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的锚固体力学响应特征
1
作者 王瑞鹏 尧俊凯 +2 位作者 李竹庆 蔡德钩 闫宏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1,共7页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在张拉过程中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锚固体抗拔承载力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传统的cable单元进行改进,实现了锚岩界面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的二次开发,揭示了全长黏结锚固体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存在始端大、尾端小...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在张拉过程中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影响锚固体抗拔承载力的控制因素,本文对传统的cable单元进行改进,实现了锚岩界面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的二次开发,揭示了全长黏结锚固体锚岩界面应力分布特征存在始端大、尾端小的分布特点,但是随着拉拔荷载的不断增大,始端剪应力先增大至黏结强度后又逐渐降低至残余强度,剪应力峰值位置渐进后移,最终锚岩界面的剪应力均降低至残余剪应力。通过比较不同水泥砂浆配合比下全长黏结锚固体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发现极限抗拔承载力和残余强度呈正相关,继而探究了锚索承载力和锚岩界面渐进脱黏破坏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锚索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索支护 三线性黏结-滑移模型 二次开发 黏结强度 极限抗拔承载力 锚岩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言志信 龙哲 +2 位作者 屈文瑞 张森 江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82-2890,共9页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远比锚杆-砂浆界面上的小... 基于FLAC3D软件,以含软弱层的锚固岩体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修正的cable单元建模和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体边坡两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及其演化。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远比锚杆-砂浆界面上的小,并均以锚杆上的中性点为界方向相反,分布很不均匀,且均在中性点附近发生突变;随边坡地震响应增强危岩中的锚固界面率先脱黏,基岩中的锚固界面紧随脱黏,且脱黏分别向锚头和锚根发展,直至拉拔段或锚固段全部脱黏锚固破坏。获得了地震波作用下边坡两锚固界面上剪应力及其分布和脱黏破坏过程,揭示了锚固界面上的剪切相互作用和锚固破坏机制,并得到了试验印证,为边坡锚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锚固 锚杆-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峰值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参数对地震作用下岩质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言志信 龙哲 +1 位作者 周小亮 屈文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537-2544,共8页
基于FLAC^(3D)建立锚固岩质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并用优化的cable单元建模分别模拟分析锚杆-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通过改变全长黏结锚杆的锚固参数(锚固角、锚固段长度、锚杆竖向间距、锚杆直径、锚孔直径),对地震作用... 基于FLAC^(3D)建立锚固岩质边坡数值分析模型,并用优化的cable单元建模分别模拟分析锚杆-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通过改变全长黏结锚杆的锚固参数(锚固角、锚固段长度、锚杆竖向间距、锚杆直径、锚孔直径),对地震作用下锚固岩质边坡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及动力响应规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地震作用下,随着锚固角的增大,锚固界面上的峰值剪应力减小,边坡永久位移增大;当锚杆在结构面两侧的长度相等时锚杆界面的锚固作用最大化;当锚杆竖向间距减小,峰值剪应力和边坡永久位移均减小;随锚杆和锚孔直径的增大,峰值剪应力和边坡永久位移总体呈减小的趋势。在考虑安全性、经济性的前提下,建议适当减小锚固角和锚杆竖向间距,保持锚杆拉拔段与锚固段长度相等,锚杆和锚孔直径保持合理的比值。该研究可为相关理论、试验研究和锚固边坡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岩质边坡 锚固参数 锚杆-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界面剪应力 永久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拔荷载作用下锚固体与岩土体界面剪切作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雒亿平 史盛 言志信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4,共7页
