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20年豫东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夏玉米产量特性数据集
1
作者 任文 刘婷婷 +10 位作者 雍蓓蓓 谢坤 陈金平 王广帅 郭成士 王玉红 李光宗 赵永鉴 刘安能 丁大伟 李中阳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638-648,共11页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及工业原料,其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商丘站)地处黄淮海平原核心地带,在玉米产量特性的长期监测过程中,依托国家野... 玉米作为三大主粮作物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食品及工业原料,其稳产高产对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河南商丘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商丘站)地处黄淮海平原核心地带,在玉米产量特性的长期监测过程中,依托国家野外站标准化观测体系,严格执行《陆地生态系统生物观测指标与规范》,确保所获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数据集基于商丘站2008–2020年期间6处典型农田耕地玉米产量特性的观测结果,系统梳理了包含株高、结穗高度、茎粗、果穗长度、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地上部总干重、百粒重、籽粒干重、单位面积产量、直接成本及作物价值等多项关键指标。本数据集可为解析气候变化与田间管理对玉米产量的协同影响、评估玉米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构建区域尺度玉米产量预测模型及审定推广优势品种等方向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东黄河故道冲积平原区 玉米产量特性 长期定位监测 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黄河故道沿线聚落演变与环境适应研究--以苏北涟阜段为例
2
作者 李晓云 张雪楠 +1 位作者 周凌 梁宇舒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3,共12页
为探究流域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以黄河明清故道苏北涟阜段沿线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遥感影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明清以来该区域聚落形态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环境适应机制。受黄河水患与水利工程兴废影响,故道... 为探究流域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以黄河明清故道苏北涟阜段沿线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分析、遥感影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明清以来该区域聚落形态的时空演变特征及环境适应机制。受黄河水患与水利工程兴废影响,故道区域聚落形态呈现出多向线性、单向线性、团状围合等多样发展路径,其环境适应机制也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调控的转变,反映了自下而上的适应性改造与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揭示了黄河故道沿线聚落对流域环境变化的响应过程及适应策略,为寻求区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明清故道 苏北地区 人地关系 聚落形态演变 环境适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高寒沙地生态经济型治沙植物筛选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德朝 贺丽 +7 位作者 鄢武先 邓东周 吴世磊 李红霖 吴科君 黄雪梅 贾泽旭 张利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为助推黄河上游高寒区乡村振兴工作,在调查黄河上游沙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适应能力、扩繁能力、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确定地带性乡土植物、自然分布海拔、自然分布坡向等21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上游高寒沙地... 为助推黄河上游高寒区乡村振兴工作,在调查黄河上游沙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适应能力、扩繁能力、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4个方面确定地带性乡土植物、自然分布海拔、自然分布坡向等21个评价指标,构建黄河上游高寒沙地生态经济型治沙植物筛选层次结构模型,从22种具有经济价值的乡土治沙植物中筛选出沙棘、金露梅、银露梅、变叶海棠、垂穗披碱草、高山羊茅、高山绣线菊和窄叶鲜卑花等8种优良生态经济型治沙植物,为黄河上游高寒沙地植被恢复治沙植物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 高寒沙地 治沙植物 层次分析法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黄泛区耕地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知霏 黎家作 +3 位作者 李文龙 魏文杰 郭丰凯 张荣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1-329,共9页
[目的]探讨鲁西南黄泛区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m高分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和《菏泽市统计年鉴》,采用遥感解译、重心模型、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9—2022年鲁... [目的]探讨鲁西南黄泛区耕地的空间格局、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m高分遥感影像,结合野外调查和《菏泽市统计年鉴》,采用遥感解译、重心模型、冷热点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2019—2022年鲁西南黄泛区耕地空间分布、重心迁移、年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2019—2022年鲁西南黄泛区耕地面积占区域60%以上,每年均存在耕地流失现象,流失面积呈现逐年递减趋势,郓城县耕地面积减少最多,达18.28 km^(2),鄄城耕地动态度变化最大,达-2.26%;耕地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迁移。(2)耕地流出面积高于流入面积,主要流出方向和流入方向均为建设用地和林地,耕地变动最集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曹县南部。(3)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强的单因子是农村从业人员(X_(5)),最强的双因子交互组合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数(X_(4))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_(6))。[结论]鲁西南黄泛区2019—2022年耕地流失是经济社会因子为主的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变化 地理探测器 鲁西南黄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维福 张呈春 +1 位作者 马思怡 展秀丽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6,116,共11页
