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hybrid trade-old-for-new and trade-old-for-remanufactured supply chain with carbon tax
1
作者 Yu Dong Wuqing Liao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9-52,38,I0002,I0003,共17页
Facing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governments and manufacturers are taking actio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Among these endeavors,carbon tax policy are widely adopted by governments,and trade-old-for-new(TON)and ... Facing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governments and manufacturers are taking action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Among these endeavors,carbon tax policy are widely adopted by governments,and trade-old-for-new(TON)and trade-old-for-remanufactured(TOR)are offered by manufacturers and subsidized by governments.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remanufacturer competition and carbon tax on the manufacturer’s TON and TOR decisions and the environment,we formulate three profit maximization models and present som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es.The results show that,under the remanufacturer competition and carbon tax,the manufacturer’s optimal price and production decisions mainly depend on consumer willingness and carbon tax rate.A higher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manufacturer’s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will decrease the demand for the manufacturer’s TON,but it always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the manufacturer’s TOR.A higher consumer willingness to remanufacturer’s products will not affect the demand for the manufacturer’s TON;however,it will reduce the demand for manufacturer’s TOR.In addition,we find that a higher carbon tax rate always reduces tot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and that it may increase the manufacturer’s profit due to the increase in TOR dem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e-old-for-new trade-old-for-remanufactured remanufacturer competition carbon tax consumer willing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碳关税对中国的经贸冲击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玮 石晶晶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开征碳税对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强度,采用GTAP模型研究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经贸冲击和我国开征碳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不开征国内碳税时,随着欧... 开征碳税对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投入产出法计算隐含碳排放强度,采用GTAP模型研究欧盟碳关税对我国的经贸冲击和我国开征碳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不开征国内碳税时,随着欧盟碳关税税率的提高和征税范围的扩大,对我国经济贸易的冲击更大,有利于我国行业低碳转型;我国开征碳税后,从经济角度看,短期内碳税税率为10美元/吨和征税范围为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时,对我国经济贸易的负面冲击较小。从低碳转型角度看,碳税税率为30美元/吨和仅对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征税时,更加有利于我国高碳行业低碳转型。从整体角度看,我国对CBAM覆盖范围内的行业征收10美元/吨的碳税,更加有利于应对欧盟碳关税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关税 碳税 经济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税和需求响应的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海平 李世航 +3 位作者 谢鑫 王金英 苏海锋 牛胜锁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3,共12页
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电量的平衡问题,新型电力系统中往往会配置一定的储能,将风光储联合考虑,从而实现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减少系统碳排放。在风光储联合运行的基础上,需求侧参与电力系统低碳调度能进一步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 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电力、电量的平衡问题,新型电力系统中往往会配置一定的储能,将风光储联合考虑,从而实现新能源的高效消纳,减少系统碳排放。在风光储联合运行的基础上,需求侧参与电力系统低碳调度能进一步有效降低系统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首先,以碳排放流理论为基础对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优化问题构建碳排放流计算模型;其次,建立以碳排流理论为基础、碳税为需求响应的激励信号的新型电力系统双层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混合整数规划(MIP)算法与改进型樽海鞘群算法协同求解上述双层模型。