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capacity allocation optimization method of photovoltaic EV charging station considering V2G 被引量:9
1
作者 ZHENG Xue-qin YAO Yi-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2期481-493,共13页
Large-scale electric vehicles(EVs) connected to the micro grid would cause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vehicle to grid(V2 G), two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load modes of EVs were constructed... Large-scale electric vehicles(EVs) connected to the micro grid would cause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vehicle to grid(V2 G), two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load modes of EVs were constructed. One was the disorderl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 based on travel habits, and the other was the orderl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 based on time-of-use(TOU) price;Monte Carlo method was used to verify the case. The scheme of the capacity optimization of photovoltaic charging station under two differen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s with V2 G was propos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objective function with the maximiz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investment and the operation cost of the charging system were established. The range of decision variables, constraints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ower balance and the strategy of energy exchange were given. NSGA-Ⅱ and NSGA-SA algorithm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cases, respectively. In both algorithms, by comparing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two different modes, it shows that the orderl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 with V2 G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disorderly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mode in the aspects of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f power grid, reducing system investment and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 to grid (V2G) capacity configuration optimization time-to-use (TOU) pric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NSGA-Ⅱ algorithm NSGA-SA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碱性-质子交换膜混合电解槽的离网型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衍会 李冠霖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共9页
未来绿氢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走工艺离网型的技术路线。为此,结合风力/光伏发电、碱性-质子交换膜(ALK-PEM)电解槽和储能设备,构建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对其多目标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密度峰值优化的近邻传播快速聚类算法得到风光联合出力... 未来绿氢的规模化发展需要走工艺离网型的技术路线。为此,结合风力/光伏发电、碱性-质子交换膜(ALK-PEM)电解槽和储能设备,构建风光耦合制氢系统,对其多目标优化配置进行研究。采用密度峰值优化的近邻传播快速聚类算法得到风光联合出力典型场景;考虑ALK-PEM电解槽的特点,提出电解制氢单元的功率分配策略,结合风光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以减小系统成本、提高系统能量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目标,构建系统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并采用多机制第三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对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与混合电解槽-储能协同制氢系统的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混合电解槽制氢系统,协同制氢系统中的储能设备能够实现对电解槽功率的补偿,使得ALK电解槽所占比重有所提升,显著降低电解槽的启停次数,单位制氢成本和弃风弃光率分别降低了8.76%、54.01%,系统能量效率和内部收益率分别提高了34.85%、13.58%,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碱性电解槽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 风光耦合制氢系统 容量配置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3
