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梦瑶 周嘉文 +3 位作者 任天华 孟祥海 张睿 刘海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19-1624,共6页
丙烯作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除蒸汽裂解工艺外,流化催化裂化(FCC)是丙烯生产的另一重要来源。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并应用的一系列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工艺技术,着重介绍了各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产品分布... 丙烯作为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其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除蒸汽裂解工艺外,流化催化裂化(FCC)是丙烯生产的另一重要来源。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开发并应用的一系列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工艺技术,着重介绍了各生产工艺技术的特点、产品分布及其工业应用情况,并从催化剂、操作条件和反应器三个方面对催化裂化多产丙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FCC多产丙烯工艺与常规FCC工艺相比较表明,丙烯收率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并指出通过FCC工艺技术改造增产丙烯已是重要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丙烯 影响因素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化生成焦油催化裂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贤斌 姚宗路 +3 位作者 赵立欣 孟海波 丛宏斌 侯书林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6-50,共5页
对生物质热解焦油化学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高温裂解法除焦油温度要求过高,能耗严重,局限性大。对催化裂解法除焦油的研究领域及方向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类,逐一介绍了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气相停留时间、空速、催化介... 对生物质热解焦油化学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高温裂解法除焦油温度要求过高,能耗严重,局限性大。对催化裂解法除焦油的研究领域及方向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归类,逐一介绍了催化剂类型、反应温度、气相停留时间、空速、催化介质等对焦油转化率影响参数以及各参数的适用范围,分析了适合焦油催化裂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方便催化裂解试验的进行,提出了组分配气拟合生物质热解气的工艺方法,为今后进行高效、稳定的焦油催化裂解试验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 催化裂解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SO_2氧化率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唐昊 李文艳 +4 位作者 王琦 陆强 李慧 胡笑颖 董长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43-2149,共7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作为目前最成熟的氮氧化物(NO_x)控制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燃煤电站等行业的NO_x排放控制过程,其核心是催化剂。商用SCR催化剂一般是以V_2O_5为活性组分、WO_3(或MoO_3)为催化助剂、TiO_2为载体的V_2O_5-WO_3(MoO_3)...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作为目前最成熟的氮氧化物(NO_x)控制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燃煤电站等行业的NO_x排放控制过程,其核心是催化剂。商用SCR催化剂一般是以V_2O_5为活性组分、WO_3(或MoO_3)为催化助剂、TiO_2为载体的V_2O_5-WO_3(MoO_3)/TiO_2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催化NO_x还原的同时也会催化SO_2的氧化,生成的SO_3会给脱硝工程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钒钛催化剂催化氧化SO_2的反应机理及其研究进展,随后综述了影响SO_2氧化率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催化剂中V_2O_5含量、催化助剂、飞灰、壁厚及烟气成分、反应温度等,并详细地分析了各因素对SO_2氧化率的影响特性。在此基础上,综述了控制SCR催化剂SO_2氧化率的方法。最后指出SO_2氧化率控制技术的发展对低SO_2氧化率脱硝催化剂的开发、失活催化剂的再生以及废弃催化剂的回用等均有着重要意义,是未来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SO2氧化 催化剂 影响因素: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解过程及其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丽 高金森 +1 位作者 徐春明 孟祥海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51-355,共5页
与传统的蒸汽裂解技术相比 ,催化裂解拓宽了裂解原料范围 ,能够提高低碳烯烃的产率和选择性 ,大幅度降低能耗 ,并可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综述了裂解装置、原料性质、催化剂类型和操作条件等方面对催化裂解过程和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关键词 催化裂解 裂解产物 影响因素 裂解装置 烯烃 催化剂 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沉降器结焦问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娟 余海艳 +4 位作者 解凯 徐皓晗 王壮 王江云 毛羽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0-622,共13页
