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effects of 4-nitrophenol degradation using gamma irradiation combined with a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被引量:3
1
作者 Rui Ding Ze-Yu Mao Jian-Long W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0-55,共6页
The radiation-induced degradation of 4-nitrophenol(4-NP) was perform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Fenton reagent, H_2O_2, and Ti O_2 nanoparticles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radiolytical degradation combined ... The radiation-induced degradation of 4-nitrophenol(4-NP) was perform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Fenton reagent, H_2O_2, and Ti O_2 nanoparticles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radiolytical degradation combined with other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4-NP was 87.5, 57.4, and 41.0 % at a dose of 20 k Gy when its initial concentration was 100, 200, and 350 mg/L, respectively. Radiation combined with H_2O_2, the Fenton method,and Ti O_2 remarkably increased the degradation efficiency of 4-NP, showing the synergetic effects. Radiation may enhance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4-NP, suggesting that it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used as a pretreatment metho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biological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containing toxic organic pollutants. Major intermediates during the 4-NP degradation process were identified and a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 was tentatively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协同效应 Γ射线照射 氧化过程 苯酚降解 TIO2纳米粒子 辐射降解 有毒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of decomposing dichloroacetic acid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in water
2
作者 汪昆平 JUNJI Hirotsuji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3期171-178,共8页
We studied the decomposition of two haloacetic acids (HAAs),dichloroacetic acid (DCAA)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in water by single oxidants ozone (O3)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and the advanced oxidation p... We studied the decomposition of two haloacetic acids (HAAs),dichloroacetic acid (DCAA) and trichloroacetic acid (TCAA),in water by single oxidants ozone (O3) and ultraviolet radiation (UV) and th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s) constituted by the combinations of O3/UV,H2O2/UV,O3 /H2O2,and O3/H2O2/UV. The concentrations of HAAs were analyzed at specified time intervals to track their decomposition. Except for O3 and UV,the four combined oxidation processes remarkably enhance the decomposition of DCAA and TCAA owing to the generated very reactive hydroxyl radicals. The fastest decomposition process is O3/H2O2/UV,closely followed by O3/UV. DCAA is much easier to decompose than TCAA. The kinetics of HAA decomposition by O3/UV can be described well by a pseudo first-order reaction model under a constant initial dissolved O3 concentration and fixed UV radiation. Humic acids and HCO3-in the reaction system both decrease the decomposition rate constants for DCAA and TCAA. The amount of H2O2 accumulates in the presence of humic acids in the O3/UV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ZONIZATION ultraviolet radiation OZONE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haloacetic ac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3)S_(4)/PES催化膜反应器氧化降解水中罗丹明B
3
作者 肖泽仪 孟佳欣 +2 位作者 樊森清 陈渝 陈皎皎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5-233,共9页
