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特定结构先进陶瓷材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谌广昌 段小明 +12 位作者 朱金荣 龚情 蔡德龙 李宇航 杨东雷 陈彪 李新民 邓旭东 余瑾 刘博雅 何培刚 贾德昌 周玉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44,共20页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 为进一步拓展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结构领域的应用,本文对国内外直升机结构用先进陶瓷材料进行了审视和回顾,重点关注直升机能量冲击防护部位、能量转换部件及腐蚀防护区域等特定结构部位用各类先进陶瓷材料,对比分析国内外先进陶瓷材料在直升机上述特定结构部位的应用差距,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高速动态冲击能量防护部位应发展反应烧结曲面一体化成型的非透明装甲陶瓷材料和多晶透明装甲陶瓷材料,低能量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基材兼容的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热能冲击防护部位应发展陶瓷基/树脂基混杂复合材料(Hybrid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Polymer Matrix Composite, HCMC-PMC),机械能与电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以高性能微型压电陶瓷薄膜功能器件及柔性混合电子结构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多功能复合材料,电磁能与热能转换部件应发展与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容的纤维增强吸波陶瓷基复合材料,腐蚀防护区域应发展高性能耐磨腐蚀防护用溶胶-凝胶涂层。同时,应大力构建直升机装备高速动态能量冲击防护机理及防护材料抗弹击性能优化机制,并发展垂直起降飞行器多功能复合材料数字试验验证技术,以显著缩短先进陶瓷材料的研发及装机应用周期并降低验证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特定结构 先进陶瓷 微型压电陶瓷 多功能复合材料 数字化试验验证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在重度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钟良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重度牙周炎损害牙齿支持组织的健康并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牙列缺损或缺失。在重度牙周炎的诊疗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诊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效果和诊疗体验。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器械包... 重度牙周炎损害牙齿支持组织的健康并影响咀嚼功能,甚至导致牙列缺损或缺失。在重度牙周炎的诊疗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诊疗的精准性和高效性,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效果和诊疗体验。目前口腔临床常用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和器械包括数字化牙周电子探针、牙周内镜、数字化口腔扫描和3D打印、数字化电子咬合记录仪、电子面弓等。本文就上述几种数字化技术在重度牙周炎诊疗中,从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规划到治疗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应用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技术 重度牙周炎 牙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磊 张侃君 +1 位作者 夏勇军 胡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6-142,共7页
为了准确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500 kV江城(湖北江陵-广东鹅城)高压直流输电实例工程,给出一种基于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的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建模方法。利用电路等值转换理论分析了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的计... 为了准确分析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500 kV江城(湖北江陵-广东鹅城)高压直流输电实例工程,给出一种基于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的机电暂态-电磁暂态混合建模方法。利用电路等值转换理论分析了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的计算机理,进而阐述了机电模型及电磁模型的建模方法。利用所构建的直流工程混合模型,开展了整流侧与逆变侧的交流系统分别发生接地故障的模拟仿真,并与采用交流电网化简处理的常见直流系统纯电磁建模仿真进行了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DPSS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机电-电磁混合仿真建模方法是有效的,其相比纯电磁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直流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从而增强仿真模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混合仿真计算 交流系统故障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的线路保护数字动模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宝锋 孙运利 +1 位作者 范辉 杨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6-71,共6页
数字动模技术由于不受系统规模及网络结构的限制,目前已经取代物理动模且获得广泛应用。在数字动模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否准确模拟系统在异常或故障状态时的暂态特性,将对动模试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以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 数字动模技术由于不受系统规模及网络结构的限制,目前已经取代物理动模且获得广泛应用。在数字动模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否准确模拟系统在异常或故障状态时的暂态特性,将对动模试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以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为平台,介绍了模拟各种系统运行工况,特别是模拟CT饱和、频率偏移、系统振荡、暂态超越的电磁暂态建模方法。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对实际装置的测试,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动模 电磁暂态 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 CT饱和 频率偏移 系统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的锦苏特高压直流接入的江苏电网机电—电磁混合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2
5
作者 卫鹏 汪成根 周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25,共6页
为了精确地分析锦苏特高压直流接入后江苏电网,特别是直流换流站附近苏南电网的运行情况,在2013年江苏电网预计夏高负荷的基础上,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平台(ADPSS)搭建了锦苏特高压直流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和江苏电网其余部分的机... 为了精确地分析锦苏特高压直流接入后江苏电网,特别是直流换流站附近苏南电网的运行情况,在2013年江苏电网预计夏高负荷的基础上,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平台(ADPSS)搭建了锦苏特高压直流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和江苏电网其余部分的机电模型。利用搭建的机电—电磁混合模型进行了特高压直流接入的江苏电网稳态仿真验证。在双极闭锁情况下对比了采用纯机电模型和机电—电磁混合模型的暂态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机电—电磁混合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锦苏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磁暂态特性,适合于研究直流系统中十分复杂快速的暂态过程。混合仿真模型为研究锦苏直流接入对江苏电网受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 机电-电磁混合模型 纯机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的电力系统和牵引供电系统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 被引量:8
6
作者 徐家俊 王晓茹 +1 位作者 王天钰 李宏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23-1927,共5页