[目的]探究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为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河东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定位观测和自动观测系统数据,分析沙地土壤(0—150 cm深度)水分分布特征。... [目的]探究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为沙漠化治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选择宁夏回族自治区河东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防护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定位观测和自动观测系统数据,分析沙地土壤(0—150 cm深度)水分分布特征。[结果](1)各样地土壤含水量随时间变化趋势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根据土壤含水量变化可分为3个时期:4—5月为土壤水分积累期,6—8月为土壤水分消耗期,9—11月为土壤水分平稳期;(2)不同月份0—10 cm土壤含水量差异明显,40—1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差异不显著;(3)0—20 cm为土壤水分活跃层,20—40 cm为土壤水分次活跃层,40—150 cm为土壤水分稳定层;(4)各样地之间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流动沙丘>防护林(旱柳+新疆杨+樟子松林)>固定沙丘(花棒林)>固定沙丘(沙拐枣+柠条林)>半固定沙丘(沙拐枣+柠条林);(5)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底>坡中>丘顶。[结论]宁夏河东沙地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分层特征明显,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除了受到降雨量、植被种类、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还与沙丘微地貌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动态变化特征 固定沙丘 宁夏河东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防止土壤风蚀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鲍玉海 贺秀斌 +3 位作者 杨吉华 孙成楠 李红云 宗萍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8,共4页
在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冲积沙地建立土壤风蚀试验区,采用标尺法对3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和对照地的土壤风蚀量进行观测,测定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可明显减少风蚀损失,其中.130m×3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土壤风蚀量81%,260m&#... 在山东省夏津县黄河故道冲积沙地建立土壤风蚀试验区,采用标尺法对3种网格的农田防护林和对照地的土壤风蚀量进行观测,测定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网可明显减少风蚀损失,其中.130m×3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土壤风蚀量81%,260m×3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78%,300m×400m林网相对于对照减少75%,即随着网格面积的增加对风蚀量的影响越来越小。同时,土壤风蚀程度与测定期间Et平均风速〉4m/s的出现频率有密切关系,土壤风蚀量与风速之间的最佳拟合关系为幂函数关系,二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95以上。黄河故道冲积沙地农田防护林网对5.0~5.9m/s范围内的风速引起的土壤风蚀防治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冲积沙地 农田防护林网 土壤风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风沙化土地种植牧草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董智 李红丽 +2 位作者 任国勇 刘刚 马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84-87,共4页
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泛平原风沙化土地种植高丹草、无芒雀麦、黑麦草、阿尔冈金苜蓿、沙打旺、草木樨后的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风沙土相比,牧草种植区的土壤容重减小,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 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泛平原风沙化土地种植高丹草、无芒雀麦、黑麦草、阿尔冈金苜蓿、沙打旺、草木樨后的土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风沙土相比,牧草种植区的土壤容重减小,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增加,持水性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4.29%~126.53%、22.72%~376.15%、12.72%~364.09%和17.78%~114.76%,但不同牧草改良土壤的效果不同,豆科牧草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优于禾本科牧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 风沙地 牧草 养分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泛平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慧 王芳 +3 位作者 赵庚星 方正 常春艳 王卓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4-158,共5页
