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1
作者 赵玉冰 刘建华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73,共14页
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1-2022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 农业科技园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推动中国农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选取2001-2022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技术进步和产业集聚的中介作用下对农业碳减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显著减少了农业碳排放,平均处理效应为-1.269 4,但增加了农业碳排放强度,平均处理效应为1.703 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影响农业碳减排,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显著增加了农业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强度,绿色技术进步显著减少了农业碳排放及农业碳排放强度;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以通过促进产业集聚影响农业碳排放强度,而且这种影响是非线性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碳减排效应存在着农地经营规模、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经济区域的异质性。因此,应加强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优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规模和结构,降低单位农业生产总值的碳排放。发展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价格,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实施绿色农业科技企业和园区认证制度,增强农业科技企业和园区绿色发展的内驱力。实施绿色农业补贴项目,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减排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技术进步 产业集聚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河北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效率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莹 齐欢 +2 位作者 贾丽霞 张利娜 尚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00-107,共8页
以河北省1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调研及数据采集,筛选出影响农业科技园区产业运行的关键性投入、产出指标,基于DEA模型比较不同园区的产业运行效率,并针对有效园区进行投影分析,为提高园区运行效率提出了改进方向。结... 以河北省1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调研及数据采集,筛选出影响农业科技园区产业运行的关键性投入、产出指标,基于DEA模型比较不同园区的产业运行效率,并针对有效园区进行投影分析,为提高园区运行效率提出了改进方向。结果表明:河北三河、河北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DEA有效,多数园区存在投入产出效率不足的问题;技术效率上整体表现一般,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尚可;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的现象。基于此,针对各个园区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并深入剖析运行有效园区的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为河北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升产业效率,谋求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产业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综合评价
3
作者 陶伟 李英华 +1 位作者 钟翠 黄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基于2020—2022年认定的46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优化园区科技成果转... 基于2020—2022年认定的46个广西农业科技园区年度绩效评估的统计数据,构建了广西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识别关键影响因素,为优化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提升整体转化水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园区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总体不高,整体分布也不均衡,各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不同环节上的表现存在差异。基于此,提出坚持因园施策,促进园区均衡发展;聚焦发展瓶颈,提升成果转化水平;强化生态体系建设,推动成果转化落地,以此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成果转化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探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赜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4期185-188,195,共5页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时期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体系建设、平台载体建设...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新时期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本文分析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政策体系建设、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培育、金融支撑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顺市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甫格 陈红艳 张秀伟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信息收集,阐述安顺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概况、园区发展模式、园区建设成效等。但在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着经营主体内生动力挖掘不足、牵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科技人才支撑薄...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和信息收集,阐述安顺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概况、园区发展模式、园区建设成效等。但在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着经营主体内生动力挖掘不足、牵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科技人才支撑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产业信息化水平低及园区发展规划模糊等不足。针对问题,提出深挖内生动力“要素”,提高经营主体产业带动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参与度;聚焦科技创新,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农业信息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科学合理地制定园区战略规划等高质量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高质量 安顺市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创新研究:功能视角 被引量:36
6
作者 周华强 邹弈星 +2 位作者 刘长柱 冯文帅 王敬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8,共9页
立足于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创业孵化、示范带动三大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解决当前指标体系主观性强、指标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评价指标与园区功能"两张皮"、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问题导向不明等问题。实证结果表明... 立足于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创业孵化、示范带动三大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尝试解决当前指标体系主观性强、指标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评价指标与园区功能"两张皮"、整体性和系统性不够、问题导向不明等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实力优于省级,社会化管理既没有显著降低园区"品牌效应",也没有显著提升园区实力;政府行为能提高园区成果转化率,但很可能是"数字转化",成果转化与农民利益链接机制不完善;园区能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强化贫困地区园区基础,但未改善企业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基于此,建议简化园区现有监测指标,自主选择是否实施社会化管理;政府在转化成果时应减少行政干预,企业应抓住到贫困地区进行二次创业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评价指标 功能视角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及提升方向——以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被引量:30
7
作者 谢玲红 吕开宇 夏英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172,共11页