目前在牵引供电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中,大多只单一对牵引供电系统建立详细仿真模型,而电力系统侧则是采用简化后的电路代替,缺乏一种实际电力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电力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认识不足... 目前在牵引供电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研究中,大多只单一对牵引供电系统建立详细仿真模型,而电力系统侧则是采用简化后的电路代替,缺乏一种实际电力系统与牵引供电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对电力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认识不足。文中在牵引供电系统电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vanced digital power system simulator,ADPSS)搭建出了牵引供电系统与实际电网系统的机电–电磁暂态混合仿真模型,并将混合仿真计算结果与典型值相比较,验证了混合仿真的正确性,并研究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负荷特性、牵引供电系统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pss) 机电暂态 电磁暂态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余卫 赵皖渝 赵彤彤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4,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力的蝶变跃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业根基,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因此,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探究二者之间... 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生产力的蝶变跃升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业根基,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能。因此,厘清数字经济作用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探究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2—2021年全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从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劳动资料三个维度构建测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探究了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的促进作用,这一结论经过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在我国东中西部均有效,且在西部地区表现出更为强劲的赋能作用,但是在东北地区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东北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口外流、产业转型缓慢等原因造成的;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和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两条路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揭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存在着明显的门槛效应,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显著增强。据此,文章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能;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保障;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稳固的产业根基和平台效能。从学理角度而言,文章搭建了数字经济与新质生产力有机关联的互动分析框架,回应了众多学者提出的二者实证分析不足的研究缺憾;从实践角度而言,文章提出的政策建议能够更加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独特效能,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市场化改革 产业结构高级化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能否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龙 易子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102,110,共12页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对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数字政府建设能否促进以及如何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尚无定论。论文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对全面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数字政府建设能否促进以及如何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尚无定论。论文基于我国2005—2020年285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了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智慧城市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仍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中部、东北地区以及大规模城市和环境规制高强度城市样本下,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3)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以通过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技术的发展来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官员任期过长会弱化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绿色发展的正向作用,而官员在职年龄的影响则并未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建设 城市绿色发展 数字经济 绿色技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影响
9
作者 常歆 韩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2,共7页
先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技术及先... 先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技术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显著驱动两业深度融合,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聚和平台经济三条路径在数字技术驱动两业融合中发挥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效应在中部地区最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和东北地区作用效果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概念学习进阶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设计
10
作者 邱晓华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38,共4页
基于数字化教育背景,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概念教学为例,建构“课前、课始、课中、进阶”四环节数字化赋能概念学习的教学新样态,以期促进学生对相关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深度学习,助力学生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高品质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学习进阶 概念教学 高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的含背靠背MMC-HVDC系统的交直流电网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蔡普成 向往 +2 位作者 彭红英 穆清 文劲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888-3894,共7页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back to back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Back-to-BackMMC-HVDC)可实现区域电网的异步互联,提高电网可靠性。为更好地研究背靠背MMCHVDC接入后...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背靠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back to back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Back-to-BackMMC-HVDC)可实现区域电网的异步互联,提高电网可靠性。为更好地研究背靠背MMCHVDC接入后的交直流系统互耦特性,需建立兼顾区域电网仿真效率与精确模拟MMC-HVDC系统动态特性的交直流混合模型。研究了MMC-HVDC运行原理与控制策略,基于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advanceddigitalpowersystem simulator,ADPSS)搭建含背靠背MMC-HVDC系统的交直流电网机电-电磁混合模型。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上述MMC-HVDC电磁暂态模型及其控制系统的正确性;基于混合模型进行了交直流电网机电-电磁混合仿真研究,并与对交流大电网进行等值简化后的纯电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将交流电网等效为理想电压源加等值阻抗的纯电磁暂态模型相比,混合仿真模型可更好地体现交流系统特性,更贴近实际工程,为研究交直流互联电网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电网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电力系统全数字仿真装置 机电暂态模型 电磁暂态模型 混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要素投入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效应与机制
