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育肥后期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抗氧化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1
作者 蔡鑫毓 李林 +2 位作者 陈群 邱玉朗 赵可欣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08-4619,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育肥后期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胴体性状、抗氧化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健康、体况良好、体重在(503.32±4.4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育肥后期西门塔尔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胴体性状、抗氧化性能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健康、体况良好、体重在(503.32±4.43) kg的西门塔尔杂交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额外补充0.5 g/kg胍基乙酸+0.4 g/kg甜菜碱(Ⅰ组)、1.0 g/kg胍基乙酸+0.8 g/kg甜菜碱(Ⅱ组)、1.5 g/kg胍基乙酸+1.2 g/kg甜菜碱(Ⅲ组)。试验期7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Ⅲ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Ⅰ、Ⅱ、Ⅲ组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Ⅰ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的瘤胃液pH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己酸含量及乙丙比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牛饲粮中添加1.0 g/kg胍基乙酸+0.8 g/kg甜菜碱,可以改善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瘤胃降解营养物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甜菜碱 肉牛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抗氧化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褐牛体尺及胴体指标与部位肉产量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马桢 崔繁荣 +2 位作者 叶治兵 袁理星 闫向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143-148,共6页
本文对71头肉用褐牛公牛进行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测量,旨在评估肉用褐牛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尺指标、胴体指标、部位肉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上脑(HR)、外脊(... 本文对71头肉用褐牛公牛进行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测量,旨在评估肉用褐牛体尺指标、胴体指标和部位肉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尺指标、胴体指标、部位肉产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各指标相关性程度有所不同;上脑(HR)、外脊(STR)、霖肉(KNU)、米龙(OUT)、小黄瓜条(ER)、牛腩(FLA)、大黄瓜条(OF)等部位肉产量与一些体尺指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且R2值均大于0.4;体尺指标与胴体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且二者的回归关系可以作为一种简单方法来预测胴体部位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褐牛 体尺指标 胴体指标 部位肉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肉牛宰前体尺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磊 马斌 +6 位作者 田春花 杨博 鞠伟国 武泽文 刘彦甫 史玉萍 宋建红 《中国畜禽种业》 2024年第7期16-25,共10页
该试验旨在揭示张掖肉牛体尺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三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对三组性状24个变量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 该试验旨在揭示张掖肉牛体尺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三组性状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法对三组性状24个变量进行分析。简单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宰前重、胴体重、净肉重分别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眼肌面积与胸围、屠宰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肉骨比、胴体产肉率、肌肉颜色、系水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显著相关水平(P<0.05);体尺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P<0.01)。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的第1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是由管围(X_(6))与胴体重(Y_(2))的相关引起的,第2对典型变量的相关主要由管围(X_(6))和净肉重(Y_(4))引起的。体尺性状与肉质性状的第1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是由体高(X_(1))与剪切力(Z_(3))的相关引起的,第2对典型变量的相关主要由管围(X_(6))和粗蛋白质(Z_(7))引起的胴体性状与肉质性状第1对典型变量的相关是由胴体产肉率(Y_(8))与蒸煮损失(Z_(10))的相关引起的,第2对典型变量的相关主要由净肉重(Y_(4))和眼肌面积(Z_(6))引起的。可见,体尺性状可以较好地预测部分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加速肉牛新品种培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肉牛 典型分析 体尺性状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屠宰工序微生物污染状况分析和喷淋减菌技术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佳 徐艳 +1 位作者 霍晓伟 罗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213,共5页