基于过硫酸氢钾(PMS)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PMS活化效率与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下的限制。本文以ZIF-67为前驱体、聚醚砜(PES)多孔膜为基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配体交换策略,流动合成构建了Co_(3)S... 基于过硫酸氢钾(PMS)的非均相高级氧化工艺(AOPs)在实际应用中一直受到PMS活化效率与活性氧物种(ROS)利用率低下的限制。本文以ZIF-67为前驱体、聚醚砜(PES)多孔膜为基底,采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模板配体交换策略,流动合成构建了Co_(3)S_(4)/PES催化膜反应器(CMR)。通过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催化膜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平均粒径为23 nm的Co_(3)S_(4)纳米颗粒被原位合成固载在PES膜孔中,负载量为15.9%,并沿膜厚度方向均匀分布。以活化PMS降解典型芳香族有机化合物罗丹明B(RhB)为例,研究了该催化膜的催化性能及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浓度为20 mg/L的RhB溶液,在初始溶液pH为7、温度为25℃以及膜通量为0.80 mL/(min·cm^(-2))(对应于停留时间0.68 s)的条件下,Co_(3)S_(4)/PES催化膜具有90%以上的降解率,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为97.83 min^(-1),转化频率达到了489.15 L/(min·g^(-1)),均高出Co_(3)S_(4)粉末传统悬浮间歇处理模式两个数量级,并且Co_(3)S_(4)/PES催化膜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膜孔道的分散性有效防止了Co_(3)S_(4)纳米颗粒的聚集,过膜流动反应限域在微纳尺度的膜孔道内,强化了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质量传递与接触,加快了PMS的活化,从而实现了单线态氧(^(1)O_(2))的高效生成,并在RhB的快速降解中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膜反应器 高级氧化 罗丹明B 过硫酸氢钾 流动反应 ZIF-67 Co_(3)S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藻源性嗅味物质及其去除工艺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一夫 龚思成 +3 位作者 刘佳伟 郭思颖 史俊 邓慧萍 《净水技术》 2025年第3期10-18,26,共10页
【目的】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饮用水中藻源性嗅味问题逐渐凸显,影响饮用水品质并对供水安全造成威胁。文章旨在综述典型藻源性嗅味物质及其主要去除工艺的现状,以有效识别水中的嗅味物质的来源并高效控制饮用水中的嗅味,从而提高... 【目的】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饮用水中藻源性嗅味问题逐渐凸显,影响饮用水品质并对供水安全造成威胁。文章旨在综述典型藻源性嗅味物质及其主要去除工艺的现状,以有效识别水中的嗅味物质的来源并高效控制饮用水中的嗅味,从而提高饮用水品质,为供水行业的水质管理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文章首先概述了主要藻源性嗅味物质,包括2-甲基异莰醇(2-MIB)、土臭素(GSM)等的嗅味特点、理化性质和产生环境。其次,对活性炭吸附、传统氧化、高级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等去嗅工艺的降解原理和前沿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比较,重点分析其去除机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结果】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对2-MIB和GSM等嗅味物质有较好去除效果,但成本较高;氯氧化和高锰酸钾对藻类失活效果好,但会释放胞内嗅味物质;臭氧和高级氧化工艺(如紫外/过氧化氢、紫外/氯等)对多种嗅味物质有效,但易产生副产物。光催化氧化因其高效性与无污染潜力被认为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结论】目前,单一工艺难以全面去除嗅味,组合工艺展示出更佳效果。未来研究应聚焦多工艺组合优化,提升去除效率,控制副产物生成,为水厂提供更科学的技术选择,保障饮用水的安全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藻源性嗅味物质 嗅味 光催化 高级氧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降解抗生素及降解产物的生态毒性评估
5
作者 郑禾山 朱芷薇 +1 位作者 李硕 郭婉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6,共13页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这类污染物不仅会引起严重的水生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的风险和潜在威胁。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具有对抗生... 水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这类污染物不仅会引起严重的水生生物生态毒性效应,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会诱导产生抗性基因,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的风险和潜在威胁。高级氧化技术因其具有对抗生素的高效降解能力而备受关注,这一技术通过产生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快速氧化分解抗生素,从而达到去除抗生素的目的。近年来,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研究并逐步应用于含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然而在高级氧化降解过程中,抗生素因不完全降解和矿化会产生大量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的生态毒性不容忽视,其可能同样会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关于中间产物的生态毒性研究是本领域的科研热点,也是关乎高级氧化技术安全性应用的关键。系统总结并分类对比各典型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抗生素的机制和技术特点,重点介绍抗生素高级氧化降解产物的生态毒性研究进展,并系统分析该方向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 抗生素 降解产物 生态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istically S/N self-doped biochar as a green bifunctional cathode catalyst in electrochemical degrad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
6
作者 Xuechun Wang Huizhong Wu +4 位作者 Jiana Jing Ge Song Xuyang Zhang Minghua Zhou Raf Dewil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214-230,共17页
