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MP/CREB/BDNF信号通路在沃替西汀抗小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余汇 陈佳佳 +3 位作者 曾冰清 钟秋萍 徐江平 刘永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7-112,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抗抑郁药沃替西汀对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造模组进行造模,采用糖水偏爱试验考察... 目的研究新型抗抑郁药沃替西汀对环磷酸腺苷/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造模组进行造模,采用糖水偏爱试验考察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造模结束后将CUMS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氟西汀组和沃替西汀组。采用悬尾试验、强迫游泳试验和旷场试验,考察沃替西汀对抑郁小鼠的抗抑郁作用。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c AMP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CREB(p 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沃替西汀显著缩短小鼠在悬尾和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P<0.01),而对其在旷场试验中的自主活动行为没有影响(P>0.05),表明沃替西汀可改善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ELISA结果显示沃替西汀能显著增加小鼠海马组织内c AMP的含量(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表明沃替西汀可以促进p CREB和BDNF的蛋白表达(P<0.01)。结论沃替西汀产生抗抑郁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c AMP/CREB/BDNF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替西汀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DNF/CREB信号通路探讨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钦 刁丽梅 蔡萧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4,I0017,共7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 目的研究巴戟天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细胞内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denosine phosphate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从40只SD大鼠随机选取其中10只为正常组,对其余大鼠构建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后,再将其分为3组,即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3.17 mg·kg^(-1)),巴戟天组(3.17 g·kg^(-1))。持续灌胃后给药8周,1次/d,并先后在造模前、造模后和给药后开展了行为学实验,以判断大鼠的抑郁情况。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研究大鼠海马形态学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测定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用HE染色研究大鼠海马组织病理损伤并评分,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RT-PCR)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 mRNA相对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测定大鼠海马BDNF、TrkB、CREB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总路程显著减少(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减少(P<0.05)。HE染色结果中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受到破坏,病理损伤评分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海马BDNF表现显著下降(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盐酸氟西汀组和巴戟天组大鼠活动的总里程明显提高(P<0.05),自主游泳时间显著增加(P<0.05),悬尾挣扎时间显著增加(P<0.05),HE染色结果表明海马神经元组织明显复原,病理损伤评分增加(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BDNF表现显著增加(P<0.05),BDNF、TrkB、CREB mRNA的基因相对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经慢性应激刺激后,巴戟天可能通过激活BDNF/TrkB/CREB信号通路对抑郁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改善其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抑郁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对转化细胞中几种基因表达及CREB DNA结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涛 王端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7,共7页
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转录因子 CREB(c 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对 CRE DNA序列结合活性的相关性 ,对 db- c AMP处理的小鼠 C3H10 T1 /2转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转化细胞中 PKA(蛋白激酶 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细胞 ,... 从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转录因子 CREB(c 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对 CRE DNA序列结合活性的相关性 ,对 db- c AMP处理的小鼠 C3H10 T1 /2转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转化细胞中 PKA(蛋白激酶 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细胞 ,而 PKC(蛋白激酶 C)活性则显著高于正常细胞 .斑点印迹和 Northern印迹分析显示转化细胞中 c- myc和 Ca M(钙调素 )基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细胞 ,而 p53基因和 Rb基因表达则明显低于正常细胞 ,这些差别与 C3H10 T1/ 2 转化细胞增殖失控有关 .转化细胞经 db- c AMP(1 mmol/L)处理后 ,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db- c AMP处理0 .5h后 ,转化细胞中 PKA活性便明显增强 ,PKC活性则被显著抑制 ,处理 2 h后 ,c- myc和 Ca M基因表达下降 ,而 p53和 Rb基因表达则增强 ,这些变化与 c AMP抑制 C3H10 T1/ 2 转化细胞增殖有密切联系 .凝胶阻滞电泳分析显示 db- c AMP(1 mmol/L )处理短时间内 ,CREB对 CRE DNA序列无结合活性 ,1 2 h后开始出现较弱的结合活性 ,2 4 h后才明显加强 ,表明在 db- c AMP处理的早期 ,调控区中含有 CRE序列的基因不参与 db- c AMP对细胞增殖抑制的调节 ,即与 CREB磷酸化及其相应的 DNA结合活性无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 细胞增殖 camp反应序列结合蛋白 活性 癌基因 抑癌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迁移、侵袭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4