以减少冷却后牛胴体表面的微生物数量为目标,在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下,以菌落总数为指标分析屠宰过程中各工序胴体表面的微生物变化状况,探讨不同喷淋方式的减菌效果。结果表明,屠宰工序中初始剥皮操作对胴体造成的污染最严重,其次为去脏... 以减少冷却后牛胴体表面的微生物数量为目标,在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下,以菌落总数为指标分析屠宰过程中各工序胴体表面的微生物变化状况,探讨不同喷淋方式的减菌效果。结果表明,屠宰工序中初始剥皮操作对胴体造成的污染最严重,其次为去脏工序。高压清水清洗对全胴体的减菌量为0.62(log10CFU/cm2);2%的乳酸喷淋对胸口部位菌落总数的减少量为1.06(log10CFU/cm2)。采用2%的乳酸喷淋可以有效减少肉牛屠宰过程中的胴体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胴体 屠宰工序 喷淋菌落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ta和RGB颜色空间牛胴体背长肌的分割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杰文 方明 +2 位作者 刘木华 陈全胜 李鹏飞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9-19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在Ohta和RGB颜色空间下牛肉胴体眼肌切面中背长肌的分割方法.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用CCD摄像头采集以黑色平板为背景的60幅眼肌切面RGB图像,根据R分量的灰度直方图,利用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Ostu)去除黑色背景后用中值滤... 提出了一种在Ohta和RGB颜色空间下牛肉胴体眼肌切面中背长肌的分割方法.在合适的光照条件下用CCD摄像头采集以黑色平板为背景的60幅眼肌切面RGB图像,根据R分量的灰度直方图,利用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Ostu)去除黑色背景后用中值滤波平滑图像;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转换到Ohta颜色空间对I3分量用Ostu分割肌肉像素,填充空洞后提取RGB图像对G分量用Ostu进一步去除背长肌和赘肉组织之间的连接,再进行空洞填充、面积阈值分割、数学形态学腐蚀和膨胀运算即可获得背长肌图像,分割的背长肌与人工勾划的背长肌的匹配度为92.36%~99.57%,处理时间在400ms以内.结果表明,结合使用两种颜色空间可以准确、快速地把背长肌从眼肌切面中分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胴体 质量评判 背长肌 Ohta颜色空间 图像处理 数学形态学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胴体品质检测系统中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终端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超超 彭增起 +5 位作者 沈明霞 谌启亮 梁林 王卫 吴海娟 陈士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6-339,共4页
设计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OMAP3530和操作系统Linux的牛胴体品质检测终端。采用CCD工业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运用Linux下应用编程接口(API)V4L2实现视频实时显示、图像捕获和保存;采用Wi-Fi技术实现终端与PC服务器之间图像以及数据的交互... 设计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OMAP3530和操作系统Linux的牛胴体品质检测终端。采用CCD工业相机作为图像采集设备,运用Linux下应用编程接口(API)V4L2实现视频实时显示、图像捕获和保存;采用Wi-Fi技术实现终端与PC服务器之间图像以及数据的交互;应用程序基于Qt/Embedded开发实现。实验表明,该终端能在现场条件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胴体 LINUX WI-FI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和二氧化氯对牛胴体和分割牛肉微生物的去污染效果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殿鑫 周光宏 +1 位作者 徐幸莲 李苗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70,74,共4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乳酸和二氧化氯对冷却前的牛胴体进行喷洒处理,研究了喷洒后对牛胴体及成熟后脖肉中微生物的去污染效果。结果表明,浓度在2.5%以下的乳酸对胴体及其成熟后的脖肉无显著的减菌效果。浓度在100mg/kg及以上的二氧化氯能显著(... 采用不同浓度的乳酸和二氧化氯对冷却前的牛胴体进行喷洒处理,研究了喷洒后对牛胴体及成熟后脖肉中微生物的去污染效果。结果表明,浓度在2.5%以下的乳酸对胴体及其成熟后的脖肉无显著的减菌效果。浓度在100mg/kg及以上的二氧化氯能显著(p<0.05)减少牛胴体表面和成熟后脖肉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浓度为200mg/kg的二氧化氯比100mg/kg的减菌效果更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二氧化氯 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牛胴体 分割牛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胡萝卜素对肉牛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靳青 毕宇霖 +5 位作者 成海建 刘桂芬 游伟 赵红波 刘晓牧 万发春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3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β-胡萝卜素不同添加水平对肉牛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81.00±26.01)kg的西门塔尔牛与鲁西黄牛级进杂交2代阉牛,随机分为4组。预试期15d,正试期150d,正试期分为两个阶段:前90...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β-胡萝卜素不同添加水平对肉牛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用120头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381.00±26.01)kg的西门塔尔牛与鲁西黄牛级进杂交2代阉牛,随机分为4组。预试期15d,正试期150d,正试期分为两个阶段:前90d为β-胡萝卜素添加阶段,各组β-胡萝卜素添加水平分别为每头牛0、600、1 200、1 800mg/d,停止添加后进行为期60d的后期跟踪测试,各组均饲喂基础日粮,此阶段又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30d。各试验阶段结束时(90d,120d,150d),每组随机选取10头试验牛进行屠宰并对肝脏内β-胡萝卜素含量、屠宰性能、胴体品质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日粮添加β-胡萝卜素可极显著提高肉牛肝脏内β-胡萝卜素水平(P<0.01);对宰前活重、胴体重和肉骨比等屠宰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但屠宰率和净肉率随添加量增高显著升高(P<0.05);对胴体品质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后期测试阶段,肝脏内β-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将至对照组水平;对屠宰率和净肉率等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消失;添加组内背膘厚度显著降低(P<0.05),但对眼肌面积、高档肉块占活重比例等其它胴体品质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结果数据,在本试验条件下,β-胡萝卜素添加量在1 200-1 800mg/d,停止添加后30d屠宰,对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影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 肉牛 屠宰性能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肌肉皮埃蒙特牛胴、分割肉特点与市场发展方向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兵海 孙宝忠 +1 位作者 李海鹏 陈幼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2-368,共7页
