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彩椒(Capsicum annuum L.)的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凤兰 刘荣梅 +1 位作者 胡国富 胡宝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62-65,共4页
以抗寒性较强的五彩樱桃椒为试验材料,对观赏椒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最佳外植体为茎尖,茎尖的最佳消毒时间为3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5mg·L-1+NAA1mg·L-1;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5mg·L-1+NAA0.1mg·... 以抗寒性较强的五彩樱桃椒为试验材料,对观赏椒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最佳外植体为茎尖,茎尖的最佳消毒时间为3min;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5mg·L-1+NAA1mg·L-1;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6-BA5mg·L-1+NAA0.1mg·L-1,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5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彩椒 抗寒性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关联网络分析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颜色转变相关基因的鉴定 被引量:4
2
作者 金威恒 MUMTAZ Muhammad Ali +4 位作者 何成尧 夏禹 郝园园 李彩朝 汪志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9-1143,共15页
辣椒属于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 L.)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其播种面积和产值在中国均居蔬菜首位。果色是辣椒众多经济性状中最直观的性状之一,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选择。辣椒果色受多种因素调控,相关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还需... 辣椒属于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 L.)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其播种面积和产值在中国均居蔬菜首位。果色是辣椒众多经济性状中最直观的性状之一,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选择。辣椒果色受多种因素调控,相关色素生物合成的分子调控还需进一步解析。本研究以果实发育过程中呈现5种颜色的辣椒种质HNCA0076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生理检测、转录组测序以及WGCNA分析。在果实5个不同颜色时期,叶绿素含量变化较大,类胡萝卜素含量整体呈现递增趋势,类黄酮含量无明显变化,花色苷含量在紫色果期后逐渐降低,橙色果期后又逐渐升高。RNA测序数据质量满足进一步分析要求。4个转色期的上调(下调)表达基因数分别为826(276)、390(588)、1248(1800)和1528(2485),随着果实的逐步发育,相邻比较组合中的差异基因的数量逐渐增加。差异表达基因经GO富集分析,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中的四吡咯结合、血红素结合、转移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铁离子结合和水解酶活性等过程;KEGG富集分析主要富集在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淀粉、蔗糖代谢等信号通路,其中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的3个基因在紫色时期向黄色时期的转变过程中表达上调,类黄酮代谢途径的11个基因在黄色时期向红色时期的转变过程中表达下调。4个对比组合差异基因分别注释到8877、8736、8689、8573个转录因子,共同注释到8049个转录因子,包括AP2、F-box、MYB和UDPGT等类型。利用非冗余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加权关联网络分析,关联到4个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类黄酮含量相关的模块,进一步分析表明p450(LOC107859314)、Pkinase(LOC107839192、LOC107875415)、F-box(LOC107863894)和zf-MYND(LOC107852593)等29个转录因子可能参与辣椒果实转色的调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辣椒果实色素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以及分析相关色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提供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生辣椒 转色 类胡萝卜素 类黄酮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孔在辣椒(Capsicum annuum L.)子叶和下胚轴上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慧峰 王永飞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以辣椒幼苗(Capsicum annuum L.)为材料,研究了辣椒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叶的上、下表皮和下胚轴上、下端1 cm处的气孔密度及表皮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辣椒的气孔由肾形保卫细胞组成,无副卫细胞;子叶的表皮细胞呈无规则形,下胚... 以辣椒幼苗(Capsicum annuum L.)为材料,研究了辣椒生长发育过程中子叶的上、下表皮和下胚轴上、下端1 cm处的气孔密度及表皮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辣椒的气孔由肾形保卫细胞组成,无副卫细胞;子叶的表皮细胞呈无规则形,下胚轴的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或椭圆形;(2)辣椒子叶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分别在辣椒种子出芽后第6天和第3天达到最大,之后随子叶的生长逐渐减小,下表皮的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明显大于上表皮的;(3)辣椒下胚轴上、下端1 cm处的气孔密度随下胚轴的生长变化不明显,但是表皮细胞密度随下胚轴的生长逐渐减小,下胚轴上端的气孔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明显的大于下胚轴下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 气孔密度表皮细胞密度 下胚轴 子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透气性参数对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conoides)自发气调包装冷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玉肖 唐月明 +5 位作者 高佳 宋占锋 罗芳耀 朱永清 王祖莲 陈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63-168,共6页