作者 高建强 张浩 危日光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 以某地区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总成本和负荷缺电率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多目标灰狼算法(MOGWO)对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结果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TOPSIS)多目标决策法对优化解集进行筛选,降低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系数的影响,增强了最优方案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与MOPSO相比,MOGWO优化精度更高;在算例分析中,系统最优配置方案为风力发电机37台,光伏电池836块,柴油发电机5台,蓄电池531块,系统总成本116.904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柴储互补发电系统 容量配置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灰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卧式抽蓄的多能互补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建恒 王浩 +5 位作者 任岩 王超 张云辉 王美敬 孙克涛 邹汶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为提升传统水电的调节能力,扩大新能源的接入规模,可对常规水电站进行改造并增建泵站,以实现蓄能与发电的双重功能。构建基于卧式抽蓄的水电融合改造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有助于实现对电网的调峰填谷,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保... 为提升传统水电的调节能力,扩大新能源的接入规模,可对常规水电站进行改造并增建泵站,以实现蓄能与发电的双重功能。构建基于卧式抽蓄的水电融合改造及风光水储多能互补系统,有助于实现对电网的调峰填谷,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保证风光等清洁能源进一步提质增效。通过对风电、光伏、水电和卧式抽蓄等发电子系统建立数学模型,设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利用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风光互补出力与径流水电、垃圾发电和负荷特性规律,最后引入综合电费率计算互补基地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对第二级水电改造为卧式抽蓄后,丰水年的最优容量配置结果为风电645 MW、光伏1081 MW,互补基地的功率偏差减小至0.5320 MW/h,电力供应总成本降低至4.3621亿元,电网2相连时电费率降低至0.0284元/(kW·h),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基于卧式抽蓄建立的多能互补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可进一步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风光水储等资源的互补优势,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抽蓄 多能互补系统 优化配置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跟网/构网型混联多馈入系统协调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余光正 胡越 +4 位作者 刘晨曦 汤波 辛焕海 马骏超 崔葛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8-600,I0016,共14页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 随着传统同步机组被电力电子设备逐步取代,电力系统由原来的“物理同步”逐渐转变为“控制同步”。因此,由变流器控制环节引发的稳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含跟网/构网型设备的混联多馈入系统中构网型设备能够抑制弱电网下由跟网型设备并网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然而其在强电网下容易导致系统出现低频振荡现象。而目前电力系统仍处于向“双高”系统转变的过渡阶段,关于不同电网强度下混联多馈入系统中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电网电压支撑能力的量化评估及其在多频段下的协调优化配置方法仍不清晰。为此,该文首先对单馈入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并网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探究不同电网强度下跟网/构网型变流器对应的主导振荡模态在多频段下的分布特性,并形成混联多馈入系统的协调优化配置原则。其次,基于模态解耦的思想对混联多馈入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等效近似,揭示多频段下系统主导振荡模态阻尼比与跟网/构网型支撑能力量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一种面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提升的跟网/构网型协调优化配置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提混联多馈入系统等效近似方法的正确性和协调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网/构网型设备 混联多馈入系统 模态解耦 电网电压支撑能力 协调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的多目标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佳旭 苗世洪 +3 位作者 姚福星 王廷涛 林毓军 魏文荣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能够充分体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对于引导微电网低碳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提升微电网系统经济–环境效益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的多目标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 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能够充分体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对于引导微电网低碳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提升微电网系统经济–环境效益需求,提出了一种考虑全寿命周期碳计量和碳交易机制的多目标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基于典型微电网系统架构,采用全寿命周期法分析各设备的碳排放量,并将碳权交易机制引入到系统中,构建了微电网系统碳排放计量和碳交易机制;其次,以全寿命周期内总成本现值和碳排放量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多目标微电网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采用我国某实际电网典型日数据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在尽可能降低碳排放量的前提下,有效提升微电网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碳计量和碳交易 全寿命周期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佳玲 秦博宇 +2 位作者 蔡其聪 丁涛 李恒毅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9-718,共10页
作为现代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呈现高增速、大规模发展趋势,但面临能耗高、效益低和灵活性不足等多方面挑战,其用能模式低碳高效转型需求迫切。针对计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提出一种储能... 作为现代综合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呈现高增速、大规模发展趋势,但面临能耗高、效益低和灵活性不足等多方面挑战,其用能模式低碳高效转型需求迫切。针对计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提出一种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组分运行模式与负荷特性,建立系统能量交互机制。其次,建立规划-运行两阶段优化模型,旨在实现峰谷分时电价机制下系统经济、碳排综合成本最小化。然后,采用列与约束生成算法迭代求解储能容量配置策略。最后,结合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储能 可再生能源 容量配置 鲁棒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蜜獾算法的风光氢储微电网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赵娜 张莲 +3 位作者 李多 黄伟 谢文龙 杨玉洁 《电气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8-351,共14页