为了加深对锚固机理的研究,通过建立锚杆在受到拉拔荷载作用下锚固体界面侧阻力产生软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界面分别处于弹性状态、塑性状态、部分进入滑移状态、全部进入滑移状态4个阶段锚杆的轴力、位移和锚固界面剪应... 为了加深对锚固机理的研究,通过建立锚杆在受到拉拔荷载作用下锚固体界面侧阻力产生软化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锚固体与周围土体界面分别处于弹性状态、塑性状态、部分进入滑移状态、全部进入滑移状态4个阶段锚杆的轴力、位移和锚固界面剪应力,推导了锚杆产生松动的临界荷载、拉拔荷载与松动长度的关系及锚杆极限抗拔荷载的理论公式。结果表明,当锚杆在受到拉拔作用后滑移破坏首先在端部产生,然后荷载向锚杆里端传递,致使锚固体进一步破坏;根据拉拔荷载与锚杆松动长度之间的关系,当锚固体界面的侧阻力大于临界滑移的侧阻力时,在拉拔荷载作用下锚杆表现为渐进性破坏,当锚固体界面的侧阻力小于临界滑移的侧阻力时,则为突发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抗拔荷载 锚固体 岩土体界面 临界松动荷载 极限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锚固大试块岩体单轴压缩力学特性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云亮 张立俊 +1 位作者 赵志刚 赵同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15,共5页
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主要支护手段之一,如何揭示锚索(杆)与岩石的复合作用机制锚固和失效形态,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采用FLAC数值方法,对大试块横向含锚岩体的单轴压缩条件下力学性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锚索(杆)与围岩... 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主要支护手段之一,如何揭示锚索(杆)与岩石的复合作用机制锚固和失效形态,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采用FLAC数值方法,对大试块横向含锚岩体的单轴压缩条件下力学性态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锚索(杆)与围岩的复合增强机制不仅与外载的大小有关,而且与锚固界面的力学性质有很大关系。随着锚固界面凝聚力的减小,锚固界面和锚索轴向的应力值都将减少,即锚索(杆)增强承载能力下降。当凝聚力减小到一定数值时,锚索(杆)将脱黏而产生滑动,导致锚固失效,因此,提高锚固界面的黏结力是保证锚固效果的关键之一。大试块锚固体的实验室岩石力学试验无论是试块加工还是试验过程,将十分困难和繁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代替实验室试验,具有省时、经济、可视性强等优点,是今后研究锚固体力学性态的重要途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锚固 大试块 岩石 数值试验 界面 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岩体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言志信 龙哲 +3 位作者 张森 周小亮 董建华 江平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29-1040,共12页
基于FLAC 3D软件,尝试采用修正的cable单元建立全长粘结锚杆锚固顺倾层状岩体边坡数值分析模型,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锚杆杆体-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 基于FLAC 3D软件,尝试采用修正的cable单元建立全长粘结锚杆锚固顺倾层状岩体边坡数值分析模型,改进剪应力提取方法,分别模拟分析了锚杆杆体-砂浆界面上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应力比杆体-砂浆界面上小得多,且均以中性点为界方向相反,分布很不均匀,中性点附近大,锚杆两端小;不仅地震波幅值和频率对边坡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有很大影响,而且随地震波持时的增加锚固界面剪应力增大;锚杆长度也对锚固界面剪应力分布有很大影响,锚杆安设角度的影响则较小。获得了地震作用下锚固界面上剪应力分布,并揭示了地震动参数和锚固方式对剪应力分布的影响,为边坡锚固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边坡 锚固 界面剪力 锚固界面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锚岩体的界面应力元模型 被引量:15
7
作者 章青 卓家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0-53,共4页
基于不连续介质变形体的界面应力元法建立了加锚岩体新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可以仿真各种加固锚件的复杂几何布局,对加固锚件的位置、长度、倾向、倾角等均无任何限制和要求。数值算例表明:文中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加锚岩体的工作... 基于不连续介质变形体的界面应力元法建立了加锚岩体新的数值模型,该模型可以仿真各种加固锚件的复杂几何布局,对加固锚件的位置、长度、倾向、倾角等均无任何限制和要求。数值算例表明:文中的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揭示加锚岩体的工作性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锚岩体 界面应力元 计算模型 加固锚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界面特性的加锚岩体组合单元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林松 郭兴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8-421,共4页
