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联氧化乙酰化处理对慈姑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周婷婷 李梦 +3 位作者 吴迪 梁鹏娟 段丽丽 戢得蓉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4,共8页
[目的]探究交联、交联氧化、交联氧化乙酰化处理对慈姑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双氧水作氧化剂,乙酸酐作乙酰化试剂,对慈姑淀粉进行交联、交联氧化复合、交联氧化乙酰化复合改性,并分析3种改性慈姑淀粉的理化... [目的]探究交联、交联氧化、交联氧化乙酰化处理对慈姑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双氧水作氧化剂,乙酸酐作乙酰化试剂,对慈姑淀粉进行交联、交联氧化复合、交联氧化乙酰化复合改性,并分析3种改性慈姑淀粉的理化特性和结构特性。[结果]3种改性慈姑淀粉的结构均为A型;交联改性慈姑淀粉的热稳定性提高,结晶度降低了1.93%,1047 cm^(-1)/1022 cm^(-1)比值增大,淀粉结构更加有序;交联淀粉经氧化后透明度和溶解度提高,结晶度达到最高,红外光谱显示1011 cm^(-1)处伯醇/仲醇羟基相连的C—O,857 cm^(-1)处糖苷键的C—O—C伸缩振动非常明显;交联氧化淀粉经乙酰化处理后凝沉性显著提高,溶解度增加,结晶度降低了24.91%,1047 cm^(-1)/1022 cm^(-1)比值减小,有序度下降。[结论]复合改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慈姑淀粉的品质,在生产中可按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改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淀粉 交联 氧化 乙酰化 复合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峁遗址出土硅质石镞的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fsLA-ICP-MS)分析
2
作者 彭雨帆 杨炯 +6 位作者 邵晶 丘志力 张跃峰 叶旭 屈潘 高振丽 骆郑臣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CAS 2024年第S01期119-121,共3页
石峁遗址是龙山晚期我国北方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城址,它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意义重大^([1]),该遗址出土了一批以石英质材料为主的镞类制品。作为史前投射类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箭镞与古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甚至战争行为息息相关... 石峁遗址是龙山晚期我国北方目前发掘规模最大的城址,它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意义重大^([1]),该遗址出土了一批以石英质材料为主的镞类制品。作为史前投射类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箭镞与古人类的狩猎、采集活动甚至战争行为息息相关,其使用数量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北方地区一度达到高峰^([2])。因此,石峁遗址出土的硅质石镞可以作为反映古代人类对资源的认知和利用情况,以及了解古代社会生业模式和文明间交流冲突关系的关键窗口。当前,国内对于史前箭镞的研究涉及时空分布、材质种类、功能用途、形制工艺等方面^([3-4]),但围绕其用料来源,即先民获取用于制作石镞的原料范围的相关探究和讨论较少^([5])。由于石英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在解释矿物形成条件、揭示矿物物源和重建矿床成因机制等方面提供指示性信息^([6]),近年来,国外学者在开展史前石英质器物的溯源工作时大多进行了该方面研究^([7-8]),且主要使用的是LA-ICP-MS(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然而,石英是电介质矿物,对低强度纳秒激光的能量吸收很差,加之其微量元素含量极低,这就使得传统纳秒激光LA-ICP-MS对较纯石英材料微量元素的分析往往不容易获得很好的测试效果,而飞秒激光场强极高,对电介质矿物的剥蚀更具确定性,被认为是进行石英等透明矿物精细微量元素测试新的技术手段^([9-10])。本研究尝试利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系统(fsLA-ICP-MS)对16件石峁遗址出土的硅质石镞及7件采集自遗址附近的石英质原料的微量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石英质原料的微量元素含量总体偏低,硅质石镞的微量元素含量则相对较高,不同石镞间的数据也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硅质石镞和遗址附近采集的石英质原料的Al-Na、Al-K、Al-Mg、Al-Ti等代表性微量元素之间的二元散点图可以大致判断,其中少部分硅质石镞的微量元素数据均落在石英质原料的微量元素数据范围之内,重叠度高,但另有一部分硅质石镞的数据和石英质原料的数据之间差距较大。这初步表明,石峁先民使用的箭镞既存在就近取材,也存在异地制作的现象,但更细致的产地来源信息仍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方法检测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箭镞 飞秒激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 石英 微量元素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姑淀粉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素雅 曹崇江 +2 位作者 杨晓蓉 谢群 丁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0-43,共4页