以红熟期朝天椒为材料,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和(9±0. 5)℃低温贮藏技术,研究了不同透气性参数的聚乙烯包装膜对朝天椒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AP处理可有效降低朝天椒贮藏过程中的失重... 以红熟期朝天椒为材料,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MAP)和(9±0. 5)℃低温贮藏技术,研究了不同透气性参数的聚乙烯包装膜对朝天椒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AP处理可有效降低朝天椒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包装膜透气性参数对包装后朝天椒的贮藏品质影响具有明显差异。MAP处理中除E处理[包装膜O2和CO2透过率分别为1 865 cm3/(m2·24 h·0.1 MPa)和7 214 cm3/(m2·24 h·0.1 MPa)]加速了朝天椒的腐烂外,其他4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抑制朝天椒贮藏过程中组织相对电导率的升高,减少腐烂的发生,延缓外观品质的劣变。其中,C处理[包装膜O2和CO2透过率分别为8 087 cm3/(m2·24 h·0. 1 MPa)和31 520 cm3/(m2·24 h·0. 1 MPa)]在贮藏30 d时朝天椒商品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辣椒 保鲜 自发气调包装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下胚轴离体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学宝 陈光荣 金波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67-371,共5页
将辣椒无菌苗下胚轴切段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2mg/LBA,0.5mg/LIAA,在此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 将辣椒无菌苗下胚轴切段接种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最适的诱导培养基为MS+2mg/LBA,0.5mg/LIAA,在此培养基上产生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分化培养基,光照培养,芽分化率可达25.0%·不定芽在含、1mg/LGA3和2mg/LBA的MS培养基上伸长成苗,再移入生根培养基上诱导生根,长成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离体培养 植株再生 下胚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发育及品质相关新microRNA的鉴定与分析
6
作者 LIU Zhoubin ZHANG Yuping +13 位作者 OU Lijun KANG Linyu LIU Yuhua LV Junheng WEI Ge YANG Bozhi YANG Sha CHEN Wenchao DAI Xiongze LI Xuefeng ZHOU Shudong ZHANG Zhuqing MA Yanqing ZOU Xuexiao 《辣椒杂志》 2017年第3期42-50,共9页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前人研究表明,模式植物中miRNA与果实发育相关。然而,人们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品质及发育相关的miRNA了解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MicroRNA(miRNA)是一种非编码的小RNA,在各种生物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前人研究表明,模式植物中miRNA与果实发育相关。然而,人们对辣椒(Capsicum annuum L.)果实品质及发育相关的miRNA了解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比较了不同品种辣椒果实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小RNA。利用miRDeep2软件从4个样本中共鉴定出了59个已知miRNA和310个新miRNA。预测了新miRNA的靶基因,共656个,并对其中402个靶基因进行了注释。GO分析和KEGG途径表明,某些靶基因与淀粉糖、氨基糖以及核糖代谢相关。qPCR表明一些miRNA的表达模式与其靶向基因相反,该结果为今后研究miRNA调控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capsicum annuum L.) MIRNA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深度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辣椒新品种产量品质的综合分析
7
作者 王永平 王岩 +1 位作者 涂德辉 邢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3-189,共7页
以12个辣椒新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按果实类型分为朝天椒和线椒两大类,以各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发病率、果实品质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生育期最短的为辣研103(141 d),生育期最长的是... 以12个辣椒新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按果实类型分为朝天椒和线椒两大类,以各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发病率、果实品质为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生育期最短的为辣研103(141 d),生育期最长的是瑞辣红丰(155 d)。辣研204的炭疽病发病率最低;各品种白绢病抗性表现良好,辣研103、德龙亮艳、4A×GJH2017-13未出现明显病症;辣研103的病毒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辣研101、德龙亮艳、瑞辣红丰、黔椒8号、4A×GJH2017-13未出现明显病症。