12
作者 甘元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全方位考量数字要素投入与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要素投入可正向影响新质生产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由异质性检验结果可以知悉,数字要素投入对新质生产... 基于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全方位考量数字要素投入与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要素投入可正向影响新质生产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由异质性检验结果可以知悉,数字要素投入对新质生产力的正向推动作用在长江经济带表现得更为显著。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数字要素投入可通过缩小前沿技术差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要素投入可与人力资本高级化发挥协同作用,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要素投入 新质生产力 前沿技术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人力资本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NV系综量子实验调控的数字锁相放大器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邓宇轩 徐南阳 +1 位作者 陈宝 周明媞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章设计一种应用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系综量子实验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为实现高速模拟与数字信号的采样、输出以及软硬件协同与同步处理能力,设计采用ZYNQ-701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 文章设计一种应用于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系综量子实验的数字锁相放大器。为实现高速模拟与数字信号的采样、输出以及软硬件协同与同步处理能力,设计采用ZYNQ-7010芯片作为核心器件,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微处理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内核的基本架构,同时搭载双路高采样率的模数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ADC)和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整套系统可以同时进行多路锁相放大处理,输入模拟噪声低至1 nV/Hz 1/2,采样率高达125 MS/s,数据传输带宽可达800 Mib/s,具有集成化程度高、易操控、锁相准确性较高等特点。该设计成功应用在NV系综实验平台上,光探测磁共振(optically detected magnetic resonance,ODMR)实验及后续计算结果表明,使用文中锁相放大器的磁强计灵敏度可以达到1.23 nT/Hz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辑门阵列(FPGA)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微处理器(ARM) 模数转换器(ADC) 锁相放大器 光探测磁共振(OD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PSS新一代仿真平台的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仿真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玭 李亚楼 +4 位作者 陈绪江 张星 穆清 张艳 王祥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7-234,共8页
我国电网已成为世界上运行特性最复杂、控制难度最大的电网,基于ADPSS新一代仿真平台构建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开展直流控制保护闭环仿真试验研究及进行交直流相互影响的分析工作,对提高直流输电系统及交流电网正常、故障... 我国电网已成为世界上运行特性最复杂、控制难度最大的电网,基于ADPSS新一代仿真平台构建大规模交直流电网数模混合仿真系统,开展直流控制保护闭环仿真试验研究及进行交直流相互影响的分析工作,对提高直流输电系统及交流电网正常、故障、异常运行工况条件下主要电气量以及相关运行数据的仿真分析水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详细方案和实现方法,并通过西北全网带7回直流控制保护装置的数模混合仿真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交直流电网 数模混合仿真 直流控制保护 ad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的理论模型、关键因素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显龙 江鑫广 +1 位作者 许洁 张永恒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8-36,共9页
有效的理论模型指导可以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明确的转型方向。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数字鸿沟广泛存在,素养培训难有成效;硬件配置未能落地,框架路径缺乏示例;微观实践系统缺失,宏观环境制度挑战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一困境,该研究... 有效的理论模型指导可以为教育数字化提供明确的转型方向。当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数字鸿沟广泛存在,素养培训难有成效;硬件配置未能落地,框架路径缺乏示例;微观实践系统缺失,宏观环境制度挑战三方面的困境。针对这一困境,该研究综合PPT理论框架、成熟度模型以及TOE理论框架,构建了教育数字化状态与影响因素持续推进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状态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体而言,结合成熟度模型,从教育参与者、教育流程、教育环境三方面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状态评估;从技术、教育组织、外在环境三方面进行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最后,提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提升策略,即推进政策引领,营造良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态;明晰组织状态,强化组织管理和创新发展;加强技术应用,个性化培育主体数字素养。以期使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着理想状态靠近,实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理论模型 关键因素 持续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为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姚战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62,共15页