选取黄泛平原区菜地、水浇地、果园和有林地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林地与果园相对较高,水浇地和菜地较低,均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 选取黄泛平原区菜地、水浇地、果园和有林地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有林地与果园相对较高,水浇地和菜地较低,均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和全氮含量均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大,并且均为菜地含量最高,水浇地次之,林地含量最小,土壤缓效钾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不显著;土壤有效硫含量由大到小为菜地>水浇地>果园>有林地,与有机质相同;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铁在水浇地中含量较高,有效猛、有效钼和有效硼在有林地中含量较高,菜地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地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新探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彤慧 王乃昂 +1 位作者 黄银洲 程弘毅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8-111,共4页
宁夏河东沙地在空间上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最具过渡性地域特征的沙地,近50年来,也一直是国家和自治区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有关该沙地为"人造沙漠"的观点支配着该地区的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工作。最近的研究表明,宁... 宁夏河东沙地在空间上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最具过渡性地域特征的沙地,近50年来,也一直是国家和自治区生态治理的重点区域。长期以来,有关该沙地为"人造沙漠"的观点支配着该地区的防沙治沙与生态建设工作。最近的研究表明,宁夏河东沙地在明清大规模的垦殖活动之前就已存在,明清以来沙漠化程度的加深则与人类活动有愈来愈密切的相关关系,与湖泊的萎缩和干涸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因此,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及湖沼湿地的快速消亡是宁夏河东沙地防沙治沙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河东沙地 人类活动 沙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评价——以江苏黄河故道为例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狄春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6-110,共5页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 文章运用生态安全评价法,分析了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后的粮食安全、水利安全、生境变化、人口密度的变化。结合该地区景观格局度量参数和景观阈值,定性分析了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度量参数和阈值的变化情况,并建立了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模型公式,对区内10个县的生态安全综合因素量化解析,从而为黄河故道及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区土地开发整理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霁红 卞正富 喻成林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境内黄河故道区为例,评价流域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安全。研究方法:生态安全评价法、Delphi经验统计判断法等。研究结果:土地开发整理后,区内10个县的生态不安全因素普遍降低。为相似流域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整理提供借鉴。研究结论:土地开发整理后保持了粮食、水利、生境、水土保持等的生态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态安全评价 黄河故道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风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模式研究——以山东省聊城段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振健 董杰 +2 位作者 刘道辰 李庆朝 代其斌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184,187,共4页
风沙危害目前黄河故道区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聊城段黄河故道为例,调查了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分析了风沙化土地成因、危害以及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 风沙危害目前黄河故道区域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搞好本区的生态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聊城段黄河故道为例,调查了气候、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分析了风沙化土地成因、危害以及风沙化土地生态恢复的现状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该区资源环境、区位等具体情况,提出了聊城段黄河故道建立有机循环农业和绿色文化园林生态治理模式和对策,以期在黄河故道同类地区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 风沙化土地 生态治理模式 聊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植被措施因子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明逸 朱成立 +3 位作者 韩以振 吴玉柏 金秋 李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4,共5页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 植被是江苏省黄河故道沙土区主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为定量评价不同植被措施所发挥的作用,通过自然降雨径流小区产流产沙观测试验,利用国内水力侵蚀抽样调查中植被措施因子计算方法,对沙土区几种常见的植被措施因子的取值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小区的年产流产沙量表现为:裸地>撂荒地>林草地>灌草地>混种草地>人工草皮,植被对产沙的影响更大,纯草本措施更具直接拦沙作用;(2)降雨侵蚀力和地表覆盖程度是影响植被措施因子的主要因素,降雨侵蚀力集中的月份其植被措施因子值占到了年值的64.52%~70.83%,随植被覆盖增加,降雨的影响明显减弱,植被的保土作用逐渐增强;(3)撂荒地、混种草、人工草皮、林草地和灌草地的植被措施因子年值(B)为0.499,0.184,0.048,0.266,0.224,说明后4种植被措施拥有良好的土壤保护能力,其抑制土壤侵蚀的效益指标均在70%以上,其中人工草皮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沙土区 产流产沙 降雨侵蚀力 植被措施因子值 水土保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东黄河故道湿地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新玉 胡云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268-2272,共5页