Biomass-derived heteroatom self-doped cathode catalyst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EAOPs)due to its high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le synthesis.Herein,we illust... Biomass-derived heteroatom self-doped cathode catalysts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for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EAOPs)due to its high performance and sustainable synthesis.Herein,we illustrated the morphological fates of waste leaf-derived graphitic carbon(WLGC)produced from waste ginkgo leaves via pyrolysis temperature regulation and used as bifunctional cathode catalyst for simultaneous H_(2)O_(2) electrochemical generation and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discovering S/N-self-doping shown to facilitate a synergistic effect 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generation.Under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of 800℃,the WLGC exhibited a H_(2)O_(2) selectivity of 94.2%and tetracycline removal of 99.3%within 60 min.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and in-situ 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verified that graphitic N was the critical site for H_(2)O_(2) generation.While pyridinic N and thiophene S were the main active sites responsible for OH generation,N vacancies were the active sites to produce ^(1)O_(2) from O_(2).The performance of the novel cathode for tetracycline degradation remains well under a wide pH range(3–11),maintaining excellent stability in 10 cycles.It is also industrially applicable,achieving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treating in real water matrices.This system facilitates both radical and non-radical degradation,offering valuable advanc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cost-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electrocatalysts and hold strong potentials in metal-free EAOPs for organic pollutant degra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S and N self-doping H_(2)O_(2)production In-situ FTIR Metal-free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S/Cu(II)/Cl体系氧化氨氮的效能与机理研究
7
作者 曹建来 王白梅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氨氮是水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具有一定毒性,对生态健康和公共卫生造成威胁。本研究提出了PMS/Cu(II)/Cl工艺用于氨的去除,该工艺通过微量的Cu(II)催化PMS和活性氯高效产生自由基(HO·和Cl·),实现了氨的深度去除,且该过程遵循... 氨氮是水环境中的重要污染物,具有一定毒性,对生态健康和公共卫生造成威胁。本研究提出了PMS/Cu(II)/Cl工艺用于氨的去除,该工艺通过微量的Cu(II)催化PMS和活性氯高效产生自由基(HO·和Cl·),实现了氨的深度去除,且该过程遵循假一级动力学模型。典型影响因素表明:Cu(II)的浓度、活性氯浓度和PMS浓度是限制氨氧化的主要因素;温度和pH值会影响氨的去除效果,升高温度会促进氨的去除;碳酸盐碱度、腐殖酸和高浓度的溶解氧会抑制氨的去除效果。该工艺对地表水中的氨也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深度去除氨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深度处理 高级氧化 氨氮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M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不停产提标改造中的工程应用
8
作者 陈黎明 肖学贵 +1 位作者 周林凡 林文辉 《净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70-177,共8页
【目的】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2×10^(5) 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现要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方法】拟接入的某面板项目废水规模为2.5×10^(4) m^(3)/d... 【目的】某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2×10^(5) m^(3)/d,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现要求出水达到一级A标准。【方法】拟接入的某面板项目废水规模为2.5×10^(4) m^(3)/d,废水可生化性较差,经过方案比选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在厂外进行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混合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综合考虑排放标准、提标改造要求和现状用地等因素,将污水处理厂现状“悬挂链式移动曝气工艺”改造为“厌氧/缺氧/好氧(AAO)+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同时结合实际进水碳氮比(C/N),适量投加碳源,满足提标要求,出水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结果】生化+多相组合膜生物反应器(MP-MBR)工艺具有显著的生化处理效果和截留作用。此工程提标改造厂区未新增用地,建设周期远低于传统工艺。【结论】文章为厂区用地有限、出水水质要求高和要求不停产施工的类似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标改造 高级氧化 多相组合膜生物反应器(MP-MBR) 一级A 标准 不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和紫外线联用的AOP集成技术及应用
9