通过算例仿真,对比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经济性能和碳排放,验证所提模型和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现了新型电力系统低碳优化调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碳排放流 碳税 樽海鞘群算法 低碳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政策选择对网络外部性下低碳电商供应链的决策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玉燕 丁露萍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7,共13页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小型制造商为了缓解碳减排资金压力,选择依托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基于由电商平台主导的低碳电商供应链系统,本文将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纳入模型,构建了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政府和低碳电商供... 低碳经济环境下,中小型制造商为了缓解碳减排资金压力,选择依托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基于由电商平台主导的低碳电商供应链系统,本文将产品的网络外部性纳入模型,构建了碳交易政策和碳税政策下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政府和低碳电商供应链“共赢”的最佳碳政策。研究发现:(1)探讨各成员企业的最佳碳政策时,制造商的实际碳排放量与政府碳配额的大小关系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当实际碳排放量超过政府规定的碳配额时,若碳交易价格超过一个特定的阈值,碳交易政策的惩罚力度大于碳税政策,此时对于供应链成员和政府而言,实施碳税政策更有利;若碳交易价格小于该阈值,则反之。当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规定的碳配额时,对供应链成员和政府而言,碳交易政策是最佳碳政策。(2)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对产品价格、市场需求和供应链成员的利润都有正向作用。这些结论为电商供应链成员在低碳背景下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电商供应链 碳税 碳交易政策 网络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税-碳交易协同下企业间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
5
作者 陈庭强 侯月娟 +1 位作者 王磊 余乐安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89-1111,共23页
基于碳价波动与市场恐慌情绪的交叉视角,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碳税-碳交易协同策略下的企业碳交易网络风险传染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论分析碳价与市场恐慌程度对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仿真模拟探讨了碳价、市场恐慌程度... 基于碳价波动与市场恐慌情绪的交叉视角,结合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碳税-碳交易协同策略下的企业碳交易网络风险传染模型。通过该模型,理论分析碳价与市场恐慌程度对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仿真模拟探讨了碳价、市场恐慌程度及羊群效应对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的扰动效应。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履约期变动且企业未足额清缴碳配额的情况下,企业破产数量呈波动上升趋势,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规模最大;同一情景下,资产规模异质性显著影响企业破产数量。(2)提升碳风险意识和消费者绿色偏好,降低资产抛售数量和噪音,并配合适度的媒体负面信息披露程度、信息传播程度及政策风险控制,可有效抑制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3)当碳税税率与碳税-碳交易协同策略最优碳价达到同一水平时,协同策略的减排效果最佳,且碳价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影响最小。(4)市场恐慌情绪会强化碳价对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的扰动作用,而碳价则能抑制市场恐慌情绪对企业间碳交易对手风险传染的扰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碳交易 市场恐慌 债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国制造链协同低碳技术采纳决策
6
作者 赖新峰 陈馨怡 陈志祥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8-1088,共11页
近年来,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亟须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协调。跨国企业可通过采纳低碳技术降低生产碳排放,而采纳低碳技术的最优时机问题又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碳税政策下的离岸外包跨国生产网络,构建了一个由原始设备... 近年来,减少碳排放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之一,亟须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协调。跨国企业可通过采纳低碳技术降低生产碳排放,而采纳低碳技术的最优时机问题又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基于碳税政策下的离岸外包跨国生产网络,构建了一个由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两个合同制造商(CM)组成的跨国制造链模型,运用最优停止等待和博弈理论,分析了协同决策与Stackelberg决策下企业采纳低碳技术的临界产量与最优产量,探讨了低碳技术的最优采纳时机。为减轻碳税和汇率上涨过快的压力,设计了成本分担契约,该契约能有效降低国际贸易风险成本,推动供应链实现最优状态。研究发现:协同决策情形下,企业最优停止的临界产量受碳税和市场波动率影响。政府提高碳税税率能降低企业投资低碳技术的临界产量,从而加快低碳技术的采纳;市场稳定有助于促进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在Stackelberg决策中,企业最优产量受汇率、碳税、碳排放量及低碳技术碳减排率共同影响,碳税、汇率和碳减排率的提高均促使企业更倾向于采纳低碳技术。研究表明,政府在推动企业通过低碳技术降低碳排放的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低碳技术 采纳时机 最优停止等待 STACKELBERG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绿色转型项目投资决策问题研究——基于碳交易市场和碳税政策视角
7
作者 宋丹丹 时瑜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8,共8页
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通过构建企业减排项目投资相关的价值函数,研究碳交易市场和碳税两种不同的绿色政策下企业的最优投资时机、碳排放量以及企业价... 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推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本文利用实物期权方法,通过构建企业减排项目投资相关的价值函数,研究碳交易市场和碳税两种不同的绿色政策下企业的最优投资时机、碳排放量以及企业价值,同时对两种政策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财务状况和市场环境下,两种政策所产生的效应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交易 碳税 实物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下考虑客运需求的空铁货流分配方案优化