以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盐碱滩地、湿草地、沼泽湿地、林地湿地)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 以豫东黄河故道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盐碱滩地、湿草地、沼泽湿地、林地湿地)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土壤有机质、土壤酶活性和大部分土壤养分指标含量均为林地湿地最高,湿草地和沼泽湿地居中,盐碱滩地最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酶活性间也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土壤酶活性高低与土壤养分变化顺序基本一致,说明土壤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肥力的高低,可以用土壤酶活性来指示黄河故道湿地土壤肥力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故道湿地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冲积扇南翼上部控制区土地分异机制与土地结构
15
作者 钱新强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从地理过程分析的角度 ,讨论了黄河大冲积扇南翼上部控制区土地分异各有关因素的影响机制 ,指出黄河活动及其后期影响是这一地区土地分异的最根本的主导因素。并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域土地分异表现出的逐级深化的显著规律性以及各有关类型... 从地理过程分析的角度 ,讨论了黄河大冲积扇南翼上部控制区土地分异各有关因素的影响机制 ,指出黄河活动及其后期影响是这一地区土地分异的最根本的主导因素。并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域土地分异表现出的逐级深化的显著规律性以及各有关类型的“梳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冲积扇 土地分异 土地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19年河南省兰考县土地利用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睿瑜 张芷温 +6 位作者 李文龙 李明宇 牛勇 张荣华 张光灿 袁利 张春强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117,124,共7页
[目的]探索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耕地风蚀现状、年度动态及其变化原因,为区域风蚀研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2018,2019年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耕地风蚀模型计算风蚀模数,... [目的]探索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耕地风蚀现状、年度动态及其变化原因,为区域风蚀研究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兰考县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2018,2019年土地利用信息,采用耕地风蚀模型计算风蚀模数,分析土地利用年度变化对耕地风蚀的影响。[结果]①2018-2019年,兰考县土地利用以水浇地为主,出现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面积为21.40 km^(2),水浇地动态度为-1.54%,主要变化类型为水浇地转为其他林地,面积7.19 km^(2)。②兰考县耕地风蚀主要为微度,其次为轻度。2018-2019年,轻度侵蚀面积减少17.04 km^(2),动态度为-12.13%。③2018-2019年,兰考县耕地风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水浇地面积、空间位置的变化,因水浇地转出导致侵蚀减少的面积为3.36 km^(2),主要位于仪封乡、城关镇等区域;因水浇地转入造成侵蚀增加的面积为0.98 km^(2),主要位于仪封乡、葡萄架乡等区域。[结论]淮河流域黄泛平原风沙预防区土地利用结构、耕地风蚀特点鲜明,水浇地变化直接影响耕地风蚀。因此,区域应多关注耕地风蚀治理及耕地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动态变化 耕地风蚀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淮河流域黄泛平原 风沙预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地不同坡度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阳 韩磊 +4 位作者 柳利利 王娜娜 彭苓 周鹏 展秀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2-1223,共12页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宁夏河东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及适用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直接对比法、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对... 为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和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解析宁夏河东沙地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水分利用策略差异及适用性,利用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直接对比法、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对比分析不同坡度(6°、10°、16°和24°)样地柠条锦鸡儿在生长季不同时期对各潜在水源的利用率,并评估两种模型的植物水分溯源效果。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对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水的利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生长季初期,随着坡度的增大,柠条锦鸡儿对中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生长季中期,随坡度增大,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由深层土壤转移至浅层土壤;生长季后期,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随着坡度的增大由浅层土壤转移至深层土壤。基于直接对比法的定性判断结果,IsoSource模型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6°、10°和16°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水分来源利用率的适用性均较高;而Mix⁃SIAR模型计算坡度24°样地柠条锦鸡儿主要的水分来源以及其贡献率具有更高的可靠性。Iso⁃Source模型更适合解析较小坡度(6°和16°)样地柠条锦鸡儿的水分利用策略;而MixSIAR模型解析较大坡度(10°和24°)样地柠条锦鸡儿水分利用策略的适用性更好。