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淑云 刘建波 +2 位作者 杨旭龙 李强 白苗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0,共9页
为探究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5根机制砂掺量分别为0%、30%、60%、80%、10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机制砂掺量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跨中挠... 为探究机制砂掺量对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受弯性能的影响,设计制作了5根机制砂掺量分别为0%、30%、60%、80%、100%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不同机制砂掺量的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曲线、跨中挠度和裂缝分布形态,探究机制砂掺量对其开裂弯矩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试验梁截面平均应变符合平截面假定,荷载-挠度曲线基本相似。随着机制砂掺量的增加,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产生次裂缝更多、裂缝分布更加均匀,在屈服前的同级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减小;而跨中挠度和极限承载力在机制砂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相较于全河砂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分别提高了16.13%和6.62%。采用轻骨料混凝土挠度计算公式得到的各试验梁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有所差异。试验梁开裂弯矩采用规范公式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差异较大。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和受弯承载力计算,得出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机制砂最优掺量为60%~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梁 机制砂 受弯性能 破坏形态 开裂弯矩 受弯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刚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莫时旭 柴龙杰 +2 位作者 郑艳 黄意均 檀新宁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75,共12页
目的为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反向集中力对9根不同参数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方法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反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 目的为研究负弯矩作用下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梁的抗弯性能,采用反向集中力对9根不同参数的试验梁进行静载试验。方法研究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在反向集中力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应变行为、刚度和抗裂性,明确各参数在提升试验梁力学性能方面的贡献程度,并将考虑界面滑移和翼板开裂因素的理论挠度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和验证。结果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处于整体弹性阶段时刚度最高,翼板开裂后刚度略有下降,钢箱下翼缘局部受压屈服时,跨中翼板上形成多条贯通裂缝,极限承载力阶段,承载力未明显下降。与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NC(ordinary concrete,NC)组合梁和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相比,随着钢纤维掺量、配筋率和相对充填高度增加,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的极限承载力、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最大刚度分别提高57%,25%,21%,裂缝宽度为0.05,0.10,0.20 mm时,对应的最大荷载分别提高155%,266%,100%。结论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刚度大,抗裂性能好,承载力高。现行规范计算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挠度过于保守,考虑负弯矩作用下组合梁滑移影响的有效惯性矩法计算试验梁挠度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充填式窄幅钢箱-UHPC组合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负弯矩 极限承载力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气管道机器人研究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郑杰 尚祖跃 +4 位作者 刘卫东 窦益华 翁光远 苏楠 杨旭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1,共9页
油气运输管道因长期服役于油、气混合物及H2S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应力,进而导致裂纹或其他形式损伤,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和维修已成为行业共识。为了促进我国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为油气管道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以被动式管道机器人、主... 油气运输管道因长期服役于油、气混合物及H2S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应力,进而导致裂纹或其他形式损伤,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测和维修已成为行业共识。为了促进我国管道检测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为油气管道运行提供安全保障,以被动式管道机器人、主动式管道机器人及管道外机器人为主,综述了近年来油气管道机器人的总体技术趋势,介绍了管道机器人的结构分类、检测方式,并对比了各种管道机器人的综合性能、适用管况及现场适用性。指出被动式和轮式油气管道机器人相较于其他几种行走机器人有较大优势,是未来管道机器人发展的主流趋势;未来油气管道检测机器人应重点解决功能问题、通信问题、图形识别问题、定位问题及检测技术受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管道机器人 管道检测 综合性能 裂纹 图形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夯土遗址掏蚀区夯补体-本体界面阻裂措施性能与机理研究