作者 张硕 李涵婷 王国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10期157-159,5,共3页
基于氧化药剂和工艺单元的机理,提出了UV/O3-BAC-UF组合工艺,充分发挥催化氧化、物化吸附、精细过滤等协同作用,达到多级屏障和提高处理的效果。应用于住宅小区直饮水工程,出水水质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菌落总数、浊... 基于氧化药剂和工艺单元的机理,提出了UV/O3-BAC-UF组合工艺,充分发挥催化氧化、物化吸附、精细过滤等协同作用,达到多级屏障和提高处理的效果。应用于住宅小区直饮水工程,出水水质满足《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 94—2005),菌落总数、浊度、耗氧量等指标较进水降低显著,明显低于限值,口感令人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p UV 03 BAC UF 饮用净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的AOP_s实验研究及其反应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理 詹怀宇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120-124,共5页
采用高级氧化技术 (AOPs)氧化降解含氨氮的废水 ,实验研究了不同pH、不同初始氨及H2 O2 浓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根据H2 O2 /O3 产生自由基·OH机理 ,推导出含氨氮废水H2 O2 /O3 AOPs氧化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初步探讨了H2 O2 /O3... 采用高级氧化技术 (AOPs)氧化降解含氨氮的废水 ,实验研究了不同pH、不同初始氨及H2 O2 浓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根据H2 O2 /O3 产生自由基·OH机理 ,推导出含氨氮废水H2 O2 /O3 AOPs氧化降解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初步探讨了H2 O2 /O3 产生自由基·OH机理和氨氮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通过实验研究与分析得出的氨氮H2 O2 /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氧化降解 高级氧化技术 H2O2 aop OH 反应机理 反应过程 氧化过程 理论模型
全文增补中
LDH基催化剂应用于高级氧化技术降解新污染物研究综述
11
作者 谢智慧 罗安玲 +2 位作者 魏春梅 龚星明 张恒语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26-37,共12页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是一类阴离子黏土,具有灵活的可调谐性、易于插入阴离子的交换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级氧化技术(AOPs)中,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的新污染物,并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是一类阴离子黏土,具有灵活的可调谐性、易于插入阴离子的交换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丰富的活性位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级氧化技术(AOPs)中,以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的新污染物,并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为促进LDH基催化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综述了LDH基催化剂的性质、类型、合成方法及其在常见的AOPs(如非均相芬顿工艺、过硫酸盐活化和光催化)中降解新污染物的性能和机制。LDH基催化剂具有多种类型,其中LDH的金属氧化物(LDO)和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易分离性和协同效应,有利于提高催化性能。选择性调控LDH基催化剂的组分和结构,不同的AOPs可通过不同的降解机制对污染物实现较高的去除效率。最后,指出开发绿色高效的合成方法和优化材料设计等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LDH基催化剂 高级氧化技术 污水处理 新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氧化-膜系统深度处理含盐有机废水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怡明 申高忠 +2 位作者 高秋敏 张巍伟 张永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105-109,共5页
本研究取含盐生化尾水,通过AOP氧化,联合UF-RO膜浓缩的组合工艺,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催化剂投入量、反应时间对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不同浓缩倍数下出水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废水进水流量为25 L/h,臭氧投加量为7 g/h,催化剂加入量为50... 本研究取含盐生化尾水,通过AOP氧化,联合UF-RO膜浓缩的组合工艺,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催化剂投入量、反应时间对COD、色度去除率的影响,不同浓缩倍数下出水水质的情况。结果表明,废水进水流量为25 L/h,臭氧投加量为7 g/h,催化剂加入量为50 L,反应时间2 h,膜浓缩10倍的条件下,连续运行30 d,出水COD<10 mg/L,氨氮<5 mg/L,色度<2倍,含盐量<70 mg/L,满足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可实现中水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有机废水 深度处理 aop氧化 膜浓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RO+MVR组合工艺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申高忠 王怡明 +1 位作者 刘霞 高秋敏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7期101-105,共5页
本研究取环氧树脂反应中产生的水,采用AOP+RO+MVR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在RO膜浓缩10倍后,再经MVR蒸发浓缩6倍,废水中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回收,得到甘油含量为42.10%,一氯丙二醇含量为47.80%,RO膜浓缩产水经AOP+RO处理,在废水进水流量为25... 本研究取环氧树脂反应中产生的水,采用AOP+RO+MVR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在RO膜浓缩10倍后,再经MVR蒸发浓缩6倍,废水中有效成分得到充分回收,得到甘油含量为42.10%,一氯丙二醇含量为47.80%,RO膜浓缩产水经AOP+RO处理,在废水进水流量为250 L/h,臭氧投加量为70 g/h,催化剂投加量为500 L,反应时间2.0 h,RO膜浓缩5倍的条件下,得到COD<50 mg/L,满足循环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废水 aop催化氧化 RO膜 MVR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MnO_(x)deposition on TiO_(2)nanotube arrays for electrooxidation