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诊断园区发展问题、增强其与国家战略契合度、助推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06个... 本文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诊断园区发展问题、增强其与国家战略契合度、助推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农业科技园区综合绩效处于较低水平且各园区差异较大,在区域上呈现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特点;绝大部分园区绩效主要体现在推动农业升级方面,对农村和农民的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尚未充分显现。农业科技园区需要通过人力资本提升战略、高新技术引领战略、园区融合发展战略从根本上提升园区在加速农业转型、推动农村发展和促进农民进步方面的绩效,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乡村振兴 绩效评价 农业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宏勇 刘小京 +2 位作者 巨兆强 郭凯 董博飞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5-1150,共6页
我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从2001年开始建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许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基地和先进农业成果的转化基地,为区域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 我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从2001年开始建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许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基地和先进农业成果的转化基地,为区域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不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因建设背景、基础条件和发展方向的差异,其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而不同的发展模式均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不同发展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从建设背景、规划思路、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分析和功能分区及可实施的发展模式等方面阐述了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思路和发展模式。河北沧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从组织发展模式、技术运行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模式3个方面进行,是以政府引导、协会组织参与和企业(农户)为主体的组织发展模式,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3级并行的技术运行发展模式和以圈层布局模式的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空间布局模式。该园区的组织发展以政府为主导、协会和企业参与成立园区管委会,制定相应的政策,负责园区统一规划、建设和经营。在技术运行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园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成果然后通过技术站、基地站和科技特派员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示范户等不同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最后建立以南皮渤海粮仓试验示范区为核心区,整个沧州市为示范区,环渤海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三省一市"的辐射区空间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发展模式 种植业 渤海粮仓 沧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 被引量:12
9
作者 蔺万煌 苏益 +1 位作者 张学文 卢向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判标准,... 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在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湖南农业大学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通过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改革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判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室建设 农业科技 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都市农业发展与规划研究——以西安秦岭北麓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正松 李同昇 +1 位作者 龙冬平 刘晓琼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3-968,共6页
探讨点轴系统理论在都市农业规划中的运用,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核心区为例进行验证。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乡镇为单元进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定量测算,基于点轴系统理论,以重要交通线、河流等廊道为轴线,以都市农业发展... 探讨点轴系统理论在都市农业规划中的运用,并以西安秦岭北麓都市农业核心区为例进行验证。构建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乡镇为单元进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定量测算,基于点轴系统理论,以重要交通线、河流等廊道为轴线,以都市农业发展中的科技和市场服务中心、休闲农业中心及重点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点进行规划。提出了滦镇都市农业服务中心等8个一级节点,西安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等16个二级节点,环山路沿线一级发展轴线,浐河、灞河等6条二级发展轴线。点轴系统理论对中小尺度上都市农业空间优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轴系统” 都市农业 农业科技园区 农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设计——以简阳南冲堰示范园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鲍玉海 殷燕利 +2 位作者 秦伟 陈尚书 贺秀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4,共7页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理论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亟需开展园区建设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 我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规划理论和规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各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提高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技术水平和建设质量,亟需开展园区建设规划技术体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相关文件,结合四川省典型园区规划实践,探讨了园区规划设计中的有关技术要点。针对园区规划实际工作中未形成统一和系统的技术路线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园区建设规划的设计思路,明确了规划应涵盖的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并以简阳市南冲堰示范园区规划为例,介绍了基础条件分析、规划范围与功能分区划定、建设内容与进度部署安排等方面的规划成果。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编制应满足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基本要求,可按照园址踏勘遴选、数据资料获取、目标定位确立、边界分区划定、内容布局设计、投资进度安排、保障措施制定、文本图件编绘的工作步骤和技术思路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规划 生态产业型 功能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布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昭 谢彦龙 +1 位作者 李同昇 石钰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3-31,共9页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优化其空间布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农业科技与产业综合体,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的新型组织形式.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了...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优化其空间布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农业科技与产业综合体,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的新型组织形式.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了2001-2016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空演变过程,运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测算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集聚水平.结果表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先分散后集中的分布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5个集中分布区,总体呈东部集中分布、西部分散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格局形成机理,表明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农村人口规模、农业产业化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及农业相关发展政策等是影响其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初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兆敏 赵阳 任子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9,共5页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式,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例,阐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定位,探讨了园区有效运行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科技园区 功能定位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控制”的农业技术扩散系统重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于正松 李小建 +1 位作者 许家伟 王伟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68,共4页