8
作者 石学刚 邬林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针对低碳和降低物流成本的发展目标,开展空铁协同运输分配方案研究.首先,根据旅客出行意愿确定不同运输距离的客运分担率,并计算高铁预留车厢数和客机腹舱数;然后,通过分析单条线路的货物疏运需求,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碳排放和时效性成... 针对低碳和降低物流成本的发展目标,开展空铁协同运输分配方案研究.首先,根据旅客出行意愿确定不同运输距离的客运分担率,并计算高铁预留车厢数和客机腹舱数;然后,通过分析单条线路的货物疏运需求,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碳排放和时效性成本构建货流分配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嵌套的稳态遗传算法,寻求模型的帕累托空铁货流分配优化解,并以京昆高铁沿线站点需求为例,设计算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探究不同碳排放税下的货流分配优化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嵌套的稳态遗传算法相比于传统算法求解精度提高了59%,空铁货流分配方案比单一运输方式的成本更低,客机腹舱运输相比于高铁预留车厢更倾向于时效性较高货物的长远距离运输;当碳排放税为0.5~3元/kgCO_(2)时,每单位碳排放税增加0.5元将会带来13万~15万元的隐性成本,同时显性成本会有所降低,当碳排放税为3~4.5元/kgCO_(2)时,虽然碳排放税增加会继续增大隐性成本,但显性成本也会有所上升.研究充分利用了高铁和客机腹舱的剩余运力,以较低成本保证了货物运输效率,在碳排放和运输成本中找到了均衡方案,为加强空铁合作和指导政府部门制定碳排放税收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铁货运 货流分配 遗传算法 货物时效性 碳排放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税政策促进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机制、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
9
作者 沈剑飞 高佳琳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替代和升级,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财税政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机制、微观激励约束机制和创新外溢补...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替代和升级,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财税政策主要通过资源配置优化机制、微观激励约束机制和创新外溢补偿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过程中,面临着财税政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效率亟待提高、绿色投融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主体税种激励约束功能不强以及环保税种设定不合理、政策采购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引导功能发挥有限等问题,需要从提高财税政策支持效能、重构财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发挥政府采购引导功能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政策 绿色低碳 政府采购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增量提质”的协同政策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宏 孙依囡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7-535,共9页
基于激励约束政策的协同整合视角,区分低碳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以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政策组合协同效应与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征收环境税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体现在“增量”,而政府补贴... 基于激励约束政策的协同整合视角,区分低碳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以2015~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对政策组合协同效应与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征收环境税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体现在“增量”,而政府补贴的作用表现为“提质”;二者的协同交互则会实现促进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增量提质”的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环境责任水平越高,环境税、政府补贴及二者交互效应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越强,且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但对低碳技术创新数量的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 政府补贴 低碳技术创新 企业环境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订单可拆分的低碳冷链配送选址与多车舱路径优化
11
作者 吴瑶 周愉峰 李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9-350,共12页
冷链物流通过全程管控环境温度保障生鲜品的交付品质,在“双碳”战略目标下面临节能减排的突出矛盾。将多车舱车辆多温共配引入冷链选址-路径决策中,考虑客户时间窗和多车舱能耗与碳排放,建立以系统总成最小为目标、订单可拆分的低碳冷... 冷链物流通过全程管控环境温度保障生鲜品的交付品质,在“双碳”战略目标下面临节能减排的突出矛盾。将多车舱车辆多温共配引入冷链选址-路径决策中,考虑客户时间窗和多车舱能耗与碳排放,建立以系统总成最小为目标、订单可拆分的低碳冷链配送选址与多车舱路径优化模型。设计了混合遗传算法、动态规划与路径重连的求解算法,先协同决策选址与路径,再采用动态规划对路径分组评价,路径重连算法加强对各代最优解的融合邻域结构的局部搜索。通过不同规模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数量和时间要求,不仅影响冷链配送系统的碳排放和总成本,也会对订单拆分配送组织方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配送 低碳选址-路径 多车舱路径 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税环境下融资模式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的影响
12
作者 张业霞 陈威 +1 位作者 马永开 白春光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3,共13页