朝天椒类型中,辣研103平均单果重最大(7.26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线椒类型中,瑞辣红丰平均单果重(16.33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朝天椒类型品种产量均达到16 t/hm^(2)以上,不同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线椒类型红辣王产量最高(34.161 6 t/hm^(2)),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辣椒果实氨基酸含量整体表现为线椒类型显著高于朝天椒类型,其中瑞辣红丰的氨基酸含量最高(67.98μmol/g);朝天椒类型辣椒素含量显著高于线椒类型,朝天椒中辣椒素含量最高的为辣研106(5.07 g/kg),线椒中辣椒素含量最低的为红辣王(0.11 g/kg)。农艺性状、发病率、产量和品质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朝天椒类灰色关联度值前三位依次为德龙亮艳、瑞辣816、德龙红艳,线椒类关联度值前三位依次为辣研204、4A×GJH2017-13、瑞辣红丰,适宜在黔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农艺性状 产量 灰色关联分析法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CaTUA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8
作者 郝雪峰 张子彤 +2 位作者 贾晓宇 曹海艳 雷建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共9页
辣椒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在生产实际中利用核不育两用系进行制种是理想手段。α-微管蛋白(α-tubulin)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与植物育性相关。以辣椒核不育两用系AB114为材料,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 辣椒作为常异花授粉作物,在生产实际中利用核不育两用系进行制种是理想手段。α-微管蛋白(α-tubulin)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与植物育性相关。以辣椒核不育两用系AB114为材料,采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得到蕾期基因表达差异片段,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 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AFLP-F-57全长。ORF finder分析显示,该基因具有1350 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编码450个氨基酸;经Standard Protein BLAST和NCBI Conserved Domain Search鉴定,该基因编码蛋白与烟草、辣椒的α-微管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均含有α-tubulin保守结构域,故将其命名为CaTUA基因;RT-PCR分析表明,与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中该基因的表达量随花蕾发育呈现下降趋势,于大花蕾时期差异显著;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CaTUA蛋白与烟草TUA蛋白序列的进化距离较近。研究初步分析了CaTUA基因的功能,为进一步揭示辣椒核不育与CaTUA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核不育两用系 Α-微管蛋白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CaTU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及防治研究进展
9
作者 廉勇 付崇毅 +5 位作者 高婧 刘湘萍 狄洁增 张俊 郭金波 王永 《长江蔬菜》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辣椒(Capsicum annuum)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目前辣椒生产中,病毒病已发展成为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制约因素。就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症状、防治方法、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 辣椒(Capsicum annuum)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在目前辣椒生产中,病毒病已发展成为影响辣椒产量和质量的制约因素。就我国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症状、防治方法、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后续辣椒病毒病防控提供相关信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毒病 病原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AS和BSA-seq挖掘辣椒果实中辣椒红色素含量的QTL区间及候选基因
10
作者 班国梁 曹亚从 +8 位作者 张正海 于海龙 吴华茂 李戎轩 赵红 张伟丽 聂智星 宋红霞 王立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辣椒红色素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纯天然可食用色素,培育高辣椒红色素品种为辣椒产业重要任务。通过对255份一年生栽培种辣椒核心种质的辣椒红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第1、2、3、5、6、8、9... 辣椒红色素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纯天然可食用色素,培育高辣椒红色素品种为辣椒产业重要任务。通过对255份一年生栽培种辣椒核心种质的辣椒红素含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在第1、2、3、5、6、8、9、10、11和12号染色体均关联到与辣椒红素含量显著相关的区间,关联区间内共包括93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转录表达数据预测了3个影响辣椒果实中辣椒红素含量的候选基因。通过对高辣椒红色素材料Pep-340、低辣椒红色素材料Pep-276构建的F2群体进行混合分组分析法-测序(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sequencing,BSA-seq)分析,在第1、3、5和10号染色体定位到与辣椒红色素含量相关区间,其中第3和5号染色体上的定位区间与GWAS分析中的显著相关区间相近或重合;利用这两个区间的In Del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将调控辣椒红色素含量基因定位在3号染色体的q CC3.1,物理位置为22.8~25.9 Mb,其中含有99个基因,根据功能注释和转录组分析,预测了4个影响辣椒果实中辣椒红色素含量的候选基因Capana03g001314、Capana03g001325、Capana03g001334和Capana03g001387。研究结果为调控辣椒中辣椒红色素含量基因精细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红色素 GWAS BSA-seq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份辣椒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11
