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设施蔬菜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构建的季相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蕾 肖广敏 +3 位作者 王凌 茹淑华 张国印 孙世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10,共11页
为研究设施生态系统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过程,采集设施番茄不同生长季(休耕、花期、果期)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M真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群落谱... 为研究设施生态系统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AM)真菌群落变化的关键驱动过程,采集设施番茄不同生长季(休耕、花期、果期)土壤样品,利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AM真菌物种和谱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并结合群落谱系分析方法探讨不同生长季随机性过程和确定性过程之间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季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和谱系多样性均发生显著改变:相比于休耕期,番茄生育期(花期、果期)土壤中AM真菌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Pielou均匀度、谱系多样性(PD)和平均成对谱系距离(MPD)分别显著下降了42.82%~59.18%、43.25%~48.31%、17.46%~25.40%、57.14%~67.86%和50.00%;除球囊霉属相对多度显著增加,近明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相对多度均显著下降,原囊霉属相对多度先增加后降低。置换多元方差分析(PERMANOVA)和非度量多维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休耕期基于物种组成和谱系组成的AM真菌群落结构显著差别于番茄生育期,但花期和果期之间差异不显著。谱系分析结果显示,休耕期净亲缘关系指数NRI=0,表明AM真菌在谱系结构上是随机的,花期和果期NRI>0,表明谱系聚集,暗示了AM真菌群落构建由随机性过程主导向确定性过程主导的转变,中性群落模型(NCM)结果也支持该推断。Mantel检验结果显示,土壤pH、养分(有机碳、全量氮磷钾和有效磷)、盐分含量以及土壤温湿度作为确定性因素显著影响AM真菌群落的季相变化。综上所述,设施生态系统高集约化生产方式促进了AM真菌群落构建从随机性过程主导向确定性过程主导转变,导致多样性降低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结果对揭示设施蔬菜栽培条件引起的土壤质量退化及其过程中的微生物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谱系结构 随机性过程 确定性过程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菌根菌对植物叶片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路平 石兆勇 +1 位作者 韦文敬 杨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9,共11页
叶片作为植物的重要器官,其养分、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含量,以及各种酶活性都是表征其生理的重要参数;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则是叶片重要的生理活动指标。菌根菌是一类与绝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的土壤微生物,能够影响叶片生... 叶片作为植物的重要器官,其养分、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含量,以及各种酶活性都是表征其生理的重要参数;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则是叶片重要的生理活动指标。菌根菌是一类与绝大多数植物形成共生的土壤微生物,能够影响叶片生理。本研究选择分布最广泛的丛枝菌根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针对以往大多数研究只关注单一植物接种AMF探究其生理功能的问题,采用Meta分析(Meta-analysis)的定量研究方法,对152篇相关文献整理建库,评估了AMF对植物叶片生理的影响,探究了不同分类水平上AMF的效应。结果表明:AMF显著提高了叶片氮、磷、钾、钙、镁和锌含量,提高了12.6%~26.3%;增加了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增加了16.3%、12.1%和11.1%;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则分别提升了34.8%和18.4%;同时,AMF提高了叶片各种酶活性,分别为过氧化物酶31.3%、超氧化物歧化酶17.8%、过氧化氢酶23.3%、多酚氧化酶59.1%、苯丙氨酸解氨酶65.3%;AMF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27.7%)和蒸腾速率(31.1%)。表明AMF因分类(科、属、种)不同,对叶片生理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系统评价了AMF对叶片生理的影响,丰富了AMF的功能多样性理论,为筛选改善叶片生理的高效AMF提供了切实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菌 丛枝菌根真菌 叶片生理 接菌效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部草原露天矿区接种AMF对植物−土壤养分积累及本土DSE定殖的影响
3
作者 解琳琳 毕银丽 刘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03-4616,共14页
东部草原不同草种存在不同的生存空间比例,接菌对草原草本生长及竞争关系的研究对于揭示接菌对草原生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露天矿区土壤贫瘠、植被生长困难等现状,利用不同草种配比种植模式并结合微生物-丛枝... 东部草原不同草种存在不同的生存空间比例,接菌对草原草本生长及竞争关系的研究对于揭示接菌对草原生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胜利露天矿区土壤贫瘠、植被生长困难等现状,利用不同草种配比种植模式并结合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接菌方式,旨在探明植物-真菌联合对矿区排土场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效应,并筛选适宜矿区排土场生态恢复的最佳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和植被恢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种植方式和接菌处理,综合影响力表现为:接菌作用>种植方式,矿区排土场的生态复垦中,接种AMF对植物-土壤养分积累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豆科与禾本科相对权重为1∶3+AMF的种植模式不仅能促进土壤改良,加速土壤养分的累积,还能很好地促进植物生长和养分吸收,是适合该区域排土场生态修复的最佳组合模式。