作者 李蕊 杨柳 刘家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7-593,共7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对前列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前列腺癌细胞PC3,用转染试剂将过表达对照质粒,CREB过表达质粒(CREB-oe)、敲减对照序列(si-NC)和si-CREB序列转染至PC3细胞,分为vector,CREB...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对前列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前列腺癌细胞PC3,用转染试剂将过表达对照质粒,CREB过表达质粒(CREB-oe)、敲减对照序列(si-NC)和si-CREB序列转染至PC3细胞,分为vector,CREB-oe、si-NC和si-CREB组。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和细胞周期情况。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CREB敲除的PC3细胞,用PC3细胞移植瘤实验检测CREB敲除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在PC3细胞中成功地敲减或过表达了CREB(均P <0.01),过表达或敲减CREB均可明显促进或抑制PC3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P <0.01),过表达CREB可促使PC3细胞进入S期,而敲减CREB表达则使PC3细胞阻滞于G1期(均P <0.01)。成功地构建了CREB敲除PC3细胞,敲除CREB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移植瘤的生长(P <0.01)。结论:敲减或敲除CREB能够抑制PC3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使其阻滞于G1期,进而抑制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cRISPR/cas9 creb基因 细胞周期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大鼠睾丸组织pCREB、CREM及CBP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浩宇 王水明 +6 位作者 彭瑞云 董霁 左红艳 王丽峰 高亚兵 徐新萍 苏镇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睾丸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辐射组(n=25)。辐射组接受30mW/cm2...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睾丸组织磷酸化环磷酸腺苷(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AMP反应元件调节因子(CREM)及CREB结合蛋白(CBP)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辐射组(n=25)。辐射组接受30mW/cm2微波辐射5min,分别于辐射后6h,1、3、7、14d处死5只大鼠。对照组不接受辐射,于1d时活杀。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睾丸组织pCREB、CREM及CBP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pCREB、CREM和CBP均主要表达于睾丸生精小管精子细胞核。微波辐射后6h^14d(pCREB在1d时除外),pCREB和CB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辐射后6h^7d CREM表达亦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 pCREB、CREM及CBP表达下调在微波辐射致生精细胞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辐射损伤 实验性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camp应答元件调节器 creb结合蛋白质 睾丸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及p-CREB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唐海斌 马越云 +6 位作者 苏明权 李蕊 常亮 高萌 付晓蕊 杨玉琪 郝晓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及磷酸化CREB(p-CREB)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人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不同分级前列腺癌组织中CREB及p-CREB的表...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 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及磷酸化CREB(p-CREB)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人正常前列腺、前列腺增生、不同分级前列腺癌组织中CREB及p-CREB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人正常前列腺基质永生化细胞WPMY-1、前列腺癌细胞PC3及LNCap中CREB及p-CREB的表达水平;构建重组人源CREB质粒,并转染PC3及LNCap细胞,Western blotting及CCK-8试剂盒检测转染效率及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结果:CREB及p-CRE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96%vs 50%,88%vs 40%,P<0.05)和前列腺增生组织(96%vs 80%,88%vs 60%,P<0.05);CREB及p-CREB蛋白水平在前列腺癌PC3及LNCap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基质永生化细胞WPMY-1[PC3细胞:(5.10±0.62)vs(2.31±0.40)、(4.31±0.54)vs(2.02±0.38);LNCap细胞:(7.5±0.83)vs(2.31±0.40)、(6.15±0.69)vs(2.02±0.38),均P<0.05)];转染重组质粒CREB可上调前列腺癌细胞PC3及LNCap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均P<0.05),且转染后的PC3及LNCap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增加(P<0.05)。结论:CREB及p-CREB在前列腺癌组织、体外培养前列腺癌细胞PC3及LNCap中高表达,并可上调PC3及LNCap中增殖相关基因PCNA的表达,提高细胞增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磷酸化creb 前列腺癌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中GPR48、CRE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周强 孙鑫 +4 位作者 邓洋洋 姜坤 邢克欣 林庶茹 尚德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82-1784,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中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探讨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并研究左归丸的作用机制。方法: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采用左归丸对实验大鼠治疗12周,以盖天力片作... 目的:通过研究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中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探讨摘除卵巢致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并研究左归丸的作用机制。方法:摘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复制骨质疏松症模型,采用左归丸对实验大鼠治疗12周,以盖天力片作为阳性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组作为标准对照组,模型组作为空白对照,用ELISA法检测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ELISA方法检测表明:正常大鼠股骨中存在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模型组大鼠股骨中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下降。