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索桥销接式平行钢丝吊索设计研究与建议
1
作者 唐贺强 肖海珠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0-125,共6页
针对悬索桥销接式平行钢丝吊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从吊索结构布置、构造设计、材料选择、计算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针对性的设计建议。同一吊点吊索的肢数一般宜设计为2肢;吊索的纵向间距应考虑结构受力及施工等需要,设置为加... 针对悬索桥销接式平行钢丝吊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病害,从吊索结构布置、构造设计、材料选择、计算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给出针对性的设计建议。同一吊点吊索的肢数一般宜设计为2肢;吊索的纵向间距应考虑结构受力及施工等需要,设置为加劲梁横梁间距的整数倍;悬索桥主跨跨中区域宜设置柔性中央扣;跨中最短吊索的柔性段长度不宜小于1.5 m,最好不小于2 m。吊索下端与加劲梁的连接建议采用销接式;锚头可采用热铸锚;空间索面吊索及柔性段长度小于10 m的平行索面吊索,其上、下端建议设置关节轴承;吊索相关部件之间应设置合适的过盈配合与间隙配合。吊索建议采用直径5 mm系列的锌铝合金镀层钢丝;叉形耳板宜采用强度相对较低的优质钢材,避免高强度钢对应力集中敏感易形成裂纹源的问题;吊索锚杯可采用ZG20Mn低合金铸钢。吊索受力分析应考虑静载试验工况,此时钢部件应力可按屈服强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销接式吊索 高强钢丝 中央扣 柔性段长度 热铸锚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薄膜传感器的传动锥齿轮柔性测试技术
2
作者 谷士鹏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0-176,共7页
通过分析溅射气压对PdCr薄膜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以及退火条件对Pt薄膜电阻率的影响,采用掩模板方法实现应变薄膜与热电阻薄膜图形化处理,并利用高温银浆烧结实现引线与敏感层薄膜的稳定连接,建立由Ni基合金基带、Y2O3过渡层、AlON-Al2O... 通过分析溅射气压对PdCr薄膜电阻温度系数的影响以及退火条件对Pt薄膜电阻率的影响,采用掩模板方法实现应变薄膜与热电阻薄膜图形化处理,并利用高温银浆烧结实现引线与敏感层薄膜的稳定连接,建立由Ni基合金基带、Y2O3过渡层、AlON-Al2O3复合绝缘层、PdCr应变敏感层/Pt热电阻敏感层、Al2O3防护层组成的薄膜传感器设计方法。将薄膜应变传感器、薄膜热电阻传感器同时柔性安装于传动锥齿轮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外部应力较高时薄膜应变传感器线性度为0.243%;薄膜热电阻传感器ΔR/ΔT斜率为0.4529,线性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层与复合绝缘层制备 敏感层制备及图形化 引线连接 柔性安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汤骏 陈红坤 +2 位作者 徐维炜 高鹏 吴海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199,共9页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 高比例新能源并网加剧了电网运行不确定性,而灵活性指标在电网分区中可衡量片区电网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为此,提出一种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计及灵活性的电网分区方法。兼顾片区电网灵活性供需平衡,建立表征片区电网灵活性裕度的评估指标;改进电气距离并建立电气联系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同时考虑片区电网电气联系和灵活性的双层分区优化模型,上层是网架决策模型,下层是灵活性优化模型,在双层迭代中得到最终分区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计及片区灵活性的分区方法不仅满足分区基本条件,还能保证各片区留有一定的灵活性裕度,提升了片区应对不确定冲击的能力和新能源消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分区 灵活性 供需平衡 电气联系 双层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新能源发电并网变流器灵活性评估
4
作者 孟铁强 张兴 +3 位作者 肖宇 李飞 贾科 毕天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051-6061,I0024,共12页
为实现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其并网变流器具有应对源侧与网侧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尤为关键的。而这种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灵活性进行表征,因此科学评估出并网变流器在不同工况下的灵活性水平至关重要。文中提出将熵权法应用于并网变... 为实现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其并网变流器具有应对源侧与网侧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尤为关键的。而这种适应能力可以通过灵活性进行表征,因此科学评估出并网变流器在不同工况下的灵活性水平至关重要。文中提出将熵权法应用于并网变流器的灵活性评估,初探并网变流器灵活性评估体系,以考虑小信号稳定性与暂态稳定性的有功与无功出力为灵活性指标;基于实际应用的大功率并网变流器,分析其在不同的电网状况、控制策略以及过流能力下的灵活性指标数据,从而科学评估并网变流器的灵活性水平;揭示采用单一控制算法的并网变流器灵活性不足问题,为设计自适应控制的灵活并网变流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流器 灵活性评估 熵权法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ri网和监督学习的机器人柔性流水车间调度方法
5
作者 李浚 罗继亮 +2 位作者 李旭航 伊思嘉 聂卓赟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08-1016,共9页