此外,接种AMF影响了试验区的本土真菌中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在植物根系中的定殖,人工植物种植及接种AMF后,DSE定殖强度相比于自然恢复区有下降趋势;AMF定殖情况均呈现一级根系>二级根系,接种AMF降低了DSE在一级根系中的定殖,提高了DSE在二级根系中的定殖,AMF和DSE分别在植物一级根系和二级根系的生态位中占据优势,该环境下AMF与DSE存在位点竞争。DSE总定殖率与土壤质量和综合质量指数显著正相关,一定程度上DSE总定殖率的提高有助于土壤中营养积累和区域综合质量的提升。研究表明在露天矿区排土场生态复垦中加入AMF对修复效果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为排土场使用微生物-植物配置复垦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改良 植被恢复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丛枝菌根真菌定殖青山杨后对舞毒蛾的抗性研究
4
作者 赵佳齐 方静 +4 位作者 谭明涛 武帅 任英杰 孟昭军 严善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9,共7页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青山杨抗虫性的影响以及舞毒蛾对AMF定殖青山杨的适应能力,为AMF定殖青山杨后抗虫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对照(CK,无AMF定殖)、根内根孢囊霉(GI)或摩西管柄囊霉(GM)定殖的青山杨叶片饲喂...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青山杨抗虫性的影响以及舞毒蛾对AMF定殖青山杨的适应能力,为AMF定殖青山杨后抗虫性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以对照(CK,无AMF定殖)、根内根孢囊霉(GI)或摩西管柄囊霉(GM)定殖的青山杨叶片饲喂舞毒蛾幼虫,统计3、4、5龄幼虫的体重、体长、头壳宽和食物利用率,测定4、5龄幼虫解毒酶酸性磷酸酯酶(ACP)和碱性磷酸酯酶(AKP)的活性。【结果】GI组3、4龄幼虫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GM组5龄幼虫的体长、体重、头壳宽、食物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I组3龄幼虫取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5龄显著低于对照组,GM组5龄显著高于对照组,3、4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GI组A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KP在4龄显著高于对照组,5龄AK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GM组两种解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GI定殖的青山杨能促进舞毒蛾低龄幼虫的生长,对舞毒蛾老熟幼虫的生长影响不显著。GM定殖青山杨叶片促进了舞毒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食物的利用效率,激发了幼虫体内磷酸酯酶活性,表明舞毒蛾对GM定植的青山杨有更好的适应性。AMF对树木及植食性昆虫的影响具有种类特异性,GI定殖对青山杨的抗虫性的影响呈中性,GM定殖对青山杨的抗舞毒蛾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青山杨 舞毒蛾 生长发育 解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肖艳平 尹睿 +3 位作者 沈生元 陈玉成 邢赜 陈雪民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1-177,共7页
丛枝菌根真菌能增强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强抗病性、改善植物根际微环境,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As污染已成为全球非... 丛枝菌根真菌能增强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强抗病性、改善植物根际微环境,减轻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影响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As污染已成为全球非常突出且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对A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也因而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从丛枝菌根真菌改变土壤pH和酶活性、增强植物对As的耐性和影响植物对As的吸收方面综述了丛枝菌根在As污染土壤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揭示出菌根应用在As污染土壤中的作用潜力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根际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秀兵 邢丹 +5 位作者 陈瑶 周富裕 赵华富 陈娟 郭灿 周玉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一种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对维护AMF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保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极为重要.于贵州...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产生的一种含金属离子的糖蛋白,对维护AMF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保持土壤有机碳平衡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极为重要.于贵州4个重点茶区(湄潭县、石阡县、贵定县和都匀市)茶园采集茶树根际土样,采用Bradford法测定茶树根际GRSP,并分析土样的基本理化性质,以了解茶树根际GRSP含量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总GRSP(Total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T-GRSP)和易提取GRSP(Easily extractable 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EE-GRSP)含量因茶树品种、种植区域不同而各异,总体含量分别在5.71-22.84 mg·g^-1和2.35-7.91 mg·g^-1间,均值分别为12.96 mg·g^-1和4.88 mg·g^-1.