4
作者 崔凯 许鹏飞 +2 位作者 于翔鹏 邵会安 韦鑫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4-1463,共10页
夯补体与原遗址本体交界面工后开裂是目前夯土遗址根部掏蚀区加固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研究通过设置无阻裂措施(WZ)与设置垫层(DC)、界面锚固(MG)、界面刻槽(KC)以及设置垫层+界面锚固+界面刻槽组合加固(DMK)4种阻裂措施的现场加固试验... 夯补体与原遗址本体交界面工后开裂是目前夯土遗址根部掏蚀区加固普遍存在的痛点问题。研究通过设置无阻裂措施(WZ)与设置垫层(DC)、界面锚固(MG)、界面刻槽(KC)以及设置垫层+界面锚固+界面刻槽组合加固(DMK)4种阻裂措施的现场加固试验、应变和含水率的连续同步监测。分析了各阻裂措施下界面宏观裂缝发育、界面单日应变和界面塑性累积应变的变化规律,阐释了各阻裂措施对界面的阻裂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基于文中所设计的5种工况,在水分快速散失过程中,界面宏观裂缝发育、界面单日应变以及界面塑性累积应变的大小关系始终表现为WZ>DC>MG>KC>DMK,DMK的阻裂效果表现最佳,在该模式下界面的黏结强度主要由界面黏结力,锚杆的锚固力、摩擦力和销栓力,凹槽咬合力和黏结力等共同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土遗址 掏蚀区 界面阻裂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性能
5
作者 李福海 杨宗驰 +4 位作者 刘耕园 刘梦辉 吴昊南 陈昭 李固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 为探究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对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PP-ECC)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设置7种试验工况,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对PP-ECC梁抗弯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冻融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荷载-跨中挠度曲线、抗弯承载力及裂缝发展形态差异;基于计算假定和正常环境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模型,结合PP-ECC材料冻融劣化机理,推导出PP-ECC梁在冻融环境下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持荷损伤系数γ,建立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持荷比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出现不同程度降低,500次冻融循环后,持荷比为0、0.25、0.50的PP-EC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分别降低了28.70%、27.09%、35.69%;受拉区PP-ECC材料开裂后不退出工作仍能协同受拉钢筋参与全截面受力;PP-ECC梁在达到极限状态时,受拉区呈多条裂缝稳态发展模式,且随冻融损伤加剧,梁体最大裂缝宽度增大,裂缝数量减少;单一冻融以及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的PP-ECC梁仍满足平截面假定;基于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冻融和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下PP-ECC梁的抗弯承载力计算模型吻合度分别在0.88~1.06和0.96~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弯曲荷载耦合作用 抗弯性能 聚丙烯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弯承载力 多裂缝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油/预处理废旧聚乙烯复合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
6
作者 冯新军 周瀚贤 傅豪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改善废旧聚乙烯(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PE进行预处理,将其与生物油复合制备了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离析试... 为改善废旧聚乙烯(PE)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低温性能,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PE进行预处理,将其与生物油复合制备了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生物油/预处理废旧PE复合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离析试验和流变性能试验研究复合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梁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废旧PE改性沥青相比,预处理废旧PE改性沥青具有更好的储存稳定性且加入生物油后,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进一步改善;添加预处理废旧PE和生物油会降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但能显著提高其低温性能;预处理废旧PE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但会降低其低温抗裂性能,与生物油复合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与水稳定性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低温抗裂性能提升明显且均优于基质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预处理废旧聚乙烯 储存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UHPC组合桥面纤维网格湿接缝静力弯曲抗裂性能研究