针对加锚岩体的数值模拟,通过锚杆轴向位移自由度的引入,建立了考虑界面黏结滑移性质的加锚岩体组合单元模型,并导出了组合单元的相关列式.算例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加锚岩体分析时,锚杆可以穿过实体单元的任意部位,可为真实地反映锚杆... 针对加锚岩体的数值模拟,通过锚杆轴向位移自由度的引入,建立了考虑界面黏结滑移性质的加锚岩体组合单元模型,并导出了组合单元的相关列式.算例表明,采用该模型进行加锚岩体分析时,锚杆可以穿过实体单元的任意部位,可为真实地反映锚杆的复杂几何布局与工作特点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锚岩体 组合模型 界面 黏结/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拉条件下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怀珍 肖同强 陈翔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5,共7页
为研究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基于锚杆、锚固剂复合体与围岩孔壁间三阶段线性函数剪切滑移模型,采用载荷传递法开展理论分析,推导出弹性阶段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分布公式。结果表明,张拉承载条件下界面剪应力极大值出现在锚... 为研究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基于锚杆、锚固剂复合体与围岩孔壁间三阶段线性函数剪切滑移模型,采用载荷传递法开展理论分析,推导出弹性阶段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分布公式。结果表明,张拉承载条件下界面剪应力极大值出现在锚固段外端口且沿锚固长度方向呈单调递减规律分布。当锚固段长度较小时(≤0.3 m),界面剪应力可近似认为是均匀分布的。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锚固段外端口最大剪应力值逐渐降低,界面剪应力分布不均匀程度增加。适当增加锚固长度可以整体降低锚固段界面剪应力大小,一定程度避免锚固始端界面剪应力达到抗剪强度而发生滑移滑脱失效。采用FLAC3D软件开展锚杆、锚固剂实体单元数值计算,验证了锚固剂-围岩界面剪应力沿锚固长度呈递减分布的规律,发现剪应力在锚固段始端前1/3位置递减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承载 锚固剂-围岩界面 剪切滑移模型 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锚杆界面滑移破坏的DEM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威 司马军 蒋明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8,84,共7页
锚固体与岩体之间界面滑移破坏是锚固系统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岩石锚杆界面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微观胶结接触模型,采用颗粒离散元(DEM)模拟了岩石锚杆的拉拔试验。首先分析了荷载-位移关系、轴力分布和界... 锚固体与岩体之间界面滑移破坏是锚固系统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开展岩石锚杆界面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岩石微观胶结接触模型,采用颗粒离散元(DEM)模拟了岩石锚杆的拉拔试验。首先分析了荷载-位移关系、轴力分布和界面剪应力分布规律,然后通过胶结破坏点的数目和组构研究了锚固段界面的微观破坏机制。主要结论有:模拟的荷载-位移曲线与室内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拉拔峰值荷载随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增大,界面平均粘结强度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而减小;拉拔荷载值达到峰值后,锚固段界面产生渐进破坏;锚固段破坏在宏观上表现为界面滑移,在微观上主要表现为界面处的胶结拉伸破坏和沿轴力方向的微裂纹扩展。研究成果对开展岩石粘结锚杆的界面力学特性和破坏机制研究以及正确指导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锚杆 拉拔试验 锚杆界面 滑移破坏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锚节理岩体的复合界面元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从严 卓家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65-1369,共5页
利用界面元法来研究岩体中的不连续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文章研究了节理岩体作为复合块体的等效模型,建立了包含层状节理的复合界面元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包含锚杆界面的加锚岩体复合界面元非线性分析模型;针对锚杆所穿越节理面有可能相接... 利用界面元法来研究岩体中的不连续问题是非常有效的。文章研究了节理岩体作为复合块体的等效模型,建立了包含层状节理的复合界面元分析模型,并研究了包含锚杆界面的加锚岩体复合界面元非线性分析模型;针对锚杆所穿越节理面有可能相接触和张开2种情形,分析了锚杆在节理面的抗剪作用机理,导出了相应的弹塑性矩阵。给出的算例表明该法是适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元 节理岩体 加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地下洞室全长粘结式锚杆受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冰冰 肖明 邓建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为研究全长粘结锚杆锚固界面应力传递机理,建立了锚固界面应力计算模型,基于锚固界面弹性状态下锚固体与围岩协调变形假定,构建了锚杆内力与围岩位移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弹塑性数值模拟推导了沿杆长方向锚杆轴力与剪力的分布函数... 为研究全长粘结锚杆锚固界面应力传递机理,建立了锚固界面应力计算模型,基于锚固界面弹性状态下锚固体与围岩协调变形假定,构建了锚杆内力与围岩位移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弹塑性数值模拟推导了沿杆长方向锚杆轴力与剪力的分布函数,并考虑接触面的损伤劣化,引入损伤变量,建立了损伤状态下锚杆应力修正与锚固支护效应力学模型。对某水电站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吊车梁锚杆受力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全长粘结式锚杆 锚固界面 传力机理 受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能量下锚固围岩的损伤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金宇 吴拥政 +2 位作者 吴同性 杨运峰 孙小岩 《中国煤炭》 2019年第3期37-42,共6页