机器人柔性流水车间的调度属于组合优化问题,涉及在指数增长的事件序列集合中寻找最优路径.为了借助机器学习和启发式搜索的优势,提高调度优化的求解质量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库所赋时Petri网和监督学习的启发式优化方法.首先,利... 机器人柔性流水车间的调度属于组合优化问题,涉及在指数增长的事件序列集合中寻找最优路径.为了借助机器学习和启发式搜索的优势,提高调度优化的求解质量和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库所赋时Petri网和监督学习的启发式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库所赋时Petri网的运行规律,设计了启发式数据集的生成算法;其次,设计库所赋时Petri网的全连接神经网络学习模型,从数据集中学习Petri网行为的启发式;再次,以全连接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启发式函数,设计了库所赋时Petri网A∗和集束搜索算法;最后,以某机器人柔性流水车间为例,进行了系列数值实验.本文方法获得了该流水车间库所赋时Petri网的高精度启发式,其平均相对误差低于0.05%,基于该启发式的A∗和集束搜索算法均能快速求解给定任务的最优或近似最优的调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所赋时Petri网 全连接神经网络 启发式函数 机器人柔性流水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多浮体结构波浪漂移力特性研究
6
作者 张璐瑶 毛艳军 +4 位作者 马小舟 李鹏达 吴宇飞 郑艳娜 董国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研究柔性连接多浮体结构在波浪作用下所受漂移力大小的问题。本文应用势流模型近场法研究了柔性连接的串联五模块浮式结构在规则波作用下的平均波浪漂移力和不规则波作用下低频慢漂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随着模块个数增加,结构所受平... 为了研究柔性连接多浮体结构在波浪作用下所受漂移力大小的问题。本文应用势流模型近场法研究了柔性连接的串联五模块浮式结构在规则波作用下的平均波浪漂移力和不规则波作用下低频慢漂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随着模块个数增加,结构所受平均漂移力呈线性增加,平均漂移位移受系泊缆的影响呈非线性增加。不规则波作用工况,低频慢漂力增加,但由于模块间遮蔽效应,结构漂移力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并且漂移力大小是有限的。随着连接刚度增加,平台结构整体所受平均漂移力减小,连接器刚度变化对低频慢漂力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浮体 串联式结构 柔性连接器 连接刚度 近场法 平均漂移力 低频慢漂力 分布式系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研制与试验
7
作者 张生武 田小江 +3 位作者 王刚 鲜林云 刘亚明 黄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8-103,110,共7页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用于无杆举升时需要配套油管锚,但因其力学性能、管壁结构特殊性,对油管锚结构、功能、性能提出新要求,现有金属油管配套油管锚无法满足新技术要求。基于此,研制了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该油管锚设计有单向流浮...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用于无杆举升时需要配套油管锚,但因其力学性能、管壁结构特殊性,对油管锚结构、功能、性能提出新要求,现有金属油管配套油管锚无法满足新技术要求。基于此,研制了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该油管锚设计有单向流浮动平衡机构,能减少管柱下井浮力影响;采用柔性连接机构,可缓冲管柱振动蠕动能量,防止引起锚定失效;采用液压解锚、上提解锚及丢手机构提高管柱系统使用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室内和下井试验检验结果表明:非金属敷缆连续管专用油管锚在压力1.15 MPa即可平衡压差,锚定启动载荷为4.14 MPa,液压锚定载荷为11.5 MPa,上提解锚力为22 kN,液压解锚载荷为32.4 MPa,安全丢手力为156 kN。该油管锚为非金属敷缆连续管用于新型无杆举升成功配套必要技术工具,有助于解决传统有杆/无杆举升中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杆举升 非金属敷缆连续管 油管锚 力学性能 柔性连接 载荷 试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8
作者 孟斌 张超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实现电网的主动支撑和功率平衡。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协同控制框架,将并网过程分为全局优化、区域协调和设备执行3个层级... 文章提出了一种多能互补型光伏电站柔性并网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能源的协同控制,实现电网的主动支撑和功率平衡。该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协同控制框架,将并网过程分为全局优化、区域协调和设备执行3个层级,通过动态调整各能源单元的出力比例,平抑功率波动,提升电能质量。研究结果表明,柔性并网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光伏消纳率、降低储能循环次数,并显著提升电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能互补 光伏电站 柔性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机身壁板装配技术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亮 李奕星 冯素玲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9-73,共15页
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其应用范围逐渐从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扩展,包括在机身结构的组成方面,传统的金属组装壁板逐渐被复合材料整体壁板所取代。由于复合材料壁板具有不同于传统金属材料壁板的... 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大量应用,其应用范围逐渐从次承力结构向主承力结构扩展,包括在机身结构的组成方面,传统的金属组装壁板逐渐被复合材料整体壁板所取代。由于复合材料壁板具有不同于传统金属材料壁板的装配工艺特点,因此对其装配方法和装配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圆筒状机身复合材料机身壁板的装配过程,分别介绍了复合材料机身壁板大尺寸测量技术、复合材料机身壁板装配定位调姿技术和复合材料机身壁板的先进制孔连接技术,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指出了飞机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装配技术未来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复合材料 机身壁板 测量 柔性工装 定位调姿 机械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关节间隙平面柔性六杆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10