皮埃蒙特牛于1986年作为具有双肌肉特征的牛品种引入中国后与当地牛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父本的双肌肉显性特征,在胴体分割上,如肩胛部、背通脊部、臀尻部,及分割肉最佳部位,如T-骨排、前腰脊、后腰脊、上脑、胛后肉等都特别发达,呈现出一... 皮埃蒙特牛于1986年作为具有双肌肉特征的牛品种引入中国后与当地牛杂交,其后代表现出父本的双肌肉显性特征,在胴体分割上,如肩胛部、背通脊部、臀尻部,及分割肉最佳部位,如T-骨排、前腰脊、后腰脊、上脑、胛后肉等都特别发达,呈现出一个不用借其他相邻肌块,仅由本肌块完整切块就可以加工成足够成为独立切块的特征,如米龙肉可做软菲力、后腿眼肉可开发精细牛排等,而提供高价部位肉和切块肉。在中国东方式和西方式牛肉餐饮业都处于发展中,皮埃蒙特牛胴兼有分割为日式和欧美式两种牛胴肉的优点,并生产高档和高价位切块。目前制订适用于东方和西方餐饮业牛胴分割的国家标准很有必要,而且已经具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埃蒙特牛 双肌肉 胴体部位 牛分割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肉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光星 昝林森 +2 位作者 张亚冉 辛亚平 王洪宝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4,共5页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 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标准化育肥、年龄为24月龄的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5头进行屠宰及胴体分割,测定屠宰率、净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产肉性能指标,并对里脊、西冷、眼肉、上脑、臀肉、胸肉、黄瓜条、牛腩、肋条肉、牛前10个部位取样进行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剪切力、失水率、系水力和熟肉率8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日增重、屠宰率、产肉率、胴体产肉率、肉骨比等生产性能较传统秦川牛均有较大幅度提高,经过标准化育肥,24月龄时已具备良好的肉用生产性能,达到国际优质肉牛品种标准;秦川肉牛新品系公牛胴体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差别较大,通过对其10个部位牛肉品质评定,西冷、上脑、里脊、眼肉为高档肉,肋条肉、臀肉、黄瓜条为中档肉,牛腩、胸肉、牛前为低档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牛 产肉性能 胴体部位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PRKAG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武峰 杨润军 +4 位作者 甘乾福 张路培 许尚忠 李俊雅 高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6-1111,共6页
本研究以晋南牛、鲁西牛、西门塔尔、安格斯、海福特、利木赞和夏洛莱7个品种共267头肉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RKAG3基因多态性,找到了PRKAG3基因DNA序列中的2个突变位点T2643C和T2885C(DQ082736),同属第4内含子。2个基因... 本研究以晋南牛、鲁西牛、西门塔尔、安格斯、海福特、利木赞和夏洛莱7个品种共267头肉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PRKAG3基因多态性,找到了PRKAG3基因DNA序列中的2个突变位点T2643C和T2885C(DQ082736),同属第4内含子。2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肉牛胴体和肉质共9个性状的关联分析表明:PRKAG3基因T2885C变异位点的3个基因型间嫩度性状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最小二乘均值显著低于CD和DD基因型最小二乘均值。本研究结果可为肉牛肉质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PRKAG3基因 胴体性状 肉质性状 关联分析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广军 严昌国 刘成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19869-19873,共5页
[目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研究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将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分别以4%... [目的]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研究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延边黄牛(公牛)16头,将豆油、红花油和葵花油,按55%、25%和20%的比例混合,分别以4%、5%、6%(以精料为基础)水平添加于肉牛日粮中,研究不同水平植物油对肉牛生产性能、胴体和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植物油组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利用率植物油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植物油组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干物质消化率呈下降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植物油对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和磷的消化率影响不显著(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6%植物油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血清其他指标含量不产生明显变化。植物油组眼肌面积和肉质等级均高于对照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随着植物油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结论]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混合植物油降低了肉牛的采食量、粗纤维和钙的消化率,但对肉牛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增加了眼肌面积,提高了肉质等级,使胴体和牛肉品质得到提高。日粮添加混合植物油的比例不宜过高,可控制在日粮精料的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肉牛 生产性能 胴体 牛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饲喂木薯渣及氨化甘蔗梢的育肥效果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建勇 黄必志 +5 位作者 王安奎 张继才 李乔仙 王喆 张羽 杨建炆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试验,对屠宰性状、胴体品质评价及品尝评分,为肉牛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以木薯渣为基础日粮(Ⅰ组)和以氨化甘蔗梢为基础日粮(Ⅱ组)2个组,分别补给3.0 kg精料,每组7头未去势西杂公牛...