研究了慈姑淀粉性质,结果发现:慈姑淀粉粒多呈圆形,少数椭圆形,粒径范围为4~25μm,平均粒径10μm,X-射线衍射呈C型结晶图样。DSC法测得慈姑的起始糊化温度To=52.330℃,峰值温度TP=68.226℃,终止温度Tc=77.280℃。快速黏度测定仪测得慈... 研究了慈姑淀粉性质,结果发现:慈姑淀粉粒多呈圆形,少数椭圆形,粒径范围为4~25μm,平均粒径10μm,X-射线衍射呈C型结晶图样。DSC法测得慈姑的起始糊化温度To=52.330℃,峰值温度TP=68.226℃,终止温度Tc=77.280℃。快速黏度测定仪测得慈姑淀粉的峰值黏度为2363.00mPa.s,最低黏度为1756.00mPa.s。55℃以下,慈姑淀粉的溶解度与膨润力低,糊化后溶解度与膨润力大大提高。与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和莲藕淀粉相比,慈姑淀粉糊透明度较低,冻融稳定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淀粉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生产速溶慈姑粉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素雅 刘长鹏 +1 位作者 杨玉玲 林德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3,89,共5页
研究了速溶慈姑粉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酶添加量与反应时间对慈姑浆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酶解后经喷雾干燥制得速溶慈姑粉。结果表明,其酶解工艺选择为:pH值6.0、水解温度60℃、α-淀粉酶和纤维... 研究了速溶慈姑粉的生产工艺。采用L9(3^4)正交实验研究了pH值、反应温度、酶添加量与反应时间对慈姑浆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酶解后经喷雾干燥制得速溶慈姑粉。结果表明,其酶解工艺选择为:pH值6.0、水解温度60℃、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添加量分别为0.1%(g酶/g慈姑)和0.4%(g酶/g慈姑),反应时间80min。干燥后样品的润湿性、分散性、堆积密度和溶解性分别为56.17s、15.34s、0.5231g/mL、8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酶解 淀粉酶 速溶性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姑抗性淀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赵力超 杜征 +1 位作者 刘欣 游曼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5-59,共5页
采用酸解-微波法制备慈姑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结果发现慈姑RS形成了新的连续的致密结构,结晶以初级微晶为主,晶型转变为C型,结晶度为23.62%;RS-碘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4.40nm;随着RS含量的增加,慈姑RS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 采用酸解-微波法制备慈姑抗性淀粉(resistantstarch,RS),结果发现慈姑RS形成了新的连续的致密结构,结晶以初级微晶为主,晶型转变为C型,结晶度为23.62%;RS-碘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64.40nm;随着RS含量的增加,慈姑RS的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大,大部分可溶性直链淀粉转变为不溶性直链淀粉,平均聚合度明显降低,提纯RS的平均聚合度为22.9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慈姑RS含有伯、仲醇羟基和α-D-吡喃环结构特征,只较原淀粉形成了更多的氢键,说明其是物理改性淀粉。慈姑RS的溶解度、透明度大大低于原淀粉,而持水力较原淀粉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抗性淀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工艺对慈菇脆片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海虹 刘春菊 +2 位作者 卓成龙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6-39,共4页
研究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微波干燥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慈姑脆片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对慈姑脆片色泽影响不大,但慈姑脆片硬度脆度差;微波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慈姑脆片硬度脆度适中... 研究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热风-微波干燥4种不同的干燥方式对慈姑脆片物理性质、营养成分、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对慈姑脆片色泽影响不大,但慈姑脆片硬度脆度差;微波干燥和真空微波干燥慈姑脆片硬度脆度适中,但色泽及风味较差;热风-微波干燥慈姑脆片色泽最好,硬度和脆度适中,慈姑脆片的感官品质最佳,多酚保留率较高;热风-微波干燥体现较好的膨化效果可能与形成更均匀多孔状的组织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脆片 干燥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梁开明 章家恩 +2 位作者 杨滔 罗明珠 傅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7-765,共9页