针对风光氢储并网型微电网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构建以经济性、能源利用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求解算法求解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蜜獾算法。该算法在初始化种群阶段采用Bernoulli混沌映射的... 针对风光氢储并网型微电网的容量优化配置问题,构建以经济性、能源利用率、供电可靠性为目标函数的容量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求解算法求解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蜜獾算法。该算法在初始化种群阶段采用Bernoulli混沌映射的方式使种群具有遍历均匀性,在挖掘阶段和寻蜜阶段引入分段非线性递减参数,寻找最优个体附近有较好个体的情况,采用横向交叉策略产生新的解从而增强算法的搜索能力,并利用4种测试函数将改进的蜜獾算法、蜜獾算法、粒子群算法和蝴蝶算法进行对比。算例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算法比改进前的算法成本降低了7.44%,能源浪费率降低了21.79%,冗余度降低了3.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氢储 容量优化配置 新能源微电网 蜜獾算法 横向交叉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租赁市场中储能容量配置双层鲁棒优化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楠 刘国伟 +3 位作者 吴杰康 雷振 王益军 辛立胜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3-665,I0079-I0082,共17页
多元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商业模式是共享储能的规模化布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共享储能的经济效益,同时丰富电网的调节性资源。基于共享储能的自主性和趋利性,提出了市场环境下考虑风电场的集群租赁的共享储能配置的双层鲁棒优化方法... 多元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商业模式是共享储能的规模化布局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提升共享储能的经济效益,同时丰富电网的调节性资源。基于共享储能的自主性和趋利性,提出了市场环境下考虑风电场的集群租赁的共享储能配置的双层鲁棒优化方法。描述了共享储能提供租赁服务和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商业运营模式。考虑风电机组的出力和现货价格在多时间尺度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共享储能配置的主从博弈的鲁棒优化模型。模型上层以共享储能的年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确定风电场集群互动博弈的场景下共享储能各时段的租赁价格及容量规划方案;模型下层以风电场集群的考核成本最低为目标,利用各时段租赁价格和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的最恶劣场景下租赁需求,来更新各时段租赁容量。通过多场景对比分析验证了配置结果的有效性,为共享储能的多应用场景的容量优化配置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环境 共享储能 容量配置 鲁棒优化 风电场集群 租赁服务 主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EMDAN的微电网混合储能容量配置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旭民 张彦 刘晓波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针对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的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以解决并网型微电网中... 针对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mproved 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ICEEMDAN)的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HESS)容量优化配置方法,以解决并网型微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出力和用电负荷波动导致的联络线功率波动问题。该方法通过对微电网中不平衡功率进行功率信号分解,并分析确定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实现功率信号重构。针对不同储能系统技术特点,采用钠硫电池平抑低频分量,采用超级电容平抑高频分量。然后,通过建立以储能初始投资和维护成本最小为目标的HESS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商业求解器GUROBI求解混合储能配置方案。基于某并网型微电网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配置HESS能有效平抑微电网联络线功率波动,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ICEEMDAN) 微电网 混合储能 容量优化配置 GURO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断盖配置与油气纵向分布关系
11
作者 李红艳 韩宏伟 +2 位作者 蒋有录 沈澈 郭强 《特种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针对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断盖配置封闭能力对油气纵向分布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井震及地质资料,研究油气纵向分布特征,通过熵权法结合TOPSIS的方式评价断盖配置封闭能力,以减少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研究表明:研究区油气富集类型可划分... 针对辽河东部凹陷中南段断盖配置封闭能力对油气纵向分布影响不明确的问题,利用井震及地质资料,研究油气纵向分布特征,通过熵权法结合TOPSIS的方式评价断盖配置封闭能力,以减少确定权重时的主观性。研究表明:研究区油气富集类型可划分为深层富集型、浅层富集型和多层富集型3类;断盖配置可划分为封盖能力较好的Ⅰ型和封盖能力较差的Ⅱ型,沙三段Ⅰ型断盖配置分布于中段,控制油气深层富集,沙三段至东营组之间Ⅰ型和Ⅱ型断盖配置的组合共同控制油气多层富集和浅层富集。该研究成果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纵向分布 封闭能力 断盖配置 辽河东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氢转化动态效率特性的工业园区氢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12
作者 陈云帆 艾欣 +3 位作者 王哲 胡寰宇 周帅 王昊洋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4-195,共12页