以发生冲击能量事件的耿村煤矿13230下巷为例,通过现场测试冲击后围岩的强度、结构、锚杆锚索锚固力等指标,对冲击载荷作用下围岩及锚固系统损伤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围岩节理、裂隙进一步发展,强度和完... 以发生冲击能量事件的耿村煤矿13230下巷为例,通过现场测试冲击后围岩的强度、结构、锚杆锚索锚固力等指标,对冲击载荷作用下围岩及锚固系统损伤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围岩节理、裂隙进一步发展,强度和完整性极大降低,冲击后直接顶泥岩强度下降了73.3%,两帮煤体强度下降了63.6%,导致锚固系统锚固第二界面强度较低,在高预紧力作用下极易拉脱,导致整个锚固系统失效。提出采用全长锚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配合鸟笼锚索联合支护,增加锚固剂与钻孔孔壁之间的粘结面积,可以有效提高锚固系统薄弱环节抵抗冲击载荷的能力,现场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锚固力 锚固第二界面 全长锚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扩孔锚固机理及支护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志 尹延春 +2 位作者 赵同彬 马静敏 武文宾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43,共9页
针对深部煤矿巷道应力复杂、软弱围岩变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端部扩孔锚固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分析了端部扩孔锚固界面应力分布、脱锚长度扩展及端面挤压应力分布;研究了不同锚固方式巷道围岩变形、应力集中特征。结果表明:... 针对深部煤矿巷道应力复杂、软弱围岩变形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端部扩孔锚固方法,通过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分析了端部扩孔锚固界面应力分布、脱锚长度扩展及端面挤压应力分布;研究了不同锚固方式巷道围岩变形、应力集中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锚固,界面剪应力在拉拔端附近先增大后减小,且在扩孔起点处附近也存在一个峰值,整体分布形态上呈现双峰值特征;在相同拉拔荷载下,扩孔锚固脱锚长度明显减小;扩锚端面可提供一定挤压抗力,沿扩锚端面径向向外逐渐降低,随扩孔直径增大,挤压抗力明显上升;扩孔锚固巷道顶板变形量比常规锚固降低了36%,巷帮应力集中系数降低了37%;在保证相同巷道稳定性控制效果前提下,扩孔锚固排距可按1.3倍进行布置,有效降低了锚固施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锚固支护 端部扩孔 界面应力 锚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洞室开挖效应的地下厂房岩锚梁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冬冬 刘建 +2 位作者 郑晓卿 艾飞 卞康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5-99,共5页
地下厂房建设过程中,岩锚梁作为重要建筑物,其安全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以乌弄龙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采用FLAC3D软件中的interface单元模拟岩锚梁与岩壁接触面,并考虑厂房开挖和支护与岩锚梁安装和运行的全过程。分别在岩锚梁与岩壁接... 地下厂房建设过程中,岩锚梁作为重要建筑物,其安全稳定性一直备受关注。以乌弄龙水电站地下厂房为例,采用FLAC3D软件中的interface单元模拟岩锚梁与岩壁接触面,并考虑厂房开挖和支护与岩锚梁安装和运行的全过程。分别在岩锚梁与岩壁接触面的竖直面胶结完好、开裂两种工况下,计算分析乌弄龙地下厂房岩锚梁在运行期的稳定性,并结合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nterface单元能很好地反映岩锚梁与岩壁接触面的开裂性能;岩锚梁与岩壁接触面的竖直面胶结程度对接触面上应力分布、岩锚梁受拉锚杆轴力、岩锚梁整体抗滑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岩锚梁 锚杆 interface单元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界面滑移脱黏的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李怀珍 李学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06-3112,3172,共8页