合理的间套作种植能够显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旱地作物种类或旱稻上,而水田环境下水稻间作体系的作物搭配及种植模式研究目前还十分缺乏。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微环境以... 合理的间套作种植能够显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但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旱地作物种类或旱稻上,而水田环境下水稻间作体系的作物搭配及种植模式研究目前还十分缺乏。本文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对水稻病虫害、微环境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间作栽培模式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无显著的防控效果。但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期间,间作栽培模式下水稻纹枯病病丛率分别比单作处理低64.3%和88.2%,稻瘟病病叶率在灌浆期和乳熟期显著低于单作,表明间作栽培模式显著降低了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发生。间作栽培模式下水稻叶片POD、SOD和CAT酶活性与单作模式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降低,单作模式下水稻较高的病害发生程度可能是导致叶片保护酶活性增高的原因;间作栽培在早午时段降低了水稻叶片表面的空气湿度,且水稻叶片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在多数时段均高于单作栽培,说明间作栽培模式改善了稻田小气候环境,有利于降低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光合气体交换日进程测定结果表明,灌浆期间水稻/慈姑间作栽培模式下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在日间大部分时段均高于单作水稻,说明间作栽培模式提高了水稻的群体光能利用率以及群体光合效率;间作栽培模式下的土地当量比为1.17,表明水稻与慈姑间作栽培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能起到良好的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慈姑 间作 病虫害 微环境 保护酶 光合效率 土地当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慈姑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春菊 李大婧 刘春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02-106,共5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慈姑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慈姑鲜样和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其风味化合物,探讨不同干燥方式下慈姑风味成分变化。结果显示热风干燥、...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慈姑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慈姑鲜样和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分析鉴定其风味化合物,探讨不同干燥方式下慈姑风味成分变化。结果显示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分别检测出19种、25种、28种风味化合物。干燥方式对慈姑中的醇类、醛类、烯类、醚类、杂环类及含硫类挥发性风味成分影响较明显,醇类化合物数量和含量上均减少,醛类化合物含量均增加,除了热风干燥,数量上也增加,醚类化合物和烯烃类化合物含量减少,而含硫类化合物含量大幅增加。热风联合微波干燥慈姑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该方法结合了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生成风味物质的优势,可促使慈姑干燥片风味物质的有效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干燥方式 风味成分 气质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加工过程中慈姑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春泉 卓成龙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为探讨速冻加工对慈姑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烫漂和速冻加工处理过程中慈姑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分及变化。结果表明:慈姑烫漂和速冻处理后分别检测到33种和2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烫漂慈姑中相对... 为探讨速冻加工对慈姑风味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烫漂和速冻加工处理过程中慈姑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分及变化。结果表明:慈姑烫漂和速冻处理后分别检测到33种和29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烫漂慈姑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烯类、含硫类、醚类、醛类和醇类等,二甲基硫醚、壬醛、辛醛、己醛、D-柠檬烯、柠檬烯、石竹烯、庚醇、泪柏醚等对烫漂慈姑风味有较大贡献;速冻慈姑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烯类、醚类、醛类、醇类和含硫类等,二甲基硫醚、壬醛、辛醛、己醛、庚醛、石竹烯、戊醛、庚醇、苯甲醛、2-戊基呋喃、泪柏醚等对速冻慈姑有较大贡献。慈姑经速冻后降低了对慈姑产生负面影响的风味化合物相对含量,如二甲基硫醚;增加了对风味有较大贡献的化合物种类,有利于风味化合物的保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烫漂 速冻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姑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峰 彭静 +6 位作者 刘玉平 叶元英 刘义满 黄来春 朱红莲 李双梅 柯卫东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2年第02X期48-53,共6页