作者 王童童 郭志伟 +9 位作者 任广乾 孙强 刘贺娟 张蓓 程相杰 靳正雅 任福森 甄俊琦 吴涛 李仪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7-76,共10页
为了加强对收集到的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提高育种效率,对40份稳定自交系的2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464~1.997,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株幅,... 为了加强对收集到的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提高育种效率,对40份稳定自交系的2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464~1.997,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株幅,数量性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52.92%),说明40份辣椒种质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距离20处可以将40份辣椒资源聚为2个类群,第Ⅱ类群多为紧凑型植株,果实细长且皮薄,果形指数相对较大,可以为后续不同果形和株型的育种实践提供材料基础。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性状有74对,表明大部分表型性状之间相互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高达77.493%,可反映表型性状的基本特征,表型性状中果横径、果形指数、果实横切面形状等12个表型性状能够作为评价辣椒表型遗传多样性和辣椒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指标。研究结果为辣椒种质资源的利用、创新以及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涝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12
作者 王楠艺 范高领 +6 位作者 付文婷 吴迪 杨娅 黄冬福 王立浩 吴康云 何建文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9,共16页
为了探究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在响应涝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包含9... 为了探究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在响应涝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辣椒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包含91个成员,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91个成员可被分为6个亚族,不同亚族的成员基因结构存在差异。C_(2)H_(2)型锌指蛋白家族基因启动子区域主要包含植物生长发育元件、植物激素响应元件及逆境胁迫响应元件。对耐涝辣椒资源GC41和涝胁迫敏感型辣椒资源GC39在涝胁迫下的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GC41中,CaC_(2)H_(2)-17、CaC_(2)H_(2)-87在涝胁迫处理3 d时相对表达量高,CaC_(2)H_(2)-17、CaC_(2)H_(2)-87在GC39中未表达。筛选出CaC_(2)H_(2)-16(Capana01g003556)、CaC_(2)H_(2)-32(Capana04g001616)、CaC_(2)H_(2)-72(Capana11g000176)、 CaC_(2)H_(2)-73(Capana11g000178)、CaC_(2)H_(2)-87(Capana12g000773)5个转录因子,这5个转录因子分别调控了419个、526个、566个、305个、480个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辣椒C_(2)H_(2)家族成员的功能解析及耐涝辣椒资源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C_(2)H_(2)型锌指蛋白 涝胁迫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13
作者 刘勇鹏 董晓宇 +6 位作者 秦素研 赵月强 刘田 刘卫 朱新红 杨凡 姚秋菊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为了解决朝天椒主产区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的问题,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三樱9号朝天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增施200、400 kg有机肥为基础,分别设置减施化肥15%、30%两个... 为了解决朝天椒主产区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的问题,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朝天椒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三樱9号朝天椒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增施200、400 kg有机肥为基础,分别设置减施化肥15%、30%两个梯度。结果表明,与CK(空白施肥)相比,在生长指标上,以T3(增施400 kg有机肥,减施15%化肥)处理对朝天椒的株高,茎粗,开展度,分枝数,最大叶片的面积、周长、长、宽的增长最为明显;叶片的SPAD值、氮含量也以T3处理下最高,比CK处理分别增加27.23%和29.04%;在果实和产量指标上,T3处理的朝天椒平均单果鲜干质量最高,花皮果最少,产量也最高,比T1(常规施肥)增产15.18%;在土壤肥力上,T3处理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最有利于提高朝天椒生长期至坐果期的土壤速效养分积累量。综上所述,增施400 kg有机肥,施用63.75 kg(减施15%)化肥(T3)最有利于朝天椒的生长和有机物的积累,最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协调土壤养分平衡,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天椒 化肥减量 有机肥 光合特性 生长及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间作模式对朝天椒光合特性、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刘勇鹏 刘卫 +6 位作者 董晓宇 韩亚伟 刘丽雅 王改革 朱新红 张仙美 姚秋菊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4,共7页