7
作者 朱劲松 李佳凝 +1 位作者 丁婧楠 孙雅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51-760,共10页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在实际工程中UHPC接缝界面因基体及钢纤维不连续导致局部抗拉性能下降这一问题,提出新型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为探究该新型构造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优越性,将其与规范中的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 针对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组合桥面在实际工程中UHPC接缝界面因基体及钢纤维不连续导致局部抗拉性能下降这一问题,提出新型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为探究该新型构造的力学性能和抗裂性能的优越性,将其与规范中的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形湿接缝、平直湿接缝进行对比分析.对上述4种湿接缝构造的组合桥面进行负弯矩静力弯曲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分析试件破坏过程、裂缝开展过程、荷载-挠度关系及应变分布.结果表明:湿接缝局部构造的改变不足以影响试件整体弯曲刚度及承载力;纤维网格湿接缝、异形加强钢板湿接缝、矩形湿接缝构造的初裂荷载相较于平直湿接缝分别提高了117.0%、57.0%和3.7%,纤维网格湿接缝抗裂性能最佳;数值分析得到4种湿接缝最大裂缝宽度分别为0.236 mm、0.275 mm、0.243 mm和0.510 mm;纤维网格湿接缝构造可有效延缓裂缝宽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UHPC组合桥面 湿接缝 静力负弯矩试验 纤维网格 抗裂性能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采高综采新近系红土层采动隔水性监测及响应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宋业杰 鞠文君 +4 位作者 张玉军 华照来 尹希文 胡皓宇 刘前进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05-2019,共15页
新近系红土的采动隔水性能是关系到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和浅层地下水保护的关键要素。综合超大采高工作面红土层赋存结构探查、工程地质特性测试、原位渗透性试验、采动隔水性及采动响应全周期监测等多种研究方法探测结果,研究... 新近系红土的采动隔水性能是关系到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和浅层地下水保护的关键要素。综合超大采高工作面红土层赋存结构探查、工程地质特性测试、原位渗透性试验、采动隔水性及采动响应全周期监测等多种研究方法探测结果,研究了曹家滩煤矿122104超大采高工作面覆岩红土赋存规律、岩性结构及天然状态阻隔水性能,实测了超大采高综采过程红土层内采动应力显现及变形发展过程,探究了采动过程红土层隔水性能演化规律,揭示了红土层采动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红土钙质结核存在导致土层力学强度降低,且易受扰动影响致使透水率增大;红土层矿物组分中含有较高黏土矿物,遇水具有膨胀性和变形特性。(2)分段注水实验结果显示工作面推进时,红土层一直保持有超过30 m的稳定隔水区;萨拉乌苏组含水层水位长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采后钻孔水位缓慢下降逐渐保持稳定,开采未直接波及第四系松散含水层,红土层有效隔绝第四系地下水向下渗流;钻孔窥视结果显示红土层下部地层沉积稳定,完整性好,原生裂隙不发育,隔水性良好。(3)建立了隔水层采动响应监测系统,实现了采动全过程红土层全空间变形、沉降量的实时在线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位移曲线呈现出滞后性和非线性特征,红土层出现不连续变形;采动过程中红土层中出现泥盖效应,采后应变恢复裂隙弥合,隔水能力增强。(4) 122104工作面土岩厚度比1∶2,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红土层横向、垂向上呈现出分区采动响应特征。横向上可分为“采动弱响应区”、“采动强响应区”和“采后弥合区”,纵向上可分为“上部非稳定隔水带”、“中部稳定隔水带”和“下部采动破坏带”,红土层横向延长土体采动响应时间,纵向保持红土层深部存在一段稳定的隔水区,响应滞后与稳定隔水层的特征是保证红土层具有稳定隔水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 新近系红土层 隔水性能 裂隙弥合 采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90 MPa级车轮钢拉压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
9
作者 陈彤 邝霜 +4 位作者 单庆林 田秀刚 何先勇 唐健 于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77-83,共7页
为阐明590 MPa级车轮钢轴向拉压高周疲劳性能及其疲劳断裂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断口镀镍技术和EBSD等对该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及裂纹扩展行为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疲劳强度为308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试样... 为阐明590 MPa级车轮钢轴向拉压高周疲劳性能及其疲劳断裂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断口镀镍技术和EBSD等对该试验钢的显微组织、断口形貌及裂纹扩展行为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疲劳强度为308 MPa;疲劳裂纹萌生于试样表面的90°角区域和碳化物团簇,经扩展后由CaS夹杂引起了最终断裂;粒状贝氏体、珠光体和M/A组织对裂纹扩展起到阻碍作用,形成以“Z”形为代表的曲折扩展路径,并引发二次裂纹;断口附近相邻晶粒间的取向差很小,容易形成直裂纹;相邻晶粒间活动滑移面的夹角较小,则裂纹越过晶界的阻力较小,形成了以穿晶扩展为主的疲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钢 高周疲劳性能 显微组织 裂纹萌生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月霞 刘超 曹霞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为了研究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在预应力叠合板中应用前景,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并借助混凝土试验设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玄武岩纤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 为了研究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用抗裂混凝土,提高混凝土在预应力叠合板中应用前景,通过室内试验,开展相关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并借助混凝土试验设备主要研究了水胶比、玄武岩纤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胶比对混凝土流动性能、力学性能均会产生一定影响,且影响规律近似相同;试验得出最优水胶比0.39。