对保存于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内的100份慈姑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平均为30.87%,变幅23.55%~38.82%;淀粉含量平均为16.36%,变幅11.44%~22.58%;粗... 对保存于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内的100份慈姑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正态分布检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物质含量平均为30.87%,变幅23.55%~38.82%;淀粉含量平均为16.36%,变幅11.44%~22.58%;粗蛋白含量平均为4.67%,变幅2.89%~6.98%;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2.67%,变幅1.55%~3.94%。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服从正态分布,粗蛋白含量不服从正态分布;高干物质含量和高淀粉含量的慈姑种质资源的总体水平相对较高。干物质含量与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依品质性状将100份慈姑种质资源聚为5类,第1类为各品质性状含量均低类型;第2类为仅粗蛋白含量稍高类型;第3类为可溶性糖含量极高类型;第4类为粗蛋白含量极高类型;第5类为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极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种质资源 品质性状 聚类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解-微波法制备慈姑抗性淀粉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游曼洁 刘欣 +2 位作者 赵力超 李香颖 莫淑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62-264,共3页
以慈姑淀粉为原料,采用酸解-微波法制备抗性淀粉。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制备慈姑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淀粉乳经4%HCl酸解1h,640W微波处理30s后,置于4℃条件下回生24h,抗性淀粉得率为10·99%。酸解-微波处理破坏了淀粉颗粒原有... 以慈姑淀粉为原料,采用酸解-微波法制备抗性淀粉。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制备慈姑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淀粉乳经4%HCl酸解1h,640W微波处理30s后,置于4℃条件下回生24h,抗性淀粉得率为10·99%。酸解-微波处理破坏了淀粉颗粒原有的结构,形成了连续的致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淀粉 抗性淀粉 酸解-微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角、马蹄、慈姑、莲藕淀粉对粉丝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邓青 周爱梅 +3 位作者 张风 杨慧 刘晓娟 刘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3-136,共4页
本文以菱角、马蹄、慈姑、莲藕淀粉为原料,烹煮、质构、感官为指标,考察了淀粉对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烹煮特性中马蹄粉丝表现最好、各项指标均优于或接近于市售粉丝,慈姑粉丝和莲藕粉丝次之,菱角粉丝烹煮特性较差,低于市售粉丝水... 本文以菱角、马蹄、慈姑、莲藕淀粉为原料,烹煮、质构、感官为指标,考察了淀粉对粉丝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烹煮特性中马蹄粉丝表现最好、各项指标均优于或接近于市售粉丝,慈姑粉丝和莲藕粉丝次之,菱角粉丝烹煮特性较差,低于市售粉丝水平;质构特征中粉丝硬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莲藕粉丝>菱角粉丝>马蹄粉丝>市售绿豆粉丝>市售豌豆粉丝>慈姑粉丝>市售红薯粉丝,可见马蹄粉丝、慈姑粉丝硬度适中,接近市售粉丝,而莲藕粉丝和菱角粉丝硬度过高,品质低于市售粉丝;感官评价中感官品质总分由大到小依次为,市售豌豆粉丝、市售绿豆粉丝>慈姑粉丝、马蹄粉丝>莲藕粉丝>市售红薯粉丝>菱角粉丝。总体来看,慈姑和马蹄淀粉的粉丝品质最好,是优质的粉丝来源,菱角和莲藕淀粉的粉丝品质较差,不适合单独做粉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角淀粉 马蹄淀粉 慈姑淀粉 莲藕淀粉 粉丝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菇淀粉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力超 伍颖华 +1 位作者 刘欣 梁晓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90,共4页