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试验,对屠宰性状、胴体品质评价及品尝评分,为肉牛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以木薯渣为基础日粮(Ⅰ组)和以氨化甘蔗梢为基础日粮(Ⅱ组)2个组,分别补给3.0 kg精料,每组7头未去势西杂公牛,育肥11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①Ⅰ组期末平均活重434.27 kg,平均日增重为1 296 g,Ⅱ组期末平均活重404.55 kg,平均日增重为992 g,两组间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②Ⅰ组和Ⅱ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62.22%、50.12%、104.3 cm2和60.25%、48.45%、86.5 cm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③Ⅰ组的肉质优于Ⅱ组,两组的牛肉质量等级均达到优质牛肉标准;④用木薯渣或氨化甘蔗梢育肥肉牛,牛肉无异味,肉质细嫩,口感纯正,香味浓郁,风味较好。[结论]用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增重效果好,平均日增重超出1 000 g,且牛肉品质也较好。牛肉和脂肪颜色正常,处于最好等级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氨化甘蔗梢 肉牛育肥 屠宰性状 胴体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缩料粗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胴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雪旺 周敏 卢慧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9-12,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浓缩料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24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在整个试验期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5%和17.5%的... 文章旨在研究浓缩料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氮代谢及胴体性状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接近的24头荷斯坦肉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在整个试验期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5.5%和17.5%的浓缩基础日粮,每天自由采食小麦秸秆,试验共进行140 d。结果: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各阶段体重、平均日增重、饲料报酬及71~140 d和1~140 d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蛋白组肉牛1~70 d的平均日采食量较高蛋白组显著提高0.60%(P<0.05)。低蛋白和高蛋白组肉牛140 d粪氮量及70 d粪氮、尿氮和氮沉积量无显著差异(P>0.05)。高蛋白组肉牛70 d氮摄入量较低蛋白组显著提高4.97%(P<0.05)。与低蛋白组相比,高蛋白组肉牛氮摄入量、尿氮和氮沉积量分别显著提高19.88%、17.24%和54.28%(P<0.05)。浓缩料蛋白质水平对肉牛胴体大部分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高蛋白组肉牛肌肉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粗蛋白质含量较低蛋白组分别显著提高6.16%、13.07%和9.98%(P<0.05)。结论:浓缩料高蛋白质水平降低了肉牛育肥前期的采食量,对饲料报酬和日增重无负面影响,但高蛋白质日粮可以提高氮沉积、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和肌肉粗蛋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蛋白 肉牛 生长性能 氮代谢 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艾草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平 孙玉龙 廖吉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35,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育肥期肉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贮艾草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15月龄平均体重为(326±22)kg的肉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两个阶段... 文章旨在研究育肥期肉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贮艾草对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15月龄平均体重为(326±22)kg的肉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分为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两个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水稻秸秆,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补充5%、10%和15%的青贮艾草,两个阶段精料补充料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脂肪酸组成及主要脂肪酸含量相近。结果 :精料摄入量随日粮青贮艾草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随着日粮艾草添加水平的升高,肉牛末重和平均日增重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而料比线性降低(P <0.05)。牛的屠体重、眼肌面积和大理石纹评分随日粮青贮艾草添加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而背膘厚度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降低(P <0.05)。眼肌C18:0、C18:1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 <0.05),亚麻油酸、C18:3、C20:4、C22:0和C24:1脂肪酸含量显著线性降低(P <0.05),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增加(P <0.05)。结论 :日粮青贮艾草添加水平对肉牛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表现为二次曲线效应,但高水平青贮艾草降低了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肉牛育肥期日粮中适宜的青贮艾草添加水平为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青贮艾草 生长性能 胴体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产业化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贵明 昝林森 《黄牛杂志》 2002年第5期41-43,共3页