(2)玄武岩纤维掺加会减少混凝土28 d内收缩率、延缓混凝土开裂时间,减小混凝土裂缝宽度,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有较大影响;试验得出玄武岩纤维最优体积掺量0.3%。(3)正交试验得到各因素对混凝土初始扩展度、28 d抗压强度影响顺序均依次为减水剂、矿粉、粉煤灰;试验得出各因素最佳掺量为减水剂12.25 kg/m^(3)、粉煤灰35 kg/m^(3)、矿粉44 kg/m^(3)。(4)最优配合比性能测试表明,混凝土具备较高的流动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满足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抗裂混凝土应用要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混凝土 水胶比 玄武岩纤维 流动性能 力学性能 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头下游面裂缝对重力坝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琰 张汉云 +2 位作者 章寰宇 王皓臣 涂千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1,78,共5页
某已建重力坝泄洪坝段在运行过程中,坝头下游面出现深层裂缝。为评估裂缝对坝段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泄洪坝段-地基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开裂坝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基于热—应力耦合接触模型模拟坝头裂缝,分析了裂缝开度随季节温度的变化,根... 某已建重力坝泄洪坝段在运行过程中,坝头下游面出现深层裂缝。为评估裂缝对坝段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泄洪坝段-地基相互作用模型分析了开裂坝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基于热—应力耦合接触模型模拟坝头裂缝,分析了裂缝开度随季节温度的变化,根据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结果,预测坝头带裂缝及裂缝开度最大时,溢流坝段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裂缝扩展的可能性,分析了坝体的强度和建基面抗震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地震作用下,该坝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较小,坝头裂缝对坝段整体的抗震性能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工结构 重力坝 热应力耦合接触模型 裂缝开度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缘开裂对翼型气动性能及静力结构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吕昌睿 叶学民 +1 位作者 乔晨 李春曦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28-1036,共9页
为探究风力机叶片翼型尾缘开裂对翼型气动性能及静力结构的影响,以S809翼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尾缘开裂高度和深度对翼型气动参数及内流特征的影响,探讨了翼型尾缘等效应力及振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翼型失速前,尾缘开裂后翼型的气动... 为探究风力机叶片翼型尾缘开裂对翼型气动性能及静力结构的影响,以S809翼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尾缘开裂高度和深度对翼型气动参数及内流特征的影响,探讨了翼型尾缘等效应力及振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翼型失速前,尾缘开裂后翼型的气动性能远低于原翼型,且开裂高度对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大,而开裂深度的影响很小,但开裂深度对翼型静力结构的影响要大于开裂高度的影响;尾缘开裂高度增大,改变了翼型尾缘气动外形,导致失速前翼型的气动性能大幅下降,但失速后气动性能略微提高;增加开裂深度,使得翼型尾缘厚度增加,与较小开裂深度翼型相比,气动性能小幅提升;尾缘开裂后,增大了尾缘等效应力,且在固有频率范围内发生共振的概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 尾缘开裂 气动性能 静力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踪指示剂的混凝土裂缝深度雷达检测及其性能研究
13
作者 田辉 汤雷 +4 位作者 李坡 贾宇 王玉磊 栾品之 张盛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0,29,共5页
裂缝识别检测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准确检测裂缝深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混凝土裂缝深度指示剂的雷达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将裂缝空腔检测转化为指示剂检测,实现... 裂缝识别检测在结构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评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然而,准确检测裂缝深度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混凝土裂缝深度指示剂的雷达可视化检测方法,通过将裂缝空腔检测转化为指示剂检测,实现了裂缝深度的精确识别。研究中配置了一种含有纳米Fe_3O_4强反射成分的裂缝深度指示剂,并构建了大体积沙箱相似物理模型,模拟了指示剂灌入裂缝尖端后的效果,开展了多工况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指示剂可检测裂缝的最大深度为90 cm,且随着深度增加,指示误差增大,但最大指示误差不超过5%。相较于传统指示剂,新型指示剂显著提高了裂缝深度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剂 雷达波 指示性能 沙箱模型 指示误差 裂缝深度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RC-UHPC组合箱梁正截面抗裂性能