相关性分析发现,T-GRSP与水解氮(Hydrolysable nitrogen,Nh)、速效钾(Available potassium,Ka)和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含量极显著正相关;EE-GRSP与Nh、Ka和OM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表明,不同土壤因子对GRSP的贡献不同,对于T-GRSP的贡献,水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对于EE-GRSP的贡献,水解氮〉速效磷.可见,茶树根际GRSP含量丰富,它与土壤因子有密切关系,可通过了解GRSP的含量来评价茶树根际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丛枝菌根真菌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土壤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盖京苹 冯固 李晓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温室盆栽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 (AM )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 3种AM真菌 (GlomusmosseaeBEG16 7GlomusintraradicesBEG14 1和Glomussp .WUM2 6 )均不同程度促进甘薯对P的吸收和植株生长 ,其中BEG16 7和BEG14 ... 温室盆栽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 (AM )对甘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 3种AM真菌 (GlomusmosseaeBEG16 7GlomusintraradicesBEG14 1和Glomussp .WUM2 6 )均不同程度促进甘薯对P的吸收和植株生长 ,其中BEG16 7和BEG14 1对甘薯效应显著高于WUM2 6 ;各接种处理菌丝长度差异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与其对甘薯的生长效应基本一致 ;接种BEG16 7和BEG14 1的生长效应无显著差异 ,但接种BEG16 7菌丝长度显著大于BEG14 1,其原因可能是BEG16 7菌丝活性低于BEG14 1所致。未灭菌土壤条件下接种 3种AM真菌对甘薯的生长效应不显著 ,而土著AM真菌繁殖体数量较多可能是影响其接种效果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接种 甘薯 生长 琥珀酸脱氢酶 土壤灭菌 土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冯海艳 冯固 +2 位作者 宋建兰 王敬国 李晓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7,共4页
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结果表明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效应不同 ,与接种G .spp处理和未接种对照相比 ,接种G .m和G .i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P浓度和吸P量 ,但后两... 试验研究 3种丛枝菌根真菌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菌根共生效应的结果表明 ,3种丛枝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的效应不同 ,与接种G .spp处理和未接种对照相比 ,接种G .m和G .i处理显著增加玉米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P浓度和吸P量 ,但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而接种G .spp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播种后 35d时接种G .m和G .i处理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接种G .spp处理 ,而前二者间无显著差异 ,且随生长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 ,35d时酶活性最高 ,35~ 5 0d呈迅速下降趋势 ,至 70d时酶活性仍下降且趋于平缓。G .spp酶活性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随生长时间的延长略有起伏。即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时 ,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高的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促进作用较大 ,可提高玉米P营养状况 ;反之则对玉米生长和P营养状况无明显促进作用 ,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出苗后 35d时根内菌丝碱性磷酸酶活性是预测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效应的有效生理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根内菌丝 碱性磷酸酶 酶活性 菌根共生效应 玉米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延旭 毕银丽 +4 位作者 裘浪 郝艳晓 邓穆彪 洪天才 于淼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1-94,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及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与丛枝菌根可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接种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玉米生物量、株高、地径。与未接菌相比,接菌提高了植株水分利用效率,水分胁迫和正...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及其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与丛枝菌根可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接种丛枝菌根显著提高了玉米生物量、株高、地径。与未接菌相比,接菌提高了植株水分利用效率,水分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较对照分别提高117%和24.6%。接菌后玉米叶片SPAD值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同时,接种菌根显著降低了植株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条件下,较未接菌处理分别降低了14.1%、18.9%和59%、69%。由此可见,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促进玉米的生长,缓解干旱胁迫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玉米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玉米 干旱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砧木和砧穗组合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强盛 夏仁学 +2 位作者 郭文武 周开兵 胡利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5-99,共5页