针对我国肉牛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 ,提出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全国统一的肉牛胴体分级 (评定 )标准 ,以生产符合国际牛肉贸易要求的高档优质牛肉 ,获取高额利润 ,并迅速促进国内牛肉市场的发展 ... 针对我国肉牛产业化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 ,提出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在全国范围内执行全国统一的肉牛胴体分级 (评定 )标准 ,以生产符合国际牛肉贸易要求的高档优质牛肉 ,获取高额利润 ,并迅速促进国内牛肉市场的发展 ;通过冷配杂交改良及胚胎移植等技术继续大力实施肉牛改良计划 ,大幅度地提高屠宰牛的胴体重 ;深入开展与肉牛有关的经济性状进行分子遗传机理的研究以及营养和牛肉品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产业化 胴体分级 杂交改良 胴体重 遗传育种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胴体产量方程对我国牛胴体产肉量评定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石素玲 《肉类研究》 1999年第1期15-17,6,共4页
用SAS软件对7头商品牛的屠宰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产肉率方程的估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关分析,初步认为,以第11肋后缘截面指标套用美国胴体产肉率方程估算我国牛胴体产率是不可行的。
关键词 美国牛胴体产量方程 我国牛胴体产肉量评定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期间不同部位延边黄牛肉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金颖 董玉影 +2 位作者 李官浩 李玉林 梁成云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3,共4页
为分析延边黄牛肉品质的相关性,对贮藏期间不同部位延边黄牛肉pH值、表面颜色、滴水损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不同部位延边黄牛肉品质影响显著(P<0.05),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部位肉品质下降。pH值、肉色及滴水损失之间相... 为分析延边黄牛肉品质的相关性,对贮藏期间不同部位延边黄牛肉pH值、表面颜色、滴水损失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不同部位延边黄牛肉品质影响显著(P<0.05),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部位肉品质下降。pH值、肉色及滴水损失之间相关性显著(P<0.01),p H值与红色度及黄色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滴水损失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63、0.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不同部位 延边黄牛肉 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残渣对肉牛生长性能及胴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琦 申红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7-100,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木薯残渣对育肥后期肉牛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肉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28头肉牛,随机分到4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6%、9%和12%的木薯渣。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木薯残渣对肉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6%木薯... 本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木薯残渣对育肥后期肉牛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和肉组成的影响。试验选择28头肉牛,随机分到4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6%、9%和12%的木薯渣。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木薯残渣对肉牛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6%木薯残渣组血浆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木薯残渣添加水平对肉牛胴体产量和品质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与其他处理相比,6%木薯残渣组最长肌长的亮度、红度、黄度值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同时粘结性、黏性、咀嚼力和弹性均较其他组低(P<0.05)。结果表明:在育肥后期肉牛日粮中添加木薯残渣对生长性能、胴体特征和最长肌组成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日粮中木薯残渣添加水平的升高,精料摄入量下降,且当日粮中木薯残渣添加水平超过6%时,对大理石纹评分几乎无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残渣 肉牛 生长性能 胴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常规饲料原料日粮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司秀华 王学恩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08,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非常规饲料原料替代浓缩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91.69±5.7)kg的肉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每头牛为1个重复。对照组肉牛在8周试验期每天自由采食水稻秸秆粗饲料并... 文章旨在评估不同非常规饲料原料替代浓缩料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91.69±5.7)kg的肉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每头牛为1个重复。对照组肉牛在8周试验期每天自由采食水稻秸秆粗饲料并补充基础浓缩料,处理组肉牛自由采食水稻秸秆粗饲料并分别补充用8%米糠、亚麻籽和葵花粕替代基础浓缩料混合物。结果:与米糠组相比,对照组和亚麻籽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0.74%和12.40%(P<0.05),同时米糠组肉牛的料重比较对照组和亚麻籽组分别显著提高11.69%和15.52%(P<0.05)。亚麻籽组肉牛的背膘厚度较对照组和米糠组分别显著提高7.84%和8.65%(P<0.05)。对照组肉牛眼肌C14:0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处理组(P<0.05),而米糠组肉牛眼肌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6.55%(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11.95%(P<0.05)。亚麻籽和葵花粕组眼肌中蛋氨酸含量较对照组和米糠组分别显著提高168%、179.17%和154%、164.58%(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用8%亚麻籽替代浓缩料饲喂肉牛可以提高肌肉蛋氨酸含量,对肉牛生长表现及肌肉脂肪酸组成无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原料 肉牛 生长性能 胴体性状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