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化蛋白-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脂多糖注射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洪新 郭振辉 +1 位作者 毛宝龄 钱桂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1(AP-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5mg/kg颈静脉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观察ALI大鼠肺组... 目的探讨活化蛋白-1(AP-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以及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LPS)5mg/kg颈静脉注射复制ALI大鼠模型,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观察ALI大鼠肺组织AP-1和CREB的改变和地塞米松的影响。结果ALI大鼠肺组织AP-1的DNA结合活性在2h达到峰值,12h后接近正常水平。CREB的活性在1h即到达峰值,但直到12h并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地塞米松对AP-1和CREB的DNA结合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AP-1和CREB可能在大鼠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转录水平的调节可能是糖皮质激素发挥抗炎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蛋白-1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脂多糖类 大鼠 吸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蛋白质巯基亚硝基化对大鼠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中CREB蛋白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晓静 丛斌 +5 位作者 张凤华 李淑瑾 马春玲 付丽红 倪志宇 于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IL-1β)和重组干扰素-γ(rIFN-γ)联合诱导的亚硝基化反应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细胞因子(rIL-1β和rIFN-γ的混合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 目的:观察重组白细胞介素-1β(rIL-1β)和重组干扰素-γ(rIFN-γ)联合诱导的亚硝基化反应对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DNA结合活性的影响。方法:(1)分别用细胞因子(rIL-1β和rIFN-γ的混合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AG)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孵育大鼠滑膜细胞12h,收集培养液上清进行一氧化氮(NO)含量测定;并提取各组总蛋白,其中细胞因子组的蛋白与巯基氧化修饰还原剂二硫苏糖醇(DTT)反应15min,采用生物素转化法与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蛋白质的亚硝基化修饰水平。(2)分别用rIL-1β、rIL-1β和rIFN-γ的混合物、AG及溶剂单独或联合孵育滑膜细胞12h,提取各组核蛋白,其中rIL-1β+rIFN-γ组核蛋白与DTT反应15min,采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技术观察各组CREB的DNA结合活性。结果:(1)细胞经rIL-1β和rIFN-γ孵育后,NO生成增多(P<0.01),蛋白质的亚硝基化修饰水平升高,而AG降低了NO的水平(P<0.01)并抑制了亚硝基化反应,DTT与总蛋白直接作用也可抑制亚硝基化反应。(2)rIL-1β和rIFN-γ共孵育明显抑制rIL-1β单独诱导的CREB的DNA结合活性(P<0.01),而AG抑制了rIL-1β和rIFN-γ的作用,DTT与核蛋白直接反应也可逆转细胞因子共孵育的作用,使CREB的DNA结合活性增高(P<0.01)。结论:IL-1β和IFN-γ共同孵育滑膜细胞可诱导细胞适度产生NO,使细胞内蛋白质的亚硝基化修饰水平升高,导致CREB发生可逆性巯基氧化修饰,抑制其DNA结合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亚硝基化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1 干扰素-Γ 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2-5p通过靶向CREB1抑制食管癌细胞及移植瘤的生长 被引量:8
3
作者 陈劭赓 何荣琦 +3 位作者 张万飞 林贤钻 陈河山 许荣誉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4,共10页
背景与目的:miR-12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等,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REB1)参与食管癌发展过程,研究miR-122-5p通过靶向CREB1对食管癌细胞及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 背景与目的:miR-122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等,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1,CREB1)参与食管癌发展过程,研究miR-122-5p通过靶向CREB1对食管癌细胞及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行肿瘤切除术后保存在液氮中的食管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距癌边缘3~5 cm)标本4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22-5p mRNA和CREB1 mRNA的表达。将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组、pc-NC组、miR-122-5p mimic组、pc-CREB1组、miR-122-5p mimic+pc-CREB1组,根据LipofectamineTM2000说明书将miR-NC、pc-NC、miR-122-5p mimic、pc-CREB1质粒分别或联合转染进入EC109细胞中。采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靶向关系,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活化胱天蛋白酶-3、Bax、Bcl-2、CREB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所有裸鼠分为4组:control组、miR-122-5p mimic组、pc-CREB1组、miR-122-5p mimic+pc-CREB1组。在裸鼠左腋下皮下注射各转染过的EC109细胞。30 d后处死裸鼠,完整取出皮下肿瘤,测定移植瘤体积和质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标记指数和胱天蛋白酶-3的表达水平。结果:miR-122-5p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低表达,而CREB1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P均<0.01)。