在2003年8月研究了田间5种不同砧穗组合的柑橘品种和盆栽的5种柑橘砧木(包括2种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砧木)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丛枝菌根侵染幅度为4.88%~40.52%,土壤内孢子密度不等,大致在347~750个孢子/kg(干土)内.... 在2003年8月研究了田间5种不同砧穗组合的柑橘品种和盆栽的5种柑橘砧木(包括2种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砧木)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丛枝菌根侵染幅度为4.88%~40.52%,土壤内孢子密度不等,大致在347~750个孢子/kg(干土)内.田间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分布以深度10~20 cm为最高.遗传关系相近的国庆1号/枳和国庆4号/枳组合间以及红肉脐橙/罗伯逊脐橙36号/枳和纽荷尔脐橙/罗伯逊脐橙36号/枳间的丛枝菌根发育没有显著差异,与红肉脐橙和纽荷尔脐橙遗传关系远的脐血橙组合,较红肉脐橙和纽荷尔脐橙组合的孢子密度间有极显著差异.红桔+枳的菌根侵染率和土壤孢子密度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4种砧木.盆栽砧木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性.10种试材的根围土壤孢子密度与菌根侵染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砧穗组合 砧木 丛枝菌根 丛枝菌根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素形态对AM真菌生长及接种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文科 冯固 李晓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68-971,共4页
采用玻璃珠介质分室培养装置,研究了磷酸二氢钾、植酸钠和卵磷脂3种磷源形态对BEG167和G.v的接种效应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植酸钠相比,施用磷酸二氢钾、卵磷脂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长和植株的含磷量,但施用磷酸二氢钾处理与施... 采用玻璃珠介质分室培养装置,研究了磷酸二氢钾、植酸钠和卵磷脂3种磷源形态对BEG167和G.v的接种效应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植酸钠相比,施用磷酸二氢钾、卵磷脂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长和植株的含磷量,但施用磷酸二氢钾处理与施用卵磷脂处理在宿主生长上无显著差异。BEG167与G.v对植酸钠反应不同,G.v更能有效地利用植酸钠形态的磷,使宿主的生物量显著高于BEG167处理。对同一真菌接种处理而言,不同形态磷素处理,植物室有效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磷酸二氢钾>卵磷脂>植酸钠;同一磷素形态处理,接种G.v的玉米对植物室磷素的消耗量显著大于接种BEG167的,表明G.v在提高宿主利用根际磷能力上显著高于BEG167。磷素形态对两种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接种G.v的侵染率显著高于接种BEG167的侵染率。3种磷源对根外菌丝的生长量没有显著的影响,但BEG167的菌物量显著小于G.v。结果表明,在50mg·kg-1的用量下,共生8周时,两种真菌菌物量表现出显著的菌间差异,但磷素形态差异未能改变两种真菌的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玉米 磷素形态 菌物量 接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藏高原固沙植物吸磷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钱成 蔡晓布 +4 位作者 盖京苹 彭岳林 薛会英 范洁群 冯固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7-543,共7页
采用盆栽方法,就外源菌种、土著菌种(含混合菌种)对固沙植物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生长和吸磷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草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平均达166.4%);不同AM真菌(或真菌组合)对白草根系均具显著的... 采用盆栽方法,就外源菌种、土著菌种(含混合菌种)对固沙植物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生长和吸磷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草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平均达166.4%);不同AM真菌(或真菌组合)对白草根系均具显著的侵染效应。随菌根侵染率的提高,植株生物量、吸磷量均呈显著增加(相关系数分别为0.7465^*、0.6000^*);菌根菌丝对白草吸收土壤磷素的贡献十分明显,各接种处理菌根菌丝对植物吸收土壤磷素的贡献量、贡献率分别在3.2~11.6mg/pot和61.5%~85.3%之间;接种菌根处理植株吸磷量呈Glomus intraradices〉G.mosseae+G.etunicatum+G.intraradices+Scutellospora erythropa〉G.mosseae(外源菌种)〉G.mosseae+G.intraradices+Scutellospora calospora〉G.mosseae-I,(土著菌种)〉G.etunicatum的趋势。此外,不同AM真菌对寄主植物地上部、根部生物量和吸磷量的影响程度明显不同,一般呈地上部〉根系的趋势,但寄主植物根系的生长速率相对较快;土著菌种中,多菌混合接种对寄主植物的侵染效应明显高于单一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菌根效应 植物生物量 吸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密集型克隆植物根围AM真菌多样性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9
13
作者 山宝琴 贺学礼 段小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4,共9页