14
作者 Kaihang Zhang Yuanzheng Zhang +6 位作者 Su Liu Xin Tong Junfeng Niu Dong Wang Junchen Yan Zhaoyang Xiong John Crittenden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612-618,共7页
TiO_(2)has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EAOPs)due to its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high oxygen overpotential.However,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ing its el... TiO_(2)has demonstrated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EAOPs)due to its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high oxygen overpotential.However,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ing its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Herein,narrow bandgap manganese oxide(MnO_(x))was composited with TiO_(2)nanotube arrays(TiO_(2)NTAs)that in-situ oxidized on porous Ti sponge,forming the MnO_(x)-TiO_(2)NTAs anode.XANES and XPS analysis further prov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MnO_(x)is Mn2O3.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mposited concentration of MnO_(x)can improve the conductivity and reduce oxygen evolution potential so as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of the composited MnO_(x)-TiO_(2)NTAs anode.Meanwhile,the optimal degradation rate of benzoic acid(BA)was achieved using MnO_(x)-TiO_(2)NTAs with a MnO_(x)concentration of 0.1 mmol L^(-1),and the role of MnO_(x)was proposed based on DFT calculation.Additionally,the required electrical energy(EE/O)to destroy BA was optimized by varying the composited concentration of MnO_(x)and the degradation voltage.These quantitative resul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for EA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nanotube arrays oxidation mechanism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MnO_(x)band structure 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过氧键化合物在土壤及地下水PAHs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跃鸣 代朝猛 +2 位作者 段艳平 刘曙光 张亚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8-254,共7页
土壤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修复治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基于含过氧键化合物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对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总结了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以及过氧乙酸在... 土壤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修复治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基于含过氧键化合物的高级氧化技术由于对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具有高效的降解能力,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重点总结了过氧化氢、过硫酸盐以及过氧乙酸在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污染修复方面的研究,从过氧键断裂产生自由基的角度讨论了其活化机制与降解机理,探究了过氧乙酸在土壤及地下水中PAHs污染修复中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影响修复效率的主要外部因素。总体来看,不同活化方式所产生的自由基种类有所不同,对PAHs污染的修复效果也有所差异,与此同时,土壤及地下水复杂环境因素对修复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开发新型活化材料,提高修复效果并降低二次污染,同时需针对不同的土壤及地下水环境选择合适的活化方式,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氧化剂的修复范围,在过氧乙酸修复PAHs污染方面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含过氧键化合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及地下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综述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技术(aops) 过氧键 多环芳烃(PAHs) 土壤及地下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工艺对饮用水控藻除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星灿 张宇玲 +3 位作者 江晓铭 黄亮亮 陈阳光 蒋严波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53-60,共8页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 当前各水源地水华暴发现象频发,导致水源水质污染严重。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是较为常见的藻类代谢嗅味产物,也是导致水体产生土臭味的主要原因。常规除藻技术虽然能够去除水体中的藻类,但对其生成的嗅味产物去除效果不佳,因此,亟需新技术在除藻的情况下实现同步去除嗅味产物。