对慈菇淀粉糊与马蹄、绿豆、马铃薯、豌豆、玉米和木薯淀粉糊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条件对慈菇淀粉糊黏度和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慈菇淀粉糊凝沉速率较低,介于马蹄与木薯淀粉之间;冻融稳定性与木薯淀粉相似;在微酸和... 对慈菇淀粉糊与马蹄、绿豆、马铃薯、豌豆、玉米和木薯淀粉糊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不同条件对慈菇淀粉糊黏度和透明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慈菇淀粉糊凝沉速率较低,介于马蹄与木薯淀粉之间;冻融稳定性与木薯淀粉相似;在微酸和微碱条件下,慈菇淀粉糊的透明度下降,在强酸和强碱条件下,透明度上升;在低pH值时,淀粉糊黏度下降,pH>7时,淀粉糊黏度上升;蔗糖和葡萄糖能增大淀粉糊的黏度,也能提高其透明度,而NaCl与CaCl2对其淀粉糊黏度和透明度的作用则相反;随剪切时间延长,其表观黏度减小,这表明慈菇淀粉糊属于典型的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菇 淀粉糊 黏度 透明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频脉冲超声辅助提取慈姑淀粉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荣海 谢斌 +3 位作者 仲晗实 翟庆娇 黄凤娟 马海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74-276,288,共4页
利用扫频脉冲超声提取慈姑淀粉,分别以淀粉提取率和纯度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时间、超声间歇比、扫频范围及超声频率等超声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得出优化的超声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频率33... 利用扫频脉冲超声提取慈姑淀粉,分别以淀粉提取率和纯度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时间、超声间歇比、扫频范围及超声频率等超声提取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提取工艺参数优化试验,得出优化的超声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频率33kHz,扫频范围±0.5kHz,间歇比30s/5s,在此条件下慈姑淀粉提取率为96%,纯度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淀粉 扫频脉冲超声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菇支链淀粉的分离纯化及其分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素雅 曹崇江 +3 位作者 杨玉玲 刘长鹏 丁男 谢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2,共4页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法对慈姑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进行分离,Sepharose2B凝胶层析表明支链淀粉得到纯化。采用酶法分析了慈姑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慈姑支链淀粉的平均链长(CL)为22,其中外链长(ECL)为14,内链长(ICL)为7。异淀粉酶和普... 本研究采用正丁醇法对慈姑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进行分离,Sepharose2B凝胶层析表明支链淀粉得到纯化。采用酶法分析了慈姑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慈姑支链淀粉的平均链长(CL)为22,其中外链长(ECL)为14,内链长(ICL)为7。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依次作用于慈姑支链淀粉的β-极限糊精,计算得支链淀粉A链与B链比值为1.33:1.0,分支化度为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菇淀粉 分离 支链淀粉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慈姑片微波干燥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小闲 段振华 +4 位作者 任爱清 段伟文 罗瀚森 林承珍 蒙丽雅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7-182,227,共7页
以慈姑为原料,研究了慈姑片厚度、铺料密度、微波功率对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慈姑片微波干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加速干燥和降速两个阶段,但当功率密度比较小时,干燥速度曲线出现恒速阶段。慈姑片越厚、铺料... 以慈姑为原料,研究了慈姑片厚度、铺料密度、微波功率对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慈姑片微波干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加速干燥和降速两个阶段,但当功率密度比较小时,干燥速度曲线出现恒速阶段。慈姑片越厚、铺料密度越大,干燥速率变化越小,干基含水率降低越缓慢,干燥耗时越长;微波功率密度越大,干燥速率变化越大,干基含水率下降越快,干燥时间越短;即食慈姑片微波干燥过程符合Page模型,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良好(R^2=0.990 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片 微波干燥 干燥特性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姑直链淀粉的分离与分子结构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素雅 秦天仓 +3 位作者 杨玉玲 刘长鹏 丁男 谢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4,共4页