在毛乌素沙地选设3个样地,系统研究2种密集型克隆植物白沙蒿和黑沙蒿根围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分布及共生体结构特征。结果艟示,AM真菌的分布及多样性与宿主植物和土壤条件密切相关,黑沙蒿根围AM真菌的孢子密度高于白沙蒿,水肥条... 在毛乌素沙地选设3个样地,系统研究2种密集型克隆植物白沙蒿和黑沙蒿根围丛枝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分布及共生体结构特征。结果艟示,AM真菌的分布及多样性与宿主植物和土壤条件密切相关,黑沙蒿根围AM真菌的孢子密度高于白沙蒿,水肥条件较好的榆林样地黑沙蒿根围孢子密度最高。本试验共分离出AM真菌6属20种,其中地球囊霉(Glomus geosporum)是黑沙蒿根围的优势菌种,光壁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evis)为白沙蒿根围的优势菌种。2种沙蒿根围孢子密度在3个样地均与土壤深度显著负相关,最大值出现在0~20cm表层土。菌丝侵染率与泡囊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丛枝侵染率与菌丝圈百分率显著正相关。丛枝侵染率与宿主植物须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变化密切相关。分析表明,2种沙蒿均为典型的丛枝菌根植物,其优异吲沙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特化根系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牛互补的结果。同时,荒漠土壤植物-菌根最佳组合的优势菌种的筛选,可为毛乌素沙地植被恢复提供材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密集型克隆植物 黑沙蒿和白沙蒿 毛乌素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菌剂对大田棉花抗病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宣杞 王继辉 +5 位作者 陈金梅 崔卫东 哈布力汗 杨蓉 陆军 Falko Feldmman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57-460,共4页
在大田棉花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两种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都有显著下降,其中最低的处理(G.etunicatum)分别降低了47.8%和56.6%。两种处理的皮棉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增加,分别增产了48.0... 在大田棉花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两种处理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比对照都有显著下降,其中最低的处理(G.etunicatum)分别降低了47.8%和56.6%。两种处理的皮棉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增加,分别增产了48.0%和13.6%。两种处理的丛枝菌根侵染情况表现出与产量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菌 接种 棉花 黄萎病 皮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藏高原草地植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蔡晓布 冯固 +1 位作者 钱成 盖京苹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72,共10页
采用三室隔网装置,就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cte对2种高山草地植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接种AM真菌对草地植物的侵染和生长均具显著效应,植株地上部、根系干物重以及含磷量、... 采用三室隔网装置,就Glomus etunicatum、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cte对2种高山草地植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接种AM真菌对草地植物的侵染和生长均具显著效应,植株地上部、根系干物重以及含磷量、吸磷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处理,菌根菌丝对植株吸磷的贡献率达47.8%-69.5%。其中,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ae分别对穗序剪股颖、紫羊毛吸收土壤磷索更具促进作用。(2)各接种处理中室土壤中各类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边室土壤,但边室土壤中放线菌,特别是细菌、真菌的平均增幅均远高于中室土壤,表明菌根际、菌丝际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差异趋于明显缩小,微生物区系构成得以平衡与改善;解磷细菌(芽孢杆菌)亦呈同一趋势。(3)2—1 mm粒径团聚体在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构成中占有绝对比重,菌根菌丝对距根表不同距离处2—1 mm团聚体形成的贡献率均在70%以上,但距根表2—4cm处菌根菌丝贡献率明显低于0-2、4-6cm处,并未表现出随菌丝密度增加而提高的趋势;5—2mm水稳性团聚体仅距根表较远处有少量形成(菌丝贡献率达100%),0-2、2—4cm处则未见分布。(4)同一、不同AM真菌对不同或同一草地植物的侵染及所产生的菌根效应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穗序剪股颖各接种处理普遍优于紫羊毛,紫羊毛+Glomus mosseae、穗序剪股颖+Glomus intraradices优于同组其他接种处理的趋势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草地植物 菌根效应 土壤微生物 土壤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生态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洁敏 姜德锋 +2 位作者 刘树堂 王维华 李晓林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2000年第3期25-27,共3页
1996~1998年试验研究了大田不施肥条件下3种泡囊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即Glomus mosseae(G.m)、Glomus versifome(G.v)、Sclerocystis sinousa(S.s)对玉米生长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AMF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 1996~1998年试验研究了大田不施肥条件下3种泡囊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即Glomus mosseae(G.m)、Glomus versifome(G.v)、Sclerocystis sinousa(S.s)对玉米生长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AMF处理的玉米根系活力为对照的2.32~3.05倍,玉米N素吸收比对照增加24.14%~56.65%,玉米P素吸收比对照增加41.14%~78.29%,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显著;在灭菌条件下G.m、G.v、S.s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7.63%、22.91%和10.80%;而不灭菌条件下3个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0.35%、20.56%和4.53%,同时显著提高玉米的水分供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玉米 田间试验 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曾理 王明元 +1 位作者 李建福 郑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231-4233,4255,共4页