miR-122-5p靶向下调CREB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miR-122-5p组食管癌细胞克隆数目减少,PCNA和Ki-67标记指数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活化胱天蛋白酶-3和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食管癌EC109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减小,Ki-67阳性细胞比率增加,活化胱天蛋白酶-3阳性细胞比率减少(P均<0.01)。过表达CREB1可逆转miR-122-5p对食管癌细胞和移植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miR-122-5p通过靶向下调CREB1来抑制食管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食管癌细胞和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2-5p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食管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诱导激酶抑制剂HG-9-91-01对小鼠脓毒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4
作者 王雪琴 王双 崔艳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93-1803,共11页
目的:脓毒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病理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盐诱导激酶(salt-induced kinase,SIK)是调节代谢、免疫、炎症反应等的重要分子,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SIK... 目的:脓毒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是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病理机制不明,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盐诱导激酶(salt-induced kinase,SIK)是调节代谢、免疫、炎症反应等的重要分子,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SIK在脓毒症小鼠海马中的表达,以及SIK抑制剂HG-9-91-01在脓毒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脓毒症模型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组]。LPS组小鼠以8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LPS,Con组小鼠予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注射后1、3、6 d取小鼠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IK1、SIK2、SIK3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Con组、LPS组、SIK抑制剂组(HG组)。LPS组和HG组注射LPS构建脓毒症模型,HG组在注射LPS后的第3~6天以1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HG-9-91-01,LPS组注射等体积溶媒。在注射LPS后的第7~1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Morris water maze,MWM)以评估3组小鼠的认知功能。行为学检测后取3组小鼠的海马组织,采用qPCR检测炎症因子和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CD68、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 1,Iba-1)、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NMDA receptor,NR)亚型、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调控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CREB-regulated transcription coactivator 1,CRTC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entate gyrus,DG)Iba-1阳性细胞的表达,并进行Sholl分析。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小鼠海马组织SIK1、SIK2、SIK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上调(均P<0.05)。与Con组比较,LPS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运动速度下降(均P<0.05);与LPS组相比,HG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均P<0.05)。与Con组比较,LPS组海马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型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iNOS、CD68的mRNA表达均上调,而II型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CD206和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的mRNA表达均下调;与LPS组比较,HG组TNF-α、IL-1β、IL-6、iNOS的mRNA表达均下调,而CD206和Arg-1的mRNA表达均上调(均P<0.05)。与Con组比较,LPS组海马组织iNOS、CD68、Iba-1的蛋白质表达均上调;与LPS组比较,HG组iNOS、CD68、Iba-1的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均P<0.05)。与Con组比较,LPS组海马组织CA1、CA3、DG区Iba-1阳性细胞数量均增加;与LPS组比较,HG组CA1、CA3、DG区Iba-1阳性细胞数量均减少(均P<0.05)。Sholl分析结果显示:距离小胶质细胞胞体8~38μm半径范围内,LPS组小胶质细胞突起与同心圆的交点较Con组明显减少(均P<0.05);在距离小胶质细胞胞体14~20μm半径范围内,HG组小胶质细胞突起与同心圆的交点较LPS组明显增多(均P<0.05)。与Con组比较,LPS组小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NR亚型NR1、NR2A、NR2B及IGF-1的蛋白质表达下调,磷酸化的CRTC1(phosphorylatedCRTC1,p-CRTC1)的蛋白质表达上调;与LPS组比较,HG组小鼠海马突触相关蛋白NR1、NR2A、NR2B及IGF-1的蛋白质表达上调,p-CRTC1的蛋白质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脓毒症小鼠海马组织SIK表达上调,SIK抑制剂HG-9-91-01可改善小鼠脓毒症相关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RTC1/IGF-1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增强突触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认知功能障碍 盐诱导激酶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调控的转录共激活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HG-9-91-01 神经炎症 突触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通过CREB1诱导乙肝病毒再激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潘娥 陈雪梅 +6 位作者 高庆祝 魏杰 胡杰 梁利 汪凯 黄爱龙 唐霓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9-1415,共7页