在碳税政策背景下,构建由发电企业(领导者)和售电企业(追随者)组成的二级电力供应链模型。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偏好系数、第三方融资机构持股比例以及债权融资利率等参数,分别建立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模型,并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均衡解。... 在碳税政策背景下,构建由发电企业(领导者)和售电企业(追随者)组成的二级电力供应链模型。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偏好系数、第三方融资机构持股比例以及债权融资利率等参数,分别建立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模型,并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均衡解。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相较于债权融资模式,股权融资模式下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电力需求量、电价水平、消费者剩余及售电企业利润均显著提升,同时总碳排放量明显降低;(2)在不同融资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利润水平主要取决于机构持股比例或潜在市场需求规模;(3)提高单位碳税税率虽能有效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并减少总碳排放量,但会抑制电力需求量增长并降低发售企业利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可再生能源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转型、绿色再贷款与宏观审慎政策
13
作者 曹春玉 朱孟楠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36,共23页
本文构建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研究绿色再贷款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低碳转型冲击的政策组合效应。研究发现,引入碳税有助于减排,降低银行棕色资产规模,但对实体经济投资及产出的低碳转型效应不足。对碳税逆... 本文构建环境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参数校准和数值模拟,研究绿色再贷款与宏观审慎政策应对低碳转型冲击的政策组合效应。研究发现,引入碳税有助于减排,降低银行棕色资产规模,但对实体经济投资及产出的低碳转型效应不足。对碳税逆周期调节可提升绿色投资与产出,但造成银行资产规模及价格波动。绿色再贷款规模的逆周期调节能够减少碳排放和污染存量,但以银行资产波动为成本。再贷款利率逆周期调节在助力减排和提升产出的同时,导致银行净资产波动。再贷款搭配准备金率及资本充足率等宏观审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有效促进低碳转型,且对银行净资产具有温和的提升效应,有助于应对气候风险,维持金融稳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对再贷款的鼓励性调节比惩罚性调节导致的宏观经济及金融波动更小。当低碳转型成为长期政策后,再贷款搭配宏观审慎政策组合有效促进减排,缓解转型冲击带来的宏观经济金融波动。在再贷款逆周期调节的基础上,准备金率和资本充足率逆周期调节的动态协调能够有效减少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低碳转型 绿色再贷款 宏观审慎政策 碳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税政策、银行风险敞口与宏观审慎监管
14
作者 陈若愚 李硕实 丁忠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49,共12页
如何在碳税政策实施中维护金融稳定是值得被关注和展开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构建了包含异质性能源部门和资产质量的DSGE模型,刻画了碳税政策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关键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应对银行风险的效果。研究表明... 如何在碳税政策实施中维护金融稳定是值得被关注和展开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构建了包含异质性能源部门和资产质量的DSGE模型,刻画了碳税政策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关键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应对银行风险的效果。研究表明,实施碳税政策具有显著的减排效果,但会通过边际成本和资产价值重估影响企业棕色资产价值,形成搁浅资产,导致银行净资产损失,增加银行风险;宏观审慎监管能够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敞口,缓解碳税政策实施引起的银行风险,发挥维护金融稳定的政策效果。因此,碳税政策实施前要加强沟通,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和充足的经济调整空间,从而缓解银行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税政策 银行风险 搁浅资产 宏观审慎监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碳减排与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政策效应:征税与补贴
15
作者 宋鹏 黄婉婷 +1 位作者 毛显强 黎梓言 《管理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190,共17页
从解决两类“外部性”问题出发,本研究构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考察碳税和非化石能源补贴双向驱动下,碳排放控制与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协同实现路径,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对不同部门征收差异化碳税相较于对所... 从解决两类“外部性”问题出发,本研究构建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考察碳税和非化石能源补贴双向驱动下,碳排放控制与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协同实现路径,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对不同部门征收差异化碳税相较于对所有部门征收统一碳税,具有较低的单位减排成本.第二,碳税主要对传统化石能源部门的产出和消费产生直接抑制作用,能够显著抑制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产出增长,对产业结构的改善作用显著;而非化石能源补贴则对促进非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更为有效.第三,对碳排放源征收统一税率碳税和差异化碳税,均能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而要兼顾碳排放强度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则需要将碳税收入用于非化石能源补贴.第四,碳税会给GDP带来损失,非化石能源补贴则会提升GDP,将碳税收入用于非化石能源补贴能够抵消单一碳税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甚或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中国未来应针对现有碳市场之外的碳源实施差异化碳税,并可将碳税收入用于非化石能源补贴,约束与激励并举,充分发挥政策组合优势,协同实现碳排放控制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双控 碳税 非化石能源补贴 CGE 碳达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下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
16
作者 刘秀磊 杨玉香 马卫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4-696,共13页