近年来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生物多样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已有了深入研究,其中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作用是目前菌根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该文阐述了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物、抗性等... 近年来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生理生态特性、生物多样性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已有了深入研究,其中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作用是目前菌根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该文阐述了AM真菌对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次生代谢物、抗性等方面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理;综述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讨论并展望了药用植物AM真菌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探讨AM真菌在药用植物绿色栽培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药用植物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菌对大田辣椒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蓉 孙锡梁 +3 位作者 崔卫东 马昌明 龙宣杞 徐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06期165-168,共4页
在大田辣椒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etunicatum)。两种处理的单株产量比对照都有显著提高,其中G.etunicatum的单株产量增加了116.4%,疫霉病发病率降低了41%。
关键词 丛枝菌根菌 接种 辣椒 经济产量 疫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铅胁迫下王族海棠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晓刚 年昊 +3 位作者 殷佳慧 尹福良 张烜赫 唐雪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9-86,共8页
为探明丛枝菌根对铅胁迫下王族海棠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以一年生王族海棠为材料,采用大棚盆栽方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对不同浓度[0 mg/kg(Pb_(0))、500 mg/kg(Pb_(500))、1000 mg/kg(Pb_(1... 为探明丛枝菌根对铅胁迫下王族海棠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本试验以一年生王族海棠为材料,采用大棚盆栽方式,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对不同浓度[0 mg/kg(Pb_(0))、500 mg/kg(Pb_(500))、1000 mg/kg(Pb_(1000))、1500 mg/kg(Pb_(1500))和2000 mg/kg(Pb_(2000))]铅胁迫下王族海棠生长指标(株高生长量、茎粗生长量和新梢生长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潜在活性、实际光能转换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叶绿素含量及土壤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王族海棠叶片胞间CO_(2)浓度、非光化学猝灭系数随铅浓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增大趋势,土壤铅含量随铅浓度升高而增高,叶片叶绿素含量随铅浓度升高而降低,但不显著,其它植株生长指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则随铅浓度升高呈现先升后降趋势;除胞间CO_(2)浓度、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土壤铅含量外,低浓度(Pb_(500)、Pb_(1000))铅胁迫下,王族海棠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等参数高于对照(Pb_(0)),高浓度(Pb_(1500)、Pb_(2000))铅胁迫下,王族海棠的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等参数小于对照(Pb_(0));除胞间CO_(2)浓度、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土壤铅含量外,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王族海棠的其它生长指标、光合指标均高于未接种。综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显著减少铅胁迫对王族海棠植株生长的抑制,增强其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铅胁迫 王族海棠 植株生长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菌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德锋 李敏 +2 位作者 刘润进 刘培利 吴钧波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4期24-26,共3页
研究了不施肥与施P肥3种丛枝菌根菌Gigaspora rosea(Gi.r)、Glomus mosseae(G.m)和Glomus versiforme(G.v)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菌可显著提高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改善水分状况,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尤其... 研究了不施肥与施P肥3种丛枝菌根菌Gigaspora rosea(Gi.r)、Glomus mosseae(G.m)和Glomus versiforme(G.v)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菌可显著提高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改善水分状况,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籽棉产量,尤其是霜前花产量。其中以接种G.v处理对棉花增产效应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菌 棉花 光合速率 籽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