-127-5p等miRNA相互作用。③hsa_circ_0004904的高表达与低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NC组相比,沉默hsa_circ_0004904转染24、48、72 h后,SiHa细胞和HeLa细胞的增殖能力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颈癌中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沉默后可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其可能参与了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环状RNA 淋巴结转移 竞争性内源性RNA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钱苷通过调控NFE2L2-FTH1-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细胞生物学行为
12
作者 雷燕 冯春 +3 位作者 邹倩 董毅 廉红梅 杜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83-589,共7页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 目的探讨马钱苷(Log)通过调控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FE2L2)-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Log、谷氨酰胺代谢及宫颈癌的共同靶点。将Hela细胞分为空白(Blank)组、对照(Ctrl)组、Log组、顺铂(DDP)组、NFE2L2激活剂(TBHQ)组、NFE2L2抑制剂(ML385)组和TBHQ+Log组,检测细胞生物学行为、谷氨酰胺代谢以及NFE2L2、FTH1、GPX4蛋白表达。构建宫颈癌异种移植瘤小鼠模型,探究Log对于体内宫颈癌进展的影响。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FE2L2可能是Log治疗宫颈癌的靶点。Log和DDP均能抑制Hela细胞增殖与侵袭,促进凋亡,减少谷氨酰胺与谷氨酸含量、谷氨酰胺酶(GLS1)与谷氨酸脱氢酶(GLUD1)蛋白表达(P<0.05)。NFE2L2激活剂TBHQ得到相反效果,而ML385则与Log效果相似,且Log能抑制NFE2L2、FTH1与GPX4蛋白表达(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Log能够明显抑制宫颈癌进展(P<0.05)。结论Log通过抑制NFE2L2-FTH1-GPX4信号通路影响谷氨酰胺代谢介导的宫颈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钱苷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 铁蛋白重链多肽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 谷氨酰胺代谢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晓君 刘军秀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9,共9页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而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突飞猛进,它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工具,通过图像识别、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功能,为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而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突飞猛进,它已经成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革命性工具,通过图像识别、数据挖掘和模式识别等功能,为妇科恶性肿瘤的诊疗管理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综合回顾了AI在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这3大妇科恶性肿瘤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聚焦于其在肿瘤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效果评估以及预后预测中的实际应用,为未来妇科恶性肿瘤AI研究的方向提供指导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早期诊断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CL18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江宏 王亚农 +1 位作者 欧周罗 师英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835-837,共3页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主受由树突状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吸引淋巴细胞及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参与初次免疫应答文献报道多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如戈谢病、特应性皮炎等,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献报道不多,与胃癌的关... 背景与目的: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主受由树突状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吸引淋巴细胞及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参与初次免疫应答文献报道多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如戈谢病、特应性皮炎等,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文献报道不多,与胃癌的关系则鲜有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各期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CCL18含苗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腹部外科2005年7月-12月胃镜活检证实胃癌患者60例,无于术禁忌症。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30~76岁,中位年龄53.5岁。另取20份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标本作为正常人群对照,以ELISA法检测血浆CCL18含量。结果:6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CL18浓度为(115.94±22.56)μg/ml,显著高于健康人(42.46±13.97)pg/ml(P=0.000)胃癌术前外周血中CCL18的浓度随N分期、TNM分朗的升高及肿瘤分级(G)的降低而降低。TNM 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浆中CCL18的浓度与健康人无差别。结论:胃癌患耆血浆中的CCL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并能反映胃癌的进展,有助于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外周血 趋化因子配体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祥锦 张茂泉 +3 位作者 张惠灏 朱有志 吴坤琳 张德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chemokine receptor 4,CCR4)和CCR7的表达意义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TNBC、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TNBC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3组,各38例)和管腔型乳腺癌组织(40例)中CCR4和CCR7的表达。结果在TNBC组织中,CCR4和CCR7的表达率分别为47.4%(18/38)和50%(19/38),与非TN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和0.004)。CCR4表达与TNBC肿瘤直径(P=0.023)、腋窝淋巴结转移(P=0.006)、肿瘤分期(P=0.016)和远处转移(P=0.028)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CR4表达与TNBC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18)。CCR7表达和TNBC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8),而与TNBC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survival,DFS)和OS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是TNBC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5),而CCR4是TNBC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结论 TNBC中CCR4和CCR7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CCR4可作为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乳腺癌(TNBC) cc族趋化因子受体4(ccR4) 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CCAT1靶向miR-219a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圣坦 朱根海 +2 位作者 洪澜 吴秀容 纪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48-1353,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RT-PCR法检测CCAT1 shRNA(sh-CCAT1)转染细胞后CCAT1的表达水平和sh-CCAT1+miR-219a inhibitor或CCAT1+miR-219a mimic转染...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因子1(CCAT1)对宫颈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调节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RT-PCR法检测CCAT1 shRNA(sh-CCAT1)转染细胞后CCAT1的表达水平和sh-CCAT1+miR-219a inhibitor或CCAT1+miR-219a mimic转染细胞后miR-219a的表达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CCAT1和miR-219a的靶向关系。流式细胞术和CCK-8法检测细胞生存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sh-CCAT1能显著抑制CCAT1的表达并能显著减弱miR-219a inhibitor对miR-219a表达的抑制作用;CCAT1能明显减弱miR-219a mimic诱导miR-219a表达的作用;同时,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CCAT1和miR-219a存在靶向关系;sh-CCAT1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增殖及侵袭、诱导细胞凋亡;miR-219a inhibitor能显著减弱sh-CCAT1对Hela细胞增殖、侵袭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此外,sh-CCAT1还能明显抑制Ki6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促进半胱天冬酶(Caspase-3)表达,miR-219a inhibitor能明显减弱sh-CCAT1对Ki67、MMP-9和Caspase-3表达的调控作用。结论CCAT1能通过下调miR-219a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cAT1 miR-219a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CA125、SCC-Ag、CA199及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中诊断的价值和意义 被引量:43