推动氢储能系统的发展是提升电网灵活性的重要举措。现有的容量配置模型忽略了电氢转化动态特性,难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与适用性。针对上述问题,考虑电氢能互相转化动态效率特性以及优化电解槽效率运行策略对氢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影... 推动氢储能系统的发展是提升电网灵活性的重要举措。现有的容量配置模型忽略了电氢转化动态特性,难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与适用性。针对上述问题,考虑电氢能互相转化动态效率特性以及优化电解槽效率运行策略对氢储能系统容量配置的影响,建立电-氢转化环节中电解槽的能量转化效率模型及氢-电转化环节中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模型,提出结合能量转化效率模型与优化运行策略的氢储能容量配置优化模型,利用分段线性化逼近等方法求解模型的非线性问题。算例比较三季典型日下传统方案与该文所提方案的氢储能容量配置结果,分析表明,所提模型可提高规划方案的经济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配置 氢储能 电解制氢 燃料电池 可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级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与调度探索
13
作者 葛文超 任洪波 +2 位作者 朱跃钊 杨谋存 陈海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6,共9页
在基于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经济性优化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改进电网补充以及就地消纳模型并利用LINGO求解,以此探讨其对系统的配置调度以及经济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就地消纳基础上限制电网补充时段,系统风光相对装机比例将增... 在基于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经济性优化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改进电网补充以及就地消纳模型并利用LINGO求解,以此探讨其对系统的配置调度以及经济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就地消纳基础上限制电网补充时段,系统风光相对装机比例将增大27.16个百分点,生物质利用单元相对装机比例降低23.09个百分点;在第一用电低谷期和高峰期上述方案会更优先使用风力发电,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在第二用电低谷期风光有较多富余,富余电量优先用于储电,此外尚有约15%进行就地消纳;在第二用电高峰期,以光伏发电主导,生物质能和蓄电池辅助,不足部分由电网补充。相比仅引入就地消纳,该方案系统年运行费用降低32.5%,碳排放量降低39.1%,投资回收年限由8.29 a降至7.38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多能互补 线性规划 容量配置 优化调度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容量配置研究综述
14
作者 张洪伟 袁裕鹏 胡磊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共7页
随着世界各国对船舶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混合动力船舶开始发展推广并逐步应用,其可有效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现有的混合动力船舶研究大多集中在船舶能量管理方面,混合动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同样是提高混合动力船舶节能减... 随着世界各国对船舶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混合动力船舶开始发展推广并逐步应用,其可有效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气体排放。现有的混合动力船舶研究大多集中在船舶能量管理方面,混合动力系统容量配置优化同样是提高混合动力船舶节能减排性能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归纳船舶混合动力系统的建模方法和结构配置类型;然后综述了容量配置研究进展及其研究方法,总结与分析了相关研究方法的优缺点;最后为进一步提高混合动力系统节能减排性能,以应对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动力系统结构改善、工况识别、工况预测、动力系统谱系化4个方面对未来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容量配置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船舶 容量配置 动力系统谱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储直流微网电解制氢系统控制与优化配置研究
15
作者 高诚 苏建徽 +3 位作者 瞿晓丽 解宝 陈愚琅 汪海宁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8,共10页
为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柔性制氢以及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首先结合光伏阵列、储能电池和电解槽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系统层面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电解制氢装置“荷随源动”的柔性制氢。其次,在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 为实现光储直流微电网的柔性制氢以及提高系统的经济性,首先结合光伏阵列、储能电池和电解槽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信号的系统层面协调控制策略,以实现电解制氢装置“荷随源动”的柔性制氢。其次,在此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建立容量优化配置模型,采用麻雀搜索算法(SSA)以系统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进行容量配置优化,并结合具体光伏制氢工程项目数据进行算例分析与经济性分析。最后,根据所提控制策略搭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电解槽 直流微电网 氢气生产 调度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VMD的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16
作者 周登涛 金福宝 +4 位作者 马山刚 祁延明 张强 赵瑞婷 李若冰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8090-8098,共9页
为解决并网过程中,风电功率波动、间隙性等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的飞轮-锂电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案... 为解决并网过程中,风电功率波动、间隙性等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结合的飞轮-锂电混合储能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案。首先,采用K均值算法得到典型日数据,通过EMD将风电典型日数据输出功率信号分解为满足波动量限值的并网功率和混合储能平抑功率;然后,由麻雀搜索算法完成VMD算法中分解模态个数K值和二次惩罚因子α值的优化,通过VMD分解混合储能平抑功率,完成锂电池和飞轮储能的合理分配。最后,在考虑储能充放电功率和荷电状态约束条件的前提下,以储能成本为目标函数构建经济模型,采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切吉敦曲风电场实际发电数据借助MATLAB平台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策略不仅有效地平抑了风电波动,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经验模态分解 麻雀搜索算法 变分模态分解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工序统一建模与规划