14
作者 林上顺 暨邦冲 +3 位作者 夏樟华 杨阳 林建凡 赵锦冰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5,共8页
提出以抗拉强度高、耐腐蚀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为腹板和底板,以钢筋混凝土(RC)为顶板的预应力RC-UHPC组合箱梁,并制作1根试件开展抗弯试验。分析试件的裂缝开展规律与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 提出以抗拉强度高、耐腐蚀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为腹板和底板,以钢筋混凝土(RC)为顶板的预应力RC-UHPC组合箱梁,并制作1根试件开展抗弯试验。分析试件的裂缝开展规律与破坏模式;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验证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精度,在此基础上建立19个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参数对开裂弯矩的影响;采用相关规范及既有文献资料对预应力RC-UHPC组合箱梁的开裂弯矩与裂缝宽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试件加载至约33.3%极限荷载时出现第1条裂缝,之后荷载-挠度曲线逐渐趋于平缓;开裂弯矩受预应力筋张拉系数、预应力筋配筋率、UHPC抗拉强度影响较大。采用基于换算截面的开裂弯矩计算方法与DBJ 43/T 325—2017中的裂缝宽度计算方法,分别计算预应力RC-UHPC组合箱梁的开裂弯矩及裂缝宽度,计算值与试验值、有限元计算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组合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开裂弯矩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柑阳光1号裂果率研究及其在湖南怀化的引种表现
15
作者 韩学坤 李民华 +3 位作者 李桂永 刘家豪 张玲艳 李娜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1-55,共5页
以2022、2023年湖南怀化气象数据和阳光1号的果实观测数据以及土壤湿度数据为基础,分析无雨期≥5 d后降雨产生的气象因子波动值、土壤10~40 cm不同深度湿度波动值与裂果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降水量(r=0.991^(**))、10 cm深度土壤湿度波动... 以2022、2023年湖南怀化气象数据和阳光1号的果实观测数据以及土壤湿度数据为基础,分析无雨期≥5 d后降雨产生的气象因子波动值、土壤10~40 cm不同深度湿度波动值与裂果率的关系。结果显示,降水量(r=0.991^(**))、10 cm深度土壤湿度波动值(r=0.974^(**))与裂果率呈现极显著相关关系;不同挂果数量间的裂果数差异显著(F=6.2^(*)),裂果率差异不显著。不同时期降雨事件导致的裂果率差异显著(F=5.172^(*))。在防裂果试验中,裸露地表与覆盖棉毡毯处理的裂果率差异不明显。该品种2023年在怀化表现果实品质优良、但抗寒性比当地主栽品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1号 裂果率 怀化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轨枕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6
作者 曲玉福 韩笑东 +1 位作者 郭恩懿 井国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78,129,共6页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在氯化物环境或极端气候条件作用下,会产生质量和弹性模量损失,导致轨枕寿命下降,限制了其在极端气候线路的长期应用。研究一种基于钢纤维混凝土(SFRC)无预应力轨枕材料,其具有高抗裂能力、高耐久性。首先,提出一种SFR... 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在氯化物环境或极端气候条件作用下,会产生质量和弹性模量损失,导致轨枕寿命下降,限制了其在极端气候线路的长期应用。研究一种基于钢纤维混凝土(SFRC)无预应力轨枕材料,其具有高抗裂能力、高耐久性。首先,提出一种SFRC的配合比,制作并测试SFRC抗拉、抗压、抗折能力和扩展度;然后,制作无预应力、预应力SFRC轨枕,进行三点抗弯试验,研究SFRC轨枕的抗弯能力;最后,使用图像相关分析技术(DIC)研究SFRC轨枕抗裂能力和裂缝扩展形式。SFRC材料试验结果表明,SFRC抗拉强度为10.5 MPa,是C60混凝土的5倍以上;抗压强度119.5 MPa,是C60混凝土的2倍;抗折强度24.6 MPa,扩展度530.2 mm;试验结果表明,SFRC轨枕在裂缝宽度达到2 mm时有更高的荷载和位移;预应力SFRC轨枕具有最大的抗弯刚度,无预应力SFRC轨枕与普通混凝土轨枕抗弯刚度相近。裂缝扩展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SFRC轨枕开裂荷载为85 kN,无预应力SFRC轨枕开裂荷载为75 kN,相较普通混凝土轨枕分别提升54.5%和36.4%,并且产生的裂缝在破坏早期表现出数量多、宽度小的特点,在结构达到极限强度时,主裂缝宽度会迅速扩展,钢纤维不断拔出,直到彻底发生破坏。无预应力SFRC轨枕和预应力SFRC轨枕的性能均高于普通轨枕,可以满足正线铁路性能需求,在极端气候环境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枕 钢纤维混凝土(SFRC) 力学性能 三点抗弯试验 裂缝扩展分析 静载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718合金高温裂纹扩展的环境依赖性:氧化诱导沿晶开裂与能量条件统一机理
17