基于已有实践和理论成果分析,综合运用系统论、增长极、过程控制等理论,构建以农业科技园为区域农业技术扩散核心,强化农户技术采用前、中、后3个阶段过程控制的新型农业技术扩散系统,该系统具备扩散主体明确化、高互动反馈性、强区域... 基于已有实践和理论成果分析,综合运用系统论、增长极、过程控制等理论,构建以农业科技园为区域农业技术扩散核心,强化农户技术采用前、中、后3个阶段过程控制的新型农业技术扩散系统,该系统具备扩散主体明确化、高互动反馈性、强区域适应性等方面的优势。最后提出了保障该系统良性运转的措施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 技术扩散 系统 过程控制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的能值分析与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栋 邹冬生 +2 位作者 唐湘如 史亮亮 刘建峰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37-1342,共6页
为了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揭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园区的生态经济运行质量,探索一条能更客观、更简单地评价农业科技园区的新途径,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的能值投资率、能值产出率、能值密度、人均... 为了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揭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园区的生态经济运行质量,探索一条能更客观、更简单地评价农业科技园区的新途径,文章运用能值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评价了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的能值投资率、能值产出率、能值密度、人均能值用量、环境负载率、能值生产率、每万元产值消耗能值和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并从中筛选出其能值评价的主要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从2000—2004年,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的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能值密度和环境负载率持续增加,人均能值使用量,能值投资率和能值生产率呈波动增加的趋势,而能值产出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和每万元产值消耗能值呈波动下降的趋势。这说明该示范区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经济实力和科技竞争力不断增加。(2)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实证对比研究法提出评价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的最佳指标是人均能值使用量和环境负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科技示范区 能值 评价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建峰 骆浩文 +1 位作者 段洪洋 林悦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58-163,共6页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潮州市"韩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普宁市"广东利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和利农种业研究院"... 随着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潮州市"韩金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普宁市"广东利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汕头市"广东省汕头和利农种业研究院"基地、汕头市"江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饶平县"广东光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地、汕头市"丰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6个"五位一体"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对象,针对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不足,深入研究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需求特点、服务模式等,提出以产业链为服务对象,以提高要素利用率为目标,融"多环节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品牌服务、规划服务、政策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新模式,变专家单体服务为团队服务、多点服务,直击资金、信息、技术等产业痛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位一体 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服务模式 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培育 被引量:14
17
作者 白和盛 苏建坤 杨建春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74-77,共4页
综述了农业科研单位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意义,科技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以及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培育。
关键词 农业科研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建设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纪昌 张勋 康海燕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回顾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过程,论述了加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界定了园区的基本定位与功能,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农... 回顾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过程,论述了加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界定了园区的基本定位与功能,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示范 园区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引领现代农业技术 服务区域农业发展——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30年区域示范实践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春胜 曾江海 王绍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0-1024,共5页
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简称栾城试验站)30年来在河北省栾城县及太行山前平原开展的示范实践与成果。1978年栾城县批准为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县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栾城试验站率先开始设施农业... 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简称栾城试验站)30年来在河北省栾城县及太行山前平原开展的示范实践与成果。1978年栾城县批准为3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试验基地县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栾城试验站率先开始设施农业、农村新能源、秸秆机械化覆盖、小麦模式化栽培等新技术研发与示范,80年代中期开始了农牧果结合的城郊型农业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集成示范,90年代初率先开展了以节水技术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模式示范,21世纪初开始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都市农业模式示范实践。30年来栾城试验站以服务农业、服务地方为宗旨,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与关键支撑技术,拉开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序幕,引领了我国现代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区域示范,探索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为区域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 农业示范 农业现代化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桐梅 卫双玲 +2 位作者 吴寅 朱松涛 张海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5,共4页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示范基地的建设主要以项目为依托,存在经费支持度连续性不强、科技人员不稳定、示范推广带动效应差等诸多问题。为此,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为例,从科技创新成果形成、示范基地建设模式等方面介绍了... 目前我国农业科研示范基地的建设主要以项目为依托,存在经费支持度连续性不强、科技人员不稳定、示范推广带动效应差等诸多问题。为此,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为例,从科技创新成果形成、示范基地建设模式等方面介绍了芝麻高产示范基地建设的举措,形成了科研单位自建模式、政府+科研单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科研单位+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科研单位+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式、政府+科研单位+农户模式等5套示范基地建设模式。分析并总结了示范基地建设的经验,并对今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示范基地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农业科技创新 示范基地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