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12—2023年重庆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2023年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自杀(《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编码:X60~X84、Y87)的60岁及...目的分析2012—2023年重庆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2023年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自杀(《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编码:X60~X84、Y87)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及不同死因构成比,比较不同性别和地区死亡率,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APC)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年均3.54%与4.02%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6年自杀死亡率以年均4.53%上升,2016—2021年以年均8.91%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020年与2022年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2012—2023年男性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2.86%和3.44%下降,女性分别以年均4.21%和4.69%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老年人历年自杀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城市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P>0.05),而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3.44%与4.02%下降(P<0.05)。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导致的YLL率与AYLL分别由2012年的3.03‰与18.54年下降至2023年的2.26‰与17.50年,AAPC分别为-4.02%与-0.60%,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历年不同自杀方式构成发现,杀虫剂中毒死亡占比呈下降的趋势,而悬吊死亡、从高处跳下、淹溺占比均呈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应重视老年人自杀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死亡分布发生改变。该研究旨在探讨2008—2012年如皋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SPSS统计...背景与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死亡分布发生改变。该研究旨在探讨2008—2012年如皋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SPSS统计分析。结果:如皋市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首位,死亡率为264.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5.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和胰腺癌。胰腺癌、结直肠肛管癌在男性及女性均居于第5、6位。神经系统肿瘤在恶性肿瘤居于第8位,骨肿瘤居于恶性肿瘤第10位。男性前列腺癌居于男性恶性肿瘤死因第9位,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对青少年危害较大的肿瘤为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和骨肿瘤。期望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居前5位的分别为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和白血病;人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居前5位的分别为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和骨肿瘤。结论:恶性肿瘤为如皋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老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胰腺癌居于恶性肿瘤第5位,神经系统肿瘤居于恶性肿瘤第8位。应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居民抗癌意识,在预防传统肿瘤的同时,加强对胰腺癌、神经系统肿瘤及骨肿瘤防控。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2012—2023年重庆市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死亡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建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2—2023年死因监测数据中根本死因为自杀(《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编码:X60~X84、Y87)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率、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及不同死因构成比,比较不同性别和地区死亡率,率的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APC)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分别以年均3.54%与4.02%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6年自杀死亡率以年均4.53%上升,2016—2021年以年均8.91%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2020年与2022年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2012—2023年男性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2.86%和3.44%下降,女性分别以年均4.21%和4.69%下降,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老年人历年自杀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23年城市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均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P>0.05),而农村地区老年人自杀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以年均3.44%与4.02%下降(P<0.05)。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导致的YLL率与AYLL分别由2012年的3.03‰与18.54年下降至2023年的2.26‰与17.50年,AAPC分别为-4.02%与-0.60%,变化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历年不同自杀方式构成发现,杀虫剂中毒死亡占比呈下降的趋势,而悬吊死亡、从高处跳下、淹溺占比均呈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重庆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较高,疾病负担较重,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应重视老年人自杀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文摘背景与目的: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恶性肿瘤的死亡分布发生改变。该研究旨在探讨2008—2012年如皋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SPSS统计分析。结果:如皋市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首位,死亡率为264.5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5.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食管癌、肝癌、肺癌、胃癌和胰腺癌。胰腺癌、结直肠肛管癌在男性及女性均居于第5、6位。神经系统肿瘤在恶性肿瘤居于第8位,骨肿瘤居于恶性肿瘤第10位。男性前列腺癌居于男性恶性肿瘤死因第9位,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对青少年危害较大的肿瘤为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和骨肿瘤。期望寿命损失年(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居前5位的分别为肝癌、食管癌、肺癌、胃癌和白血病;人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居前5位的分别为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肝癌、乳腺癌和骨肿瘤。结论:恶性肿瘤为如皋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女性,老年组高于其他年龄组,胰腺癌居于恶性肿瘤第5位,神经系统肿瘤居于恶性肿瘤第8位。应加强防癌宣传,提高居民抗癌意识,在预防传统肿瘤的同时,加强对胰腺癌、神经系统肿瘤及骨肿瘤防控。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