左归丸组、盖天力组用药12周后,与模型组相比较,左归丸组可显著上调股骨中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1正常大鼠股骨中存在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2股骨中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机理之一;3左归丸能够上调GPR48和CREB的蛋白表达,表明左归丸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虚 骨质疏松症 G蛋白偶联受体48(GPR48) cre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p-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黄国付 黄晓琳 +2 位作者 郭铁成 陈红 韩肖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5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结合rTMS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8天三个不同时相大鼠海马胞核内p-CREB表达的变化,并观测其神经功能评分和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缺血侧海马p-CREB阳性表达,模型组在第7天时高于正常组,第28天时低于正常组P<0.05,第14天时与正常组相比P>0.05;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结合rTMS组三个时相均高于模型组,第7天、第14天时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28天时与正常组相比P>0.05,其中,电针结合rTMS组第7天、第14天时高于电针组、rTMS组P<0.05,电针组和rTMS组各时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rTMS组和电针结合rTMS组各时相神经功能评分和电跳台实验评分均较模型组改善(P<0.01,P<0.05),尤以电针结合rTMS组为明显。结论:电针结合rTMS促进p-CREB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重复经颅磁刺激 磷酸化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爱梅 未小明 +3 位作者 陈亚奇 李旻 薛娣 刘洪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71-776,共6页
目的:观察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方法构建抑郁模型,氟西汀或合欢花水提物灌胃治... 目的:观察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每组10只。采用孤养加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结合方法构建抑郁模型,氟西汀或合欢花水提物灌胃治疗21 d。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用药结束后,采用体重测定、旷场试验、糖水实验评估各组大鼠的抑郁情况。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AM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合欢花组和氟西汀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水迷宫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EL)明显延长,平台所在象限的游泳时间百分比和穿越站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EL明显缩短,游泳时间百分比和穿越站台次数增加(P<0.05或P<0.01);但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以上指标的差异不明显(P>0.05)。海马cAMP含量及CREB平均光密度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MP含量、CREB的平均光密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P<0.01);而氟西汀组和合欢花组上述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欢花水提物可以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提高抑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CREB的表达影响cAMP-CRE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花水提物 抑郁症 学习记忆 环磷酸腺苷反应原件结合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中的调控及功能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海龙 郑焱 王晓民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7-804,共8页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在神经元生成、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使得与CREB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成为较受关注的神经系统疾病干预的药物靶点.本文概述了CREB的基本...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在神经元生成、突触可塑性及学习记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使得与CREB信号通路相关的分子成为较受关注的神经系统疾病干预的药物靶点.本文概述了CREB的基本构成、相关信号通路、其目的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 camp反应元件(cRE) creb结合蛋白(cBP)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正洪 肖红菊 +2 位作者 席刚明 曲鹏 方秀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 目的:探讨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顶叶皮质CREB和磷酸化CREB(p-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右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大鼠手术侧顶叶皮质CREB和p-CREB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顶叶皮质CREB表达少于假手术组,CGRP组大鼠顶叶皮质CREB表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假手术组右侧顶叶皮质p-CREB表达很少,缺血再灌注组顶叶皮质p-CREB表达多于假手术组,CGRP组p-CREB表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CGRP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右侧顶叶皮质CREB和p-CREB的表达,CGRP对缺血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神经元内CREB和p-CREB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大鼠 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2c靶向CREB1基因通过P53信号通路影响肺癌的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冉 石长林 +1 位作者 苟小军 何鸿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649-655,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302c(miR-302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肺癌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在线分析GEO数据库中GSE19945和GSE136043两组肺癌数据集中miR-302c的表达情况,通过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研究CREB1表达情况;双... 目的:探讨微小RNA-302c(miR-302c)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肺癌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在线分析GEO数据库中GSE19945和GSE136043两组肺癌数据集中miR-302c的表达情况,通过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研究CREB1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302c和CREB1的关系。正常组细胞不加任何药物,对照组细胞转染miR-302cmimic-NC,实验组细胞转染miR-302c-mimic。