目的:探索顺铂诱导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机制。方法:将稳定表达HBV的肝癌细胞系HepAD38分为2组,即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对照组及顺铂(Cisplatin)处理组,分别检测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质-... 目的:探索顺铂诱导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再激活的机制。方法:将稳定表达HBV的肝癌细胞系HepAD38分为2组,即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对照组及顺铂(Cisplatin)处理组,分别检测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质-1(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CREB1)、乙肝病毒蛋白表达(HBsAg、HBcAg)及病毒复制水平(HBV DNA、HBV mRNA);同样在成功构建稳定敲低CREB1(shCREB1)的HepAD38细胞中,同正常表达HBV的肝癌细胞系HepAD38进行对照,检测经顺铂处理后的HBV复制水平(HBV DNA、HBV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HBsAg、HBcAg)。结果:稳定表达HBV的肝癌细胞系HepAD38中,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Cisplatin处理组中CREB1相对表达量为1.355±0.049(P=0.010);HBsAg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679±0.060(P=0.003);HBcAg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488±0.047(P=0.005)。qRTPCR结果显示经顺铂处理后,HBV DNA绝对表达量为249.600±54.400(P=0.006);HBV m RNA相对表达量为3.084±0.256(P=0.000);以上结果表明在HepAD38细胞中乙肝病毒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病毒复制水平较PBS对照组明显上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与此同时,选择转入shCREB1质粒的HepAD38细胞,即shCREB1细胞,以及转入对照质粒且能正常表达CREB1的HepAD38细胞,即shControl细胞,2种细胞组内均设置PBS对照组和Cisplatin处理组,分别检测乙肝病毒蛋白表达以及病毒复制水平。qRT-PCR结果显示,HBV DNA在shControl细胞的Cisplatin处理组相对表达量为518.300±3.458;而在shCREB1细胞的Cisplatin处理组相对表达量为265.300±3.125 (P=0.000);HBV m RNA在shControl细胞的Cisplatin处理组相对表达量为2.713±0.318;而在shCREB1细胞的Cisplatin处理组相对表达量为1.263±0.056(P=0.000)。Western blot分析显示shControl细胞的Cisplatin处理组中的HBsAg、HBcAg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54±0.001、2.238±0.041;而在shCREB1细胞的Cisplatin处理组中的HBsAg、HBcAg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21±0.036(P=0.021)、1.681±0.015(P=0.000)。结论:顺铂可以通过CREB1促进乙肝病毒复制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质-1 乙肝病毒 HepAD38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大鼠睾丸组织pCREB、CREM及CBP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浩宇 王水明 +6 位作者 彭瑞云 董霁 左红艳 王丽峰 高亚兵 徐新萍 苏镇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睾丸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辐射组(n=25)。辐射组接受30mW/cm2...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睾丸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辐射组(n=25)。辐射组接受30mW/cm2微波辐射5min,分别于辐射后6h,1、3、7、14d处死5只大鼠。对照组不接受辐射,于1d时活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睾丸组织pCREB、CREM及CB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pCREB、CREM和CBP均主要表达于睾丸生精小管精子细胞核。微波辐射后6h^14d(pCREB在1d时除外),pCREB和CB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辐射后6h^7d CREM表达亦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pCREB、CREM及CBP表达下调在微波辐射致生精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辐射损伤 实验性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camp应答元件调节器 CREB结合蛋白质 睾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牵伸调节TGF-β3/CREB抗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帅峰 邱洪九 +2 位作者 谢川江 廖世亮 熊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50-1757,共8页
目的观察机械牵伸促大鼠肌腱愈合、抗肌腱粘连的作用,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 目的观察机械牵伸促大鼠肌腱愈合、抗肌腱粘连的作用,并探讨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3,TGF-β3)/环磷酸腺苷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18只,双侧后趾建立屈趾肌腱损伤修复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6只。牵伸组术后予以持续1周的被动机械牵伸,损伤组术后不予以牵引,假手术组仅在手术中暴露肌腱,不损伤肌腱即关闭伤口。术后第1、2、4、8周通过解剖学观察、组织学检查、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和免疫组化观察肌腱愈合情况和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牵伸组肌腱较损伤组瘢痕粘连程度减轻,肉芽组织生成减少,细胞排列更加有序(P<0.05)。