沉降器是催化裂化中油气与催化剂分离过程的重要设备。沉降器的结焦问题易导致非计划停工,严重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因此抑制或减缓沉降器结焦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沉降器结焦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沉... 沉降器是催化裂化中油气与催化剂分离过程的重要设备。沉降器的结焦问题易导致非计划停工,严重影响催化裂化装置的长周期运行,因此抑制或减缓沉降器结焦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沉降器结焦问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沉降器的优化操作提供参考。首先对沉降器结焦的部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分析了结焦的内因是反应油气中液相重组分的存在;从流场分布、压力分布、催化剂含量分布和温度分布解析结焦的外因。进而阐述了结焦物的基本特性,按照不同方法对结焦物进行了分类和特性的比较。其次,从化学反应过程和油剂流动、焦体沉积与增长过程两方面总结了结焦的机理,并总结了操作条件(原料性质、催化剂含量、反应温度、再生剂温度和油/剂比)和沉降器结构(粗旋与顶旋连接结构、快分系统)对结焦的影响规律。最后根据结焦机理和影响因素,从优选反应物和优化操作条件、优化沉降器结构2个方面提出了抑制或减缓结焦问题的具体措施。提高沉降器温度和降低油气分压可从操作条件方面降低结焦的可能性,优化粗旋与顶旋连接结构、优化快分系统、优化分离器入口结构和顶旋升气管结构等措施可以改善沉降器内流场分布,进而抑制结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FCC) 沉降器 分离 焦化 结焦机理 影响因素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汽提新工艺 被引量:1
6
作者 董群 李楠 +4 位作者 刘乙兴 赵玲伶 刘沙 白树梁 武可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716,共5页
用自制的小型固定流化床,以掺入减压渣油、油浆的原油为原料进行化学汽提研究。以相对可汽提碳、汽提气体相对产率、再剂含碳量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化学汽提与水蒸气汽提工艺气体产物组成、汽提效率的差别,考察再剂加入比例、加入温度... 用自制的小型固定流化床,以掺入减压渣油、油浆的原油为原料进行化学汽提研究。以相对可汽提碳、汽提气体相对产率、再剂含碳量为评价指标,对比分析化学汽提与水蒸气汽提工艺气体产物组成、汽提效率的差别,考察再剂加入比例、加入温度、反应温度、剂油比对化学汽提效率、汽提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汽提效率随再剂加入比例、加入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趋于平缓,随反应温度增加而减小,随剂油比增大而增大;提高再剂加入比例、加入温度时,重质原料汽提温度增幅小于轻质原料。采用化学汽提工艺能改变气体产物分布,使汽提效率提高约20%,再剂含碳量降低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化学汽提 再生剂 水蒸气汽提 汽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家族工艺待生催化剂汽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亮 董孝利 金文琳 《石油炼制与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2-27,共6页
建立了小型固定流化床汽提评价装置研究待生催化剂汽提过程的方法,评定了催化裂化及其家族工艺RFCC、ARGG、DCC 工业待生催化剂的汽提效果。结果表明,DCC待生剂上焦炭中可汽提碳较少;ARGG 待生剂居中;而RFCC... 建立了小型固定流化床汽提评价装置研究待生催化剂汽提过程的方法,评定了催化裂化及其家族工艺RFCC、ARGG、DCC 工业待生催化剂的汽提效果。结果表明,DCC待生剂上焦炭中可汽提碳较少;ARGG 待生剂居中;而RFCC待生剂汽提效果较差,焦炭中可汽提碳较多。汽提的影响因素中温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汽提温度的提高,汽提效果明显改善;汽提时间有较大影响,但时间过长作用不大;增加汽提介质的用量有利于汽提效果的改善;催化剂的结构性质对汽提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待生催化剂吸附的烃类会在高温汽提过程中裂化并释放出氢和轻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汽提 工艺 炼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处理纺织印染废水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姝贤 陶书鹏 +2 位作者 杜小磊 吴云 张宏伟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6期147-151,156,共6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纺织印染废水未经妥善处理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污染环境并威胁人们的健康,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水体脱色、消毒、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等方面有优异的处理效果。综述了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及负载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纺织印染废水未经妥善处理排放到水体中,造成污染环境并威胁人们的健康,而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在水体脱色、消毒、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等方面有优异的处理效果。综述了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及负载金属氧化物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从活性位点和反应途径2个方面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反应体系中会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并对臭氧非均相催化剂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臭氧化 纺织印染废水 催化剂类型 反应机理 影响催化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锰基整体式催化剂对烧结烟气CO净化特性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子宜 卞文博 +4 位作者 侯环宇 张璇 姜理俊 孙方舟 刘应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52-4058,共7页
基于改性铜锰氧化物作为CO催化活性组分,分别制备了催化剂原粉、以泡沫金属、堇青石为载体的两种整体式催化剂,在实验室配气条件下对比了3种样品的CO催化效率及稳定性,优选了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并在某钢厂实际烧结烟气条件下测试了其... 基于改性铜锰氧化物作为CO催化活性组分,分别制备了催化剂原粉、以泡沫金属、堇青石为载体的两种整体式催化剂,在实验室配气条件下对比了3种样品的CO催化效率及稳定性,优选了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剂,并在某钢厂实际烧结烟气条件下测试了其在不同催化剂负载量、空速、温度下的CO催化效率、稳定性以及衰减后样品催化特性;最后批量制备了2m^(3)优选整体式催化剂并开展了6000m^(3)/h烧结烟气CO净化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烟气高浓水蒸气显著抑制CO催化反应,经240h催化后T90最大提升38℃;催化剂负载量越高,T90越低,催化效率衰减时间越短,稳定后的效率越高,但随着空速增加,该优势减小;1440h(2个月)中试实验中,进气温度185~195℃下,CO催化效率大于85%(平均90%),出口CO浓度低于1000×10^(-6),出口平均烟温达220℃,具有节能减排双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一氧化碳(CO) 整体式催化剂 催化净化 铜锰氧化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汽车尾气氮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肖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62-1370,共9页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类健康。