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
作者 余红玉 徐鑫阳 张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1-607,共7页
为探讨校园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亲子亲密度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问卷,对贵州 54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探究心理弹性在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影响路径中的... 为探讨校园排斥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问卷、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亲子亲密度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问卷,对贵州 54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探究心理弹性在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影响路径中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子关系在此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果.1)校园排斥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2)心理弹性在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校园排斥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预测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3)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受到亲子关系的正向调节,主要调节前半段路径,即亲子关系显著正向调节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影响.随着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提升,校园排斥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增强.由此可见,校园环境、家庭关系和个体的心理弹性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排斥 外化问题行为 心理弹性 亲子关系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力和行为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祖琳 陶婷 +3 位作者 潘月瑢 王晓雪 方辉 高文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力、自我意识及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盐酸哌甲酯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运动干预分为联合干预组(n=49)、对照组(n=57)。采...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力、自我意识及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盐酸哌甲酯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运动干预分为联合干预组(n=49)、对照组(n=57)。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题量表父母卷(PSQ)测量两组儿童的注意力、自我意识及问题行为。结果:干预后,联合干预组儿童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中的反应时间、漏报、错报数目及PSQ各维度得分除焦虑抑郁外均低于对照组,综合反应控制商、综合注意力商、听觉反应控制商、视觉反应控制商、听觉注意商、视觉注意商得分、Piers-Harri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能有效提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力、自我意识,改善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力 自我意识 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忽视与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关系
3
作者 宋晓钰 魏田园 王佳宁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2-909,共8页
目的:使用网络分析方法探究青少年父母忽视、内化问题行为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性别对其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短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对889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将父母忽视不同类... 目的:使用网络分析方法探究青少年父母忽视、内化问题行为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性别对其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短式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对889名初高中生进行调查。将父母忽视不同类型与内化问题行为和攻击行为的不同维度作为节点纳入,使用R软件进行网络分析。结果:总样本中,父母忽视中情感忽视(strength=1.14)的强度最高,内化问题行为中焦虑(strength=0.99)的强度最高,攻击行为中愤怒(strength=1.06)的强度最高。男生组中,愤怒(bridge strength=0.44)的桥接强度最高;而在女生组中,压力(bridge strength=0.27)的桥接强度最高。结论:父母忽视与内化问题行为和攻击行为之间均为正相关,不同性别的网络结构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忽视 内化问题行为 攻击行为 性别差异 网络分析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客户的报童模型研究
4
作者 王丹丹 吴和成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1,I0053-I0056,共8页
消费者的策略和短视行为在现实中较为常见。考虑到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将其细分并选择最有价值的目标客户可能对商家更有利。根据理性预期理论,研究限量供应下零售商在3个不同目标客户定位策略中的最优定价和订货量,为其选择最优目标客户... 消费者的策略和短视行为在现实中较为常见。考虑到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将其细分并选择最有价值的目标客户可能对商家更有利。根据理性预期理论,研究限量供应下零售商在3个不同目标客户定位策略中的最优定价和订货量,为其选择最优目标客户定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少量供应可以吸引大比例的目标策略客户提前购买产品,但若市场中策略消费者较多,它有可能导致供不应求,客户流失;适当降低单位订货成本或目标短视和策略客户的比例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异质的不利影响;目标客户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只有他们的比例中等大小且异质程度较大,同时将非全部短视和策略消费者视为目标客户的策略才有可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策略行为 目标客户定位 报童模型 限量供应 异质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范围综述
5