利用正丁醇法分离慈姑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并对慈姑直链淀粉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慈姑直链淀粉与碘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5nm,其蓝值为0.844,特性黏度[η]为127mL/g。测得慈姑直链淀粉的分子结构参数为:聚合度DP=640,黏... 利用正丁醇法分离慈姑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并对慈姑直链淀粉进行了深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慈姑直链淀粉与碘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20.5nm,其蓝值为0.844,特性黏度[η]为127mL/g。测得慈姑直链淀粉的分子结构参数为:聚合度DP=640,黏均分子质量η=3.11×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淀粉 分离 直链淀粉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慈姑脆片微波加工工艺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小闲 罗艳昕 +3 位作者 任爱清 段振华 蒙丽雅 韦珍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4-149,共6页
以慈姑为原料,采用微波加工方式制成即食慈姑脆片,考察了装载量、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对慈姑脆片脆度、硬度及b~*值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即食慈姑脆片微波加工最佳工艺条件为:慈姑片装载量52 g,切片厚度2.... 以慈姑为原料,采用微波加工方式制成即食慈姑脆片,考察了装载量、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对慈姑脆片脆度、硬度及b~*值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微波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即食慈姑脆片微波加工最佳工艺条件为:慈姑片装载量52 g,切片厚度2.4 mm,微波功率210 W,最终慈姑脆片脆度为1873.47 g,所得慈姑脆片色泽鲜亮均匀、酥脆爽口、具有慈姑独特风味。通过比较微波干燥、恒温干燥、热风联合微波干燥和热泵干燥的慈姑脆片主要特性,结果表明微波干燥的慈姑脆片主要特性比较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脆片 微波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硫酸铜氧化慈姑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戢得蓉 雷敏 +2 位作者 谢建明 段丽丽 桂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09-216,共8页
以慈姑淀粉为研究对象,利用H2O2作氧化剂,CuSO4作催化剂,采用湿法制备氧化慈姑淀粉,并探讨氧化前后淀粉的性质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H2O2添加量、CuSO4添加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对氧化慈姑淀粉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淀粉羧... 以慈姑淀粉为研究对象,利用H2O2作氧化剂,CuSO4作催化剂,采用湿法制备氧化慈姑淀粉,并探讨氧化前后淀粉的性质变化。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H2O2添加量、CuSO4添加量、反应pH值、反应时间对氧化慈姑淀粉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淀粉羧基含量及透明度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制备工艺,并对氧化前后的慈姑淀粉的性质进行测定。得到最佳氧化工艺:100g淀粉乳溶液中(质量分数40%)加入31.6mLH2O2,使pH为8.35,CuSO4用量取干基的0.04%,45℃条件下反应4h,所得氧化慈姑淀粉的羧基含量为0.355%,透明度为52.6%;氧化后慈姑淀粉的溶解度与膨润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凝沉性优于慈姑淀粉,冻融稳定性变差,黏度降低,淀粉的糊化温度变低;颗粒破碎严重、形状增多;红外光谱中,在1760~1660cm^-1吸收峰型更尖且强,羰基振动增强;氧化后慈姑淀粉的X-衍射特征衍射峰变高,结晶度从44.80%升高至55.11%。综上,经过H2O2/CuSO4氧化的慈姑淀粉为高羧基含量、高透明度慈姑淀粉,同时氧化淀粉的理化特性、颗粒状态、晶体结构等均发生了变化,该研究为此条件下所得慈姑氧化淀粉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淀粉 H2O2 氧化淀粉 淀粉透明度 羧基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慈姑资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峰 柯卫东 +1 位作者 彭静 刘义满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8期18-20,共3页
通过对征集自中国14个省的53份不同类型慈姑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黑粉病抗性调查发现:栽培慈姑植株高大,分株能力弱;叶片肥大,多箭形、阔箭形;球茎大,球茎形状有扁球形、圆球形、卵圆形、长卵形,以圆球形和卵圆形居多;对黑粉病... 通过对征集自中国14个省的53份不同类型慈姑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黑粉病抗性调查发现:栽培慈姑植株高大,分株能力弱;叶片肥大,多箭形、阔箭形;球茎大,球茎形状有扁球形、圆球形、卵圆形、长卵形,以圆球形和卵圆形居多;对黑粉病抗性较弱。而野生慈姑植株矮小,分株能力强;叶片小,多戟形,少细箭形、箭形;球茎小,多圆球形和卵圆形;对黑粉病抗性强。在栽培慈姑中,株高表现为:白慈姑〉黄慈姑〉乌慈姑;分株能力相当;白慈姑多箭形叶少阔箭形叶,黄慈姑箭形叶和阔箭形叶的资源数相当,乌慈姑则多阔箭形叶少箭形叶,叶片大小表现为:乌慈姑〉白慈姑和黄慈姑;黄慈姑和白慈姑球茎形状多卵圆形和圆球形少长卵形,乌慈则多圆球形和扁球形少卵圆形,球茎大小表现为:乌慈姑〉黄慈姑〉白慈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姑 资源类型 农艺性状 黑粉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