伴随着农田的集约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朝天椒主产区也从单一的连年种植同种作物朝着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发展,形成了朝天椒与其他主产农作物组合的间作模式。本试验从生产实际出发,设置朝天椒-玉米、朝天椒-芝麻两种间作模式,研究其对朝天... 伴随着农田的集约化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朝天椒主产区也从单一的连年种植同种作物朝着多元化的种植模式发展,形成了朝天椒与其他主产农作物组合的间作模式。本试验从生产实际出发,设置朝天椒-玉米、朝天椒-芝麻两种间作模式,研究其对朝天椒生长生理、光合特性、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朝天椒-玉米、朝天椒-芝麻间作对朝天椒植株的开展度、茎粗、有效分枝数和最大叶片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及叶片SPAD值、含氮量等指标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其中朝天椒-芝麻间作除在茎粗、叶面积、叶宽上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外,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较小;朝天椒-芝麻间作基本不影响朝天椒植株的形态和正常生长发育,且对干鲜椒产量影响较小,干椒单产仅比单作(CK)减产2.31%,且对朝天椒疫病、炭疽病、病毒病防控效果较好。综上,在本试验两种间作模式中,朝天椒-芝麻间作较有利于朝天椒的生长发育,产量较高,为优选模式。该结论可为改进当地朝天椒种植生态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朝天椒 光合特性 病害发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份辣椒种质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
15
作者 李尧尧 张现周 +3 位作者 常晓轲 姚秋菊 赵俊卿 杨凡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1,共9页
涝渍胁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解辣椒品种(系)的耐涝性,以132份辣椒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苗期淹水胁迫处理,测定12个苗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利用描述统计法、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 涝渍胁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为了解辣椒品种(系)的耐涝性,以132份辣椒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苗期淹水胁迫处理,测定12个苗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利用描述统计法、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辣椒各品种(系)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32份辣椒品种(系)之间的耐涝性表现出丰富的变异,涝渍胁迫条件下,各性状指标测定值的变异系数介于12.31%~50.00%,对照条件下(正常水分管理)的变异系数介于10.42%~42.5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2个农艺性状胁迫系数按其贡献率大小转换为3个主成分,这些主成分解释了79.131%的总变异;通过计算综合耐涝系数(D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132份辣椒品种(系)分为5个耐涝等级。筛选出5份高耐涝辣椒品种(系),明确了地上部生物量(鲜质量、干质量)、地下部生物量(鲜质量、干质量)、根总体积、株高和根总表面积可作为辣椒苗期耐涝性鉴定的有效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苗期 农艺性状 耐涝性 综合耐涝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糠和牛粪在辣椒育苗中替代草炭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崔子良 王俊峰 +2 位作者 缪军 孙凯宁 柴洪涛 《中国果菜》 2025年第5期73-79,共7页
草炭是育苗基质的主要原料,但成本较高,且非可再生,亟需来源充足、成本低的物料替代。本研究以椰糠和牛粪替代草炭,以常规草炭基质为对照(CK),共设置11个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朝天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M20C10... 草炭是育苗基质的主要原料,但成本较高,且非可再生,亟需来源充足、成本低的物料替代。本研究以椰糠和牛粪替代草炭,以常规草炭基质为对照(CK),共设置11个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基质对朝天椒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K相比,M20C10(牛粪∶椰糠∶草炭∶珍珠岩=2∶1∶5∶2)处理组的朝天椒干质量达到了0.229 g,增加40.5%;壮苗指数达到了0.162,增加60.7%,高于其他处理;持水孔隙度达到了57.4%,增加10.05%。此外,壮苗指数次高的M15C0(牛粪∶草炭∶珍珠岩=3∶13∶4)的生长指标和容重、持水孔隙度以及总孔隙度也优于CK。由此可见,牛粪和椰糠可以部分替代草炭配置育苗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糠 牛粪 朝天椒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钾配施对有机基质栽培辣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7
作者 狄谦芊 冀恩玲 +3 位作者 朱嬿莹 杜清洁 肖怀娟 王吉庆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7,共8页