作者 金国光 何升 +2 位作者 魏展 王志敏 刘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1,共7页
为提高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精度,基于平面六杆机构,同时考虑多个关节间隙与构件柔性对多体机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通过实体建模和引用ADAMS软件中“冲击函数”接触力模型,对含有多个间隙关节与柔性连杆的六杆机构进行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 为提高机构的动力学分析精度,基于平面六杆机构,同时考虑多个关节间隙与构件柔性对多体机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通过实体建模和引用ADAMS软件中“冲击函数”接触力模型,对含有多个间隙关节与柔性连杆的六杆机构进行动力学模拟仿真,研究间隙数量、间隙位置、间隙大小、柔性连杆及其与间隙耦合对系统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单关节间隙相比,多关节间隙会产生更大的接触力,导致构件的加速度波动更加剧烈;间隙关节距离电机位置越近,则对机构的动力学行为影响越明显;考虑连杆柔性时,可以极大地降低间隙对机构动力学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关节间隙 接触力 柔性连杆 动力学 六杆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不同连接方式的外挂UHPC幕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利 种迅 +4 位作者 沙慧玲 高俊 冯晖 赵鹏 李志鹏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共11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幕墙与主体结构间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UHPC幕墙的新型柔性连接和耗能连接方式。设计了4种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为UHPC幕墙采用...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UHPC)幕墙与主体结构间不同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UHPC幕墙的新型柔性连接和耗能连接方式。设计了4种单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为UHPC幕墙采用柔性连接、耗能连接和刚性连接方式的框架结构及不含幕墙的纯框架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4种结构进行了静力推覆分析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机制以及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4种模型中主体结构的最终损伤模式一致,均在梁端和柱脚出现塑性铰;幕墙与主体结构采用刚性连接时,连接节点处螺栓发生破坏,连接附近的墙板及框架梁损伤严重;采用柔性连接和耗能连接方式时,连接节点处的墙板和连接螺栓均保持完好。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耗能连接方式时,水平地震作用下主体结构的损伤状态较轻,结构在3条地震波作用下的位移响应相比柔性连接模型减小了24.8%、32.9%和36.5%,减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幕墙 柔性连接 耗能连接 刚性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供与重构协同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玉韬 冯起辉 +2 位作者 谈竹奎 张超 袁旭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96-2709,共14页
柔性互联装置(FID)实现配电网不同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可实现故障后配电网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文以含直流网络的四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FID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在分析FID运行模式工... 柔性互联装置(FID)实现配电网不同馈线之间的柔性互联,可实现故障后配电网的快速恢复供电。该文以含直流网络的四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FID和网络重构的多端柔性互联配电网两阶段供电恢复策略。首先,在分析FID运行模式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故障快速转供的FID平滑控制结构和考虑开关同期并网控制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策略,支撑故障后第一阶段FID的快速供电恢复;然后,通过建立和求解考虑联络开关和FID容量限制的全局优化模型得出FID与网络重构相结合的第二阶段供电恢复策略,更大限度地恢复失电负荷;最后,利用PSCAD/MTDC仿真软件搭建了一个58节点四端含直流网络的柔性配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述供电恢复策略不仅能实现部分负荷的不停电转供,还能够通过网络重构大幅提高负荷恢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互联配电网 供电恢复 网络重构 虚拟同步发电机 开关同期并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并网灵活性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规划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方 张琦立 +2 位作者 魏书荣 冯启睿 刘阳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为了提升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的并网灵活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并网灵活性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构建综合考虑并网灵活性及经济性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挖掘大规模海... 为了提升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的并网灵活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并网灵活性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规划方法。