文中结合藻类与嗅味产物的相关性,综述常规除藻技术的局限性,介绍高级氧化工艺(AOPs)对于两者去除的研究应用,并认为AOPs将成为同步除藻除嗅技术的研究热点,为同时除藻除嗅技术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预处理 控藻 除嗅 高级氧化工艺(a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加工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成明 刘明源 +7 位作者 吴江涛 张丽 魏峰 耿雅雯 李砚飞 董保成 李十中 薛忠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9-364,共6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蒜片是主要的出口品种之一。每生产1 t蒜片会产生20 t以上的大蒜加工废水。大蒜加工废水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给其生物法处理带来了困难。文章围绕大蒜加工废水的特点和组成、大蒜素抑菌机理、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生产国和出口国,蒜片是主要的出口品种之一。每生产1 t蒜片会产生20 t以上的大蒜加工废水。大蒜加工废水具有强烈的杀菌作用,给其生物法处理带来了困难。文章围绕大蒜加工废水的特点和组成、大蒜素抑菌机理、大蒜加工废水的生物法处理、膜分离、高级氧化等工艺展开综述,以期为改进现有大蒜加工废水处理工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片 大蒜加工废水 抑菌活性 微生物菌群 生物法处理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生物炭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双酚A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善鹏 崔康平 +2 位作者 刘彤 聂贤宝 徐正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文章使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磁性生物炭CuFe_(2)O_(4)@SBC,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双酚A(bisphenol,BPA)。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文章使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磁性生物炭CuFe_(2)O_(4)@SBC,并将其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eroxymonosulfate,PMS)降解双酚A(bisphenol,BPA)。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等表征方法探究该复合材料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CuFe2O4稳定地负载在生物炭表面,且复合材料表面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如O=C=O、C—O—C和—OH。通过批次试验,探究该材料在不同条件下活化PMS降解BPA的效果,并进行伪一级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BPA的去除率随着磁性生物炭投加量、PMS浓度、温度和pH值的增加而增加。通过重复利用试验发现,磁性生物炭在第3轮催化降解试验中对BPA的降解率仍能达到91%。此外,通过淬灭试验发现,^(1)O_(2)、·OH、SO_(4)^(-)·和O_(2)^(-)·都参与了BPA的降解,其中1O2是最主要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BPA) 磁性生物炭 高级氧化技术 过一硫酸盐(PMS)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降解水中嗅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慧婷 鲁仙 +3 位作者 邢云青 张饮江 黎雷 高乃云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6-15,共10页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 近年来,由嗅味物质引发的水污染事件频发,高效去除水中嗅味物质已成为水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高级氧化工艺以其反应速率快和处理效果好,被广泛用于治理含嗅味物质的水体。文章首先阐述了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及特点,其后根据氧化降解水中嗅味物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自由基种类,介绍了传统高级氧化和基于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基于不同活化方式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的研究动态,并探讨了水中嗅味物质的降解特性和机理。最后对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去除嗅味物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水中嗅味物质的深度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高级氧化工艺 嗅味物质 降解机理 活化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排水系统中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的检测与去除研究进展
20
作者 蒋晓倩 郭俊敏 +2 位作者 田川 杨芳 魏锦程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31-39,134,共10页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水环境的影响呈加剧趋势。由于PFAS良好的水溶性,其可以随着水循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着手制定相关...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水环境的影响呈加剧趋势。由于PFAS良好的水溶性,其可以随着水循环在环境中迁移转化,最终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着手制定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以限制PFAS的使用。在系统性总结水环境中PFAS的来源、浓度和转化过程的基础上,文章对比了色谱法、总可氧化前体(TOP)法和传感器等检测方法以及传统物化生方法、高级氧化技术以及焚烧工艺等去除技术,旨在为PFAS的监测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饮用水中PFAS质量浓度普遍超过0.1 ng/L,且PFAS在供排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存在两大局限:一是检测技术仅能覆盖少数PFAS类型;二是目前的去除方法无法彻底消除PFAS风险,或导致去除率差,或转化为短链氟化物,引发更多潜在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 供排水 水处理 色谱法 高级氧化技术 光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