作者 农小莲 游雪梅 +3 位作者 蓝慧玉 黄仕环 李繁荣 赵凤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7,共5页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 目的 总结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基本干预内容、结局指标,分析其应用效果和现存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和优化问题解决疗法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遵循范围综述的方法学,系统检索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癌症患者实施问题解决疗法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内容提取、汇总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其中15篇随机对照研究,4篇类实验研究,1篇质性研究,1篇混合性研究。问题解决疗法包含6个步骤、6~8个单独的心理治疗疗程,每次30~45 min,持续干预4~18周。此疗法对癌症患者生理、心理、认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积极影响。结论 问题解决疗法是一种简短、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癌症患者有积极影响,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未来需构建个性化的问题解决疗法干预方案,开展大样本、多中心以及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证实问题解决疗法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问题解决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疗法 心理干预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际协同教养的联合模式及其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于冬青 王晓冉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9,共13页
代际协同教养是当前我国家庭抚养的主要形式。为揭示代际协同教养的联合模式及其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代际协同教养问卷、家长教养行为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387个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代际协同教养呈现出代际... 代际协同教养是当前我国家庭抚养的主要形式。为揭示代际协同教养的联合模式及其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代际协同教养问卷、家长教养行为问卷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387个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代际协同教养呈现出代际和谐组、祖辈主导摩擦组和亲代主导对抗组三种联合模式。代际和谐组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均最少,亲代主导对抗组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最多,祖辈主导摩擦组和亲代主导对抗组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教养行为和祖辈教养行为在代际协同教养联合模式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以代际和谐组为参照,祖辈主导摩擦组和亲代主导对抗组会通过父母教养行为影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通过父母教养行为和祖辈教养行为影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为预防和减少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养育者需以沟通为纽带,构建友善和睦的家庭关系;掌握科学育儿方法,提高教养质量;依据代际协同教养的群体特异性,实施差异化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协同教养 父母教养行为 祖辈教养行为 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桂琴 葛林铃 +2 位作者 尹嘉宝 赵明方 聂文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136-3142,3158,共8页
背景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屏幕暴露现象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学龄前儿童,有关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的研究较为罕见。目的 调查学龄前ASD儿童屏... 背景既往已有多项研究证实屏幕暴露现象在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且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现有研究多集中在正常学龄前儿童,有关屏幕暴露与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的研究较为罕见。目的 调查学龄前ASD儿童屏幕暴露情况及情绪行为问题异常检出情况,探究屏幕暴露与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有无相关。方法 选择2022年2—8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科就诊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V)孤独症诊断标准的ASD学龄前儿童为ASD组,同期选取郑州市某幼儿园正常发育儿童为对照组。由两组儿童主要照护人进行填写屏幕暴露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家长版)。结果 两组儿童屏幕接触时间、家长对屏幕管理、“屏幕剥夺”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ASD组儿童亲社会行为、困难总分及各个分维度(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电子设备放置在睡觉或玩耍空间、观看时照护人是否互动讲解、照护人对孩子观看电子屏幕态度、接触电子屏幕是主动要求还是被动参与、强制关掉电子屏幕孩子反应是学龄前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屏幕暴露可能对ASD儿童情绪行为问题产生影响,家长应合理管理学龄前ASD儿童屏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屏幕暴露 情绪行为问题 学龄前儿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马虹颖 杨存美 +2 位作者 王杰 赵海英 龚竹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评价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及认知操作技能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某三级甲等医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科室一级质... 目的:评价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在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及认知操作技能水平。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某三级甲等医院保健科住院患者及科室一级质控小组护士为研究对象,联合应用行为运作管理理论和问题追踪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护士的理论考试及护理操作技能成绩、一级质控护士质量管理能力、科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科室实施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后,科室护士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操作技能、一级质控护士的质量管理能力、科室护理质量评价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应用行为运作管理理论联合问题追踪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能明显提高科室护士的理论知识水平及操作技能、质控护士的管理能力、科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护理管理执行力,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运作管理 问题追踪法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依恋、父母依恋与青少年抑郁和问题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曹贤才 潘姝玮 +1 位作者 王大华 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4,共9页