将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法相结合,系统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 将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法相结合,系统研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直辖市相对更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他地区;科研水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对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中发挥了正向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与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应充分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大力培养数字贸易领域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产业结构高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数字化的就业技能结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三兴 罗娟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为特征的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衍生出多种新型就业形态,对就业技能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机理基础上,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2021年颁布的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构建了... 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为特征的产业数字化快速发展,衍生出多种新型就业形态,对就业技能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分析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机理基础上,文章基于国家统计局2021年颁布的数字经济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构建了产业数字化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出2011~2020年中国各地区产业数字化水平,构建固定效应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从省际层面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效应。结果表明产业数字化提高了中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份额,优化了就业技能结构。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互联网发展水平在产业数字化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中发挥了调节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互联网发展水平均正向调节了产业数字化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减弱了产业数字化对中等技能劳动力就业的正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东部地区产业数字化对就业技能结构影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明显。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地区外包水平会强化产业数字化对高技能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因此,建议加快产业数字化进程、提升全社会劳动力数字技能水平、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提高FDI和外包质量,发挥产业数字化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升级优化效应,实现充分和高质量就业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数字化 就业技能结构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互联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基础条件与关键突破 被引量:1
18
作者 夏杰长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4,F0002,共11页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制造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新制造业领域异军突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制造业综合实...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制造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新制造业领域异军突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强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实体经济的根基,需要全方位发力,但又要有重点突破,这就是融合化和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助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并以此拓展以制造业为核心支撑的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基于强大的数字赋能,我国制造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未来,要以创新驱动培育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数实融合重塑产业集聚模式,全力培育和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由此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强筋壮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两业融合” 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帆 邵光耀 +1 位作者 李昱翰 李玉雪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9,45,共8页
受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扰动的影响,存在矿井超前支护系统自感知能力差、智能抗冲自适应能力弱、缺乏决策控制能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方法。通过多源传... 受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扰动的影响,存在矿井超前支护系统自感知能力差、智能抗冲自适应能力弱、缺乏决策控制能力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和深度强化学习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方法。通过多源传感器感知巷道环境和超前液压支架支护状态,在虚拟世界中创建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模型,其中物理模型精确展现超前液压支架的结构特征和细节,控制模型实现超前液压支架的自适应控制,机理模型实现对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支护的逻辑描述和机理解释,数据模型存储超前液压支架实体运行数据和孪生数据,仿真模型完成超前液压支架立柱仿真以实现超前液压支架与数字孪生模型虚实交互。根据基于深度Q网络(DQN)的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决策算法,对仿真环境中巷道抗冲支护进行智能决策,并依据决策结果对物理实体和数字孪生模型下达调控指令,实现超前液压支架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立柱位移与压力变化一致,说明超前液压支架立柱仿真模型设计合理,从而验证了数字孪生模型的准确性;基于DQN的矿井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决策算法可通过调节液压支架控制器PID参数,自适应调控立柱压力,提升巷道安全等级,实现超前液压支架自适应抗冲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智能抗冲 超前液压支架 自适应支护 数字孪生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Q网络 DQ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数字信息流与经济内循环动力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璇 吕谨伊 杨旭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 国内需求增量是经济内循环的主要动力,能够为全国经济循环的良好运转提供重要支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经济循环突破了本地化和实物化的限制,为经济循环注入新的特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城际数字信息流数据,构建数字信息传输量、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3个要素刻画城际数字信息流,并结合微观个体、企业和城市3个层面的数据考察城际数字信息流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影响及传递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增强城际数字信息流能够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其中,城市数字信息传输量对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增特征,而城市信息聚合能力和信息辐射能力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递减特征。二是城际数字信息流更密集、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更强和人均收入更高的城市通过城际数字信息流来促进城市经济内循环动力的作用更强,城际数字信息流的发展可能会加剧数字鸿沟现象。三是城际数字信息流通过人口移动效应增加居民消费,通过新建企业效应增加企业投资,通过技术进步效应延伸产业链和供应链,从而提升城市的经济内循环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城际 数字信息流 经济内循环动力 人口移动 新建企业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