通过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能力,通过小管形成检测细胞的血管生成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CREB1、p-P53、p-P21的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miR-302c在肺癌组织、肺癌淋巴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肺癌组织中CREB1的表达明显升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miR-302c靶向调控CREB1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量、小管生成的数量明显下降,实验组中CREB1的表达明显下降,p-P53、p-P21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miR-302c在肺癌组织表达降低,过表达miR-302c后能明显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这可能与抑制靶基因CREB1的表达,以及激活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 RNA-302c 肺癌 侵袭和迁移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P5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通过CREB上调HBx结合蛋白促进肝癌细胞迁移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伟英 张晓东 叶丽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80,共8页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Bx具有促进肝癌迁移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不清.本研究对HBx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伤口愈合和Boyden’s chamber结果表明...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对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HBx具有促进肝癌迁移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不清.本研究对HBx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伤口愈合和Boyden’s chamber结果表明,HBx可明显促进肝癌Hep G2细胞迁移.在稳定转染HBx的Hep G2(Hep G2-X)细胞中转染HBx结合蛋白(hepatitis B 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的RNA干扰片段,可明显抑制HBx的促迁移作用.免疫组化和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HBXIP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并且与HBx表达成正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免疫印迹结果表明,HBx显著增强HBXIP的启动子活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应用HBx的RNA干扰处理Hep G2-X细胞,HBXIP的启动子活性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将HBXIP启动子区的c AMP效应元件结合因子(CREB)结合位点突变后,HBx上调HBXIP的作用消失.应用CREB的RNA干扰处理肝癌细胞,在启动子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HBx对HBXIP的上调作用被显著抑制.染色质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HBx能够通过CREB结合到HBXIP的启动子上,进而发挥激活HBXIP的功能.本研究结果表明,HBx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作用是通过CREB上调HBXIP实现的.这一发现对进一步揭示HBx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 肝细胞癌 c amp效应元件结合因子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诱导激酶对TORC-CREB复合体的调节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瑜 李静 +1 位作者 金大庆 唐向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ive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是受cAMP和Ca2+共同激活的转录因子,其目的基因产物涉及广泛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与存活、糖与脂类代谢、类固醇激素合成、学习与记忆等.新近发现的CREB...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ive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是受cAMP和Ca2+共同激活的转录因子,其目的基因产物涉及广泛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增殖与存活、糖与脂类代谢、类固醇激素合成、学习与记忆等.新近发现的CREB活性调节转导子(transducer of regulated CREB activity,TORC)通过核-质穿梭调节CREB的活性而控制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盐诱导激酶(salt-inducible kinase,SIK)是一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包含SIK1、SIK2和SIK3.这些蛋白激酶通过影响TORC的磷酸化水平,改变其在核-质中的分布,间接影响CREB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在某些器官与组织中,SIK(SIK1)也是CREB目的基因之一,因此SIK与TORC-CREB复合体形成一个完整的负反馈调节环路.TORC-CREB复合体广泛存在于多种器官与组织,如胰岛β-细胞、肝脏、肾上腺皮质和骨骼肌中,与胰岛β-细胞存活、肝脏糖异生、类固醇激素合成、骨骼肌线粒体增生与脂肪酸β氧化密切相关.将重点讨论SIK对TORC-CREB复合体的反馈调节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creb活性调节转导子(TORc) 盐诱导激酶(SI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药物依赖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爱民 刘景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5-368,共4页
反复应用成瘾性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cAMP信号系统出现适应性改变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 ,CREB)是受cAMP调节的主要转录因子 ,在动物产生药物依赖时脑内CREB含量及磷酸化程度发生变化 ... 反复应用成瘾性药物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cAMP信号系统出现适应性改变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AMPresponseelementbindingprotein ,CREB)是受cAMP调节的主要转录因子 ,在动物产生药物依赖时脑内CREB含量及磷酸化程度发生变化 ,与动物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药物依赖形成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发条件位置性偏爱重现大鼠杏仁核p-CREB及c-Fo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永娜 李晓红 +2 位作者 方正梅 李顺英 邵晓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发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重现大鼠杏仁核(amygdala nucleus,Amy)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和c-Fos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剂量... 目的:探讨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发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重现大鼠杏仁核(amygdala nucleus,Amy)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和c-Fos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剂量递增法建立大鼠CPP模型,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训练大鼠,使形成的CPP逐渐消退,小剂量吗啡激活已消退的CPP。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不同剂量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发CPP重现时大鼠杏仁核p-CREB和c-Fos的变化。