作者 刘兰舟 高怡斐 +3 位作者 陈新 刘占彬 任萱 诸明良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对服役可靠性至关重要。以IN718合金为研究对象,在650℃、真空环境(≤5×10^(-3)Pa)与大气环境下开展疲劳裂纹扩展(FCG)及蠕变疲劳裂纹扩展(CFCG)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 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氧化环境下的裂纹扩展行为对服役可靠性至关重要。以IN718合金为研究对象,在650℃、真空环境(≤5×10^(-3)Pa)与大气环境下开展疲劳裂纹扩展(FCG)及蠕变疲劳裂纹扩展(CFCG)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系统分析氧化损伤对裂纹扩展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环境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较真空环境提高3~4倍,且近门槛值阶段以沿晶扩展为主;真空环境下裂纹扩展以穿晶方式进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显著降低。蠕变疲劳裂纹扩展试验中,大气环境下60s保载时间使扩展速率提升近2个数量级,而真空环境下相同保载时间对扩展速率的加速作用不显著。断口分析表明,氧化导致沿晶开裂及裂纹闭合效应,真空环境下裂纹尖端塑性变形符合小范围屈服条件。通过能量条件分析,揭示了IN718合金晶界氧化机制下裂纹扩展能量条件的统一性。本研究为镍基高温合金氧化相关裂纹扩展理论及工程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718合金 使役性能评价 裂纹扩展 氧化损伤 晶界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Al-Cu-Mg-Ag合金疲劳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赖志伟 刘志义 +1 位作者 柏松 何光宇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195,200,共5页
通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室温拉伸试验以及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0℃/4 h退火的T4态试样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高,但塑性差。在400~430℃范围内随着... 通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室温拉伸试验以及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对Al-Cu-Mg-Ag合金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0℃/4 h退火的T4态试样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高,但塑性差。在400~430℃范围内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合金中Goss织构取向密度先增后减,420℃/4 h的T4态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低(ΔK≈25 MPa·m^(0.5)时,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约为1.34×10^(-3)mm/循环),抗疲劳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火温度 AL-CU-MG-AG 铝铜镁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 织构 热处理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盐雾环境下橡胶材料断裂及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研究
19
作者 何星 伍曾 +2 位作者 张馨艺 李世旭 葛光印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19-723,共5页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诸多地段,高铁线路处于中性盐雾环境,长期暴露在该环境下会使橡胶垫板老化。研究中性盐雾环境下的问题,对提高橡胶材料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橡胶垫板的原材料,即天然橡胶纯剪切(FCG)试样作为研究对象... 在我国东南沿海的诸多地段,高铁线路处于中性盐雾环境,长期暴露在该环境下会使橡胶垫板老化。研究中性盐雾环境下的问题,对提高橡胶材料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取橡胶垫板的原材料,即天然橡胶纯剪切(FCG)试样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处于不同腐蚀周期的橡胶试样,分别开展拉伸力学性能试验与断裂力学撕裂试验。基于断裂力学裂纹扩展理论,对不同盐雾腐蚀周期(0、5、15、25、35 d)下的纯剪切试样进行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结果表明,橡胶试样的拉断伸长率在腐蚀35 d后不断下降,降幅为25.86%;临界应变、应力、撕裂能均降低;随着盐雾腐蚀时间延长,橡胶材料在相同循环周次下产生的裂纹扩展长度不断增加,且裂纹扩展速率随腐蚀程度加剧而不断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盐雾环境 拉伸性能 撕裂能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作用下岩石场地群洞地铁车站试验研究
20
作者 李若舟 贺维国 +1 位作者 袁勇 李清菲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为探究岩石场地群洞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设计了一个比尺1∶30的群洞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采用横向输入峰值加速度0.07g、0.15g、0.21g、0.30g、0.50g、0.70g和1.0g等7个不同强度的人工地震波,研究了群洞... 为探究岩石场地群洞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设计了一个比尺1∶30的群洞地铁车站结构的大型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采用横向输入峰值加速度0.07g、0.15g、0.21g、0.30g、0.50g、0.70g和1.0g等7个不同强度的人工地震波,研究了群洞地铁车站在强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特征、位移响应特征、结构破坏模式和动应变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阿里亚斯强度(Arias Intensity)的放大系数曲线揭示,模型围岩和站厅衬砌结构在峰值加速度0.5g后进入塑性破坏状态;站台衬砌结构在峰值加速度0.3g后从塑性状态逐步进入破坏状态,同时能量耗散逐渐增加。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大,站厅横断面的相对位移增幅显著,开口断面与非开口断面的相对位移峰值差距进一步扩大。结构的裂缝主要分布在纵向,站台直墙中部纵向裂缝宽且长,而站厅直墙中部未产生明显裂缝。结构传递函数的主频随着地震动强度逐渐减小,在弹性阶段和塑性破坏阶段,结构主频分别为22.7、18.5 Hz。当地震动横向激励时,VL断面相同位置的拉应变均大于HR断面,最大拉应变出现在竖向联络通道的下断面拱肩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洞地铁车站 振动台模型试验 岩石场地 抗震性能 裂缝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