为对比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影响,以经济成本最小、碳排放量最低、社会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不同政策下的多目标情景—模糊优化模型,分别用多情景优化和三角模糊数处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基于顾客需求和地区发... 为对比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优化的影响,以经济成本最小、碳排放量最低、社会效益最大为优化目标,构建不同政策下的多目标情景—模糊优化模型,分别用多情景优化和三角模糊数处理参数的不确定性,并基于顾客需求和地区发展的双维度评价指标构建社会效益目标函数,然后设计适用于整数规划的多目标到达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证明,再制造补贴、碳税政策均能显著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两项政策的作用机制相似,两者均可通过调控实施力度影响企业的再制造规模,进而在促进减排的同时提高社会效益;为了实现政策效用最大化,在实施再制造补贴和碳税政策时,需要考虑补贴的边际效益及企业承受的成本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补贴 碳税 闭环供应链 情景—模糊优化 多目标到达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人中 马理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共12页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转型升级,是赋能绿色生产...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引导企业降低碳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和实现转型升级,是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本文测算了我国绿色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分析了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梳理了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实践,进行了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展望。研究显示:我国绿色生产力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长较快,西部地区相对滞后。结构性货币政策、碳税政策、绿色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可以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但目前尚存在传导渠道不够通畅、发展水平难以测算评估、多类型政策方向不一致与难以协同等问题。建议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与碳税政策设计,提升绿色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区域平衡,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风险识别与监管工具创新,强化宏观政策的协同性,通过宏观政策组合精准赋能绿色生产力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绿色生产力 绿色低碳发展 高质量发展 宏观调控 绿色金融 碳税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白鲨算法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18
作者 李浩博 崔双喜 樊伟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问题,文中考虑碳税和碳排放经济成本的协同作用,并建立碳税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模型。以系统运行总成本和系统碳排放量为优化目标,以能量平衡和设备运行为约束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应用融合...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问题,文中考虑碳税和碳排放经济成本的协同作用,并建立碳税对碳排放的负向影响模型。以系统运行总成本和系统碳排放量为优化目标,以能量平衡和设备运行为约束构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应用融合定向差分变异等策略改进的白鲨算法求解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并通过结合优劣解距离法取得各时段的最优调度方案。最后,通过标准测试函数以及算例仿真和分析,验证了改进后的白鲨算法性能在收敛性和种群多样性两方面均有一定提升,且应用白鲨算法在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问题上,可以获取到更加低碳经济的调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碳税 白鲨算法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绿色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杏村 杨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3)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其中,核心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并不显著;扩容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间接效应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税制体系的改革方向与建构路径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帅 杨丹辉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22,共15页
绿色税制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支撑。中国已建立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以资源税、消费税等多税种为辅,并配套多项税收优惠的绿色税收体系。但绿色税制在实施中也面临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政策兼容性不足等障碍和挑战... 绿色税制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制度支撑。中国已建立起以环境保护税为主,以资源税、消费税等多税种为辅,并配套多项税收优惠的绿色税收体系。但绿色税制在实施中也面临地方财政压力增大、政策兼容性不足等障碍和挑战,在激励节能降耗、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引导绿色消费等方面仍有局限性,且存在与财政体制不适配的难题。因此,需在吸收借鉴国际经验做法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绿色税制定位,改进税率,做到“加减并举,提质增效”;优化政策工具组合,加强绿色税收与其他政策协同,加快企业绿色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转化;强化消费税调控,扩大绿色消费;深化央地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塑造包容性与创新性兼备的绿色发展方式。为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实践营造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税收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制 全面深化改革 “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