结果:东莨菪碱可抑制吗啡点燃诱发大鼠CPP重现行为;并可减少吗啡诱发的CPP重现时大鼠杏仁核p-CREB和c-Fos的表达。结论:东莨菪碱对小剂量吗啡诱发吗啡依赖大鼠CPP重现行为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大鼠杏仁核p-CREB和c-Fo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条件位置性偏爱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FOS 杏仁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PTEN基因对全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CRE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力学 熊新 +1 位作者 桂蓓 周冀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下调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 目的:探讨下调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采用海马局部注射pshRNApten基因质粒,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和穿梭箱分别检查大鼠功能和行为学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神经元CREB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穿梭箱实验发现pshRNApten各治疗组主动回避反应(Active avoiding reaction,AAR)习得率较pshGFP组明显提高;SEP检查显示,pshRNApten组较pshGFP组波幅明显上升,峰潜伏时缩短;pshRNApten组海马神经元CREB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上升;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调PTEN基因能增强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TEN引起CREB表达量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 全脑缺血 体感诱发电位 穿梭箱 转录因子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相关脑区p-CREB和c-Fos在吗啡点燃条件性位置偏爱条件下的变化
18
作者 赵永娜 方正梅 +2 位作者 邵晓霞 李晓红 李顺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研究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和c-Fos在吗啡点燃条件性位置偏爱激活大鼠海马、杏仁核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剂量递增连续皮下(s.c.)注射吗啡6 d建立吗啡诱导大鼠条件位置... 目的:研究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hospho-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p-CREB)和c-Fos在吗啡点燃条件性位置偏爱激活大鼠海马、杏仁核表达的变化。方法:以剂量递增连续皮下(s.c.)注射吗啡6 d建立吗啡诱导大鼠条件位置性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第7天用生理盐水替代吗啡训练大鼠10 d,使CPP消退,单次s.c.吗啡(4 mg/kg)激发已消退的CPP。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吗啡激发CPP重现时大鼠海马、杏仁核p-CREB和c-Fos的变化。结果:吗啡可使大鼠产生CPP效应,吗啡4 mg/kg可使已消失的CPP效应激活;吗啡诱发CPP激活时大鼠海马、杏仁核p-CREB和c-Fos的表达增加。结论:海马、杏仁核p-CREB和c-Fos蛋白的表达参与了吗啡点燃CPP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条件性位置偏爱 海马 杏仁核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剥夺及耳蜗内电刺激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CREB和NMDAR1蛋白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碧云 卢振东 +1 位作者 程岚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NMDAR1)表达... 目的观察耳聋幼鼠及其耳聋后单耳植入电极电刺激后幼鼠听皮层和下丘核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CREB)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 one,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将66只12天龄SD幼鼠随机分为2大组,分别为耳聋造模后4周组(33只)及耳聋造模后6周组(33只)。将耳聋造模后4周组再分为对照1组、耳聋造模后4周组(4周组)及耳聋造模后3周耳蜗内电刺激组1(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1组"),每组11只大鼠;将耳聋造模后6周组再分为对照2组、耳聋造模后6周组(6周组)及耳聋造模后5周耳蜗内电刺激组2(刺激时间为1周,简称"电刺激2组"),每组11只大鼠;对照1、2组均正常饲养。除对照1、2组外,在其余4组幼鼠颈背部、两侧下腹部皮下注射庆大霉素(总量为350mg/kg),半小时后于相同部位注射呋塞米(总量为200mg/kg),两周后行ABR检测,于耳聋造模成功后第3、5周分别对电刺激1、2组的幼鼠植入电极,在耳蜗内进行电刺激,每天3小时,持续7天。于耳聋造模后4、6周分别处死4、6周组大鼠取听皮层和下丘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CREB和NMDAR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耳聋造模成功后幼鼠ABR阈值均大于93dB SPL,4周组听皮层、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1组增加,电刺激1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4周组增加。6周组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对照2组下降,电刺激2组CREB和NMDAR1的表达较6周组增加。结论听觉剥夺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早期表达增加而晚期表达下降。耳蜗植入电极电刺激可导致幼鼠听皮层和下丘CREB和NMDAR1的表达增加,反映这两个部位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可塑性 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电刺激 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EB与其相关的非编码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孟祥余 庄海慧 王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64-871,共8页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亮氨酸拉链家族转录因子。新近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被认为是体内的原癌基因之一。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生物体内不能翻译...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是亮氨酸拉链家族转录因子。新近研究发现,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被认为是体内的原癌基因之一。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是生物体内不能翻译成蛋白质的RNA,主要包括微小RNA(micro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CREB与ncRNA之间存在互动效应,并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然而miRNA和lncRNA的作用机制却不相同。肿瘤细胞内高表达的CREB在影响下游靶基因表达时能够正调控miRNA,而对lncRNA则有促进和抑制两方面的作用。反之,肿瘤细胞中一些低表达的miRNA能促进CREB的表达;有趣的是,高表达的lncRNA能够促进CREB的表达和诱导其活性增强。在影响下游靶基因表达时miRNA仅仅发挥抑制作用,而lncRNA则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本文结合我们的系列报道和最新的研究结果,对ncRNA与CREB的互动效应及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 非编码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