依据依恋系统的层级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如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抑郁与问题行为。研究招募488名初高中生,采用关系结构问卷等工具进行相关变量测查。结果表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存在显著... 依据依恋系统的层级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回归与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如何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抑郁与问题行为。研究招募488名初高中生,采用关系结构问卷等工具进行相关变量测查。结果表明,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青少年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能负向预测抑郁和问题行为水平,且存在一般依恋与父母依恋的交互作用;在对问题行为的预测上,存在一般依恋与母亲依恋的匹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依恋 父母依恋 抑郁 问题行为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产后分离焦虑对学龄前儿童社会情绪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苏茹昕 潘昊 +6 位作者 林青敏 王广海 孙莞绮 姜艳蕊 朱绮 张云婷 江帆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2-399,共8页
背景母亲产后分离焦虑是影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母亲产后分离焦虑对儿童早期的影响和产生影响的关键节点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母亲在产后2年内4个时点的分离焦虑对学龄前期儿童社会情绪的影响。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上... 背景母亲产后分离焦虑是影响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母亲产后分离焦虑对儿童早期的影响和产生影响的关键节点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母亲在产后2年内4个时点的分离焦虑对学龄前期儿童社会情绪的影响。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在上海睡眠出生队列中纳入年龄18~45岁、孕周≥28周、胎儿无已知畸形、长期定居在上海并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区分院分娩、单胎妊娠的孕晚期产妇作为本文队列人群,子代纳入出生胎龄≥37周且出生体重2500~4000 g的健康新生儿,排除曾入住NICU或出生1、5 min Apgar评分中有1次≤7分者。采集孕晚期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母亲生产年龄,抑郁、焦虑和整体应激水平,采集子代6月龄时婴儿气质类型。母亲于产后6、12、18和24个月行母亲分离焦虑量表(MSAS)评估,子代6岁时以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儿童社会情绪发展情况。主要结局指标SDQ困难总分、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结果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纳入符合本文孕晚期产妇和新生儿纳排标准的孕晚期产妇和子代新生儿均为262名,退出样本(n=80)和纳入样本(n=182)基线数据敏感性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产妇生产时年龄(29.7±3.3)岁,最高学历以本科或大专学历占比最高(73.1%),基于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估焦虑,孕妇生活事件量表评估应激水平,结果显示母亲孕晚期整体心理健康情况良好,家庭年收入14~29万元人民币者占48.6%,<14万元人民币者占38.1%;子代6月龄气质类型:易养型44.3%,中间偏易养型39.2%,中间型或难养型16.5%。母亲在子代6、12、18和24月龄的分离焦虑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18和24月龄时母亲分离焦虑水平显著低于6月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家庭年收入更高的母亲在儿童18月龄时分离焦虑水平更低,受教育程度更高的母亲在6月龄和18月龄时分离焦虑水平更低。母亲生产时年龄与儿童18月龄时母亲分离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孕晚期母亲抑郁水平与儿童18月龄和24月龄时母亲分离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孕晚期母亲特质焦虑水平与儿童24月龄时母亲分离焦虑呈显著正相关,未发现儿童性别和气质与母亲分离焦虑水平的显著关联。调整了基本人口学变量和母亲孕晚期情绪状态等因素后,产后12和18个月时母亲分离焦虑水平与儿童内化问题存在显著关联。未发现产后6个月时母亲分离焦虑与儿童6岁时内化问题的显著相关,未观察到母亲分离焦虑水平与儿童6岁时外化问题和困难总分的显著相关。结论生命早期的母亲分离焦虑水平是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独特风险因素,与儿童学龄前期内化问题存在显著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分离焦虑 学龄前儿童 情绪与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行为评估对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干预研究——Tau-U指标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蓉 左子玲 +1 位作者 武厚 刘芳彤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3,共8页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相当普遍,其中自伤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发生频率高,其破坏性和危险性令人担忧。研究通过功能性行为评估,分析学前(2-5岁)孤独症儿童三种典型问题行为背后的功能原因,设计相应的干预方案,采用单一被试A-... 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相当普遍,其中自伤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发生频率高,其破坏性和危险性令人担忧。研究通过功能性行为评估,分析学前(2-5岁)孤独症儿童三种典型问题行为背后的功能原因,设计相应的干预方案,采用单一被试A-B-A倒返实验设计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采用单一被试研究数据分析指标Tau-U进行分析,数据显示,经过4周干预,三名学前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降低,干预有效。研究表明应用功能性行为评估诊断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据此实施干预可有效减少问题行为,促进其适应性行为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问题行为 功能性行为评估 Tau-U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电子媒介文化资本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问题?——基于8057个3~6岁儿童样本的链式中介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袁晗 姚秀娟 司慧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53,共15页