首先,通过构建综合考虑并网灵活性及经济性的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集群接入系统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挖掘大规模海上风电集群输电系统的灵活性;其次,采用运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与基于图论的拓扑修复策略,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再次,基于模糊隶属度分析,从求出的帕累托前沿解中提取得到经济性、灵活性最优的风电场集群接入方案;最后以实际海上风电场群并网的算例为例进行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接入系统 经济性 灵活性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主体柔性连接现浇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凯 苏何先 +3 位作者 赖正聪 缪易辰 双超 朱源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为研究PVC拉缝板柔性连接的现浇空心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空心混凝土墙和PVC拉缝板为主要因素,设计制作了6榀足尺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纯框架结构、带PVC拉缝板柔性连接和无... 为研究PVC拉缝板柔性连接的现浇空心填充墙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空心混凝土墙和PVC拉缝板为主要因素,设计制作了6榀足尺试件并开展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纯框架结构、带PVC拉缝板柔性连接和无拉缝板刚性连接的现浇空心填充墙框架结构的破坏特征、荷载-位移曲线、骨架曲线、刚度、位移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PVC拉缝板的加入降低了空心混凝土填充墙对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和承载能力的提升作用,改善了现浇空心混凝土填充墙框架结构的位移延性和耗能能力,对填充墙起到了保护作用,但采用PVC拉缝板柔性连接的现浇混凝土空心填充墙仍会显著影响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和极限变形,结构设计时应合理考虑其对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空心混凝土填充墙 拟静力试验 柔性连接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发动机连杆大端轴承润滑特性及损伤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方贤 刘硕 +3 位作者 李虎林 崔毅 宋雅丽 屠丹红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7,共9页
基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和润滑理论,建立活塞–连杆–曲轴的多柔体摩擦动力学耦合模型。模型中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框架分析多柔体动力学特性,采用平均雷诺方程和微凸体接触理论描述混合润滑和磨损特性,在空间、时间上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和向... 基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和润滑理论,建立活塞–连杆–曲轴的多柔体摩擦动力学耦合模型。模型中采用绝对节点坐标框架分析多柔体动力学特性,采用平均雷诺方程和微凸体接触理论描述混合润滑和磨损特性,在空间、时间上分别采用有限元法和向后欧拉法求解。对某船用中速发动机连杆大端轴承的润滑、磨损和疲劳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轴承润滑域中心的轴颈–轴瓦相对速度呈现规律变化,混合润滑状态主要发生在燃烧上止点后90°附近;磨损集中在连杆轴承上瓦周向50°区域的两侧边缘位置,单循环最大磨损量为1.7×10~(-6)μm,是刚体模型的20.5倍,磨损寿命为1.1×10~4 h;疲劳损伤位置与易发生磨损位置相同,疲劳寿命为7.8×10~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大端轴承 混合润滑 磨损 疲劳 多柔体系统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柔性连杆的曲柄滑块机构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16
作者 黄超 李媛媛 +4 位作者 李萌 刘思思 马静雅 张福林 刘金刚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8-1179,共12页
为了研究柔性连杆、带有固体润滑涂层MoS_2的铰链接触副对含间隙铰链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曲柄滑块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Adams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柔性连杆材料、铰链间隙、铰链接触副材料和铰链接触副表面固体润滑涂... 为了研究柔性连杆、带有固体润滑涂层MoS_2的铰链接触副对含间隙铰链机构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曲柄滑块机构为研究对象,使用Adams软件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柔性连杆材料、铰链间隙、铰链接触副材料和铰链接触副表面固体润滑涂层对曲柄滑块机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搭建与数值仿真参数一致的含间隙铰链的曲柄滑块试验台,试验验证了柔性大的连杆、较小的间隙值、接触刚度较小的接触副材料能够减小机构的振动,带有涂层的铰链能够有效减小接触面的磨损量。试验结果和数值仿真结果较为一致,能够有效的反应各种工况对含间隙机构的影响规律,为固体润滑涂层在航天领域中含间隙铰链接触副展开机构的减振抗冲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铰链 柔性连杆 振动 曲柄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降落伞柔性连接技术力学特性
17
作者 赵淼 贾贺 +3 位作者 武士轻 刘涛 刘宇 李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815-3824,共10页