愈合过程中牵伸组TGF-β3与CREB的mRNA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损伤组,TGF-β1 mRNA的表达在术后早期(术后1周内)较损伤组明显降低(P<0.05),1周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牵伸组术后TGF-β3与CREB阳性表达强于损伤组,而TGF-β1阳性表达在术后1周时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牵伸可促进屈趾肌腱愈合并减少术后粘连,与TGF-β3和CREB表达的增加及TGF-β1表达的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组织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3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 MAPK信号途径在高糖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中激活的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丽晖 吴广礼 +2 位作者 张丽霞 黄旭东 李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途径与其下游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低糖和/或甘露醇... 目的探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途径与其下游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低糖和/或甘露醇、高糖和/或SB203580(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干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p38 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p38 MAPK和CREB1及其磷酸化蛋白(p-p38 MAPK、p-CREB1)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层黏连接蛋白(LN)和Ⅳ型胶原的含量。结果与低糖组、低糖+甘露醇组相比,高糖刺激可使p38 MAPK蛋白发生核转移,p-p38 MAPK、p-CREB1表达明显上调,TGF-β1和FN mRNA的表达增强,LN和Ⅳ型胶原含量增加。SB203580能明显抑制p38 MAPK蛋白的核转移,降低p38 MAPK和CREB1的磷酸化,并抑制TGF-β1和FN mRNA表达,使LN和Ⅳ型胶原的分泌减少。结论高糖状态激活p38 MAPK信号途径参与了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的表达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肾小球系膜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
9
《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 CSCD 2005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硫化氢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我国辽宁地区遗传性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α-L-艾杜糖醛酸酶基因突变的研究;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的... 硫化氢对大鼠离体灌流心脏心功能的影响;我国辽宁地区遗传性粘多糖贮积症Ⅰ型患者α-L-艾杜糖醛酸酶基因突变的研究;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的蛋白激酶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影响;丹参在常氧、急性低氧及氧反常等条件下对心室肌细胞L-Ca电流的影响;牛磺酸对低氧条件下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和ATP敏感性钾电流的影响;LPS对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水通道蛋白-1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磷酸化ERK1/2对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的可能作用;PKC和MMPs在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丹参的作用机制;活化蛋白-1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脂多糖注射大鼠肺组织中的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影响;急性多发脑梗塞大鼠海马皮层MARCKS蛋白的表达与活性的变化;靶向腺病毒载体介导的EGFP基因在甲胎蛋白阳性肝癌细胞的特异表达;胰腺癌中MAT1蛋白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脑血清对EP性发热家兔下丘脑及脑脊液cAMP含量的影响;三丁基过氧化氢诱导WI-38细胞衰老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复方黄芪提取物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不同年龄高血压大鼠心肌中MKP-1的表达及对心肌肥厚的影响;苯丙氨酸缓解高血压大鼠血管重塑;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左旋卡尼汀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子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缺血心肌的实验研究;PGI2对肾缺血再灌损伤兔肠系膜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一氧化氮合酶2抑制剂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形态及心功能的影响;实验性肺鳞癌中不同亚型蛋白激酶C表达的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血管内皮祖细胞对缺血肢体血管生成的影响;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小动脉弹性的关系;实验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的变化;重症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时肾上腺髓质素系统的上调;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弹性关系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周期调控基因表达谱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增强髓系白血病细胞对三尖杉酯碱敏感性;急性白血病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蛋白46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变化及意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思者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和溶血参数的动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白血病患者血管新生及相关因素研究;氯通道阻断剂对血小板胞浆游离钙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CD44s的表达与胶质瘤分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ATP敏感性钾电流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 急性心肌梗死后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