17
作者 周苏洋 关奥博 +3 位作者 顾伟 李逸 吕洪坤 陈清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1,共11页
在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考虑工序调度潜力,充分挖掘电、气、冷、热等异质能流的协同互补特性,是促进工业用能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典型工业工序统一建模与供用能设备容量最优配置方法。首先,... 在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考虑工序调度潜力,充分挖掘电、气、冷、热等异质能流的协同互补特性,是促进工业用能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文中从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角度,探讨了典型工业工序统一建模与供用能设备容量最优配置方法。首先,设计了考虑能流品位差异的工业综合能源供用能方案;然后,构建了典型工业工序的物料-能流-碳流模型和变工况附加模型,实现工序用能的精确刻画;最后,提出了计及生产侧工序调度的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针对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基于离散取值的多线性项线性化方法,保证求解精度与效率。算例分析表明,在工业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过程中考虑工序调度潜力,能够减少工业企业的投资成本和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综合能源系统 统一建模 工序调度 最优配置 设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与持续路径——基于湖南省30个乡镇(街道)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海峰 李立清 李燕凌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构筑大安全大应急格局的根本保障和应有之义。该文以湖南省30个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为例,基于TOE理论分析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基... 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构筑大安全大应急格局的根本保障和应有之义。该文以湖南省30个乡镇(街道)应急能力建设为例,基于TOE理论分析框架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索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关键要素和提升路径。研究发现:①存在4条驱动基层应急能力提升的组态路径,分别是技术平衡型、“技术-组织”型、“组织-环境”型、全能型。②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背后是多种要素共同协作的结果,技术、组织和环境条件因素“齐头并进”和“多重并发”,形成驱动基层应急能力水平提升的多样化组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管理能力 基层应急能力 影响因素 组态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化工多稳态柔性运行策略的绿氨系统容量配置优化
19
作者 周家辉 仝冰 +3 位作者 王海鸣 徐钢 张润之 张健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60,共11页
在“双碳”背景下,电制氨技术(renewable power to ammonia,RePtA)因能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与绿氢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RePtA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具有明显波动性,这对哈伯-博世合成氨工艺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对此,提出了一种合成... 在“双碳”背景下,电制氨技术(renewable power to ammonia,RePtA)因能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与绿氢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RePtA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制氢量具有明显波动性,这对哈伯-博世合成氨工艺的稳定运行带来挑战。对此,提出了一种合成氨离散多稳态柔性运行策略,并使用PSO-MILP算法建立了一个协同化工运行调度的容量配置两阶段优化模型,基于内蒙古某在建示范项目,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柔性方案的技术经济性能。研究表明:离散多稳态柔性策略相比传统稳态策略,经济性大幅度提高,年收益可增加6715万元;相比完全柔性策略,合成氨工艺的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生产负荷波动率降低了78.16%。该优化模型可以兼顾RePtA系统的投资经济性与运行安全性,其成果有望为实际生产运行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 合成氨 容量配置 协同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火电灵活性改造及深度调峰的风光火储系统容量优化配置
20
作者 张立伟 冯任卿 +2 位作者 张毓清 廖佳思 马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2-733,共12页
针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较大,造成源荷不能满足实时功率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旨在有效平抑风光波动的火电机组灵活性调峰改造容量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了风电、光伏出力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储能电池荷电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 针对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出力随机波动较大,造成源荷不能满足实时功率平衡的问题,提出一种旨在有效平抑风光波动的火电机组灵活性调峰改造容量配置方法。首先,构建了风电、光伏出力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储能电池荷电状态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风光出力和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以系统年化成本和新能源波动方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风光火储发电年化成本模型及状态约束条件;然后,建立基于包络约束的风电、光伏和负荷区间不确定模型,提出基于IGDT预测偏差的设备容量配置优化策略。最后,针对河北某地区实际数据设计算例展开仿真验证。通过与不进行灵活性调峰改造及不平衡度指标改善情况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虑及火电灵活性改造及深度调峰的情况下,系统能够拥有更注重新能源出力、保障容量配置情况下源荷功率平衡的优势,在出现较大预测偏差的情况下仍可以满足实际负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灵活性改造 火电深度调峰 新能源出力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