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干旱区植物水分来源鉴别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Source模型 MixSIAR模型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分利用策略 宁夏河东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尺度风力侵蚀栅格计算结果落地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文杰 袁利 +4 位作者 李文龙 刘卓昊 高睿瑜 张荣华 毛玉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46,52,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栅格侵蚀数据确定风力侵蚀地块的状况,为县域尺度侵蚀计算和水土流失栅格计算结果落地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泛平原风沙区河南省兰考县为例,基于耕地风力侵蚀模型,采用栅格计算和软件判断方法,结合野外验证,探讨县... [目的]探讨基于栅格侵蚀数据确定风力侵蚀地块的状况,为县域尺度侵蚀计算和水土流失栅格计算结果落地等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泛平原风沙区河南省兰考县为例,基于耕地风力侵蚀模型,采用栅格计算和软件判断方法,结合野外验证,探讨县域尺度风力侵蚀栅格计算结果落实到地块的状况。[结果](1)栅格计算的兰考县耕地风力侵蚀面积为125.91 km^(2),涉及1259128个栅格,侵蚀模数集中分布在200~400 t/(km^(2)·a)。(2)软件判断法统计的耕地风力侵蚀面积为125.08 km^(2),涉及2284个地块,侵蚀模数集中在200~400 t/(km^(2)·a);超过50%流失比例的地块占风力侵蚀地块总数的96%,100%流失比例的地块面积分布在0.00004~0.6 km^(2)。(3)在面积相对误差上,软件判断法与栅格计算法相对误差为0.66%,城关镇最大,达136.50%,张君墓镇最小,为0.56%;在空间分布上,软件判断法比栅格计算法聚集度指数高、离散程度低,空间分布集中、连续性强。(4)野外验证中,34个风力侵蚀地块强度与软件判断法相符,一致率为68%。[结论]在控制耕地地块面积的前提下,软件判断法将栅格计算风力侵蚀结果落实到地块方法可行,结果基本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泛平原风沙区 耕地风力侵蚀模型 栅格 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对土壤性质及入渗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智今 张呈春 展秀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7128-7136,共9页
为了揭示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宁夏河东沙地人工沙漠治理区4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裸沙(BS)、藻类结皮(AC)、藓类结皮(MC)、草本-藓类结皮(H-MC)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双环入渗试验与室内模拟,分析... 为了揭示沙漠化治理过程中生物土壤结皮覆盖对土壤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宁夏河东沙地人工沙漠治理区4种典型地表覆盖类型:裸沙(BS)、藻类结皮(AC)、藓类结皮(MC)、草本-藓类结皮(H-MC)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双环入渗试验与室内模拟,分析了3种生物土壤结皮覆盖下土壤性质的变化与土壤入渗特征。结果表明:(1)与BS相比,3种结皮覆盖下表层土壤砂粒含量减少2.0%—5.1%,粉粒含量增加3.6%—5.8%,有机质含量增加了5—6倍,AC和MC覆盖下土壤总孔隙度与饱和含水量降低,而H-MC与之相反;(2)平均入渗速率表现为BS>H-MC>AC>MC,1h累计入渗量表现为H-MC>BS>AC>MC,与BS相比,AC、MC和H-MC的初渗速率依次减少了14.3%、37.2%、11.8%,AC、MC的稳渗速率分别降低了14.4%和18.3%,H-MC的稳渗速率增加了4.5%;(3)三种模型中,Kostiakov模型最适用于模拟生物土壤结皮覆盖下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综上,研究区内不同发育程度生物土壤结皮改变了下层土壤的性质以及土壤的入渗特征,MC与AC阻碍水分入渗,H-MC促进水分入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土壤性质 土壤水分入渗 双环法 宁夏河东沙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河东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及其下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智今 张呈春 +1 位作者 展秀丽 张维福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0-919,共10页
为了揭示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下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宁夏河东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应用经典统计学、地学统计学和地理系统预测,分析了藻类和藓类结皮及其下伏0-5、5-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 为了揭示沙地生物土壤结皮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其下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宁夏河东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应用经典统计学、地学统计学和地理系统预测,分析了藻类和藓类结皮及其下伏0-5、5-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以及结皮层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SOC、TN、TP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CV)呈中等变异,CV_(TN )(57.1%)>CV_(SOC )(48.7%)>CV_(TP )(30.5%),生物土壤结皮对下伏土壤养分影响显著,其中藓类结皮对SOC和TN的影响更显著,藻类结皮则对TP的影响更显著;(2)藻类结皮下5-10 cm土层TN质量分数呈现强烈空间自相关性,块金系数(N/S)为20.3%,其余土层的SOC、TN、TP质量分数空间自相关性中等,TP质量分数空间变异由随机因素主导,SOC和TN则由结构因素主导;(3)在区域尺度和剖面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及下伏土壤的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显著,结皮层土壤SOC质量分数中部和北部高、南部低,TN质量分数中南部高、西北部低,TP质量分数中东部高、西北部低,均呈条带状分布,0-5、5-10 cm土层SOC和TP质量分数呈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特征,TN质量分数呈南部和东部高、西部和中部低的分布特征,SOC与TP形成了典型的“肥岛”,而TN则形成了典型的“水岛”;研究区内TN的空间分布与SOC和TP的空间分布特征不一致,但是与藻类结皮层厚度的空间分布有较高的相似性。这表明,生物土壤结皮能够影响其下伏土壤的养分空间分布。此结果可以为研究旱区荒漠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土壤结皮 宁夏河东沙地 土壤养分 结皮层厚度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