作为火星探测器减速着陆过程中必须的气动减速系统,火星降落伞对小质量、大承载连接构件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该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柔性连接技术,旨在降低柔性织物磨损和系统质量的同时提升连接构件的载荷承载能力。研究过程采用两步... 作为火星探测器减速着陆过程中必须的气动减速系统,火星降落伞对小质量、大承载连接构件的需求日益增长。针对该需求,提出一种新型的柔性连接技术,旨在降低柔性织物磨损和系统质量的同时提升连接构件的载荷承载能力。研究过程采用两步数值建模分析结合试验验证的方法,采用集中参数法构建柔性连接的动力学模型;将动态仿真结果参数作为有限元的边界条件,分析各连接点处的接触状态;结合试验数据对降落伞减速系统的强度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良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金属构件,柔性连接技术使得降落伞连接强度提升了1.73倍,质量减轻了62.8%,接触位置的应变随开伞速度的增加而变大;新型柔性连接装置能够承受火星环境的开伞载荷,可为火星降落伞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降落伞 柔性连接 软环套 力学特性 数值仿真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光纤式旋转扭矩测量系统设计
18
作者 何翰林 林杰俊 +1 位作者 胡佳成 陈爱军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针对在挠性连接的大型传动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监测中有效提高旋转状态下中高扭矩测量准确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用于挠性连接的基于FPGA的光纤式旋转扭矩测量系统。采用带有30组明暗相间膜片的转盘,利用光纤传感器将轴的扭转信号转换为... 针对在挠性连接的大型传动设备的运行状态健康监测中有效提高旋转状态下中高扭矩测量准确性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可用于挠性连接的基于FPGA的光纤式旋转扭矩测量系统。采用带有30组明暗相间膜片的转盘,利用光纤传感器将轴的扭转信号转换为光电信号输出,采用施密特整形电路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连入FPGA中。通过FPGA内部的可编程逻辑单元与高频计数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计数值的形式,并发送至上位机。通过LabVIEW编写上位机软件,实现数据整周期处理的功能,并将结果显示出来。在刚性连接的实验中,系统对旋转稳态扭矩测量的相对误差均优于2.0%;在挠性连接的实验中,系统对旋转稳态扭矩测量的相对误差均优于3.0%。证明该系统在500~2 000 N·m范围的不同连接方式下,对旋转稳态下扭矩的测量都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矩测量 光纤传感器 FPGA 挠性连接 旋转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启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树楠 任军辉 +2 位作者 宋志顺 李万杰 王彤辉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1-209,共9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城市电网和海上风电送出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该系统启动控制策略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文中对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对柔...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M3C)的柔性低频输电系统,其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城市电网和海上风电送出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该系统启动控制策略的研究还较少,为此文中对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首先对柔性低频输电系统结构和M3C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启动过程中将会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全桥子模块特点为M3C设计合理的充电策略,并以双端M3C柔性低频输电系统为对象设计合理的启动逻辑,确保启动过程中低频断路器无冲击合闸并实现站间无扰动连接,同时在M3C解锁及低频电压建立过程中降低电流冲击。最后通过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下搭建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启动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文中所提启动控制策略安全、可靠且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 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 启动控制策略 无冲击合闸 无扰动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运行广义短路比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晓辉 董燕飞 +1 位作者 刘豪 姚振明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为了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时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首先分析了平抑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的手段,引入了新能源以任意功率并网后能够评估交流系统电网强度的运行广义短路比。其次,给出了基于日前、日内、实时3个时间尺度新能... 为了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时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减少弃风、弃光,首先分析了平抑新能源并网功率波动的手段,引入了新能源以任意功率并网后能够评估交流系统电网强度的运行广义短路比。其次,给出了基于日前、日内、实时3个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策略,建立了以运行调度成本最小、运行广义短路比最大、联合输出功率波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多时间尺度新能源并网调度计划模型。最后,以火电机组、新能源场站、储能电站和高载能负荷等所构成系统为例,仿真验证了所给策略和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多时间尺度 柔性负荷 运行广义短路比 并网调度计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