选择催化还原(SCR)消除技术是一种在富氧条件下能够高选择性消除NO_x的技术。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H_2-SCR)由于其低温高活性的优势备受关注。目前H_2-...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_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严重危害了环境和人类健康。选择催化还原(SCR)消除技术是一种在富氧条件下能够高选择性消除NO_x的技术。氢气选择催化还原氮氧化物(H_2-SCR)由于其低温高活性的优势备受关注。目前H_2-SCR研究中以Pt和Pd作活性组分催化剂使用较多,其中Pt基催化剂的研究最为广泛,本文介绍了催化剂载体类型、载体性质(如酸碱性、比表面积、孔道结构)、助剂和预处理方式等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影响机制,综述了反应条件参数(如反应气中O_2和NO_2浓度,杂质气体H_2O和SO_2)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认为反应气组分的影响在于各组分在催化剂上的竞争吸附以及对催化剂活性位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面向实际应用H_2-SCR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选择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催化剂 活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MnOx/CF对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玉玲 宋敏 孟凡跃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1-268,共8页
为提高Ce基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CeO2-MnOx/CF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甲苯为探针分子,考察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 为提高Ce基催化剂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催化氧化性能,采用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CeO2-MnOx/CF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甲苯为探针分子,考察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甲苯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BET)等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eO2-MnOx/CF催化剂比表面积高,孔容大,活性组分在载体上高度分散,双组分间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在铈锰物质的量比为2:3、活性组分负载量为14%(质量分数)、空速为22.5 L/(g·h)、甲苯初始质量浓度为1 g/L条件下,CeO2-MnOx/CF催化剂的甲苯催化氧化活性最高,228℃下2Ce3Mn/CF催化剂对1 g/L甲苯的催化降解率可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挥发性有机物 催化氧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提条件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待生剂汽提过程的影响
12
作者 刘熠斌 孙晓昉 +2 位作者 陈小博 杨朝合 山红红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69,共9页
在模拟汽提实验装置上,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不同提升管内的待生剂进行了汽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汽提温度和汽提蒸汽流量均存在最佳值。当汽提温度为510℃时,两种待生剂的汽提效率达到最大值。继续提高汽提温度,一段待生剂汽... 在模拟汽提实验装置上,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业装置不同提升管内的待生剂进行了汽提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汽提温度和汽提蒸汽流量均存在最佳值。当汽提温度为510℃时,两种待生剂的汽提效率达到最大值。继续提高汽提温度,一段待生剂汽提的产物分布和焦炭组成无明显变化;而二段待生剂的焦炭产率略有增加,且焦炭由可溶性焦炭向不可溶焦炭转变。汽提蒸汽的流量对两种待生剂汽提过程的影响趋势相似,但是二段待生剂达到最大汽提效率所需的蒸汽流量高于一段待生剂。汽提后待生剂的可溶性焦炭分析表明,二段待生剂可溶性焦炭的缩合度高于一段待生剂,且二段待生剂表面和孔道内沉积的可溶性焦炭的组成差别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FCC) 待生剂 汽提 焦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沉降器内待生剂吸附油气的变化
13
作者 刘熠斌 闫昊 +2 位作者 孙晓昉 冯翔 杨朝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42-848,共7页
沉降器内汽提油气的冷凝是造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结焦的根本原因。为了分析待生剂吸附油气的性质变化,首先通过在线取样获得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不同提升管内待生剂,用甲苯抽提提取待生剂上吸附的烃类并进行性质分析;然后在模... 沉降器内汽提油气的冷凝是造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结焦的根本原因。为了分析待生剂吸附油气的性质变化,首先通过在线取样获得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不同提升管内待生剂,用甲苯抽提提取待生剂上吸附的烃类并进行性质分析;然后在模拟汽提实验装置上进行待生剂的模拟汽提实验,分析汽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最后将汽提油气中的液相组分进行二次热转化实验,探索汽提油气在沉降器稀相空间的热转化行为。结果表明,二段提升管待生剂吸附油气较多,馏程偏重,饱和分和氢含量很低;汽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以热裂化为主,二段待生剂吸附油气的反应较弱,重油收率较高,而且经过二次热裂化反应后,二段汽提油气重油收率仍然高于50%。因此二段提升管待生剂汽提油气会对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沉降器的结焦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FCC) 待生剂 吸附油气 汽提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