17
作者 王晓娟 散琴 +3 位作者 王月明 崔莹莹 孙锐 陈光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8期2573-2576,共4页
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五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比较,探讨CEA、CA125、SCC-Ag、CA199及CYFRA21-1等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中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108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其中包括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0名... 目的:通过对研究对象五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比较,探讨CEA、CA125、SCC-Ag、CA199及CYFRA21-1等不同肿瘤标志物在宫颈癌中诊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108例研究对象进行分组,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其中包括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宫颈癌患者60名,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20名,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妇女28名。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CA125、CA199和CYFRA21-1水平;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C-Ag、CEA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1)CIN组与健康对照组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宫颈癌组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IN组,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在不同组织类型宫颈癌患者中,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CEA在腺癌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鳞癌、鳞腺癌(P<0.05),鳞癌与鳞腺癌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YFRA21-1、SCC-Ag在鳞癌中的含量明显高于腺癌、鳞腺癌(P<0.05),腺癌与鳞腺癌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中的CA125、CA199、CYFRA21-1、SCC-Ag、CEA水平明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和健康者,SCC-Ag、CYFRA21-1在宫颈鳞癌患者中水平较高,CA125、CA199、CEA对宫颈腺癌的诊断更有意义,此五种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宫颈癌辅助诊断的检查指标,对鉴别宫颈癌病理分型同样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EA CA125 Scc Ag CA199 CYFRA2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FRA21-1和SCCAg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新华 桂霞 董占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与宫颈癌相关的两种肿瘤标记物CYFRA21-1和SCCAg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7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目的:探讨与宫颈癌相关的两种肿瘤标记物CYFRA21-1和SCCAg在宫颈癌诊断和放疗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7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前后、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及30名健康妇女血清CYFRA21-1、SCCAg。结果:①宫颈癌Ⅱ、Ⅲ-Ⅳ患者CYFRA21-1、SCCAg水平高于宫颈癌Ⅰ、CIN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宫颈癌患者CYFRA21-1、SCCAg阳性检出率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增高,Ⅲ-Ⅳ的阳性检出率高于Ⅰ、Ⅱ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宫颈癌Ⅱ期的阳性检出率高于Ⅰ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CYFRA21-1、SCCAg升高用于宫颈癌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4.29%、42.86%,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达61.43%。④放疗后,血清中CYFRA21-1和SCCAg水平均明显下降。结论:CYFRA21-1和SCCAg两种肿瘤标记物在宫颈癌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及放疗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YFRA21-1 SccAG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宫颈细胞分割中的应用综述
19
作者 朱佳音 李杨 +1 位作者 李明 马金刚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76-1493,共18页
宫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统的人工检查在效率和结果一致性上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 宫颈癌作为一种常见的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传统的人工检查在效率和结果一致性上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飞速发展,将其应用于宫颈细胞分割领域,极大提高了分割的精确度和速度,进而显著提升了宫颈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与效率,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了解深度学习技术在宫颈细胞分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对当前广泛使用的公开的宫颈细胞分割数据集进行了总结,对常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系统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模型的性能表现。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宫颈细胞分割领域的具体应用,并对不同算法的主要改进策略、实际效果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对该领域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计算机辅助技术 深度学习 宫颈细胞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C-Ag对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26
20
作者 高宝荣 赵桂玲 张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110例Ⅰ B~Ⅱ A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g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CC...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8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110例Ⅰ B~Ⅱ A期宫颈鳞癌患者行术前血清SCC-Ag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CC-Ag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评估淋巴结转移的SCC-Ag阈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SCC-Ag滴度与宫颈癌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分化程度及脉管内瘤栓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提示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血清SCC-Ag≥4ng/mL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淋巴结转移对SCC-Ag的影响更大;ROC曲线显示SCC-Ag为4ng/mL是筛选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论:术前血清SCC-Ag在评估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中有一定的价值,其临界值为4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抗原 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