为探究家庭电子媒介文化资本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8057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儿童在行为问题的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胎次的儿童在家庭电子媒介文化... 为探究家庭电子媒介文化资本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8057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儿童在行为问题的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胎次的儿童在家庭电子媒介文化资本、儿童媒介实践、睡眠质量以及行为问题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家长自身媒介使用习惯与儿童的媒介实践、睡眠质量以及行为问题均呈显著正相关,家长媒介干预与儿童的媒介实践呈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睡眠质量以及行为问题中的品行问题和心身问题两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与学习问题、冲动—多动以及焦虑三个维度不相关;家长自身媒介使用习惯和媒介干预通过儿童的媒介实践和睡眠质量间接影响儿童的行为问题。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家长应当重视家庭场域中电子媒介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方式,充分发挥优势家庭电子媒介文化资本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介文化资本 儿童媒介实践 睡眠质量 行为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能力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玉兰 王云峰 +2 位作者 宋战兵 楼佳颖 李锐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2-378,共7页
为探讨运动能力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及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在其中的作用,采用加速度计、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测评工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327名儿童进行测量,其中留守儿童149人,非留守儿童178人。结果发现:(1)运动能力是留守儿童问题行... 为探讨运动能力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及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在其中的作用,采用加速度计、大肌肉群动作发展测评工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327名儿童进行测量,其中留守儿童149人,非留守儿童178人。结果发现:(1)运动能力是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显著负向预测因子;(2)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在留守儿童运动能力与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强调在制定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干预措施时应鼓励以发展其运动能力为基础的活动,使其参与更多的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运动能力 问题行为 身体活动 久坐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14
作者 周淑金 韩宪国 +4 位作者 李丹 陈欣银 周佳茜 陈小鹏 罗俊龙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6-493,共8页
本研究选取339名农村公立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创性与适用性显著负相关;(2)独创性与适用性均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3)独创性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并且... 本研究选取339名农村公立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创性与适用性显著负相关;(2)独创性与适用性均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3)独创性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并且存在独创性与适用性的显著交互效应,表现为独创性对外化问题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仅在高适用性水平下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在农村背景下儿童创造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问题行为 独创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游戏干预对学龄早期儿童屏幕暴露和问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丽香 杨雨婷 +1 位作者 任雅琴 林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家庭游戏干预对学龄早期儿童减少屏幕暴露和改善问题行为的效果。方法将138名屏幕暴露时间>1 h/d的学龄早期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家庭游戏干预8周。分别于干... 目的探讨家庭游戏干预对学龄早期儿童减少屏幕暴露和改善问题行为的效果。方法将138名屏幕暴露时间>1 h/d的学龄早期儿童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9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和家庭游戏干预8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屏幕暴露时间问卷、照顾者监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问卷及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7人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家长监控使用电子产品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儿童屏幕暴露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问题行为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游戏干预可增强家长监控学龄早期儿童使用电子产品行为、减少学龄早期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和改善其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早期儿童 屏幕暴露 计算机终端 问题行为 游戏疗法 家庭干预 家长监控行为 亲子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后序列分析的学生合作学习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白洁琼 周晶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2-58,共7页
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9条具有显著意义的学习行为序列,其中代表学习者正在进行高阶思维以及知识建构的行为序列占70%;在合作解决问... 采用滞后序列分析法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产生了9条具有显著意义的学习行为序列,其中代表学习者正在进行高阶思维以及知识建构的行为序列占70%;在合作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了3条具有显著价值的行为序列路径,解释了小组成员是如何互相支持、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解决问题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建构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等高阶思维,进而提高课堂参与度。分析学生在合作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行为,能够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诊断影响学习效果的潜在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其获得更好的学习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行为模式 滞后序列分析 问题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莉梅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0,共4页