为确定煤巷不同围岩条件下锚杆的合理锚固长度,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失效模式,推导出弹性阶段锚杆极限承载力、界面剪应力分布计算公式。在分析锚固剂-围岩界面发生滑移脱黏发生条件基础上,提出既安全经济,又能充分发挥围岩可锚... 为确定煤巷不同围岩条件下锚杆的合理锚固长度,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失效模式,推导出弹性阶段锚杆极限承载力、界面剪应力分布计算公式。在分析锚固剂-围岩界面发生滑移脱黏发生条件基础上,提出既安全经济,又能充分发挥围岩可锚性和锚杆材质性能的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确定原则,分析了合理锚固长度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流程。研究表明,锚杆弹性极限承载力主要受锚固剂-围岩界面抗剪强度[τ]影响,界面剪切刚度K_1是临界锚固长度的关键控制因素。短锚拉拔试验测取的不同围岩条件下界面参数[τ]、K_1,可为锚杆设计载荷、合理锚固长度设计提供指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设计的锚杆锚固长度与目前煤巷锚杆采用的锚固长度基本一致,验证了锚杆合理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与设计流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锚杆 非全长锚固 树脂黏结 锚固剂-围岩界面 滑移脱黏 合理锚固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软弱夹层参数对岩质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亚鹏 言志信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53,79,共7页
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含软弱夹层的锚固岩质边坡数值模型,研究了软弱夹层参数对边坡位移响应和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软弱夹层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随时间呈阶梯式变化,且与地... 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了含软弱夹层的锚固岩质边坡数值模型,研究了软弱夹层参数对边坡位移响应和锚固界面剪切作用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软弱夹层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随时间呈阶梯式变化,且与地震动能量密切相关;随着软弱夹层厚度增加,边坡永久位移和峰值剪应力都增大,随着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增大,二者减小,随着倾角增大,二者则先增大后减小;软弱夹层参数对界面剪应力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是软弱夹层倾角、黏聚力、内摩擦角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岩质边坡 软弱夹层 锚杆-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永久位移 峰值剪应力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耦合地震作用下含软弱层岩质边坡锚固界面剪切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言志信 李亚鹏 +1 位作者 龙哲 翟聚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164,共7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锚固岩质边坡锚杆-砂浆界面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利用FLAC 3D软件构建锚固含软弱层岩质边坡数值模型,对水平向和竖向地震波耦合作用下的全长黏结锚杆锚固边坡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切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锚固岩质边坡锚杆-砂浆界面和砂浆-岩体界面上的剪切作用,利用FLAC 3D软件构建锚固含软弱层岩质边坡数值模型,对水平向和竖向地震波耦合作用下的全长黏结锚杆锚固边坡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切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锚固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很不均匀,界面处于弹性变形阶段时,两峰值剪应力紧邻中性点,随锚固界面脱黏破坏的发展,两峰值剪应力不断地向锚杆两端转移;双向耦合地震波较单向和双向未耦合地震波对锚固界面剪应力影响更为显著。考虑双向地震波耦合作用的锚固边坡抗震设计更为合理。研究结果可为边坡锚固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固岩质边坡 地震耦合作用 锚杆-砂浆界面 砂浆-岩体界面 界面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地下厂房创新支护技术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红彬 王凯 +1 位作者 张硕 沈德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7-172,共6页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位于高地应力区,洞室群规模巨大、挖空率高,围岩以Ⅲ_1类玄武岩为主,大型层间层内错动带、柱状节理玄武岩和陡倾角长大裂隙等不良地质构造发育,洞室群效应明显,围岩稳定问题突出,开挖成型困难。为此,地下厂房开挖... 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位于高地应力区,洞室群规模巨大、挖空率高,围岩以Ⅲ_1类玄武岩为主,大型层间层内错动带、柱状节理玄武岩和陡倾角长大裂隙等不良地质构造发育,洞室群效应明显,围岩稳定问题突出,开挖成型困难。为此,地下厂房开挖过程中拟采用硅粉喷射混凝土、新型锚索锚固材料,以达到快速支护的目的;利用全螺纹树脂锚杆提高岩锚梁成型质量;采用混凝土提前置换错动带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详细介绍了上述一系列支护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控制技术。工程实践证明,上述措施实施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地下厂房开挖成型与围岩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 岩壁梁 层间错动带 地下厂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