为探明花生壳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基质栽培下辣椒最佳氮钾施用量,设置3个施氮量水平(N1,0 kg·hm^(-2);N2,207 kg·hm^(-2);N3,414 kg·hm^(-2))和3个施钾量水平(K1,0 kg·hm^(-2);K2,405 kg·hm^(-2);K3,810 kg·... 为探明花生壳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基质栽培下辣椒最佳氮钾施用量,设置3个施氮量水平(N1,0 kg·hm^(-2);N2,207 kg·hm^(-2);N3,414 kg·hm^(-2))和3个施钾量水平(K1,0 kg·hm^(-2);K2,405 kg·hm^(-2);K3,810 kg·hm^(-2)),共9个配施处理,研究不同氮钾施肥量处理对辣椒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对辣椒的生长、品质和产量均具有显著影响,在N2K2组合处理下辣椒的生长状况最好;在K2和K3条件下,辣椒的品质综合得分随氮肥增加而降低,在K3水平下辣椒的产量随氮肥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品质、产量等因素,在以花生壳为主的基质栽培条件下,施氮量小于120 kg·hm^(-2)、施钾量525~825 kg·hm^(-2)为最佳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基质栽培 施肥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霉素浸种对不同品种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闽卉 刘远微 欧立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5,68,共8页
从15个辣椒品种中筛选出萌发速率差异明显的3个品种,探究其种子的萌发生理生化特性及赤霉素对其萌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存在差异的辣椒品种,其吸水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差异。萌... 从15个辣椒品种中筛选出萌发速率差异明显的3个品种,探究其种子的萌发生理生化特性及赤霉素对其萌发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速率存在差异的辣椒品种,其吸水率、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差异。萌发速度快的S6和S14,其抗氧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萌发速度慢的S2;同时发现,赤霉素浸种处理后,种子萌发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2叶1心时的幼苗生长指标(根长、株高、鲜重)高于对照。萌发速度快的品种贮藏物质动员早,为种子快速萌发提供能量与物质,种子的胚修复能力强,加快了种子萌发速度;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加快种子萌发及促进幼苗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萌发速度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纳米硅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刘小岑 胡海骏 +5 位作者 田野 李慧玲 阳婷倩 赵志强 陈安军 朱永兴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为研究外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贵妃椒种子为试材,共设置对照(ck)、SiNP_(250)(250 mg/L)、NaCl(200 mmol/L)、NaCl+SiNP_(250)等4个处理,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辣椒种皮,分析外源SiNP_(250)对盐胁... 为研究外源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s)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贵妃椒种子为试材,共设置对照(ck)、SiNP_(250)(250 mg/L)、NaCl(200 mmol/L)、NaCl+SiNP_(250)等4个处理,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处理辣椒种皮,分析外源SiNP_(250)对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种子的萌发,而在盐胁迫下外源SiNP_(250)处理能降低辣椒种皮破裂程度,促进种子萌发,减少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辣椒胚根抗氧化酶活性,减少了脯氨酸(Pro)及可溶性蛋白(SP)的含量,且提高了盐胁迫下辣椒胚根中脱落酸(ABA)分解相关基因(CaCYP707A1)、赤霉素(GA)合成相关基因(CaGA20ox1)的相对表达量。SiNP_(250)浸种可降低盐胁迫下辣椒种子氧化损伤,调控ABA、GA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促进盐胁迫下种子的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盐胁迫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辣椒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增杰 皇凡宇 +2 位作者 张慎举 皇甫自起 刘冬梅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25-28,共4页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辣椒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辣椒生长、增强抗逆性能和辣椒催红、脱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适宜时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壳寡糖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促... 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辣椒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促进辣椒生长、增强抗逆性能和辣椒催红、脱叶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在适宜时期喷施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壳寡糖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促进植株生长、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种子萌发、培育壮苗,氮、磷、钾养分吸收以及株型矮化,提高壮苗指数;同时可增强辣椒幼苗耐高温干旱胁迫、耐低温弱光胁迫、耐盐碱涝害的能力,并能够缓解药害和连作障碍;辣椒专用脱叶剂具有一定的脱叶与催红效果。后续应进一步加大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辣椒株型的研究。本文为辣椒生产上安全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株生长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