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性能力。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儿童性、过程性和个体性,其发展是行为先于目的的。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理念滞后、评价素养不高等问题,幼儿园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 问题解决能力是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性能力。学前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儿童性、过程性和个体性,其发展是行为先于目的的。针对幼儿园教师评价理念滞后、评价素养不高等问题,幼儿园应该注重提升教师的理论和评价素养,引导他们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增强对儿童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解决能力 行为评价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归因审计:基于行为与情境的复杂交互效应
18
作者 李昆 谭春桥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不同于传统的静态账项数据,组织内的群体或个体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动态数据,已被视为改善效率、赋能创新、构建动态能力的战略性要素投入,因此在国内外企业组织的内审体系中,对行为审计的重视与投入持续加强。然而,实践中以理性“经济... 不同于传统的静态账项数据,组织内的群体或个体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动态数据,已被视为改善效率、赋能创新、构建动态能力的战略性要素投入,因此在国内外企业组织的内审体系中,对行为审计的重视与投入持续加强。然而,实践中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的行为合规审计,存在动机归因缺失的逻辑断裂,仅仅依据“问题行为”揭露的审计发现导致审计取证信度不充分,将由此引发系统性审计风险。为此,本文在环境“行为人”假设基础上,针对组织内非目标、非合规、非效率、非合作、非安全等非社会期望“问题行为”构建了“情境-心理-行为”的整合性归因审计范式,通过经典行为归因理论的次序化嵌入,对“问题行为”的最佳审计时机、动机归因稳定性检验、关联情境下行为归因穿行分析等关键问题经行了系统论证。本文所形成的研究观点以及提出的行为归因方法构建建议及对策,对于完善和优化行为审计方法体系、促进企业组织的审计监管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审计 问题行为 动机归因 情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育猪福利问题、异常行为及其改善措施调研报告
19
作者 施睿佳 顾宪红 《中国猪业》 2024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次专项调查旨在调研我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福利现状及其改善措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回收到信息填写完整、保育猪≥50头的151份猪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调研猪场中,保育猪发生最频繁的异常行为、福利问题... 本次专项调查旨在调研我国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福利现状及其改善措施。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发布,回收到信息填写完整、保育猪≥50头的151份猪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调研猪场中,保育猪发生最频繁的异常行为、福利问题分别为咬尾/咬耳、行为福利问题,各占41.1%、31.8%,排名前一位的福利改善和环境丰容措施为水料充足和特制玩具,占比分别为66.9%和29.8%,以示环境丰容措施还有较大改善空间;(2)与不重视动物福利猪场相比,重视猪场动物福利猪场可降低环境、卫生、行为、心理等福利问题,减少咬尾/咬耳行为,变化幅度达20%以上(P<0.05或P<0.01);(3)存栏>3000头猪场与存栏≤3000头猪场相比,保育猪心理福利问题发生占比下降20.8%(P<0.01),采用特制玩具、优质光照改善环境丰容的猪场占比分别增加23.2%、26.7%(P<0.05),而使用垫料改善环境丰容的减少48.2%(P<0.01),采用健康管理、善待动物措施分别增加24.7%、19.8%(P<0.01或P<0.05);(4)劳动定额>800头的猪场相比劳动定额≤800头的猪场,保育猪心理福利问题、破坏圈栏发生占比下降16.3%、14.7%(P<0.05),以提供垫料作为保育猪环境丰容措施的占比下降44.2%(P<0.01),但提供优质光照的占比增加37.8%(P<0.01);(5)北部猪场相比南部猪场,保育猪行为福利问题发生占比、咬尾/咬耳行为发生占比分别下降17.3%、22.2%(P<0.05或P<0.01)。综上,重视动物福利、提供特制玩具等环境丰容措施、加强精细化健康管理的猪场,可以减少保育猪出现多项福利问题,此外,有些养猪场在改善保育猪福利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尤其存栏≤3000头的猪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动物福利问题 环境丰容 异常行为 福利改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9
20
作者 王孟成 蚁金瑶 +4 位作者 蔡琳 胡牡丽 王瑜萍 朱熊兆 姚树桥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87-292,共6页
目的:编制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前期实证研究结果,确定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6个维度。在长沙、苏州、成都和银川四地以班级为单位,共调查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5755名(其... 目的:编制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前期实证研究结果,确定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6个维度。在长沙、苏州、成都和银川四地以班级为单位,共调查普通中学初一至高三的学生5755名(其中男生2997名);另外方便抽取长沙附近3所特训学校学生323名[平均年龄(15±2)岁,男生256名]。采用Zuckerman-Kuhlman人格量表(ZKPQ)中的冲动感觉寻求(ISS)和攻击敌意(AH)两个分量表以及Barratt冲动量表(BIS)作为效标。从普通中学学生样本中,分别抽取329人和347人间隔4周和8周后进行重测。结果:通过项目分析确定38个条目,每个分量表5~10个。除健康妥协行为的Cronbachα系数为0.40外,其他5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均在0.75以上。全量表及各分量表间隔4周和8周的重测系数分别在0.55~0.80和0.53~0.76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二阶单因子模型的各拟合指标分别为S-Bχ2=3933.23,df=623,NNFI=0.88,CFI=0.89,RM SEA(90%CI)=0.029(0.029,0.031)。效标关联效度分析显示攻击暴力、破坏纪律和吸烟饮酒得分与效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06~0.43之间,而无保护性行为、自杀自残和健康妥协与效标间的相关系数在-0.06~0.27之间。特训学校学生在所有6个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普通中学学生(Cohen's d值在0.67至2.88之间)。结论: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包含38个条目测查6个方面的危险行为,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相关危险行为 问题行为 青少年 信效度 问卷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