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小群(综述) 乔田奎(审校) +1 位作者 陈伟袁 袁素娟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3-437,共5页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基因)变异导致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ATM基因编码产物———ATM蛋白激酶主要分布于增殖细胞核中。根据ATM蛋白激酶在细胞周...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 gene,ATM基因)变异导致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ATM基因编码产物———ATM蛋白激酶主要分布于增殖细胞核中。根据ATM蛋白激酶在细胞周期中作用底物如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k2)、奈梅亨断裂综合症蛋白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protein 1,Nbs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 activatedprotein kinase,p38MAPK)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最近研究发现,ATM蛋白激酶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细胞周期多个检测点的调控,在DNA双链断裂(DNA double-strand break,DSB)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暗示了ATM蛋白激酶或将成为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增敏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基因) DNA损伤 信号 细胞周期 检测点 电离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反义ATM/PI3K细胞系U937-ASPI3K的建立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剑锋 刘文励 +2 位作者 汤屹 戴琪琳 孙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DNA损伤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为增强肿瘤治疗疗效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细胞模型 ,构建了高效表达ATM基因编码羧基端 10 0kD功能片段的反义cDNA ,通过转染和筛选建立稳定表达反义ATM PI3KcDNA的细胞系U937 ASPI3K。结果显示 ,构... 为进一步研究DNA损伤杀灭肿瘤细胞的机制 ,为增强肿瘤治疗疗效提供一种有价值的细胞模型 ,构建了高效表达ATM基因编码羧基端 10 0kD功能片段的反义cDNA ,通过转染和筛选建立稳定表达反义ATM PI3KcDNA的细胞系U937 ASPI3K。结果显示 ,构建的ATM PI3KcDNA经测序证明反向定位于表达载体 pZeoSV2 (+ )中。经转染和筛选得到稳定表达 pZeoSV(+ ) ATM PI3K的细胞系U937 ASPI3K和对照细胞系U937 pZeoSV (- ) ,前者ATM蛋白表达极度受抑制 ,后者以及淋巴瘤细胞系U937ATM蛋白的高表达未受影响。本实验为阐明细胞周期关卡 (checkpoint)在DNA损伤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作用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atm/PI3K U937-ASPI3K细胞系 U937细胞系 基因突变 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2家系ATM基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 罗强 +4 位作者 张继要 董伟 史丹丹 和宁辛 赵亚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0,共4页
目的探讨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TM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分析2个无血缘关系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应用Sanger测序对新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先证者为男性,11岁,家系2先证者为女... 目的探讨致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ATM基因新突变的致病性。方法分析2个无血缘关系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并应用Sanger测序对新突变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先证者为男性,11岁,家系2先证者为女性,8岁。均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的典型表现,甲胎蛋白升高。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小脑萎缩。家系1先证者发现c.7627delA与c.8385-8394del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家系2先证者发现c.2638delG与c.2921+1G>C复合杂合突变,c.2638delG来源于母亲,其父ATM基因不详。经HGMD检索,4个变异目前均未见有文献报道,为新突变。4个新突变经蛋白功能分析软件预测等确认为致病突变。结论证实ATM基因新突变为2个无关的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家系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atm基因 新突变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atm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丹霞 徐卫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242-1246,共5页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为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1q22-23,主要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并在DNA双链断裂诱导的信号级联转导通路中起到枢纽作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可出现高频率的atm基因杂合性缺失和核苷酸突...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m)为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的11q22-23,主要参与DNA损伤识别和修复,并在DNA双链断裂诱导的信号级联转导通路中起到枢纽作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可出现高频率的atm基因杂合性缺失和核苷酸突变,并与其发病及侵袭性病程有关。本文将对atm基因的特点、作用机制及其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tm基因 基因缺失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前列腺癌患者BRCA1/2及ATM基因的胚系突变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韦煜 吴俊龙 +5 位作者 顾伟杰 秦晓健 林国文 戴波 朱耀 叶定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84-589,共6页
背景与目的:BRCA1/2、ATM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同时可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患者的PARP抑制剂治疗、铂类化疗进行指导,然而,基... 背景与目的:BRCA1/2、ATM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和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同时可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 CRPC)患者的PARP抑制剂治疗、铂类化疗进行指导,然而,基于中国人群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揭示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患者BRCA1/2、ATM基因的胚系突变率,从而指导基因检测和临床治疗。方法:前瞻性分析53例遗传咨询门诊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这些患者的胚系DNA进行测序,将目标基因BRCA1/2、ATM的突变依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遗传突变分类标准与指南评估致病性。同时对致病性突变与前列腺癌患者发病年龄、家族史、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值、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国人群前列腺癌患者BRCA1/2、ATM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率为7.55%,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突变率为9.68%。在中国人群中,BRCA1/2、ATM基因的致病性突变与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生有关(P=0.011);但在家族史、Gleason评分、PSA水平及肿瘤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人群基因检测推荐标准,对包括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和早发前列腺癌患者在内的高危胚系突变者推荐进行基因筛查,以更好地进行临床诊疗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胚系突变 中国人群 BRCA1/2基因 atm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调节DNA损伤应答ATM、ATR通路保护自然衰老大鼠心脏的作用
6
作者 秦臻 石永芳 +1 位作者 罗晨曦 叶利兵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5年第8期2351-2359,共9页
目的 探讨黄精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12月,按体质量随机将64只18月龄SD雄性大鼠分为衰老组、黄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2月龄SD雄性大鼠为青年组。青年组和衰老组灌胃等量蒸馏... 目的 探讨黄精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12月,按体质量随机将64只18月龄SD雄性大鼠分为衰老组、黄精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2月龄SD雄性大鼠为青年组。青年组和衰老组灌胃等量蒸馏水,黄精低、中、高剂量组灌胃黄精水煎液1、2、4 g·kg-1,每天1次,连续灌胃12周。第4、12周时,每组取8只大鼠麻醉处死,分离心脏并计算心重指数,观察心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心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基因(ATM)、ATM与Rad3相关蛋白激酶(AT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周龄增加,衰老组大鼠在第12周时其心肌纤维化面积增多,心脏组织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2(Chk1、Chk2)蛋白表达上调(P<0.05);同周次内比较,衰老组大鼠较青年组心重指数降低,心脏组织T-AOC、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ATM、AT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经黄精干预后,衰老大鼠心重指数有所升高,心肌细胞结构较为完整、心肌纤维化面积降低;心脏组织T-AOC、GSH-Px、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ATM、ATR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 黄精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DNA损伤应答ATM、AT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心脏 衰老 毛细血管共济失调突变基因 atm与Rad3相关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